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1

急诊科围绕护理部提出的工作中心,把握重点,突出特色,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师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师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这些措施得到病人的好评。特别是在有医患纠纷时,甚至打骂我们医务人员时,我们的护理人员做到尽力合理解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医院的表扬。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

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师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目前有8名护师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两位工作一年的护师参加护师执业考试均通过。指派高年资的护师外出学习国家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

三、做好新入科护师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师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在实施培训第一年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

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XX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师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2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内板书;课后作业;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应用

基金项目:2014年度温州市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思S导图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WJ2014014)

G712;R47-4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图表,一种整体思维工具,可应用到所有认知功能领域,尤其是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1]。思维导图做为学习工具和方法广泛运用在护理的临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并在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技能提升上取得很好的效果[2-6]。已有研究者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7-9],研究显示思维导图的运用提高了高职护生的内科护理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中职护生由于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与心理发育的不平衡,情绪往往不稳定。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偏差,出现自卑、缺乏自信。由于以往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足,导致学习动机的缺乏。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紧密,尤其是内科护理知识量大,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学生毕业时参加全国护士资格考试中,内科护理知识占30%以上,学生在学习内科护理过程中压力大,存在各种焦虑情绪。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较少报告。本研究将思维导图板书与课后作业结合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在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思维能力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的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4年7月在温州护士学校护理专业学习的二年级学生112名为研究对象,均为中职学生、女性,年龄16~18岁。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将学生按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人,对照组58人。2个班级的学生实验前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学习焦虑、学习动机、内科护理知识测试成绩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实验组与对照组课程的教学设计、导学案、课程设置时间、PPT课件均一致。对照组课内板书按传统的线性板书书写,课后作业以问答案题形式完成。实验组课内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书写,课后作业以思维导图形式完成。教学干预实施一个学期。

3.教学方法

对照组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完成内科知识的教学,包括课前导学案、课内传统线性板书完成教学任务,课后问答案题形式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定期进行单元知识测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课内的小结的板书形式、课后知识巩固环节进行教学的干预。实施的主要措施为:(1)思维导图的解读2课时。教师讲解思维导图的知识,包括主题词、主干、支干、次级支干的树型结构图,各层的分级、逻辑分类和关联,文字、符号、颜色、图片的多种表现形式,如何利用联想制作属于自己独特的思维导图等。给出A4纸和彩色圆珠笔当堂进行制作的指导,每位学生结合一个主题完成一张简易思维导图,教师进行解析。学生初步掌握思维导图的知识和使用方法。(2)课内手写思维导图板书的使用。教师在课内对知识总结以手写板书书写形式呈现。板书完成方式分两种,一是由教师完成整个思维导图,二是由教师给出框架,学生按要求完成部分思维导图填写、描画,标出重点内容等。(3)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手绘思维导图完成课程知识点总结和梳理。(4)教师每节课对学生的思维导图作业进行分析,归纳出好的做法,与同学共勉,指出不足的部分,规范学生的思维导图。

4.教学效果评估

利用学校已有的内科护理知识题库,参考历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试题,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多次单元测验和期中期末理论成绩测试评估效果。1年后评估2015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成绩。在期中、期末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调查和访谈,评估学生对内科护理学习动机的变化。

二、结果

1.理论成绩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施干预前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两个班级在干预前的基线成绩无显著差异,可认为两个班级是同质的平行班。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学习动机

实施干预后2个月,利用自制调查表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兴趣高,92.6%的学生愿意花费整块的时间完成思维导图的课后总结,每份作业都具有独特性。88.9%的学生对内科课堂中充满期待。课内学生注意力集中,师生互动活跃,学生在补充思维导图板书环节积极踊跃。

对照组学生46.6%的学生认为内科护理作业多而繁琐,需要记忆背诵的知识太多,而且容易遗忘,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总结。10.3%的学生存在相互抄写作业的情况。32.8%的学生表示对课内的板书没有特别的记忆和印象。

3.学生主观评价

在实施教学干预后2个月和4个月,随机抽取实验组不同层次的10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思维导图板书和课后思维导图作业对内科护理知识学习的效果。访谈内容包括对课内思维的板书的认可、课后制作思维导图的时间、思维导图对内科护理学习有没有帮助等。受访的学生均对教学效果进行肯定。83.7%学生认为思维导图作业很有意思,画画图、写写字,知识点就梳理好了。有的学生说:“我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解剖图画得这么好。”有的学生说:“以前的作业写好了,交给老师看过就扔了。思维导图作业我保存的很好,在复习的时候很有用,一目了然,梳理重点非常好用。”有的学生说:“一张图将所以的知识点串起来,我觉得自己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更全面系统了。”

三、讨论

1.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内科护理理论成绩

内科护理知识是各临床护理的基础知识,又是全国护士资格考试的重点科目。学生对内科知识掌握的程度会影响各临床护理学科的成绩,还会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对疾病的认识、判断和处理。因此,提高学生的内科护理知识成绩关系护生的职业基本功。我们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内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手写板书,简单明了,在课堂书写过程中能给学生观看和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思维框架及时完成课堂笔记,掌握重点内容。教师可以按学生的能力分块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每位学生又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完成自己的课后思维导图总结,形成自己有特色的思维导图笔记和思维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验组学生干预后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可见思维导图板书与思维导图课后作业能有效提高中职护生的内科护理理论成绩。

2.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的学习动机

手写思维导图板书形式多样,施教过程中可灵活运用。师生合作式的,由教师给出框架,学生按要求完成部分思维导图填写、描画,标出重点内容。课前教师画出整体框架,包括主题、主干和支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整体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特点,主要的内容。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设计思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习过程轻松。课内学生补充思维导图板书重难点环节,在台上学生与台下学生之间的互动中,明确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会思维导图使用的方法。有效调动后半节课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激发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达到分层施教的目的。本研究中,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访谈调查结果中显示,愿意花时间做内科作业、喜欢上内科课的学生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见,思维导图板书与思维导图课后作业能有效提高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3.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内科护理以解剖、生理、病理、生化、药物、健康评估等多门为基础,和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联系紧密。学好各科知识需要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抽象、分析、概括、比较、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过程。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思维能力均有不同的提高。学生在做思维导图过程中,需要将内科护理中疾病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等知识提炼为关键词、图形、色彩、符号,提升了思维的抽象、分析、概括、创新能力。思维导图的树型结构图、分层分级、相互关联性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整体性逻辑能力,学会比较、归类,培养发散思维。许多学生说自己的知识不再是片段的,每个知识点都可以串到各个疾病中。有许多学生将疾病变化的解剖图、病理变化画的非常形象直观而风趣,让教师们大为惊叹。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实践能力这门科目,需要学生将各门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运用到思S逻辑能力。2015年全国护士资格考试实践能力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四、结语

思维导图课内板书与课后作业在中职护生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内科护理的理论成绩,提高学生学习内科护理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内科护理的教学质量。但在实施过程中,少部分想偷懒的学生并不愿意花许多的时间去完成思维导图,作业完成较潦草,导致思维导图没有真正起到梳理知识的作用。需要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更深入的进行这部分潜能生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学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宝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34

[2] 林郁清,袁赛霞,郑定凤等.思维导图结合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4):572-575

[3] 陈红静,张云美.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7中旬刊):2438-2440

[4] 叶碧容,苏惠玉,王秋端等.思维导图在基础护理综合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1):823-826

[5] 许桂春,索海英,王同忠等.思维导图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5):77-78

[6] 刘玮.浅谈运用思维导图改进中职护理教学[J].全科护理,2015,13.(23):2332-2333

[7] 马俊英,张淑静.思维导图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的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5,20:43-44

[8] 林虹,吕一婷,林梅.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63-366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3

1.对象。研究对象为云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2010级215名护理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女生192人,男生23人,年龄在20-23岁,按入学时编班随机分为对照组(2010级护理1、4班,105人),实验组(2010级护理2、3班,110人)。两组护生间入学成绩、年龄、性别及基础课成绩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第五学期开设外科护理学课程,采用王雪文主编的《外科护理学》,实验学时18,均由笔者讲授。

2.方法。

(1)教学方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即“教师示教+护生分组练习+教师总结”。实验组采用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即“一个教学框架+一个实验步骤”。根据护生已学过的、技术操作所涉及解剖学知识的多少设计一个新的教学框架,“已学过的基础解剖学知识,即要点(护生复习)+将局部解剖特点与技术操作要点进行整合,即重点(护生预习)+解剖学知识在技术操作中的应用,即难点(教师指导)”;一个教学步骤,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2)评价方法。①问卷调查:由笔者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为10个项目,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在实验教学结束时发放,当天收回。发出问卷215份,收回问卷215份,有效问卷为100%。②技术操作考试: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护生考核方式、考核项目相同,均聘请院外护理专家进行考评,教考分离,对操作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分析。③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二、结果

1.两组护生学习主动性的比较。对照组护生课堂气氛相对沉闷,与教师互动偏少,大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提出专业探索性问题较少;实验组护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与教师互动积极,并按照整合式教学模式主动地串接起与相关学科的知识链,经常提出有一定深度的专业探索性问题。

2.两组护生对实验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对照组护生的正面评价仅有2项超过70%,即“有利于引导理论联系实践、拓宽知识面”;实验组护生对10个项目的评价均超过70%。

3.两组护生技术操作考试成绩的比较。对照组平均成绩(79.51±8.82)分,实验组(85.36±7.38)分,两组比较,t=3.46,P<0.01,结果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

三、讨论

1.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外科护理学是我院的精品课程之一,笔者为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在近六年外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不断尝试“知识模块”教学法,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同时深受启发,故构建整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该模式以提高知识的转化率(即知识+能力)为前提,以简化难点、突出重点、强化要点为原则,通过巧妙地教学设计,清晰地显示了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循证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学效果,创新了教学模式。

2.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效果。实验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而是建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笔者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授课中简化了“难点”、突出了“重点”、强化了“要点”。所谓“难点”就是要解决护生盲目操作的步骤,提高技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所谓“重点”就是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为临床护理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所谓“要点”就是要明确技术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避免临床工作中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发生;笔者根据技术操作与解剖学知识转化点的多少,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尽可能地使技术操作、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使单纯的技术操作转化为内在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由问卷调查结果可见,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实验组护生多方面的肯定,其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生(P<0.01),获得了满意的实验教学效果。

(2)提升了护生的整体素质。整合式教学模式在讲授技术操作的同时还注重培养护生的思维方式及综合能力。例如:讲授三腔两囊管的插管法时,将技术操作的要点与食管的解剖学特征进行整合,运用解剖学知识来讲解“在插管过程中如何避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诱发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使原本抽象、枯燥的技术操作步骤变得生动有趣,唤起了护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思变、探研能力的培养,启迪了护理科研的意识,同时还巩固和加深了食管的解剖学特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护生循证思维、临床思维的方式。

(3)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培养。整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及教学设计等诸多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精通外科护理学的知识点,又要结合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整合,准确地剖析出二者之间的知识链接点、知识转化率,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地努力,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积累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紧跟当今世界护理教育发展的步伐。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 能力考核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022-02

2010年5月20日卫生部公布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其中第四条规定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实践技能考核,原则上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突出能力考核。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向由知识考核转变为以能力考核为主导,而作为职业教育中坚力量的高职高专的护理教学模式也应有相应的转变。

一 教学改革的对象与方法

1.教学改革对象

本次教学改革的对象以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250名护理专业高职学生为教学对象,其中,2008级114名、2009级136名,均为女生,年龄20~23岁。自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学改革。

2.教学方法及改革要点

本次改革综合运用以下七种教学方法:

(1)PBL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讨论假设,总结”的五阶段教学新方式代替传统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以病例为中心内容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疑式教学法。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生惑,还应该在生惑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解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提出问题、认知困惑、探索欲望、解决问题、获得自信”这一模式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案例讨论教学法。根据理论讲授课程的时段不同以及内容的综合程度不同,可将案例分为针对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被选入课堂上讨论的案例应该是具有典型性且能反映普遍性问题的临床病案,应叙述清晰、简明扼要。通过采用“自学—讨论—启发—引导—归纳—总结”的案例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教学法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在临床教学中,采用组织病案分析,实施健康教育,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跟随带教教师参加院内、科间护理会诊等多种形式的启发式教学活动,使护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方法。

(4)情境模拟教学法。教师在授课中运用具体的活动场景给护生营造轻松、和谐、自由、愉快的教学环境,调节护生的心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使她们快乐轻松地学到知识,从而有效地学习。

(5)角色扮演教学法。利用表演和想象创造情境,以此启发护生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信念、价值的认识。护生根据学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教材内容,练习书写板书、教案,进行试讲,而后在班级中再给其他护生讲授。

(6)渗透式教学法。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7)网络教学法。这是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网络教学设计,鼓励护生到校电子阅览室上网搜寻护理信息,完成作业及考试。利用网上文字、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护生进行网上学习或查询护理知识,并进行上机答题(无纸化考试),以完成习题训练、批改作业。增强师生的网上交流与讨论。使护生在查询资料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得到了家长、社会的支持。

二 应用“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表是对250名教学改革对象所做的“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与外科护理教学的相关性的统计表。

从表中可看出,有68.0%(170例)的学生认为“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4.8%(237例)的学生认为“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讨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最佳阶段及疲劳阶段。

教学初期,学生注意力很不集中,思维较分散,属于启动阶段,此时教师的任务是用多媒体播放生动的典型病例短片,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并应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独立思维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进入最佳阶段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且敏捷,求知欲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讲解新的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

疲劳阶段时,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此时教师可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对开始时提出的病例进行提问和讨论,重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把整个教学内容串联起来,环环相扣地提出和解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总结并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问题—发现”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疑难,引发思考,让学生在一种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去探索发现、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点,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铸造。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提高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和护士素质。

参考文献

[1]林莎、韩祯国、张长胜等.PBL浅谈教学法及在我校教改中的具体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

[2]李映川、紫莉.启发式教学在“体循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6)

[3]王芳、朱配国.论临床课中的病案教学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3(2)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教学改革;儿科实训教学;教学模式

《儿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生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而注重培养护生实践能力更是中职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儿科护理实训教学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距离的桥梁课程,也是儿科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新模式呢?通过对实习护生及在校生进行调查问卷,我们对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对象

对象为本校2009级及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共518人。将2010级253人设为实验组,采取新的实训教学模式,2009级设计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年龄,文化层次,平时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异。

2.方法

2.1 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授课。首先是课堂上将实验所需的理论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到实验室,按照操作示教-模拟练习-学生演示-教师归纳总结的流程进行;而应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部分通常采用:大班课讨论-教师讲解-写出整体护理计划-批改反馈。

2.2 实验组

采取改革后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

2.2.1 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熟练动手实践能力、零距离上岗的实用性人才。

2.2.2 教学目标

根据护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层次制定适合中职护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有合适的评价机制,保证护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锻炼护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细化的教学目标为:1)热爱儿童,有责任心;2)接受新知识的能力;3)熟练掌握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能;4)能理论联系实际,处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2.3 课程安排

传统的儿科实验教学课时少,以演示为主。改革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对2010级中职护生的理论与实训课时比由原来的2:1调整到1.5:1,由原来的实验课调整为实训课。主要区别是实验课为上了理论课后直接到实验室上实验课,而实训课为将所有理论课教授完毕后,儿科护理实训操作的内容集中进行。其次,对实训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对内容进行优化时,遵循的原则为:1)针对性:儿科护理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年龄小,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特别关注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这种需求,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我们将护理措施的重点由原来偏重疾病的护理逐渐转向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面,并将之作为实训考试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意思。2)实用性:根据儿科临床的实际,将《儿科护理学》教材中的儿科护理操作项目进行筛选,对临床常用的“婴儿沐浴法”、“约束法”、“更换尿布法”、“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股静脉穿刺法”、“暖箱、蓝光箱使用法”六项内容作为实训的重点,增添了临床常用的小儿“体格测量法”以达到结合的临床,学以致用;3)前瞻性:在实训教学中,将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思维方式引入课堂。例如在进行“婴儿沐浴法”操作实训教学中,引入目前医院广泛进行的“新生抚触法”,又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操作实训教学中,将临床目前广泛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介绍给护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4 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实验课上“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三段式实训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训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思考-推进教学法:对操作难度较大的如“头皮静脉注射、暖箱、蓝光箱的使用”等操作常采用该方法。以新生儿蓝光箱的使用操作为例:将整个实训过程分思考-推进两个阶段。首先,思考阶段:首先播放蓝光箱使用的录像,然后教师进行讲解与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操作过程。然后教师质疑:为什么退黄疸要用蓝光进行照射?进行蓝光照射前需要准备哪些用物?蓝光照射前、照射时、照射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从哪几方面来观察蓝光照射的效果?蓝光照射有哪些副作用?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带着这些问题,安排护生分组进行实践,通过个性化练习,亲自体会、思考操作技能。其次,推进阶段:学生演示-师生点评、小组交流-学生自我评价、完成实训报告-教师批改反馈。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了师生的互动和合作,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评并进法: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实训操作,如“体格测量法”、“更换尿布法”可采用此方法。先将学生分组,由学生根据教学项目的操作标准进行边熟悉边演示,教师巡回点拨辅导。讲评并进,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案例讨论法:理论课每上完一个系统,教师将整理好的典型病例发放给学生。讨论前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从病史资料的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小组的护理方案。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组派代表来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和答疑。最后完成书面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反馈。案例讨论教学法使师生处在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角色扮演法:在每一个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时或者体格发育测量法的操作训练时均可采用角色扮演法。例如对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将学生分为二人一组,一人扮演责任护士,另一人扮演患儿母亲,要求“护士”对患儿母亲进行宣教,要求“家长”提出咨询。形式自由发挥,扮演后由师生共同评价。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激情由感而发,不仅掌握了已学内容,而且熟悉了护患沟通的技巧。

(5)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教师根据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教学提纲。拟定教学提纲时,注意把实训教学目的问题化,设置疑问和创造悬念,以激发护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提纲学习,指导护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实训课堂上教师向护生提问,学生作答,最后教师总结。此法可提高护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中职护生来说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2.5 教学设施

根据专业特点儿科护理实训室,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保暖、光疗合二为一的婴儿恒温箱、婴儿头皮静脉注射模型、静脉留置针等,建立了模拟新生儿沐浴室为护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和学习条件。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实验设备的管理采取实训组长登记负责,没有实训课的时候完全开放。

2.2.6 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儿科实训教学质量和检验实训教学效果,我们编写了每个项目详细的百分操作标准,作为实训考试的评分依据。编写了供中职护生使用的《儿科护理实训实习报告》,从而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结果

为客观评价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前后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我们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而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改革后新的儿科实训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整个实训过程贴近临床实际,不仅可以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而且在实训过程中还潜移默化地对护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培养了其良好的医德和护患沟通能力。对中职护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今后要继续不断改革和完善这种儿科实训的教学模式,将中职护生培养成临床不可缺少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护师考试重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普外科 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是完成护生到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是护生将理论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临床的重要阶段[1]。普外科是每一个实习护生必经的科室,基础操作多,手术病人多,术前术后护理工作繁重,疾病特点较明显,是锻炼护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习基地。为了让护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普外科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把握普外科的护理技术,我科根据护生的特征,采用一对一针对性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带教护生200人,其中大专生30人,中专生170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岁,实习时间为3~4周。

2 带教方法

2.1制定带教计划

根据实习计划要求以及本科的疾病专科特点,合理的为护生制订学习计划。列出护生出科前要求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是:如基本掌握本专科哪些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掌握本专科哪能几类疾病的观察及护理要点;为病人进行简单的出院、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和出院地指导等。

2.2具体实施带教计划

护生一般在科室实习轮转时间为4周,可分阶段进行。

第1周为准备阶段:向护生们介绍科室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介绍我们外科病种的特点。熟悉病区情况及物品放置。

第2周为临床带教阶段: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由带教老师讲解并示范各项基础技能操作,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为病人健康宣教的方法。

第3周为熟悉病种的阶段:带教老师应选择带有我科特点的常见病种如甲瘤,阑尾炎,疝气等,向护生加强专科疾病护理的知识灌输,临床结合课本,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

第4周为实践阶段:着重提高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再次加强专科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让护生有更多动手的机会,带教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同时对实习护生设立理论操作考核,及时讲评,加强护生的印象,同时也能使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实习护生的薄弱环节,指导护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同时注意收集他人的经验教训,使基础护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3评价

护生实习结束前出科前,要进行专科理论及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并召集护生召开一次总结会,征求意见,指出护生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提醒护生注意,并虚心听取护生提出的意见,总结带教经验。

3 效果

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80分合格;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满分100分,90分及格。200名护生理论考试合格191人,一次达标率95.5%;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184人,一次达标达标率92%,对不合格者再进行讲解、培训,二次达标率均为100%。

4 体会

4.1带教老师的选择非常重要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实习护生的学历也逐渐转为大专,这对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选择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有临床带教经验,业务熟练且有责任心,从事本专科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老师。老师要以身作则,工作认真严谨、求实创新,充分体现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以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同时带教老师也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护理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带教水平。

4.2要合理制订护生的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与内容

制定的目标要具体化,否则护生就会无所适从。入科后,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如由带教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各项基础技能操作,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的方法,详细讲解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T、P、R、BP的测量及绘制,手术病人的术区备皮范围,疾病观察及护理要点。按照教学计划,每周评估护生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未达标者查找原因,尽量创造条件让护生动手操作或观察护理相应的病例。

4.3掌握护生特点,针对性带教

我院接收的护生80%是中专学历,年龄偏小,社会经验少,对待问题考虑不够全面,部分理论知识及专科知识薄弱,导致在临床中理解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相对来说,动手能力较强。针对这些特点,在带教中要有侧重点的培养与引导。部分学生刚从学校到医院,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及自己新的角色转变。而且学校的作息时间比较固定,每天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同学以及老师,但是在医院要跟随老师轮班,作息时间被打乱,面对的是不同情况的病人,加上病人及家属对实习生会有不信任的相法,以及陌生的生活环境,使她们产生恐惧的心理,有时甚至后悔自己的选择。身为她们的带教老师,既担任师长的角色,又具有朋友的义务,要主动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及时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多鼓励她们,帮助她们,消除不良情绪,尽快适应新的角色,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4.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鼓励学生做到大胆、细心,尽量让护生多动手操作,但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临床遇到问题,不是直接帮护生处理或给她们答案,而是让护生自己先进行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过程是老师再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帮助。逐渐培养她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对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临床一对一的针对性带教,带教老师通过评估,能了解护生的心理特点、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学习态度及实习要求,实行因人施教[2],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带教中强调要人性化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护患关系,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和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使其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临床带教是培养新一代护士的光荣任务,它不但能督促带教老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学习和创新,使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有所进步,患者满意程度及临床护理质量也有所提高,更重要是在临床带教中给予学生进行素质、技能、法律知识等全面的指导与学习,培养临床还需要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