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故事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故事作文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1

【关键词】课前民间故事演讲 语文教学 作用

语文教学的使命是培养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几年来,我在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开展了民间故事演讲,不仅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课前3-5分钟民间故事演讲在语文教学中的几个作用:

首先,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课前3~5分钟的民间故事演讲,使学生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对于发言者来说,由于发言的过程是把内部语言经过扩展编码成表述的过程,它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必须准确,因此,学生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去广泛地收集材料,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时时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加工,抓住中心,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力争条理清楚,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书面表达(写)和口语表达(说)两方面的能力都将得到大大地提高。同时,对于听的学生来说,也完全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帮助自己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容丰富的作文资料库,这无疑为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每个学生为了在自己发言时避免张口结舌,无话可说,就必须去大量阅读和搜集与自己所讲话题相关的民间故事,他们要从阅读到的文章当中把这些相关的资料提炼出来,并进行思考、分析、加工,把搜集来的民间故事消化为自己演讲的素材。阅读――思考――分析――加工,这本来就是大脑的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这样长期的阅读锻炼,无意识地培养了自己的综合思维分析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子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子的,这条路子,好作者是不乱走的。”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就得有这个思路,他得去注意第二句怎样跟第一句衔接,第三句怎样跟第二句衔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渐学会思考的办法,其作为智力核心的思考力就得到了有益的发展。其思考问题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电必然大大增强。

再次,学生通过自己演讲的内容,可以激励学生,催其奋进。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修养和性格特征。同学们课前演讲的民间故事有的是歌颂自由幸福生活的、有的是赞美勤奋读书的学予的、有的是鞭挞邪恶讴歌英雄的、还有的是赞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等等。学生讲述的这些民间故事,一方面能够激励自己,另一方面听的同学也能增强信心。在这样长期熏陶之下,学生就会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美好憧憬和自信。在几年的实践中,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我认为,语文教学不单纯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如何树立信心,培养其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前3-5分钟的民间故事演讲,不但提高了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还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2

一.引导学生提高观察能力

农村的初中生,虽然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但是他们最接近、最熟悉大自然,有着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和田园生活,因为只有对农村和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其次,要告诉学生农村并不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发现农村美的眼睛,缺乏感受农村美的心灵,借此激励和引导学生多留心所处的环境,多观察身边独具特色的人和物,随时随地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如野炊、郊游、参加农村劳动等,让学生到现场去观察,观察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庄稼和树林、炊烟袅袅和牛奔羊跑,进而提高观察能力;第四,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观察积累本,及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日积月累,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二.引导学生听、讲、写故事

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写作缺乏兴趣, 但是他们对听故事、讲故事却往往兴趣盎然,甚至如痴如醉。农村是民间故事的源泉和宝库,每一个学生都从老人那里听过几段民间故事,有的学生常常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因此,农村初中用听、讲、写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作文入门,可大大地促进写作的积极性。首先是定期召开故事会,请农村的故事老人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从听故事中获得快乐,获得兴趣;其次,让学生自己组织故事会,把自己听到和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使他们慢慢提高叙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再次是让学生把所讲的故事、听到的故事写下来,并逐步尝试自己编写故事。实践证明,从故事入手,可以很好地培养写作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进而自己编写出完整清楚、语言流畅的故事。

三.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

阅读量不足是农村初中生的一大不足。农村语文老师应面对实际,尽力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一是要营造读书的浓厚氛围,如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捐赠各种图书,设置学生图书管理员,随时更新、交换和补充新的图书,形成在教室里读书的氛围。二是通过家长会,给家长讲清读书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支持孩子适当地购买并阅读课外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三是通过好书推荐会、读书汇报会等活动,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写明推荐理由,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想,使他们互相影响,养成读好书、勤读书的习惯。四是老师选择文质兼美的短文,定期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既读了好文又节约了时间。

四.帮助学生搭建展示作文的平台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3

1.写“悄悄话”

我采取让学生和老师说“悄悄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什么条条框框。这样,学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去写,表达藏在自己心里的思想。由于是“悄悄地”,带着神秘色彩,学生兴趣很浓,都乐意把自己的秘密悄悄地用笔告诉老师。例如:有的学生把班里出现的好人好事、存在的问题对班干部的意见悄悄告诉老师;有的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挨了骂,心里不服气,让老师评评理;还有的学生把家庭暴力给自己带来的苦恼告诉老师。老师再根据学生作文所反映的情况,相应给予处理和开导。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学生觉得写作文就是说自己的心里话,既有用又不那么可怕、那么难,恐惧心理自然就消失了,写作的胆子也大了,于是由厌写、怕写转为乐写。

2.游戏作文模式

游戏内容广泛,师生合编或独创均可,教师在作文课前用十分钟时间有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做一些游戏,游戏结束,教师可先让学生口头描述这场游戏,然后用文字来描写这场游戏,作文前教师对本次作文略加指导和要求。

游戏作文: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感受深,而且学生普遍感觉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游戏作文的核心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一举打破以往很多小学生“无话可说,闭门造车,无从下笔,内容空洞”的僵局,亦可解除很多老师只给小学生一个作文题目就命令小学生写作文造成的尴尬局面。

3.故事作文模式

师生在作文课上有选择性地讲述一个故事,然后让小学生来写这个故事,故事允许学生加以发挥和改编。小学生大多喜欢这样的模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民间故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现代故事,层出不穷。让学生讲故事,听故事,谈故事,写故事,评故事,学生会在民间故事中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受到启发和教育;现代故事可让学生针砭时弊,树立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在作文过程中,学生还会提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4.读写结合模式

广东省特级教师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模式就颇具特色。他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有法,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读写结合模式可以用“四有”来概括:(1)有的——杂中求精,打好基础;(2)有序——乱中求序,分步训练;(3)有点——华中求实,突出重点;(4)有法——死是求活,交给规律。具体到作文法,有四个要点:其一,四想:(1)想一想文章的中心;(2)想一想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3)想一想文章的题目;(4)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谋篇。其二,三拟:(1)拟好题目;(2)拟好提纲;(3)拟好主次。其三,二写:(1)写好稿子;(2)誊写作文。其四,一多:多修改。读写结合学习法:(1)从读学解题,结合作文练审题和拟题;(2)从读学归纳中心,结合作文学习怎样表现中心:(3)从读学怎样分段和概括段意,结合作文拟写作提纲;(4)从读学区别文章主次,结合作文练怎样安排详略;(5)从读学捕捉文章重点段,结合作文练怎样突出中心;(6)从读学品评课文,结合作文练自改作文;(7)从读学作者怎样观察事物,结合作文练观察方法。

5.评价因人而异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有的学生作文“求通”就行,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学生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要努力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评价作文时要用一双孩子的眼睛,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的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示出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学生打开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激发对作文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4

从头说,《白蛇传》与镇江的渊源

人物,法海、白素贞、许仙等人名有案可查。

翻开《新编金山志》,有这样一段记载:“唐代宗时,有位高僧叫灵坦,来到金山,就山洞(白龙洞)里参禅打坐,降伏毒龙,蟒蛇避走,毒气全消。”而灵坦是何许人也?灵坦,姓武,山西文水人,是武则天的侄孙。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来到金山,相传为金山开山第一代沙门。可见此人来头不小,佛法也了得。而白龙洞至今仍存,就在金山脚下东北侧,传言深不可测,直通西湖断桥。有趣的是我们在洞壁上还可以看到“此洞直通杭州西湖”八个字。洞口有一组白娘子与小青的塑像。再翻,该志还有一段记载:“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丞相裴休,笃信佛教。休作文送子出家,取名法海,行头陀行(故人称裴头陀)。”相同的说法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中也可看到:“头陀……来润州金山,重兴殿宇。北岩有蟒,头陀入洞禅观,蟒遂去。得金数镒,助修建。寺成,竟莫知所之。”

为患,后有神僧以袈裟镇之始息。“再有就是《白蛇传》中“合钵”惨剧在金山的传说中似也遗有痕迹。”《金山志》载:“往有高僧呼龙曰:‘汝能现身乎?’龙即现一头如山。”“僧曰:‘汝能大,却不能小,能人吾钵中乎?’龙即入钵内。”僧曰:‘汝能出乎?’龙百伎莫能出”等等。这难道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吗?

“实名制”,《白蛇传》里对应的镇江地名。

以冯梦龙编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例,如“针子桥”,查《至顺镇江志》:“嘉泰桥,在市东紫金坊。宋嘉泰年间(公元1201-1204年)造,故名。俗呼针子桥。”该志又说:“紫金坊……以紫金泉得名”。而紫金泉就在今大市口附近,遗址保存完好。再如“五条巷”,即今天中山东路上的五条街,当年是一条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又如“镇江渡江马头”,据学者考证就是西津渡,许仙和白娘子还在这里开了爿“保和堂”药店。至于“金山寺”就更不必说了。这不奇怪,《警世通言》的作者冯梦龙,明崇祯年间曾做过丹徒县儒学训导和教谕数年,相信他对镇江的风土人情应该了如指掌,创作起来定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传后世,催生形式多样的艺术之花

漂远流长,主题升华

《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家喻户晓,流传久远,保留有古代图腾、神话和民俗信仰的痕迹,经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白蛇记》、南宋民间曲艺《雷峰塔》和宋、元时期的话本《西湖三塔记》等的再创作,并结合在江苏,浙江及四川民间广为流传的地方风物传说,渐成较完整的故事结构。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等均有相关记载,到冯梦龙编写《警世通言》方基本定型。后再经说书、戏曲,弹词等艺人的进一步演绎,到清黄图作《雷峰塔传奇》,才始有白娘子与法海打斗的简单情节,30年后,方成培改编了《雷峰塔传奇》,突破性地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和“祭塔”等内容,才使故事情节趋子完善。

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张恨水、赵清阁还先后写出了通俗小说《白蛇传》。剧作大家“磨了它十二三年”,终于将《白蛇传》改编成京剧剧本。2006年镇江白蛇传传说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让人欣慰的是,2007年6月,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收集整理出版了一套《白蛇传文化集粹》,分“论文卷”、“异文卷”和“工艺卷”三本,共收录230多篇文章,84万多字,另有图片近100幅,是建国以来50年间白蛇传研究之集大成者。千余年来,随着《白蛇传》故事情节的日渐演变,其主题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从原先人妖斗法、宣扬因果报应的旧主题,逐渐升华为自主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新思想。

形式丰富,影响深广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5

关键词:作文教学 素材 特色 因地制宜

长久以来,农村作文教学成效都比不上城市。究其原因有三: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够;作文题目不切实际,学生无从下笔;学生知识面窄,写作素材匮乏。其实语文教师只要立足本身,多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农村学生每天接触的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山山水水、草木鸟兽都真实可见,只要我们能因地制宜,这里有取之不尽的素材,这些都将成为农村学生写作的独特优势。

一、农村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天地

丰富的词汇积累是写作前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其中除了词语之外,名言警句、历史故事、民间谚语、优美句子、修辞手法也是必备的,但我认为还必须有开阔的眼界。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不少学生写作苦于无言,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素材,搜肠刮肚,仍是腹中空空。这正是我们农村教师应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源泉的时候,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的新变化、新气象。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高楼栋栋,机器轰鸣,道路笔直,树木成行;农村生活更是乐趣无穷,喂鸡养鸭,种菜锄草,钓鱼捉虫……整日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怎么能体会得到?淳朴的民风,热情的村民,朴实的语言,灿烂的笑脸,丰收的喜悦……可指导学生把劳动、玩耍的过程写下来,把观察到的变化记录下来。此外,农村还流传着一些传说故事,充满了人民的智慧,可让学生将这些生动的故事搜集、记录、汇编起来,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只是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关键就在于愿不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学生开始体会到写作素材就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我们身边,农村学生的写作题材就更广、更接近生活本色,更能打动人。

二、农村有学生尽情表达的舞台

说话是思想的表达,有条理、有顺序地表达心里所想、所感是写好作文的开始。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必须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农村学生平时感知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把丰富的生活细细品味,从中获得乐趣罢了。作文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丰富。那么,什么才是打开学生说话欲望的金钥匙?我想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鼓励他们把看到的有意义的事说给大家听,把有趣的场面描述给大家听,也可以把发展带给农村的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来讨论,并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内容也是以身边的事情为主:可以介绍人或事,可以描述动物和植物,可以谈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又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农村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中学作文以篇的训练为重点,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充实的内容、流畅的语言、突出的中心。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把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思想在这片广阔的天空里自由翱翔,让快乐的感受在他们的心里滋长。如七年级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可以让学生置身在广阔的自然之中,感受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新的空气、阳光雨露无不动情,聆听鸟儿歌唱,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田野间虫儿低吟,自然就在他们身边,这一切都是快乐的象征,他们会更爱这里;“马的世界”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种动物,许多学生家中仍饲养马,我们可以请这些同学介绍马的习性、脾气等等,让他们真心和动物成为朋友。要培养学生写日记、写感受的习惯,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对象,对那些喜欢种花种草的学生,喜欢养小动物的学生,更要引导他们写一些观察日记,把点点滴滴的体会与经验记录下来,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积累了写作素材,扩大了作文的范围。

四、农村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作文范文6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燃点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恰如其分的评价,常常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指点迷津,明确改进方向,使得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写作文评语时,一定要注意字斟句酌,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性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老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要遵循小学生各年段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规律,要做到正确、客观,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不要求全责备。写评语要具体明确,不可笼统。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和收获。

二、情感性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作文是学生的心声,评语是老师的贴心话。作文评语要以朋友的身份,谈心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看了评语后觉得你不是公式化的泛泛而谈,而是发自肺腑的真诚帮助。这样不仅能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了老师深情的评语后,感受到老师是用心去关注他,用情去欣赏他,用爱去发现他。

三、激励性

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段精彩的片段,一句形象的语句,一个生动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是可贵之处,我们不妨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一些学生阅读面广,写作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古诗文,从而对文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时,教师不妨送上一句:“你真是写作高手!把民间故事巧妙地运用到景物描写中来。”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趣味性

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喜欢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获得教益,喜欢在笑声中悟出道理。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不仅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成为师生关系的粘合剂――而且可以达到一种“笑过之后又不令人不深思”的效果。如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我远远地看见前面走过来一位老人,他头发灰白,满脸皱纹……”我给他写了这样一条眉批:“你是长着千里眼,还是戴着望远镜呢?”结果全班同学竞相传阅,以后学生习作中此类错误就很少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