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课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魅力课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魅力课堂

魅力课堂范文1

关键词:语言艺术;启发性;时机;语言魅力

作为一名教师,其语言表达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的提高,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应该成为一种自觉地追求。我们是教师,话说好了就会让学生感到无比的舒适,从而产生美感,会大大地缩短教师与孩子们心灵的距离,会在课堂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只有深深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才会对其所教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语言艺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他的话更易感染学生,学生也更容易进入他的课堂中。

记得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寓教于话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所以说教师要用语言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那么应该如何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呢?笔者主要采用下面的几点方法:

一、提高语言质量

课堂语言不精炼,水分多,浓度小,常会影响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引起反感。程式化地处理课文,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一刀切,势必会塞给学生许多老话、套话,这些话多属于废话,听了使人烦躁不安。学生更喜欢那些新鲜活泼的教学语言。所以,如果教师的语言贫乏、词不达意、准确性不高、不必要的重复、讲话不流畅,以及语言针对性不强等等,都会影响表达效果。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厌烦,积极性也会随之降低要使课堂语言少而精,首先要在课前把握不同课文的特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教学语言。首先要设计好这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要集中,而且要突出重点,切忌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什么都有想解决,往往结果却是什么都解决不好。许多课堂实践都可以证明,教师讲授内容越复杂,学生则越抓不住重点;对讲授每一个问题,也尽可能对用语事先作一番准备,要使用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经过推敲和筛选,提高它对阐释问题的命中率。处理课堂临时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的“即席”用语要能够“一语中的”,这样,对学生的刺激才强烈,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才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巩固。相反,如果教师拖泥带水地刻意追求“详尽”,常常会出现由于某些词语的干扰或者句子的修饰成分较繁琐而导致学生离开问题核心,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教师的课堂用语只能讲“三分话”。

二、从设问入手。从而达到语言艺术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现代教学法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它的好处很多,例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活力,造就学生的进取精神,活跃课堂气氛等等。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从提问人手,设计有价值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而且充满无限生机。有这样的一个比喻,它形象地说明了启发性的含义:如果把知识比作果实的话,那么“教师不把果实塞到学生的嘴里,也不把果实放在学生手里或伸手就能逮住的地方,而把它挂在学生跳起来才能够的着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费点神去摘取。”可见,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把握语言的时机性

同样的问题解答,由于所用时间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为了争取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精心考虑和选择自己讲话的最佳时机。学生不预习不讲;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不提出疑难不讲;不到学生反复思考、讨论而仍不得其解时不讲。最好是在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后,教师先启发、引导学生,使之自己解决。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这方面有两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篇》)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一言以蔽之,讲解、解疑的最佳时机,一定要选择在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之后。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才能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这就是教师课堂讲解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机,让学生充分地去想、去思考,然后再启发他们。

魅力课堂范文2

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没有适宜的语言环境,缺少实际运用的机会。如何让呆板枯燥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2010年,我在加拿大苏安中心学习,这次经历在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环境方面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在英语母语国家的小学教学比较成功地使用了Drama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和自我发展,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语言的实践和锻炼。

一、什么是Drama

Drama可译为“戏剧”。一切带有戏剧色彩的活动都属Drama。英语教学与Drama 表演相结合,能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生动直观的语言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rama的运用范围很广,它适用于所有年龄段以及所有能力层次的学生。Drama表演在帮助学生开发语言学习的意识,帮助教师了解把握学生语言学习上的需求,拓展学生的语言用途方面,不失为一种较好而又有效的策略。

二、Drama表演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

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而Drama正是如此。记得在加拿大第一次上Lorna的课,她以游戏的形式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道彼此的姓名,她以教drama课独有的魅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我不由自主地对drama 课感兴趣。

2.拓宽文化视角,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课文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与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如学生通过5A Unit 4 Halloween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到了国外的历史文化。课文对话展现了西方过万圣节的情景。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的全面而深切地感受和了解东西文化的差异,进而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Drama表演的应用

Drama有丰富多彩的类型和方式,如:Games(游戏)、Role-playing(角色扮演)等。2010年我在加拿大参与的Drama教学中就亲身体验了Drama的魅力之处,虽然开始觉得那只是孩子的游戏,但渐渐的,我也从各种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 选择恰当的题材

必须选择学生们非常熟悉并且感兴趣的题材。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应向学生提供英语中相关的知识、词汇和适合场合的恰当的表达法,让学生在剧情中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除了课本题材外,还要鼓励学生们自己编剧本。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编剧本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对已学的课文进行适当的改编。

2.分组学习,相互合作

Drama表演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意愿及水平,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的形成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性别、能力、性格、智力等因素。在表演之前,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入竞赛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争优的动机。每个小组设一名导演负责这个小组的人物分配、台词、剧本的编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一组都能参加,哪一组参加由抽签决定,或自愿申报。但要以次类推,以便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活动,照顾到全体学生。

3.激励学生积极性,确立比赛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就是导向,要注意各方面的权重,进行量化打分,满分为10分。我们可以这样安排评分标准:

要求:(1)语言表达:语言纯正,发音标准,语调自然,能随着剧情和人物的感情而富有变化,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2)表演:表演得体,动作自然,能很好地表现角色的感情并能适应剧情的发展。(3)内容:内容充实,增删情节,难易适当,并符合剧情的发展。(4)参与:各小组积极自愿申报。

魅力课堂范文3

叶胜治

《魅力课堂》这本书是赵希斌老师的着作,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教育者的热情与爱、探索和实践。教育是爱的感化,是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它是由爱衍生的。教师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过程。

这本书中给我冲击力最强的是该书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现状调查,在学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魅力的首要条件,远远超过师爱、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谓人格魅力,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即使面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应该真诚对待。对待学生,不敷衍,坦坦荡荡,想尽一切办法去发展他们,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满满的真诚。赵老师对教育的长久不衰的热烈的情感,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另外,书中从国际环境、时代需要、教师使命三方面指出时代呼唤现代教师应具有教育魅力,从国内外的优秀教师的教育魅力谈到到中国自古到进的着名教育家们的教育魅力,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每一个优秀的教育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教育魅力。教育魅力让教师从理论、行为、精神上引领学生求真、求知、求实,学生乐于接受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师的引导。

赵希斌老师还在本书的第八章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学习、实践、思考。

一、学习——教育魅力提升首部曲。因为学习,再学习,这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实践——教育魅力提升二部曲。不少特级教师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魅力,都是因为他们立足于实践。正因为有着丰富的实践,他们的学术建树,才有鲜活的生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根牢牢地扎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中,正行正学,将实践的成果内化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魅力。

三、思考——教育魅力提升三部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魅力教师如何修炼呢?从“修炼”二字中,就可以看出其艰巨性,就好比孙悟空在八卦炉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一样,是要历经诸多风雨,历尽无数煎熬的。无论是人格修炼、学识修炼、语言修炼,还是教学修炼,等等,都得日日行之,坚持不懈,虽九死亦不改其行;困难愈多,愈要坚持,读书愈久,其香自来。经过阅读,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

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教师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盾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可关键是平时该怎样做?这里的意见为我指明了方向:要持续不断、读思结合、以写促思、系统性。

三、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

一名有魅力的教师,他能尊重学生,对学生有亲近感,能走进学生心灵。他能学会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呵护孩子的自信,懂得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会发现孩子的亮点,长处和不足。他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孩子,去亲近孩子,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孩子。不会因为学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观的,去批评他,指责他,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尤其是能尊重那些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尽管他也会批评,但至少不会体罚和污辱学生的,而是很婉转地让学生接受,以致于学生心服口服。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人们都说: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又能给予学生怎样的环境呢?这不禁让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五、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

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一名充满魅力的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所谓“学高为范”。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理念不断提升,能适应新课标。

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度能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而阅读可以滋养底气,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让书橱和头脑一天比一天充实。

魅力课堂范文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是如此,要想构筑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的魅力音乐课堂,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语言。教师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要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求相协调,教师要不断地追求语言、声态与神态、形态的吻合,直至“声、神、形”的合一。

一、巧妙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用心去感受、学唱歌曲。不但重视范唱、学唱、歌曲处理等环节,还要注重导语的作用,导语是通向学习新歌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新歌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1、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讲故事:引起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则是吸引儿童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教唱一年级歌曲《大鹿》时,老师给学生讲故事: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住着好多小动物,它们和睦相处,团结互助,无忧无虑的在这里玩耍,忽然有一天清晨,“啪”一声枪响,发生了什么事呢?听了歌曲你就会知道了,这样很自然就引入新课了。

2、联系旧知,温故知新

旧知包括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我们在设计导入语时,可联系已有知识,增强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如:在欣赏教学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欢快、沉闷缓慢两种情绪的理解,不但让学生想象用动物的动作来模仿感受,而且鼓励学生来寻找身边的打击乐器敲击出不同的节奏来模仿(敲击碗可以表现出欢快,敲击水通可以表现出沉闷缓慢)。这样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技能,一举两得。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导语设置悬念,能起到耐人寻味,饶有风趣的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如猜谜语,这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老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孩子们靠着他们的经验和联想很快就会齐声答出是“青蛙”。老师马上鼓励孩子们:“你们说得太对了,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小青蛙找家》”。于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儿歌就会在学生的蹦蹦跳跳中自然感受,轻松学唱了。

二、精心设计提问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琐碎苍白的“浅问题”:如“好不好、要不要再唱一遍”之类变异了的独白,教师主宰的“假问题”领着学生去找寻系列“标准答案”,漠视差异的“偏问题”,脱离目标的“空问题”等等都普遍存在。虽然这些问题的提出有时活跃了课堂气氛,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受益的学生也不多。

1、趣味性提问语

趣味提问能使教学化难为易,使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致。如在欣赏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先让学生聆听S・H・E《不想长大》并学唱主旋律,而后再让学生聆听《第十四交响曲》,学生马上就能发现乐曲的部分与其相似之处,从而加深对乐曲印象与理解。

2、选择性提问语

一堂课的提问不仅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吸取知识、感受、体味音乐的一种反应。如在教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时,我运用不同的范唱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主辨别、选择正确的唱法,这样学生会更为形象地把握歌曲的情绪。

3、情境性提问语

如何使抽象的教学变成形象化的、易被学生所接受并吸收的教学,是每一教师所关注的话题。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设计形象的提问情境,也应该是一个提问艺术探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三、及时使用评价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提问需要一定的艺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更需要艺术。因为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特别是激励性的评价,更有利学生树立信心、明确目标和方向。为此,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对每一回答或者有回答欲望的同学尽量表扬和鼓励,努力捕捉他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习上不断得以提高。

魅力课堂范文5

一、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课,首先让他们先喜欢音乐老师

1. 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教师特别是音乐教师,一定要塑造良好的外表形象和树立美好的内在形象。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和发型,不但会给学生某种暗示,而且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音乐教师在穿着打扮方面,既要显示其职业特点――文雅、庄重、朴实,又要符合审美情趣――合体、合度、和谐、显时尚但不妖娆。此外,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学生视野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许多事例证明,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最深远,教师魅力越大,学生就越喜欢,从而自然而然喜欢你的课。

2. 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能歌善舞、会弹会唱以外,还要具有渊博的学科学识、过硬的业务水平和创新意识,才能做好学生的引路者。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音乐教师要练好基本功,并要不断进取,积极参加进修培训和相关业务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才能用美妙的歌声、悦耳的琴声和优美的舞姿感染学生。

3. 音乐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艺术表演活动,展示艺术才华,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

音乐教师的学识主要体现在对音乐的审美鉴赏、音乐审美表现、音乐审美创造、音乐现场表演以及艺术修养、文化底蕴的广度和深度上。音乐教师的艺术才华往往是通过一些艺术艺术表演活动中才能得到彰显,音乐艺术美的魅力,为音乐教师展现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为音乐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外艺术表演活动,使自己的艺术才华在师生中产生共鸣,提高知名度,在学生中树立更高的地位和威信。

二、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家长、学校和老师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音乐课程改革的推进。如:学校对音乐课重视不够,师资力量薄弱,音乐课程研究不够深入……严重影响着音乐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特别是音乐课堂教学,由于教学部门不重视、投入少、监管缺位等,普遍出现授课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真正能将音乐学科内在的魅力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这一门课程的兴趣。所以,要让学生爱上音乐这门课程,必须从课堂做起,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唱歌曲《青春舞曲》这一课时,教师可示范多种唱法,让学生感受、评价。从而让学生知道,如果只是平淡地演唱,这首歌显得很平淡,没有一丝朝气。如果有目的地控制好气息和力度,轻声唱,效果大不相同。特别是在唱“别的那哟哟”这一句歌词时,要求做到“活泼且富有弹性”,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边唱边听自己的声音,去欣赏自己的歌声,感觉到自己的歌声原来也这么好听,他们便会渐渐地喜欢演唱,喜欢音乐课所学的歌曲。又如:在上以为主题的音乐欣赏课时,事先不讲解歌词大意,不花时间去诠释音乐,而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巧妙地安排了《青藏高原》、《走进》、《阿姐鼓》三首歌曲,中间插入散文诗般的导语,让学生静静地听,深刻地想,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情感启发。这样在学生脑海中不时闪现出高原、雪山、蓝天、飞鹰、寺庙、希达拉宫、青稞酒、酥油茶等景象。这堂课整个过程充满了音乐性,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净化,是一种文化视野的开拓,不但提高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还陶冶了学生情操。

魅力课堂范文6

关键词:期待;演绎;涌动;尝试

学生的童年生活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因此课堂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语文老师有责任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自由飞翔,领略课堂生成的魅力。

一、期待生成的出现

在富于变化的课堂上,教师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呈现教学的精彩。教师要学会等待,认真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及时转换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投入地体验、探究、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俯下身来,走进学生的心灵,把自己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一员,给学生充分表达与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走上黄金的舞台,展现自己最亮丽的风采。

在《负荆请罪》一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练蔺相如、廉颇、韩勃的对话与动作。学生根据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及自己的朗读、表演技巧选择角色,有的还大胆邀请老师加入。他们在学习小组里互教互学、互演互评,结果上台表演的小组一组比一组出色。他们把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廉颇的趾高气扬、勇于改过,韩勃的朴实忠诚等形象演得栩栩如生。

在生生互动、互补的探究学习中,学生有了互动的平台,学生的思维、情感等得到唤醒和迸射;同时也大面积有效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成为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焕发出了语文课堂的韵味。

二、演绎生成的精彩

教师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感,尽情地诵读,自主地实践,演绎生成的精彩。

《夹竹桃》中有这样一段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教学时,老师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同学们有什么感触吗?”片刻的凝神思索后,小手陆续举起来。有的说:“夹竹桃默默无闻地开,一点也不张扬。”有的说:“夹竹桃真是虚怀若谷啊!堪称花中的‘真君子’!”还有的说:“夹竹桃的花期如此长,它有恒心、有毅力!”……

这样的课堂不仅是个性的挖掘,更是对学生的关爱,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说。让课堂变成学生施展个性的舞台,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呼吸,自主地发现与创造!

三、涌动生成的智慧

课堂中或许会发生和教学无关的而又鲜活的东西,或许稍纵即逝。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捕捉这些生成信息,积极引导,使课堂有效生成,焕发出真实的精彩。

在《黄鹤楼送别》的教学过程中,当师生共同沉醉在李白和孟浩然分别的场景中时,学生朗读“岸上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部分男生情不自禁地学起了沙鸥的叫声,教师没有指责学生,而是和学生默默地沉浸在这美好的境界中。琅琅的读书声和着点点的沙鸥的叫声相映成趣,学生很多感想让人心动。有的说:“沙鸥你可知道?正是你伤感的叫声,李白才吟出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呀!”有的说:“点点沙鸥、依依杨柳、一江春水……这动人的场景怎么不使人顿生愁绪呀?”有的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缘你们还能再相聚!再举杯同饮,共吟诗作词!”还有的说:“李白不要触物伤情了,你看这点点沙鸥正在为你的朋友送行呢!这依依杨柳正在为你弹奏别离的乐曲呢!”……

转而教者又说:“如果我就是孟浩然,哪位同学能用诗句来安慰我,为我送别?”学生更是情绪高涨,有的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的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还有的说:“我想唱《朋友》这首诗为你送行。”……

课堂中学生没有束缚,充满师生的互动,洋溢着师生的亲密,学生身心自由。在这样的场景中,思维才能开阔,智慧才能涌现;师生的交流变得通畅而自由,学生的思维才能被充分地激发,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四、尝试生成的延续

上一篇有效教学

下一篇课堂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