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1

关键词:实训;拆装;回路;测绘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13-02

一、围绕办学目的组织实训教学

我院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把“办好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学校”作为办学宗旨,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院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努力探索工学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液压与气动技术》是工程机械类专业十分重要的课,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我校教学环境和实验室硬件条件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办学目深入探讨如何在《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课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我院机械制造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与机械制造技术、装备设计等主要专业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中较难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根据培养目标,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简单的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及故障诊断和排除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三项能力。通过实践和实训教学强化理论教学,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三、实训教学条件及过程

1.实验室实训条件。我校液压与气动实验室有6台CQJDY-A2模块化机电液气综合实验台,并配有透明的液压元件及实物液压元件,这种试验台是专门为学校配备的教学性质实验台,实验台的各个元件的功能和实际生产用的元件有区别,容易出现故障,质量和性能很难达到理论要求,只能完成基本动作和各种基本回路运动。基于上述条件,我们开设的实训是:(1)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实训;(2)元件的拆装实训。结合开设的实训编写相应的实训报告手册。

2.降低成本,挖掘潜力扩大实训功能。购买企业报废的液压与气动元件用于实训拆装教学。拆装的目的是掌握结构和原理,无论新元件还是报废元件结构都是一样的,再者液压与气动元件种类多成本高。以低成本的价格购买,变废为宝服务教学。由于经常购买企业报废元件,元件的种类对每届学生实训都不同,在每次实训前要重新编写实训报告。如:根据新增加的元件改写拆装件的报告内容,根据需要增加元件的测绘功能,根据上一届的学生情况总结出经常出现的问题在报告中强调等。

3.实训过程和内容。学生分组:3~5名学生一组,学习委员根据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均衡分配,每组选个组长,组长的选择可以同学推荐也可以自荐,组长要求动手能力强善于思考并且具有组织管理的能力,或者想锻炼这方面的能力的学生。教师根据实训情况对学生提出实训要求,同时强调一定要在实训过程中把理论课教材用于实训参考。

4.带着问题拆装实训。每组分到的元件不同,在拆装前根据分到的元件复习教材中相关的理论,每组理论搞清楚后结合实训报告册的内容进行拆解,拆下的元件放到干净整洁的台面上,全部拆解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每个零件在元件中的作用及结构,分析特点,并延伸到零件结构特点在相关其他机构中的应用情况。比如说齿轮泵中弹簧卡圈,不注意会忽略这个小件,学生找到这个件并要求说出这个元件的作用时,好多学生不太清楚,了解了这个零件是限制齿轮轴向位置作用后,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没想到这么小零件会如此大的作用,同时让学生回顾在其他机械结构中如在减速机中的应用等,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同时介绍这个元件是标准件,增加对标准件的认识。

5.基本回路连接可以锻炼学生基本回路设计和初步诊断故障的能力。学生做这个实训前,教师在一台实验台上连接透明基本回路,为学生介绍实验台各个按钮及相应各个元件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液压和气动基本回路,自己连接,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回路,发现问题一起考虑解决的办法,在回路运动中,根据报告填写不同压力点的压力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不同的原因,复习有哪些对压力损失有影响。

在基本回路完成的同时,推广到典型回路的应用,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和学生对电器原理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的公交才车门和翻斗车及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实现机电液气综合实验台的综合性能。在整个过程中,首先肯定学生的方法及特点,然后总结出正确的方法和思路,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对学生做个正确的评价。

实验台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些故障,如对漏油处采取更换密封件,换向阀无法实现换向时是因为阀芯卡住;行程开关不灵学生自己动手组装行程开关等。扩展到液压系统故障的隐蔽性的特点,液压系统发生故障以后,应该有选择,有侧重,有次序地检查液压装置的内部状况,根据有关的判据,推断出各故障原因可能性的大小,然后再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液压装置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判。通过对系统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得出更加具体的结论。

6.测绘液压元件服务主干专业课的项目教学。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采用项目教学方式授课,以项目形式在实习厂授课,授课结束学生即能加工出相应的产品。液压元件如各种压力阀、流量阀、换向阀、各种泵等,作为机械制造技术的小项目,项目前期的图纸绘制在液压实训中完成。实训按小组分配各个元件,拆开后测绘出零件的尺寸,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草图,老师检查合格后统一在电脑上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通过测绘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锻炼学生生产实践的测绘能力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时间观念,树立国家标准意识,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和工作作风。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有实践生产项目概念。通过电脑绘图熟悉软件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项目中,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动手加工和装配。生产的产品让学生有劳动快乐和成就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学生做出的产品可以用于下届学生实验室实训拆装元件用,为学校节约了购置元件的成本。这种方式与企业的产品生产方式类似。同时,这也为学生参加就业适应企业的生产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论

这种方式的实训共做了两届,学生兴趣高,学习态度端正,调动了多种感官,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加深了对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初步具有分析、设计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能力,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能力提高了,能够进行简单故障诊断和排除,为学习其他专业课和工作打下牢固基础。小组成员的密切合作,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学生取长补短,增强创新意识,理论和实践能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梅.《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学设计与研究[J].教育科学,2008,(09).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专业实训 职业技能 实践技能 教学方法

注:本文为黑龙江职业教育协会“十二五”规划课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课程整体改革实验研究》阶段性成果。

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而机械制造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在装备制造业中,有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机械制造方式加工而成。迫切需要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高职学生为适应社会需求,要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实践教学则是整体提高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我校争取做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

一、创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

通过对行业岗位调研分析,结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以真实零件为载体,遵循机械产品设计与加工生产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整合,使学生的实践技能递进提高。以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生产车间为教学实施地点进行课程教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加工、机床维护、工艺标准制定、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在真实企业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实现实践技能和技术知识相融合。通过校内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操作技能有很大提高,然后到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毕业后就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环境和工作岗位。并在实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

二、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采用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情境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种复合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打破传统的实验验证为主、演示参观为主、走马观花为主的教学形式,应融入工作岗位(群)课程设计、校内外实训教学。以课程标准建设为指导,以专业理论技术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目地,构建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现场教学,结合工厂的产品组织教学。针对各个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系统化训练从认知实践、金工实习到课程设计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完整的教学体系。1

实训课程情境化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融合了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学生按着实训教学情境、探索地、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满足了学生好奇、求知的个性发展需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并提高了教学效果。

2. 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各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认真地备课,给予学生更清楚和更广泛的信息,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受益很少。

我认为应建立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了圆满完成实训教学任务,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应在课前作好实训动员工作,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拟定实践环节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双证书”制度,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也对其今后的就业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2

在实训教学中,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原来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连平时表现较差的学生都变得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个个动手,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促进他们在人格、意志、身心、体魄等方面健康发展,为踏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 注重实训内容总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训教学中,我会根据实训内容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实训教案的准备、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设备的检查、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技能指导等环节,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实训内容总结这一教学环节,达到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次实训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和实训总结。首先学生根据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步骤、总结完成实训报告。其次根据实训项目完成实训总结。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实训中使用的设备及工具的功能及操作方法;(2)实训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实训的改进措施。这样使学生完成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坚持实践环节内容应面向生产实际,可以由企业技术人员和老师共同参与指导。使学生既能完成相关的理论学习,又能提前了解、体会到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

三、加强教育技术手段建设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电子图书等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3很大程度地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用动画模拟加工过程,图文并茂,形象逼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有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探索研究,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

积极支持教师开发和应用网上教学资源,建立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放在网站内,包含课程简介、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师生交流,网络课程等内容,建设网络课程和在线答疑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的及时交流沟通。学生学习不受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便于随时学习、理解和掌握。

经过对实训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我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更加完善。为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训素质,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补充大量的工程应用实例,增强实践教学案例,结合来源于生产实际的项目进行教学。并通过剖析工程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选择优化解决方案,培养实际工程意识,提高职业技能,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步发展。学生毕业后很快能适应工作岗位,成为技术骨干。这就坚定了我们以培养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胜任岗位要求为目地,构建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企业生产实际也为这部分学生的理论课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为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基地。

在实训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改善和提高。比如,相关实训室是否应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提供平台;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充实,使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进程密切整合,建构出一种较理想的学习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赵宏平.高职高专《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2)89~90

[2] 敖道.浅谈高职机械制造专业钳工实训课程教学的方法. 《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第19期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3

一、关注课堂教学,强化目标管理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程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学”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能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是否具体有效,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机械基础》的教学应摆脱传统的学科教学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强调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注意实际应用,适当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求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机械基础》中的机械原理,研究的是机器中机构的运动特性性能和设计问题。这与一般的基础课程存在不同之处:第一,一题多解;第二,只要能实现给予的运动要求,其方案都是对的,而差别在于考虑现实问题的周到性和合理性;第三,不限于逻辑推理的结果。例如,在讲解机械传动时,从传动是把机器动力部分的运动和能量传递给执行部分的这一目的入手,引出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最后,根据机器的功能和要求选择合理的传动方式。机械零件部分是学习通用零件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熟悉零件结构、功能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通用零部件的选用方法和装配技能等。这种引入目标意识的发散思维,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培养学生的目标学习意识。

二、抓好课程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的积极思维相结合,是当代兴起的“情境教学”的成功经验总结,符合课堂条件下心理活动规律。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用在当今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启发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一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思考、活跃思维、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它可以是直观启发、比喻启发、对比启发、练习启发、演示启发等各种方式的相互使用。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会感到新奇,并逐渐通过学习在知识上有所长进,在精神上有所享受。例如,在讲解滚动轴承时,出示各种类型的轴承,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分析、归类、总结它们的使用性能;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硬纸板和图钉做成四杆机构,并通过改变相关杆的长度来演示各种基本机构之间的转换,并体会他们的运动特性。这样,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果极佳。

三、重视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机械基础》不仅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生产,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很多学校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这些课件能将一些黑板教学不易描述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于有些是在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液压传动部分,只利用挂图讲解,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利用课件,把液压的动态过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然而,技工教育是针对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加强学生动手能培养,是其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与工程实际紧密相连的课程,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机构部分时,除了用多媒体形象展示各种机构的运动外,还要让学生观察各种机构模型、动作演示装置。实验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实践课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学中还要安排一些有较强实用性的实训课,如带传动中心距的调整、齿轮间隙的调整、减速器拆装等。实训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掌握基本理论。实训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按照操作步骤认真操作;安排一定课时去工厂车间见习,向工人师傅学习操作经验和窍门;结束后,要求学生按时按量地完成实践报告,特别要把观察到的现象、操作的步骤和自己分析、感受写在报告中。这样完成实践课,既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4

关键词:发动机 教学 实训 静态 动态 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a)-0000-00 

 

1 “静态”实训背景 

1.1 工程机械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实际情况 

《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内容是在该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置的;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就业岗位(工程机械维修),并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最后确定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但长期操作中,工程机械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除授课程过程中发动机结构各总成拆装外,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加了“维修”实训内容,发动机整体拆装。也只是个整体过程拆装。没有检验过程也无法检验拆装质量。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的按要求完成发动机的整体装配,不知道自己装配能否符合实际要求,对自己“工作成果”没有检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脱离生产实际内容,学业结束对自己工作能力失去信心,没有充足的把握胜任维修工作。毕业生调查反馈内容重点是实践工作能力差。毕业后还必须经过岗前强化培训,才能够适应工作。失去了高职教育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意义。 

1.2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高级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深入改革,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同时,更加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情境教学法 “六段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应用,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实训的加强,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适合社会需要,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工程机械使用与维修专业必须“市场化”,引入“动态”实训概念。 

 

2 “动态”实训意义 

2.1 工程机械“动态”实训特点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加大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实训,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强调培养的是学生能力和素质。使学生上岗后就进入工作状况;“动态”即运动状态, 只有“动态”实训,才能够保证大幅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态”实训是与企业实际用人需要相符合的最接近实际生产内容的实训。实训内容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及团队配合。实训过程建立“三级”检验制度(装配前检验、过程检验和总检验)及检验报告,作为考核的根据。同时“动态”实训要求实训教师具有更高标准的内涵。实训过程必须确保安全、实训教师严格认真负责,同时提升实训教师的内涵。 

2.2 “动态”实训管理特点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修理“动态”实训同时带来了实训中心实训管理内容的根本改变。为保证实训收到良好效果和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建立实训中心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能力考核制度是实训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名师出高徒,只有有“实力”教师才能够培养有“能力”的学生;“动态”实训的实施,首先必须进行实训教师能力培训、考核,建立实训教师考核制度,持证上岗,才能够确保发动机“动态”实训教学质量; 

建立合理科学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是实训顺利进行的保障;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配件采购制度、配件管理制度(包含领用件管理制度)、工具管理制度和不断补充完善制度,并确保实训管理制度的实施。 

引进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实训进度监控制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强教学督导和评估,定期对“动态”实训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引导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实训人员管理制度。考虑专业招生人数,确定实训分组率;合理确定实训内容,配备合理数量专业实训教师;为提高动手能力,“动态”实训分组率每组不超过4人,确保实践技能培养。 

3 动态实训具体操作 

3.1实际“动态”实训工作计划表 

按照工程机械施工企业岗位维修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动态”实训工作计划表,明确发动机维修任务,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并实施情境“六段”教学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贯穿每一项的学习内容。见表3.1发动机维修实训工作任务计划表 

工作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备注 

1 1发动机检测 

2发动机整机拆卸 

3发动机解体 检测项目规范合理 

安全环保 

拆卸顺序正确合理 1小时 

1小时 

6小时 安全 

安全 

零件摆放规范不落地。 

2 1零件清洗 

2检测 

3采购计划 

4外加工计划 清洗彻底与环保 

检测项目规范合理 

配件明细价格 

外加工明细价格 1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环保 

检测结果分析判断 

询价 

询价 

3 1曲柄连杆机构组装 

2缸盖组装 

3正时组装 

4外围组装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4 1发动机整机装配 

2气门间隙调整 

3油路水路电路检测 

4起动及检测 安全操作 

两次调整法规范操作 

操作顺序标准规范 

安全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安全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安全 

5 1工作场地彻底清扫。 

2工具归类。 

3实训报告。 无尘 

工具清洁、归类 

3000字内容齐全 2小时 

1小时 

5小时 设备摆放合理 

合理归类 

档案保存 

表3.1发动机维修实训计划表(学生用表) 

3.2:“动态”实训考核: 

由实训指导教师每天阶段填写发动机维修实训考核表(教师用表),见表3.2,单项任务20分,全项工作任务满分共100分总成绩。 

建立实训工作表现、实训报告、考勤等扣分标准制度,确定实训总成绩。重点突出“业绩”维修结果的表现。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训任务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成绩 

资讯决策 

计划实施 

检查评估 合理使用资讯条件(0.5分)团结合作正确决策(0.5分) 

合理的单项工作计划(1分)计划顺利实施过程(0.5分) 

单项工作过程的检查(1分)单项工作结果的评估(0.5分) 

工具选择 

工具使用 根据题目正确选用拆装工具(1分)每选用错误一次扣0.25分;合理正确使用工具(1分)每使用工具不当扣0.5分;工具乱放扣0.5分 

拆装考核 正确的拆装步骤(4分) 

拆装步骤错误一次扣2分;零件乱放一次扣2分 

检测考核 正确的检测步骤(2分) 

检测步骤错误一次扣1分;零件乱放一次扣1分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正确(2分) 

结果正确2分;结果基本正确1分;不正确0分 

工作台场地 

清洁 工作台 场地清洁(2分) 

工作台清洁1分;工作场地清洁1分 

零件工具 

摆放 零件工具摆放(2分) 

零件摆放(1分),工作结束工具清洁归档(1分) 

考核时间 20分钟(2分) 

每超过5分钟扣0.5分 

违章操作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总成绩0分 

考核教师 考核日期 总成绩 满分20分 

表3.2发动机维修实训考核表(教师用表) 

 

备注:参照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设计每天工作量,制定工作计划;每天工作内容含拆装、检测、清洗、维修等内容,按考核标准归类,完成“动态”实训内容“设计”; 突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安排合理阶段检查评估。 

 

4 实际应用情况、效果分析 

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经过两届“动态”实训应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天工作任务,在发动机试车过程中,都能够确保发动机着车后不漏油、不漏水、发动机无异响。效果非常理想。通过“动态“实训,即锻炼了实训教师队伍,同时培养了学员细致认真踏实工作作风。毕业后“敢”于投入工作,企业反映良好。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5

关键词:车工实训;改革;教学体系;双证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31-01

车工专业的特点具有职业性和实训性等特点,所以实训教学是车工专业的重要环节。车工实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实训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与中职教学特色、提高职业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中职机械类车工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包括实训教学体系、内容、方法与途径、三项基本建设和实训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等方面。

一、车工实训教学体系

车工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采用“前后两段式”的“宽基础、活模块”结构,与此相配套的实训教学体系采用模块式结构体系,它由实训系列、实训实、综合训练系列三部分构成。各个系列的实训性环节,都融入了实训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部分显性实训环节和隐性实训环节。实验系列由基础课程与基本素质课程组成。它穿插在相应课程的车工理论教学中,是实训教学体系初级阶段。实训实由基本素质实训环节组成。它一般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相应课程理论教学的中间或结束后进行,是实训教学体系的中级阶段;综合训练系列由岗位群基础课课程设计,它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是实训教学体系的高级阶段。

二、车工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加强基础知识

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为提高学习车工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车工专业的各门理论课程都含有课内实验。通过参观认识实训、演示、动手和实验等方式,达到巩固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掌握基本方法,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一般能力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主要通过实训系列来完成。实训教学各环节除应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岗位的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与专业技术能的相关的一般能力。

(三)突出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坚持不断线。车工专业的核心能力是普车和数车操作技术应用能力,主要通过看懂图纸――选择刀具――编制程序――粗加工――精加工――精度测量等实训教学环节来逐步完成。

三、车工实训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实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

(二)学习方法

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实训前有预习,明确每个车工实训模块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独立拟订实训环节的方案;实训过程中有步骤,做到认真听讲与记录,仔细观察,牢记要领,不耻善问,勤于分析与训练;实训后有总结,及时写总结报告,归纳技术与操作要点,分析不足与改进方法。

(三)推进“双证书”教育

车工专业“双证书”教育的主要思想是:立足本校,面向社会,实现培训、实训与考试三位一体。具体做法是: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相应工种的应知部门,实训教学环节要融合相应工种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训教学,自然达到普车或数车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经过考试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职业资格的培训。

四、车工实训教学的基本建设

(一)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训教学的基本保障,主要有:(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的改造;(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和冶金行业优势,建立稳定的车工专业院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供了保证。

(二)实训教学教材建设

根据实训教学计划进度,车工专业的实训教学部分采用了中等职业学校通用教材,对于无教材的实训环节,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结合实训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内容和实用性和先进性,编写校内车工实训教学教材和校外车工实训教学讲义,包括生产实习、部分课题毕业设计指导书等,完善和建设车工实训教学教材体系。

(三)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车工专业实训教学师资队伍的关键,主要有以下措施:(1)招聘引进,优化结构;(2)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

机械基础实训报告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数控实训;多媒体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构思设计零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42-02

工程实训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尤其是工程素质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许多机械类包括近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实习培训。以往的实习基本上以传统的加工方法为主,其内容显得陈旧,有些甚至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的发展水平。教学方式仍主要为讲授加示范,许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既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实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我学院在实践教学中,在以传统制作工艺为主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对象适当地增加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内容,探索出一种尊重基础、注重实效、提高兴趣、培养能力的数控实训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制造实训包括数控车削、数控铣削和线切割三大模块内容。

一、营造实训气氛,提高实训地位

机械类专业是高校的传统专业,几乎每一个工科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如何找准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特色,使培养的学生获得行业、企业的肯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

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和技术改造,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自动化、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等相关技术向传统机械制造业不断地渗透,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专家预言: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在我国,2007年,仅珠江三角洲,数控人才就缺乏6000多人。在这一社会需求现象的感召下,无形中就加大了数控实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数控实训与传统实训的明显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借助计算机应用各种二维或三维高级CAD/CAM软件(Autocad、UG、Pro/E、Solidworks、MasterCAM等),完成简单或复杂零件的设计、造型、自动编程、模拟仿真等内容,因而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实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工程实践的信心。从而培养出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了数控实训的教学质量。

二、数控理论基础学习

数控铣削的实训首先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数控铣床加工和编程技能。我学院一直坚持和重视基础理论的知识教学。

1.方法的学习。大学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又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准备阶段[2]。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为将来的“再学习”过程做好充分的储备,并进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即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老师在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讲,而应有选择性地着重讲授基础实用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听课中时时感受到学会的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仅仅记住某个具体的指令或概念。比如:在讲授数控铣理论知识内容的时候,数控机床坐标系和运动方向、机床参考点、工件坐标系选择(G54~G59)及辅助功能代码M03、M02、M05和准备功能代码G90、G00、G01、G02、G03等为必讲内容。对于平面选择代码G17、G18、G19则一带而过,只重点介绍讲授G17的用法。G17是XY平面选择,那么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用到XZ、YZ面时自然就会去查找G18和G19具体代表了哪个平面,依此类推。

2.多媒体教学。选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将对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自动化内容涉及偏多的数控铣教学就应该选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手段。课件中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动画加以演示,图片包括机床的外观和已经加工的零件,视频录制的是铣削零件实际加工过程,而动画大多体现的是刀具的特定运行轨迹,并能进行人机交互。因此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增加了信息量,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自主构思、独立设计零件

数控实训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行设计零件,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制作加工零件。考虑到数控实训的时间较短(一般两天左右)及学生对刀具基础知识的了解不充分,因此要求学生设计的是刻绘作品,即在一块75×60×30的长方形板材上发挥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工艺品,内容不限。而对于刀具的选择、进给量的设定等工艺内容则不做为本项实习的重点,由老师推荐即可。这种学习方式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到机械制图知识、AutoCAD计算机绘图知识、工艺知识,加深对机械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设计这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而且,其设计的作品还体现出学生本人的美学修养和艺术修养,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可谓一举几得。

四、编写程序

学生在已经熟悉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及步骤、程序的结构和格式、常用指令与代码及编程规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要求能够根据本校现有数控系统实际要求,对自行设计出的零件手工编制铣削加工程序。

在编制程序过程中加工工艺是一项重要内容[3],主要通过加工程序(代码)得以体现,其目的就是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数控机床和刀具,对材料进行精确、高效地加工。尤其是在手工编程中,如果考虑不周,将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甚至损坏机床,因此要结合相关内容综合分析。首先应着重分析刀具在加工时的切入和引出点及走刀方式在加工时的影响,避免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然后选定最优工艺方案,并在实际编程和操作环节中加以运用。

五、检验考核

检验考核是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手段,它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实习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反馈实习教学质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4]。检验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部分内容。

1.理论考核。理论部分考核是对学生实习的综合考查,主要以实习报告来体现。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叙述基础理论概念、编写程序和实习心得等。由于在整个工程实训过程中,学生实习一直强调以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因此理论考核部分分值只占实分的20%。

2.实践考核。实践部分考核包括程序检验和实际操作。程序检验就是验证学生对制图、工艺、程序传输和校验模拟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学生对自行设计的零件编写程序结束后,输入到数控装置中进行模拟演示,发现错误,及时修改,如此反复,直至合格。老师按照其制图的繁简、工艺的优劣、传输的次数及程序中包含的错误程度进行打分。机床操作和零件加工需要学生学习如何完成机床回零、夹具安装、工件装夹、刀具安装、输入程序、确定编程原点、实际加工等一系列操作。实际操作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认真、准确、细致、耐心地指导学生完成每一步操作,结合理论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控铣削零件的过程和技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不正确的操作会损坏机床甚至危及学生的安全,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六、总结

学生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和教学资源,以一名普通技术员和工人的双重身份参与零件从设计到加工完成的整个过程,这样既提高了实践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又增强了找工作和参加工作的自信心,达到了数控实训的目的,减少了就业压力。下一步还将结合学生的实训过程,按照国家规定的机械行业机工标准要求,对达到要求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技能认证,颁发证书;或者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出具证明材料,给学生一个肯定,给社会一个保证,提高学校和学生二者的知名度和诚信度,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党跃轩,李洪智,康维新,李伟.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6,(2).

[2]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梁炎.数控铣床实习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5).

[4]刘鸿.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安排的探讨[J].贵州农机化,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