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实训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导游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导游实训总结

导游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模拟导游实训课程;项目教

一、项目教学法模拟导游实训课程的应用

(一)确定项目任务

根据我院的培养计划,《模拟导游实训》课程建立在先导课程《导游服务技能》《导游讲解实训》的基础上,学生已基本掌握导游带团的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讲解技能。实训时间为一周,线路为华东线常规线路: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南京,时间6天。华东线导游因在华东范围内将全陪和地陪的任务集于一身,又称为“区域导游”。工作涉及的范围更广,对导游的服务技能要求也较高。实训过程中,假定具体的接团对象,项目任务分工都由此展开。

(二)项目任务分组

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实训过程分为6个模块:项目一为熟悉和落实旅游接待计划;项目二为接站及首站沿途导游;项目三为沿途导游服务;项目四为景点讲解服务;项目五为用餐及住宿安排;项目六为送团服务。项目一为接团前的准备,项目二至项目五为带团过程中的各项服务,项目六为送团服务。

确定项目后,将班级同学分组,每个小组人数的多少依据各项目所需的人数确定。分组后,以小组为单位,明确每个组的细分任务。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项目一是每个小组都必须做的任务,每个小组都必需明确自己的接团对象。其余项目分组完成。学生自行确定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

二、实施实训项目

(一)实训项目一:熟悉和落实旅游接待计划

接待计划是组团社委托各地方接待社落实旅游团活动的契约性安排,是导游了解该团基本情况和安排活动日程的主要依据。

实训时间及地点:出发前,实训教室。

实训任务:熟悉掌握接待计划的格式与内容、准确掌握接待计划和各项服务内容。分发接待计划单,每个组的同学须掌握的内容:

(1)所在接待社信息:接待社的名称、联系人及电话、地址、规模等。(2)组团社信息:地区、名称、联系人及姓名、联系方式。(3)游客信息:人数、是否有小孩、禁忌、职业、年龄层次。(4)接团信息:接团地点及时间(火车车次或飞机航班号、自备车的接团地点的确定)、全陪及电话、驾驶员电话及车牌号码。(5)具体行程:景点、住宿、用餐、加点及购物等安排。(6)费用:是否需要现收费用,如果需要,了解具体项目及数额。(7)准备接站物品:导游证、导游旗、话筒、做游戏用的道具等。

每个小组根据假定团的信息准备自己的服务内容。

任务考核:根据具体情境,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团队信息。比如如果是飞机、火车团,是否提前跟驾驶员打电话联系,确认接团的地点及时间等;如果有团队需要较早出发,是否跟酒店确认供应早餐的时间等。

(二)实训项目二: 接站及首站沿途导游

地陪必须做好接站及首次沿途导游,在游客中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热情友好的服务态度和精彩的首次沿途导游会使旅游者产生信任感,利于下面工作的开展。

实训时间及地点:出发前,校园“合一广场”接站,旅游车上致欢迎词。

实训任务:掌握接站的程序;掌握首站沿途导游的程序和内容。根据分组,本组的同学须完成以下任务:

(1)团队抵达前:与全陪联系抵达时间及人数有无变化;与驾驶员确认集合时间及地点,并提前到达;到达接站地点后,再次核实交通工具抵达的时间;熟悉地形,了解洗手间的地点等。

(2)团队抵达时:举旗迎接团队,核实团队信息。

(3)团队抵达后:清点人数、带领游客等车,如果需要,安排游客去洗手间。

(4)首次沿途导游:致欢迎词,简单行程介绍,城市概况,沿途导游,注意事项。

任务考核:上述具体的任务完成情况;仪容、仪表是否符合导游规范;欢迎词的撰写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注意细节的考核。比如接站时,是否面带微笑迎接游客;欢迎词介绍驾驶员时的称呼;南京概况的介绍是否具有针对性等。

(三)实训项目三:导游参观游览沿途服务

导游参观游览沿途服务指在华东线导游在旅游车上提供的服务,包括城市间的和城市内部的。既包括沿途景观的讲解,也包括即兴讲解。

实训时间及地点:各城市间及城市内部旅途中,旅游车上。

实训任务: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提供的服务有区别。注意:每次下车前提醒游客带好贵重物品。

(1)宾馆出发至景点途中:出发前清点人数,提醒游客是否有遗漏物品;途中讲解沿途景观、即兴讲解、介绍后续景点。

(2)返程途中:回顾当天行程、沿途景观讲解、即兴讲解、调节气氛、介绍后续行程及注意事项。

(3)城市间交通途中:回顾上一段行程,介绍下一段行程,沿途风物介绍,调节气氛。

任务考核:掌握以上各任务;注意细节服务;注意服务的针对性,比如即兴讲解,能够根据游客的兴趣点选择讲解内容。

(四)实训项目四:景点讲解服务

景点参观讲解服务是对参观景点的介绍及讲解,是导游的基本服务。

实训时间及地点:各参观景点。

实训任务:根据游客特点,合理撰写导游词; 掌握基本的讲解技巧;仪态、仪表符合导游工作规范。

(1)即将到达景点时:讲解景点背景知识;游览线路介绍;注意事项提醒;宣布集合时间、地点。

(2)参观景点过程中:介绍具体景观及其内涵;注意观察游客的动向;合理选择讲解路线。

(3)参观结束后:回顾景点,介绍外延知识。

任务考核:导游词内容是否全面、正确,重点突出、有适当发挥;讲解方法运用得当;路线选择的合理性;普通话是否标准、讲解是否流畅;表情及其它身体语言的运用;注意事项的提醒及应急状况的处理。

(五)实训项目五:用餐及住宿安排

用餐及住宿安排是导游提供的生活服务,看似简单,其实要求较高的导游服务技巧。

实训时间及地点:各用餐餐厅及住宿餐厅。

实训任务:合理安排用餐及住宿。

(1)用餐:根据餐标、游客禁忌、游览路线等安排合适餐厅;分配用餐组别;用餐过程中巡视;解决问题。

(2)住宿:介绍宾馆设施;合理安排房间;讲解注意事项。

任务考核:完成以上服务,注意细节。如:一家人尽量安排住挨着的房间;通知饭店为北方游客准备面食等。

(六)实训项目六:送团服务

旅游团结束本地参加游览活动后,地陪应做到使旅游者顺利、安全离站,遗留问题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

实训时间及地点:旅游车上及校园“合一广场”。

实训任务:掌握送客服务的工作内容、熟练掌握送客服务各项工作的流程。

⑴ 送团前:核实票据;合理安排送团时间及行走路线;结清账款;做好离店手续。

⑵ 送团时:致欢送词;注意事项提醒;协助游客办理手续。

任务考核:任务完成的圆满程度;欢送词的撰写及表达。

三、检查评估

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评估是项目教学的重要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服务技能。

先由各组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撰写实训日志,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缺点;同时,各组成员互评,扮演游客的小组对扮演导游提供服务的同学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打分;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价。通过师生的评价,找出实训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便于以后改进和提高。

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加权算出:实训成绩,由教师评定成绩、小组互评成绩、小组自评成绩三部分加权算出;实习日志,每天实习的内容总结。记述本组同学及其他小组同学对每个任务的执行过程,总结经验、评定不足;实习报告,经过教师的指导,重新审视整个实习过程,阐述实习期间的感悟和心得。

成绩评定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不同组别学生之间探讨得失的过程,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则是整个实训过程的升华,总结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的成绩和不足。

导游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模拟导游;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充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凸显其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意义。模拟导游,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把课程内容与实训内容组合成多个教学项目,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这里的“目标”,可以是一种方法,可以是一项技能,也可以是一项综合能力。“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质是将教室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模拟导游实训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教学过程更具有实效性,同时也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论讲授—模拟导游从“教”开始

模拟导游的第一步应当是理论讲授,即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的教师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只要培养出学生的技能、教会学生怎么做就可以了,不必讲授理论知识,这种观点未免有些极端。的确,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但必要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少。理论知识既是指导实践的准绳,也为学生将来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例如,何为导游员、导游员的职业素质、导游员工作程序等基本理论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必要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讲授法足以完成,但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入导游模拟实训室,开展情景教学,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全陪导游员、地陪导游员、出境旅游领队以及景点景区导游员实务等内容,教师要依托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类导游员的工作程序、熟悉各类导游员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接待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各类问题(如:接送站的时间准备;交通票据、旅游行程、游客行李等的核实确认;接待服务中的工作侧重点)等。

教师应预先或在理论讲解过程中穿插导游带团案例,案例的选择要以每次课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选择。首先,所选案例应当是真实的、完整的。每个案例是出自现实的情况记录,是对实际情景的一种描述,同时又是一次完整的带团经历;其次,所选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和实效性。案例既能体现导游服务的实践意义,同时能及时反映出导游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最后,所选案例应当具有启发性。通过案例启发学生进行思维,使其获得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到案例的不同形式、篇幅长短和内容结构等,从中选出与教学目标相应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2.知识传递—通过“学”将综合知识与方法传递给学生

现代的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更是能力的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习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知识传递作为模拟导游的第二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教师如何让学生学。教师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主体,是首要条件。“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双师教师必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将专业技能分析、展示给学生,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教会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创新意识并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具备组织学生进行行业分析、预测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以适应这种趋势的需求。授课教师应当具备完备的导游理论知识,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能够将行业的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应当具有导游行业一线工作经历,能够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并能指导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养成。

二是学生如何来学。“一体化”教学中,要使学生从单纯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将“接受式”学习改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充分讨论、交流的时间,有观察、实践的机会,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形成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将专业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合二为一,理论课教室和实训室合二为一,让学生边学边练,即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互动,才能营造一种主动研究、探索,不断创新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导游带团时一些真实的“故事”,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一些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通过讨论交流,可以总结好的方法用于今后的工作,同时可以积累经验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一些技能与方法的学习(如导游语言技能、导游讲解方法等),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掌握其中的要点。大部分学生在掌握了导游语言运用技能、导游讲解技能和导游讲解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自身情况,编写欢迎词、欢送词以及市内著名旅游景点的导游词,不仅灵活运用了各类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模拟实训—在“做”的过程中完善操作技能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的内容相结合,改变原有的讲授完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理论课后再进行实训的办法。在教学方式上,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采用在实训教室讲授理论、边讲授理论边让学生动手练习的方法上课,或在短时间理论课后即让学生进入实训操作,即实现理论课与实训课在空间上的结合。在教学时间上,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人为划分时间段的做法,从而实现理论课与实训课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些改变真正强化了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地位,真正做到了一体化教学的“做”。可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展教学:

3.1 讲解演示和模仿

这一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导游服务工作程序与规范,熟悉导游服务工作内容及服务方式。通过导游接待服务及导游讲解视频直观的学习导游服务的方法与技巧。课堂上,学生根据理论知识和教师的演示对导游讲解进行模仿和训练,为现场模拟导游做好充分的准备。

3.2 现场模拟

根据导游服务工作程序及情境设定各自角色,将校内实训室、校园及市区旅游景点作为实训场所,做好导游接待服务工作。如地陪导游员的迎接工作、入住饭店服务、商定活动日程、导游讲解服务工作、送客服务、处理各类问题等。按导游接待程序设定具体内容,如: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包括:导游员的欢迎词、城市概况、学校概况等情况的讲解;利用旅游专业实训室,模拟客人入住饭店服务程序,包括:协助办理住店手续、分配住房、分发房卡并与客人互通房号、介绍饭店设施和服务、照顾团员入住、带领旅游团用第一餐等;与全陪、领队核对、商定活动日程;按照校园旅游线路及市区景点旅游线路进行景点讲解,根据导游词并结合实景进行讲解和介绍,重点训练学生语言运用技能、讲解技能,教师及时对学生讲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讲解水平,使学生在讲解中能灵活运用各种导游讲解方法,使口头语言与态势语言有机结合,提高讲解的灵活性、生动性。游览结束做好送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确认交通票据,商定各项事宜,办理退房手续等;送站时做好欢送词的讲解。现场模拟过程中教师可让承担游客角色的学生提出各类问题让“导游员”处理,考核其应变能力。

3.3 师生互评

模拟导游实训结束后,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对学生表现及教师示范进行对比,找出各自优势和不足,便于及时校正不足,提高服务技能。

综上所述,通过模拟导游活动的开展,强化了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的导游理论、操作技能、导游讲解等方面逐步达到职业要求,通过模拟导游,使学生更直接、更形象的掌握一名合格导游员必须具备的各种实务知识和服务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导游及旅游相关工作。

模拟导游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仅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专业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便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模拟导游“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本领过硬的高技能型导游人才,有效地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能力,更好地满足行业需要以及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萍萍,钱正英.智能理论在模拟导游中的应用[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03.

[2]廖春花.旅游专业案例教学法探析[j].考试周刊,2008,24.

导游实训总结范文3

在实训中需要针对学生现存问题,选聘有业内工作经历的教师或旅行社人员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从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他们既是旅游服务的直接组织者和提供者又是旅游形象的展示者和传播者。为培养出业务能力强、符合社会需求的导游人员,就需要从导游专业的学生出发,在校外实训时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警示、多层次全方位的提升学生能力,帮助他们入职后缩短过渡期、尽快适应岗位。

一、自信不足 拘束不安

导游刚入行时,站在车前面对众人注视的目光常常会拘束不安、无所适从。这种紧张感多表现为:表情不自然、与客人无目光接触、说话声音小、肢体语言僵硬、缺乏互动、车内气氛沉闷、即使是自由活动时间和客人也无深度交流,这就很不利于及时了解客人所需。

二、讲解机械 缺乏灵活

有些导游在讲解时只是机械背诵书上的导游词,讲到数字年代等较难记忆的问题常常停顿语塞,他们既不会自然的过度衔接又不能灵活的增减取舍,往往只用一套解说来应对所有团队,而不会根据游客类型有侧重点的自如运用,这样很容易令客人感到乏味厌烦。

处事呆板 不会变通

判断一个导游的工作能力如何很大程度是看其处理事情的变通性,尤其是对于意外事件的应变。新导游常常循规蹈矩、处事呆板,对于细节问题考虑不周,该提醒注意的事项也不能做到提前警示。针对以上问题,就需要教师在指导校外实训时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一、举止得体 流利顺畅自然表达

导游与游客见面之初,还未作自我介绍,仅通过仪容仪表便已经给游客留下了第一印象,而且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根据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它还会影响游客对导游业务能力其他方面的判断。若是导游浓妆艳抹或是穿着高跟鞋短裙,便会给客人留下不可依赖的轻浮之感。所以在校外实训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形象进行严格要求。

无论是沿途导游还是在景区景点讲解,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车前体验,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感的同时对学生的着装、站姿、语音语速、目光交流、手持麦克方式等方面进行点评,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力求做到举止得体、大方自如,符合导游工作要求。

二、自成风格 熟练灵活应用导游词

导游讲解是导游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校外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导游词熟练、灵活应用的训练无疑是重中之重。教师要训练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自然地过度,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体系。

同时,在讲解时要根据团队类型、客人身份有侧重点的进行介绍。如果是公务考察团,客人会更关心些历史变迁、城市发展等问题,而老年游客往往对民俗风情更感兴趣,出游的学生则更喜欢自然知识、故事传说。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校外实训时把几类团队常关注的问题向学生说明,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导游词。

三、严谨求知 积累丰富多方面知识

要做一名合格的导游需要具备人文地理各个学科的知识,从珠宝玉石的鉴别到海味珍馐的烹调,从三皇五帝的更替到婚嫁丧娶的习俗,导游不一定是样样精通的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面面粗通杂家。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游客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他们的、饮食偏好、行为禁忌等方面的差异都是需要导游平时积累的。

此外,对于游客五花八门的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校外实训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以游客的身份向导游发问,以便集思广益、总结归纳。

四 、发挥特长 巧妙运用个人优势

游客对一次旅游的印象如何,其实很大程度是一种整体的感受,这就需要导游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幽默风趣、有的能歌善舞,如果能形成独特的风格,恰到好处的应用会为导游服务增色不少。比如车游滨海路时给客人唱上一段“大海故乡”,介绍东北民俗时惟妙惟肖的模仿一段二人转便很容易活跃气氛、调动游客积极性。若在自由交流时以当地的影视明星、运动健将为切入点聊一聊客人感的电影、足球等话题还能拉近与游客距离,为后续工作赢得配合带来便利。因此在校外实训中就应该挖掘学生的优势,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发挥特长。

五、认真细致 沉稳应对突发事件

认真细致是导游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在校外实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就客人常关心的问题向学生说明,比如商场的营业时间、景区景点的洗手间位置,帮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的习惯,提醒学生提前熟悉每个团队入住酒店的早餐的地点、开餐时间、周边商业街位置以及从酒店到机场、火车站的时间等等。

随机应变也是导游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带团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人员走失、受伤生病、恶劣天气等意想不到情况,为及时应对这些问题、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小就要求导游有迅速协调的能力。这一能力是随着经验的加深而逐渐增长的,在校外实训中教师要以案例的形式向学生渗透处事不拘泥不呆板的思想,为实际工作做好铺垫。

导游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导游技能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资料数据库;实训基地

根据国家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任务重大,旅游业人才成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开发中的重要部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而这个重点的实现要求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

导游人员是高职院校为旅游业培养的主要人才之一,课程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旅游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构建。本文立足地方旅游业发展状况,结合当下旅游专业教育现状,探讨高职院校导游技能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导游技能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导游技能课程指围绕导游工作流程和工作技能,以导游岗位为导向,为培养学生导游技能的配套课程,它的主体课程包括:《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广东导游基础》《旅游地理》《客源国概况》等,这些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配套的选修课,课程目标各有侧重,但都是旨在培养具备丰富知识面的旅行社工作人员,尤其是导游人员。但这些课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瓶颈问题:

1.学生行业认知态度偏差,专业兴趣低

导游技能的培养需要有大量的历史、地理、文学、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由于入校前对导游行业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旅游专业就是“玩”的专业,面对大量的知识储备要求出现了畏难情绪,再加上导游技能相关理论课程授课中理论性强于实践性,学生对于导游岗位的兴趣不高,甚至下降,导致出现“一年级学生热情高涨、二年级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

2.课程信息量大,实践效果差

导游行业的职业门槛较低,但合格导游人员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多,涉及面广。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很难成为优秀的导游人员。意识到这一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培养导游人才上,开设了《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地理》《客源国概况》《饮食文化》等必修课与选修课配套系统,旨在为旅游专业学生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石。这些课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满足学生求新心理的同时可以开拓他们的知识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这些课程都偏重于信息的传达,知识的教授,教学方式也比较简单,学生积极性低,缺乏实践性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压力大,课程结束后学生掌握不了相关的知识。

3.实训条件不完善

导游人员需要具备突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相关的特殊情况处理技巧。如引导游客、讲解不同景区的技能。这些都依赖于学生的实践。高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强,作为广东院校,所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学生普通话能力较弱。目前大部分存在的导游实训室都只是简单的“图片室”和“虚拟旅行社”,即达不到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信息要求。非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与现实的导游工作存在着偏差。

二、开展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借助特定的项目训练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因此,高职导游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方式的统称,不仅仅包括实践课程的教授、学生在实训室进行操作学习,也包括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所进行实际性的短暂实习。此外,整个导游相关专业群的课程设计都应围绕着提高学生实践性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来进行,由此来整合专业的不同课程各个环节。

1.创建体验式课堂

“体验式”教学理论主张: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导游技能培养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景点、地理、历史、民族文化和习俗、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积累,这些知识的积累往往体现在《导游基础知识》《饮食文化》《客源国概况》《旅游地理》等信息量相对较大的课程,单纯的课堂讲授不但无法让学生实现知识积累,而且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建体验式课堂有利于增加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引入、创造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场景和氛围,创建仿真的情境,将导游技能按照工作导向原则分成不同模块,转化成不同的学习项目,使学生在课堂模拟中产生体验,迅速理解和主动地教学内容。下面以“东莞地陪导游人员的培养”为例,讲解体验式课堂,如图所示。

首先根据工作任务创建学习模块,将任务分解,综合导游技能各子课程的教学进程,通过学生分组,轮换进行角色模拟,在仿真情景中开展带团工作,这些趣味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使其在体验中理解导游工作,掌握导游工作基本流程。还可通过“旅游路线会”“旅游线路设计”“景点讲解”等活动将枯燥的课堂知识演变成真实有趣的体验,形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淀。

2.完善“行业―专业”资料数据库

旅游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行业,旅游环境、旅游政策法规与旅游者的心态不断发生变化,旅游行业对人才在技能、知识积淀方面的需求也有所变化。因此,导游技能实践课程设计中所用的教学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和任务驱动必须跟上行业发展动态。此外,导游工作人员要想保持与游客的和谐关系,还要了解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利用共同话题拉近与游客的关系。要坚持以岗位为主的导游队伍培养,缩短与实际岗位的距离,考虑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需要创建一个校企共建的“行业―企业”资料数据库,既收集旅行社工作和导游工作的最新案例,又储蓄不同环境下教学使用的案例和任务,以此作为导游技能课程实践教学的保障。

3.利用数字技术创建仿真实训室

导游技能课程培养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坐在教室或实训室却需要了解广东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景区景点。现存的导游实训室太过僵化和简单,实训效果不理想。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讲,也没有足够的经费和时间供学生外出实践。3D导游模拟实训室可以弥补这些缺点,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环幕、高清设备等展示手段旅游景点的建筑、风光、环境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可以逼真再现旅游景点,创建出一套高度沉浸性的仿真场景,丰富教学手段。

3D导游模拟实训室利用互动体验式旅游教学,让学生在逼真的景点中受教。同时结合教学需求特点,由学生设定固定线路、设计导游词,并展示讲解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导游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教师实训指导工作的开展。

4.创建旅游“校企合作”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国家教育部开展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号召高等职业院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指在实践教学和合作学习等理论指导下,在“准、真、实”的工业环境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相对的、系统的和理论化的实践教学形式,体现出完整性、职业性、操作性等特征。

大学生队伍历来是旅游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也被各大旅行社所青睐。此外,在导游技能相关课程的教授中可以大学生旅游市场作为“引子”,帮助学生对行业知识技能进行理解和把握。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可以依托于国家支持的政策,通过合作办学、订单班或校企合作等方式将企业引进校园,创办企业主导,学生为主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园旅行社与校园导游队伍。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旅行社”就是一个实际经营的企业,从创办到经营到业务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结合课堂所学,到达提高实际工作技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晋.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J].继续教育研究,2009.

[2]张娣.浅析高职会计教学中的体验式教学[J].黑龙江科教信息,2010.

导游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旅游韩语;教学模式;情境教学

中国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充满魅力的自然景观。韩国因其地理特点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风貌,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中韩两国地理相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往十分频繁。在旅游业方面,来中国旅游和去韩国旅游的人次逐年增加,韩国入境和中国赴韩旅游市场潜力巨大,这就需要大量熟悉韩语和韩国文化且有接待能力的导游团队。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旅游韩语课,但是大都以韩语这一语言教学为主,在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欠缺,这与课堂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本文结合旅游韩语的课程性质和韩语导游的现状,分析了旅游韩语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典型问题,对旅游韩语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旅游韩语课程特点

旅游韩语课程是一门综合韩语和旅游知识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具有韩语语言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特点。它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方向,是一门有助于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学生业务技能的课程。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旅游韩语课程,并把它作为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既要注重对学生韩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对学生旅游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本课程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平台。

二、韩语导游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目前我国的韩语导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韩语导游中很多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人,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非常强,但是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的旅游业务培训,韩语和旅游的结合上做得还不够好。加之地域受限和从事导游人员有限,东北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韩语导游缺乏。二是各大院校出身的韩语专业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阻碍了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虽然拿到了韩语导游证,但是却不敢轻易接团。

三、旅游韩语教学中的问题

旅游韩语课程的开设为想从事韩语导游或韩国商务交往的学生提供了平台。但这一课程教学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教师教学时内容局限于教材,将课文翻译、词汇语法讲解作为重点,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教学手段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学设施不完备,教学环境仅限于教师和教材,缺乏实训室,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也给实训教学带来不便;借助多媒体辅助旅游韩语课堂教学时,过度专注于多媒体,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减少,发挥不出多媒体的优势,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教师缺乏实践,旅游方面专业用语翻译表达不到位,有些并不符合韩国人的语言习惯,专业术语翻译不够准确,且因为缺乏实践经历,导游方面的业务能力不足。

四、多种模式教学

从学校和授课教师方面出发,在旅游韩语的授课上,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课堂上,教师有目的的创设特定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情境,理解课堂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2.任务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是教师将学生分组,采取分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或作业,说明任务意义,一般是小组成员间先进行讨论和演练,然后在课堂上分角色用韩语进行表演,来阐释课堂的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提出问题,对课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3.实训教学模式。条件允许的话,针对旅游韩语课程设置实训模式场地,对学生进行实训培训。同时,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聘请企业人员辅助教师教学,可以与旅游社签订实习协议,推荐学生到旅行社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做到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真正结合。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启发引导、案例分析等方法,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实地演练,如参观校园、游览学校附近景观等。在游览前,让学生做好准备,设计规划旅游线路,熟悉主要景点的韩语介绍,预测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在游览过程中由学生轮流解说,通过具体的实践来补充课堂教学,这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总结

旅游韩语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探索。在具体应用中,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但是以上几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存在课前准备复杂、课堂时间把握困难等问题,需要授课教师积极思考,使多种好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雷挺.金锦花高职高专旅游韩语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39.

导游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导游业务》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2009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旅游产业正式进入国家战略体系。导游是“旅游业的灵魂”,导游服务是旅游服务的核心和纽带,导游服务质量对旅游服务质量起着标志性的作用,优质的导游服务能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起到扩散或传播作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的重要基地,导游业务课程是提高导游服务综合技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导致学生在实际从业过程中缺乏导游服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完善是提高旅游业服务水平,促进其蓬勃发展是现实需要。

一、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导游业务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程。高素质的导游人才应该具备健康的身心条件、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讲解和服务能力,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具备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处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等。[1]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应付导游资格证的考试或者是片面强调对导游讲解技巧的锻炼,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

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较短,导游业务课程也是一门新兴课程,教材建设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教材种类较少,且缺乏全面丰富的教辅资料。导游业务是一门应用型、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而多数教材内容片面以传统的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内容的阐述,导致教材内容与课程性质脱节。

(三)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滞后。

目前导游业务的课堂教学手段主要是课件加板书,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理论说教,老师讲解、学生听是主要教学方法。教师授课内容显得十分空洞,且没有说服力,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不足,师生之间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四)专业训练与实践项目单一。

导游业务课程注重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该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不够。专业训练与实践往往流于形式,授课教师主要采取组织学生到校园景点踩点或者观看教学风光片,学生模拟讲解的形式。有的学校实训项目只有欢迎词、景点导游等几个简单的内容,而导游应该具备应变、协调等能力却得不到训练,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五)教学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高校该课程任课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且从来没有从事过导游工作,教授的内容与导游现实带团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高校相关教学设备薄弱,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设施和场地,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设施也比较落后、简陋,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氛围。

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原则

我通过对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探索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个人素质培养的综合性。

课堂学习增加学生的知识与信息量,实习丰富带团经验、锻炼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注重个人技能的培训,提高个人才华、个性品格与修养,从而成为拥有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

(二)教材内容的系统性。

针对相关教材种类不够丰富、结构不够全面,教材内容在知识结构上更注重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性。学生学习教材时,无论是导游服务程序还是导游带团技巧,无论导游讲解技巧还是如何面对突发事件等方面,都应受到良好的训练。

(三)课堂教学效果的互动性。

在以往常规的课堂授课中,泛泛而谈的理论授课、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过时落后的教学手段等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授课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2]应引入互动式、情景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扮演导游角色,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四)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导游业务课程要求始终把能力培养放在第一位,然而目前众多高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影响了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我们要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探索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的实训项目,为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能力与导游服务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力量建设的专业性。

导游业务课程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教师的知识和素质,还要具备技术型人才的素质,不断更新与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设施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应加大投入,完善课程专业教学设施的建设。

三、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和教学设施建设为重点,课内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力求将理论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统一。

(一)明确教学目的,加强教材建设。

高校承担我国高素质导游人员的培养任务,导游业务课程应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强的导游从业人员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充分认识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的基础上,我经过长期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适合本课程特点和高校学生特色的内容体系,从基础原理、实践操作、带团艺术、应知应会四个模块编写教材,系统阐述了导游服务领域必备的知识和做好导游服务工作应掌握的技能、技巧等内容。[3]教材体系建设除课本外,还加大了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收集了风景名胜区的影像资料和优秀导游员带团示范资料,撰写了著名景点导游讲解资料及导游词创作,收集了导游个人技能培训资料(如歌曲、笑话、谜语、脑筋急转弯、绕口令、小游戏等),编写了导游业务案例分析集等,逐步建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教材体系,教学使用效果良好。

(二)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旅游教育发展的需要。首先,转变授课观念,在教学中以一种积极快乐的心态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讲授、问答、讨论、收集、展览、专题讲座、写小论文等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授课氛围。其次,运用案例教学法,从自己的直接经验(挂职、兼职、亲身经历)和间接经验(书本、书刊、杂志、互联网、新闻的信息知识)中收集案例,引导学生钻研知识、熟悉业务。再次,运用情景教学法,设置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情景。[4]对学生进行带团、问题处理等服务技能训练,满足个性体验和独特感知。最后,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素材把抽象、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图文并茂地呈现。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较快地融入课堂,增强了积极性和互动性。

(三)完善实训项目,创建实训基地。

实践性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完善实训项目和形式,学生既能够系统掌握理论基础,又能充分参加旅游服务实践。[5]一方面,加强教学实习环节建设,制订严格的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实习计划,拍摄学生导游实习的现场视频,为教学提供直观生动的资料。积极策划学校模拟导游大赛、南京高校旅游大联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省市旅游局、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志愿者协会等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导游技能竞赛及导游社会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与信誉好、业务量大的旅行社建立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跟团见习。在风景名胜区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从事景点讲解工作,或者利用专业知识为景区进行规划、宣传和市场开拓。形成集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活动赛事、企业合作于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应有的技能,提高学生综合服务能力,凸显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和开放性。

(四)加强师资培训与进修,重视配套设施建设。

我国旅游业对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意味着对专业授课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就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进修。可以在旅行社挂职锻炼,实地了解企业运转流程,提高实战水平。虚心向旅行社经理、优秀导游员等资深人士请教,把握旅游行业前沿最新动态,弥补专业实践经验不丰富的不足。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旅游技能大赛,在比赛中提高专业能力。积极担任各类旅游比赛的评委,准确了解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积极参与旅游管理咨询、行业发展和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等工作。进一步深造,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证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重视完善教学配套设施,教师通过横向协作、联合开发的方式加强课程教学软件系统的制作。健全多媒体视听系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程基础知识和原理。加强导游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制作景点沙盘模型,进行模拟现场的演练,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

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为培养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导游人才作出了实质性贡献。立足旅游行业的特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性质,从教学目标制定、教材体系建设、教学手段方法改进、实训项目设计及教学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并保证在实践中有效开展,努力为旅游业培养出一批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导游人才。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发展,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将继续深入、不断完善,保持与时代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珍.高校旅游专业教学中导游技能培养之我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2):48-50.

[2]赵阳.导游实务课程体验式教学刍议[J].教育探索,2008,(8):64-65.

[3]是丽娜,陶卓民.导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秦炳贞.旅游管理教学中情景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