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范文1
前言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发展教育是发展国家的基础环节。教育不光是要教会学生们一定的科技知识,也要交给学生们一定的体育健康知识。以往的教育体制下并不是很看重体育教学这方面的事情。但是随着国家的发展,体育教学也逐渐地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本文将简要的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呢?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到底有什么意义?其实研究高校体育课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发展不单单是发展学生们的知识素质,更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研究高校体育课程,有助于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1]。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建立一个体育教学环境。研究高校体育课程就包括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现阶段的利与弊。从而可以更好的建设体育教学环境。
二、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分析
1.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教学的实现
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并不是无的放矢的,而是有一定的目标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是的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现代化教学的特色。什么是现代化教学的特色?那就是基于现阶段教育水平与条件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往我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科技上的发展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落后的,这就决定了以往的教育条件也是比较差的。都是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一切事物都有了一定的改善。教学环境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要具有现代化的特色。
2.课程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也是体育教学建设的目标之一。以往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在内容上是比较单一的。一般只能在体育课上让学生跑跑步或者自由活动。那是基于以往教育背景下的一种体育教学。那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因此建设综合化和多样化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3.课程内容弹性和自主化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弹性化和自主化的建设也是新时期体育课程教学建设的一个目标。那么什么是教学内容的弹性化和自主化建设呢?其实所谓的弹性化和自主化教学就是指不在以一个标准、一种规格的方式约束学生[2]。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们的潜能。也会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体育教学原本就是一个不应该受到约束的教学。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弹性化和自主化建设是非常人性化的一种改变。让学生们可以灵活的展现自我。更好的吸收体育课程带来的知识。
三、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现阶段的问题介绍
1.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不得不承认,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其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3]。是的现阶段许多的高校仍然保留着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这里所说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指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一点的互动。使得原本轻松的教学变得很被动。
2.教学团队的素质偏低
在各大高校之间,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体育教学团队素质偏低。这里所说的素质偏低仅仅是指专业素质。对于那些教育比较落后的地方这种现象就非常的常见的。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师资力量甚至随便选择老师当做体育老师。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的师资团队总体素质偏低。
3.教学设备的缺乏
教学设备的缺乏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暴露出来的问题之一。各大高校由于资金、场地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对体育教学设备采购方面的事情并不是很上心。这就使得高校体育设备比较缺乏。
四、更好建设高校体育课程的几点意见
1.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改善现阶段体育教学环境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国家应该选取试点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学校首先应该进行教学模式的钻研,开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此外,试点学校还可以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有助于自身体育事业的发展;然后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推广。在试点学校中,选择比较成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其他的学校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依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现状。
2.提高教学团队的职业素质
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团队的素质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可以加大资金的投入雇用专业的人才进行体育教学这项工作。专业的人员具有最新和最专业的教学知识。可以更好的教授学生们相关的体育知识;然后,学校应该定期的组织老师进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得教授体育课程的老师能够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的游刃有余。此外还能让他们掌握最新的体育知识,从而为学生们传授知识;此外,学校也应该定期的对老师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督促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
3.采购先进的教学设备
采购必要的教学设备也是更好的建设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入手:首先学校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相关设备的采购。想要更好的建设体育课程需要采购的设备是非常多的,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所以这是一项非常大的资金消耗。因此学校在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的时候,应该事先做好市场调查。争取可以用最少的钱购买质量最好的设备;然后,国家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有能力购买一些体育教学设备的。对于这些学校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的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社会中的一些慈善机构或则一些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也可以有效的环节学校在进行设备采购时候的资金压力。也是为学校赢取更多体育设备的一个有效措施。
五、结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简单分析,虽然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但是这些问题会随着我国的科技的发展逐渐地被解决。因此希望相关的认识能够致力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
参考资料
[1] 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想[J].体育科学,2010,18(4):7 -11.
体育课程范文2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转变;良好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55-01
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界论及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培训和学习,使笔者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转变教育观点是该课的先导
1.1指导思想的转变。由注重"三基"向重视健康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1.2体育意识的转变。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而不是终身体育的特点。乐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1.3素质教育观的体现。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首先,素质教育是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以往的体育课以体育知识为中心组织体育教学内容,强化知识的系统化、运动技能和正规化,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其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转变教育观点是体育课的先导
2.1指导思想的转变。由注重"三基"向健康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体育课注重"三基",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2体育意识的转变。由阶段体育的意识向终身体育的意识转变。学校体育不再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入门期和打基础的阶段,而不是终身体育的特点。乐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自愿自主地参加适合于自己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运动实践,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
2.3素质教育观的体现。由"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体育课程范文3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关系
一、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
(一)体育课程的概念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项独立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严格、科学和系统的训练中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在考试与测评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这些方式达到提高学生运动成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的目的。从教学方式层面来分析,课程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形成的一种具有规范化、集成化、系统化和具体化等诸多特征的教学模式,这其中包含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社会发展形态以及教学内容等。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这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以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为方式实现其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在现阶段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基础教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保障,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在体育课程的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育课程的覆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概念
体育教学根据现代教学论中的基本观点,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并以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为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体育教学是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下运动相关系统模式和结构体系形成的一套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一定的体育课程内容为媒介,在课堂这一主渠道中,师生双方相互交往,并对体育课程的特定内容进行具体实施,其主要特征是教与学和谐统一下的身体教育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通过身体活动和锻炼,让学生系统的掌握一些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完成和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目的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意识、精神和体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然而在性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的性质进行分析,前者主要为后者提供方案和蓝图,并且由行政和决策部门进行操作,在性质上更多的类似与国家行政部门。体育课程设计需要在其工作中将国家的相关教育方针、政策制度、法规以及要求等通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形式反映出来,是以价值选择为中心的。我国教育政策中要求需要体育课程的教育要体现出我国的教育方针,并反映出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想、态度、观点、立场以及目的任务,根据这些要求,体育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指导性。而体育教学的性质是学校和老师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目标的要求,结合教育主体的需要,并根据教材特点进行设计并组织的一项具体的施教活动。从体育教学的性质可以看出它是通过教学活动过程将体育的价值以及课程目标、要求具体的落实并体现出来,从而完成其特定的教学目标。由此看来,体育教学相比与体育课程而言,具有更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体育教学设计往往会受到地域、学校环境和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带有其独特的特点。
(二)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功能上,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前者主要为后者提供总体的活动方案,是社会、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与体育实践活动之间的中介,发挥着纽带作用。因此,我国学校中的体育课程,一定会反映出我国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目标以及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要求。体育课程设计对体育教学能起到指导和制约作用,这是因为前者对后者会提出宏观的计划、标准和要求,对于不同教育阶段、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教学对象,体育课程设计在这其中能起到直接的导向、依据等作用。体育课程设计的功能体现在帮助教师更有效的“教”和学生更有效的“学”这两方面上,属于计划和方略范畴。体育教学的功能体现在以具体教学对象的需求为依据,将课程设计中的内容、标准、要求和目的等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具体落实。体育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功能关系可以将其比喻为设计图纸与施工、乐谱和作品演奏这样的关系,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环节。然而,即使是同一门体育课程,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同,例如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场地设施等。一般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和手段、拥有完善的环境设施场地等的体育教学过程会有更强的趣味性效果,当然也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反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单一,设施场地不完善,其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则会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不佳。
结束语:综上所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辨证关系有较为明确界定,体育课程设计属于总体方案和计划,对体育教学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而体育教学则是体育课程目标具体落实的实践活动。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定了体育教学能否取得较佳的预期效果,而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与落实的好坏也关乎到体育课程设计实施的效果。了解了体育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体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03):273-276.
[2]张金花.浅谈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5,14(08):190.
体育课程范文4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休闲体育 课程构建
作为提高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和增强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载体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必须向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休闲能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运动休闲需要的方向发展。休闲体育课程作为一种通过体育运动谋求个体身心健全发展,同时集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活动课程,必然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休闲体育概念及理论体系,国内学者通常把休闲体育称为闲暇体育,即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体育活动。对休闲体育概念与含义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休闲体育主要指人们在空闲时间里自觉主动地参与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达到自我享受、愉悦身心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
1.“休闲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的作用
通过“休闲体育”在高校的大力扩展,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充实了体育内容,与人的健康幸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大学生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直接感受到一种心情愉悦的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重庆高校“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现状
2.1任何体育教学课程都有优点和不足,重庆高校“休闲体育”课程教学也不例外。重庆高校学生在休闲体育课程中运动项目选择不再局限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散步、跑步等传统项目,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定向越野、网球、高尔夫、击剑、太极拳、轮滑、旱地冰球、攀岩等休闲体育课程。但在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许多体育项目尤其是新兴“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缺乏真实体验,导致选课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出于赶时髦,这显然和“休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目的的初衷是不相符合的。为避免学生选择“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时候具有盲目性,应该对学生选择“休闲体育”课程进行专门的宣传和指导,让学生选择适合的“休闲体育”课程。
2.2重庆高校体育教师从事“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现状。对休闲体育课程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重庆高校还缺少专门的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体育教师。完善的师资力量首先是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学校要有多种休闲体育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这就要求学校在储备师资力量时充分考虑“休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的需要。对重庆高校从事“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师资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高校体育教师的师资有限,而体育项目众多,学生的需求很多样,只有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一名体育教师掌握两个以上休闲体育课程项目的教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限的师资发挥更大的作用。
2.3重庆高校体育教师从事“休闲体育”实施活动场所和器材的现状。对休闲体育课程实施活动场所和器材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高校对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场所以学校的免费体育器材和体育场馆及校园空地为主,许多休闲体育教育项目属新开发项目,尤其那些带有危险因素的运动项目,学校和教师开展的积极性都不高,这就制约了对这些项目所需的活动场所和器材的建设;对比较贵的休闲体育器材只有少部分条件较好的学生会自己购买,大部分没有自己的休闲体育器材,这些因素对进一步在重庆高校中开展休闲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3.关于重庆高校实施“休闲体育”课程构建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强对学校场地设施的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新兴“休闲体育”课程教学需要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许多休闲体育教育项目属新开发项目,尤其那些带有危险因素的运动项目,要多进行教学方法、练习手段、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研究,从而提高学校和教师开展“休闲体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
3.2虽然重庆大部分的高校领导对本校的体育工作都很重视,但是在实际上很少有高校设置专门的休闲体育组织机构及专项资金拨款。今后要加强与学校领导的联系,争取他们加入到学校休闲体育的运动之中,以便更好地开展重庆高校的休闲体育课程建设。
3.3休闲体育的价值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强健的体魄、果敢的精神,而且学生通过参加野外的生存训练、攀岩、拓展和极限运动等,既提高了在艰苦条件下的自我生存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力量及团队精神等,又培养了乐观进取、豁达自信的性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了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最终发挥了体育课的娱乐身心功能及教育人的功能。
4.结论与建议
事实证明,将休闲体育课程引入高校,是高校体育课发展的可行之路。我们要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本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勇于创新,相信未来可以开发出更多适合重庆高校的“休闲体育”课程,从而促进重庆高校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1,(34).
[2]于可红,梁若雯.从休闲的界定论休闲体育[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24.
体育课程范文5
关键词: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影响因素
1.前言
1.1选题的依据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有力实施,我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我省体育专业发展的重任,探索我省体育教学的现状,寻找我省体育教学改革方向,促进我省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尤为突出。现今,从普通学校教育到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改革机遇,同时,也是学校民族体育教学面临课程改革机遇。在改革过程中,新的思想不断发现,现今人们从教学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不同的探讨和尝试,希望加快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
2.1湖南高校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现状调查
2.1.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现状调查
在我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教学中不足的方面:首先是在制定目标方面缺乏阶段性和长期性,不能提高学生理论与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能提高学生以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其次,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不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继承与发展,只重其形,不重其意教学目标。
2.1.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现状调查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方式上单调,还是传统教学方式,强调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忽视学生学习主导地位,缺乏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这种教学方法阻止学生主动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严重阻碍正常的教学效果。
在高校的教学的考核方法上有不足的方面:轻理论、重技术的现象”大部分的高校学校都采用不重视理论考试、只重视技术考试,把理论作为考试内容的学校很少,这说明我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考核方式简单,考试方式过于形式化,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也助长平时不努力学生学习氛围。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效果检查和评定。
2.1.3教师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现状的调查
教师们认为我省高校学校体育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几方面好处: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了解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当今我们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开发各种各样体育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选择性和对文化的认同性,同时也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
2.2.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改革
我省体育课程设置反映了高校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体育知识和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从湖南省普通高校调查表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定制目标方面缺乏科学的阶段性和长期性,太过分在于身体素质提高和运动技术的掌握,不利于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所以重点加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方面能力培训。
2.2.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学校一方面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加工,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局部改造和修饰,同时满足学生需要,成为具有健身、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实施者,也是最了解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基本情况,所以老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会按照学生的主体需要设计体育课程实施活动。
2.2.3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必须具有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时,必须设置合理的步骤来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具体的确定教学方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照课程目标,确定学习类型;
第二步:根据确定的学习类型,列出所有适当的教学方法;
第三步:确定与预期教学效果相关的教学方法;
第四步:从众多列出的教学方法中,选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最后一步: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检验所选教学方法是否实用
现代教学考核理念,不仅注意对学习结果的考核,还要注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同时也要把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
2.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开展课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而,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范围,不能仅局限在于平时体育课堂中,还应该有步骤,有系统,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体育教学效果。比如组建各种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学校训练队和表演队。经常组织参加全国各种与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活动。不断增加学生兴趣,也不断丰富学生生活更有利于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培养高校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是促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要手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主措,是面向社会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我省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单调,我省以武术为主干,缺乏其它健身和娱乐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1.2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成绩考核上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考核内容太过于单一,以学生平常演练水平为主;而在评价上大多数项目没有具体的量化评定标准,只靠打分对学生现场的临时表现做出评价;是我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展不好原因。
3.1.3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法有待提高,在于教师不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对学生不负责。严重阻碍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陶克祥,黄宝宏.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J].四川体育科学,2004,(03):107-03
[2] 孙高峰,唐韶军.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武术科学,2005,(2):6
[3] 薛龙.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改革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
体育课程范文6
随着学生生命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如学生自杀事件,再者学生心理疾病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倡导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填补生命教育的空缺。而体育课程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由此具备了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基础。
1 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秉持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的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思考生命,以便对于生命价值形成比较正向的认识,这才是生命教育的归宿所在。
生命教育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引导,而体育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析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其一,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来讲,体育是从生活实践发展而来,其在原始早期隶属于生活实践活动范畴和文化娱乐范畴,并且在人类身体素质发展,人格独立等方面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来讲,体育本质上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其二,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倡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程度,而体育课程也是关注生命健康问题,两者之间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2 现阶段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缺乏的原因
通过对于多所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现阶段体育课程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少,往往成为体育教师教学的盲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因素
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需要具备健康的体育教学环境,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的话,势必成为阻碍生命教育融入的瓶颈。体育课程目标设定程序化倾向严重,教学流程过于计较大纲要求,教学设备体系固化现象明显,由此形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接收生命教育,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2.2教师体育教学观念因素
在将生命教育纳入到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如果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本质,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将注意力放在体育技能锻炼上,以严格的课堂纪律去开展课程,自然使得生命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无立锥之地。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教师对于体育课程本质认识不清,对于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关系理解不透彻的具体表现。
2.3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因素
即使教师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这比较是体育教育的新途径,在缺乏经验的基础上去进行尝试,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现阶段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际教学经验相对有限,生命教育评价体系不全,往往很难将其付诸实施,这也成为目前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4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因素
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评价而形成的体系,可以对于学生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也关系到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现阶段,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没有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不同学生也没有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去对待,由此没能形成统一的全面的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由此给予生命教育的融入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3 生命教育理念融入体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综合上述对于现阶段体育课程缺乏生命教育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对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采取措施,以便改变目前生命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缺失状态。
3.1树立生命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思维
意识反作用于实践,要想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去,就要从生命教育观念树立,传统体育教学思维摒弃的角度入手。简单来讲,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生命教育教育和宣传,在全校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使得其成为开展体育课程的良好环境;其二,构建生命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经验平台,让教师参与进去,积极分享和学习教学技巧,以便更好的将生命教育理念运用到体育课程中去;其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开设大量的具备实践性的体育项目,以不断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使得体育课程朝着有利于生命教育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3.2改变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针对于现阶段体育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工作:其一,组建专家小组,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引导,改善和调整现阶段体育课程体系,如课程内容,课程比重等,为更好地将两者融合起来奠定夯实的制度基础;其二,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倡导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尝试,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其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尝试,以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为生命教育体系的融入打下方式的基础。
3.3提高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专业教育团队
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教师能力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专业化教育团队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对于生命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其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体育课程的质量。首先,把握教师招聘和选拨,将生命教育意义的考核纳入其中,以此作为竞聘岗位的重要条件;其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体育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能力;最后,给予体育教师优越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其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各种尝试。
3.4健全课程评价体系,营造积极教育氛围
针对于目前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其一,积极将生命教育指标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去,以学生评价教师,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去考核学生以及教师的体育教学质量,并且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成绩体系和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去,以此去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体育课程体系的积极性;其二,秉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对于不适合的评价指标应该及时地进行修整,以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营造更好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