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1

【关键词】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49-0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转变。在日益多元化的物质环境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因食品安全所引发的恶劣事件屡见不鲜,从苏丹红事件再到三聚氰胺毒奶粉,都折射出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仍需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对此,笔者立足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就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展开了系统论述,以强化我国食品安全的监控与管理。

1 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重泰山”。食品安全关乎人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此,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狠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但何为食品安全呢?即食品提供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不产生任何的伤害。从这一定义而言,食品具有两面性,在安全与营养并存的属性之下,食品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所以,食品一旦缺乏安全性,那其所具备的营养性也会随之丧失。对此,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图1。

图1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对于食品的安全性,笔者认为,应注重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食品自身固有的安全性;二是消费真在心理上对食品存在的安全性认识。

2 食品安全影响人体健康的途径及原因分析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途径是多样化的,这也就决定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从有关统计数据来看,发达国家每年约有28%的人因食品安全受到影响,主要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为主。而在发展中国家,大约有近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食源性疾病,尤其在一些非洲或欠发展的国家中,由食品安全而爆发的食源性疾病屡见不鲜。由此可见,食源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视,但每年因食品安全而造成的人员及经济损失仍非常大。就拿腹泻病而言,全球每年有16亿人患有腹泻病,其中,近七成的患者是由食品安全引起。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由微生物污染所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一次次为我们敲响警钟。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食品添加剂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频发。例如,2005年的轰动全国的苏丹红事件;江西赣西的毒猪油事件,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所以,食品安全问题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最大威胁之源,抓好食品安全是人类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3 食品污染

每年因食品污染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不仅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人员上的伤亡。对于食品污染,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生物性污染;二是化学性污染;三是物理性污染。

图2 食品污染类型

3.1 食品污染的类型。(1)生物性污染。生物性污染主要是指由于细菌、寄生虫、病毒等对食品造成污染,进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2)化学性污染。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化学性污染比较严重,且相对比较复杂。其中:来自生产生活的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添加剂(如有毒甲醇)等为主要化学性污染源;(3)物理性污染。当前,物理性质污染主要是指放射性污染对人体所造成的慢性疾病。例如,2012年,福岛核泄漏事故,就是严重的物理性污染,这种因辐射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3.2 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植物性食品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是动物性食品激素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是农产品中有害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图3。

4 强化食品污染控制的策略

食品安全关乎千万家的幸福、关乎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强化食品污染控制应作为一项大事来抓,狠抓落实各方工作,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只有民众吃的放心、吃的健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行。在笔者看来,强化食品污染控制,应认真务实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强化宣传力度,落实有关培训工作。当前,人们对于食品污染的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一定的认识盲区。所以,应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食品污染的正确认识,在思想上规范自我行为,以构建更加安全的食品市场。例如,通过电视台制作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专题栏目,扩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与广度。此外,对于相关的药物从业人员,也应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对于药物的基本知识、安全保障等相关事宜进行培训,进而确保从源头上消除食品污染问题,让社会公众放心吃、吃出健康。

4.2 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落实食品污染控制工作。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首先,强化市场管理,严把安全质量关,严格控制不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其次,多部门联合行动,强化对食品的全过程检测。例如,联合质检、环保等部门,成立综合检测中心,对食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公示。此外,借鉴国外成功的制度模式,如HACCP制度,提高食品检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责任感。

4.3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效率。首先,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法律法规存在漏洞,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强化食品安全控制的有力保障。例如,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动植物检疫法等,为食品污染控制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此外,明确执法主体,并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督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结束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是推进民生建设、夯实国家发展根基的重要基础。但是,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强调进一步强化食品污染控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确保食品安全,减少或避免因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琦.食品添加剂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2)

[2] 李莎,陈怡.强化责任 全面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J].中国科技产业,2011(05)

[3] 褚建志.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2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41-02

今2013年3月,国务院第七次机构改革方案出台,决定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职责以及质检总局、工商总局有关生产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总局组建后,明确提出了“社会协同共治”(亦称“社会共治”)的理念和思路,即: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共同落实,行业自律和社会他律共同生效,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共同激活,法律、文化、科技和管理等要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管理工程。只有形成社会各方面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和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的深层次制约因素,才能不断巩固食品安全的微观主体基础和社会环境基础。社会协同共治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着力引导食品企业及从业者形成主体责任和道德诚信意识,强化道德观念教育,倡导诚信从业风气,普及信用文化知识;推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和消费维权,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与其他部门、机构之间建立更为有力的协同联动治理机制,形成坚实的外部约束和道德底线[1]。“社会共治”的确立,表明国家食品安全机制将从原有的单纯依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向全社会多方主体主动参与、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综合治理转变。

回顾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践,纵观中外食品安全监管及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对食品安全实行社会协同共治是实现中国食品安全有效监管的科学途径和长效机制;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协同共治的基础是普遍增强公众的健康素质,从而强化行政执法者依法监管、严格监管的责任感,食品生产经营从业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监督的参与意识。

1 健康素质和健康素养

健康建立在应有的健康素质及健康素养的基础之上,健康素质及健康素养的需求来源于对于健康的目标和预期。健康素质是健康素养的内在综合表现,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认知、

能力的基础。提高健康素养是提高公众健康素质的前提条件,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 是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2]。

1.1 健康素质

健康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 提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具备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感。健康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基础上,通过后天习得和健康的长期积淀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较稳定的个体或人群的积极品质[3 ]。江苏省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韩丹博士认为:“健康素质是指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而要具备的趋利避害基本调控智能的效果、水平或势态” [4]。即健康素质就是一种调控智能的效果、水平或势态。

1.2 健康素养

WHO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 “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5]。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 于2000 年提出的健康素养概念为: “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的

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的决策的能力”[6]。公众接受教育的水平、所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等因素都影响着公众健康素养的高低。高健康素养表示个体掌握了较高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面对健康问题时能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使个体达到最好的健康状态。

2 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健康素养工作。2008年1月,原卫生部第3号公告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 》。这个公告为中国公民界定了66种基本健康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34条及基本技能7条。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念4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15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基本技能1条。2009年12月,原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别明显。对71 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6 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正确认识”(3.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7.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3.95%)、“骨折伤员的处置”(17.28%)、“认识药品说明书”(18.70%)和“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8.79%)[7],而其中5项指标正是与居民食品药品的健康素养测评有关。

调查结果说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偏低,居民的食品安全健康素养更低。中国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普遍存在错误认识,尤其是提示在今后推广和普及食品药品健康素养工作中,应着重提高居民上述基本知识和技能。

3 食品安全健康素养

著名健康教育学者努特毕姆博士(Nutbeam D)将健康素养分为3个层次:基本/技能素养、交流/沟通素养和批判素养[8]。公众食品安全健康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将公众食品安全健康素养表述为: 公众在生活中或从事与食品相关的工作时,具备良好的阅读和书写技能,能够通过各种传播途径,积极寻求获得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并运用相关知识改善自身状况,同时,能够采用批判思维理性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的各种信息,从自身角度出发,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公众应具备的食品安全健康素养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有健康素养的人及其应该具有的应对能力。有健康素养的人主要表现在: 可以通过思考作出正确的决定来解决问题,有责任感能作出对自身和他人均有利的决策,正确运用已掌握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可以与他人对现况进行简洁而准确的交流。应该具备的能力主要体现在: 个体能够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概念,通过判断,有选择地接受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护措施,理性分析文化、媒体、技术等相关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通过人际交流技巧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并将影响范围由个人扩大到家庭和社区,能够以实践行动减少危害因素和促进健康。

3.1 公民食品安全健康素养的构建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的“知信行”模式阐述了知识、信念和行为在公众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其中知是基础,信是态度和动力,行是消除危害健康因素的行为[9]。公众健康行为的改变主要受到其健康知识、价值观和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增强公众健康的“知信行”,是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公众食品安全健康素养应从知识性、行为性和信念性三个维度构建。

3.1.1 知识性素养: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性素养是指消费者判断食品品质的能力和应对食品安全事件时对事件类型、危害程度及应对措施知识所具备的认知和掌握程度。食品生产经营者知识性素养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了解食品生产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食品卫生常识以及掌握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操作常规的能力和水平。食品安全执法监管知识性素养是指熟悉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化学、动物学领域的大量知识,掌握必要的食品检测工具和技能,能够开展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3.1.2 行为性素养:食品安全行为性素养是公众为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保持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包括改变危险生活或工作方式,减少或消除健康危险行为。消费者行为性素养是保持合理的膳食等健康生活方式,不采购、不使用“三无”食品,不食用霉变食品、拒绝垃圾食品,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期间有有效的防范措施。食品生产经营者行为性素质是自觉地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卫生的技术要求生产经营合格食品、放心食品,不制假、不掺假和不售假。食品安全执法监管素养是忠实履职,严肃执法,尽可能完善监管措施,进行有效监管,严厉打击不顾他人死活、利欲熏心和道德沦丧的食品故意造假违法行为。

3.1.3 信念性素养:食品安全信念性素养是指公民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应当具备的对食品安全本质与价值的认知水平及以此为基础的行为态度。消费者的信念性素养是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关注食品安全,能够正确选择安全食品信息渠道,能够分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迷信和伪科学思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念性素养是自觉承担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把食品安全当作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道德底线。作为企业而言,利润肯定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要讲安全,更要讲良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种信仰,有了这种信仰就有了做好食品安全的内在动力,有了食品企业自律的道德基础。食品安全行政监管的信念性素养就是从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的角度,把食品安全监管提升到维护政治大局、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的高度,严肃对待食品安全每一个环节的行政执法,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把食品安全的每一道关口,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食品消费者、生产经营者和执法监管者因为在食品安全层面上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所以对食品安全健康素养的知识性、行为性和信念性的内涵要求也不同,三个维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三者和谐统一。食品安全知识性健康素养是改变行为的基础,食品安全信念是转变行为的动力,食品安全行为改变是知识、信念共同作用的结果。试想当今中国,如果实现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养成生产经营安全食品的习惯,消费者养成健康消费的行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部门认真执法监管,营造出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问题食品终将销声匿迹,食品安全风险必将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张勇局长在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N].2013.

[2] 李素华.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界定和宣传推广简介[J] . 中国健康教育, 2008, 24(5): 385-388.

[3] 鄢建江. 关注大学生健康素质的思考[J].江西教育,2005(2):56-57.

[4] 韩丹.健康素质、体育和健康[ J ].体育与科学,2003,24(4):11-14.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R]. Geneva: WHO,1998.

[6] U.S.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Currentbibliographies in medicine Bethesda[EB /OL]. http: / / nlm. nih. gov /pubs /cbm/hliteracy. html.2003.

[7]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首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D]. 2009.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3

关键词:中医学理论;保健食品;搭配与研发

一、基于中医学理论的保健食品的搭配原则

(一)结合中医文献,科学搭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也愈发重视,而保健食品也愈发被人们重视。保健食品是指在说明处标明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的服用并不适应所有人群,保健食品有其特有的使用人群。并且保健食品并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服用保健食品对机体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对身体健康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中医知识的重视,中医理论知识也被应用到保健食品的开发中。中医学理论首先被应用到保健食品的搭配之中,形成具有中医学理论特色的保健食品搭配原则。在保健食品搭配中首次通过翻阅相关的中医学文学,了解中医学习的内涵,再制定其中的搭配内容。在我國饮食保健历史悠久许多中医学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如在《吕氏春秋·尽数》、《伤寒杂病论》、《五十二病方》等中都明确的记载了我国饮食保健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保健食品搭配的过程中,首先应结合中医学进行参考,再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搭配内容。同时在结合中医学理论知识调整保健食品的搭配过程中,应做到中西结合,科学搭配。即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可以利用病理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等西医学,从而使保健食品以中医学理论为搭配原则,以西医学知识进行检验与探究,从而促进保健食品的研发。

(二)原料功能健康,食品来源明确

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通过中医学文献了解到中医饮食保健食品的功能性较强,且其保健功能种类全。经过科学探究发现中医中的饮食保健食品其保健功能可以满足各种保健需求。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不同,调整其原料。在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应确保其食品来源明确,形成绿色搭配原则,即做到搭配过程透明化,健康化。并且让搭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的展现出来,进而做到绿色化搭配。同时在把中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保健食品搭配的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食品监督,做到科学化生产,并把所需的每一样原料都用科学化的手段检查其毒理与药理,进而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三)符合配伍禁忌,食疗为主

在保健食品搭配中应用中医学理论知识时,应重视其配方中的药物配伍禁忌,虽然用于保健食品中的中医药物与中医食品大多数的性质都比较平和,但仍有少数具有温热寒凉的特性,通过调整原料中的配伍方法和用量,进而抵消了其温热寒凉的特性,从而让保健食品更好的搭配。如对于一些滋腻、壅滞气机的原料可以用以山楂、莱菔子、砂仁、陈皮等进行调整。同时在进行保健食品搭配过程中应以食疗为主,充分发挥中医学理论中饮食保健的基础,进而减少配伍禁忌的产生。从而提升了保健食品搭配的安全性。

二、基于中医学理论产生的保健食品研发理论

(一)整体与辩证相结合

基于中医学理论研发保健食品研发,应结合中医理论基础探索保健食品的构成。首先在保健食品研发中可以应用中医学中的整体观。整体观是中医学中特有的理论知识,即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肺腑之间互根互用,气血之间互相循环。并且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也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循环机体。因此保健食品的研发也应遵循整体观这一原则。以中医中的整体观分析病症,再用整体观研发保健食品。同时还应用中医学中的辩证理论对保健食品进行研发。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可以通过中医食品与中医药品的不同特性,发挥其特有的保健功效。即在研发过程中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保健食品的研发,让保健食品在研发过程中具有相应的针对性,细化其保健功能,进而让保健食品更加具有针对性,提升保健食品在某一方面的功效。

(二)“扶正”与“却邪”共同应用

在保健食品研发中应用中医学理论中的“扶正”思想。中医“扶正”思想是指调补脏腑的气血阴阳,从而增强体质、抵御外邪。应用“扶正”思想指导保健食品的研发即是帮助保健食品对病症的外因进行研发,通过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进而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同时中医学中的“却邪”思想也被应用到对保健食品的研发之中。中医“却邪”思想是指通过利水、化瘀、祛痰、泻火等方法去除身体中的病邪,从而促进人的健康。应用“却邪”思想指导保健食品的研发即是帮助保健食品对病症的内因进行治疗。即让保健食品具有减肥、降脂等功能,进而达到对认同“却邪”的目的。

(三)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中医学中治未病分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种思想。未病先防是指在病症未出现之前,就对病症进行预防,应用未病先防的思想指导保健食品的研发,即是通过对病症的相通性的研究,把因相同病因引发的病症整合在一起,研究具有针对性的保健品,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思想目的。同时在保健食品研发中还应用已病防变的中医学思想,其保健食品的研发方向是针对已有病症,利用中医学保健食品,防止病情继续恶化或加重,进而促进了人们健康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保健食品搭配与研发中应用中医学理论知识,已愈发普遍。保健食品在搭配过程中合理利用中医医学文献,形成科学化的搭配方法,并在制作过程中确保其原料来源明确,功效强的特性。同时利用中医学习理论知识推动自身研发,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保健食品,让保健食品具有健康性与绿色性的特征,从而促进保健食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徐方旭,冯叙桥,王月华.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发:从食品科学角度的思考与建议[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04):1350-1355.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4

中国食品安全生命伦理困境的表现

一是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降低成本,滥用食品添加剂,不合理、超标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超量、超范围使用,过期、非法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社会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转基因食品,虽然转基因食品能够增加食品的产量,改善食品的口感,以及美化食品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粮食供应不足的危机,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其能否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长期食用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都还是未知数。三是大量有毒食品事件的发生,违背了生命伦理学中尊重生命价值的原则。无论是在理论上对“食品安全”的界定以及对问题分析、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所采取的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逐渐严重的趋势。食品安全的生命伦理问题成因消费者生命意识淡薄食品消费者对于生命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到其行为,更直接影响到食品安全的发展走向。大多食品消费者将食物视为满足生理需求的必要一项,偏重于是否吃饱、吃好。但追其根本,食品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国民并没有较强的生命意识而选择沉默,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向全民普及食品健康常识。

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

由于我国目前许多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和市场经济自身的利益诱导,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生产环节社会责任的缺失。一些企业置食品安全的工具理性居于价值理性之上,片面的强调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食品安全的隐患加深,很多不符合食品质量标准的假货滥竽充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问题,造成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伦理困境。其表现在滥用农药、化肥,不规范食用色素、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环节;由于保存条件差、运输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食物变质的流通环节;更改过期变质食品的销售环节。政府管理不到位首先,国家没有统一完善的标准以及监管体系,造成各地政府“各自为政”,为了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对食品生产企业包庇、纵容,更有甚者在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后仍然隐瞒真相,不予调查;其次,对于食品检验程序繁琐、工作量大,造成许多检测机关对于食品的检测是能省则省;第三,一些政府监察、监督人员知法犯法,与食品违法经营企业权钱交易,成为违法食品企业的保护伞。食品安全的生命伦理问题应对策略树立消费者正确的生命伦理观首先,要有正确的生命观,对于生命个体而言,如果失去了生命就无异于失去了整个世界,只有从思想上认识、理解、尊重生命,才能从内部把控食品安全,真正提高生命质量。其次,加大对食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他们既尊重自己的生命,提高对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更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保障他人的健康。第三,懂得维权,国民在依赖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身约束同时更应当知道行使手中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那么才能真正有效的改变现状。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首先,必须提高食品从业者的道德素质,食品从业者只有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生产的食品关乎到他人的生命健康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繁荣、稳定。其次,对食品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常识、拥有健康的经营理念、了解食品安全相关条例。

加强政府各方面的管理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5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食品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列入全年的宣传工作重点,由分管宣传台党组成员黄醉千负总责,总编室、电视中心、制播中心等职能科室具体抓,电视中心、新媒体中心指派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内容编排和宣传报道,办公室人员负责创建工作联系与信息材料报送;年初与各科室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把食品安全宣传、食品药品广告监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等内容落实到具体科室。制定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及宣传计划,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____新闻》栏目对我县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生产县创建情况进行动态报道,跟进报道省级食品安全生产县创建工作部署和食品安全治理,聚焦食品生产企业、食品交易市场和校园食品安全等重点环节和重要领域,关注乡镇部门“七个一”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宣传“三大一严”专项行动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开设“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宣传专栏,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重点宣传“三大一严”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报道宣传周食品安全各项活动工作进展情况,宣传正面典型,反映存在问题,广播电视共播出36篇。注重新媒体平台宣传,“____广电”、“____”微信公众号推送食品安全信息41条。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月、“6.26”全国禁毒宣传日、食品安全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食品安全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依托专题栏目,开展教育引导。《食品药品安全在您身边》专栏透过热点、焦点事件进行问题剖析和深度报道,播出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常识48期。在广播电视《卫生天地》、《生活与健康》、《农村大视野》、《科普大篷车》、《生态家园》、《健康大讲坛》等栏目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共播出112期;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周报》的工作,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曝光,提醒消费者选购健康食品。

4.加强舆论监督,助力社会监管。《直击》栏目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监督,深入一线曝光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通过追踪报道和回访报道,推动问题解决办理。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走进“民生热线”直播间,介绍部门具体职责,解读食品安全工作,在线解答群众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严格广告审查,杜绝了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

5.投放公益广告,扩大社会关注。广播电视全年播出公益广告《讲文明

树新风》“食品安全篇”和“添加剂篇”5000余条次,户外屏滚动播放“共创食品安全县,同享生态养生源 ”标语850条次。广播、电视、微信、网站、户外电子屏等平动,扩大宣传效果,提升社会关注度。

6.从严管理食堂,确保饮食安全。规范从业人员管理流程,按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的健康体检、健康上岗。实行食材的定点配送,落实人员抓好每天食材的查验,确保食材安全卫生。配合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张贴《新食品安全法》、《创建食品安全县》等海报。在病虫鼠害繁殖高峰期,台内部统一开展灭鼠、灭蟑等“除四害”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抓好就餐环境卫生,确保饮食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是报道形式不够丰富。宣传报道侧重会议、活动、政策及行业管理举措,对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典型案例报道不够,报道形式单一,动员群众参与互动不够。二是舆论监督力度不够。虽然电视舆论监督栏目《直击》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所曝光,但重在个案就事论事的报道,对问题根源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建议性意见缺乏,影响舆论监督的效果。今后将加强与各乡镇部门通联,开展记者蹲点报道、体验报道,更好地反映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引导。加强新闻曝光力度,重点突出涉及群众关心热点问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访谈,提高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2017年工作计划

发挥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总结创建中的特色做法、监管成效和典型事迹,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努力增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的贴近性、互动性,扩大传播效果和工作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做好制度执行和问题整改。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抓好食品安全宣传、食品药品广告监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等内容落实。

2.开设宣传专栏。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开设宣传专栏,跟进报道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和重点工作,及时报道

行政执法、监督监管和检查整治等动态新闻,宣传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产业健全发展的典型。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月”,做好活动报道。3.重视教育引导。依托《生活与健康》、《卫生天地》、《农村大视野》、《科普大篷车》、《健康大讲坛》等栏目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普及和案例警示教育。

4.强化舆论监督。《直击》栏目重视源头和重点领域监督,曝光违法违规问题,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策划“民生热线”上线,通过邀请相关部门做客直播间、组织专家下基层,解读政策法规,解答群众疑问,开展现场服务。

5.净化声屏荧屏。严格广告审查管理,抓好食品、药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

食品安全健康论文范文6

关键词:油炸食品 食品安全 大学生

在我国,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早在1995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此基础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而对于油炸食品的安全国家也尤其重视,卫生部于2005年的第4号公告,就建议民众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丙烯酰胺(致癌物)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1、调查相关说明

1.1调查目的:发现大学生对于油炸食品安全认知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让大学生可以更科学合理地了解油炸食品的危害性,平衡膳食。充分保障大学生的健康。

1.2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调查了250位滨江高教园区在校的大学生,并收回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93.2%。

1.3调查时间以及调查地点:2012年9月20日——9月26日,滨江高教园区

2、调查结果分析

危害认识方面

问题1:你认为经常吃油炸食品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有217人认为“经常吃油炸食品是会危害身体健康的”,占总人数的93.13%。而只有16人认为“经常吃油炸食品不会危害身体健康的”,占总人数的6.87%。

问题2:你是否知道油炸食品中哪些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

1、知道 2、不知道 3、不是很清楚

有59人“知道”油炸食品中的哪些具体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占总人数的25.32%。有106人“不知道”油炸食品中的哪些具体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占总人数的45.49%。有68人对于油炸食品中哪些具体物质会危害身体健康表示不是很清楚,占总人数的29.19。

问题3:你是否知道油炸食品中一种物质叫做丙烯酰胺,它是一种致癌物?

1、知道 2、不知道

有193人不知道油炸食品中存在致癌物——丙烯酰胺,占总人数的82.83%,仅有40人知道油炸食品中存在致癌物——丙烯酰胺,只占总人数的17.17%。

问题4:你最怕油炸食品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1、发胖 2、诱发疾病 3、营养不均衡 4、不是太清楚

有41人选择了“发胖”,占总人数的17.60%,有121人选择了“诱发疾病”,占总人数的51.93%,有37人选择了“营养不均衡”,占总人数的15.88%,而剩下的34人选择了“不是太清楚”,占到总人数的14.59%。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滨江高教园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知道经常吃油炸食品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但对于油炸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以及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都不太清楚。

饮食习惯方面

问题5:你喜欢吃油炸食品吗?

1、非常喜欢 2、喜欢 3、不喜欢

有59人非常喜欢吃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25.32%,有114人喜欢吃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48.93%,有60人不喜欢吃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25.75%。

问题6:你喜欢的油炸食品有哪些?

1、油炸面制品 2、油炸肉制品 3、油炸果蔬类 4、油炸海鲜类

有57人喜欢吃“油炸面制品”,占到总人数的24.46%,有121人喜欢吃“油炸肉制品”,占到总人数的51.93%,有23人喜欢吃“油炸果蔬类”,占到总人数的9.87%,而剩下的32人喜欢吃“油炸海鲜类”,占到总人数的13.74%。

问题7、你为什么喜欢吃油炸食品?

1、口感好 2、有营养 3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4.其它

有183人选择了“口感好”,占到总人数的78.54%,有11人选择了“有营养”,占到总人数的4.72%,有27人选择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占到总人数的11.59%,剩下的12人选择了“其它”,占到总人数的5.15%。

问题8:你经常会在哪些地方购买油炸食品?

1、超市 2、食堂 3、街边小摊 4、其它

有21人经常在超市购买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9.01%,有27个人经常在食堂购买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11.59%,有159个人经常在街边小摊购买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68.24%,有26人经常在其它地方购买油炸食品,占到总人数的11.16%。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滨江高教园区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比较喜欢吃油炸食品,而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油炸食品当属油炸肉制品,其次依次是油炸面制品、油炸海鲜类、油炸果蔬类。而其好口感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其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原因。对于滨江高教园区在校大学生经常购买的地点,街边小摊是大学生的首选,这不免让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健康保障产生担忧。

安全现状方面

问题9:你经常光顾的油炸食品店的卫生状况如何?

1、干净 2、比较干净 3、比较脏 4、糟糕

有31人认为经常光顾的油炸食品店的卫生“干净”,占总人数的13.30%,有112个人认为经常光顾的油炸食品店的卫生“比较干净”,占到总人数的48.07%,有68人认为经常光顾的油炸食品店的卫生“比较脏”,占到总人数的29.19%,有22人认为经常光顾的油炸食品店的卫生“糟糕”,占到总人数的9.44%。

问题10:当你知道吃油炸食品的危害后,你还会经常去吃吗?

1、会 2、不会 3、会减少次数

有36人选择“会”,占到总人数的15.45%,有127人选择了“不会”,占到总人数的54.51%,剩下的70人选择了“会减少次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0.04%。

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滨江高教园区油炸食品店的卫生状况整体上还属良好的。对于了解了吃油炸食品的危害后,绝大部分大学生都选择了不会经常去吃了,或者会减少次数,说明只要合理地向大学生宣传油炸食品的安全知识,很多人都会愿意听取,并逐步改变自己的膳食状况。

3、油炸食品安全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油炸食品卫生问题含有两层:一,他们用来油炸的原材料不卫生,许多油炸的原材料都是快坏了或者已经坏了的。二,使用的油不卫生,许多恶劣的街头摊贩会经常使用地沟油来炸制食品。

国内外关于油炸食品中有致癌物质的报告数不胜数。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高温加工制备的食物中,特别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淀粉含量较高的食品,如薯条、油炸饼干、面包和麦片等,在经过煎、炸、烤等高温加工处理后,容易产生致癌物质,特别是洋快餐,方便面等多种加工食物中均含有大量的丙烯酰胺。[1]随后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证实了大部分的油炸烤制类食品,尤其在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然而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被证明了是致癌的。挪威食品安全局给出了一组数据,其450万人中,每年大概有30人,因过多食用油炸或者烘烤食物而患癌症来佐证这一事实。2005年3月2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组成的一个联合专家委员会在WHO网站上了一份简要的报告:含有致癌毒素—丙烯酰胺的食品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警告消费者应关注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并明确地警告消费者,高温油炸类食品中,会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并提醒消费者应降低食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来避免健康危害。我国卫生部于2005年4月13日第4号公告,建议全国消费者应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者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应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改变以往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减少因摄入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所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并于同年9月初,我国卫生部正式了公布《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评估》报告,再次地提醒消费者,高温加工过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比较高,应减少其食用。尽管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此问题应引起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

经常吃油炸食品的人容易致癌,由于油炸食品经高温处理,会容易产生一种亚硝酸盐类物质而且油炸食品不容易消化,很油腻,容易引起胃病。油炸食品热含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类物质,经常进食容易导致肥胖症状,是导致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的罪魁祸首。暂且不讨论油脂中的维生素A、E等营养在高温下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已经大大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单单在油炸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大量的致癌物。已经有研究结果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一部分癌症的发病率会远远高于那些不吃或极少吃油炸食物的人群。

4、油炸食品安全现状的意见以及建议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政府、社会、学校与大学生应该携起手来,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食品环境。

政府:应加强对油炸类食品安全性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起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和执行力。

社会:应对食品安全有关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反映食品安全问题的真实现状,避免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与不安。

学校:加大对在校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并引导在校大学生平衡膳食,均衡营养。

大学生:及时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信息,提高自身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意识,饮食均衡多元化,尽量避免食用煎炸、烧烤及油腻的食品,多食用水果和蔬菜。

虽然油炸食品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但也不是不能吃,而是应当讲究食用的科学与合理性,要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来满足口福。简而言之呢,对油炸食品应当是食之有道:少吃为宜,均衡膳食。对于油炸类食品的首要原则,就是少吃。尽量少吃油炸食品或避免吃油炸食品以降低其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所谓均衡膳食,是指在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的基础上,注意膳食搭配,使所摄入的食品,可以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不要一次性吃多种油炸食品,控制一次性的摄人量,是越少越好。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用新鲜的蔬菜来帮我们尽快地排出毒素。在吃完油炸食品以后,可以尽量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或者纤维素的水果,利用维生素C和纤维素较强的排毒和解毒功能,阻碍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平时的时候,应注意吃一些具有抗癌功能的食物,存于这些食物中的抗癌物质,可以有效地抵抗丙烯酰胺的毒副作用,并起到保护健康作用。

5、小结

油炸食品因为其绝佳的口感,一直倍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喜爱,然而我们应该要科学理性地认识到油炸食品的危害性,清醒地认识到油炸食品对于我们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应避免长期摄入,平衡膳食,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穆昭,李明.煎炸过程中有害物质减少方法[J].粮油加工,2009(5):107-110

[2]杜冰冰,徐振辉.油炸食品的健康食用[J].肉类研究,2008(9):50-52

[3]方磊平.油炸食品想说爱你不容易[J].生活与健康,2005(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