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母亲河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母亲河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中国古代 古诗词 环保思想
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这悠久广裹的诗的国度里,古诗词的环境色彩多姿多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风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情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景……古往今来,诗人们身临这千差万别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激发灵感,创作诗篇,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也写出了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诗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水土流失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历史。可是秦以前她并不黄,春秋、战国时期河水是澄清的,当时黄河的名字叫“河”或者“河水”。《诗经?魏风?伐檀》这样写道: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一唱三叠,水清如许!
在其他诗篇中,也有描写河水可以照出风物的倒影等的诗句,可见,“黄河之水”当时还不是黄色的。
那么,河水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呢? 早在春秋时期,已有诗文记载河水不清了,郑国的子驷就引《逸周诗》说:“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可见那时黄河水已相当浑浊了。汉朝中期治水名人张戎更是有:“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这是在汉早期没有人说过的现象。“黄河”之名也正是从此时见诸史书的。这之后对黄河之“黄”的描写也越来越多了,刘禹锡的“九曲黄河万里沙”可见一斑,孟郊的《泛黄河》中也有“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这些都说明唐朝时黄河含沙量有增无减。这之后又有宋代王安石《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欧阳修的《黄河八韵寄呈梅圣俞》:“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清代查慎行的《渡黄河》:“地势豁中州,黄河掌上流。岸低沙易涸,天远树全浮”可见历史上的黄河水基本都是黄的。
炎黄子孙如滔滔黄河之水在不同的领域引领着时代潮流,也以不同的方式诉说着黄河昔日的荣光,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今,却成为一条悬河,危机着子孙的发展,对其的治理刻不容缓。
二、沙尘暴
沙尘暴从来源上看,属于自然现象,但是当人类活动强烈,引起地表干旱及植被退化时,会加剧沙尘暴的发生几率。从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尤其在以边塞生活经历为背景的诗歌中,我们能找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沙尘暴的真实体验。
《诗经?匪风》是有沙尘暴含义的最古老的诗作。
匪风发兮,匪车偈兮。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匪风飘兮,匪车嘌兮。顾瞻周道,中心吊兮。
谁能亨鱼,溉之釜鬵。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风之大,使得思夫之情更显情切!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杨尘沙”,描述了朔风扬沙的情景。这一阶段的诗歌中记述沙尘暴场景的非常多,如 “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已冥”(王粲《杂诗》);“ 悲风鸣树端,不睹白日景”(陆机《苦寒行》);“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别董大》)等等,意思基本上都是说大风刮起后,沙尘飞扬,遮避天日。后来的诗歌进了一步,对沙尘暴带来的其他影响有更多的阐述,北朝的王褒的《饮马长城窟》写到“尘飞连阵聚,沙平骑迹多。昏昏垅坻月,耿耿雾中河。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诗中写到“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元代的萨都剌《上京即事五首》写到“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紫塞风高弓力强,王孙走马猎沙场。” 田艺蘅 《塞下曲》:“黑风卷沙平太行,辕门列戟飞秋霜”等,都说明沙尘或沙尘暴天气现象古来有之。
而今,上帝抛沙的那只手越来越快,沙尘暴的发生频次和强度也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警惕。
三、动植物保护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的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他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瞥之长;不糜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当时人们还认识到保护山野薮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将动植物保护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步。
辛弃疾在《西江月》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写出了了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系的问题。
从大自然中走出来的人类,始终是自然连环中的一个环节,挥刀滥伐林木,让山川,使生灵无栖身之处,最后祸患必落到人们自己身上,爱护他们吧!
四、生态破坏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先贤哲人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论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充满了对自然的看法和自然环境的关怀,也警示世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
从 “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无不体现了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从歌春的杜甫《春夜喜雨》,到颂夏的苏轼《望湖楼醉书》等从咏秋的马致远《秋思》等,到叹冬的柳宗元《江雪》,使我们对自然界的和谐生态产生感知,唤起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娇滴,从“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到“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等。大自然,美不胜收。
然而生态环境恶化。“枯藤老树古道西风”是生态萧条,一片肃然的体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则表达作者对生存环境的百般忧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真实的描述了玉门关外春风不渡,环境恶劣的情形。《赤壁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记录了擅长火攻的葛诸亮多少次纵火造成的生态破坏。
呜呼,能不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历久弥珍,在千百年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先导作用。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良好的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创建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诗经译注》 当代文学出版社
有关母亲河的诗歌范文2
关键词:音乐 欣赏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学科,同时又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功能,而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审美创造与审美认知、审美判断相互交织,并与欣赏者原有的知识和修养相结合,产生良好的复杂心理反应。同时,由于欣赏者的情绪、角度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与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欣赏就是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培养学生去感知、鉴赏以及把握音乐作品中各个要素,从而产生想象,启迪智慧,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新课程新理念使我们认识到教育的理想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要树立“以人为本”,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只有尊重,才有教育和个性的发展。在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怎样教他们就怎样学,那种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忽略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使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现在上鉴赏课,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俯视学生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聆听钢琴作品《少女的祈祷》前,先不讲解课本上的相关知识,而是让他们仔细聆听,并引导、提示学生:“从音乐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先让学生说出初听的感受,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带着问题再次聆听,并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谈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由于作曲家写作这首乐曲时年仅十八岁,与中学生的年龄相仿,因此激起了学生欣赏的兴趣,说出了非常富有幻想的理解:少女在祈祷白马王子的到来、祈祷健康;向往生活美好,热爱自由;倾诉悲惨的遭遇;回忆爱情的浪漫……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新理念,而且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参与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的自身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优化组织教学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多种机会,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如,在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这首古曲时,先请学生交流讨论“我所认识的王维”,再通过集体朗诵这首千年绝句,充分感受王维和友人依依惜别感人至深的情意,感受古代文人朋友之间纯粹的友情,并强调这种情感的珍贵。在欣赏讨论结束后,请大家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更多的以友人分别为题材的诗句,学生们兴高采烈搜肠刮肚地想,东一句西一句地凑,想起来许多有关的古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赠王伦》里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大家一起集体朗诵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时,既感受到了诗歌作者高适开朗豪迈的胸襟气度,也获得了一种参与活动的快乐和成就的愉悦。再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请学生在《思乡曲》的配乐下,集体朗诵《乡愁》。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响起,深情如诉的音乐配上极为抒情的名诗,产生了极佳的审美体验效果。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获得了参与的快乐。
三、关注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体会音乐审美的意义
有关母亲河的诗歌范文3
一、中学生学习语文现状
现行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这样的误区:首先,语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成效不能很快显现,因此引不起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的重视,存在重双基而轻实践的问题;其次,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虽然轰轰烈烈,但许多人对新课程改革实质性内容知之甚少,学生没有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课堂热热闹闹、课下懵懵懂懂,学习浅尝辄止、浮在表面,难以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更不用说注重语文的人文性了;最后,考试方向性的引导使语文改革举步维艰,语文考试的成绩无法体现明显的级差,使学生感觉学不学语文一个样,语文学习没有成为一种真正的需要。
二、为什么说学习语文是一种需要
心理学中把“需要”称为是个体对内外环境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并能互相调节保持与外界的平衡。当知识匮乏时,势必导致阅历、谈吐、交际、气质等方面的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对知识的渴求。当摄取知识后,各种状态就会趋于平衡。
在经济腾飞、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万物皆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作为母语的语文更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求职就业、办文办会无不显示出语文的强大功能。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凸显,汉语已被许多国家列为必修课,她正以空前的优势走向全世界,成为全世界人民沟通交流的需要。中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借助汉语深入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作为中国人,学习语文更应当成为我们时不我待的需要。
三、怎样才能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需要
(一)让预习成为学习语文的一种需要
预习课文时要重视生字词的“音、形、义”及作者作品的简介。叶圣陶说过:学生认识生字词,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用句成语来说,就是“不求甚解”。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教学。我认为这样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清楚地记得我初中时的一位老师,他的课之所以生动取决于对作者的介绍不止于“简”,而是如数家珍,他对作者的奇闻逸事、性格特征等都能娓娓道来。如介绍李白,不止简单地记述“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有……”,而是介绍李白的放浪形骸,曾让“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后被赐金放还;他斗酒十千才能赋诗,后据说醉酒坠河而死。并能背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告诉我们浪漫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伟。在渴求的目光中,学生摄取了知识,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成就了学习的原动力,激发了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在介绍作者时千万不要止于“简”上,让学生在互联网上广泛涉猎,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让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展示。如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在路旁摆席,备茶、烟侍候,仅为了听一个故事。讲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朱熹“怒斩鲤鱼精”等故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喜悦,把语文预习当做一种需要。
(二)让课堂展示成为学习语文的一种需要
语文具有工具性,体现在它的实用上。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一切更讲求实用,然而不懂写申请书、请假条、书信此类的大有人在。为此,我建议应该重新在课文中加入应用文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应用文的习得。如建立小银行,后知填写汇款单、存款单;如QQ邮箱的申请,模拟法庭等。让学生在模拟中展示、演练、纠正,在合作学习中与生活接轨,不至于刚步入社会就到处碰壁。
新课标更注重人文性。古代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对偶,后知上下联,是平出还是仄出。这样不至于在贴春联时闹出贴错的笑话。根据房子的坐向,以及男左女右的规矩,我们不会在座位排位上出纰漏。从《台阶》中,我们明白台阶的高低、阶数有尊卑之讲究。比如绝对没有八阶之说,大部分是七阶,因为有七上八下的说法;学习《苏州园林》,明白中国建筑讲求对称性;《安塞腰鼓》让学生体会到了北方人民的粗犷、南方人的柔美。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简要分析,讨论诠释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不解之事。总之,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味,让课堂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
让口语交际成为学习语文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有明确的能力要求:首先,说话要看对象,要看场合。看对象包括对方的性别、年龄、身份。可以设置成问对方年龄(如您高寿),向进城的老太太介绍饭菜,向领导汇报工作,等等。场合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我们耳熟能详的总理智对美国记者的派克钢笔的故事,吴仪怒骂美国为强盗的故事,无不维护了中国的尊严。其次,说话有婉言与直言之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两个儿时伙伴一个一席委婉语当总管,另一个一番揭底话丢性命的例子就是佐证等。近年来语文中考口语交际试题占了一定的比重。我们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适应不同场合,正确运用语文知识,尤其是大学毕业后步入社会求职,口语交际便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让课后实践活动成为学习语文的需要
有关母亲河的诗歌范文4
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来临,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在此形势之下,原来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因此,中国教育要做的,我们学校和老师要做的,与其说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如说是要让他们学习如何学习,为以后的自学打好基础。
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样的人能创新?只有具有渴望学习的强烈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社会、民族、国家、人类和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的人才能创新(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按现行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是难以达到的。他们需要在自主学习、探索、创新活动中培养。在此,我就语文新教材创新理念及其合理运用,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务必实现教师观念的三大转变
从传统意义上而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现代意义上而言,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穿针引线者。前者,教师的劳动是可以重复的,而后者,教师的劳动是一门艺术,不是机械的。因此,要当一名与时俱进的教师,必须实现以下三大转变。
1、由绝对权威者变为耐心引导者。长期以来,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教师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甚而颐指气使,言出法随,学生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这种现象,有人美其名曰“师德尊严”。但我们认为,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凸显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书育人的初衷离得越来越远。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耐心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语文学习是个性化学习,语言教师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由知识拥有者变为随堂学习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我们的学生只把教师当成知识的宝库,这对教育来说是悲哀的。我们教师要以满腹经纶为荣,更要以不授方法为耻。而告诉学生学习方法的最好方式,就是跟学生一块学习,师生互动,在经意和不经意中,在模糊和精确中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3、由公正裁决者变为善意鼓励者。教师的评论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很多教师“执法”公正,不吹“黑哨”。表面上看是好的,但实际上很容易将学生“一棍子打死”,抹杀他的智慧的灵光。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很多问题都不是单一答案。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对他们学习和创造的鼓励,是他们提升学习兴趣,攀登更高知识山峰,发挥创新潜能的不竭动力。
二、务必完全归还学生的三种权利
教学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处于主体地位,是由学生的主体意识所决定的。古人云:“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也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学生长期以来受的多是被动教育,所以他们认为学习不是他们的事,更多的是老师的事,从而就甘当一只鸭子,等着老师来填。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扶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须归还本属于学生的三种权利。
1、自主学习权。每位教师都应该清楚认识到,学生不是一架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灵性和活力,富于想象力的,是集生活、学习、审美于一体的活生生的人。由于个性的差异,他们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有选择的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习要因材施教,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学习、思考空间,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巨大转变。
2、人格平等权。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生来到学校,并不是以单一的学生的面貌出现的,而是以形形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他们除了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尊重一个人的价值和人格。新的教育理念更提倡公平和平等,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合理的价值选择和独立的人格发展。对于以个性化学习为显著特征的语文学科来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文学本身的魅力。
3、自我发展权。现代工业对社会经济生活最大的贡献是“批量生产”,而现代教育最先进的理念是“手工制作”。我们不赞成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培养人才,也不赞成学多于悟,记多于想的学习模式。我们要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挖潜、自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多样化才是天道的合理,学生的多样化才是教育的平衡。
三、务必构建三种特征的课堂
“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本书”,有的还外加一根教鞭的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使学生在里面不但感觉到单调,困乏,有时甚至感到恐慌。要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构建新理念下的崭新的课堂。
1、综合性学习课堂。新教材和新的教学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综合性学习”具有游戏的魅力,它吸引着学生在不经意中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如老舍先生《茶馆》一文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读,可以让学生讲这个故事,写独特体验的读后感,也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全面展示作者生产、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甚而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方言的特色。再如小学课本中的《敕勒歌》一文的教学,可以通过诗歌朗读,品读诗文来深化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也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来增强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更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图书、资料、网络等去搜集我国少数民族的有关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唯其如此,我们才能冲破三尺讲台、甚至冲出教室,到更广阔的课堂去获取知识的营养。
2、开放性学习课堂。语文知识涵盖百科,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老师懂得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科技、宗教、道德等学科的知识,并引导学生搜集天文、地理的有关知识,可以介绍人类征服太空的科技发展史,可以介绍我国古今以月亮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把课堂由课内延至课外。再如以“母亲河”为主题的语文教学可以讲“蜀山兀,阿房出”为始的黄河断流史,关注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讲黄河哺育中华民族,但又水患不断,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可以让学生搜集黄河沿岸的有关风土人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也可以让学生读有关黄河的艺术作品,使他们受到艺术熏陶。如此,多科知识的交叉渗透,不仅可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趣味性学习课堂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强调学生要“愿学”,更重要引导学生“会学”、“乐学”,讲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主体在认知客体的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常常表现为一种“兴奋力”,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种做法:其一,侧重一个方面。我总是认为:“想一切都灌给学生的老师一定会走向失败。”比如讲小说手法,我会在景物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中根据课文特色着重讲一个方面;讲诗歌时,我会在音乐美、建筑美、意境美、文学美等方面中选取一个方面重点渲染。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易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其二,注重多方比较。文学中同一主题的作品有很多,教材中只是择一二而已,我们不妨将教材以外的作品列入一些引导学生比较、推敲、思考,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增加他们的趣味。其三,借助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增加知识含量。其四,充分展现个人的语言风格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其五,有时鼓励学生自主命题甚至“恶改”文章,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务必倡导的三种教学方式
1、自主性。学语文是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主动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刺激。我们不能因为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个性化发展,从而不允许理解的多向化,答案的多元化;我们不能因为设计教学过程,而规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与教师的是同一版本;我们更不能高压灌输使学生感到厌倦,轮翻轰炸使学生感到迷失方向……我们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寻求答案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精神的愉悦。
2、合作法。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类之初是以合作求得生存,而现代社会是以合作求得更大发展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合作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关键词”,甚至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精神。以前,我们总是扔几个问题下去,大家讨论,再选代表发言,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并不佳,因为责任没有到个人,仍然有大量的“出工不出力”者。最好的办法是每个人都分到具体的学习任务,然后再逐一发言,这样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和更深刻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探究性。“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究性就要体现在能把课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都作为学习的资源。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思考的习惯,不仅要善于引导、梳理,更要巧于启发。孔子云“不愤不启”,就是指要掌握启发的时机。我们还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多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五、务必提高学生的三个素质
教育以向社会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为目的,但学校向社会提供的并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和空间的“初级产品”。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之外,更要学到学习的方法。形成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的精神。因此,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要想有好的作为,必须实现以下三个“回归”。
1、回归自我。繁重的学习可能会使学生疲于奔命而疏忽思考其它的问题,特别是对自我的认识,从而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回自己的信心,确立自己的目标。“不做第几个谁,只做第一个我”。也只有这样,才能凸显他们的特征,张扬他们的个性,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语文学科在这个方面要发挥别的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2、回归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回到社会性的生产、生活中去。教育为生产生活服务,学习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提高学生的这个素质,既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也是一个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社会处处是文章、生产、生活处处有学问,从而培养终身学习惯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将创新精神和能力运用到生产生活中的大问题。语文学科在这个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