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1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从问题出发,聚集各种有关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并从中推理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的心理操作过程。迪斯尼正是运用“聚合思维”,在建立游乐设施、出售门票基础上,利用世界各地的迪斯尼乐园建立的卡通形象的品牌力量,整合影视、图书、玩具、礼品、服装、商业地产等多种产品,通过品牌形象的多层次深入开发和利用,不但保持了迪斯尼的领先定位,也实现迪斯尼品牌在多领域的溢价和永续发展。在商业竞争中,聚合思维通过分析市场走向定制面向未来市场的设计战略,为架构全新战略系统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在全国学会开展的继续教育中,也必须从提升继续教育活动效果出发,按照聚合思维的方式,在业务活动中聚集相关信息,全面统筹规划,才能达到较好的继续教育整体规划效果。1.继续教育与会员服务相辅相成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全国学会,有义务也必须为会员提供学习机会,满足其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迫切需求。而继续教育培训主题、内容、形式的确立,则主要来自学会在为会员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与会员的深入交流,汇总会员对行业发展专业技术知识需求的反馈。只有通过该方式确立的继续教育培训主题,才能切实满足行业发展需求。2.继续教育与学术会议互为补充在全国学会组织举办的学术会议中,通过大会报告,行业专家的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水平、授课能力、内容吸引力都能够得到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极为关注的大会报告,在继续教育活动中,可以为相应专家提供更长的讲授课时,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在继续教育活动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课后普遍咨询、广泛关注的行业新动态、新技术等前沿课题,则可以作为全国学会组织学会会议过程中的讨论议题,及时有效地为行业发展解决难题。3.继续教育与网络宣传相互促进全国学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对继续教育活动全程进行宣传报道,以及在培训前期微信公众平台将与继续教育活动主题契合的内容持续推送,对全国范围内相关行业认识、了解学会的继续教育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宣传作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学会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内容上的充实,并且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其关注量也节节高升,从而为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学会各项活动的宣传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4.继续教育与科普宣传相互支持在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提升培训效果编写的图文详解手册,不仅辅助了培训过程中实际操作环节的教学,保证了培训活动的效果,更是通过之后的公开出版发行,在全社会普及了专业技术。5.继续教育与人才评价协同发展继续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部分,但是不同组织机构继续教育的教育水平良莠不齐,必须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机制,才能保证继续教育的质量。人才评价机制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导向功能,是进行人才识别、人才配置的基础和前提,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因此,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与工程技术联系紧密的行业,人才评价体系必须对参加人员进行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评定。通过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学员进行人才评价,也能够直观衡量学会培训人员的学习成果,为学会的继续教育品牌建设进行广泛宣传。
二、结合人才发展需求,确定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立体交叉”是公路工程专业术语,指两条或多条线路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叉的连接人工构造物。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的主要形式。全国学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首先要对本行业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充分适应人才发展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而实际工作中,人才发展方向,正与四通八达的立体交叉公路体系相同,具有诸多发展方向。因此,全国学会建立了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和基于此体系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为会员提供服务、开展学术交流、走访调研企业等业务活动中,搜集整理行业内对继续教育需求的信息,全国学会了解到不仅刚刚从事工作的初级从业人员需要继续教育培训,已经入行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希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甚至许多行业专家也希望学会能够邀请权威专家组织高端研修活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于岗位的差别,对专业技术的关注也有所差别,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岗位转换的问题。因此培训体系也必须是立体交叉式的。1.建立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全国学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相关人员的职业要求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岗位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高级研修”体系,并参照了国内外大量相关先进经验,如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以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建立员工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为核心的培训体系框架;电力行业突出全员性、独特性、技术性、适应性、超前性的行业培训特点,以保证培训可持续性,兼顾从业人员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全盘而周密设计,确立了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体系(图1)。该体系,针对工人、工程师、管理员三个不同职业序列的从业人员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提供了对应的专业技术提升、工程技术培训、前沿高端研修活动的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体系。通过开展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解决会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需求。在该体系中,等级的划分实现了不同系列之间的对等,为实际工作中切实存在的人员转岗问题,提供等级参考依据和继续教育保障,完善继续教育的交叉进行,使该体系更加贴近会员的发展需要。2.建立基于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人才评价体系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为全面实现学会会员的人才评价提供了可能。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如图2),专业技术提升、工程技术培训、前沿高端研修活动分别针对初级从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学者,全面覆盖了学会的全部会员,并在继续教育活动后为学员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作为参加对应等级人才评价的凭证。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具有多层次、分类别、交叉综合考虑、目标聚合的继续教育体系特色,是聚焦于切实提升学员个人能力及社会竞争力,按行多层次、不同职业序列进行针对性培训,全面提升会员个人能力及社会竞争力的新型终身学习体系,符合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切身需求,得到会员的一致认可。
三、根据行业学科特色,进行多授课方式结合的复合式教学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周期越来越短,教学体系正逐步从传统的单一教学体系向现代的复合式教育体系发展。教学方法和内容也趋于多样化,重视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融,以启发式、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法为主。全国学会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充分结合行业学科特色,充分运用专项培训、综合培训、集中授课、在线学习、专题研修、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试验指导、现场参观等方式,建立复合式继续教育模式。
四、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开展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活动实例
早在2003年美国国防部委托国家科学院调研的《面向21世纪国防需求的材料研究》报告中就曾指出:“到2020年,只有复合材料才有潜力获得20-25%的性能提升。”近年来,北京、江苏、山东等省市,相继建立了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由传统的国防、航空航天领域,扩展到关系国际民生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经济、科技和人类的生活。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复合材料行业所需培训量也逐渐赠大。2014年,国内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为26所,年毕业生人数仅为700-800名,高校教育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复合材料行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作为复合材料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按照聚合式交叉复合模式继续教育策略,于2014年8月和11月分别组织举办前沿高端研修系列的“全国纳米复合材料前沿高端研修班”和工程技术培训系列的“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统筹规划学会各项工作,聚合于继续教育整体策划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采用聚合思维方式,在会员服务、学术会议、网络宣传、科普宣传、人才评价等业务活动中进行相关信息聚集,为继续教育活动进行了整体策划。在“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中,邀请之前参加学会主办的“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技术咨询研讨会”,并做“高性能纤维与汽车轻量化技术”报告,得到与会代表高度关注的东华大学余木火教授作为授课讲师。在4个学时的培训课堂上,余教授为各位学员充分讲解了“复合材料工艺在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现状”,得到了学员的热烈欢迎。学会组织专家为提升该次培训活动编写了图文并茂的培训资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成型操作手册》,在培训结束后,经修改,将通过与出版社联合出版,面向全社会普及复合材料专业技术,并且作为培训资料继续使用。培训结束之后,通过考核,学会为学员颁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结业证书》,此证书不仅是学员参加培训,取得预期效果的凭证,更是今后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并且学会为每位学员都进行了积分记录,将对其成长轨迹进行终身追踪,及时提供服务。学会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对培训活动进行了从培训通知、开班、圆满举办的全程跟踪报道,在行业内对培训活动进行了充分宣传,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自培训通知的2014年10月初开始,坚持以复合材料制备为主题推送相关信息。到2014年11月24日培训开始时,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量也由3200人快速增长到4500人。
(二)结合行业人才发展需求,开展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活动
“全国纳米复合材料前沿高端研修班”立足为行业专家提供高级研修平台,邀请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Jang-KyoKim、香港理工大学周利民教授等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专家讲授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动态。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全体学员的高度认可,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近距离了解到了国际的最新科研动态,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研究方法,此类研修班对国内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全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培训班——制备工艺培训”属于立体交叉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中的工程技术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复合材料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进行先进工程技术经验的普及。本次培训活动,由来自全国44家复合材料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或部门经理,共74位学员参加,也切实为他们解决了工作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得到会员的高度认可。
(三)结合复合材料行业特色,进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
复合材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其发展充分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涉及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机械等多门学科交叉,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多学科交叉新型专业。复合材料设计与加工一体化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较高要求的学科。一名优秀的复合材料工程师,必须在实践中体会增强体和基体材料的实际性能和加工特点,通过理论学习,更好地进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不断优化,提升其力学性能。因此,开展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复合材料继续教育活动,为缺少实践操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熟悉增强体和基体材料性能和加工特点的机会,为已有复合材料加工经验的操作人员提供理论知识的指导,对于提升全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工程技术培训活动,坚持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复合式教学模式,确保在理论授课环节有大量工程案例分析,在实践操作环节每位学员都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操作。树立了培训内容丰富、重实效的继续教育工作品牌。
五、结语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利用
财政部于1998年就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会计继续教育的目标、对象、受训时间等做了详细规定,2005年9月又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对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做了必要的补充。
一、我国会计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妥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成败。当前,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存在如下问题:
1.知识更新速度慢
会计人员需要及时学习新的会计知识,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但是我国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更新速度偏慢,从新会计准则制定到会计培训教材编写出版往往要一年左右,使继续教育的时效性大打折扣。
2.知识面太窄
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经济业务的核算,还要懂得管理,更要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当前的继续教育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会计培训的内容局限于新的会计准则的讲解,对会计日常工作中经常涉及的审计、税法等相关知识不能融入到会计教学过程中去,使培训的知识面偏窄,同时,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的理解和应用。
(二)会计继续教育的形式不合理
1.缺乏互动的教学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教育培训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由专业老师讲授最新的财会法规,对其中的难懂的内容做必要的解释说明。这种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整个过程缺乏交流,不能形成一个互动性的过程。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与讲解的内容并不相关,因此对讲解没有关注的热情,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2.“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不同学员的差异
参加会计培训的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千差万别,个人的会计专业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关注点也就不同。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或者说是无视这种差异,致使基础好的学员感觉学不到新的东西,感觉没有听的必要;基础差的学员感觉跟不上授课的步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3.短期培训无法满足不断学习的需要
目前,通过短期培训方式进行的会计继续教育一方面给教授人员带来了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在短时间内让学员融会贯通大量的知识几乎不可能,只能通过划重点的方式敷衍了事;学员由于不能很快地消化所学知识,只能被动的记忆教学内容。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与继续教育“持续不断”的学习原则相悖,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
(三)会计继续教育的主客体
1.培训人员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
会计教材侧重于理论的介绍,相关的案例分析也不可能涉及到所有行业领域。当前,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者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无法将抽象的理论介绍转换为生动、实际的业务活动。当前,急需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授课方式,这既有利于学员接受新的知识,也使得枯燥的说教变的生动有趣和贴近实际。
2.继续教育学习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
继续教育的对象——会计从业人员是影响整个继续教育培训效果的最主要因素,会计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也落在会计从业人员身上,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一些会计人员把会计继续教育视为一种负担,整个培训过程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接受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最后的过关考试,使继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继续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大力推广网路化教学
会计继续教育需要一种符合新的时代、新教育思想观念、新从业需要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对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培训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现行的会计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技术支持,建立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速、互动、功能完善的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各种网络的丰富,实现上网条件对大多数会计人员是可以具备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部分会计人员可能难以抽出整体的时间参加集中培训,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职人员可以相对自主的掌握学习时间,既不会耽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又可以学习到财会方面新的知识,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库,让自己及时参加会计知识的更新培训,避免知识老化,在工作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电子书籍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成本要比纸质书本快速得多,而且可以随时更正其中的错误之处,因此,用电子教程代替纸质教程可以有效避免纸质书籍编写时间长带来的教材内容更新时效性差的问题。
以往会计继续教育欠缺互动性的问题,现在在计算机网络支持下可以有效解决。在网络教学资源上,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各种视频、动画,使教学内容更形象化,更贴近现实的工作环境;在内容选择上,学员可以自主点播、选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并通过留言、论坛等途径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个体化、自主化。为完善网路继续教学需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会计继续教育网路化教学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的存储,即学员在什么地方获取各种资源。根据我国的现状,可以在我国财政机构和会计学会所属网站上开设“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栏,负责新的会计准则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资料的等。二是资料的传输,即学员如何获取所需资料。可以通过实名注册将学员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编号作为唯一的登录名,用户注册登记后可以登录到相应的网站下载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料,在论坛或者留言板上、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三是客户终端的问题。这是需要学员自己解决的问题,随着电脑价格和网络费用的降低,普通会计人员完全有能力具备上网学习的经济条件。
2.会计继续教育的“软件”配套
(1)教学材料编写
教学材料编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财政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富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教材,使教材包括财会知识的更新,涵盖国家新颁布的财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当前会计领域出现的新型知识等,还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语音、演示、视频资料等丰富整个教学内容。网路化的教材要图文并茂,多层次、多角度地讲解会计知识,使会计人员更容易接受,便于其自己学习和理解。
(2)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持作用
高等财经院校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机构,在会计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一方面,财经类高校具有大量财会人才,通过不断学习最新理论甚至进行理论创新和改革,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的理论性的教育资料(如文字资料、多媒体件、教学录像片等);另一方面,高校机构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充分结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经“智力加工”后以适当的形式反应到新的会计理论中,并把这些新理论充实到会计继续教育的网站资源中去,进行实时互动服务。
(3)会计软件的配套更新
国内的优秀财务软件开发企业,必须紧跟会计政策、法规的步伐,做好软件的更新、升级工作;此外,在软件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有所突破,降低使用费用,扩大会计软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外资企业方面,外国软件不完全符合我国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通过国家评审,因此,用户需在有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外国软件。
(二)多种教学模式的并用互补
网络教学以其极大的优势理应成为最受推崇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但当前我国还客观上存在着不能实现网上学习的会计人员。另外,其他教学模式也具有网络教学无法取代的优势,因此,应该坚持多种教学方式并用的方针。对于继续采用课堂教学的地区应注意以下方面:
1.引入市场竞争调动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会计继续教育的大方针需要由国家会计主管部门制定,例如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教学目标等。在相关的会计继续教育机构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招标”和“竞争上岗”,即对这些会计继续教育内容的提供者进行选择,选择其中的优秀机构作为指定的培训网点,使其获得相应的服务报酬,相应的还要对现有的会计继续教育经费的行政分级划拨方式进改革。
2.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授课老师应该是由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授课教师应该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参训人员积极参与自由探讨,在课堂上提出工作中碰到的许多热点、难点、焦点的问题作为活的案例,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还要注意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的水平差异,初、中、高级会计人员接受教育的内容应当不一致,不同行业的会计人员的关注点也不一样。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分批次、分层次教学,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课堂交流,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3
关键词:慕课;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具有“数字海啸”之称的慕课掀起一场全球性学习革命的同时也倒逼着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体制的改革,使传统的学习方式、知识获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慕课为我国继续教育提供了机遇,如何顺势而动,进一步利用慕课推动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跨越是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慕课对我国继续教育的积极影响
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它将世界名校的顶级课程搬到了互联网上,供网民免费注册学习。它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开放教育相融合的时代产物,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的具体表现。慕课这一新兴教学平台以其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提供了全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和学习方式,有助于推进我国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突出学员的中心地位
传统的成人继续教育教学虽然侧重满足学员的职业需求,但慕课教学则更进一步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引导学员积极主动探究并建构所学知识体系,强调学习者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着力形成以学员为主体地位、教师与网络共同主导的新双主体关系,标志着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主的课堂实践转向。传统的继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安排均由教师安排。而慕课大规模、突破时空限制、高度开放、可重复等特点决定了其更加注重调动学员“学”的主动性,学习者被赋予了更多的自利,如对学习的独立认知、感受、领悟和交流等,极大激发了成人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员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异化学习”中解放出来,进而主动探索新知识。
(二)丰富教学内容:拓展传统教学内容范畴
传统的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往往都是预先设定好的,教师引导学员探究具有明显的边界性;而在慕课课程中,教学内容则是无限延伸的。慕课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都可免费下载,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或兴趣选择相关课程与在线交流,分享自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慕课教学内容以微视频的方式呈现,时长一般为5~20分钟,设计精巧、主题明确、目标突出,“授课教师将课程视频、习题等资料信息在在线教学平台上,学生只要获得相应权限,就可以不受课堂内与课堂外的限制,在网络覆盖的区域内随时随地地在网络上学习课程”,且每一个小视频就是一个学习主题,符合成人业余学习的特征,有利于在职学员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同时丰富的视频表现力也能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再者,教师定时定期浏览论坛,针对论坛上集中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回复,从而引申出基础课程以外的内容。
(三)转变教学方式:灌输式教学到互动式教学
慕课突破了传统课堂“单向度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采取了“交流与评估”的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慕课教学将课堂与在线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满足成人学员与教师的双向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慕课教学弥补了传统灌输式教学的“短板”,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互动性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可分为实时互动(教师利用论坛在线时间与学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异步互动(针对论坛上学习者的提问汇总予以集中答复),有效推动了师生关系良性发展。二是生生互动。学员可利用慕课平台同伴互评作业以及共享资源,有效解决传统继续教育中生生互动缺乏的尴尬局面。此外,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QQ群等进行课外交流,着力激发“第二课堂”的活力。三是学员参与学习材料的学习互动。集中体现在慕课教学中穿插了大量的内嵌式测试、课后考试反馈互动。在慕课教学平台,通过公共论坛和课程讨论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与互动变得更加自由和快捷。
(四)深化教学评价: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
“现行的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环节只是对学习者学业成绩的评价,多是通过闭卷考核的量化评价方式进行”,忽视了学员的评价地位,忽视了学习者的发展性和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而“高校慕课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在具体评价方式与课程认证两个方面对传统模式进行了革新”,采用多元学习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全面评价学员。慕课教学评价由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及自评组成。教学评价过程注重在线学习和小组讨论的综合表现,通常采用由“学员、教师、学校”三方组成的考试评审组,考试内容从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考试测验等多元素综合评判方式。考试后,秉持“即考即讲”方式,让学员作答后即可获得成绩,也可依据考题的判别是否合格。只有参加考试的学习者才能获得课程开设学校所提供的合格证书,并才有可能直接得到校友评阅者发出的职位邀请函。慕课多元化评价机制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尊重成人的个体差异与发展,实现了教与学高度统一,学与用有机结合。
(五)完善教学设计:双向建构取代单向组合
慕课教学设计侧重双向建构,以社会化学习问题为导向,弥补了传统成人教育教学设计单向组合的不足,真正实现了自主式、社会化、探究式学习,促使学员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深层认知,促进知识内化。“为适应大规模教学,MOOC教学设计多基于行为主义模式框架并适度创新,以调动学生兴趣和参与性,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双向建构。”每一节慕课都是以短小的在线视频,其制作都充分考虑学员的职业特点与需求。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遵循成人学习的心理生理机制进行教学设计,并密切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与习惯,敏锐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信息量;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授课务求精炼和简洁,忌讳不区分重难点。同时,“慕课还强调具体实施‘从做中学’和‘从多元文化中学’思想。”着力开展与设计丰富的学习活动,大力调动与促进成人学习者的积极性与课堂效率。
二、我国继续教育慕课教育发展战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加强网络建设,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为此,我国应积极探索继续教育慕课发展战略,可从以下五方面具体实施:
(一)大力推广慕课教学理念
慕课掀起了学习理念变革的新浪潮。我国继续教育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实现教学理念的改革与创新。推广继续教育慕课教学理念需要从教师教学理念更新、学员学习观念转变、社会、企业与高校多方协作三方面进行。一是继续教育教师教学理念更新。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接受慕课课程所承载的新型教育理念,树立“以学员需求为中心、以学员的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从“传授范式”转向“学习范式”,不断学习慕课教学中的先进教学理念,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二是学员学习观念转变。“作为成人教育的主体,应主动调整慕课时代成人教育中学习者的角色定位,及时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培养自己运用互联网平台和移动平台等多种不同在线教育技术平台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慕课’时代学会学习和更有效的学习。”三是树立社会、企业与高校协同合作的理念。“建立‘慕课平台——企业——成人——职业发展’逐层影响的发展模式,将慕课资源开发、网路平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成人学习者学习联合起来,整合优势,共同发展。”唯有如此,慕课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从而保障继续教育持久顺利地开展。
(二)保障高教信息化的资本投入
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需要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完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建设、持续做好教育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等,这无疑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首先,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扶持和鼓励MOOC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国家应改革经费投入方式,变单向经费支持为专项业绩补贴,重点对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单位给予相应的经费补贴与奖励。其次,教育部应设立专项经费,同时整合成人教育的优质资源,共同打造优质的、高水平的中文慕课平台,供国内继续教育院校共同使用,无需重复进行平台建设。最后,从技术构成方面来看,开发慕课需要院校和IT公司两方的合作,继续教育院校负责提供课程,而IT公司则根据教师的要求提供技术支持。因此,中文继续教育慕课平台技术可以交由专业的技术公司维护,以适当的方式获取收益,继而实现慕课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三)着力研发慕课“本土化”技术平台
慕课作为“舶来品”,引入我国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因而在发展慕课时,我国要充分结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着力研发“本土化”成人教育慕课技术平台,大力宣传优秀中华文化,进而为慕课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形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因此,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根据2014—2015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报道,目前我国网络宽带平均速度的全球排名为第120位。“网络系统的核心是根服务器,现在全世界共有13个根服务器,其中主根服务器1个设在美国,12个副根服务器中9个设在美国。美国依靠网络信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从而实际掌握着互联网的控制权,实质上也主宰着网络教育的话语权。”2015年5月13日,总理确定要加快建设高速宽带网络促进提速降费措施。各网络企业需要落实国家方略,使更多的人享受更安全的上网体验,学习到优质的慕课教育资源。其次,“建立成人继续教育慕课联盟。整合已有的远程教育、在线教育资源,创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新型在线教育体系,将分散的继续教育资源聚集、加工、提升、再造,挖掘潜力,凝练特色,形成标准化的慕课资源。”最后,“本土化”继续教育慕课平台应传递中华优秀文化。可以利用慕课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将其打造成富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式慕课”。
(四)不断提升慕课教学师资水平
慕课在为继续教育教师提供公平竞争平台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慕课教师在课程上录像所花费的时间都在100小时以上,且同时需要摄影师、教学设计师等的积极配合,这些都给慕课教师提出了更具体的高素质要求。首先,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继续教育慕课亟需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为继续教育学院提供咨询与指导。密歇根大学认为:“教学咨询人员在帮助教师解释数据并识别提高教学水平的策略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国家推动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极大提升继续教育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其次,继续教育教师应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技能。教师应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力求推陈出新。最后,慕课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助教。通常情况下,慕课助教需要承担课程前期材料准备,课程录制过程中的演示文档的编写与制作,视频的录制与编辑,以及课程使用后的作业与视频课件内容答疑,论坛及课程平台的技术维护等。因而,提升慕课助教的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五)改革继续教育慕课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创新课程,慕课极富有活力。授课内容的新业态,授课方式的新模态意味着它与传统继续教育课程的管理方法截然不同。因此,慕课的“新”,也必须匹以相应的新制度。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革,为慕课应用与发展提供“立体式”“全方位”的服务。一是制定慕课工作战略时间表。结合各继续教育学院自身特色,探索慕课教学规律,为继续教育慕课的推进、培训、研发、应用,谋划好“时间表”。二是强化慕课工作的对接制度。慕课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如何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对接,是管理的重点内容。强化慕课的对接制度,促进慕课与传统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融合,必须从学分互认、质量认证、奖罚明确三个方面考量。三是促进开放共享的知识产权安排。教育部门应积极鼓励继续教育院校采取知识共享许可,从制度层面上开放慕课课程的共享,增进知识的融通率。在法律层面上要充分保障每一门慕课课程的知识产权,尊重各院校和慕课研发教师的知识成果,这样既能满足开放共享的需要,也能保障慕课的知识产权。
三、我国继续教育慕课发展趋势
英国开放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托尼•贝茨认为:“在数字化时代,慕课对继续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而言是有利的工具,它本身有很高的价值。”可见,未来慕课会在继续教育和技能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为此,应把握机遇,顺势打造中国版的继续教育“慕课”平台,进而推动我国成人继续教育“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浅析“协同式”慕课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2016(4).
[2]任飞燕,乔欢.“慕课”时代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
[3]李曼丽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贾寿迪,杨洋.MOOC模式带给我国开放课程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
[5]段雄春.刍论“慕课”来袭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4(30).
[6]田宝军,姜朦萌.慕课在成人教育中的局限性及克服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2).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4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理念 课程资源 远程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of Hanzhong City Implement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Continuing Education
YU Junguang, LI Li
(Ha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zhong, Shaanxi 723002)
Abstract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scal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policy, resources and ideas. Hanzhong City,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staff to continue education base depth research based on local conditions, the courage to explore, extract good practices from a variety of training, take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the concep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raining out of the distinctive road equipment in recent yea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ovince by the attention. Based on the other hand, in recent years, continuing education work, to various training institutions, training managers played an "initiate" role.
Key words continuing education; idea; curriculum resources; remote training
汉中市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始于2010年。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我们组织管理人员研读有关继续教育文件精神,同时开拓思路探索工作方法。2011年10月,在全省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大会唯一发言代表介绍了开展继续教育的做法和成效,陕西省人社厅副厅长雷宝岐在讲话中说,汉中市继续教育基地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工作做得实、做得细,有思路,有想法,有成效,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几年来,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建设、民政等部门支持下,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状态良好,先后有近50000人次接收了“公需科目”、“专业科目”的培训,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高度评价。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积累经验的目的,本文特将我市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探析。
1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2010年6月,汉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托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7月,陕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学院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继续教育与培训部为基地的常设办公机构,并对基地办公室人员职责做了明确分工,对报名、缴费、注册、选课、考核、学时认定、学时登记、试题管理、网络监测等都安排有专人管理。在基地建设方面,提出以“内敛素质,外树形象”为要求,一直把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宣传学院、开展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审议工作计划,讨论、研究解决基地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等问题,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对师资建设、工作思路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以此推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科学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彦、院长余德华、副院长华百涛、宋汉文等都先后就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发展、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资源开发、对外联络等问题专题听取工作汇报,协调处理跨部门的工作关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大胆探索、调整思路
在培训管理上,我们采取以院本部开班为主、以送教上门为辅的组织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2010、2011年,我们通过“集中面授”的形式累计完成1.6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要求“送教上门”的单位越来越多,我们也深感传统“集中面授”形式的弊端。由于参训人数众多,每期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落实起来非常困难,教学组织、考勤管理、考核过程也不太统一,管理服务、安全要求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培训的综合成本较高。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陕西省“十二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2011年4月,学院派人到四川省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考察之后,深深地感受到“远程培训”将会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于是,我们就萌生了将“集中面授”的培训形式过渡到“远程为主、面授为辅”的培训形式。
在电脑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我院先后召开开发网络平台与管理系统的座谈会、论证会、报告会等。会议达成了共识。都认为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可以改变传统的面授学习方式,使参训人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既可以解决参训者的工学矛盾,又能满足参训者自主学习的需要,而且参训学员的报名、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学时统计、考核成绩、培训状态等都能通过网络管理即刻生成,各单位管理人员也能通过我们分配的专用管理账户随时汇总本单位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极大地降低培训运行成本、提高培训管理的最佳效益。2011年9月,“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进行测试;11月,学院邀请市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领导,部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教师对网络系统进行了观摩、讨论,最后通过了评审。学院决定从2012年起,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将调整为“远程为主、面授为辅”,并在信息化建设推进中,逐步过渡到“远程培训”。
3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为更深入了解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研究培训需求,基地领导先后到南郑县中学、汉中市第四中学、汉师附小、汉中市实验小学、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汉中公路局等基层单位进行走访、调研、交流,并深入到留坝、佛坪等山区县的单位实地考察,听取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后的感受,仔细了解基层单位对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服务支持等意见建议。并结合《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意见》精神,科学谋划培训方案和课程建设。本着“提高素养、创新理念、适应发展需要”的思路,从学院各系部精选“主讲教师”,并将各行业推荐的“行业专家”补充到培训师资库里,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工作领域广泛的培训团队。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受学院委托,2013年4、5月份,培训部继续教育考察组一行先后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如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优秀培训课程”、“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继续教育发展动力”三大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考察,考察组同志深深体会到: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各院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均达到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教育思维下的继续教育工作附属地位正在被发展前景无限广阔的继续教育现实所改变,全新的终身教育理念像一只无形的手将继续教育工作推向了新世纪教育的又一个制高点上,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4 科研引领、深化内涵
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学矛盾”,我院拨付专项资金,自主研发,建成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继续教育学习、管理系统,构建起快捷、高效的继续教育模式。使培训工作逐步从“面授为主”过渡到“远程培训为主、面授培训为辅”的形式。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项目、拓展服务空间,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网上在线注册、选课、培训、考试和管理,使“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的课堂,成为继续教育的专业化网站。
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素质。坚持利用每周例会学习、讨论有关成人继续教育论述,如《教育部关于加快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转型与展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模型》等。通过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学习基础上,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申报的两个继续教育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利用远程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策略》等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六篇。2013年,先后又申报了陕西省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继续教育办学行为约束机制研究》、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发展项目”《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开发应用》。根据“公需科目”培训需要,已经开发、出版了《汉中历史人文专题》、《常用文体与科研论文写作》、《汉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等继续教育教材;并与电脑科技公司合作,已开发、录制了八门网络培训视频课程。2014年拟开设的“公需科目”《“中国梦”与汉中“三市”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汉调桄桄的演变与欣赏》、《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变与处理》、《社交礼仪》等课程资源正在规划开发。
5 完善制度、做好服务
我院按照陕西省和汉中市颁布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制定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职责》、《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制度》、《继续教育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20项制度和规定,为全市继续教育的规范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政策依据,使继续教育基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在培训期中有工作小结,年底有工作总结。按照年初召开 “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会议”、“继续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等会议精神,把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改善培训环境,并主动走出去为偏远山区集中上门服务,用真诚搭建和沟通交流的桥梁。强化全体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在培训过程中,树立一切为了学员、时时处处为学员着想的意识,积极主动为学员排忧解难,做到百问不烦,笑脸相迎,热情周到,主动为来办事的学员提供方便。
6 采取措施、注重实效
自从我市将继续教育工作与职称评审、晋级、备案挂钩以来,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继续教育基地也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克服人员较少,培训任务量大等困难,主动换位思考,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那些偏远山区留坝县、佛坪县以及下属单位较分散、办公地点较远的单位,基地克服困难派人上门现场去开展报名服务工作。同时,通过“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办公系统简化管理工作程序,让各有关单位少跑腿,提高工作效率。立足实际,变换培训手段,依托“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学习、考试平台“以网络培训为主,面授培训为辅”。 网络平台根据要求,开发、制作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学员在线学习、考试、在网上解答相关问题,收集、整理、提供学员在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我们为管理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制作操作指南,提供教务管理服务,为培训提供教学、学习、交流的数据,并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准确统计和反馈网上学习学员考核成绩。在网络培训中,采取以单位管理的形式,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信息统计上报,提供学习平台,每个单位指定一名专人负责,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上注册、选课、考试和技术指导,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过程的监测与督促,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辅导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那些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单位,我们以延长报名时间、灵活进行补训。对那些及时完成了网络学习、考试成绩合格的单位或个人,我们主动电话通知来办理继续教育证书上学时登记。
继续教育工作历经四年,实践证明,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它确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起到的推进作用是潜在的、影响是明显的。目前,全市各相关单位都能够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7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继续教育基地十分重视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将有关培训动态到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人民政府网站、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网站、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上并及时上报培训信息,加大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基地网站各栏目里的相关材料也及时上传,以促进各单位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每年在各类媒体发表有关继续教育的新闻报道20余篇,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信息30余篇,有效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特别是2013年6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表了《汉中职院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网站作社会效益明显》,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汉中日报也在2013年11月5日发表了《我市市级继续教育不断扩面增效》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自信心,社会反响良好。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5
医学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诸多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相辅相成,形成了整体化的专业体系。生命科学不断发展进步,新知识、新发现层出不穷,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对疾病新的认识、新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然而这些全新的医疗知识很难第一时间普及到所有的医务工作者,网络教育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极大拓展了传统的教学空间,医务专业人员知识的获得不再仅仅局限于更新较慢的传统教材,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加快了向更大时空领域拓展的速度,呈现为信息资源的全球化共享和优化配置,使得信息资源获得更为简捷化、短时化、整合化。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医务专业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汲取相关知识理论,掌握最新的医疗专业技术,了解当前最为前沿的科学动态,及时更新陈旧观念,以发展的理念指导临床工作,在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最为合理的医疗服务。
二、继续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主要采用学习班和进修的方式进行,由于时间、距离、工作等诸多原因,很多医务专业人员无法亲临授课现场或参加进修,无疑失去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网络教育可以使教学活动扩展到任何网络技术普及的区域,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视觉作用与旁白讲解、示范朗读、背景音乐等听觉作用一体化,呈现教学现场最真实的情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跨时空、跨距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专家授课方式多受到授课时间的限制,并不一定能详尽、全面的展示某一医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自己的经验心得,并且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也不见得适用于所有参加的医务人员。网络教育可以完成从以传教者为中心的灌输式学习手段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换。网络继续教育可以提供系统化的文献资料、授课专家录制的完备的教学视频,包括手术视频等,详细讲解疾病诊疗的重点、难点,分享治疗心得,洞察治疗理念的最新动态,更便于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形成完整的疾病诊疗概念。医务专业人员也可以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诊疗水平,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同时还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水平医务专业人员的真正需求。
三、适时的互动交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平台的功能日益完善和强大。在网络继续教育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互动模式,如通过网络和网络教程的交流互动模块:包括电子邮箱或专家信箱、电子公告牌、论坛或聊天室、问答天地等。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处理,不再只是被动的看和听,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客座教授或其他同道进行讨论、辩论、咨询、答疑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及时解决日常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疑虑和存在的问题。医学网络继续教育平台可实现临床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远程会诊及危重患者抢救等临床经验的共享与传播,帮助临床医生从多因素、多角度、多视野去认识临床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四、自主化学习行为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空间与时间的局限,赋予了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材料,如电子教案、典型实例、多媒体素材、手术视频等,为医务人员的自主继续教育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随时查阅网络上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料和医疗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专业自由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网络远程教育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可以系统地记录网络继续教育学员的基本资料、学习进程和阶段情况;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继续教育学员具体信息,提出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作为一名医学专业人员,我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飞速发展,固守陈规,不与时俱进,必将落后于时代,也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工作者汲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主要手段,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受到多种因素的禁锢,并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其职能。
五、结语
继续教育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经验学习理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经验;教学模式
收稿日期:2006―09―14
作者简介:刘文军(1964-),男,新疆巴州师范学校数学高级讲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在读教育硕士。
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教育教学经验是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也是有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库伯经验学习理论重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其学习理论来审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重视挖掘、提炼、利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们改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一、库伯经验学习的模式
库伯在总结了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Sugarman,1985)。学习过程有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称为领悟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一是通过直接领悟具体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第二个称为改造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经验学习过程是不断的经验领悟和改造过程。(见下图):
库伯经验学习理论与杜威、勒温和皮亚杰关于经验在学习中的地位、作用的理论研究相比更具有代表性。同时,体现了教育经验(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所掌握的技能、技巧)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看成是经验的改造产生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在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重视教育经验,以及挖掘、提炼、改造教育经验,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经验。帮助广大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我国目前主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的主要任务,可以将目前的继续教育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模式。这种模式立足于传授系统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它按照创设情境――讲授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的阶段顺序进行。培训者创设情景引入教学,形成适宜的学习气氛,然后在感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讲授,并举例说明,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训者处于主导地位,是教与学活动的控制者、领导者。受训者则是被领导者,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怎么学,学什么都由教师决定。
2.专题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理解和掌握理论为主的。其操作程序如下:选择课程专题――培训者讲授理论――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培训者以理论讲授为先导,介绍基本理论及有关资料与最新的学术动态,受训者在已学的理论基础上,查找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之后培训者设计问题使学员在已掌握的理论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进行反思性总结或交流。在这种模式中,培训者依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而受训者拥有一定的自,培训者注重受训者参与教学活动。
3.辅导自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一般程序是:集中辅导――分散自学――考核评价。集中辅导,划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提出学习要求和学习策略;然后由受训者回本单位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最后通过评价验收结束该阶段的学业。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训者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员以自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具有较大的自。
4.远距离教学模式。这是利用现代通讯设备、视听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录音设备、录像设备、电视、多媒体以及网络等技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日益普及。远距离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费用低。中小学教师可以不走出家门接受继续教育,节省了交通费、食宿费等,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必到寒暑假集中学习;教学效率高;教师能迅速掌握大量的新信息。
(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1.课题研究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其程序是:选择课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形成课题报告。选择学科中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将任务分配给受训者,然后分头查找资料;之后组织讨论,形成各自的研究报告;再进行交流整合,完成课题报告。
2.微格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训练师资、提高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是1963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系倡导。通常以5―8名学生(有时由实习生和教师充当)组成的班级(称为微型班级)为对象,在放置录、摄像设备的教学中实施5―20分钟的短课(微型课)教学,并做实况录像。课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录像对教学技能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在重复上课――录像――评价的过程,直至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技能为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受训者直接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发挥出来,是学的主体。
(三)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20世纪末,从国外引进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培养、提高受训者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就是培训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案例材料,把受训者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受训者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受训者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程序是:确定教学案例――组织观摩讨论――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总结交流。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示范课,组织受训者进行观摩、讨论、交流;由培训者评议、总结;再以此为例设计教学,进行教学实践,写出上课心得;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在培训者的帮助下将教学实践上升为理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受训者可以互相学习教学经验,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培训者和受训者是平等的,培训者是受训者的伙伴。但是案例教学对培训者和受训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同时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作支持,培训活动所占的时间也比较长。
三、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实现条件和评价组成。下面仅从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和师生组合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侧重于受训者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利于继续教育目标实现
传递――接受模式的教学目标是传授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可见,在继续教育中,一方面要更新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传递――接受模式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但是对小学教师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帮助不大。因此,单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继续教育目标的达成。
从经验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进一步提高的再培训、再学习。可见,中小学教师的学习、提高不是一次性的终结的过程,而是持续不断的终身过程。这与经验学习的思想一致。经验学习认为,学习是经验的改造产生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经验的构成与再构成的过程,不是独立实体知识的获得和传递。
可见,经验学习理论更有助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的达成。
(二)操作程序中缺少使受训者发现、反思经验的环节
传递――接受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创设情境――讲授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培训者创设情景引入教学,形成适宜的学习气氛,然后在感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讲授,并举例说明,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受训者的学习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过程,在“授”与“受”的过程中掌握现成的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教学,忽视受训者的独特性,忽视受训者的主体性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操作程序中缺少使受训者发现、反思经验的环节。
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从学习者具体经验开始,经过学习者的反思性观察,形成抽象的概念,然后在实践中检验概念,又形成新的经验,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积极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习者通过直接领悟和间接理解抽象经验,重视学习者内在反思和外在行动改造经验。这种学习模式重视以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通过学习者反思已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生成理论知识,并重视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知识。
因此,经验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模式更符合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的学习特点。
(三)培训者和受训者分别处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地位
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中,培训者处于主导地位,是教与学的控制者、领导者,受训者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是服从者和被领导者。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是来自一线的小学教师,一方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掌握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他们是成人,成人的学习与中小学生相比有更强的目的性和主动性。由此及彼,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应该要求拥有较大的自。但是,笔者的调查表明,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受训者却更认同学生的角色,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受训者一旦将自己定位于学生,那么他们的学习行为就回归到其学生时代。而其学生时代的行为是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塑造成型的。而传统的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什么,怎样学,完全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被扼杀了。学生习惯于所有的学习都由教师安排,在没有教师指令的情况下,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行为迁移到继续教育中,受训者的学就完全依赖于培训者的教。在这种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下,受训者自觉地、主动地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主动的参与意识,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主体性,看不到自己与普通中小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拥有的丰富的教育经验。虽然受训者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有想法,但是,在这种学生角色定位的影响下,他们还是愿意选择听培训者讲这种方式。受训者无意识中认可的学生身份,无形中增强了培训者的领导地位。
在经验学习中,由于强调学习是学习者经验不断改造过程,强调经验是学习者学习的基础,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的任务不是要把新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而是要剔除、修改旧观念。”教师是学生经验提取、改造的帮助者,是学生反思经验的协助者,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学生实践的鼓励者。在这种经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变成了学习者,而学习者则不知不觉地成为教师,教师和学生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伙伴关系。正如林德曼所说:“教师具有一种新的职能,他不再是一个在权威的讲台上发号施令的神使,而是一位向导,一位指路人,他同样可以凭自己的有关经验和生动的事实参加到学习之中去。”可见,在经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不同于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其弱化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差异。
总之,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受训者不是中小学生。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拓展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等,最终实现素质的提高,促进专业发展。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有局限性,强调现成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忽视经验的反思、知识的生成;强调培训者主导地位,忽视受训者主体地位。妨碍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经验学习却能弥补其不足,能促进继续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库伯经验学习理论视角下其他的教学模式
前文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的不同,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的教学模式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二类,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第三类,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模式。在经验学习的视角下,来看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就会发现其中缺乏明确地开发、利用受训者教育经验的环节,缺乏明确地使受训者发现、反思教育经验的环节。忽视对受训者教育经验有意识、有系统地开发和利用。
第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有的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的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又可以在其他场合应用。在课堂内应用的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导入教学。这一教学步骤,包含培训者提取和组织受训者已有经验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隐性的。)在此基础上,理解掌握新知识。可见,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中,缺乏受训者通过实际操作内化知识的环节。同时在其操作程序中,有开发和利用受训者经验的因素,但是其中缺乏明确的、有目的、有系统地开发和利用受训者教育经验的环节。
第二,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重视受训者的实际操作。在操作结束后的总结阶段包含对原有教育经验的反思和应用,同时还有在操作中生成的新教育经验的运用。但是这些运用也是停留在隐性状态,在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中,缺乏明确的使受训者对教育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的环节。
第三,两者兼而有之的教学模式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实践操作。在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包含了从教育经验出发,经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交流教育经验、内化别人的教育经验,到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到生成新的教育经验,这样一个完整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但是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也是隐性地在运作,在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中缺乏明确地对受训者教育经验有目的、有系统地开发和利用的环节。
从前文笔者对三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三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中,有对教育经验的合理利用的因素,但是没有挖掘,提炼和推广教育经验这一环节。在教学模式的操作中,教育经验在隐性地发挥作用。正是由于它始终处于隐性状态,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往往忽视它的存在,从而只能使教育经验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缺乏对教育经验有意识地、系统地挖掘、提炼和利用。
因此,以经验学习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我国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对中小学教师已有教育经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美)达肯沃尔德,梅里安著,刘宪之译.成人教育――实践的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4,76
〔2〕David A. Kolb.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M〕.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07632, 1984:28
〔3〕鲁茗.试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90―92
〔4〕马小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曲阜师范大学〔D〕.2004
〔5〕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