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测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反应测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反应测试

反应测试范文1

(甘肃省白银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韩独石工作室,730799)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的韩勇钢老师针对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些弊端,参考“套管实验”原理,设计制作了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了实验方法,使实验效果大为提高。

“任何设计方案都有创新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况且,创新的好方案不一定完美无缺,不一定再无革新的空间。为不断改进化学实验装置和方法,提高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技术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从优化功能、改变结构和材料方面改进了该方案。这是将技术思想和方法渗透到其他课程,实现通用技术与其他课程融合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发现和明确问题

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一项技术的创新需要设计,一个技术产品的更新需要设计”,因而,从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设计视角来看,前面所述实验装置的创新及由此引起的实验方法改进,都属技术设计。韩勇钢老师设计的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优点为“不会倒吸,有害气体不会外泄,保护了工作环境,反应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使学生观察到了NO的‘庐山真面目’——无色气体,同时可使NO与O2结合生成NO2,检验了NO气体”。笔者以为,如果“不会倒吸”,那么有害气体必会“外泄”。因为“套管实验”只排除了因倒流引发试管爆炸的危险,并非解决有毒气体外泄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既不倒流又不外泄的度,在实验操作中非常难把握,所以该实验装置在绿色环保功能设计上有点美中不足。

二、制订设计方案

受上述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启发,运用废旧材料,按结构相同、材料不同设计出“套管配气囊实验装置”(如图3)和“套桶配气囊实验装置”(如图4)两种方案;也可按结构不同、材料也不同设计出另一种样式的“观察筒配可控气囊实验装置”(如图5)方案。前两个装置在继承“套管”技术的同时增加了具有防污染功能的气囊,适宜做制备NO2的实验;后一个装置是在保留气囊的同时改“套管”为“观察筒”,适宜做制备NO的实验。

三、制作所需材料

三种装置的共用材料为:5mL注射器管8支,30mL注射器管2支,橡胶塞2个,中号气球3个,小胶帽5个,控制夹1个,输液吊桶1个,输液观察筒1个,控制夹1个,输液导管、中性笔芯杆及乳胶管若干。

四、制作装置原型

(一)制作“套管配气囊实验装置”

1.将2支SmL注射器管通过输液导管连接在中间穿有橡胶塞的一截中性笔芯上,在其中1支注射器管的中间钻一对气孔,再将下端用1个注射器胶塞堵漏,作实验反应器;上面1支注射器供滴加试剂用,制成气体制备内管装置,如图3(a)所示。

2.在1支30mL注射器管上端侧面打孔,并用乳胶管作套管安装1短截中性笔芯杆作为导气嘴,给下端的安针嘴套上小胶帽,制成观测气体外管装置,如图3(b)所示。

3.将气体制备内管装置安装在观测气体外管装置上,再将由半截SmL注射器管套中号气球制成的气囊装置接在观测气体外管上端侧面的导气嘴上,组装成“套管配气囊实验装置”,如图3(c)所示。

(二)制作“套桶配气囊实验装置”

1.同前法,制成气体制备内管装置.如图4(a)所示。

2.在输液吊桶的盖子中间挖1个适当大小的圆孔,排气嘴上套着的橡胶帽不动,在滤气嘴上接一个气囊装置,给输液吊桶下端的输液嘴套上小胶帽封堵,制成观测气体外套桶装置,如图4(b)所示。

3.将气体制备内管装置安装在观测气体外套桶装置上,组装成“套桶配气囊实验装置”,如图4(c)所示。

(三)制作“观察筒配可控气囊实验装置”

1.将1支5mL注射器通过输液导管连接在中间穿有橡胶塞的1截中性笔芯杆上端,中性笔芯杆下端削尖以便滴加试剂,这样就制成了化学试剂滴加器(见图5左上)。

2.在1支30mL注射器管上端侧面打孔,并用乳胶管作套管安装一短截中性笔芯杆作为导气嘴,给下端的安针嘴套上小胶帽,制成气体制备管(如图5左下)。

3.截取输液器上的1个输液观察筒,在筒右端的“丫”形管直管端头套上附有控制夹的气囊装置,用小胶帽封堵“丫”形管斜管端头,制成N0观察与转换装置(如图5右)。

4.将化学试剂滴加器插入气体制备管内,在气体制备管的导气嘴上连接NO观察与转换装置,即组装成“观察筒配可控气囊实验装置”(如图5)。

五、技术测试与评价

(一)对“套管配气囊实验装置”和“套桶配气囊实验装置”测试

因这两个装置同构异形,选用“套管配气囊实验装置”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操作:(1)气密性测试良好(过程略)。(2)拆开实验装置,给观测气体外管里加入约10mL浓氢氧化钠溶液,给气体制备内管装置的内管里加入一两片紫铜皮,上面1支注射器内吸人少许浓硝酸后把内管插入外管,然后将“套管配气囊实验装置”组装如初。(3)推动上面1支注射器推杆给内管滴加数滴浓硝酸,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红棕色N02气从内管中部的两孔排出,使外管也迅速充满红棕色NO2。同时,多余的气体进入气囊使其慢慢鼓胀。(4)振荡实验装置,外管内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从内管中部的两孔进入内管,与其内的浓硝酸发生中和反应后,红棕色N02停止产生;继续振动,在外管里的红棕色慢慢褪去的过程中,气囊也渐渐被空气压扁。

(二)对“观察筒配可控气囊实验装置”测试

用“观察筒配可控气囊实验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操作:(1)拔掉橡胶塞,向气体制备管内投入几小粒碳酸钙颗粒和一两片紫铜皮,给上面1支注射器内吸人少许浓盐酸后把橡胶塞塞上。(2)给气体制备管内推人少许浓盐酸,碳酸钙颗粒上便有C02气体冒出,不一会气囊会慢慢鼓胀起来。(3)待气囊接近充圆时,换用另1支注射器慢慢滴加稀硝酸,不一会碳酸钙颗粒停止冒气,而铜片上开始产生无色气体NO。(4)少待片刻,若NO观察筒内看不到一丝红棕色时,筒内即为无色的NO气体。此时,用空注射器针头刺穿“丫”形管斜嘴上的小胶帽向观察筒内慢慢注入约5mL空气,观察筒内无色NO气体会渐渐变成显亮的红棕色N02。(5)关上控制夹,迅速换掉上面1支注射器并立即边振荡装置边给气体制备管内推人适量浓氢氧化钠溶液,不一会铜皮表面停止产生气泡,观察筒内的红棕色N02会慢慢倒吸人气体制备管内。(6)待红棕色由浓变淡到一定程度,打开控制夹,气囊会较迅速变扁。

(三)对两种铜与浓硝酸反应装置和一种铜与稀硝酸反应装置的综合技术评价

1.装置特点。

设计科学合理,实验操作简单;材料适宜加工,结构制作容易;废料利用,经济方便;实现了教具低成本微型化和试剂微量化。气囊的应用起到了防止有毒气体泄露的环保作用,彰显了绿色化学理念。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三种实验装置,是将创造性想象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结合,对原有两种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进行技术评价后,采用保留优点、改进不足和改变材料的技术方法,采取对结构既保留又改变、将实验方法既继承又创新的技术措施而设计制作的集综合功能于一体的技术作品。它的设计过程处处融合着对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过程,更体现了对实验装置不断评价、优化和类化的技术创新历程。

2.装置用途。

反应测试范文2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级测试;项目反应理论;试题分析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不仅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大学英语试题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试题是题库建设的最基本元素,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大学英语试题题库的质量。所以,建立起对大学英语试题的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十分必要。

二、理论研究

客观、准确地评价大学英语试题,科学的对其进行分析。其关键点在于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教育心理测量领域中,应用比较多的有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验理论(简称CTT)是最早的也是最实用的测验理论。也称为真分数理论,即被试的真分数是观测分数(或说测量实得分数)的数学期望值。真分数模型是以弱假设为基础的,即这些假设很容易验证并易被大多数测验数据资料所满足。经典测验理论的假设内涵主要是以真实分数模式为理论架构,依据弱势假设,使用简单,可操作性强,应用较广。基于经典测验理论统计分析得到的各项指标,依赖于特定的被试样本,所求得的参数会受到不同样本组能力水平的影响。经典测验理论无法建立考生得分与测验题目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即考生能力的估计会由于测验的改变而改变。

项目反应理论(简称IRT)是建立在潜在特质理论的基础上的。其主要观点是:在认知测验中,潜在特质指所要测的内在能力。定量地估计个体在每一种特质上的位置是心理测量的任务。反之,也可用所估计到的特质的量去预测和解释个体在相应情境中将会产生的行为反应。

项目反应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它找到了一条题目特征曲线(简称ICC)并且以多种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模型)来描述它和逼近它。不同的数学模型对曲线有不同程度的逼近,也含有个数不同的参数。题目特征曲线的数学模型一般都包含两方面的参数:(1)对测验题目的特征进行刻画的题目参数;(2)对考生的特征进行刻画的潜在特质或称能力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值,我们可以对题目质量作出评价,可按需要选取高质量的题目。又可以预言考生个体在任一测验题目上的反应,从而估计出考生个体的各种潜在特质的量数,即考生完成测验题目时所具有的能力或特质。从理论上说,有效地解决了经典测验理论中无法建立考生得分与测验题目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问题。

项目反应理论的优势表现在:题目难易度的估计不因样本不同而不同。项目反应理论的题目参数估计是独立于考生样本组的。考生能力的估计不因测验的改变而改变。项目反应理论在提供题目参数的同时,提供了每一个考生在完成题目时的能力参数。测量误差的估计因考生程度不同而不同。为多种形式测验的实施提供了更为完美的理论和方法。在题目分析和估计学生能力的同时,可以得到题目信息函数和测验信息函数两个统计量。所以,本文尝试用项目反应理论来对大学英语分级测试试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每个具体英语分级试题(项目)能否客观准确地反应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水平。进而发现命制英语分级试题的规律和标准,为更好地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实验研究

本研究选取的实验对象来源于某大学2010级的大学英语分级测试试题。研究人员运用BILOG-W分析软件对试题进行项目反应分析。此分析内容包括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项目以及能力参数的估计,对试题的难度进行标定,分为难中易三个等级。参与实际测试的是2010级2534名学生参加的大学英语分级考试。我们从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200的被试者数据并通过项目反应理论中的BILOG-MG V3.0软件对作答结果的分析来对分级考试中试题进行分析和分类。BILOG软件运用期望后验法(EAP)和贝叶斯(Bayes)估计法进行考生的能力估计。试题总容量为86,均采用0、1计分法。其中合格数为75,10道试题通过分析被列为不合格试题,75道试题的平均难度为6.16。本文对试题分为难、中、易三个程度。难度值区间为(0,10),从试题难度平均值来看难题较多,适合作为分级考试的试题。同时试题的平均区分度为0.5112,能够较好的区分被试者的能力水平。所有项目都在相应的能力区域产生一定的信息量。

四、结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经过科学、客观的分析和筛选的试题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能力特征和能力差异,才能为下一步建立大学英语分级测试题库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使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立新.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

[3]于向英.教育测量与统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1

反应测试范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 翻译测试 反拨作用

一、引言

实际的语言教学离不开测试,教学和测试是在整个语言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和测试的目的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测试旨在提供一种科学的衡量方法,虽然不同的课堂对英语教学有不同的要求,但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反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但是测试实际上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测试的反拨作用(backwash或washback effect)。

语言的测试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是针对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题的测试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积极和消极的反拨作用,期望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的反拨作用,尽量减少它的消极反拨作用。

二、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虽然早于19世纪早期就有学者关注,但是真正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论证要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开始具体研究反拨作用,其中Hughes和Alderson及Wall的研究较为深入和系统。Hughes(1989)指出反拨作用是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这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Hughes(1993)又进一步提出他的理论,就是反拨作用的“三分法”。他认为教学是由涉及对象、过程和结果三部分组成的。涉及对象有教师、学生、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学教材编写者及出版商。他认为测试的性质会影响所有涉及人员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和态度,而这种认识和态度会反过来影响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过程是指涉及对象所采取的有利于教学的各种行为措施,结果是指所学东西及学习质量。

Alderson和Wall(1993)提出了反拨作用假设:因为测试的存在,教师和学生努力做出他们本来不一定会做出的努力,进而提出了有关反拨假设的15种假设理论(washback hypothesis)。他们的这一假设主要从学生—教师、学习—教学两个角度和两个方面为反拨作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思路。

Green(2006)提出的反拨效应模型,拓展了早期的反拨理论。他的模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考试的特征,包括考试整体设计和各部分的内容、题型、复杂程度等;一个是涉考者特征,涉考者主要指考生,但也指教师、教材编写者等,其特征包括涉考者对考试要求的解读、接受程度、达到此要求所具备的资源、对考试重要性和难度的评估等。

该模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反拨效应的性质(direction)、可变性(variability)与强度(intensity)纳入其中,认为一个考试的构念效度越高(即反映拟测能力的全面性),正面反拨效应就越强。此外,反拨效应的强度,还受制于涉考者对考试重要性与难度的评估,考试越重要(或风险度越高),反拨效应也越强,反之亦然。而难度与反拨效应的强度不成正比,过难过易的考题或考试都不会引起高强度反拨效应,只有那些考生认为具有挑战性且能通过训练提高成绩的考试,才会引发高强度的反拨效应。

三、CET中翻译测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一般要求中翻译能力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高要求中要求的翻译能力: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更高要求中要求的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本文主要针对一般院校对于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规定:翻译部分考核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翻译部分要求考生用正确的语法结构和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用词要准确。翻译试题为汉译英,共有5个句子,一句一题,句长为15到30个词,句中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给出,要求考生根据全句意思将汉语部分翻译成英语,考试时间5分钟。通过对历年的四级考试中翻译试题的分析,翻译题型具备以下特点:

(1)内容不难理解,考试不涉及专业理论知识;

(2)考试主要是补全句子,重点考察一些语法结构,例如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倒装句、虚拟语气、从句等;

(3)考查一定的词汇和固定搭配,注重词汇、短语在语句中的准确运用,所翻译的部分要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

显然可见,四级考试中的翻译测试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常用句子,固定搭配或词汇的汉译英的能力,更加强调整体内容和语言使用的正确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四、大学英语测试中翻译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考试的反拨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反拨作用是指考试对教学产生人们所期望的影响(Watanable,2004),而消极的反拨作用是“某一被公认为‘质量差’的考试对教学产生的不利影响”(Alderson和Wall 1993)。在这里,“质量差”是指教师和学生不希望教和学的东西。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直被视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和评价高等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一个硬指标,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考试的任何反面都会对教学有作用,当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翻译测试作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一个方面也不例外,尽管它在试卷中的比例只有5%。据统计,从1985年到1995年大学英语四级统考实施的十年当中,均未出现翻译测试的题型。虽然从1996年开始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开始出现英译汉的试题,但并没有作为一种常设题型固定下来,只是每隔几年才考一次。所以那时的学生基本忽视翻译技能,认为可有可无,更不用说是翻译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所占比例少得可怜。直到2005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内容和形式做了重大的改革,翻译题以汉译英的方式给出,测试学生对于句子、短语及词汇的汉译英的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题型推出后,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开始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当中加入了翻译及与其有关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教授学生翻译技巧,学生开始注重自己翻译能力的提高。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还是认为只要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就能在考试中一对一地进行翻译,并不需要更多的技巧。而且考试只占到5%,这个分数不会影响大局。学生在实际的英语学习中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词汇、短语和基本语法知识,而忽视了翻译技巧和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实际差异,使得他们的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五、对于翻译教学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对翻译测试实际的教与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反拨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

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180所院校试点实施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年过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在听说和阅读上,教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对于语言的应用方面,师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忽视了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很多课堂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注重翻译的终端效果,即学生的译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翻译教学和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联系,改变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中的边缘化现状,在课堂上加大翻译教学的比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2.重视翻译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教学增加翻译实践。

因为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差异,要想准确地进行翻译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在传统的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方法上片面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翻译技能的培养,极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翻译实践能力。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一味直译,不知道注意变化结构,忽视翻译技巧和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实际差异。即使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一定的翻译技能,所以要结合教学适当引入,为学生的翻译实践打下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教授学生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同时增强英汉对比的教学,使得学生在翻译实践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述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还要将口译和笔译相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从使用教材中选取一部分材料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也可以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选取一些具有时代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对于所学的语言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对所学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进行反复实践、研究、学习和提高,以逐步培养他们的翻译能力。

3.在评估体系中,增加翻译能力的评估,科学设计翻译题。

测试作为一种手段对于教学的反拨作用显而易见。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英译汉翻译测试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的测评方式。翻译活动兼具灵活性和主观性,试题不容易设计,因此,教师在设计翻译试题时要注意科学性,必须非常清楚自己所设计的某种形式的翻译题在教学中主要是测试何种语言能力的。试题要反映相应阶段的教学内容,试题的难易程度应该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保持一致。在形式上可以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如果是为了测试翻译能力,那么为了提高测试的效度,应该采取有相对完整独立意思的全篇短文翻译题的形式,而不是离散性的画线句子,因为翻译能力是一种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翻译技巧、文化素养、百科知识等语言外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孤立的单句翻译是很难反映这种综合能力的。如果测试的目的只是衡量被测者对某些语法、词汇结构的理解掌握程度,则可以使用英译汉,但一定要注意,尽量不要让被测试者的汉语表达能力影响对其英语掌握程度的正确反映,否则会降低测试效度。

六、结语

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极和消极的反拨作用。进行反拨作用的研究目的之一是尽量发挥反拨的积极作用,找到促进积极反拨作用充分发挥的途径,减少测试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消极的反拨作用。大学英语四级中翻译测试巩固了翻译在教学中的地位,促进了英语教学,强化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的能力。笔者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基础翻译理论的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增加翻译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翻译实践活动;同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翻译能力的考核,教师要科学地设计翻译考试题,注重测试的效度,最大限度地对翻译学习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63-65.

[2]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元鲁霞.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23-28.

[5]Anderson,J.C. & D.Wall Does Washback Exist? [J].Applied Linguistic,1993,14: 116-29.

[6]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4-46.

[7]Hughes A.Backwash and TOEFL 2000 [Z]. Unpublished manuscript England: 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

反应测试范文4

关键词:反拨效应;高考英语

1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即语言测试对教与学及其参与者的影响(Hughes, Arthur 2000)反拨效应有可分为有益的(beneficial)和有害的(harmful)两种即正负两种效应。按照Bailey的观点,测试的反拨 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5个方面如:教师和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对教材的选择,对教材的态度,对课外资料的选择等。

语言测试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形式上也千差万别。下面仅从高考英语的测试方面谈一下其正面的反拨效应。

2 高考英语的反拨效应

高考由国家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参加的考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是相当惊人的,据统计2015年的参考人数已突破942万,并在近几年仍会上升。可以说高考的变化哪怕是一个题型 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几千万人,其对整个社会及教育影响极大。

高考被称为“指挥棒”,高中阶段的教学一切以高考为中心,因此对于高考各科目测试的反拨效应必须要做慎重和全面的分析和估计。而高考各科中 不管文科还是理科,语文数学外语是公共三大科,参考人数最多,高考英语,除少量考生参加小语种外都要参加,此外英语还有其特别的一点即牵涉到提前录取的问题,因此高考英语显得格外重要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对全国都有很大影响。对高考英语测试的反拨效应不可不慎重考虑!

2.1 高考英语试卷分析

近五年的考英语试题类型基本固定,以2015年全国高考英语卷为例,试卷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 (二节) 共计 30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二节) 共计 60分

第一节 阅读短文 共计45分

第二节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共计15 分)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二节) 共计5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 共计30分

第二节 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共计 25分;

第四部分 :写作(两节)满分 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 10题 每题 1 分 共计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 1题 25分 共计25分。

英语试卷并非一贯如此,历史上也有变化 ,从总体上来看,英语命题方向和思路是减弱了语法方面的考察力度,注重了对学生听力 阅读及写作方面的考查。但从语言学习的“听 说 读 写”四方面来看,最明显也是最致命的缺陷就是 高考英语只考察了三个方面,缺乏对口语的考查。下面就高考英语正反两方面即其有益的和有害的反拨效应 我以潍坊市寿光一中为例加以分析。寿光市有五个重点高中激烈竞争,一中和现代中学规模最大 2015年本科上线,一本上线人数,一中文199人,理528人,共727人,现代中学总人数上相当,在寿光的高中里高考是一切的中心,高考就是教学的指挥棒,高考的反拨效应可谓立竿见影。

2.2 正面的效应

高考英语各题型中对教与学产生最积极影响的就是两个分值最大的即第一题听力和第四题阅读理解,两者分别占30分和40分。这就促使不管教师还是学生 在态度上对听力和阅读这两大语言能力加以重视;促使教师为学生们多选择材料,而学生则会相应的加强这两方面的训练,这对于英语的学习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阅读部分的第二节,该类文章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例如:举止行为、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家庭生活、服饰、婚姻、恋爱以及娱乐等。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内容丰富有趣。如果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在事实细节、语义转换、词义猜测和简单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此题无疑是送分题。但是这类文章虽读起来轻松,试题做起来顺手,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稍不留神,就会丢分。高考题中语法题量的减少也大大减轻了学生 的心理负担,有时间对其它语言能力加强训练,而完形填空的设置则有利于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法能力的综合运用;而短文改错,涉及了平时课堂教学中反复让学生练习的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换,介词的应用以及时态、语态、非英语动词的使用。这些有利于促使学生对语法和句法的运用和理解,避免书面语和口语的小错误同时也会促使教师加强语法和句法方面的讲解;最后的书面表达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及 书法都提出了要求,这必然也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书写等方面加以把关。针对高考英语的要求,寿光一中采取的教学措施是:每天晚饭后都会 有20分钟听力测试,同高考的题样完全一致并要求教师监督所教两个班;对于阅读首先要求学生在背过两篇课文同时订购英语报纸阅读,并一周拿出一节课阅读,教师首先加以分析文章包,画出重点,学生摘录并背诵;背诵全部语法,一周写两篇作文,教师批改并矫正书写。对于其它题型,每个单元结束都至少有三套练习题,并有教师的阅读和短文改错的补充材料。每一单元要求一次抽测,两个月全年级一次统考!

总之,对于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对于语言测试者来说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做慎重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尽量发挥其积极的正面作用以求对教与学产生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1989 Testing for the English Teachers Co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Adams M.L. and J.R. Firth (Eds) Testing Skills. Washington D.C.: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3]Bachman. L.F 1986 Evaluation of communicative English Proficiency New York: Mcgrow Hill

[4]武尊民:2002 〈〈语言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李筱菊:1995 〈〈英语测试的科学与艺术〉〉 湖南教育出版社

反应测试范文5

关键词:“反式温室效应”;化学;有效性学习;学习策略

科学中“反式温室效应”现象,是指学生学习化学后产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学生到了八年级特别是学习化学学科开始,学习状况发生改变。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开学之初往往是满腔热情,可是学期过半,渐渐发现学生的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教学内容到了化学用语以后,这样的现象更为严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如何应对这样的现象?下面针对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的学法指导做些分析和介绍。

一、科学为何出现“反式温室效应”现象

1.“源”缺水

“源”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2.“魂”不守

“魂”是指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化学用语的应用是化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3.“骨”缺钙

“骨”是指基础知识构成的认知框架。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化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不是很强,表现为模块型。

4.“场”失调

“场”是指学习环境。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未能及时消化和吸收。

二、引导者效应

1.引“水”――激发兴趣

“让每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反应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有:

(1)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直观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在学习物质结构时借助模型、flas,使学生在惊叹和惊奇中,渐渐对化学产生兴趣。如在讲合成材料的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许多建筑材料的图像,变抽象为具体,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记忆深刻。(2)利用实验,提升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通过实验就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实验的资源,书中的演示实验要全做,而且要开发和学习一些生活中既能反映科学原理,操作又简便的生活实验。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够触碰得到,到家里一样能够继续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保持,延续的知识才能够在学生脑中深化。(3)多元评价,维系学习兴趣。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被他人、被社会认可的愿望。这就需要有表现的机会,表现才会产生兴趣和自信。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帮助每位学生创设表现的机会,而且在学生取得成功后要及时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让其有成就感。成就感是维系学习兴趣的有力保障。

2.引“流”――革新模式

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新结构,随着高效课堂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安阳殷都的“自主”“合作”“探究”“快乐”“效率”五指数雷达图的评价法等,这些新课堂教学模式,形式新颖,功能独特,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笔者尝试进行了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如下:

活动:学生学生学生教师学生;程序: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交流主讲引导点拨达标拓展。具体为:(1)发现问题。创设情境,激趣,引入课题。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让学生明确的任务,整体把握所学内容。(2)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重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3)交流主讲。小组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准备全班讲解。主讲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自己的疑惑。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质疑或解惑。通过生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真正高效。(4)引导点拨。教师要适时介入,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抓住关键处,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并简短地归纳、总结。(5)达标拓展。教师选择教材中的习题或自己设计的题目进行测试,检查达标情况。教师在讨论中、练习中、测试中、点拨中要有意识地拓展知识,并延伸到课外,去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把“满堂讲”变为“精点拨”,最终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展示”的场所。

3.引“力”――依托情感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教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融洽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前提,热爱学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剂。有些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成绩下降,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因此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和体贴。

三、主体者自省

心理学研究证明,自信能将人的智力调整到最佳状态,它是催化剂,能把人的潜能调动起来,使之把事情做成功。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但是学习的最大障碍,也是影响学生树立自信心的绊脚石。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是实施快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1.省概念

现在很多学生对概念学习不重视,所以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好化学的前提。首先,要全面、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梳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应形成具体而牢固的印象。如:在理解氧化物概念时,要抓住概念的实质进行学习,除应记牢“氧化物”概念外,还要注意与其伴生的“含氧化合物”进行区别,以免产生混淆。其次,要突出对关键字、句的理解,层层分析,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例如:“风化”这个概念中的关键词是“室温”“失去结晶水”。胆矾加热失水,不是在“室温”失水,故胆矾加热失水不属于风化现象。

2.省习惯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教学中常让学生记的笔记类型有:(1)补充笔记: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教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知识记下来;(2)改错笔记:试卷评讲课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3)实验笔记:把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4)归纳笔记:复习小结课时,教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凡是书上没有的,要做笔记。

3.省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显著特点就是需要记忆的知识特别多,如果记不住这些知识,就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1)谐音记忆法: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可用“查、装、定、盛、点、收、离、熄”八个字概括,谐音记忆为:“茶庄定胜点收利息”,使学生乐于记忆。(2)比喻记忆法:就是运用比喻,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从而增进大脑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步骤中,可概括为“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3)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歌诀,融知识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于学生识记。例如: 在讲授化合价时,课本中的表格给出的化合价较多,为了帮助学生记忆编成如下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有关盐溶解性的口诀:“钾钠硝铵溶,盐酸除去银;硫酸除去钡,碳酸钾钠铵。(4)概括记忆法:例如: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概括为“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CO,“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CO,“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4.省总结

梳理知识是消除知识模糊性、避免知识零散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复习金属一单元时,笔者一改往日按教材顺序带着学生复习的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把该单元的核心知识归结为几个问题去整理:

(1)多与少的问题:镁、锌、铁都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镁>铁>锌,上述顺序也是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2)强与弱的问题:不同的金属,其活动性的强弱不同。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反之,则越弱。(3)快与慢的问题:金属与酸溶液产生氢气的快慢,影响因素不仅仅是金属的活动性,还有金属与酸溶液接触面积的大小、酸溶液浓度的大小、酸溶液的温度等。(4)好与差的问题:从机械性能的角度看,合金好于纯金属,因为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从加工性能的角度看,合金好于纯金属,因为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纯金属。(5)早与晚的问题:金属材料使用的早与晚,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而言,活动性强的金属比活动性弱的金属冶炼难度大,因此,活动性强的金属比活动性弱的金属使用得晚。

作为一线教师想法都一致:我们每天都在认真备课,高效上课,耐心辅导,题目讲了又讲,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但还是有些学生让我们难以捉摸。教育者就应该不断地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时代在变,人一定在变,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措施,希望与同仁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反应测试范文6

关键词:应力波反射法;基桩;检测;基本原理;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国内工程建设行业的兴起,作为岩土工程领域重要分支的基桩工程越来越多的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基桩检测技术的研究也更为深入。国内基桩检测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时间,不但对传统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和完善,而且加大了对于新技术、新手段的研发和应用,特别是各类新型仪器、设备的出现,也促进了基桩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在国内现阶段的基桩检测中常用的技术类型主要包括:高应变动力试桩法、静载试验法、应力波反射法、声波透射法、动静法或拟静力法等,其中应力波反射法的应用范围较广,本文对其原理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

1应力波反射法概述与传统的基桩检测方法相比,应力波反射法是较为常用的低应变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其具有检测范围广、反应速度快、适用性强、造价低等特点,其主要被应用于桩身的完整性检测,并且依据检测结果判断基桩的具置、桩身长度及混凝土强度等。在基桩检测中应用的应力波反射法主要是指在通过桩顶向下垂直施加瞬态脉冲激振力,并且以弹性纵波的形式向桩体下部均匀传播,当基桩深层或底部的阻抗发生异常现象时,可以产生相应的反射波并及时传回桩顶[1]。另外,在应用应力波反射法进行基桩检测时,如果存在缩颈、扩颈、断层、离析等方面的缺陷,往往会导致桩体密实度或桩横断面发生细微的变化,在检测中桩身的波阻抗会出现不均反射的状况,进而保证检测人员可以对基桩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2应力波反射法的基本原理为了更好的运用应力波反射法进行基桩的检测,必须对其原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逐渐掌握技术的作用机制和操作技巧,进而才能保证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国内基桩检测中运用的应力波反射法主要是以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与反射为特征,并且综合了地质学、物理学、土木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基本理论。应力波反射法的基本原理为:将基桩假设为一个连续弹性的截面,在检测过程中忽略桩周土体对桩身传播应力波的影响[2]。在桩顶施加瞬态脉冲激振力时,由于桩身与桩周土体的波阻抗差异较为悬殊,进而保证大部分应力波能量在桩内进行传播。对于检测中的相关工艺和技术参数主要采用一维杆波动方程进行计算,但是要注意数据采集过程中的科学性、客观性与精确性,尽量控制计算误差。另外,为了保证垂直入射基桩内部的应力波可以顺畅的进行传播,必须进行桩内存在的波阻抗差异界面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消除,进而促使在检测中形成的反射波和透射波分别沿着桩身进行反向或顺向传播。另外,在基桩的检测中,还要注意对于桩身自身缺陷的严格探查,并且根据反射波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特性做出准确、科学的判断。

3应力波反射法在基桩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岩土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工程规模的日趋扩大,都增加了基桩检测的难度,因此,在基桩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必须对于相关技术、操作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基桩检测技术模式。目前,在国内的基桩检测中,应力波反射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岩土工程监管经验,在其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3.1采用不同力锤,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在国内现阶段的基桩检测中,应力波反射法常用的力锤主要包括:自由落锤、手锤和力棒等,各种力锤的规格、型号、性能、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进行严格的选择。为了保证对于不同长度、深度的基桩进行全面的检测,检测单位要在操作前配备不同类型的力锤,以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3]。在基桩的实际检测中,应用不同力锤所得出的波形会有所差异,检测人员必须对全部数据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并且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系统的计算,进而才能得出较为完整、直观、准确的检测结果。

国内相关岩土工程技术资料显示:在应用应力波反射法进行基桩检测时,小锤一般可以测出4-25m范围的桩身缺陷,中锤可以准确测出5-35m范围的桩身缺陷,而大锤则可以有效测出10-55m范围的桩身缺陷信号,因此,在基桩的实际检测中,根据不同类型力锤能量和频率的不同,以及不同位置桩身长度的差异,应科学进行力锤的选择和应用。另外,由于自由落锤、手锤和力棒的材质不同,导致在锤垫厚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不能准确进行选用极有可能影响到敲击力的脉冲宽度,即客观制约了力谱成分。

3.2加强对振荡波形产生原因的分析及消除应用应力波反射法进行基桩检测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产生振荡波的现象,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或误差。针对基桩检测中的振荡波问题,检测人员必须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积极采取有效的消除措施[4]。振荡波形产生原因的分析及消除方法主要包括:1)对传感器接收装置的性能进行检查,并且保证接收装置安装位置的准确;2)对于激振能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情况下以能见桩底反射为前提,尽量减少桩身周围参加振动的土体,以达到减小对波形产生干扰的目的。3.3重视对于测桩盲区的控制进行基桩检测时,测桩盲区过大有可能影响到检测的完整性和精确性,因此,检测人员必须重视对于测桩盲区的有效控制。当桩顶受到锤击或敲击时,锤击能量通常是在桩土系统中进行深度传播,并且产生相应的波动,在压力波遇到桩侧阻力或桩身阻抗变化时都会产生上行的应力反射波。但是在部分基桩的检测中,由于下行的压力波明显大于或等于上行的阻力波,进而导致上行波无法有效反射,出现此类现象的区段则称为测桩盲区。在基桩的实际检测中,一般情况下<5m的桩长范围或1-1.5D(D为桩直径)内容易产生检测盲区[5],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常规的处理方法为:使用小锤进行多次击振,并且随时进行信号的采集,并且加强对于实心桩的反复测试,要将击振点选择在桩心附近,然后使用大锤敲出桩底反射波,只有合理运用小锤、大锤,才能保证检测人员对于测桩盲区的准确判定。

上一篇体质测试

下一篇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