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综合实践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1

为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目标,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二、工作目标:

1、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学期至少进行3个不同主题活动。其中至少有一个主题来自于“自行开发”。(与上学期的目标有所区别)

2、进行主题前,必须有相应的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学期末必须整理出至少3个主题的活动成果。包括(学生成果样品、整个活动过程记载)

3、从完善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入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打造一两节精品课

4、进行1~2次专题学习,使认识并能驾驭本课程的兼职教师达到90%,教师参与课程率达到100%;加强课程组织与管理,使学生活动参与率100%,安全事故率为0。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请求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当中,作为辅导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

三、工作重点:

1、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时间不被挪用

结合行政听课制度,我校将采取随机听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有上课前有本课的活动设计(教案),如果课时被挪用或无活动设计(教案)将在月奖中按规定扣出相应的部分,同时将影响教师期末综合评分。

2、课程管理

本学期,本课程实施管理做以下几个方面调整:

(1)人员分工

三年级:1—2班班主任

四年级:1—2班班主任

五年级:1—2班班主任

六年级:1—2班班主任

(2)时间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周3课时,根据活动情况需要,可以实行“弹性课时制”。但必须同时通知教导处相关人员及教研组长。

(3)制度建设

为了有利于本课程的实施,我校本学期将有关制度做出以下修改:每位教师每学期听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少于1节,组织学生进校图书室或微机房查资料,每月不少于1次;期末检查必须上交3个主题活动方案以及相关成果样品。

3、课程实施

(1)大主题与小课题相结合

每学期每班实施至少3个主题活动,同时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条件开发一些“短小平快”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同时结合本校拓展的“劳技制作”、“科技制作”课程开发一些相互促进的小课题。

(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进行体验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备课(主题活动设计)、听课为抓手,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将是本学期我校课程实施的重点工作。

4、课程评价

(1)加强评价理念的再学习,进一步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学生的日常评价与阶段评价。

(2)注重学生评价工具的设计。

四、工作安排:

日期

主要工作

8月

1、制订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9月

1、重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制定计划

2、各班完成第一个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3、随机听课

10月

1、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网上研讨活动

2、讨论主题:关于“课题活动”的开展事项

3、随机听课

11月

1、小结第一个主题活动的情况,编写活动案例

2、线上集中:集体研课、备课

3、课题实施情况讨论及问题

12月

1、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六年级为主,其他年级稍后)

2、收集资料(案例、活动设计、反思等)

3、日常教学案例交流反思活动

1月

1、表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活动小组

2、收集本学期各班级所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及成果样品,汇总

3、教研主题:阶段性评价工具设计研讨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2

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体现校本化的观念,在七至九年有分别确立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人与社会三个分目标,同时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就我校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作一汇报,希各位领导和专家不吝指责。

一、贯彻新课改精神,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了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

如在与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科的密切配合中,组建由学生为主体的春蕾文学社和小记者班,利用节假日及学校大型活动期间,进行采访及组稿,编辑学生自己的报纸、文集,在校内外发行,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与理、化、生学科的紧密配合中,通过对理、化、生知识的系统了解,自行设计相关有益的实验观摩活动方案及趣味知识竞猜等活动,帮助学生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促进了理、化、生学科的健康发展,并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和探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及设想,从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确立了“主动探究,主动展现,主动构建”的课程目标,奠定了学好理、化、生知识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使胜利门中学的理、化中考成绩一直领先于市内同类学校。

二、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使文化课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实际社会意义的研究性课题,来探索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开设对家乡水资源综合调查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家乡水源质量的变化和追踪调查污染源,结合理、化、生、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等学科的知识和具体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防止水源进一步恶化的方案和措施,设计未来处理的崭新设想,使学生的想象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还利用上网的机会获取最新的信息,对家乡水源的综合利用作出了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绘了未来清洁水源的蓝图,颇有新意。

而后又带领学生去市芦村水处理厂参观学习,进一步了解家乡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和处理后达到的效果,亲眼目睹了处理生活污水的各个过程,增进了理性知识,为探究性课题注入了具有现实性、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的活力。通过参观活动,学生还对厂方交与一项任务大感兴趣,又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就是水处理后留下的固体污泥如何进行综合利用?回来以后,学生们设计了不少的方案,进一步加以论证,准备将这些原来只能放到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处理的污泥用于种花、用作某些植物生长的基肥等,又一次为学生对新课题的探究开拓了新视野,引发了他们美好的遐想。

如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科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学生学习东林先贤的爱国精神,亲临东林书院旧址进行实地采访和参观,对进一步理解东林精神增添了不少新的材料和内容。并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当时东林先哲们提出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到了深刻理解和深层次的探究,激发了学生认真读书,长大报效祖国的积极性。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利用秋游之际,在综合活动基地开设亲近大自然的活动,通过各类趣味性、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性强的活动,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劳动光荣观念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扬和提高,使教育寓于活动之中的理念得以进一步的证实,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三、重视活动课程的引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创新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3

一、让实践有“实”

实践课,顾名思义,重在“实践”。然而,据笔者了解,目前各个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常见的有这样两种课型:一种是制订计划型。即学生坐在教室里,由教师将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的主题告诉学生,然后学生们分小组讨论活动目标、任务分配、任务过程等。虽然整堂课热热闹闹,但是却给人一种“纸上谈兵”的感觉。另一种是汇报型。即学生将“实践”后获得的知识、成果等,向大家汇报一下,整堂课在学生妙语连珠的言语中结束。可过程是如何进行的?那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课不能算“实践”课,顶多算“模拟”课,毕竟说与做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笔者觉得倒不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做点具体的小事情,实践课毕竟还是需要“实”一点。

二、让实践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觉得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好,让学生在活动还没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我校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挖掘身边的资源,在校园里开辟了“小小农庄”,在活动之前学生们就早已跃跃欲试了,也正是这种心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兴趣高昂。

三、让实践有“炼”

教育部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中指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展示,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在课题实施阶段,开展各种调查与采访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安排学生与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调查活动,在分工中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着眼于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让实践有“悟”

综合实践活动所强调的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走进社会,去调查,去研究,去感悟。学生们在实践中经历成功、失败、欣喜、沮丧后,就会有自己的感悟,虽然是初步的、稚嫩的,却也是非常可贵的。如我校开展的《小小农庄,快乐多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农庄里播种、浇水、施肥,学当农民,对那些蔬菜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知道了蔬菜的生长过程,懂得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也从中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有了真实的实践,学生也就有了真实的感悟。

五、让实践有“延”

笔者认为让实践有“延”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实践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课内实践指导课外实践。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高尚的品质,拥有过硬的素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养成的好习惯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才是综合实践课的真正意义所在。其二,一个主题研究的结束,并不等于实践活动的结束,实践活动应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始终。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4

关键词 综合实践 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074-01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育中主动思考、大胆探究、革新体验并接受人文素养的自然熏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必然趋势。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我利用我校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了解小蜗牛的活动。草丛中、大树下、小池塘旁都有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时弯腰寻找,有时低声交流,有时认真思考、分析判断,有的还认真地做着记录……一个个十足的小昆虫学家样子。之后,我再组织大家坐在草地上汇报各小组的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个个兴趣盎然,收获丰硕。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综合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特产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同时,学校实践基地是“羊角豆腐干”基地。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我们还邀请了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豆腐干文化的历史及内涵,体验到了生活的真谛。

三、贴近学生生活,在小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5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范文6

(一)坚持依托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实地研讨需要外出的时间比较多,外出活动有时不能得到时间上保证。但是,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的研讨,也可以不受定点定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我校积极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的网络研讨,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学习研讨,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我们还坚持以学校课题博客为平台,把老师,学生的成果以电子形式上传,既保存了资料又加强了和外界的联系沟通。

立足课堂教学,致力于课程的常态实施

本学期,我校按照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课程实施将采用五个环节的实施模式:主题确立—方案设计—活动实施—交流展示—活动评价。在各环节的实施中落实相应的课型,力推各课程的内容,结构和操作程序,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在“课内”的质量,保证课程实施的常态化,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我校曾有多位教师在广州市现场会上分别执教了方法指导课、开题课、资源加工课、中期汇报课、成果汇报课等不同课型的研讨课。老师们在课型的实践中有了很多优秀和宝贵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的水平,从而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有效实施,我们在科组内进行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型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学习。根据老师们的特长与实际的情况自愿形成探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某一课型进行深入学习和探讨,并在科组内交流。通过对系列课型的学习和研讨,进一步的深化了老

师们对课程的认识,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实施效率和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实现常态化,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有生命力,必须立足课堂,建立不同的教学规范,本学期,我校通过落实课型教学,确立常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序列化、系统化的做法来保证课程的有效和常态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加强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为了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力争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的提高,学校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多次邀请省、市、区专家到校指导综合实践工作,组织老师们到示范学校参观、听取优秀经验做法,同时,积极参加市区教学研讨活动。

4月,广东省教研室黄x主任和广州市教研室的邹立波科长到校指导广东省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的创建工作,并且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指导意见,为我校的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5月,广州市教研室李伟成主任对老师们进行了论文写作的校本培训,提高了老师们对实践中成果的表达能力;我们还多次邀请邹立波科长对综合实践的老师们进行专题讲座,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案例的撰写指导、学生小论文、小报告的撰写、学生成果的收集等培训讲座让老师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收获不少。另外,天河区教研室卢秉珍书记也多次来学校指导,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建言献策。

同时,我们还坚持走出去学习,吸长补短,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学校组织老师们参加了在白云区太和一小、白云区竹料一小、天河区员村小学举行的广州市综合实践现场研讨活动;参加了在龙口西小学、汇景试验学校、长湴小学举行的区内实地教学研讨活动,还组织老师们到白云区江高中心小学取经学习省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的创建工作。

本学期,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在实地教学研讨的听课、评课中,老师们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和具备更强的实践指导能力,使老师们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三)重视阶段性总结,完善成果管理

为了不断促进老师们在活动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本学期,加强了科组管理,重视活动阶段性的总结,不仅要求老师们对主题活动结束后进行案例的撰写,还对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成果资料做好规范的整理和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各班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对典型问题科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并把近两年来,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形成的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成果集萃成书籍。

(四)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

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综合实践科组将继续严格执行“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工作方案”的计划,致力于课程的深度开发和课程的常态实施。

1、编写校本特色读本

进一步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都没有现成的教材,大家都处在一个摸索期,我们想在现有基础上自己编写出一套关于书法特色方面的校本教材,使今后在研究的程度上有一个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