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1
一、 创设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只有当学生有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作为一名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为了让同学们愿意读书,乐于读书,在实践中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营造读书氛围。
(1)开设读书交流课。我确立每周五上一节读书交流课,课上,可以交流读书感受,可以探讨写作方法,也可以进行“好书我推荐活动”。还可以举行有关读书评比活动。借助课堂,借助同学,触动学生的读书欲望。(2)我鼓励学生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班长整理汇编成册,并开展诵读名言警句比赛,选择一些名人名家有关读书的名言作为标语,张贴教室。(3)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和方法。如鲁迅强调博览群书、列宁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李泽厚的泛览与精读和徐特立读书由少到多等,他们就饶有兴趣的到“书的海洋世界”中遨游,让学生在名人效应中汲取知识。(4)结合教材查阅资料。针对教材实际,我有时安排在课前,让学生以收集资料为目的,开展课外自主阅读;有时则安排在课后,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拓展了教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2、树立读书榜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小学生模仿性、好胜心极强,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在读书活动中,我仔细发现每个学生的变化,对于学生在阅读当中哪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优点,我善于及时捕捉和搜取,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放大”表扬,这样对学生本人是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是对其他同学行为选择的导向。
二、借助活动,培养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教育就不可能成功。” 事实上,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并将需要转化为动机,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愿望,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也只有经历活动,才能在“问题解决”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孩子的课外阅读,也只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才能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
1、重视学校的读书活动。
我们把定期组织各项平实而丰富的活动作为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激活点”,让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读书活动,我都精心组织,做到“有计划,重过程,讲实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同学们读书的积极性,把“读书”和“活动”结合起来,力求使每位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各有所得。活动的趣味性越强,同学们就越愿意读书。同学们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2、扎实做好班级读书活动。
为了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每学期开学首先写出详实的阅读计划,一周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或经验交流会,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评比等活动。
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2
关键词:目标;原则;措施;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45-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还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小学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我们要达到以上的要求和目标,必须把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重阅读、重积累”的语文学习规律,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此,我结合平时工作经验,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了本班的阅读指导方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阅读的快乐:阅读可以使人抛开许多烦恼,当人完全深浸在书中时,宛如进入一个文学宫殿,驰骋古今跨越地域。在书中辨是非、明善恶,由、书中获得智慧与快乐体验。转贴
2.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阅读将伴随我们不断成长。好的文学作品需要我们用一生去阅读。活动开展,就是要在师生、家长在感受阅读快乐形成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培养阅读习惯,为终生阅读奠定基础。转贴于 51论 文网
3.建立学习型班级:读书课程的深入进行也会对学校文化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人谈读书、人人爱读书、人人去读书的氛围下,学习型班级、文化型学校的建设也在同时进行。转贴于 51论 文网 省略
二、选材原则
教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科学合理的帮学生及家长选择和推荐相应的课外书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内容健康有益;2 .学生喜爱;3.贴近学生生活;4.符合儿童心理特征。除此以外,还要组织学生交流购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图书的渠道,提倡优秀图书资源共享。
三、具体措施
(一)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1.课外阅读课指导读: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课,教者应科学合理的安排:要有自由阅读时间,要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或组织好课外阅读交流会。
2.晨间早读课指导读:每周用一节语文早读课开展读书活动,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要形式有集体阅读、阅读指导、阅读交流等。倡导学生在晨间相互自由地交流读书体会,畅谈读书感受。
3.午间休息指导读:每周四、五中午十分钟时间,向学生开放相关的读书阵地,语文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们午间的休闲方式。
4.每晚睡前放松读;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建议每个孩子都在家中的床头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晚睡觉之前打开书本阅读,让书香伴着孩子入眠。
(二)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与管理
1.班级图书角:图书角保证一定数量的书籍,总数不少于100本。图书质量要有保证,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益于成长,书籍类别要丰富。要选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角的管理,要有健全的制度,严格管理,对学生加强爱书教育。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2.家庭藏书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压岁钱和节约零用钱,为自己添置一本好书的活动,也建议家长在节日、生日中以书为孩子的礼物,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阅读活动。
(三)强化阅读指导交流
1.每月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或学生之间利用阅读课进行推荐,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定期进行读书方法交流,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保证阅读的实效性。
3.上好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同年级老师要加强集体备课,课后加强交流与反思。
4.开展“亲子共读”活动,使家长与子女互动,学校与家长互动,子女间互动,家长间互动。转贴于 51论 文网 www
(四)充分展示阅读成果
1.每学期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
2.每年举行一次“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演讲比赛、名著阅读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因为阅读是一种信息输入,说写是一种信息输出,没有输入,哪来输出?
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3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交流名人名言,增强学生读书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阅读、乐于阅读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通过读书好方法的交流,做书签等活动,养成会读书、爱图书,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推荐与介绍活动,初步养成图书分类和推介的方法,了解图书有不同的种类;
(4)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采访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书籍对我们成长的巨大影响,从而更会学习,会阅读,会发展。
二、活动准备
(1)请学生每人带自己最喜欢的1-2本书。
(2)学生收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3)课前准备制作书签的彩色笔等用具和其他材料。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和好书同成长
(1)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照片,还记得这是我们学校开展的什么活动吗?
(2)师:是的,这是咱们汉江路小学开展“书香校园”主题活动时,同学们的读书收获。瞧,这张就是咱二1班的板报,听说我们办的活动还获得了学校的一等奖呢!
(3)师:孩子们,老师想知道我们都读了哪些好书呢?你“最爱读的书”的是什么书?(贴题)
(4)师:孩子们,读了这么多书,有童话书、科技书、神话说、作文书,真是丰富啊!那么,书在你眼里,在你心里仅仅是书吗?还是什么?
生:书是我的朋友,陪着我长大
生:书是我的老师,教我懂道理长知识
生:书像一块越嚼越有味的糖
…… ……
(5)师:真好!有两位了不起的的爷爷,他们叫高尔基,歌德。我们来看看,书在他们眼里又是什么呢?
书是知识的源泉。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让我们受益匪浅。
(指名读、说含义、齐读)
(6)师: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呢?把我们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也可以是你自己创作的哦!
……
总结过渡:好书是我们成长的伙伴,能够源源不断的给我们知识,让好书陪伴着我们健康成长!(板书:伴我成长)
活动二:我的好书我推荐
(1)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爱读的书介绍和推荐给同学们读,那我们就会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大的本领了。愿意向大家推荐你最爱读的书吗?那我们先在小组内开始推荐吧。
活动要求:①每位同学先在小组内向伙伴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
②推荐的时候,要说清楚书名、作者、和推荐的理由。
③最后,每一个小组推举一名代表向全班推荐好书。
④组内交流
⑤代表交流
(每组一个,他组补充,说具体)
4.师:孩子们,你们读的书真是丰富多彩啊,读各种类型的书,广读博览才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快乐。(板书:分享快乐)
活动三:爱书更要会读书
1.师:丁老师早就听说咱们班有一名读书小状元,她( ),猜猜她是谁?她就是(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有哪些好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现在我们就来个现成采访。掌声有请( )来接受我们的采访。
2.师:请接受我的采访好吗?请问,你平常都读些什么书呢?难怪你是小状元,你爱读各种书籍。
3.请你们来提问吧!
生:我们的学习任务都很多,你用什么时间读书呢?
生:你读书的时候记笔记吗?怎么记得呢?
生:你有多少本书,都是自己买的吗?
生:你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真不愧是我们班的读书小状元。
4.老师相信,其他同学也会有自己的读书好习惯,说说看。
5.看来二1班的读书小状元会越来越多的。不过,有这样几个小朋友可不像咱们班的孩子们这样读书,我们来帮帮他们。
(坐在电瓶车后,危险对眼睛不好;吃饭时读;上课时看书;看口袋书;在班级图书架上的图书上乱画)
6.师:每个组自己选择一个画面,给画面中的小朋友提提建议,好吗?
7.小组讨论
8.大组交流( )
9.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好的读书方式。
自由说
10.师:孩子们说的真好,我们不仅要爱读书,还要会读书。读书方法好,读书收获才会更多。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读书小状元。(板书:学会读书)
活动四:书签伴我读好书
1.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书签)老师有个建议,把刚才大家说的这些读书好方法、读书的名言,可以是自己创作的,写在这个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空白书签上。做完了,我们给全班同学都欣赏一下。
学生制作书签(音乐)
2.学生做书签,陆续送上来展示。
3.师: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张张精美的书签做好了,没有做完的课后继续去做,课后,我们可以互相交换分享,夹在你最爱读的书里面。让每一个拿到这本书的人,都来激励自己更加用心读书,行吗?
四、结语
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4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能更好地贯彻这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将积极开展大阅读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书香班级,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使班级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开阔学生视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
四、活动口号
畅游书海,塑造人生。
五、活动方法要求
(一)构建阅读体系
1、制定读书计划书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计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
(2)每个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计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组织一次“读书计划书”展示活动。
2、制定阅读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顶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中也必须遵循这条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合理规定学生的阅读量:一学年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编制阅读书目,合理选择读物
不同学生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思想已经较成熟,阅读速度快,识字量较多,因此可选择中长篇文章。
(二)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1、建立三级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读物,建立个人小书库。
(2)调查家中的藏书量、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小书库。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出较佳小书库。
(3)图书角定时向学生出借图书(每月三次)。提倡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
(1)每周二、四、五的早读课为规定阅读时间,由读书管理员组织,可朗读所教的课文,可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较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者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2)每天利用语文课课前两分钟背一首古诗,每周语文课中挤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可进行阅读交流、新书介绍和读法指导等。
(3)每学期定期组织召开阅读指导经验交流会。
(三)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建立读书成长册
(1)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班级定期组织评比优秀读书成长册。
2、出版读书小报
(1)学生在教师或者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出版两期“读书小小报”。
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5
让所有儿童都能获得阅读
让阅读成为儿童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
让阅读成为儿童最广泛的学习实践
南方分级阅读理念
趣味阅读——从激发儿童热爱阅读入手,让阅读有趣、好玩;
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程度选择不同读物,什么年级读什么书;
均衡阅读——引导儿童广泛阅读,接受各类读物的滋养。
儿童网络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实地和网络相结合,给学生搭建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交流舞台,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和交流。“七彩虹(IRIS)读书会”成立于2008年,由广州、湖北等地的7个班级的师生组成。以下就“七彩虹(IRIS)读书会”的理念、目标、内容、项目推进方式、阅读活动模型、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儿童阅读推广运动提供一个新的实践模式。
一、目标
1. 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 以网络读书会的形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实现智慧的交流和分享的最大化,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能力;
3. 与和阅读主题相关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从阅读走向实践,培养知行合一的真人。
二、阅读内容
结合羊城分级阅读、新课标推荐书目,以主题的形式,构建现代与经典、科学与人文、自然与社会相融合的校际网络读书会系列课程。
三、活动模型
读书会在鸢尾花“引言(和Introduciton)——阅读(Reading)——探究(Inquiry)——分享(Sharing)”的基础上形成了网络读书会活动模型(“七彩虹”之名即源于此),主要落脚点在推进阅跌,以知导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具体活动模型解释如下:
1. 推荐
这是整个阅读活动的起始部分,目的是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发后续的阅读活动。这个环节操作的关键词是:
主题——阅读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信息、书籍,也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所要求的语文学科阅读知识点。阅读内容从文字、书本延伸到数据图表、使用说明书、广告、视频、音频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主题的形式,把这些看似零散的阅读材料有序地组织起来。
头脑风暴——从推荐中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使用快速、高效的头脑风暴策略,确定共读材料的具体方向。
兴趣——阅读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师生共同参与;推荐的阅读内容和使用的评价接近生活,体现了阅读的实用主义和阅读的增值性,这些都强调了阅读的乐趣,更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持久地保持。
2. 导读
精编阅读材料(单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的精彩片段都可以),依据布鲁姆二维目标、知识维度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导向知行合一的问题。在操作上,此环节强调的是发展学生的演讲能力和推介能力。
思考——通过导读活动引起学生对核心内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思考,是阅读活动足否有深度的关键。
3. 推进
推进的目的是激励与促进。教师提供支架,设计好实践的提示、交流的要求和提示,支持知行合一的亲历体验。在操作上,要善用细碎的时间。此环节的关键词是:共读小组——小组的分配采用随机分组或自由组合的方式,使学生学习与各种类型的同伴合作、打交道的技巧。在校内或网络学习平台,以小组为活动单位,与学习伙伴面对面进行阅读交流或者知行体验。教师在指导时要采取一定策略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辩论技巧。
4. 分享
分享的真正魅力在于共享智慧。在本环节,学生形成个人或共读小组的作品,在组内、班级、学校或网络进行展示交流。
四、阅读分级指导策略
(一)低年级读书会
【策略一:大声读书给孩子听】
研究表明,大声读书给孩子听有助于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有助于培养终身读者。我们思考的更多的是教孩子如何阅读,但却忘记了教他们想要阅读。大声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在和孩子说话、讲故事,因此可以将书本与愉悦划上等号,带来欢笑,引动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还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策略二: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箢略是指在短时间内,孩子们互相激发,快速地提出自己地想法,教师在指导中尽量不做过多点评,干扰学生思维。在与孩子们聊书的过程中,教师抓住一些生成点来设置疑问,让孩子们展开头脑风暴,一方面吸引孩子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例如《逃家小兔》,小兔子还会跑去哪里?妈妈会怎么找到他?《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兔子和小兔子还可以怎么表达自己的爱?请你来想想办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发挥想象为书中的人物支招。
【策略三:心情符号】
心情符号策略是指孩子们深入阅读时,用“心情符号”做批注——读高兴处画张笑脸,读到伤感处画张苦脸,读到疑问处画个问号,读到欣赏处画朵烟花……以此表达感受。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还不能完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心情符号的策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当阅读批注习惯逐步养成后,有的孩子不满足于只画些心情,他们还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让家长记录在书上,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
【策略四:拓展策略】
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在读书会活动期间,开展识字比赛、词语接龙、成语大比拼、猜谜语、“故事大王”擂台赛,卡片制作,剪贴报比赛等,为孩子搭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孩子把所读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充分表现自我。这样多样化的拓展活动有助于吸引孩子亲近阅读,渴望弼读,进一步保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的兴趣。
(二)中年级班级读书会
【策略一:持续默读】
持续默读的方法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佛蒙特州大学的一位初级教员莱蒙·C·亨特提出,后来由两位阅读专家罗伯特和马林·麦克瑞肯发扬光大。其操作要点:
(1)孩子们独立阅读的时间必须限定在个时间段内。在教室里,通常的选择是10或15分钟。如早读、午读时间。
(2)再开始持续默读之前,每个学生应孩实现选择好自己读的书、杂志或报纸。默读期间不允许更换。
(3)老师或家长自己也要读,作为榜样。
(4)读时不需要学生提交任何汇报。也不要做任何记录。
【策略二:导读员】
在主题阅读中成立共读小组,每组推选1人或几人为导读员。导读员通过演讲或者表演等各种形式,激发同学共读兴趣,引领同学深入阅读交流。
【策略三:人物地图】
人物地图指学生在阅读角色关系比较复杂的读物时,通过绘制人物地图,帮助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了解和体会人物的感情、心情变化。
【策略四:拓展策略】
结合阅读内容与阅读进程,开展“好书推荐会”、“超级模仿秀”、“童话大剧场”、“观点对对碰”等多种形式的读书会活动。通过这些创造型、交流型、思辨型的拓展活动,促进学生对阅读材判的理解与感悟。
(三)高年级读书会
【策略一:故事概念图】
在阅读情节比较复杂的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故事的人时事地物等基本要素,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他们看到的、感觉到的用概念图的形式画下来,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理解及组织故事的概念。
【策略二:问题扶手梯】
讨论的前提是提问,因为提问不仅能使新旧知识联结起来。还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倾听的习惯。在读书会的导读活动与推进活动中,教师最好是鼓励学生提问。但有时学生的问题抓不住重点,或者离讨论的主题比较远,教师也不要随意否定,可以帮助学生区别好问题和差问题。
【策略三:计时器】
分享活动时,各组展示和组间交流的时间控制是关键。利用计时器策略,计以让学生先明白控制时间的重要性,然后请一个学生当计时员,当时间到了,计时器示意停止,改环节的交流即停。
使用本策略时,教师要在分组指导时帮助学生结合时间要求设计展示内容,在分享活动前跟学生明确规则要求,这样才能促进分享活动高效进行。
读书活动交流材料范文6
关键词:读书会;浙江省;高等学校;发展现状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笔者对浙江省高校读书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具体思路如下:通过网络调研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对省内举办读书会数量比较多的高校进行调查,再重点选取部分高校的读书会作为案例,分析读书会的成长、推动者、参与者、举办、资助等情况。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浙江省内比较有影响的高校读书会相对集中在浙江大学(17个)、杭州师范大学(4个)、中国计量学院(4个)、浙江财经大学(3个)、浙江工业大学(2个)、温州医科大学(2个)等高校,地点主要集中在杭州市,其中浙江大学读书会的数量远远超过省内其他高校。
二、调查分析
1.读书会数量增长趋势。成立时间最早的读书会是由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和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学生读书会,该读书会举办活动的时间是2006年11月至2007年9月,此后未再举办后续的读书会活动。2007年,读书会数量增长幅度与之前一年相比有所提升,但2008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0年以来,读书会数量快速增长,并趋于稳定。
2.读书会人员结构。通过对各高校读书会的主讲人和参与人类别统计发现,教师在读书会中主要担任主讲人的角色,而学生则主要是参与读书会,聆听教师的读书会报告,也有许多学生在读书会担任主讲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此外,许多高校读书会还专门邀请特邀嘉宾参与到读书会活动中,与师生开展阅读及相关专业知识、科研技巧的分享和讨论。部分高校读书会面向已经毕业的校友开放,准许其参与到读书会中来。
3.读书会举办机构(部门)。浙江省内高校读书会通常由党团组织、院系、行政部门、社会机构、班级、读书会组织、研究部门、学生组织、社团等机构(部门)举办。其中,有超过1/5的读书会是由党、团组织举办,包括校党委、团委、基层党支部等;其次是由院系举办,人文、法学、公共管理、新闻、外语等学院举办次数最多。可见学校的党团组织和院系机构是高校举办读书会的活跃力量,它们能够有效开展读书会活动。
4.读书会举办期数。浙江省内高校超过1/3的读书会举办期数只有1~5期,比例为36.4%;接近1/3的读书会举办期数达到11~20期,比例为30.3%;举办6~10期的读书会比例有18.2%;举办期数达到21期以上的读书会比例有15.2%。可以看出,能长期坚持举办的高校读书会只有极少数,大部分读书会举办期数都没有超过20期,其主要原因是这些高校读书会的活跃程度大多都随着学生的毕业而减弱,或者读书会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逐渐失去了持续运作下去的动力,最终在举办几期或十灼诤蟪沟淄0炝恕
5.读书会举办地点。读书会举办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开展讨论的便利性和氛围。省内高校读书会大多都将举办地点选在院系的会议室(37.8%)或学校的咖啡馆(22.2%),其余举办频率比较高的地点依次是教室(11.1%)、报告厅
(8.9%)、图书馆(6.7%)、党员活动室(4.4%)、书店(4.4%)、博物馆(2.2%)和自习室(2.2%)等。
6.阅读材料来源。读书会阅读材料是维系其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缺乏阅读材料或者没有阅读讨论方向是读书会停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读书会为其成员提供比较明确的阅读主题以及相对稳定的阅读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省内60.7%的高校读书会为其成员指定阅读材料,其阅读材料的来源主要有:读书会主办方购买图书资料,免费发放给成员;指定讨论某个主题后,推荐相关参考书目,成员自行解决图书来源;与图书馆合作,借阅相关图书进行阅读和讨论;为成员提供电子版图书,供其下载和阅读。
三、问题与讨论
第一,读书会仍是相对小众化的活动。虽然在大部分高校都能发现读书会的踪影,但参与人数仍然较少。
第二,持续性弱,长期发展需激励核心力量。由学校党委、院系等相关机构牵头组建的读书会,其生命力和持续性相对较强;而由教师发起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读书会,过于依赖核心人物,其持续性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