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学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形式美学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形式美学论文

形式美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欧美文学 个性自由 意义

引言

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起源,各国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发展基本都是以口来传播,口是最早的文学小说传播形式,后来发展到书面文学中。其中“个性自由”。作为欧美文学中最长用的命题“个性自由”,我们从欧美文学作品及发展的历程中得以认识。

一、古希腊文学中的个人特性

古希腊英雄传说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及其故事)外,他们的个人行为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荷马史诗中英雄们对荣誉的崇尚,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极富张扬的个性特点成为古希腊文学的核心内涵,也成为古希腊文化的基点。虽然说古希腊文学中体现的世俗人本意识是原欲型的,但以“我”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和个体自由是十分鲜明的。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之后是千年的中世纪文学。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中世纪基督教义提出的人之原罪,救赎,禁欲主义,乞求来世,让古希腊的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14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中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就是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亦即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以“人类的本性”作为观察历史的准绳,反对神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即强调把个人放在一切社会关系的中心,充分肯定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利益。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基督文学、文化的否定和对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复兴,是对古希腊文学中提出的个人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进一步倡导。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了“人学”与“神学”的对抗,他的抒情诗集《歌集》,其中绝大部诗作是抒发对自己所钟爱的劳拉的爱情,大胆讴歌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的爱。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观及禁欲主义的道德观。总之,这时的许多作家,如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示了人的尊严和权利,展开了精神个体的无限多样性。当然人文主义决不只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一性延续与继承,更不是简单的重复;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也拥有了人人平等、仁慈宽恕等基督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人文主义又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中世纪的“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转变到文艺复兴的“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这是西方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转变,它标志着中世纪文化的终结、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开始。

二、17世纪后文学作品中的“个人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人”比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疏远了与上帝的联系,也显得更理智、冷静和成熟,但也缺少热情、缺少自由意识和生命意识。18世纪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如果说人文主义者的注意中心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肯定人享有世俗幸福的权利,那么,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更要求破除宗教迷信,摧毁宗教偶像,反对贵族特权,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而封建统治,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社会。自由与平等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两面大旗。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许多启蒙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卢梭的文学作品中对个性自由的崇尚是其的启蒙主义、丰富的感情自由的典型,基督教的原罪说他予以否定,因为人至善是人的本性,这种至善是美的,及发自原始的人性和欲望要求是人类的合理的,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对人性的污蔑和罪恶的孳生地。歌德在他的作品中一个很广袤的天地中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思想问题。这种启蒙主义文学思想对人类的“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的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反古典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强调自我人性自由与追求。浪漫主义文学中表现“人性自由”不再是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情感上、个人的私欲和人类社会道德之间找平衡,他表现的是个人及自我的人生价值。比如“沉浸在天地合一”,人溶于美好的自然景色,天地合一的这种忘我境界,幻想描述一个美好的文明社会,塑造一个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这种体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个人自由观和人生观的理想境界和归宿。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欧美国家的工业进程发生很大进步,这时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代表作。人类历史的进步是物质和财富的创造来推动。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是人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个性随着财富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失落。现实主义文学更多的是对人性处境和人生命运的关注,从人道为出发点,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现在的作品通过文学彰显了物质化的社会现实,深深地解剖人在物质欲望的驱动下人性深处的心灵变化,揭示和引导警告人们在物质面前人的脆弱及对人性的泯灭。也是对这种物化下失去人性自由的批判。

20世纪的欧美现代文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的科技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这个世纪里付出了惨巨的代价,一战和二战对每个民族及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权利和尊严发出挑战。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发生了对立的很大变化。那种人与万物、社会、自然及民族语民族人和人关系变得不再美好。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到18世纪,西方人认为自己凭借着理性的力量可以摆脱“命运”的支配而走向自由,但到20世纪初,仿佛从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渊,而且带着远比古代人更加浓重的悲哀和绝望。卡夫卡小说中的人变成了“甲虫”;艾略特的《荒原》中,物质世界使人的精神世界毁灭,世界也就成了生命死寂的“荒原”。人“原欲”的自由没有了,对于回归原始状态、获得非理性意义上的“自由”的人,又是充满着忧虑 ,而现代物质文明下的“自由”也丧失了。总之,一种比19世纪更深重的恐惧、焦虑、痛苦,乃至绝望的情绪弥漫了20世纪西方社会。但是20世纪欧美文学在人本意识上的变化,说明了20世纪作家在对“人”自由和个性问题上的探索更加深化了,只是在人性“自由”问题上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境地,或说,在寻找过程中的失落和痛苦,因此只能继续像“戈多”一样等待,或像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地守望。

三、结论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的“自由”是把对原欲追求和个人荣誉当作人生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内容。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对此加以了否定,今世赎罪和来世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精神的追求代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声色享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对中世纪宗教文学的又一否定,它重新呼唤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但在否定中世纪对声色、的摒弃外,也部分吸收了宗教文学的博爱仁慈等理性的内涵。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更是在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由和个性追求之外,探讨人的理性下的自由和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对个性自由更强调人的自然天情和自由情感,想与大自然的恬静形成一种默契,而弱化了自然属性和理性的平衡。现实主义文学警告人们不要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被物化而丧失人的自由的天性。现代主义文学,指责现代文明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严重贱踏,使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几乎丧失殆尽,作品表现的是物质文明给人带来的更沉重的异化和危机感的情况下,表达出的一种失望甚至绝望的情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首先,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的文学探讨从关注人与外部世界关系、个体与集体关系到理性与的冲突内容直至更加深入地展开了内部的诸多矛盾,包括潜意识层面。因此,随着历史的进程,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所探讨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其次,争取个性自由,正是在追求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过得幸福、活得有价值,个性自由的实现程度正是一个人幸福感强弱的最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命题的持恒热衷正是在探讨人的有限生命如何更具幸福感和如何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大命题。第三,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但却始终不屈,因为欧美人把个人荣誉和个人价值最大化视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他们宁可选择自由而短暂、光彩的人生。这就让我们明白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个命题下的两个集点,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类的极境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命运的多舛和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争取个性自由,让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欧美文学对这一命题的探索还在延续,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走过极为漫长的路程。”但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的两个命题的探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启迪和指导性的作用,其意义极其深远。

参考文献

形式美学论文范文2

二、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文学不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表示的不是意识的实体自身,而是意识的性质、样态,它不是由各种具体意识自身组成的,而是由各种具体意识的社会性质组成的。它要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存在载体,却不以具体的意识、观念为自身实体的构成要素。具体说来,从社会结构划分看,每一具体的意识即可以从水平层次上归属于社会心理或社会意识形式;也可以从分工形式上归属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艺术。从社会性质上划分,每一意识都只能现实地、具体地存在于特定社会中,该社会的特定经济形态决定着该意识同该社会全部其它意识因素一起,构成了具有特定性质的意识形态(注:参见李志宏《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讨论综述》,见吴光正《文学基本理论问题论稿》,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1月,第31页。)。

形式美学论文范文3

1)案例一

教学现场互动中的即时课件制作。在成教《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讲到“需求函数”概念时,曾有从事销售工作的学生提出疑问:“量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以想象,但在现实中,形如P=a+b×Q的函数到底从何而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当时授课用的课件并不足以透彻说明这一问题。若简单答以“根据经验数据构造”,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若以板书加口述的形式介绍“线性回归”和“最小二乘法”,相对于成教学生的知识功底,可谓费时费力,效果也难以保证。为了简洁而直观地解释这一问题,笔者现场制作了一个EX-CEL表,其数据共两列,分别为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然后使用“图表”功能生成散点图,添加趋势线,并显示预测方程,整个制作和演示过程约5分钟,学生通过演示和讲解,直观地体验了通过对经验数据作一元线性回归得到反映量价关系的需求函数的过程,并顺带掌握了以EXCEL为工具通过线性回归进行预测的方法。

2)案例二

板书对于课件的即时性补充作用。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决策”一章的教学中,在向学生讲解了“波士顿矩阵”之后,笔者随堂作了提问,发现学生能够掌握按业务特征将其归类到具体象限的归类方法,但对于业务在各象限间转化的规律则不甚了然,因此其对于针对各类业务的决策方法,也囿于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变通。为了直观生动地向学生讲解各类业务的转化规律,笔者在黑板上即兴绘制了反映“幼童———明星———金牛———瘦狗”这一过程的“业务/产品生命周期图”,该图为座标图形式,其纵轴为“市场占有率”,横轴为“时间”,图的形状最初采用标准正态分布的倒钟型曲线。当解释作为存量的“市场占有率”和作为流量的“业务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时,基于对增长速度的考虑,又当场将倒钟型曲线进一步修正为类似于彩虹的半圆型曲线。通过这番讲解,学生体会了业务或产品特征的转化规律,并对相应对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及相关启示

1)案例一

所揭示的现象可以描述为:学生提出了意料之外的问题。在互动中,学生的疑问源于课堂听讲时联系实际情况的思考,但解答问题所涉知识并非当堂讲授知识的重点,甚至也非当前课程的重点内容,相关知识之于教学重点,表面上看,有“节外生枝”的嫌疑,但这些问题如能获得圆满解答,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授课内容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对学生独立思考态度的肯定。本案例中,意料之外的问题和预先准备的授课内容以及事先制作的课件之间,存在即时性的矛盾,显然,预先准备的内容不足以解答学生的疑问,这一矛盾的化解途径,可以归结为适用课件的现场构思与制作。限于授课现场的时间限制,此类课件通常相对简单,且结合教师的现场操作和讲解来展示某些方法或技能的应用、操作的步骤或流程。

2)案例二

所揭示的现象可以描述为:师生关于授课内容难点的认识差异。即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会设想某些内容可能是学生认知方面的难点,而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或观察学生表情,则会发现某些原先未被设想为难点的内容,实际上已成为难点。此类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并且那些具体的“预想之外的难点”在同一专业的学生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往往会反复出现。在本案例中,即时性矛盾的表现形式与案例一相同,但化解矛盾的具体途径则为板书作图。这种途径方面的差异,并非偶然,本质上,案例一所体现的现象将解决方案引向了课堂所授知识体系的拓展,而案例二所体现的现象,其解决方案必然要求对所授知识体系内具体知识点讲授形式的强化。与“拓展”所需要的步骤分明的操作流程不同,“强化”要求表达形式更为直观生动,直观生动虽是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但在授课现场的巨大时间压力之下,却不可能通过临时制作来实现,因而其解决途径只能是以板书作图来弥补。

3)观察上述案例

形式美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现代陶瓷;新彩装饰;文学魅力;彩绘技法

俗言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陶瓷艺术的长相,也是靠釉和彩来装扮的。白胎瓷和生坯都要精心装饰,烧成之后才能美丽大方、形色动人,陶瓷彩绘和装饰则起到了“七分打扮”之成效。它通过陶瓷艺术家的灵巧画笔,在普通的陶瓷上用色彩、图案进行绘画装饰,把一件件瓷器打扮的惟妙惟肖!瓷器绘画蕴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实用和审美、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中国瓷绘充满了神奇魅力,其身后的文化底蕴与高超技艺把泱泱大国的气度和传统文脉,以充实、含蓄的方式完美地呈现给世人。可见,瓷器绘画表现力之丰富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它深刻诠释着世间百态、人文思想、主观精神及其无限的文学意境等等。本人将以历年来从事瓷绘创作的心得,浅论现代陶瓷新彩的装饰形式及其艺术特点和文学意境交融相汇的魅力所在。

新彩色彩种类丰富,除极少数颜色外,大部分可以互相调配,烧成前后色相变化不大,烧成后甚至色彩更亮,纯度更高些,因此非常的直观,运用方便。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即可表现国画效果,又可表现油画、水彩、装饰效果。或抽象,或具象,表现度自由,是釉上彩绘装饰门类中局限性最小和最富有艺术生命力的陶瓷彩绘画种。新彩它以丰富的表现形式、独特的艺术语言,得到人们的推崇。新彩的装饰形式有:手工彩绘、墨彩描金、广彩、潮彩、腐蚀金装饰、刷花、喷彩装饰、刻瓷装饰、贴花纸等。手工彩绘是新彩装饰艺术中最常见的、运用最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用各种毛笔或工具蘸取色料后以及手工形式在瓷面上进行彩绘。绘制时运用各种技巧方法来表现作者的构思与创意。从早期的扁笔抹花到各种手绘的艺术瓷、陈设瓷、新彩壁画等都属此范畴。特别是高档艺术瓷都以手工彩绘的形式出现。

彩绘技法多样,艺术表现力强。新彩在技法的运用上,可广泛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可丰富新材的艺术风格。无论工笔、写意,创作者均可尽情发挥,局限性小, 可拓宽创作者的创作思路。比如在用新彩绘制仿古装饰纹样可称为“新材料,老画法”,这样的做法常见于现代仿古瓷作品中。我们知道传统粉、古彩的黑色线条全用珠明料勾勒,画好后必须在其上填上颜色1、即使只保留线条,也需填上透明雪白2、覆盖住线条,否则烧成后珠明料会被抹掉。而在新彩中勾线的问题则可用艳黑来解决。艳黑以一种以

铁、钴、铬、锰等元素的氧化物为混合色剂的色料,具有性质柔和、呈色稳定的特点,可用来代替珠明料勾线。更重要的是用用它勾勒后,不需要再填上颜色,所以使用起来相对简便,在新彩的瓷绘创作中,同时综合运用不同的表现技法和工具可以使作品 呈现出许多有别于传统的新肌理效果,如普通毛笔、油画笔、等绘画工具的使用就可为其增色不少。新工具的使用会带来新感觉,除了使用这些绘画工具以外,生活中用的棉花、棉签、海绵也可以成为临时工具。用海绵和棉花拍染出的色料,能使颜色之间形成了自然过渡,而用牙签蘸上较浓的色料即可在瓷胎上 直接划线。用牙签画出的笔画积料较多,会因具一定的厚度而有浮雕感。此外,棉签也可以画线条,确切的说实在需要的位置擦出线条,勾勒出想要的造型,从而露出瓷胎并与拍染出的底色形成对比。另外,用调和新彩的樟脑油直接作画也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由于油能冲散周围的色料,所以用干净的笔直接蘸油画出的线和形会马上散开,给画面营造出飘渺虚无的境界。不同彩绘材料所赋予观者在欣赏时的视觉与触觉的心里感受也会大大增加这是和材料本身的色彩、光泽、肌理、质感等形式要素分不开的。除了手工彩绘的新彩装饰形式以外,墨彩描金的典雅华丽也是雅俗共赏的新彩装饰艺术门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构图饱满、精致细密而又富有层次,犹如“万缕金丝织白玉”.......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现在的新彩色彩丰富、造型多样、格调新颖。当今,各种新材料的发展与运用及各种组合的表现形式的新组合,都必然把新彩装饰艺术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 手工瓷绘创作审美意识上具备了两重结构:一是客观事物的再现,二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完美统一了主、客观世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而使瓷器绘画中的文学魅力表现的淋漓尽致。瓷绘创作过程中,为表达主题内容和艺术形象,通过题材和画面,把创造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见解贯穿于整个对客观事物的绘画表现过程,达到传情,会意之效,可谓是“出新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故有学者说,意境的美感实际上还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

为此,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创作人以敏锐的艺术悟性,深刻的观察想象,锲而不舍的追求,不断更新我们的创作意识,正确审视文学意境与各种新彩装饰的形式及其艺术特点,那么就一定能使现代陶瓷新彩装饰创作更具和谐之美并丰富溢彩。

参考文献:

[1] 汤木兰.浅析粉彩与新彩的综合应用[J]. 景德镇陶瓷. 2011(06)

[2] 齐茂荣.浅谈陶瓷新彩艺术的发展与创新[J]. 陶瓷研究. 2011(04)

形式美学论文范文5

《美术新课程标准》将人文性确定为小学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改变了小学美术教育过去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观念,从而帮助学生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地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不断发展其在美术文化学习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我认为小学美术课程的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在它与审美活动紧密相联。学生在各种美术活动中培养起了艺术的鉴赏力、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修养,这正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感。

(2)体现在它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的独特性。美术活动中需要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需要直觉、顿悟和灵感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这正是人文学习所需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3)体现在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各种信仰、理想、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这些正是人文精神的反映,通过美术学习,能使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提高人文素养。

(4)体现在美术对人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可得到充分的表现,进而发展其个性,因此美术学科同其他的人文学科一样,对人性的完善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构建学校美术教育的管理体系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建立系统的美术教育管理体系:校长室——教导处——美术科组——美术教师,有序地开展各项活动,为美术学科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建立有效机制。

2.加强对美术教材的内部人文素质的挖掘力度

作为美术教师,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人文内涵,理清其表现特征,以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人文教育成为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①挖掘美术教材中版面形式的人文因素。美术作为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始终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美术教材的版面形式,能让你感受到一股浓厚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给人耳目一新,不说内容单看那形式各异色彩绚丽的画面、每一课颇具审美价值的布局构图,就足以使人赏心悦目,怡情养性了。那“我喜欢的颜色”“编织的线”“面具”“飞向月球”让人感受到生活是那么美,生活着是那么快乐,美就在我们身边。

②挖掘美术教材中内容的人文因素。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这种观念,教材许多内容里穿插了不同时期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画,供学生感受了解欣赏,有质朴的装饰性很强的农民画,有极富童趣的马蒂斯的画,有世界艺术巨匠毕加索的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文化学习情境,在引导学生学习鉴赏中能够逐步地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艺术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在世界画家介绍方面一年级就有荷兰卡雷尔、法国马蒂斯等,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是那么的深入浅出,给予学生一片了解文化的天空。

③挖掘美术教材中课题的人文因素。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四年级美术课《学穿编》,体现了美术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欣赏感受这一环节中,教师从编织艺术的历史文化引入,让学生感受编织艺术的独特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揭示课题。通过观看中国地图,了解祖国是如此广阔,在这片富饶的国土上,有着丰富的编织材料,如竹、草、藤、柳等,数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掌握了精巧的编织技艺,利用各地的材料,编制出了各种各样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活用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激发学生走进艺术的领域,去探究编织艺术的美,认知基础穿编的规律并掌握技巧和方法,发现将经、纬线变化而穿编出来不同效果的图案,运用剪、粘、穿编等方法装饰剪纸作品,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收获成功,让他们了解美,懂得美。

3.培养人文素质的美术教学策略

①创设美景,以美促情。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需要人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最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在美术教学别注重创设美的情景,营造审美化的课堂,以美促情。以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课件,美的作品,美的教学手段等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积极学习的动力。我在上“画太阳”、“彩虹桥”等课中,以生动有趣的作品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勤动脑,多动手,就一定能创造生活中的美。又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时,让其感受绘画内容的丰富美,绘画形式的多样美,工艺制作品的趣味美、立体美、动态美,让学生感受各类作品所呈现的高雅美、通俗美、稚拙美、精致美、具象美、抽象美等等。

形式美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美学视角;"三美论"

中图分类号:B83

(注:该文为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度校立科研计划项目"武汉工业学院校园公示语翻译研究"课题的阶段性论文。)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一些非规范的英译公示语逐渐减少,然而,作为一种交际途径,公示语的翻译在我国依然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本文在探讨公示语翻译的技巧的基础上,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理论支撑,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对公示语的翻译进行分析和论述。

汉语公示语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和素质的窗口,其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形象,也体现着我们的学术水平。[1]它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高低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传统的翻译美学观所关注的视角是文学作品,而对于应用文体的翻译却鲜有从翻译美学角度去论述的,认为应用文体由于内容和语言上均缺乏艺术性,而不能给人以美感上的享受,故只具备提供信息的功能价值,这种观点导致了对公示语翻译美学层面的忽视。

2.许渊冲的"三美论"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诗歌翻译的实践中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他提倡在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时候,应尽可能将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传达出来,从而使译文读者"知之、好之、乐之"。[2]许渊冲的"三美论",成为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准绳。本文将之引入公示语的翻译之中,据此提出汉语公示语翻译亦应遵守的三个原则:即形式美、内容美和音韵美。这为公示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宽了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公示语的四种翻译技巧探讨

与其它文体一样,公示语的翻译也有自己的翻译策略。首先,要坚持去繁从简的原则:在翻译公示语时,其语用的含义要比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更重要,所以删除那些繁琐部分。例如,"武汉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可直接简译为:"Keep Our City Clean";其次,要遵循习惯的原则:翻译公示语时候不能生硬,必须遵从译入语的行文习惯。如"东南门"应该翻译成"south-east gate"而不应该翻译成"east-south gate";第三,可以程式化套译:由于公示语的结构日益国际化,而文字的表述比较固定,因此翻译时可以采用程式化的方式来进行套译。"男士止步"用"名词+only"的程式翻译成women only;最后,可以正反互译:汉语的反面表述可以用英文的正面来表达,汉语的正面表述可以用英文的反面来表达。如中文中常用的"油漆未干"可以翻译成英文的"wet paint"!

4.公示语翻译的美学视角探究

成功的公示语翻译必须有美学的元素蕴含其中,要真正使公示语提升其美学价值和文化底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形式美:公示语作为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其形式美不仅表现在公示语翻译上,也体现在公示牌的制作上。翻译时必须注意语言结构的对称和均衡。"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英文翻译"One World,One Dream"达到了形式高度对称的完美境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标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译文是"Better city, better life"。简单明了的译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但"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译文"Environmental protection""Love our homeland"就是没能照顾到翻译时的形式美而导致的,如改为"Protect our environment" "Love our homeland" 会使得读者更容易接受。另外,在制作公示牌时候,也必须注意比例与和谐、生动与完整的统一。

内容美:公示语的内容美应首先体现在用词确切上。例如"小心碰头"的公示语如译为"butt head against the wall"会令外国朋友不知所云。必须选择正确的措辞,将之译为Mind your head容易被读者接受。另外,有些公示语,在翻译时候也要注意其意境美,因为意境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它的作用及效果。"小草青青,足下留情"常被译为"Keep off the grass",这种译文最好只在强制的情况下使用,在平日里,译者如译为"Please give me a chance to grow"。更能彰显意境美,让人觉得小草和我们一样是有生命的,还有何理由再去践踏它们?

音韵美:在翻译时,译者首先必须遵循简约美原则,简短的公示语如能读起来富有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就能给人余音绕梁之感,起到更好的公示作用。译者可运用头韵、尾韵、叠韵等手段来再现其音韵美。例如"酒后勿驾驶"的译文是"If you drink, you can't drive"[3]。译者巧妙地运用押头韵的drink和drive,不仅在语义上丝丝入扣,而且音响效果更是铿锵有力。

5.结语

公示语的翻译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个或几个译者的努力就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结果,它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在追求语用功能对等的前提下,还需追求译文的美学效果。只有兼顾了公示语的形美、意美和音美,才能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公示语。

参考文献:

[1]李克兴.试析深圳的英语弊病及翻译谬误[J].上海科技翻译,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