射频识别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射频识别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范文1

摘要: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现实,在未来的数年内,像射频识别技术这样的自动识别技术将被寄予厚望,因为它们孕育着更大的创新。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实际上是自动识别技术(AEI,Automatic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与发展。该项技术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 人员、物品) 在不同状态( 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 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2 0 世纪8 0 年代,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射频识别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使得射频识别技术进入实用化的阶段,成为一种成熟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并交换数据的目的。与同期或早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 F I D 系统的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不用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因此它可在更广泛的场合中应用。

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包括射频卡和读写器两部分。射频卡是将几个主要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中,完成与读写器的通信。芯片上有E E P R O M 用来储存识别码或其它数据。E E P R O M 容量从几比特到几万比特。芯片外围仅需连接天线( 和电池) ,可以作为人员的身份识别卡或货物的标识卡。卡封装可以有不同形式,比如常见的信用卡及小圆片的形式等。与条码、磁卡、I C 卡等同期或早期的识别技术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可识别运动目标等优点。

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增长。虽然这项技术逐渐被普遍采用,但患者真正享受这项技术仍然需要一个过程。射频识别技术不仅在供应链管理中得到应用,还迅速被引用到医疗方面,而且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一项技术。

该技术能够使多处标记在一定距离同时被扫描。在大规模的零售业,这种提供准确数据的技术使其可以为成批的货物一次性扫描。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防伪的领域有它自身的技术优势,射频识别技术采用的标记系统,迅速进入制药市场,打击了假药的流通;防伪技术本身要求成本低,但是却很难伪造。射频卡的成本就相对便宜,而芯片的制造需要有昂贵的芯片工厂,使伪造者望而却步。射频卡本身具有内存,可以储存、修改与产品有关的数据、利于销售商使用;体积十分小、便于产品封装。像电脑、激光打印机、电视等等产品上都可使用。美国的制药企业开始在美国使用该技术,生产过程中在每样产品上封装入射频卡,卡上记载了唯一的产品号。批发商、零售商用厂家提供的读写器就可以严格检验产品的合法性,这就使识别假药变得很简单了。

相似的科技促进了医院供应链的药物和医药设备的管理。事实上许多医院都有配置射频识别系统的需求,在急救室的患者可能最先体验到这项技术带来的安全与便捷。

临床应用的优势

患者首先感受到在急救车上使用射频识别系统标记的好处。急救车上有一系列的设备装置和药品,随时准备提供给心搏停止的患者。美国国民患者安全理事会首席专家说,2003年11月至2005年6月,由于急救推车的问题引起了8 起事故,都是由于相应的设备不在车上或药物过期造成的。这并非人为疏忽,而是在这些推车上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物品,虽然有检查各物品是否配备的程序,尤其是在急救室执行急救过程中,迅速完成这项检查任务仍然很困难。

射频识别技术的标记能简化这个检查程序。与普遍使用的条形编码系统相比,射频技术将通过减少扫描次数而改进功效,从而最终提高接待患者的质量。如果使用条形编码,需要逐一扫描各个物品,所以采用射频识别扫描就要高效得多。

标记的唯一性,降低或消除医疗过失

射频识别技术可以确保急救车、手术室和康复室中准备工作的高效开展。患者被分配的标记是执行射频识别技术的关键,患者被标记为独特的代码,在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过程中,能降低或消除医疗过失。假如给一个患者的药或瓶子上贴错标记,这项技术立刻可以识别,并纠正过来。

在美国已经有关于用自动射频识别技术检查患者身份的案例,这将成为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强有力的依据。专家认为,在有些场所,条形编码识别技术是最合适的,但射频识别技术会成为更强大的工具。为了患者的安全,我们意识到单独一项技术并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与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随着医疗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患者和医院对医疗安全的更加重视,射频识别技术在运用中会越来越引人注目。

在药物供应链上使用射频识别技术,也成为在患者中使用这项技术的强有力的理由。“射频识别技术在患者药物供应链上也是很重要的,有时人们会忘记这些。”专家说,“例如,患对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射频识别技术就可以找出根源,看看是不是假冒药剂的原因。”

全天候跟踪

被分配这种标记的患者和医务人员现在逐步成为争论的焦点,因为这种鉴定技术不仅是识别个体,而且还跟踪他们的各项活动,这就牵连有许多内在的利益。使用这个系统,在紧急关头,可以轻松地在附近找到合适的临床医生。

射频识别技术能帮助提高药物目录的功效性以及医疗卫生器材的管理

美国的V e r c h i p 是第一个可移植的射频识别技术芯片,提供了幼儿保护、资产追踪、存取控制和预防错乱的设备。这些设备在皮肤下采用无害标记,结合数据库存储患者精确的信息。

美国的Surgichip 是又一组取得进展的患者标记,目标是避免认错患者,避免执行错误的治疗程序。系统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启动三步核实过程,核实患者身份、关键数据和相应的手术程序和位置。这三方面的电子记录为各个程序提供了安全审计追踪。

射频识别技术在美国医疗界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了。每个产科病房都有一项射频识别技术系统固定识别卡。识别系统像门锁一样有许多使用的形式。新的功能如定位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进展是非常令人激动;其它类型的室内配置和定位系统被取消了,因为射频识别技术有很好的投资回收率和健全的标记技术,同时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动化进程,在忙碌的手术室里能提高工作效率。

关注成本

虽然在使用中,射频识别技术潜在的投资回报率已越来越清晰,但执行成本仍将是采用此项技术的主要问题。标记的芯片十分昂贵,这将成为采用此技术最大的障碍。

对射频技术的误解

匹兹堡医药中心大学的Jay Srini 说:“人们需要药物供应链的自动化。此项目的意义要比标记的成本重要的多。”在美国,医疗保险补偿在下降,许多医院大都建于二十年前,基础建设要投资更新。在射频识别技术系统方面的投资有助于更有效地运用其他科技成果。

许多人希望看到它所带来的利润,但这需要长时期的使用才可以看到结果。美国的先驱案例——在幼儿安全操作系统和操控设备上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经过了很长时期,才得到了回报。特效的射频识别技术标记用于医疗设备上已有很大收益,医院不会浪费设备,不需要再购买或租用额外的设备。

早期廉价标记的使用者,现在他们开始使用更昂贵的标记了。因为它的投资回报率要比它本身的成本高得多。考虑到最初的投资和操作成本,关于射频识别技术太昂贵的讨论发生了变化。例如医疗事故高额赔付,适当地使用精确的技术就可以减少或消除医疗事故的发生,这为降低医疗成本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医学院关于不良药物事件的报告指出,每年因不良药物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相当惊人。”Srini 说,“如果有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影响,就知道投资一个可靠系统的价值了。”

在病例中,保证诊疗的准确性,避免不利结果是关键。推动使用射频识别技术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能够减少医疗事故的支出。射频识别技术确实影响了成本,但必要的程序确保了患者的安危。标记修复术和移植设备,像髋关节置换和心房脉冲产生器不需外科手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就能检查出移植设备的问题。同时,技术开发者在努力降低成本,开展创新的支付结构等。例如,由W a v e f o r m 提供的定金基数和帐单到期支付等等。虽然克服了这些忧虑,其他因素也会导致惯性阻碍此项技术的实施。

克服市场惯性

要迅速被采用, 必须要显示此项技术独特的优势。在实际运用中,如果现有装备足够好,就延缓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启用。例如,一项公认的设备技术被取代时,射频识别技术微小的利润也许不能收回前期投资,这就给射频识别技术的推广造成了障碍。

在传染病控制中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的益处

条形码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也是降低错误的廉价的方式。但射频识别技术提供更强大的功能,其标记能在视线以外的距离被扫描,并可以反映患者复杂的信息数据库。因此,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 取决于射频识别技术是不是优于条形码,取决于机构是否用长远的目光看待成本评估。虽然现在人们已经接受了条形码,但还会关心射频识别技术是否能提高效能,能否在长期使用后做到投资回笼。

另一挑战就是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步骤。标记在变小,读卡机更复杂,内在程序功能在扩展;并且有些公司担心该设备进入市场过早而没有买主。“没人愿意为他人做嫁衣。但人们愿意看到此项技术的优势特性和稳定性。”Jay Srini 说,“企业希望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巩固性和全面性,但我们不愿冒这个风险。”

这些顾虑,经过时间的磨合将会消除,就像担心患者的隐私问题一样,因为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会涉及到医护人员、患者个人信息的存储和追踪,所以人们认为射频识别技术侵犯了个人隐私,并且现在忧虑仍然存在,但患者看上去已经逐渐接受了。虽然射频识别技术的成本相对条形码来说是很高,并且有些患者为此感到不满,但如果你解释他们被标记的原因,他们大都会很高兴的接受这样的护理。总之,争论在减少、形式在变化、射频识别技术的成本也在降低。应用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现实,在未来的数年内,像射频识别技术这样的自动识别技术将被寄予厚望,因为它们孕育着更大的创新。美国专家认为应该加快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他们认为在对条形码的更换上可以稍慢一点,但在其它方面如传染病的控制,应该加速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因为在识别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而预防医院内感染等方面射频识别技术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可以确定这是一个有着良好前景的技术。英国的专家也认为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他们认为只是由于英国的医疗机构对接受新技术方面反映迟钝,才导致不能那么快地接受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范文2

关键词:RFID;自动识别;电子标签;接口协议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177

1 引言

FID(射频识别)技术来源于电磁感应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由于这项技术具有自动识别的能力,今年来发展也很迅猛。其技术的发展已经趋于多功能化。目前,多种已经投入实用的自动识别技术都与射频识别技术相关,但是这些技术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例如:核心工作原理、电磁波的工作频率和整个系统的技术特点以及系统所应用的相关技术标准还是不同的[1]。一个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读写设备和后台数据处理系统。以上三部分的核心器件是电子标签。

2 射频识别中的电子标签技术

射频识别中的标签按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三种。

2.1 被动式

射频识别中的被动式电子标签为常见标签,其特点是内部没有供电电源。这种电子标签依靠接收到的电磁波驱动内部的集成电路工作,而接受到的电磁波是由射频识别读取设备发射出来的。如果电子标签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足够,就可以驱动内部电路向读写设备发送数据。这些数据通常有全球唯一的ID号以及电可擦写只读存储器中的预置数据[2]。由于被动式电子标签价格低廉、体积小以及无需专用电源供电的特点,因此此种标签占了主要市场份额。

2.2 半主动式

半主动式标签的出现与主动式标签的一些缺点有关。被动式标签的天线除了接收读写设备发射的电磁波来驱动内部基础电路外,还要通过将天线的阻抗切换来将电信号回传来产生数字信号。要提高回传效率,天线的设计很重要,必须处于短路开路间,但是这样处理又使得回传信号发生反射无法传送到读写设备。半主动式标签的结构与被动式标签类似,但是在内部多了一个微型电池给内部集成电路供电使得集成电路处于正确得工作状态[3]。与被动式标签相比,半主动式标签的响应速度更快,传输效率更高。

2.3 主动式

主动式标签内部具有微小内部电源给内部集成电路供电并且产生对外电磁波以被读写设备接收。由于内部独立电源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强度足够,主动式标签具有较长的发送距离和较大的存储容量来存储读写设备发送来的一些信息。

射频识别技术由一套完整的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的核心是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由存有代码识别能力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处理器芯片和发射接收天线组成,目前主要是无源式。使用的时候由接收天线接收读写设备发送的电磁波信号。除此之外还有读写器和后台服务器系统。

在超市比较流行的条码技术与RFID相比缺点很多,RFID技术的优点很多,如存储容量大,发射距离长,信息安全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最重要的是可以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缺点也明显,如目前的生产成本高,但是随时技术的发展和使用量的增加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4]。

相对也有缺点,就是建置成本较高。不过透过该技术的大量使用,生产成本就可大幅降低

3 结束语

射频识别技术今年来成为了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热点,伴随着相关技术的长足进步如微型集成电路的发展,微型智能电子标签得到了发展,其在超低功耗集成电路上的进步为超低功耗电子标签的发展创造条件。被动式电子标签没有电池,由接收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信号从而获得电路所需的能量,这类线圈工作距离较近,且只能单向通信,使用的局限性较大,而主动式电子标签不但具备被动式电子标签的所有特性,而且还具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全双工通讯,使用寿命较长,性能更好等优点[5]。 物联网技术中,RFID可以对物体实现透明化追踪、通信与管理,是实现物联网的基本技术。RFID与智能网络等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远距离物体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从而赋予物体的智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对话,最终构成联通万事万物的物联网。

参考文献:

[1]黄玉兰.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01-103.

[2]黄玉兰.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核心技术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40-142.

[3]董丽华.RFID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79-81.

[4]陆永宁.非接触IC卡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3-95.

射频识别技术范文3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已经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据业内人士预测,RFID技术市场将在未来五年内在新的产品与服务上带来30至100亿美金的商机,随之而来的还有服务器、资料储存系统、资料库程序、商业管理软件、顾问服务,以及其他电脑基础建设的庞大需求。

或许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RFID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巨大市场是毫无疑问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正在加紧开发RFID专用的软件和硬件,这些公司包括英特尔、微软、甲骨文、sap和sun。

二、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历史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可按十年期划分如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0年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至今,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

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RFID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饱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

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波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是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阅读器,有时也被称为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阅读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加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卡内芯片中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若为读命令,控制逻辑电路则从存储器中读取有关信息,经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卡内天线再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解密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若为修改信息的写命令,有关控制逻辑引起的内部电荷泵提升工作电压,提供擦写EEPROM中的内容进行改写,若经判断其对应的密码和权限不符,则返回出错信息。

在RFID系统中,阅读器必须在可阅读的距离范围内产生一个合适的能量场以激励电子标签。在当前有关的射频约束下,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各向同性有效辐射功率限制在500mW,这样的辐射功率在870MHz,可近似达到0.7米。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无需授权的辐射约束各向同性辐射功率为4W,这样的功率将达到2米的阅读距离,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在美国发射30W的功率将使阅读区增大到5.5米左右。

RFID技术的分类

RFID技术的分类方式常见的有下面四种:

根据电子标签工作频率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低频(30kHz~300kHz)、中频(3MHz~30MHz)和高频系统(300MHz~3GHz)。RFID系统的常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134.2kHz,中频13.56MHz,高频860MHz~930MHz、2.45GHz、5.8GHz等。

低频系统特点是电子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少,阅读距离较短,电子标签外形多样,阅读天线方向性不强等。主要用于短距离、低成本的应用中,如多数的门禁控制、校园卡、煤气表、水表等;中频系统则用于需传送大量数据的应用系统;高频系统的特点是电子标签及阅读器成本均较高,标签内保存的数据量较大,阅读距离较远(可达十几米),适应物体高速运动,性能好。阅读天线及电子标签天线均有较强的方向性,但其天线宽波束方向较窄且价格较高,主要用于需要较长的读写距离和高读写速度的场合,多在火车监控、高速公路收费等系统中应用。

根据电子标签的不同可分为可读写卡(RW)、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和只读卡(RO)。RW卡一般比WORM卡和RO卡贵得多,如电话卡、信用卡等;WORM卡是用户可以一次性写入的卡,写入后数据不能改变,比RW卡要便宜;RO卡存有一个唯一的号码,不能逐改,保证了安全性。

根据电子标签的有源和无源又可分为有源的和无源的。有源电子标签使用卡内电流的能量、识别距离较长,可达十几米,但是它的寿命有限(3~10年),且价格较高;无源电子标签不含电池,它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利用阅读器发射的电磁波提供能量,一般可做到免维护、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较便宜,但它的发射距离受限制,一般是几十厘米,且需要阅读器的发射功率大。

根据电子标签调制方式的不同还可分为主动式(Active tag)和被动式(Passive tag)。主动式的电子标签用自身的射频能量主动地发送数据给读写器,主要用于有障碍物的应用中,距离较远(可达30米);被动式的电子标签,使用调制散射方式发射数据,它必须利用阅读器读写器的载波调制自己的信号,适宜在门禁或交通的应用中使用。

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改变生活

RFID是通过无线电波扫描基于芯片的电子标签,以实现对物体的识别。这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的网络技术,它实现了网络与物理世界的联络。RFID芯片只有蚂蚁头大小,很容易嵌入任何商品标签。德国的世界杯门票就是未来票务革新的一个开端。未来的足球赛、大型演唱会、大型国际会议,甚至紧缺的机票、火车票都可以通过RFID实现有效管理,杜绝倒票和其他不安全因素。

在安保领域,RFID技术应用也开始普及,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与日本东京机场联合应用该技术,提高行李安检效率。法兰克福机场电子扫描仪检测的数据,东京也很快能看到。在美国有近100万个家庭宠物携带有这种芯片,一旦宠物走失,主人能很快地找回。2004年9月,日本的一家私立小学在学生书包上也安装了RFID芯片,家长能随时知道孩子的去处。 2004年底的印度洋大海啸后,死难者遗体的鉴定成了一大难事,而今后游客只要注射了RFID芯片,在任何地方遇到事故或被劫持,就能很快被发现。

五、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RFID技术发展的前景是难以估量的,从厨房到展览馆,从超市到迪斯科舞厅,可以说没有哪个经济领域的分支可以不应用RFID的。然而,这一技术的应用可能也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例如:RFID芯片的普遍应用将大大减少零售业的人力需求,这将可能导致员工的失业,并引起员工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

由于RFID技术的来临太快,许多技术细节问题也还没有得到解决。到目前为止,RFID技术还没有最终的标准和统一的频率。欧洲RFID系统发射的是一种频率,美国发射的是另一种频率。另外,无线电波的发射受到液体和金属的影响,因此,对饮料和罐头这样的商品应用RFID还比较困难。重要的一点是还不清楚,谁来承担新技术的开发成本,商业零售商和技术供应商之间为此还存在争论。

RFID的广泛应用还引起数据和消费者保护争论。目前,全球都在关注美国关于解决消费者针对超市强行进入私人生活的话题。德国比勒费尔德民权联合会也发起了捍卫个人数据隐私的倡议,反对所谓的间谍芯片。该机构认为,随着RFID芯片越来越容易地被隐藏在鞋子或衣服里,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这种芯片的扫描仪或识别器也会被安装在墙上、门槛里、加油站柱子上或楼梯上,企业可以用来随时随地监控员工或消费者的行为。

批评者是否夸大了RFID的负面影响还有待质疑,事实上目前RFID芯片的无线电波发射范围还很有限。

射频识别技术范文4

一、射频识别技术概述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射频技术在识别领域的应用,被称为本世纪十大重要技术项目之一。RFID通过非接触读取数据,完成系统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工作,从而成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所需原始数据快速而准确采集的有效工具。

全球最大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2003年做出了一项重大决议,要求其最大的100家供应商在2005年1月1日起对所有商品全部使用RFID识别标签。如果供应商在2008年还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可能失去为沃尔玛供货的资格。这一举动,曾震动了整个物流和零售业界,不少业界人士预言,RFID的广泛使用,正与电子供应链紧密结合,有可能在几年内取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条码技术,给零售业、物流业乃至全球供应链管理带来革命性变革。

二、射频识别技术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影响

RFID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在供应链不同的环节中随不同的实体(原材料、零部件、产品、运输工具等)移动,通过不同的环节向不同的系统输入输出数据,这样就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的媒介。通过供应链运作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RFID是整个链条上的一个索引,它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把整个供应链有机地串联成一个整体,对改进供应链管理、提升供应链绩效具有深刻的影响。

1.供应商:实时获取货物信息

传统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主要是依靠人工扫描条码信息后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供应商采用RFID技术以后,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货物进入射频天线工作区时电子标签将被激活,标签上所有的数据(如生产厂家、货物名称、数量、型号、生产日期、发货地点和目的地址等)都将被自动识别。只要货物不离开库区,其所有信息都可以在计算机的监控之下。

2.制造商:改进采购管理,实现JIT准时生产

生产企业的采购人员可以利用便携式数据终端调用后台数据资料,并读取生产区库存品的RFID标签信息,现场决定是否应补货或退货。生产运行人员也可以利用RFID技术实现整个生产线对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的识别和跟踪,从品种繁多的货品中准确地找到自己即时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并将其及时准确地送达到工位上,确保企业的高效运作。宝洁公司每年有300万美元的损失就是因为订单不及时导致的商品缺货所造成的。在使用RFID的系统之后,这一切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3.配送中心:提高作业效益,实现可视化管理

在配送中心的接货口,RFID阅读器将自动采集货物信息,完成盘点并传输到计算机系统,根据需求情况进行入库储存或送到拣货区。货物入库后,通过货架固定式的RFID阅读器自动完成清点作业,并更新库存信息,同时实时监控货物的库存量,实现自动补货功能。在拣货、流通加工和包装等作业过程中通过分布在配送中心的RFID阅读器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整个作业过程对货物的摆放位置没有要求,无需人工调整货物摆放朝向。配送运输途中,借助GPS定位系统或RFID所特有的追踪功能,可以准确了解货物的位置和完备性,从而准确预知运抵时间。当运输车通过装有RFID装置的收费站时,其费用可以直接从承运公司的账户中自动扣除。

4.零售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利润率

应用RFID技术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入库、存储和销售信息管理。当货物运抵零售商店,卡车直接开过安装有RFID识读器的接货口大门,货物即清点完毕,直接上架或暂时保存在零售仓库中,同时更新库存信息。当顾客从智能货架上选择商品,完成交易之后,系统自动更新库存信息,当货架上商品量低于某一设定值时,就会发出低库存警告。在商店职员的PDA上发出蜂鸣声,告知将进行补货。当顾客改变了购买决策而随意放置了商品,通过覆盖整个零售商店的RFID识读器能很容易得找到商品并由店员归位。

还可以防止商品的偷盗和时效控制。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的一项称为《零售安全调查》表明,美国每年相当于零售总额2%的货品是被雇员或顾客所偷盗或为假冒商品。在使用了RFID技术后,系统可以瞬间监测出未经认证许可的商品出入并报警。将商品的时效信息存储于RFID标签中,每天系统都将自动遍历数据以提示最接近过期时间的商品,以便于理货员对提示商品进行定位处理,不仅节约时间也挽回了因食品等过期而造成的损失。

5.客户:方便高效,免除后顾之忧

当消费者推着装有商品的购物车从有RFID识读器的过道中通过,商品统计便自动完成,顾客可以选择现金、信用卡付帐,也可以使用带有RFID标签的结算卡由系统自动扣除款项。收银员不用再一次次的将众多精力和时间用在顾客所购买的物品搬运和扫描上,消费者也不必为排队结帐而烦恼。

此外,RFID还能解决一直让消费者头痛的由于商品质量问题的包换和保修,以及“假冒伪劣”等问题,因为产品从开始生产的那一刻起,就被确定了一个惟一的RFID,可以准确地标示包括生产、仓储、销售等每一个环节的详细信息,这样便可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也有利于确定引起问题的环节。

三、结语

射频识别技术范文5

关键词:物联网RFID系统;电子标签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一、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中的具体应用,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通信双方自动识别实现交换数据,它主要是通过射频信号进行识别目标对象,并自动获取物体的相关数据,同时也向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通信,完成相关的数据信息处理。

射频识别技术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处理的功能。当标签进入磁场以后,标签接收读卡器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标签内的感应电流所获取的能量把标签内存储的信息发送出去,如果标签自身有电源标签就会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且解码,然后把信息送到中央信息处理系统,最后由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信息主要通过无线信号进行穿梭,这种信息传送的射频信号分两种耦合类型。

二、RFID系统组成

RFID系统有标签、阅读器、Internet,服务器、中间软件和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系统通过阅读器发送信号至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通过射频信号驱动内部的电磁电路提供电力,由天线将内部存储器所储存的数据传至阅读器,经由中介软件编码,通过网络最后再将信息存入对应数据库。

读写器读出的电子标签的信息,并采用分布式的系统中间件处理由读写器读取的一连串标签信息。由于每一个电子标签上只有唯一代码,计算机需要知道与该EPC匹配的其它信息,这就需要ONS来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网络数据库服务,EPC中间件将EPC代码传给ONS,ONS指示EPC中间件到一个保存着产品文件的服务器(EPCIS)查找,该文件可由EPC中间件复制,因而文件中的产品信息就能传到供应链上。

三、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现在国际上对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相对而言,最具有广泛认可度的是欧美认可的EPC global“物联网”体系和日本的“Ubiquitous ID(UID)”物联网系统。RFID技术在英美的物联网体系主要是利用RFID标签采用EPC编码技术,做到一件物品对应一个编码,从而实现对每件物品进行完整的管理,而且还要注意对物品进行实时追踪,同时还要把物品的相关信息比如类别、属性等进行分类进行查询和统计。

(一)物流生产和运输方面

通过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其标签中的信息可以及时得到获取,从而可以实时监控产品的具体地点位置,以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也可以根据实时反馈的信息进行准确定位,从而采取补救措施,进一步使损失降低。

(二)物流仓储方面

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产品出入库的信息更快、更准确地进行采集和获取。正是因为这种技术的智能读写的优点,产品相应的数据才可以更为快捷地嵌入数据库中,经过一系列处理之后,可以提前对产品进行挑拣和筛选,从而进一步进行仓储管理。

此外在仓库中货物被偷的问题时有发生,有时操作人员也会因为大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可以在仓库中设立对应的产品自动扫描系统,对货物进出仓库进行实时扫描,从而避免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现如今,这项技术已经在货物库存盘点等方面有了很广泛的应用。

(三)销售管理方面

为了保证供应商不会受到牛鞭效应的影响,准确地安排生产计划,节约成本,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系统对一些缺货信息可以智能传送给仓库管理系统,并且对于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后,层层传递,逐一传递给上一级分销商直至制造商,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在这样一个长的传递链条上,信息传递非常准确和及时,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在货物调配过程中,RFID技术的支持可以对货物流向进行即时控制,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货物拣选、配送的速度,而且可以提高货物到达的准确性和准时性,从而保证销售环节的畅通性。

对于零售商来说,为了提高订单的供货水平,对库存积压风险进一步降低,实行物联网技术可以对货物的仓储数量进行实时调控。通过大幅度提高自动结算的速度,很多销售企业的安全库存量就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从而较少资金的占有,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每个产品都有唯一的识别码,可以实现每一件商品的单品识别,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库存位置、库存状态等,这些相应的信息都可以通过RFID技术传输至互联网以及数据中心,从而在数据处理之后反馈给相应的操作人员,可以大大提高销售的安全性。

(四)商品消费领域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的个性化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购买需求以及解决排队时间过长等问题,是物联网技术在商品消费领域的最有价值的应用。消费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动态掌握自己感兴趣的商品的所有信息,同时可以对有一定质量问题的商品进行全程的追溯。

参考文献:

[1]张捍东,朱林.物联网中的RFID技术及物联网的构建[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05):62-65.

射频识别技术范文6

关键词:射频识别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Enterprise Network Management of Using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Liu Wei

(China Machinery TDI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mpany Ltd.,Luoyang471039,China)

Abstract:In the enterprise network equipment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the use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n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approach to innovation,from the demand function,and so discussion of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network management applications,network management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Keywords: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企业的网络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使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网络管理和资产管理的需要,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来实现信息化设备管理的飞跃。

一、企业网络管理的需求分析

企业网络设备不仅具有固定资产的特征(包括购入的时间、型号、价格、数量、统一的固定资产编号和企业的管理信息等),本身还具有设备的特征(MAC地址、IP地址、管理信息、设备位置信息等),同时一些非固定资产同时也存在管理使用的问题如(软件锁、序列号等)。在资产盘点、核查等工作中不断重复地统计、效率低下、易发生错误,而设备的网络信息及维护维修信息,既与资产属性相互独立又与其相互联系,管理中往往沟通不畅,很难一一对应,信息的更新不及时,经年累月,易造成混乱,而传统的电子化管理又极为繁琐,同时设备的安全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必须采用更科学的管理手段。

二、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实施网络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识别距离远,智能性高,使用寿命长,标签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大,存储信息更加自如等优点,是一种应用规模前景很大的高新技术。

在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系统中应包括读写器、电子标签、计算机网络、除此之外还应考虑读写器天线的安装、传输距离的远近等问题的影响,对应于网络管理的需求实施起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系统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系统各方面基础信息和设备信息的录入和系统初始化、变更、数据交换,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另一部分是手持系统,负责初始化信息,贴标签,及数据导入,收集现场设备信息等。

(一)设备信息初始化。设备信息初始化是设备的固有信息登记,如固定资产,在RFID固定读写器上,扫描身份卡和RFID卡,完成初始化,非固定资产则需要在身份卡上标识非固定资产的时效、版本、形式等信息。

(二)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的出入库配合设备的电子化管理形成统一的手续通过读取设备的RFID标签即可查询设备的情况及信息。

(三)设备报废。设备报废必须经过企业的设备报废程序,经过批准、核实,实现报废,同时更改设备信息,形成设备的报废编号及详细信息。

(四)电子标签的选择。选择适合企业情况的频段的电子标签,确定和定义数据格式,形成统一的数据链。

(五)现场贴标签。将设备的初始化信息导入到手持机,然后根据企业的部门编号找到设备,将必要的信息写入标签并贴上标签。

(六)设备信息的读取、更改、回写。现场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操作的时候,先读取标签内的设备信息,设备维护更改信息后,临时保存在手持机中,最后将更改后保存在手持机内的信息回写到标签内。

(七)现场数据上传。上传时保持现场的数据和系统内数据一致。

(八)数据库的建立。建立统一的企业数据库系统,完成支持系统运行的核心操作。

(九)数据同步和共享。进入系统中心的数据保持同步,同时能够随时被企业各部门有条件的查询和使用。

(十)系统的安全管理。形成系统独立的权限管理和安全管理,对网络环境、数据链形成保护。

三、射频识别网络化管理的功能

管理中心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手持机初始化、设备信息维护、数据交换、数据查询、报表等功能。

基础信息管理是对标签的数据项定义、数据语法格式定义、以及权限的管理。手持机初始化是将设备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管理员信息等一系列基础信息和相关手持机系统程序一起导入到手持机,初始化后手持机原来存储的系统数据和程序都被刷新。设备信息维护包括录入、修改、更新设备的信息。数据交换是管理中心和手持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包括中心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流动,数据的安全以及数据的唯一判断,不同的数据在不同数据元中处理,新、旧数据冲突等在管理中心和手持机中被定义。数据查询提供管理中心随时的系统及设备等信息的查询功能,数据库的选择提供了数据的查询能力。报表功能提供了管理中心的网络报表输出功能,根据企业管理功能支持多种报表功能。

手持机的功能包括身份确认、贴标签、标签信息扫描、设备信息读写、手持机和管理中心数据交换、数据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