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1

新世纪初,伴随数码影像技术的飞速普及,“去胶片”成了影像行业的头号关键词。柯达、富士、乐凯,以各自的生存哲学生动诠释着商业代际更替的过程中主动决策的力量。

曾经主宰全球影像市场的柯达与富士,一个固守城池,一个忍痛转型,历经十余年,终于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告别了焦灼的竞争。在2011年柯达市值萎缩到2.2亿美元时,富士以126亿美元的价值傲视同行。本土企业中,有着“中国胶卷之王”之称的本土企业乐凯,如果不是公布将“胶片”二字从公司名称中去掉,转型为化学薄膜生产企业,它几乎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同样,相机领域也完成了市场的换血,有老字号光学大厂屹立不倒,也有名噪一时的巨头被新秀的光芒所掩盖。我们熟知的品牌从佳能、理光、柯尼卡、金拍得丽,变成佳能、索尼、尼康、富士、三星……众多并非影像行业出身的厂商利用数字化、娱乐化的趋势,进入了数码影像的格局。

将近十年的时光里,消费级DC与专业级单反构成了相机市场泾渭分明的格局,佳能、索尼、尼康、三星、松下……众多厂商在卡片机里拼像素、拼小巧、拼时尚;佳能、尼康、索尼,在单反世界垄断90%的市场。

今天,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社会化媒体兴起,年青一代的影像传播方式被改写,也为卡片机带来了新的竞争伙伴——拍照智能手机。而微单/单电的出现,在“卡片之薄、单反之用”的定位下,搅动了单反市场的一池春水,也让身居二线的奥林巴斯、松下、索尼、三星等厂商有了动摇佳能、尼康在单反领域强势地位的机会。

市场消费能力提高、电子技术高速发展,卡片机、DV更加人性化和易用化,微单产品异军突起……与这些变革相呼应的则是全球厂商的起起落落。

数字化来袭影像变革的前奏

传说列宁曾经嘲笑资本家会卖给你吊死他的绳子,这句话用在柯达身上倒是很贴切。柯达在1975年开发了全世界第一款数码相机,正是这项技术以及随后的拍照智能手机对柯达的传统影像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位乐凯的高管回忆,1994年他在柯达公司见到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时,“那真是一个大家伙,足有一个单人大沙发那么大,但拍摄出来的质量根本不能与传统胶卷拍摄的照片相比。”当时在柯达内部,对从传统影像向数码影像的转变需要多久也曾出现争议,甚至直接导致柯达将这项专利冻结。

而此时的富士,选择大规模收缩胶片业务,尽可能多地从胶片业务抽离资金,为数码时代的转型做好准备,同时开发新的业务。将自己在传统胶片领域积累的精密化学、对光线与色彩的控制等核心技术,通过技术融合不断延伸到医疗、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等领域,开发出含有自己技术的新产品。

2002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数码相机的销量首次超过胶片相机,宣告数码时代的开始。从2003年开始,胶卷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不少冲印店随之消失。目前,全世界厂商的胶片研发部几乎全部都已解散,连续几年没有任何新产品问世。

数码时代,相机变成了一个将光学、机械、电子和数字集成于一身的高科技产物,变成了各厂商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3D影像、双屏、机内影像处理、GPS、视频一键上传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也给了厂商无限的想像空间。

在数字技术对传统的摄影产品制造商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新的试水者也从中找到了新的机会。索尼和三星就是在这股风潮中崛起的。从PlayStation游戏机、数码电视到各种时尚的数码相机,索尼将自身定位为视听娱乐数码设备供应商,其彻底的娱乐性,让数码相机对年轻消费者有了强烈的吸引力。而三星则凭借其时尚、炫、娱乐为主旨的产品理念,抓准年轻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迅速成为中国数码相机市场三大品牌之一。

收购与合并数字与光学互相借力

数码时代的变革,冲刷了无数响当当的光学厂商,康泰时、美能达都未能幸免而遭遇被收购的命运,像佳能这种自己拥有绝大多数技术的企业只是凤毛麟角,小型企业必须成为群居动物才能生存,这也就促成了厂商之间的合并与合作。在影像业,合作双方往往是一方掌握数字技术,另一方掌握光学技术。

作为第一个出局的巨头,早在2006年,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业务就被吞到了索尼口中。根据协议,柯尼卡美能达影像公司的数码单反相机相关的部分资产转移给索尼公司,以及相关产品的顾客服务平台委托给索尼。对于索尼而言,进入数码单反市场是它一直想要完成的工作。

作为一家消费电子企业,索尼在传统光学技术上十分薄弱,在镜头开发上,索尼更是无法和佳能、尼康相提并论。正因为此,对于索尼而言,选择一个现有的数码单反相机生产商作为合作伙伴无疑是最明智的举动。只是在当时,人们对柯尼卡美能达退出相机市场的唏嘘要远远大于对索尼进军单反的敏感。

2011年7月,日本理光公司和保谷公司在联合声明:双发已经达成协议,由理光收购保谷旗下的宾得影像系统全部业务。在数码影像方面以消费相机为主打的理光,渴望以收购的形式获得高端相机,如单反相机、镜头等技术,从而高效率地提升旗下产品的竞争力,而宾得便是它的目标之一。

宾得在胶片时代创造过无数的世界第一,在单反相机领域也有过无数的建树,它是第一个将多层镀膜技术应用在民用镜头上的厂商、第一个推出TTL自动对焦相机的厂商,等等。长期以来,宾得的单反都能够得到使用者的好评,但是所谓叫好不叫座,宾得变得越来越小众。消费相机在入门单反相机、单电相机大肆降价的大环境下,高端产品已经越来越缺乏生存的环境了。委身理光,是一次市场的自然选择。

挑战单反二线厂商发力单电

市场的变化总是不可预期,当单反相机在2009年前后,从最初万元级别的价格降到了几千元,更多人在卡片的灵巧与单反的画质之间纠结时,市场突然又冒出来一种特殊的机型,它可以像单反一样更换镜头,却依然保持了较小的机身,在机身构造上取消了反光板。经过两年时间的沉淀,这样的机型才有了一个相对比较统一的说法:微单。与微单一起诞生的新名词还有“单电”,它与微单的显著区别在于机身上带有一个电子取景器,机身的操控设计也更像单反。

微单/单电与卡片机、单反有何区别?是可以更换镜头的卡片机,还是缩微版的单反?对于众多消费者来说,问题显得过于专业。“卡片之薄、单反之用”是更容易理解的微单/单电的理念。2011年,微单/单电的新机型有20台,而传统的单反仅有4台。

微单的发起者是以奥林巴斯与松下为首的M4/3系统,索尼的NEX系列、三星的NX与宾得PENTAX Q都是后续跟进的厂商,奥林巴斯与松下也是目前为止微单/单电最多的两家厂商。2011年日本微单/单电占有率前十名排行,松下以LUMIX GF2、LUMIX GF2分列第一位和第六位,而奥林巴斯则有四款产品入围,分别排在第三、四、五、九位,整体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2.3%。产品的丰富和多元化让微单/单电成为相机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分类。

而单反市场的两位巨头佳能和尼康并不乐见这样的态势,它们拥有完备并且庞大的单反机身与镜头体系,希望自己的单反产品能够有更好的销量,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果切入新的市场,除了要面对与其他厂商的竞争,还要考量新产品对自身单反利润的分割。

在应对单电相机的市场冲击时,佳能选择以低价高性能入门单反相机为武器。而尼康则在落后于竞争对手近三年时间后选择进入该领域,于2011年9月尼康“1”系列产品。

从单反到微单/单电,尼康的出击会不会削弱在单反市场的优势,佳能的按兵不动会不会错过胶片时代结束之后业界最大的技术转型,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昔日柯达与富士面对转型时的影子。

下一站多媒体功能研发

能够冲击到巨头的往往不是同行业的竞争者,而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2011年6月,Flickr论坛上最受欢迎的相机不是佳能、尼康,而是iPhone 4。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对数码相机形成了替代性的冲击,Mintel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年里,数码相机整体销售额下降了29%。智能手机对数码相机的影响除了对低端卡片机市场的替代性冲击外,还迫使数码相机产品的价格快速降价,影响到数码相机的整体收入。

这一次,传播方式转变带来的压力并不亚于从胶片到数码的革命。影像的传播载体从相片、明信片,到电脑,而今手机和平板电脑完成了拍摄、记录、分享的所有环节。因此,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封闭的个体,而是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与外界交换信息,成为整个社会信息流中的一个环节。

在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直接推动下,Wi-Fi相机成为市场的又一个竞争焦点。每一家厂商都拥有了自己的无线相机,它们不但可以实现相机间的直连、相机与电脑或者手机的连接、在电视上播放,还可以直接联网发邮件,三星更是直接在相机里内置了微博客户端。

而尼康和佳能在2005年就了第一款无线相机,只是当时接触无线网络的人还很少,缺少必要的配套产品和使用环境,这些产品都没有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可见创新需要生逢其时,早一步或者晚一步都是一场悲剧。

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2

告诉我正在让你抓狂的问题吧,我可以告诉你关于数码装备的小技巧。

光纤宽带

我的小区正式被列为光纤宽带上网试点,但是我对此一窍不通。我家里目前正在使用2兆的ADSL宽带,速度差强人意,请问宽带上网和光纤宽带上网到底有什么区别?我应该把家里的网络环境更换为光纤么?尽管这会增加每个月的网络支出费用,我想知道它能带给我哪些明显的好处?(Dom)

这个指的是宽带的接入方式。宽带有多种接入方式到用户端,最常用的是ADSL、vdsl、FTTB+LAN、以及光纤接入等。光纤宽带就是把要传送的数据由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 在光纤的两端分别都装有“光猫”进行信号转换。光纤是宽带网络中多种传输媒介中最理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传输容量大,传输质量好,损耗小,中继距离长等。因此光纤宽带和ADSL接入方式的区别就是:ADSL是电信号传播,光纤宽带是光信号传播。尽情体验光纤宽带带来的飞速上网的乐趣吧,你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智能续航

Stuff,我已经受不了时时刻刻都在给智能手机充电的日子了,现在手机的配置高、屏幕大,这些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块耐用的电池支撑,其他东西都是浮云。我想找一款续航能力强大地智能手机,它要具备主流智能手机的要素,有这种东西存在吗?(Alex)

确实有,Alex,摩托罗拉RAZR MAXX XT910解决了智能手机续航的问题。它拥有3300毫安的超大容量电池,续航能力表现良好。更重要的是它的硬件配置处于主流高端水平,机身仍然保持纤薄。4.3英寸Super AMOLED Advanced屏幕、凯芙拉后壳等尖端科技让这部智能手机更加强大。

摄影选择

我最近想买一部相机,本来的计划是尼康D90,但是朋友告诉我现在很流行的微单相机更适合我,你的建议是?(Pity)

单反相机和微单两者的感光元件的大小相同,画质基本相当。微单也叫单电相机,它和单反相机的主要区别在于取景器的结构不同。单反是通过反光镜把镜头的景物直接通过镜面反射到取景器上,所以你在取景器上看到的是实景,你在取景器看到的是镜头所看到的。微单把单反的整个反光镜光学取景器去掉,取景完全靠感光元件把图像输送到液晶显示屏上,即你只能通过液晶显示屏去取景,整个过程是费电的,在你打开相机的那一刻,传感器和液晶屏一直都需要开启并耗费着大量电能。微单的好处是轻便小巧,请根据你具体的需求来判断,做出选择。

登山贴士

在这个温暖的春天,没有什么比外出登山踏青更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了。但是我非常害怕在旅途中受伤,你能给我介绍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吗?我喜欢在出发前就做好一切准备。(菲尔)

告诉你一个爬山的技巧:为了省力,上山时要重心前倾,很多登山爱好者推荐在崎岖的山路使用登山杖,它可以节省登山者三分之一左右的体力,特别是在背负重装备的情况下;下山时可以走Z字形,既节省了体力,也保护膝关节少受冲击。登山时崴脚也是常有的事,忍痛继续走或按摩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因为这样做会加速扭伤处血液循环,不利于恢复。正确做法是冷敷20-30分钟,不要再活动,72小时之后再热敷或涂搽药物。

3D片源

我想看3D电影,正在苦苦寻找片源。电视有没有具体限制那些格式才是最好的?是否下载了一部3D电影后,直接调3D模式然后带上配送的眼镜就可以观看了?

3D电影在最后的压制时都有固定的模式,上下,左右合并,左右分离也就是说电影是两个文件,如果是下载的是3D电影可以在3D电视机上调到相对应的模式直接观看。目前在3D电视上观看3D电影有以下几个途径:1.把3D电影拷贝到硬盘上,再插到电视机上播放。2.通过3D蓝光播放器播放。普通的电影可以通过3D电视机自带的2D转3D功能,把2D电影转换成3D电影,但只有景深效果,没有出屏效果。这是唯一的缺点。

环绕体验

我最近买了一台松下T X -

L32G20BA电视,并且决定给它搭配一款体面的扬声器。我已经有了PS3,所以我不需要搭载蓝光播放器的设备,请问最适合我、价格最合理的5.1声道音响系统是什么?(Steve)

你这项改造工程同时需要一个扩

音器和一套音响。我们推荐把索

尼STR-DH810 AV放大器和波士顿声学家用音箱Soundware XS 5.1组合在一起,它们能更好地表现环绕效果。好好享受你的家庭影音室吧。

大屏升级

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3

富士X-Pro1 微单乎?单电乎?旁轴乎?

历史上,富士曾经开发过大量的中画幅旁轴,35mm胶片盛行的时代,富士和哈苏合作著名的X-PAN系列旁轴相机系统可能是徕卡和康泰时以外最有名气的顶级旁轴相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富士推出X-Pro1这样的相机也算是水到渠成。关于我们把富士X-Pro1和它的前辈X100都定义为旁轴平视取景数码相机,相信也许有很多人会有疑问,因为富士官方并没有明确表示X-Pro1是一款旁轴相机,而且取景器与传统的旁轴有区别,仍然采用的是混合式取景器,并且没有采用亮框(有译为布莱特框架,实际上就是旁轴相机上标识取景范围的线框,一般通过镂空的金属框线投射在目镜里,徕卡M等现代旁轴相机的亮框还具有机械平移视差调整功能,际上,富士X100和XPro1都有亮框。只不过,这个亮框不是靠自然光投射在镂空金属板上形成的,而是靠CMOS传感器透过镜头(TTL)以电子方式即时捕捉取景画面的边界,并模拟成“亮框”投射在X系列旁轴平视光学取景器的目镜里的,它也具有平移视差调整能力,只不过不是机械式,而是更准确的电子式,这是数字时代旁轴取景系统获得的新能力),当然也不支持联动对焦。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旁轴相机并没有定义一定要支持联动对焦,只要取景光轴位于摄影镜头光轴旁边,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义为旁轴。如果FinePix X100时,富士还会强调其非旁轴相机,那么X-Pro1相信富士已经默认了旁轴系统的理念。而根据X-Pro1是在保证足够先进的技术性能的前提下获得了现在的型态,比如引以为傲的1600万像素级的APS-C画幅X-Trans传感器(先进的色彩滤镜排列形式,原生无低通滤镜的设计,是目前投入相机生产的1英寸以上画幅传感器里技术最前卫的产品),体积控制不必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那么富士X-Pro1也可以看作是一台新概念的微单相机。

相信爱好者们很乐意看到富士能借助 X-Pro1在数字时代为日本相机界赢回失去了几十年的“操控品味”!

单反的马甲?宾得第一代微单系统K-01

宾得也许认为,所有支持Live View取景的单反相机,当用LCD取景时都可以当做微单(或者单电)相机,所以……开发一台APS-C画幅微单哪里需要那么费劲,把咱家K-r的反光板和五面镜拆了不就行了?

于是,宾得的第一台APS-C画幅微单K-01,就这样诞生了,连传感器都是和K-5类似的1600万像素CMOS。作为被理光收购后的第一款重量级相机,仅仅是在拆掉反光板和光学取景器的单反上小打小闹,宾得K-01确实存在着投机取巧的嫌疑,我们也并没有看到理光GXR在K-01之中发挥什么作用,K-01应该仍是宾得自己的产物而与理光没有关系,相信K-01的仍是仓促应急之作,倒是与K-01同时的 PENTAXDA 40mm F2.8 XS饼干镜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K-01在体积上的劣势!也许K-01的做法是宾得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因为即使K-01最终失败了,那么宾得也只是损失了一款相机的研发精力和费用而已,而无关镜头系统,可以猜想,如果哪一天诸如尼康1系列觉得传感器太小时,要怎么解决1系列的镜头系统呢?也许宾得和理光真正融合之后的微单系统,才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

奥林巴斯的梦想 OM-D系统和E-M5单电

随着OM-D家族的粉墨登场,奥林巴斯终于有了自己正牌的单电产品线了!

似乎奥林巴斯是一个很念旧的品牌,经典的PEN胶片相机复刻成了微单数码相机系列,同样经典的OM单反复刻成了OM-D单电数码相机(内置EVF)。OM-D系列首款产品E-M5搭载1605万像素4/3英寸Live MOS传感器,144万像素EVF,最新的5轴影像防抖系统,3英寸61万像素可旋转OLED屏幕,可拍摄1080/60p的全高清视频,外观尺寸122×89×43mm,重425g,镁合金制造的机身同时拥有防尘防水滴的密封设计。目前来看,新的OM-D系列只是继承了OM系列的外观设计理念——小型化,高质量的机身做工和设计,但彻底摒弃了原有的OM系统。作为准专业定位的产品,E-M5拥有9fps(无高速AF)或4.2fps的连拍(高速AF)性能,对焦系统则采用了更先进的C-AF自动对焦系统,超高速自动对焦耗时仅0.09s。除了超强的机身性能外,复古的造型也是E-M5的看点之一,相信仅凭外观这一点,E-M5应该就可以获得不次于当年富士FinePix X100的关注度——尽管在一些人士看来,它只不过是奥林巴斯换壳版的松下G系列而已,就像是XZ-1和LX系列便携相机的关系。

也许当年E-1时,奥林巴斯将其想象的就是现在E-M5的样子,只是当年的技术不允许奥林巴斯做出这样的设计,E-M5可以看作是E-1诞生近10年之后奥林巴斯的梦想之作!

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4

其实,微单相机除了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重要之处还是在于可以更换镜头,这就可以让用户体会到不同镜头,特别是上世纪一些手动镜头的使用感觉和独特的拍摄效果,体会源远流长的影像产品带给我们的历史回味感,这是微单相机带来的重要乐趣之一。当然,要想很好地玩转各种手动镜头,用户还是很需要进行一些硬件和拍摄技巧上的准备。

『不同的外观风格

其实许多数码单反相机也可以通过接环来连接多种传统的镜头,但是微单相机似乎更适合这种玩法。除了微单相机体积小巧而更适合连接其他种类的镜头外,不同于单反相机的外形也使连接有古旧镜头的微单相机看起来更具味道。

当前推出微单相机的厂商主要有奥林巴斯和Panasonic主推的M4/3系统微单相机(包括E-P1、E-P2、E-PL1、G1、G2、GF1、GF2、)、索尼的NEX-5C微单数码相机和三星的NX系列(包括NX10、NX100)的微单相机。这些相机之间,除了影像传感器尺寸的不同之外,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相机外观设计风格的不同,这也是很多老镜头玩家很看重的部分。

『旁轴风格/代表机型:奥林巴斯Pen系列、Panasonic GF系列

在奥林巴斯的Pen系列相机推出时,众多的旁轴相机“粉丝”就找到了阵地,众多转接环推出之后,此类相机通过转接环接上老镜头,外观看起来很像旁轴老相机,而同时也拥有着数码相机的方便。目前奥林巴斯的Pen系列和Panasonic GF系列的M4/3系统拥有非常丰富的镜头转接环。

『单反风格/代表机型:Panasonic G系列、三星NX10

在“旁轴风格”之外,有些单电相机的外观看起来更像单反相机,重点在于它们在LCD取景器之外还拥有EVF取景器。在用转接环接上老镜头拍摄时,你必须使用手动对焦,EVF取景相比LCD取景更适合长焦镜头的操作,虽然外观没有“旁轴风格”看起来有味道,但使用起来却更加方便。

『时尚相机风格/代表机型:索尼NEX-5C、三星NX100

索尼NEX-5C外观风格很现代,不像旁轴相机也不像单反相机,它就是它自己,不过除了APS-C尺寸影像传感器带来的画质和较小的焦距转换系数,更重要的是它的法兰距是最小的(详见下文介绍),它能使用更多后组比较突出的超广角镜头,而这些镜头可能无法在其他微单相机上使用。

『APS画幅的手动对焦

目前索尼NEX-5C和三星NX10及NX100系统采用了APS画幅的影像传感器,其中NEX-5C的接环种类繁多,能使用的老镜头也更多,吸引了很多影友的关注。

『索尼E卡口

索尼NEX-5C的E卡口出现之后,转接环的话题比以往任何卡口系统都要更多地被提到。因为E卡口的“法兰距”是世界上最短的。“法兰距”实际是个很专业的术语,我们在讨论转接环时可以把它理解为CMOS传感器到镜头卡口外沿的距离。E卡口的“法兰距”只有18mm,比M4/3的20mm还短。一般来说,法兰距短的相机能通过转接环使用法兰距长的相机镜头。所以NEX-5C似乎可以通过转接的方式使用所有其他卡口的镜头。不过也有例外,例如卡尔・蔡司的广角名镜Hologon,其后镜组实在是太突出了,会碰到NEX-5C的快门帘,所以在使用一些后组太长的镜头时,需加以注意。

索尼NEX-5c的手动对焦

除了索尼自家转接环外,其他的都没有电子触点,所以绝大多数被转接的镜头在NEX-5C上不会被识别,使用时,首先需要在设置菜单中把“无镜头时释放快门”选项打开。

针对手动对焦的用户,索尼也专门做了一些人性化设计,例如在使用手动对焦镜头时,屏幕右下方的按键功能会变成“MF帮助”,按下之后屏幕画面会放大7倍,再按一下就是放大14倍。这样对焦时会更清晰准确。虽然对焦成了手动,但NEX-5C的测光则是完全自动的。在使用转接环时,我们可以把照相模式设置为A(光圈优先)或者“智能自动”,都能得到非常准确的测光结果。

Info:NEX-5C转接α镜头

NEX-5C在刚推出时,可以通过转接环转接α镜头,但不能进行自动对焦。不过,2010年10月,索尼提供了NEX-5C的最新固件,支持通过转接环LA-EA1转接α镜头,且支持大部分镜头的自动对焦,这样一来,α卡口所包含的诸多镜头都可以使用了,其中包括很多卡尔蔡司的经典结构镜头,这对NEX-5C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M4/3系统的手动对焦

我们以Panasonic DMC-GF1为例来阐述M4/3系统的手动对焦过程。相对来说Panasonic DMC-GF1的手动对焦时的辅助功能更加直接方便,其中机身背后的以执行转动和按下操作的“多功能转轮”控制器非常重要。

Tips:注意事项

安装上手动镜头后,需要在菜单中设置一个选项,否则开机时机器会出现“没有正确安装镜头”的错误提示。这个菜单选项位于菜单中设置选项中,选项的名称为“无镜头拍摄”,用户需要把这个选项设置人为打开,即可顺利地使用各种手动老镜头了。

『选择转接环

国内外有很多附件厂商在制造转接环,一些国外产品在国内也有,在大型的摄影器材展览会以及一些附件齐全的器材店中都能够见到,目前,国产的转接环种类也很丰富,且价格低廉。这类转接环科技含量不高,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购买

『安装镜头

把手动镜头安装上微单相机的过程与数码单反相机更换镜头的过程基本一致,只是多出一个步骤:首先安装转接环,再将镜头安装到转接环上即可。

『对焦靠自己

对于微单相机转接老镜头来说,对焦解决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利用实时取景功能放大对焦点区域的画面,然后慢慢地转动手动对焦镜头上的对焦环进行对焦,当对焦已经完成的时候,可以切换到正常的取景画面进行拍摄。所以,连接老镜头的微单相机不太适合用来抓拍,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一则寻找参照物提前对焦,二则根据经验判断焦点。

『相机来测光

因为微单相机是无反光镜设计,光线在穿过镜头后直接到达影像传感器的表面,因此可以没有损失地对进入镜头的光线强度进行充分测量,即使是用户通过手动镜头上的光圈环收缩镜头光圈,微单相机也基本上可以保持较好的测光结果。直接根据相机的测光结果进行拍摄即可。

『转接环是否漏光?

装好镜头之后,可以打开相机电源,盖上镜头盖,再将相机设置为B门,释放快门的同时,尽量利用强烈的光线从侧面照射转接环与镜头的连接处。如果转接环漏光,相机屏幕上就会出现光斑。

『怎样更换镜头?

由于微单的影像传感器是的,所以进灰的可能性很大,换镜头时需要小心翼翼,安装转接环更是如此。我们一般是先把镜头和转接环相连接,然后将相机的机身朝下(以避免灰尘从上方进入机身)取下原有镜头,再将带有镜头的转接环装到相机上。

『微单+老镜头的成像特色

虽然是20世纪的老器材,但通过安装在当前最新型的微单相机上,只要扬长避短地使用,依然可以让这些老镜头重新焕发活力,而且许多老镜头色彩表现很出色,在采用大光圈拍摄时焦外部分的虚化也很理想。不过,有些早期的老镜头在镀膜方面比较薄弱,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的逆光或是斜侧光情况下拍摄时,画面容易产生光斑或“鬼影”等现象,需要使用者加以注意。

『焕发青春的老镜头

许多人认为老镜头的光学标准与数码时代的镜头有着较大的差距,这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胶片与影像传感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介质,光学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过去的一些高品质镜头在今天仍可以显现出独到的光学优势。

我们以奥林巴斯E-P2相机作为平台,使用M4/3卡口转M卡口转接环对三只镜头进行了实拍对比。这三只镜头分别为:徕卡summicron35mm1∶2;卡尔・蔡司50mm1∶2;奥林巴斯M.ZD ED14-150mm1∶4-5.6。

通过对比我们认为,这三只镜头在F8光圈时都有很好的成像品质,而且奥林巴斯M.ZD ED14-150mm1∶4-5.6这只大变焦比镜头的解像力非常优秀,而且在逐渐开大光圈时,边缘画质下降并不明显。卡尔・蔡司50mm1∶2这只近几年生产的手动定焦镜头在各挡光圈下都有较好的成像表现。徕卡summicron35mm1∶2这只老镜头在光圈开到F2时,边缘画质有明显的下降。

微单相机针对该系统的镜头成像均有所优化,所以即使是大变焦比镜头,也有很好的成像素质,而老镜头与微单相机之间不能进行“沟通”,仅有直接的成像关系,所以某些传统名牌镜头并不见会占优势,但在非对比测试的日常拍摄中,老镜头拍摄的影像以及手动拍摄的方式,可能给我们一种不同的感觉和体验。

『综合评述

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5

当照相机遭遇自动对焦之后,无论是在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整个135单反相机市场,基本上都是佳能与尼康唱主角,直到2006年,索尼的异军突起,双雄变成了三国。与佳能的霸气和索尼的激进相比,尼康给人的感觉是沉稳、严谨,甚至有人会觉得这种沉稳和严谨是保守。其实不然 ,一直以来在技术创新上并不比别人落后,沉稳和严谨是对产品、对消费者的态度,这正是大家喜欢尼康的地方。2007年,在市场日趋成熟,技术条件也已具备的情况下,尼康推出第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旗舰相机—D3,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了三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面向中高端用户的亲民产品D700、注重高画质的旗舰机型D3X以及以高速连拍见长的D3S。这样的新机速度足以彰显,尼康对于“厚积薄发”的理解。2012年,一向沉稳的尼康突然发力,一口气推出全新旗舰机型D4、3630万超高像素的中高端机型D800/D800E和入门普及型产品D600,扭转以往市场跟随者的形象,成为了市场新的领军者。

D3

D3的出现宣告了尼康拥有自己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更是打破了佳能在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领域的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不仅仅是尼康粉丝的幸事,也是全体摄影爱好者的幸事。

D3搭载了一块120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图像传感器,并命名为“FX”格式,与APS-C画幅的“DX”格式相区分开来。虽然在像素值上,与佳能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也正因如此,D3的单个像素大小达到了8.45微米,比佳能EOS 1Ds Mark III的6.4微米大了接近30%,D3以较低的像素密度换来更高的信噪比;EXPEED影像处理器,代表了尼康综合数字影像处理概念,集中了尼康长期以来的技术积累,支持14bit的模数转换、最高ISO25600的感光度和双CF存储卡,并实现了FX格式下9张/秒,DX格式下11张/秒的高速连拍;全新开发的Multi-CAM 3500FX自动对焦感应器,内置51个对焦点,具有15个十字型感应器,与场景识别系统配合,能带来更精准的主体识别和对焦追踪性能。同时还具有全新的“3D追踪”模式,能够令对焦点自动移位来响应物体的移动;100%视野范围取景器,拥有0.7倍放大比率,在选择DX画幅或者5:4画幅工作时,取景器中超出画幅的地方会自动变暗,让用户容易区分; 3.0英寸92万像素液晶屏支持实时取景;防尘防水滴设计的镁铝合金机身……总之,D3拥有了作为尼康数码单反相机旗舰产品应该拥有的一切。

正如尼康的一贯作风,我们可以用中规中矩来形容D3的表现,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更多的惊喜和突破。然而,D3只是一个起点,它代表了尼康新时代的到来,从这一刻起,拥有更强的连拍功能、更高的像素、更好的操作性能、更出色画质的尼康D系列产品正向我们走来……

D700

如果说D3的出现是打破了佳能EOS 1Ds系列产品在高端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垄断,那么D700则是冲破了佳能“无敌”系列在中高端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领域的封锁。相比较而言,普通消费者对于D700的期盼更胜D3。

对D700,尼康也是费尽了心思,不能是简单的把全画幅CMOS图像传感器塞进D300的机身里,也不是把D3缩小为D300那样的尺寸,D700需要承担起D3与D300之间的空白。从机身来看,尼康D700与D300非常接近,147×123×77mm的机身带来了内置闪光灯的全画幅机身,D700的一大设计理念就是紧凑轻巧。而内涵部分则和D3有太多相似支持:同样的121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CMOS影像感应器,更大的像素尺寸确保了相机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宽的动态范围,高ISO噪点控制更加优秀;同样提供动态D-Lighting,利用局部色调控制技术来确保画面具有合适的对比度,尽可能同时减少高光和阴影部位的细节损失;同样的51个对焦点(含15个十字型感应器)Multi-CAM 3500FX 自动对焦模块,配合改进的1005区RGB感应器,场景识别系统可以帮助D700利用感应器获取的信息进行精确自动对焦控制;约0.12秒的相机启动时间和仅约40毫秒的快门时滞,更是可以媲美尼康D3。

当然,D700那95%视野率,0.72X放大倍率的取景器与D3的100%视野覆盖取景器有一定差异;6张/秒最高连拍速度(接上MB-D1手柄后,最高可以达到8张/秒),与D3的每秒9张连拍还有差距。这些从D700的产品定位来看,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样也是充满诚意的,将旗舰产品的众多特色下放到走亲民路线的中高端产品中来,这让普通消费者欣喜不已。过去四年,无论是销量还是口碑,D700都是同类产品中的榜样,直至今日,笔者依旧期盼能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D700。

D3X

正如佳能EOS 1系列数码相机细分为像素和速度各有侧重的1D和1Ds一样,尼康的高端数码相机产品也有X和H之分。在新一代的旗舰产品D3问世之前,D2Xs主攻高像素,D2Hs主攻高速连拍。D3则是将二者合二为一,高像素高速度兼而有之。但面对佳能EOS 1Ds Mark III 高达2110万像素的竞争,D3的1200万像素始终有些尴尬。“像素大战”之下,尼康不可能独善其身,一年之后,D3X就这样来到了。

D3X和D3在外形上几乎完全一致,意大利工艺设计师乔盖托·乔治亚罗 (Giorgetto Giugiaro) 设计的外观即保持了尼康的传统风格,又极具现代感,除了那个大大的“X”,你很难区分出二者的不同。对焦系统、测光系统也都一样,周边光量减轻、电子水平仪等辅助功能也继承了下来。相对于D3,D3X的升级全部都体现在了那块245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CMOS图像传感器。新传感器的单位像素尺寸从D3的8.45 x 8.45 ?m 缩小到 5.94 x 5.94 ?m,整体密度增加了一倍。为了保障最终的成像效果,传感器的每个像素都经过了特殊设计,可以承载更大的电荷,并集成14位A/D转换器,具有更好的光传输性能和更宽广的动态范围,再辅以全新的降噪程序,D3X在比D3理论噪声水平高一倍的情况下,几乎实现了二者在高感光度下画质的平起平坐。

高像素、高画质为后期制作和大幅面输出留足了余地,30万次的快门寿命、防滴防尘的防护性能、超长续航时间和大量可扩展性注定D3X将在广告、风光、人像等领域有着出色发挥。或许,D3X只有5张/秒的连拍速度看起来与其旗舰的地位不太吻合,但考虑到2000多万像素的高速连拍对处理器和机身缓存是有多么大的压力,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若是必须在体育赛事现场等对连拍速度要求较高的环境下使用,这个时候你或者可以继续使用D3,或者再等等……

D3S

术业有专攻。两年前,D3的出现解决了消费者在D2Hs和D2Xs之间的纠结。随着需求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激励,尼康又不得不回到高速与高像素各自发展的道路上来。在2008年推出了以高像素高分辨率的为重点的D3X,而高速方面就交给了D3S。

与D3X一样,D3S也脱胎于D3,继承和发扬了D3在某些方面的特质。D3S的有效像素仅有1210万,相比D3X的2450万差距十分明显,但也正是这大尺寸图像传感器搭配低像素,才保证了较大的像素间距,为D3S极为出色的控噪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1210万像素较小的数据量,为FX格式下9张/秒的高速连拍提供了可能。这样的连拍速度或许并不是D3S最耀眼的地方,毕竟两年前的D3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速度。超高的ISO以及高ISO下的优异表现才是D3S的必杀技!当年的D3凭借ISO 200–ISO6400,并可最高扩展至ISO 25600的感光范围,以及在高感光下的画质表现,技惊四座。如今,D3S将这样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与D3X 利用其2450万有效像素实现了极限分辨率和较宽广的动态范围不同的是,而D3S 利用其影像感应器的优势,感光度由ISO200一直可到ISO 12800,极致更可达到ISO 102400!!D3S已经成为旗舰级数码单镜反光相机历史上拥有最宽广感光度范围的相机之一,再加上尼康超强的降噪技术,保障了高感光度下的成像效果。至于D3S的对焦系统,那是久经考验的Multi-CAM 3500FX 自动对焦模块值得信赖。而1080P全高清视频拍摄功能的加入,也是D3S与时俱进的表现。

D3S身上所蕴含的“高速”绝对不仅仅是指连拍速度快,对焦的快速准确,突发事件的快速启动,低光照环境下的快门速度等种种需求,D3S都能很好的满足,这正是新闻报道、体育赛事摄影所需要的,也与D3X形成了产品定位上的互补。

D4

“天下江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佳能用EOS 1D X统一了EOS 1D和EOS IDs两个各有侧重的系列产品。正如在2007年,D3统一了D2Hs和D2Xs一样,D4则将D3X和D3S的的分歧解决。

像素太高,数据量太大,高速连拍受限制;像素太低,分辨率不够,又会影响后期的输出和观赏。D4选择了1625万像素这样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不过伴随技术的提升,D4这块1625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CMOS,ISO感光范围已经提升到从ISO 100到ISO 12800,最高可达ISO 204800,这样的数字实在令人惊讶!相比D3S,D4 的有效像素数增加了约33%,但其传输及处理数据的速度却更快,在FX格式下可达到最高11 幅/ 秒的连拍速度。全新的影像处理功能EXPEED 3提供忠实、饱和的色彩,自然的景深以及从漆黑到雪白的、微妙、入微的色调;智能降噪功能能降低噪音而不减少影像清晰度;16位高速影像处理功能提供平滑的分级、丰富的色调和细节;并对视频进行优化,保证视频内容清晰度和清晰的边缘。以91万像素RGB 感光器为核心的高级场景识别系统,使D4的自动对焦、自动曝光、Active D-Lighting和自动白平衡效果达到一个新的标准。Multi-CAM 3500FX 自动对焦模块已经久经考验,能够提供出色的对焦速度和精度,尼康将其进行了进一步改进,精益求精,暗光以及小光圈下对焦性能更加优秀。支持XQD存储卡、802.11n无线网络、RJ-45接口等诸多便利功能,满足了记者们快速拍摄、快速调整、快速传输的需求,在这一点上D4做到了目前尼康相机的最高水平。

D3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五年之后,D4又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D800/ D800E

如果说要评选出2012年在数码相机市场最引人瞩目的机型,D800/D800E一定会入选三甲之列!

3630万像素,绝对的135相机像素之王!尼康一直以来都不是像素大战的挑起者,但这次D800/D800E的出现,绝对是尼康抛出的一枚重磅炸弹!当年D700以1200万的“低像素”对抗“无敌兔”的2100万和索尼α900的2400万,这一直被器材党们所诟病。如今,D800/D800E一出,远远地将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或许有人会说,尼康自身并不具备CMOS图像传感器制造能力,而佳能和索尼涵盖了图像传感器的设计到制造的全部能力,要拿出一块超高像素的图像传感器,似乎不是很艰难的事。更何况,尼康这块3630万的CMOS原本就是索尼制造。然而,一部优秀的数码相机不仅仅是靠超高像素的CMOS。如何控制理论上成倍增加的图像传感器噪声水平?如何保障在应对高像素大数据量图像时能有足够快的处理图像速度?对焦系统、测光系统、存储设备的读写速度等等,整个机身系统都要随之改进。

其实,3630万超高像素对于尼康自己也是一种挑战。目前看来,D800/D800E经受住了考验。为了克服像素密度增加对画质的影响,D800/D800E将 14bit的ADC内置于CMOS传感器;凭借4.88μm的像素点距以及制造工艺,高感光度下画质依旧有保障;EXPEED 3 以更高的速度处理超高像素带来的大量数据。,并可大幅降低的噪点和提供更丰富的色彩和色调;D800/D800E还继承了来自D4的对焦系统、测光系统以及高级场景识别系统,让拍摄更加值得信赖。为了追求更高的分辨率,D800E甚至采用了删除了所有反锯齿性能的光学滤镜,以尽可能获取最清晰的影像。

其实,D800/D800E带来的不仅仅是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像素大幅度提升,更是对镜头分辨率、对存储卡速度和容量、对电脑性能的全面提升。你都准备好了吗?

D600

英雄所见略同,佳能和尼康几乎在同时都推出了面向入门级用户的普及型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更有意思的是,佳能是EOS 6D,尼康是D600,两家都选择了“6”这个数字。

从产品序列来看,D800/D800E是D700的升级产品,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的提升也很明显。若是从价格定位来看,D600更像是D700的接班人。尽管D600的定位是入门级产品,但在指标和功能上,D600却很大方。

有效像素2426万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感光度范围ISO 100至ISO 6400,最高可达ISO 25600,无论细节还是控噪都比较理想。虽不如D800的3630万惊人,但在同一级别中已是无人可敌了。最关键的是,没有超高的分辨率,也就不需要消费者对镜头和后期处理图片用的电脑进行升级,这彰显了D600更加亲民的特质,符合其入门普及型产品的定位。D600采了与D4、D800系列一样的EXPEED 3处理器,在色彩还原、层次处理、影像质量以处理速度方面表现俱佳。除了CMOS传感器和机身材质之外,D600比D800系列最大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自动对焦系统。D600所采用的Multi-CAM 4800自动对焦感光器模块,只有39个焦点捕捉和追踪主体以及9个十字型感光器覆盖最常使用的中心区域。这与D800系列的51个对焦点及15个十字型感应器的Multi-CAM 3500FX 自动对焦模块有较大的缩水。

D600没有什么顶级配置,没优点也没缺点的成像,不突出但实用的性能,各方面都很均衡。在很多人看来,“均衡”的另一说法就是“中庸”,而正是“中庸”的D600,真正做到了提供一个“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实用的全画幅单反机身”的解决方案。

索尼篇

索尼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类电子厂商之一,很早就涉足数码相机领域。1996年,第一款Cyber-shot数码相机DSC-F1 问世。此后的二十余年间,Cyber-shot一直是消费级数码相机中最具时尚感,最具创新的产品。2002年,DSC-F717更是成为一代经典!然而,由于在光学成像领域没有足够的基础,没有属于自己的镜头群,索尼的数码相机也一直仅仅局限于消费级产品之中。2006年1月,索尼收购了柯尼卡美能达影像部门,推出数码单反相机的时机渐已成熟。2006年6月,索尼α100上市,这是索尼旗下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索尼的雄心并至于此,2年之后,索尼第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α900诞生,之前的佳能、尼康双雄争霸的局面被打破,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三足鼎立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实惠。随后的几年中,索尼进入一个战略调整阶段,全力投入到单电相机和微单相机的研发中,全画幅新品研发也随着整体战略的转移而发生了改变。2012年,沉寂多时的索尼全画幅数码相机重装归来。这次索尼一下子带来了两款完全不同的产品:全画幅单电数码相机α99和全画幅便携式数码相机“黑卡”DSC-RX1。如今,从CMOS传感器的半导体开发,到对焦系统、测光系统的研发,再到镜头、显示屏、存储卡的制造,索尼几乎涵盖了数码相机的全部生产环节,有了索尼的参与,全画幅数码相机的竞争会更加精彩。

α 900

2008年9月,又一款走亲民路线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面市了。索尼依托美能达在单反相机方面的积累,在正式进入数单反相机市场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迅速推出了α系列产品的旗舰产品—α900。

2460万像素,α900一出手便技压群雄,成为当时像素值最高的数码单反相机,这个记录一直持续到2012年,才被3630万像素的尼康D800/D800E打破。高像素提供了极高的画面分辨率,双BIONZ处理器拥有更加强大的运算速度,为高像素图像的处理提供保障,保证了在最高图像质量下5张/秒的连拍速度,并实现了全程降噪的处理让α900有着很好的高感控噪。α900的对焦系统采用的是9点对焦系统,除了9个自动对焦传感器还有10个对焦辅助点。9个对焦点中,其中一个是中央的双十字对焦点,可以提高拍摄准确度。当选择广域对焦时,就可利用10个辅助对焦点协助检测物体,提高对焦性能。除了高像素,α900与尼康D700、佳能EOS 5D MARK III相比,机身防抖是一个亮点。α900内置的SteadyShot光学稳定系统能将任何一款α卡口镜头变身为防抖镜头,保障最终成像效果的同时,节省消费者的投入;100%视野率光学取景器也将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

虽然还是数码相机市场的新军,虽然没有实时取景和视频拍摄功能,但索尼和α900还是给中高端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带来了极强的轰动,超高的像素、机身防抖技术、自动对焦的蔡司镜头,已经能够吸引众多消费者,也让更多人对索尼的后续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有了更多的期盼。同时也刺激了佳能、尼康,市场竞争的激烈对于消费者总会是好的。

α 850

在佳能EOS 6D和尼康D600问世之前,索尼早在2009年就进行过一次普及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尝试,α850可以称得上入门级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始作俑者。

与佳能EOS 6D和尼康D600的紧凑型外观不同,α850在α900正式上市的后一年就推出,机身尺寸、外观设计甚至是手感都与α900极为相似,基本上可以说是α900的内在简约版。同样的2460万像素全画幅Exmor CMOS,同样的双 BIONZ 图像处理器,同样内置SteadyShot 防震,同样的92万像素3.0英寸液晶屏,也同样没有视频功能,没有实现显示拍摄模式,同样拥有智能预览功能。除了A850的取景器可视范围由100%降 98% ,最高连拍速度被降至每秒 3 张之外,其他硬件指标几乎与α900完全一致,最终的成像效果也几乎完全一致。这样一款缩水幅度几乎可以忽略的相机,价格却比α900便宜了将近25%!可遗憾的是,此时的索尼已经将研发重点转向了单电相机和微单相机。如若不然,凭借索尼在全画幅CMOS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成功控制住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成本,也许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如今早已普及。2011年,α850宣布停产,我们就这样错过了距离廉价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最近的一次机会……

α 99

α99是索尼产品拥趸期盼了4年多的全画幅α旗舰产品,只是它已不再是传统的单反相机了,而是索尼全力投入的单电相机产品。除了镜头卡口相同之外,α99与α900有太多的不同:没有了反光板,没有了五棱镜,也就没有了高高的军舰部和100%可视范围的光学取景器,取而代之的是半透镜,是电子取景器。

α99所搭载的35mm全画幅Exmor CMOS影像传感器只有约2430万有效像素,较之四年前的2460万像素不增反降,但新CMOS影像传感器采用了半导体制造创新技术,能够接收更多的光线,并采用单多段光学低通滤波器,实现丰富清晰的色彩和图像细节,有效提升图像解像力;全新的BIONZ影像处理器,能实现14比特的RAW格式输出,同时获得更为宽广的感光范围,达到ISO100-ISO25600;6张/秒的高速连拍能力,在远摄变焦连续拍摄优先AE模式下,更可实现10张/秒高速连拍;采用 WhiteMagicTM 技术的122万像素三向可翻折液晶屏,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操控性,让拍摄者360°无死角取景化相机,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户外, 也有很好的能见度;高强度镁合金材质机身表面坚固可靠,主要机身和操作按钮、转盘等都采用密封组件防尘和防滴;约20万次快门寿命满足对相机耐用性的高要求;1080P/60P的高清视频拍摄能力傲视群雄。

相对于前代α系列产品,α99的双自动对焦系统是最大的亮点。全新的双自动对焦系统包含19点自动对焦系统(含11个十字感应器)和覆盖整个影像传感器的102个辅助对焦点的焦平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感应器。通过半透镜技术,α99将相位差对焦模块与传感器上的相位检测对焦点共同作用,以提高自动对焦的精确度与追焦速度。虽然目前机身的软件版本只能在使用规定镜头时才可以开启双自动对焦系统,相信未来软件更新后,可以支持更多的镜头。

但与四年前相比,α99带来的惊喜远不如α900的面市,很难说,索尼放弃单反投入单电是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但与其在旧系统中追赶别人,不如自己新开发一套系统,这或许就是索尼战略调整的初衷吧。如是真是这样,那么全画幅的NEX微单相机应该指日可待了吧。

DSC-RX1

如果说α 99的诞生是在大家意料之中话,那么DSC-RX1绝对是一个惊喜!“大底”相机(即搭载大尺寸图像传感器的便携式数码)一度被各大厂商热捧,如佳能G1X(1.5英寸图像传感器)、富士X10(2/3英寸图像传感器)、徕卡X1(APS-C图像传感器)尼康P7100(1/1.7英寸图像传感器)等,索尼也在2012年6月推出了采用1英寸图像传感器的首款黑卡相机—DSC-RX100。 谁曾想到,在三个月之后,DSC-RX1横空出世!而且这次,索尼更将“大底”大到了底。

DSC-RX1采用了约2430万有效像素的35mm全画幅Exmor CMOS影像传感器,可有效的捕捉进入镜头的光线,让各种细节体现的淋漓尽致;卡尔· 蔡司 Sonnar T* 35mm F2 镜头,有着优秀的细节表现能力,T*镜头镀膜工艺可以大幅度有效的降低鬼影和眩光,提高成像质量。无论是人文、风光、人像还是微距,能够应付自如;全新的BIONZ影像处理器不仅支持5 张/秒高速连拍、多帧降噪、14比特 RAW图像数据记录等繁重的图像处理任务,还能进行阴影补偿和高精细的影像处理,获得画质的提升;约123万像素3.0英寸的Xtra Fine液晶屏,可以在不同环境光线下很好的取景和影像回放。DSC-RX1还用拥有优秀的高感光度和低噪点表现,一般情景下感光范围为ISO100至ISO25600,使用多重降噪功能时,感光度最高可延伸至ISO102400;提供实用的拍摄创作模式,如HDR、扫描全景、照片效果等功能;支持高画质、低噪点的AVCHD格式的1920×1080 50p高清动态影像拍摄,

DSC-RX1在保证机身最小化的同时,实现了全画幅的高画质和专业的操控体验,满足了更多摄影师对于专业备机的要求。DSC-RX1有千般好,但价格始终是阻挡了更多人拥有它的高门槛。期待全画幅便携式数码相机也能如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一样,逐步逐步走上亲民普及的道路。

徕卡篇

M9

2009年9月,徕卡推出了旗下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M9。M9延续了徕卡M系列相机的经典造型,机身尺寸为139×37×80mm,重量为560克,成为当时体积最小的全画幅数码相机。M9采用了柯达研发的35.8mm×23.9mm的全画幅CCD传感器,像素数为1820万,在传感器周边微透镜的设计上与M8的传感器类似,周边微透镜偏向传感器中心,可更好的周边成像表现。M9采用双影像处理器,感光度区间为ISO 160-ISO 2500,快门速度最快1/8000秒,最高连拍速度为2张/秒,一次最多可拍摄8张,并支持新一代的光学编码镜头,通过机身镜头卡口上的光学扫描元件,扫描镜头上的6位颜色信息的代码,从而识别镜头,启动相机固件版本内出厂设置好的镜头光学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成像效果。而镜头兼容性则与M8完全一致,所有1954年之后的21-90mm焦段镜头均可支持,而且通过转接环还能支持其他的135mm交换式镜头。M9的出现宣告旁轴数码相机也正式进入全画幅时代!

M9-P

2011年,徕卡在M9的基础上推出了价格更为高端的M9-P。功能上,M9-P与M9几乎完全一致。重要的改变集中在外观和材质上。M9机身正面大大的“可乐标”(徕卡商标图案因与可口可乐的LOGO有几分相似,故被戏称为“可乐标”)没有了,外形上与徕卡胶片相机MP更加相似。而M9机身背部的2.5英寸液晶显示屏升级成为了具有非常高强度的防刮蓝宝石水晶表面,一般的冲击刮蹭都不会对其造成伤害了。可以说,M9-P就是更高贵的M9,在实际使用上差距并不大。

M Monochrom

M Monochrome是一款神奇的相机,至少在笔者眼中它是神奇的。如果说M9-P是贵族版的MP,那么M Monochrome就是黑白版的MP,这个“黑白”不是只外在的颜色,而是发自内心的黑白,其搭载的1800万像素传感器没有配置分色滤镜,因此不产生色彩信息,也就是说M Monochrome只能用于拍摄黑白照片。除此之外,M Monochrome与M9几乎没有区别。

取消传感器前的分色滤镜能够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在噪点方面会有优势,所有光线都直接到达传感器并被捕捉,同时也因不再需要去马赛克程序处理,噪点也不会模糊细节,这使得M Monochrome的最高感光度从M9的ISO 2500提升到ISO 10000。另外,没有了分色滤镜,每一个像素就输出一个像素的信息,避免了因综合处理临近像素信息而导致的细节损失。这样做的结果是,相比取消了低通滤镜的M9,M-Monochrome在锐度上更胜一筹,配合高素质的徕卡M镜头,新相机的分辨率优势得以最大发挥。但同时,M Monochrome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对黑白传感器来说,任何过曝都是绝对的,没有任何机会再找回细节。如何把握好曝光度,如何使自己的黑白照片拥有完美的影调,这都需要更多地实践更多的摸索。

M

M作为M9的真正升级换代产品,没有用之前大家猜想的“M10”来命名,而是直接回归了M系列中最重要的“M”标志,同时徕卡公司也表示M系列未来将停止使用数字编号,今后所有的M相机将使用统一的型号名“M”。

徕卡在M上放弃了CCD传感器,使用了与比利时公司CMOSIS合作生产的全画幅CMOS传感器,像素升级为2400万像素,并支持实时取景功能,并提供了放大视图或峰值对焦两种选择;使用徕卡Maestro影像处理器,感光度范围为ISO200-ISO6400,快门速度最高为1/4000秒;M还支持高清视频摄像,这些都是之前M9所不具备的。此外,M还可通过镜头转接环使用超过20只R系单反镜头,长焦镜头不再是旁轴相机的,同时还可搭载使用 EVF2电子取景器以及内置GPS模块的多功能手柄。这些在数码单反相机或是无反相机领域看似早已普及的功能,但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徕卡旁轴相机中还是首次出现。

优良的传统是一种力量,创新也是一种力量,徕卡将二者合二为一,这便是徕卡相机具有今时今日江湖地位的根本原因。

M-E

在全画幅数码相机日趋普及的大趋势下,徕卡也顺势推出了主打亲民路线的全画幅产品,M-E就是这样一款“廉价”的新品。

M-E继承了徕卡M系列数码相机的特点,依然保持简约复古的经典造型,并配以黑色皮革设计。从硬件配置上看,徕卡M-E可以说是继承了M9的衣钵,1820万像素的CCD图像传感器,无低通滤镜,支持TTL侧光,感光度范围为ISO160-ISO 2500,23万像素的2.5英寸液晶显示屏。1/4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和最快2张/秒的连拍速度较M9有一定的缩水,但M-E可配合转接环使用徕卡R卡口镜头,提高了适用性。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这里所谓的“廉价”也只是与徕卡自己的产品而言,切不可与其他产品相提并论。

全画幅数码相机发展简史

1975年

Steven J.Sasson在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2000年

康泰时全世界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N Digital。

2001年

宾得展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原型机MZ-D。

2002年

佳能推出旗下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 EOS 1Ds。

2003年

柯达推出旗下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DCS Pro 14n 。

2004年

2月,柯达推出DCS Pro SLR/n;

3月,柯达推出DCS Pro SLR/c;

9月,佳能EOS 1Ds Mark II问世。

2005年

8月,佳能首推“亲民版”全画幅数码相机 EOS 5D。

2007年

3月,尼康推出旗下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D3;

8月,佳能 EOS 1Ds Mark III 问世。

2008年

7月,尼康推出旗下“亲民版”全画幅数码相机D700;

9月,索尼推出旗下首款全画幅数码相机α900;

“无敌兔”来临,佳能推出EOS 5D Mark II;

11月,尼康 D3X问世。

2009年

8月,索尼α850问世;

9月,徕卡推出旗下第一款全画幅数码相机M9;

11月,尼康 D3S 问世。

2011年

6月,徕卡M9-P问世;

10月,佳能1DX。

2012年

1月,尼康D4问世;

2月,3600万像素的尼康D800、D800E问世;

3月,佳能 EOS 5D Mark III问世;

5月,纯黑白的徕卡M MONOCHROM问世;

9月,徕卡M、M-E问世;

微单和单反的区别范文6

一直“误”以为,对于多数摄影者来说,全画幅相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很多非全画幅相机对他们的拍摄内容来说,已经绰绰有余。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全画幅相机而言,非全画幅相机以及配套镜头更加小巧,售价也低得多――何必多花了钱,还要携带着更加笨重的家伙去行行摄摄呢?

不料,一次给朋友推荐相机的经历让我开始转变“老观念”。

该友习影伊始,望推荐一款好机。我力推普通无反或曰“微单”,不成,后又推荐入门级数码单反,也不成。朋友说,还是全画幅好。早知这位朋友手头并不宽裕,且经常捉襟见肘,于是我竭力反对其超前消费。他无奈之下终于向我坦白,理由有二:其一,他见一位崇敬多时的“摄影大师”使用一款全画幅相机,于是觉得自己要想拍出名家那样的佳作,相机也是一定要向这位名家看齐的;其二,他要是拿着非全画幅相机与他人一同采风,定会被同伴看出自己是初哥,这样岂不矮人一等!因此要想在影友中得到尊重,务必全画幅也。

听完颇觉好笑。关于第一点,朋友所言“摄影大师”我也非常熟悉,其作品之“棒”,并非借助全画幅之神力,而应归功于他本人之修养。众所周知,全画幅自然有全画幅的诸多优点,不过单就我那位朋友目前的摄影情趣来说,无论用什么相机拍摄,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倘若不在其他方面好好提高,他即便拥有世上最顶级的相机也无济于事。至于第二点,朋友的话让我猛然醒悟:全画幅之价值我此前还远未了解――许多摄影发烧友希望拥有全画幅相机,其意义并非在乎成像效果。如同奢侈品与一般消费品的区别一样,人们喜欢瑞士名牌手表,难道是因为名表会比十块钱的电子表跑得更准吗?

对于很多发烧友来说,全画幅“以为神”,因为全画幅相机不仅能带来精神之欣慰,也能在摄影之路上更加“自信”。有了摄影名家作为榜样的力量,再加上与名家一样的全画幅相机,本人成名成家似乎指日可待了。

从世界上第一款全画幅相机康泰时N Digital,到目前最新的全画幅产品尼康Df,13年间共计36款全画幅数码相机问世。同样都是全画幅,也并非个个都是被摄影者所尊崇的“神灵”。那么,哪些全画幅拥有更多的信徒呢?这些“神灵”到底有多大的神力呢?

第一回 史前文明 开天辟地

宾得MZ-D

康泰时N Digital

1975年,柯达公司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款数码相机。有人说,柯达后来为了自己的胶片业务不受冲击而故意延缓数码相机的开发与推广。事实也许并非如此,柯达一直在努力。柯达尽管在感光元件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是相机制造方面一直是软肋,借用第三方的机械制造和光学研发力量开发相机是柯达一贯的传统。1991年,柯达公司以尼康F3相机为基础,“拼凑”出世界上最早的数码单反相机DCS,次年正式发表时将其命名为DCS 100。后来,柯达公司又依托尼康F801、尼康F90和佳能EOS-1N等相机开发出若干款“DCS”数码单反相机。

在20世纪即将翻页之际,佳能和尼康也建立了自己的数码单反相机系统。尽管三大厂商均以135胶片单反相机为平台开发的数码单反相机,但是新世纪到来之前,它们均没有制造出职业摄影师梦寐以求的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

竞争对手纷纷亮剑之时,作为日本四大相机厂商之一的宾得公司更是热血沸腾。尽管没有开发数码单反相机的经验,但宾得想一击致命,从而抢占数码单反领域竞争的制高点。另外,2001年恰逢旭光学(宾得前身)第一款相机,也是全日本第一款单反相机Asahiflex诞生50周年,如若在此时间节点推出重量级新品,意义自然非同一般。在Photokina2000展会上,宾得公司“欣然”宣布: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正在研发,它将采用飞利浦24mm×36mm画幅的CCD感光元件,有效像素约为600万。在2001年的PMA展会上,宾得公司展示了名曰MZ-D的原型机,其外形与宾得顶级胶片相机MZ-1十分相似,带有一体化设计的竖拍手柄。

数码单反相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光学、机械、电子以及数字影像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中一个环节有短板,就会延误整个工程进度。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眼看着Asahiflex诞生50周年的时间点即将到来,宾得MZ-D开发工程依然没有理清头绪。

2001年11月15日,另外一家日系厂商京瓷公司,正式了世界上第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康泰时N Digital。这是一款600万像素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它借助了高性能的康泰时N胶片单反相机平台。该系统拥有8款现成的镜头,其镜头群规模虽不如尼康和佳能庞大,但是8款镜头全都是品牌号召力更强的卡尔・蔡司,因此在当时看来,康泰时NDigital是一款相当理想的数码单反机型。不幸的是,由于高感光度性能不佳、厂商的市场运作不力以及高昂的生产成本(售价约合65000元人民币)等原因,世界上第一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远没有达到市场预期。对京瓷公司来说,最要命的是为了开发康泰时N Digital而赌上了老本并孤注一掷,该项目的失利也宣告了京瓷公司在数码相机领域的完败。2005年初,京瓷公司黯然宣布,京瓷和康泰时两个品牌全部退出数码相机领域。

再说宾得MZ-D,从2000年到2001年,再到2002年,宾得始终没有给大家拿出答卷。期间,宾得决策层亲眼目睹了率先上阵的康泰时N Digital栽了大跟头,于是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过早推出MZ-D。2003年,宾得就以开发成本过高为由宣布停止MZ-D的研发。从此,宾得彻底放弃了开发全画幅相机的念头,转而全心全意开发“半幅”相机并进军中画幅数码相机领域。

宾得和京瓷的努力之所以失败,除了开发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主观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新世纪最初的那几年,绝大多数摄影者依然坚信数码相机的成像素质还无法媲美胶片相机。

第二回 前赴后继 终成正果

柯达DCS Pro 14n 佳能EOS-1Ds

2002年是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的分水岭,正是这一年,数码相机的总产量首次超过胶片相机。当然,冲锋陷阵的主力军是那些一体化设计的“小数码”,数码单反相机依然是小众。当年,即便是职业摄影师的“模数”转换也大都是从这种“小数码”开始的,小型数码相机对于培养摄影人的“数码”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变观念:既然“小数码”都能拍得如此清晰,那么数码单反相机也不会比胶片相机差,或许更好。于是越来越多的职业摄影师计划尝试数码单反相机。

2002年的Photokina展会上,柯达和佳能同时了各自的首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柯达DCS Pro 14n和佳能EOS-1Ds。

柯达公司由于缺乏单反相机的制造技术,因此这款DCS Pro 14n依然像过去的DCS相机一样――由第三方的胶片单反相机改装而成。不过,柯达为了避免重蹈康泰时N Digital高成本覆辙,而从尼康公司订购了中低端的F80胶片单反相机作为开发原型。柯达DCSPro 14n是第一款在相机品牌标志区打上“Kodak”字样的柯达数码单反相机,而之前的“柯达数码单反相机”,就像是在尼康和佳能原型机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数码底座――相机脑门的品牌标致部位依然是“Nikon”或“Canon”。该相机采用的是1370万有效像素的CMOS,标准感光度范围为ISO 80~ISO 640,连拍速度为每秒3幅。

佳能EOS-1Ds的有效像素虽然不如柯达DCS Pro 14n高,但是其他方面几乎完胜后者。佳能EOS-1Ds是以自家顶级胶片相机EOS-1N为框架开发的一款专业型数码单反相机,其快门范围及寿命、取景器配置、机身强度等机械和光学方面全面领先于柯达DCSPro 14n。最值得职业摄影师关注的是,佳能EOS-1Ds的感光度范围达到ISO 50~ISO 1000,即便用ISO 400也能拍出满意的效果。柯达DCS Pro 14n似乎只能用ISO200以下的设置拍摄。

柯达DCS Pro 14n的实际拍摄效果虽然不及佳能EOS-1Ds,但是却给尼康用户带来了体验全画幅的可能,因为此时尼康还没有能力开发全画幅相机。2004年3月春天,柯达了DCS Pro 14n的增强型号DCS Pro SLR/n。柯达DCSPro SLR/n的有效像素几乎与老产品相同,其最大的变化是改进了高感表现,感光度范围变为ISO160~ISO 800,利用RAW格式拍摄,还能够扩展到ISO 1600。

柯达在开发DCS Pro SLR/n的同时,也想同时开发一款佳能EF接口的同类机型。似乎是因为不能接受“Canon”品牌被改成“Kodak”的现实,佳能公司拒绝了柯达订购单反原型机的要求。柯达无奈之下转而求助适马,但是柯达又不希望开发一款适马SA接口的小众相机。于是一款以适马单反相机为原型却是佳能EF接口的柯达DCS ProSLR/c相机,于2004年4月问世了。然而,不到半年,柯达DCSPro SLR/c的强大竞争对手出现了,佳能有效像素为1670万的全画幅单反相机EOS-1Ds MarkⅡ。

佳能EOS-1Ds MarkⅡ依然像前代产品EOS-1Ds一样,采用了佳能顶级相机配置。像素提高后,该机的连拍速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从EOS-1Ds的每秒3幅提高到每秒4幅。其感光度范围达到ISO100~ISO 1600,甚至能扩展到ISO 50~ISO 3200。在ISO 800的高感光度下,相机的拍摄效果也令很多人感到满意。正是从这款相机开始,佳能逐渐拉开了与竞争主要对手尼康的距离。不过,这款身价超过50000元人民币的相机,对于普通摄影发烧友来说只能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第三回 真神下凡 绝地反击

佳能EOS 5D 索尼α900 尼康D3

佳能EOS 5D

2005年8月22日,佳能了EOS 5D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这款相机的关注度超过了之前所有的全画幅相机,从此,拥有“全画幅”就成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的奋斗目标。与之前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相比,佳能EOS 5D取消了一体化设计的竖拍手柄,因此显得更加轻便和简洁。它的有效像素约为1210万,连拍速度为每秒3幅。特别是它在高感光度下的表现超过所有的数码相机,这也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佳能EOS 5D成功的关键并不是技术,而是价格。这款相机上市初期单机价格约为600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25000元),一年后,包含EF24-105mm f/4LIS USM镜头的套机已经降低到不足23000元。

佳能EOS 5D可以说“真神下凡”,因为此前的全画幅相机都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佳能EOS5D的出现让很多人觉得自己有条件拥有全画幅,或者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目标。因此,佳能EOS5D也是第一个拥有最广大信徒的真神,它不仅带动了佳能用户向“全画幅”升级,甚至引起其他品牌的忠实拥趸大规模“哗变”――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使用多年的单反系统而加入EOS大家庭。

索尼α900

2006年,索尼并购柯尼卡美能达单反相机业务,迅速推出索尼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α100,并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震惊业界的销售业绩。索尼兼并柯尼卡美能达,旨在数码单反领域跻身一流行列。

2008年9月9日,索尼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机身防抖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α900。索尼。α900在分辨率方面明显优于8个月前的尼康D700,但是它的光芒迅速被8天后的佳能EOS 5D MarkⅡ所掩盖。索尼α900拥有很高的像素再加上卡尔・蔡司的助阵,用ISO 100这样的低感光度拍摄可以取得非常优异的效果,但是与能拍摄全高清视频且高感表现强悍的EOS 5D MarkⅡ相比,索尼α900的弱点非常明显。尽管索尼公司随即推出α850,以图扭转乾坤,谁想败局早已注定。

索尼公司本想凭借α900尽早与佳能、尼康三分天下,无奈被这款全画幅相机拙劣的高感表现所拖累,美好的愿望过早泡汤。α900的失利让索尼在单镜头反光相机领域心灰意冷,后来逐渐淡出,并潜心研究自己更擅长的电子成像技术,推出了单镜头电子取景的“单电”以及微型单电的“微单”。

尼康D3

柯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以及佳能EOS-1Ds,让京瓷公司的康泰时N Digital骑虎难下,而EOS一1Ds MarkⅡ的出现则直接宣布了康泰时N Digital的死亡以及京瓷公司数码相机的全线溃败。EOS5D后,佳能将柯达也逼上了绝路。2005年末,柯达被迫中止了所有的数码单反业务。佳能似乎只剩下一个对手了,这就是几十年来一直望其项背的尼康。

佳能凭借EOS-1Ds MarkⅡ和EOS 5D两款全画幅“悍机”以及众多APS-C喽,在商业摄影和摄影发烧友两大领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较长时间占据整个单反市场50%左右的份额,而尼康的市场份额在2005年某个时间段甚至下滑到25%。2007年8月之前,尼康在中低端领域有几款口碑不错的单反相机,如D200、D70s、D80、D40等。但在高端领域,尼康由于没有全画幅相机而全面处于下风,作为“商业机”的尼康D2X和D2Xs只是APS-C画幅,作为“新闻机”D2H及D2Hs只有区区410万像素。这种“高端”相机实在让尼康专业用户感到汗颜,于是专业摄影领域也不断有人跳槽,转投佳能怀抱。尼康在专业领域的忠实用户越来越少,如新华社摄影部体育组,最后只剩下了一位尼康用户,其他人全换成了佳能EOS。高端对中低端市场的辐射力,也让尼康的发烧友群体自惭形秽,对品牌忠实度也日渐降低,尼康似乎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在佳能日益强大的势头面前,尼康几乎被逼成了小众品牌。

2007年8月23日,尼康D3问世了,这是一款可以载人数码单反相机史册的相机,更是能载入尼康辉煌史的相机,因为它是尼康绝地反击的先锋,是打破佳能一家独大的始作俑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全画幅的“新闻机”,有效像素约1210万,自动调焦点多达51个,每秒连拍速度达到9幅,DX裁切模式下提升到每秒11幅,最高扩展感光度达到不可思议的Is0 25600。这款相机成功的关键是在弱光下的表现,即便使用Is0 6400或ISO 12800也能得到相对满意的影像,这是之前人们所不敢想象的。

出色的高感表现极大地拓宽了新闻摄影师特别是体育摄影师的发挥空间,这让很多刚刚“背叛”尼康而转换门庭的新闻摄影师后悔不及。更令佳能不安的是,随着尼康D3人气的升温,世界各地的专业摄影圈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出佳为尼”浪潮。尼康仅凭借一“机”之力就迅速挽回了颓势,在专业领域重新回到了与佳能抗衡的局面。随后跟进的D700、D3X和D4则进一步巩固了尼康的优势,让尼康从佳能手中抢回了市场占有率的头把交椅。从此之后,尼康和佳能交替领先,多年难分高下,两大厂商的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0%,将其他单反厂商远远甩在身后。

相关链接

“全幅”与“半幅”

世界上第一款数码单反相机是柯达公司于1991年的柯达DGS 100,这款相机借助的是尼康135相机平台,其画幅尺寸仅为16.4mm×20.5mm。后来,佳能和尼康都开发了自己的数码单反相机,这些相机均不是全新开发的系统,全都是借助自家或第三方既有的135胶片相机平台开发的机型,其接口、法兰焦距和镜头群,都与原有系统完全一致。它们大都采用了APS-C画幅的感光元件,其画幅面积接近标准135相机24mm×56mm的一半,因此这些相机也被称为“半幅”相机。这些非全画幅的数码单反相机既能使用全新的APS-C镜头,也能使用过去为135胶片相机开发的老镜头。

其实,要不是为了兼顾使用那些老镜头,APS-C数码单反相机本来能采用更短的法兰焦距、更小的镜头接口和更薄的机身设计,以至于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

那些老镜头装到这些半幅的数码单反相机上之后,镜头视角会明显缩小,也就是说,实际效果相当于乘以1.5或1.6的焦距系数,这就显得长焦更长、广角不“广”。于是摄影者特别渴望采用24mm×36mm大小感光元件的“全画幅”相机出现,这个愿望终于在2001年11月得以实现。

实际上,所有的全画幅相机产品的实际画幅没有一款能够达到真正的24mm×36mm尺寸,而只能是接近。这是由于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所决定的,在感光原件最外侧的像素只是“帮助”相邻的像素计算,而自身并不成像。

第四回 四大天王 各显神通 列国诸侯之尼康

尼康D4

2012年初,尼康了新一代“新闻机”D4。与上代产品D3S相比,这款相机的主要变化在于有效像素从1210万提升到约1620万。在像素增加410万的情况下,其最高感光度反而从ISO 102400提高到ISO 204800。连拍速度也略有提升,FX全画幅格式下从每秒9幅提高到每秒10幅。尼康之前的旗舰级换代都会伴随着调焦系统的全面更新,但是尼康D4依然延续了上代产品的Multi-CAM 3500FX自动调焦传感器模块。虽说这个调焦系统口碑很好,但美中不足是十字形的自动调焦点过分集中于中央部位,两侧全部为“一字形”调焦点。在2014年1月7日举行的CES展会期问,尼康表示即将D4的升级型号D4S。D4S将会采用尼康最新的Expeed 4型影像处理器,高感表现也会在D4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尼康公司表示,这款相机的自动调焦系统也会得到提升,也许尼康Multi-CAM 3500FX自动调焦传感器模块两侧调焦能力较弱的情况将会得到改进。

尼康D800/D800 E

2008年的尼康D700,继承了广受好评的尼康D3绝大部分优点,除了连拍速度稍低之外,其余几乎都不在D3之下。但是这款“平价”的全画幅相机与同时期的竞争对手索尼。α900和佳能EOS5D MarkⅡ相比,在分辨率方面有明显的劣势。虽说尼康在宣传中一再阐明:决定成像素质的因素决不仅仅在于像素高低,有时像素过高反而给提升综合成像素质带来一些副作用。但是用户似乎并不买账,尽管尼康D700也开拓出一部分新的市场,但与佳能EOS 5DMarkⅡ出色的业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012年9月7日,尼康出人意料地了两款有效像素高达3630万的全画幅相机――尼康D800和D800E。从D700到尼康D800,有效像素实现了大幅度的3倍升级,这是之前任何一个数码相机系列所不曾做到过的。两款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后,尼康公司则一改过去“高像素无用论”立场,全力推崇3630万像素带来的好处:什么细节再现能力挑战中画幅、什么可以实现超高倍率放大等等。而此时在像素方面处于劣势的佳能则推出了“2000万像素平衡论”,并不断阐述:当前的技术条件下2200万像素是全画幅“最佳”选择。

无论厂家对像素高低持有何种立场,摄影者对高像素的追求似乎都没有受到影响,业余摄影爱好者更是愿意为高像素买单,高像素的相机甚至成为他们比拼硬件的制胜法宝。尼康D800和尼康D800E的销售业绩超过了前辈D700,尤其是售价更高的D800E甚至出现了脱销盛况。不过,D800E并非真正取消了低通滤镜,它只是在D800的基础上取消了低通滤镜的作用,那块低通滤镜还在。为何不把低通滤镜直接取消掉呢?理由只有一个:直接通过软件在D800的基础上“抵消”低通滤波的作用,比在硬件上重新设计一款新相机更简单、更节省成本。D800E是最早“取消”低通滤镜的单反相机,正是在它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相机取消了低通滤镜。实际拍摄证明,取消低通滤波的作用和直接取消低通滤镜,对于提升相机的细节再现能力是显而易见的。

尼康Df

与佳能公司更加重视摄影“发烧”群体所不同的是,尼康公司更加看重新闻专业摄影对品牌的引导作用,而尼康Df的则改变了这种印象。尼康Df是一款专门设计的“发烧”产品。这么说是因为尼康Df相机在技术层面几乎没有创新,其最大特色是复古风格的设计造型,这种外形仿佛将人们带回尼康独领30年的辉煌岁月。

从1959年的大F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F3,尼康在135相机领域长期领先,无出其右,直到佳能EOS-1N。尼康Df的出现不仅让那些对电子化、自动化感到有些厌倦的人找到新的感觉,而且能让更多的人联想起尼康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与同样是全画幅的尼康D610相比,尼康Df套机也许最多能卖12000元,而现在这款相机含标准镜头的套机售价在17000元以上,这其中多出的5000元又另外包含了哪些因素呢?这恐怕是拍摄之外的其他享受了。

尼康D610

佳能EOS 5系列和尼康D700、D800等全画幅相机与其说是靠性能取胜,倒不如说是靠价格取胜,准确地说是靠性价比取胜。为了将性价比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尼康和佳能在2012年同时了售价约10000元的数码单反相机。此等相机在配置方面接近上一级产品,但价格又控制在万元左右。作为尼康的最低端全画幅产品D600,在上市仅仅一年左右就被D610所取代。与D600相比,D610改进了快门系统,略微提升了连拍速度。除此之外所有指标与D600完全一样。

相关链接

衍射影响与解决方案

衍射对于成像质量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随着光圈的缩小,成像的清晰度会逐步下降。产生衍射的原因是:随着光圈的缩小,衍射形成的艾里斑(Airy)会逐渐被放大,当艾里斑的面积增大到能够涵盖一个像素点时,就会对影像的清晰度产生明显影响,那么此时的光圈值就是所谓的“临界光圈”。如果使用比临界光圈更小的光圈拍摄,将会得到模糊不清的影像,而且光圈越小,影像越不清晰。

以索尼、尼康的系统为例,全画幅感光元件的面积大约是APS-C画幅的2.36倍,这也意味着:若采用相同像素密度的感光元件,全画幅容纳的像素数量将会是AP$O画幅的2.36倍。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全画幅相机和AP8-C相机采用相同的像素,那么全画幅的单个像素面积将会比APS-C相机大2.36倍。以约2400万有效像素的全画幅相机尼康D3X和约2400万有效像素的APS 0相机尼康D5300为例。前者单位像素面积约为6μm×6μm,后者约为3.9μm×3.9μm。这也就意味着尼康D3X的临界光圈要比尼康D5300小得多。经过计算得知,尼康DSX的临界光圈大约等于f/16,尼康D5300的临界光圈大约等于f/5.6。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全画幅的尼康D3X有更多的“最佳光圈”,如f/5.6、f/8、f/11可供选择,而AFS-C画幅的尼康D5300光圈缩小到f/5.6之后,细节再现能力会明显降低。

相对来说,色差、畸变、暗角等像差利用固化程序或者后期软件非常容易克服,而衍射现象似乎是无法克服的光学问题。2012年,好消息传来,佳能和索尼各自找到了降低衍射影响的可行性方案。

佳能把这种降低镜头像差以及衍射现象的方案叫做“数码镜头优化(Digital LensOptimizer)”,这种方案是通过佳能后期软件DPP(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来实现的,目前只支持自家镜头拍摄的全像素RAW格式文件。佳能的方案是,首先测定自家各款镜头的像差和衍射特性,并将这些特性写入DPP软件。当拍摄者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时,只要在DPP中打开BAW文件,在勾选所用镜头后进行“调谐”即可。

索尼在研发α7和α7R过程中也意识到衍射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像素高达3640万的α7R,其单位像素面积不到4.9μm×4.9μm,若不解决衍射问题,那么这款相机f/8以后的光圈将会变成摆设。与佳能通过后期软件解决的方式不同,索尼通过相机内置衍射问题解决方案,在拍摄前期就尽量将衍射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五回 韬光养晦 谁与争锋

列国诸侯之佳能

佳能EOS-1DX

佳能是目前最长寿、最成功的全画幅相机厂商。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在分辨率方面长期领先于竞争对手,然而近两年来,佳能则有意避开“高像素”之争,开始倡导分辨率与高感表现“平衡论”,旗下的几款全画幅相机全部在2000万像素上下。

从EOS-1D和EOS-1Ds开始,佳能的旗舰级数码单反相机过去一直有一“快”和一“高”两款特点鲜明的机型。EOS-1D系列的EOS-1D、EOS-1D MarkⅡ、EOS-1D MarkⅢ和EOS-1D MarkⅣ都是以“快速度”见长,兼顾成像质量,这类相机适用于新闻领域,被称为“新闻机”;而EOS-1Ds系列的EOS-1Ds、EOS-1Ds MarkⅡ和EOS-1Ds MarkⅢ以“高像质”见长,适用于商业摄影领域,被称为“商业机”。

佳能在“新闻机”方面长期采用APS-H画幅,自从尼康全画幅的D3之后,佳能的APS-H画幅的弱点就体现出来了。佳能非全画幅的“小马三”、“小马四”与尼康全画幅的D3、D3S在体育赛场上的对决结果,也证明了全画幅的优势。看来,即便在以速度见长的摄影领域,全画幅也势在必行。

佳能与2011年10月了一款新概念的全画幅相机EOS-1DX。这款相机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因为它既像以高速度见长的“新闻机”,也有以高像质见长的“商业机”的影子。佳能官方也宣布,佳能EOS-1D X是将“快”和“高”两种机型合二为一的相机,它既能适用于新闻领域,又能适用于商业和风光摄影领域,是一款全能型相机。

从新闻摄影方面来看,佳能EOS-1D X确实是一款超越之前所有同类的新机型。它的常用感光度ISO 100~ISO 51200,最高可扩展至ISO 204800。在感光度指标方面,佳能EOS-1D X与尼康D4旗鼓相当。不过,它在有效像素、连拍速度和自动调焦指标方面则完胜尼康D4。佳能EOS-1D X的有效像素为1810万尼康D4为1625万。佳能EOS-1D X在反光镜锁定的情况下最高连拍速度达到每秒14幅,正常拍摄情况也能达到每秒12幅;尼康D4在DX裁切模式下最高连拍速度为每秒11幅,FX全画幅格式下最高达到10幅。佳能EOS-1DX共有61个自动调焦点,且含有分布均衡的41个十字形调焦点,其中又有5个双十字形调焦点;尼康D4共有51个调焦点,其中含15个集中在中央纵向部位的十字形调焦点。

佳能EOS 5D MarkⅢ

佳能EOS 5D是一款载入史册的机型,当时人们觉得,也许今后不会有比它更加成功的机型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款相机的后续机型EOS 5D MarkⅡ甚至取得了比起前辈还要卓越的成绩。

比起EOS 5D来说,EOS 5DMarkⅡ的“生存环境”要恶劣得多。受到佳能EOS 5D成功的启发,尼康和索尼也开始研发这种讲究性价比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并且先于佳能EOS 5DMarkⅡ了尼康D700和索尼α900,这两款相机一个以高感表现见长,另一个以高分辨率见长。佳能EOS 5DMarkⅡ与尼康D700相比,高感方面无法超越;与索尼。α900相比,像素指标又稍逊一筹。面对前后夹击,佳能EOS 5DMarkⅡ依然取得了大胜。除了率先引入全高清视频功能之外,佳能EOS 5D MarkⅡ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综合性能优异。摄影者不仅仅需要高分辨率,也需要高感光度下的出色表现。佳能EOS 5DMarkⅡ尽管在分辨率和高感表现的单项比分落后,但是它的全能得分则远超对手。

2012年3月2日,佳能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EOS5DMarkⅢ。众人不解的是,这款新机乍一看与上代产品没有多大变化,起码像素指标几乎是原地踏步。佳能EOS 5D MarkⅢ的有效像素为2230万,与EOS 5DMarkⅡ的2110万像素相差无几。佳能之所以在新机的像素指标方面原地踏步,是因为佳能通过EOS 5DMarkⅡ的成功意识到:从最终收益来说,单项冠军远不如全能冠军。

佳能EOS 5D MarkⅢ尽管在像素方面没有多大提升,但其自动调焦性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众所周知,从佳能EOS 5D到EOS 5D MarkⅡ,佳能的“5”相机的软肋就是自动调焦系统,该系统仅有中心一个十字形调焦点,每当目标不再画面中央时,就容易发生跑焦现象。现在佳能将自家最顶级的自动调焦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反相机自动调焦系统直接安装在了EOS 5D MarkⅢ上面。

EOS 5D MarkⅢ尽管像素与EOS 5DMarkⅡ相差无几,但是新的DIDIC 5+影像处理器让这款相机在高感光度下的表现在上代相机的基础上又有了明显的提升,从而让它的“全能”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另外,这款相机新增的多重曝光功能也让很多摄影师找到了更多的创作灵感,EOS 5DMarkⅢ后,世界各地的影赛、影展中多重曝光技法拍摄的作品明显增多就能说明这一点。

佳能EOS 6D

就像尼康D600、D610一样,佳能EOS 6D也是一款低价位、高性价比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佳能EOS 6D有效像素为2020万,与竞争型号尼康D600、D610的2426万有效像素相比,在分辨率方面稍低。不过,就像EOS-1D x和EOS 5DMarkⅢ所承载理念一样,佳能EOS 6D不想做分辨率单项冠军,更想在分辨率和高感表现两个方面均衡发展。因此,佳能EOS6D在高感光度表现方面则有一定优势,尼康D600、D610的标准感光度范围是ISO 100~ISO 6400,最高可以扩展至ISO 25600;佳能EOS 6D的标准感光度范围是ISO100~ISO 25600,最高可以扩展至ISO 102400。

也许是为了与EOS 5D MarkⅢ有明显的区分,EOS 6D的自动调焦系统显得较为薄弱。EOS 6D配置了11点个自动调焦点,只有中间一个点是十字形的,这不仅与EOS 5DMarkⅢ的61点调焦系统相距甚远,而且也与竞争型号尼康D600、D610的39点自动调焦系统(含9个十字形)也有明显差距。

尽管在硬件方面略显不足,但佳能EOS 6D还有一大法宝,这就是“5”系列三位大哥打下的良好基础。EOS数码单反系统不仅在普通摄影爱好者当中有良好的口碑,而且由于视频功能出色,EOS在影视圈以及摄影学校的学生摄影群体中也有很高的人气,而EOS 6D恰恰适合高校学生以及那些计划将APS-C系统升级为全画幅的年轻摄影爱好者。

第六回 哪吒闹世 哼哈二将

列国诸侯之索尼

索尼RX1R

作为一家电子产品厂商,索尼一直努力进入中高端“摄影圈”。入圈以后,索尼通常“不按规矩出牌”。从第一款千万像素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α100到2400万像素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α900,再到单镜头而不是反光取景的“单电”相机,索尼经常做出一些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情。

2012年9月12日,索尼同时了两款全画幅数码相机,一个是作为“单电”的。α99,另外一个是世界上第一款全画幅DC(Digital Camera的缩写,一般指机身和镜头一体化设计的数码相机)――RX1。

作为小“哪吒”的RX1,一出世就将全画幅世界搅和得天翻地覆。

全画幅相机起初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都是庞然大物,即便后来经过瘦身的佳能“5”系列也足够成猛。作为一款全画幅相机,索尼RX1的外形却与普通的口袋机一般大小,这种将高像质与小巧外形完美结合起来的相机,在数码相机历史上还是开天辟地。为了增加卖点,这款相机采用了卡尔・蔡司品牌的35mm f/2大光圈定焦镜头。由于采用超大光圈,使得这款镜头与机身相比显得实在太大了。倘若采用35mm f/2.8规格的镜头,相机整体上又会小巧不少。既要大光圈又要求外形袖珍,这实在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不过,相对于全画幅的机身和f/2的大光圈镜头来说,索尼RX1已经相当袖珍了。

时隔一年,索尼将RX1升级为RX1R。新相机的主要变化是取消了低通滤镜,因此可以获得更加强大的细节再现能力,其6μm×6μm的单位像素面积,也让这款相机增加了出现摩尔纹的概率。好在摄影者并不是每天都要拿着这款相机拍丝绸或其他由密集线条组成的物体,况且即便出现了摩尔纹,对于后期高手来说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毕竟大多数人觉得还是先将更多的细节记录下来更好。

索尼RX1和RX1R在中国的售价高达16000元以上,但这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算不上什么,这款相机针对的就是不差钱的群体。

索尼α99

索尼在单反领域一直没有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于是转而重点开发“单电”和“微单”产品。索尼α99是在。α900之后第二款可以使用α镜头的全画幅相机,只不过它只有反光镜而没有五棱镜,它不是采用光学取景器的单反相机,而是采用了高性能电子取景器的“单电”相机。

索尼α99能够拍摄1080/60p高标准的视频,这在当时来说首屈一指,明显强于佳能和尼康的同类型单反相机。另外,这款相机还拥有索尼独有的“全景扫描”、“多帧降噪”、“峰值对焦”功能。在功能配置上,这款相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无奈这款相机生不逢时,要是早两年问世一定大受欢迎。因为当索尼。α99之时,尼康和佳能同时了万元级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尽管索尼宣称α99的性能远在尼康D600和佳能EOS 6D之上,其竞争对手并非此等几辈,但是α99的市场竞争力始终难以与尼康和佳能两强众多全画幅相机抗衡。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索尼还有独领的“微单”大军。

索尼α7/索尼α7R

与其他厂家所不同的是,索尼一直喜欢“双枪”上阵。2003年,索尼同时了两款全画幅的“微单”相机索尼α7与索尼。α7R。

其实,采用全画幅感光元件和索尼E卡口的“微单”相机,早已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了。索尼在第一款E卡口的“微单”NEX-5时,就引起了全球各地的好事者们对E卡口的“微单”的美好展望:在小巧的机身上为何要设计一个如此夸张的大口径卡口呢?它甚至已经超出了机身的高度,如果仅仅是给APS-C相机设计的系统,那索尼“微单”的卡口完全没有必要设计这么大。卸下镜头可见,NEX“微单”相机的APS-C感光元件绰绰有余,这分明是为将来升级全画幅而预留的空间。

为了快拍和精雕细刻两类不同的摄影者,索尼“哼哈二将”在硬件配置上稍有不同。α7采用了2430万有效像素的感光元件以及“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技术;α7R则是采用了3640万有效像素的感光元件,并取消了低通滤镜,机身外壳也比。α7使用了更多的金属材料。α7R没有“增强型混合自动调焦”技术,只是普通的对比度检测自动调焦。尽管如此,α7R的自动调焦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通常不会出现贻误战机的情况。

索尼当初公布这两款全画幅相机的指导价时,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两款全画幅相机的价格会这么低。索尼公司原本以为,定价不到10000元的索尼。α7的销售情况会比定价13600元的索尼α7R好很多,但是市场结果与他们的预期正好相反,中国消费者更加看好高像素的索尼α7R。

相关链接

法兰焦距长短话优劣

全画幅的感光元件、小巧便携的外形且能更换镜头,一直是很多风光、小品摄影者的梦想,而索尼α7和索尼α7R正是将这三大优势集于一身机型。不过,也有专家对于索尼α7和索尼α7R过短的法兰焦距提出质疑。

法兰焦距太长,会造成机身厚度增加,使便携性大打折扣。单反相机由于镜腔内需要安装反光镜,所以法兰焦距通常都比较长,一般为45mm。无反相机由于取消了反光镜,因此法兰焦距可以设计得非常短。特别是索尼的“微单”相机,法兰焦距仅为18mm,这为相机小型化带来了很大方便。另外,法兰焦距短,也意味着无反相机的广角镜头通常无需采用单反相机不得已而为之的“反望远”设计,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无反相机可以像徕卡旁轴相机系统那样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广角镜头。

不过,法兰焦距太短,却给光线垂直入射带来了制约。数码相机的感光原理不同于胶片,对光线垂直入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俗地说,如果镜头的光心距离感光元件太近,当使用广角镜头时,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的边角时可能会变得更加倾斜,造成边角部位曝光不足,就会出现明显的暗角现象。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索尼采取了三种方案:一是镜头采用“远光心”设计,让透过镜头的光线尽可能地垂直入射到感光元件的每一个部位;二是采用微透镜与光电二极管稍微错位的“镜片位置匹配技术”,以便让倾斜的光线少受阻挡照射进来;三是在相机菜单里设有“镜头补偿阴影补偿”功能,利用固化程序降低暗角现象。

关于第一种方案。索尼为全画幅“微单”同时了5款镜头,从卡尔・蔡司Sonnar ΓFE 35mm f/2.8 ZA和FE28-70mm f/3.5-5.6OSS这两款已经上市的产品来看,它们确实采用了“远光心”设计,其镜头后组镜片已经“远离”感光元件,尽量做到光线垂直入射。不过,当摄影者需要转接徕卡等旁轴相机的“胶片”广角镜头时,问题又来了。那些专门为胶片相机开发的镜头大都是“近光心”设计,与索尼新开发的镜头相比,这些老镜头的其后组镜片明显“靠近”感光元件,这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暗角现象和“红移”现象。对于后期软件来说,暗角已经不是问题,可以轻松搞定,但是对付“红移”现象并非如此简单。关于“红移”现象及解决方案,本期P152有专文介绍。

关于第二种方案。为了照顾广角镜头的边角光线垂直入射问题,索尼采用了“镜片位置匹配技术”。但是有些专家指出,不同焦段的广角镜头其光线在边角入射的角度是不同的,索尼的“镜片位置匹配技术”是针对哪种焦段进行设计的呢?而使用长焦镜头时光线几乎都是垂直入射,此时又不需要“像素点与微透镜错位”,如此会不会影响成像效果呢?

关于第三种方案。索尼α7与索尼α7R的“镜头补偿”功能有三项,其中有一项就是消除暗角的“阴影补偿”。该功能只有“关”和“自动”两个选择。当使用索尼自家开发的配套镜头并开启“自动”时,相机自然会认出镜头型号,并根据已经写入的该镜头像差信息,自动修正暗角。实际拍摄也证明效果显著。但是,当使用第三方镜头时,这项功能就无能无力了。

第七回 西天宝物 东土成仙

列国诸侯之徕卡

上世纪早期,电影拍摄领域有一种宽度为35毫米、在柯达胶片库中被编成135号的电影胶片,这种胶片被称为35毫米胶片或135胶片。为了方便电影放映机走片,这种胶片的两侧还均匀地打上了方形的小孔。1913年,德国徕兹工厂的奥斯卡・巴纳克先生发明了一种使用这种35毫米电影胶片、画幅格式为24mm(高)×36mm(宽)的相机,即徕卡原型机。1924年,徕兹决定,让徕卡原型机的发明人奥斯卡-巴纳克负责量产这种能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的相机。奥斯卡-巴纳克先生绝对没有想到,他设计的这种“35毫米相机”竟然成为东西方各个相机工厂争相效仿的对象,30年后,35毫米相机甚至成为照相机的绝对主流。他更没有想到的是,21世纪的数码相机也以他最初的设计为标准,甚至还成为其他画幅系统的参照,什么全画幅、等效焦距、镜头系数等名词皆源于此。

因为有着光辉的“革命”传统,徕卡因此被世界各地的众多摄影者尊为众神之神。在东土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徕卡已经从拍摄利器演化为尊贵身份的象征。尽管徕卡产品在世界各地都因曲高而和寡,但是在暴富的东土世界,全国各地都少不了徕卡信众,工薪阶层为其省吃俭用,达官土豪因其蓬荜生辉。

实际情况是,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东洋相机崛起之后,徕卡也和其他西洋相机厂商渐渐江河日下。上世纪70年代,徕卡自知在单反方面无能,但对单反之大势所趋也心知肚明,无奈之下不耻下问,求助于东洋厂商美能达,共同开发R3等电子化的单反相机。后来,徕卡依托R8和R9平台,开发出可换后背的非全画幅数码相机。不过,这种努力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徕卡此时终于明白的,自身的功力还是独一无二的旁轴系统。

2006年9月15日,徕卡了自家第一款旁轴取景的数码相机M8。在这款相机两周年的纪念日,徕卡又将其升级为M8.2。但由于这两款相机都不是全画幅,所以造成徕卡优秀的广角镜头不能充分发挥个性特点。2009年9月9日,徕卡推出1800万有效像素的M9相机,终于将自己的M系列数码相机升级到全画幅。与主流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相比,M9没有采用CMOS感光元件,而是CCD。

尽管CCD在低感光度下成像效果要优于CMOS,但是CCD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即不易实现实时取景,也无法拍摄视频。为了适应消费者对实时取景和视频拍摄的需要,徕卡在2012年了采用CMOS感光元件的徕卡M。同时,为了照顾那些“传统”用户,徕卡在M9的基础上,改头换面推出了采用CCD的M-E。徕卡还在这块1800有效像素的CCD上面继续做文章,去其色彩滤镜,造出了只能拍摄黑白影像的M-Monochrom相机。

徕卡之所以成为“万人迷”,除了其光辉的历史和悠久的传统外,也与徕卡品牌近年来转向奢侈品有极大关系。说实话,一直以来,徕卡相机、镜头以及配件的精密程度和工艺水准,非一般厂商所能企及。在数码影像时代,大部分厂商把主要精力用来大批量生产“快餐”,而徕卡则请来大厨备并好美酒,静候贵客享用晚宴。

相关链接

像素密度与低通滤镜

凡是取消了低通滤镜的相机,通常都是“高像素”的型号,即在感光元件面积有限的范围内容纳了更多的像素数量。那么,当像素密度到达何种程度时,就可以取消低通滤镜了呢?

以尼康相机为例:全画幅到了约5600万像素、APS-C相机到了约2400万像素就可以取消低通滤镜了。5600万像素的全画幅相机单位像素面积约为4.9μm×4.9μm,2400万像素的APS-C相机单位像素面积约为3.9μm×3.9μm。因此可以认为,当单位像素的面积大约小于5μm×5μm时,就具备了取消低通滤镜的条件了。

以上只是尼康的标准,徕卡和索尼甚至更加大胆。

在对待低通滤镜的问题上,徕卡可以说是急先锋,徕卡早在M8和M8.2上就取消了低通滤镜,单位像素面积约为7μm×7μm全画幅相机M9也没有安装低通滤镜。索尼公司也比较激进,在其2450万有效像素的RX1R上面也取消了低通滤镜,这款相机的单位像素面积是6μm×6μm。佳能公司目前还没有超高像素的可换镜头相机,因此佳能在取消低通滤镜问题上相对保守一些。

既然低通滤镜现在遭到人们唾弃,那么想当初为何要给数码相机装上这个玩艺儿呢?这要从头说起,普通数码相机感光元件上都采用了拜耳模式的色彩滤镜。这种有规律排列的滤光体一旦与相同或相近空间频率的被摄体碰到一起,比如拍摄布料,就会发生类似印刷的“撞网”现象一样,导致摩尔纹和伪色出现。于是,相机设计师们想出了一个“歪招”――给感光元件上面罩上一种物件,用来模糊光线、滤掉高频信号,从而起到降低摩尔纹和伪色的作用,这个物件就是低通滤镜(anti-aliasing fiter)。不过,低通滤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降低摩尔纹和伪色的同时,也会“滤”掉了一些本来应该存在的细节。

随着像素数量的攀升,感光元件上的单位像素面积在不断缩小,滤镜方阵的空间频率就会随之升高,而与之空间频率接近的规则被摄体越来越少,因此出现摩尔纹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一些厂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备受争议的低通滤镜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第八回 二士争功 各得其所

尼康D800E VS索尼α7R

尼康D800、尼康D800E和索尼。α7R是目前像素最高的三款全画幅数码相机。三款相机的分辨率完全相同,均为7360×4912像素。这种超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在高感表现方面通常会弱于那些同时代的“低像素”全画幅数码相机,但是由于高像素在放大照片方面有着绝对优势,因此高像素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依然是很多人关注的重点。

此次测试我们选择的是“抵消”低通滤镜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尼康D800E和没有低通滤镜的索尼无反相机。α7R。其中,尼康方面选择的是专业变焦镜头,而索尼方面用的是定焦镜头。我们相信,尼康相机如果选用高品质定焦镜头测试,在最大光圈表现、边角成像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与镜头起决定性作用的胶片相机成像系统所不同的是,数码相机成像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影像传感器分辨率、镜头素质和算法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影像传感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差异主要体现在镜头特性和算法方面。

尼康D800E

对页上图是用尼康D800E相机各挡光圈拍摄的JPEG格式影像,并在Photoshop中200%放大的局部截图(中心点至左侧边缘的中间部位)。从左至右依次为f/2.8、f/4、f/5.6、f/8、f/11、f/16、f/22。在Photoshop中100%放大的影像非常清晰,但是为了更明显地看出各挡光圈成像的细微差异,我们还是将影像放大到200%进行观察,所以影像细节显得有些粗糙。在优化校准为标准模式下,用尼康D800E直接拍摄出的JPEG影像稍微偏柔,不过这为摄影师后期调整带来更大的余地。稍微进行锐化后,影像就会显得非常锐利。从f/16开始,受衍射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开始下降。

拍摄时,使用三脚架和自拍方式,为了减少反光镜震动而开启了曝光延迟模式。动态D-Lighting、HDR、暗角控制均为关闭。即便在最大光圈下,使用AF-S Nikkor 74-70mm f/2,8G镜头35mm端拍摄的影像暗角也不明显,缩小光圈后中央到边角的一致性非常理想。

索尼α7R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