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评估指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范文1

    在甄别影响投资环境的形成因素之前,我们必须强调两个基本认识。首先,一个国家和区域的事权划分不同,就形成投资环境因素来讲,有诸多因素是区域所不能调整和改变的。因此,评价国家和评价区域的角度有很大区别。比如框图中所列的法律法规、政策及金融等,在很大程度上非属于区域事权范围,只具有制定细则和执行权,而没有调整权力。因此,这几项可转换为政策法规执行力因素,金融因素则主要体现在地方金融体系的发展程度。其次我们认为,资源型区域有其特殊性,在指标设置中必须突出其基础性因素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家加大了经济转型的力度,对资源型区域的认定和评判也有相关的标准。比如国家发改委认定资源型城市的评价标准,并了第一、二批资源型城市。各省尤其是山西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在国家统计局的考核区域干部的44项指标基础上,又进一步进行修订。2010年,山西省委组织部又对单位考核的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形成新的考核办法。以上种种,皆对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基于以上认识,按照既定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我们对构成区域投资环境的指标逐一进行分析。一级指标的设定按照哲学或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一种事物,均是由组成元素、结构形态(或要素关系)和矛盾斗争动力组成的三维立体。按照这个思维模式,借鉴有关研究成果,我们把一级指标设定为基础因素、活力因素、动力因素。基础因素———是指对区域现状投资环境具有“硬性约束”的因素,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或是在此基础上的必然形成和历史积淀,具有较为长期的稳定性。活力因素———是指对区域现状投资环境具有“软性约束”的因素,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关系,对投资环境的发展变化具有较大影响“张力”,具有很强的活跃性。动力因素———是指对区域现状投资环境具有“软性约束”的因素,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推动着投资环境的优化,是改善区域发展基础、调节市场关系的原动力。这样分类的优势在于,突出了资源环境等的基础作用、在形成生产力中人与科技创新的动力作用,便于观察生产关系中体制与机制的激励能力,这种分类方式,在当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这样的分类,我们不仅能充分体现资源禀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明显鉴别区域既有基础和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优化调整的区别,特别是能观察资源、金融、科技、人才等市场要素的作用,分析要素聚集以及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市场链等“场效应”的作用。二级指标的设定根据上述基本设计思路,我们将3个一级指标细化为10个二级指标。其中基础因素中,特别突出了资源禀赋情况,强调基础设施的作用;活力因素中,将人居环境这个在资源型经济中,具有特殊意义是指标列为首位。考虑到资源型区域大多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一般具有改革滞后的特色,同时资源型经济也是高强度的投资型经济,因此加大了政府效能、金融因素的权重;动力因素中,在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中,侧重于后者。科技是短板,资源型经济由于其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科技具有普遍的挤出效应,对科技创新作用的衡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三级指标的设定根据以上两个级别指标的含义,我们细化三级指标为27项,其具体指标的内涵及计算方法如下:矿产资源分布密度———即区域矿产资源面积占辖区土地面积的比例。通过此指标,可以判定区域资源赋存状况。计算公式为:矿产资源探明面积∕辖区土地面积×100%。铁公机便宜度———即铁路站点、高速公路进出口和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便宜程度。这是个综合性指标,可以考察区域交通发展状况。根据中西部资源型地区交通发达程度,我们设定每个县的高速公路进出口、铁路站点、机场的合计最高值为5时,则达到100%,即1个(出口、站点或机场)为20%,按此累计百分比值。能源供应———即电力、天然气能源供应状况。电力、天然气是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能源,将两者综合,能考察区域能源结构,可以看出该区域的能源供应状况。电力是传统能源,在全国大部分区域,主要矛盾是负荷问题。研究表明,在电力部门实行电能分时段计量、分时段计费的政策下,合理调整用电负荷、提高负荷率,不仅为整个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创造了条件,而且使得企业用电经济合理,有效地降低了电费支出,实现节支降耗。同时这个指标较高,表明区域三班倒的企业较多,折射出区域工业行业结构、规模结构较好,运行正常。因此从考察区域投资环境看,用电负荷率也是正指标。这个指标可以通过电力行业年度统计报告获取。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天然气以西气东输为主要气源,作为一种洁净能源,目前正在逐步推广施工阶段,因此我们把覆盖率作为考察主要指标。该指标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将通天然气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覆盖率。计算公式为:(用电负荷率+天然气覆盖率)∕2。3G网络覆盖率———即使用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线路和设备铺设而成的通信网络覆盖率,标志着以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的通讯技术发达程度,在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区域内所有运营商3G站点覆盖总面积∕区域土地面积×100%。对外开放度———即区域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比值,或称为区域对外贸易依存度,是衡量区域经济外向型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进口额+出口额)∕GDP×100%。投资强度———即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土地面积的比率,是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投资金额的数量,也是衡量区域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标准。该指标是衡量一个区域保持和提高投资率,特别是在战略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基础设施方面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对于综合考察区域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区域资源使用效率、项目带动效率具有积极意义。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投资额∕区域土地面积×100%。文化生活水平———即居民享受文化生活的水平,可用城乡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体现。计算公式为:(城镇居民支出占比+乡村居民支出占比)∕2。其中,城镇居民支出占比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比重;乡村居民支出占比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重。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两个指标,需要通过典型调查获得。金融效率———即各类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与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我国央行规定,该比率不得超过75%。就地方金融来讲,比率越接近这个上限,表明资金使用效率越高。计算公式为: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100%。金融规模———即各类商业银行融资能力。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体系为整体金融的概念,从机构看,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从市场看,包括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中间业务市场等。鉴于市县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我们这里借鉴这个概念,将其缩小为商业银行融资规模,通过与地方生产总值的比较,考察银行系统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计算公式为:存款+贷款∕GDP×100%。

    数据处理及评价

    标准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全因素评价法探索的第一步。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在本标题下必须完成的部分,即方法的确立。简单来讲,其方法就是,首先将所有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赋予指标权重并换算成标准值,然后将所有指标的标准值相加,运用总体评价标准进行衡量,得到一个最后评价结果。指标权重的设置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是由指标的权重决定的。权重的设置,我们采取专家问卷调查法取得。在经过反复三次问卷调查后,专家对指标权重的设置意见逐渐集中,最后又经会议讨论,最终确定指标权重见上表。表中单项指标,最大权重为6%,最小权重为1%,最大权重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力是最小权重指标的6倍,其倍数较为科学反映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注意到,投资者总是在不同发展时段,对某些指标具有不同癖好。我们注意适应各种因素影响下外来投资者的兴趣和癖好,适时调整各项因素指标权重,以满足投资者阶段性偏好需要。也就是说,本指标权重的设置具有阶段的灵活性,但对于同批次、具有比较意义的评价,权重的设置又是相同的。指标数值的处理为计算方便,我们设定正向指标(一般意义上指标值越大越好的指标)以上26项,逆向指标1项。这些指标的基础数据,有的可以直接从公开的统计资料中获取,或经简单计算得到,而有的必须通过调查问卷得到。为严肃原始数据的科学性,必须坚持科学的统计调查抽样方法。通过以上方法获取的基础数据,有的是相对数,有的是绝对额,必须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标准值。评价的标准与级别评价时,需要扣除逆向指标额度。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在1-100之间,愈接近100,说明投资环境愈佳。反之,则说明投资环境较差。这里,我们借鉴资信评估的基本评价标准,将指标值按不同的分值区域分为优秀(A)级、良好(B)级、一般(C)级和不适宜投资地区:A级:指标值85分(含85分)以上,界定为投资环境优秀;B级:指标值70分(含70分)至84分,界定为投资环境良好;C级:指标值60分(含60分)至69分,界定为投资环境一般;不足60分者,界定为投资环境较差,即不适宜投资地区。

评估指标范文2

关键词:靠离泊 评估指标 人—机—环境理论 德尔菲法

1.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来往船舶数量激增,船舶安全靠离泊问题日益凸显,船舶靠泊时碰撞码头、损坏岸吊与卸煤机等码头设施、碰撞泊位前后的其他船舶等等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把码头撞得被迫停止作业,造成很大损失,影响港区的正常生产,因此建立科学、完善船舶靠离泊安全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靠泊操纵过程实质上就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驾驶员利用有效操纵手段对船舶靠泊过程中进行控制的过程。在操纵船舶靠离泊的过程中,船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为了能够安全顺利地靠离码头,船长在操作前应该选取合适的评估指标,对靠离泊做安全评估,并认真对待某些不利因素对操纵船舶的威胁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2.船舶靠离泊安全评估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机—环境系统。系统中的“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如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如工具、机器、计算机、系统和技术)的总称;“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工作条件(如温度、噪声、振动等)。

根据“人—机—环境”的系统工程理论,船长在船舶靠离泊安全评估中应主要从船员、船舶、航行环境等三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评估。

2 . 1船员评估

船员方面主要考虑其性格和业务技能。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反应与情感,形成相对稳定人格心理特征。根据人际关系,可以把人们的性格划分为A、B、C、D、E5种类型。A型性格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及向性均衡,但智力表现一般,主观能动性一般,交际能力较弱;B型性格具有外向性的特点,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遇事急躁,人际关系不融洽;C型性格具有内向性特点,情绪稳定,社会适应性良好,但在一般情况下表现被动;D型性格具有外向性特点,社会适应性良好或一般,人际关系较好,有组织能力;E型性格具有内向性特点,情绪不稳定,社会适应性较差或一般,不善交际,但往往善于独立思考,有钻研性。船长应该根据船员的性格特点来安排合适的工作。业务技能是指通过长期的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海上工作对船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船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船舶运行中所需要的航海技能,包括船舶操纵、船舶求生、船舶救生、船舶防火、安全应变等,这些技能的娴熟应用是船舶安全靠离泊的有力保障,船长可以从船员的工作资历方面对其业务技能进行评价。

2 . 2船舶评估

船舶方面主要考虑本船各种载重情况下的控向和控速等操纵性能,包括保向性能、旋回性能、减速性能、停船性能等。船舶保向性是船舶保持原航向的性能,船舶在直线航行中受到干扰而改变航向,通过操纵短时间就能恢复原航向称为保向性好,反之则较差,因此可从航向恢复时间方面进行评估。旋回圈几何参数是表示船舶旋回性能的重要指标,是判断船舶旋回性好坏的直接依据。根据IMO操纵性标准,可使用进距和旋回初径两个参数来衡量船舶旋回性。减速性能是减速操纵后船舶递减过程中的运动性能。在实际操纵中,一般停车后将船速降为至少能维持舵效或拖船可以有效控制船舶的船速,其所需距离和时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停车冲程和停车冲时是船舶靠离泊降速距离和时间的依据。停船性能是船舶在某一速度时使用倒车把船停住的性能,包括倒车冲程和冲时两个指标。另外,在靠离泊时也应该考虑锚、拖轮配合使用。对于锚的使用来讲,船长应主要考虑锚机的性能、起锚速度和锚的破断力,以便于正确选择落锚点和松链长度。拖轮可以协助船舶靠离泊位,使用拖轮时,应根据本船排水量和水域条件等选择拖轮的功率和数量,并同时考虑拖缆的质量情况。

2 . 3 航行环境评估

航行环境指自然环境,包括风流浪等气象水文环境和靠离泊水域环境等。风导致船舶发生转动和漂移,一般来说,除了横风以外,风压力作用中心不在船中,就产生了风压力矩,在风压力矩和其它外力矩的作用下船舶发生转动,其效果大小与风速、受风面积、风舷角以及风压力系数等因素有关。受风压力的影响,船舶产生漂移,其漂移速度与船型、相对风速、相对风向、水深和船速等有关。在实践中,由于船速过低导致漂移速度过大而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的情况有很多,特别是压载状态下的船舶在大风中靠离泊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船长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安全。流在船舶靠离泊时不但影响船速和冲程,而且造成船舶横移,危及船舶的安全,其影响大小与流速和流压差角有关。开阔水域的海浪对船舶靠离泊有影响,船舶吨位越小,波高越高,海浪影响越大,且海浪对拖轮效率影响也比较大。靠离泊水域应考虑掉头水域和制动水域。港内掉头,有一艘拖轮协助时,掉头水域直径一般至少要2倍船长;有两艘拖轮协助时需要1.5倍船长的水域;自力掉头时需要2.5倍船长的水域,掉头水域的大小决定了船舶掉头操纵方式。小型船主机倒车制动时,制动距离一般有2到3倍船长;大型船舶有拖轮协助制动也需要4到5倍船长;超大型船可能要6倍以上的船长。制动距离决定了船速,因此制动水域的大小是船舶靠离泊选择船速的依据。

2 . 4船舶靠离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了船舶靠离泊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见下图1。

指标体系建立以后,需要获得各指标的权重,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分别发送给各个专家征求意见,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然后回收汇总所有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得出综合意见,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各位专家,再次征询意见,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来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后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本文选取了20位专家的意见,经过多次汇总整理,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见图1中各指标下的数字。

3.结束语

为达到安全靠离泊这一目标,船长在操作前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本文以“人-机-环境”的系统工程论为指导,为船舶安全靠离泊选取了评估指标,并根据德尔菲法得出了各指标权重,船长可根据此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本船靠离泊作出安全评估。此评估指标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不断改进,并且德尔菲法得出的权重主观性较强,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权重。

参考文献:

[1]洪碧光.船舶操纵[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8.

[2]孙友林.船舶安全靠离泊应考虑的因素[J].航海技术,2008增刊:5-6.

评估指标范文3

【关键词】绩效评估 AHP

科学的公务员绩效测评是加强公务员有效管理的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于广大公务员的考核与测评还有着许多不足。如何科学、客观、精确地分配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实现对公务员公正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加强对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对各级政府制定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1常用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指标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具体指标而言。某一具体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常用的确定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主观经验法,评价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直接给绩效评估指标加权,如日本劳动科研所的木林富士朗提出的权重分配模式;二是专家调查加权法,这种方法是要求所聘请的专家先独立的对绩效评估指标加权,然后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的权数取平均值,作为权重系数;;三是德尔菲加权法,给每位专家发放加权咨询表,然后将所有专家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统计处理;四是层次分析法,将绩效评估指标分解成多个层次,应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度高,能准确地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因而使绩效评估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得到合理体现,为公正、科学地进行绩效评估奠定了基础。

2层次分析法在确定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权重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组成复杂问题的多个元素权重的整体判断转变为对这些元素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转为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立各元素的权重。实际应用中,由于层次分析法对专家的主观判断做了进一步的数学处理,使之更加科学。针对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这样一个因素众多,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素关系量化模糊,以及对于每一个因素其分目标权重有所不同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是十分适合的。

2.1 建立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将元素按属性分组,按支配关系分层,同一层次元素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也受上层元素的支配,层次结构图一般分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处于最上面的层次一般是问题的预定目标,通常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的元素一般是准则层和子准则层,最低层一般是指标层。

政府公务员的总体素质是由众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因素有机组合,是个非常复杂、模糊的系统。我们引入递阶层次结构的概念,即将公务员的总体素质的各个指标和相互支配、隶属的关系划分成不同的层次,用线段将支配指标与下层的关系表示出来,再根据各指标相互关联的属性,将指标分解聚合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

2.2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各元素针对上一层次某个元素建立起同一层任意二个元素之间评比的数据矩阵,矩阵bij表示相对于Ak而言Bi和Bj的相对重要性,通常取1,2,…,9及它们的倒数作为标度。

2.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它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B,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将特征向量正规化,将正规化后所得到的特征向量W=[W1,W2,A,Wn]T作为本层次元素b1,b2,…,bn对于其隶属元素Ak的排序权值。

由于受诸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判断矩阵很难出现严格一致性的情况。因此,在得到λmax后,还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当C.I.=1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λmax- n愈大,C.I.就愈大,那么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如果判断矩阵C.R.=C.I./R.I.

(1) 二级指标B1、B2、B3、B4和B5相对于一级指标A的权重,准则层指标“德(B1),能(B2),勤(B3),绩(B4),廉(B5) ”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 。并检验其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Wi=[0.4847 0.2268 0.1431 0.0888 0.0566]λmax5.099CI=0.0248 RI=1.12 CR=0.0221

(2) 三级指标C1、C2、C3和C4相对于二级指标B1的权重(相对于“德(B1) ”而言,“理想(C1),政治坚定性(C2),政治纪律(C3),理论素养(C4)”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并检验其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Wi=[0.545329 0.233302 0.139697 0.084673]λmax=4.0512 CI=0.0171 RI=0.9CR=0.019

其余三级指标相对于二级指标B2、B3、B4和B5的权重计算。

(3) 根据以上计算的B1、B2、B3、B4和B5以A为准则的权重,以及C1、C2、…,C17分别以B1、B2、B3、B4和B5为准则的权重,依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原理,可以计算出C层相对于A层绩效考核的总排序,并检验其一致性,通过一致性检验。如表所示。

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较方便的求出公务员考核指标C1 ~ C17相对于总目标层A的权重。这样得到的结果,将成为管理层在公务员绩效考核上最有力的参考数据,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考核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另外,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计算,可以通过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予以支持,只需将评价的指标及评判数据设定为参数输入便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易学易用,而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

3 小结

公务员绩效测评既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工程。为使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定量化,基于AHP方法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了一个客观可比、操作性强的一个测评模型,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统一,最大限度地为公务员绩效测评的实现服务。

参考文献

评估指标范文4

网络游戏内置广告指的是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产品或企业的信息植入网络游戏内部,在不影响游戏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达到营销的目的。①下文简称网游内置广告。本文所讨论的网游内置广告的效果,是指在用户体验游戏的过程中,内嵌于网络游戏中各种形式的广告对用户产生的心理效果。其具体表现为广告信息被用户接受的程度,可以用两个圆的交互部分来表示用户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若两个圆重合部分越多,则网游内置广告的效果就越好;若两个圆的重合部分很小甚至不重叠,那就说明该网游内置广告只是起到了单向的广告效果。

建立网游内置广告效果评估指标的必要性

1.迫于广告媒体的激烈竞争。对各类媒体而言,谁能给广告主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广告效果监测,谁将更有可能吸引广告主的眼光。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媒体,对投放于其中的广告的效果评估指标构建并不完备,广告主很难估算这部分广告费用,降低了广告主对网游内置广告的投放欲望。因此,网游内置广告需要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一套效果评估指标,以便广告主选择投放媒体。

2.出于广告主的预算考虑。大多数广告主对网游内置广告缺乏了解,对其产生的效果认识有限。他们只是持怀疑的尝试心理接触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将其作为传统广告媒体的一种补充,投入极小的份额。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更加重视经营成本,在广告预算上十分谨慎。因此,需要建立相关的效果评估指标来量化网游内置广告的传播效果。

3.游戏平台的盈利趋势使然。现阶段网络游戏平台对网游内置广告的开发还不充分,他们聚焦于通过提高增值服务来赚取网游用户在网络游戏中所投的费用,但其实网游内置广告才代表了网游盈利的发展趋势。因此,网络游戏平台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继续以增值服务盈利,一方面要逐渐重视网游内置广告的价值,对其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网游内置广告效果评估指标的构建

1.对网游内置广告进行分类

网游内置广告形式多样,就用户与广告的交互性而言,主要有非体验型广告和体验型广告两种。非体验型广告,指的是网络游戏中类似于传统媒体广告形式,用户与广告的互动性不强,游戏与广告的界限明显,广告识别度高,比如游戏本身外的游戏前后视频广告、登录窗口广告、健康提示广告等;体验型广告,指品牌信息与网络游戏高度融合的广告形式,互动性较强,广告识别度较低,用户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切身体验到品牌所带来的具体利益,比如游戏内的路牌广告和道具植入等。对企业而言,非体验型广告强调创意和视觉冲击力,要求吸引受众“看到”,更进一步,吸引他们点击链接;体验型广告侧重于广告与游戏的关联性,要求吸引受众“参与”。对用户而言,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非体验型广告是可有可无的,用户对其的关注度是企业难以掌握的;体验型广告因为融入到游戏的体验环节,所以用户对广告的关注度随着对游戏的关注而相应提高。

2.效果指标因不同广告形式而异

目前,网游内置广告效果评估的指标主要有CPM(按展示付费)、CPA(按行为付费)、CPC(按点击付费)和CPT(按时长付费)等,但它们不过是传统媒体广告效果评估指标在互联网上简单的延伸,片面地适用于上述谈及的非体验型广告。而体验型广告的效果评估应该从网游特性出发,考虑以下指标。

第一,网游的品牌传播力。网络游戏题材各异,即使同属一类题材,其品牌传播力也是不同的。不同网络游戏因为用户规模大小不一,因此企业信息的可传播范围不尽相同;再就是不同的网络游戏有各自特色,所体现的娱乐性在用户心中亦有不同评价。

第二,广告的内容。(1)广告与网游的内容相关性。广告效果的产生建立在用户“注意了”的基础上。只有两者高度匹配,才可提高用户对广告和网游的偏好度和忠诚度。(2)广告内容的创新性。目前网游内置广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将品牌名称、标识或卡通人物与游戏场景和游戏道具相结合,这增加了品牌的曝光,增强了虚拟环境中的现实感,但是,如果一则网络游戏广告长期以此来刺激用户,那么会逐渐形成用户对网游广告的“免疫力”,因此网游广告的效果与广告是否有创意地植入游戏密切相关。(3)广告内容的互动性。互动性在网络游戏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所以网游广告内容能否与用户建立自然友好的互动,必然成为效果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广告的形式。(1)广告的位置,广告投放在游戏界面的不同位置,对用户的注意力的吸引程度是不同的。(2)广告的尺寸,企业的标记在游戏环节中占用的空间越大,就越容易引起用户在游戏体验过程中的注意力。(3)广告时间占游戏时间的比率,这是在体验型网游内置广告互动性前提下提出的。游戏与广告的融合使得用户对游戏的关注转化成对广告的关注,使他们在不自觉的游戏状态下受广告信息的影响。(4)广告形式与游戏方式的契合程度,广告形式越隐性,与游戏环节的融合度就越高,越不容易受到用户抵触,对企业信息的传播就越有利,契合程度就越大。(5)广告更新频率,指广告在每一固定长度时段内更换的次数,广告更新必须把握度,频率适中。广告更新慢,受众会对长时间内的同一广告产生审美疲劳;更新快,不利于同一品牌形象在受众心中的强化。

第四,广告的成本。广告成本是企业投放广告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从企业角度来看,良好的广告效果需要广告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即广告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度与投放广告所花的成本之间的比值大。

第五,政策风险。不符合政策规定的广告不仅会影响广告效果,而且很可能威胁整个网络游戏平台的生存。《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出台给网络游戏市场的规范化带来的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网游内置广告作为网络游戏的一部分,规避风险的关键就在于其内容的健康、合法。

评估指标范文5

【关键词】油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识别

截止2016年,我国已铺设油气长输管道达12万公里,因管道内传输的物质为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管道泄漏,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至环境,将对周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污染,引起生态破坏,尤其是穿越水源保护区、人口聚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时,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将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和严重后果。为此,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管道运营单位相继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力求降低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环境损害和不良社会影响。油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估是管道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对环境风险的调查和分析,识别可能导致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对管道各管段(或各条管道)进行风险排序,确定管段维护的优先次序,从而使得管道风险管理更加科学化。油气长输管道是典型的线性工程,其环境风险形式和风险特征随管道沿程变化而不同,因此,评估指标选取的准确、全面和代表性是界定管道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可信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依据。现就油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估表征指标的选取和识别进行论述,力求准确评估管道的环境风险,查明各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施以最佳方法和途径减少环境风险,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将风险控制在容许的范围之内。

1评估指标体系划分

油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可借鉴环保部颁布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2]中的评估方式,将整条管道按属性划分为若干区段,分段进行评估,评估的指标和分级标准应结合管道项目的实际情况,按照“源头—过程—受体”评估要素给出,采用危险性分析和环境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3-4]。其中,环境风险评估表征指标可按照输送物料风险属性、管道失效可能性、周边环境敏感性和企业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四个类别进行分类选取,每个指标类别按识别的深度可下设二级、三级和四级指标,各类指标自成体系,并逐级对指标选项进行比选和识别,最终按照一级指标的统计结果进行矩阵分析,评估风险等级。油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如下图。管道输送物料风险性指标是管道环境风险评估的最基本指标,该指标主要界定物料的环境危害性质,即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途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其他评估指标均建立在该指标的基础之上,比如,在该指标中物料识别为无毒无害情况下,则其他指标均可加以简化而识别。管道失效可能性指标主要分析管道运行过程中失效的各种情景。管道失效后物料的泄漏或引发的火灾和爆炸,是引起环境事件的前因,因此,鉴别管道失效的各种可能情景是评估管道环境风险的主要环节。管道失效可能性指标可按腐蚀影响、运行与操作影响、第三方影响三个引发因素设置二级指标,分别细化识别。周边环境敏感性指标是判定环境受体敏感性的重要依据,也是环境风险应急处置救援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指标主要通过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现场勘查,识别出管道沿线各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以及保护的内容、级别和范围,从而判断管道失效后的影响后果和程度。环境敏感性指标可根据人群聚集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域三个方面设置二级指标进行对比识别。应急处置能力指标主要关注管道失效后救援力量到达现场的时间、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情况、应急资源的调配协作能力等。可选取的二级指标有:应急力量达到时间、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应急队伍建设以及应急资源的协调协作能力等。

2管道输送介质危害性风险指标

油气长输管道输送的物料有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石油气、煤制气以及其他工业气体,因输送动力要求,均为承压输送,一旦发生泄漏,管道内的介质将泄漏或喷射到环境中,泄漏物料的风险性质决定了对外界环境影响的途径和程度,如成品油管道泄漏后,油品中的苯系物、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随油品扩散至土壤和水体,造成土壤和水质污染,轻质烃类挥发至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并产生安全隐患。因此,根据介质物料的环境风险特征,危害性指标可细分为毒性、挥发性和易燃易爆性三个二级指标,其中毒性指标可按剧毒、中等毒性、低毒或无毒进行识别,挥发性指标可按易挥发、挥发和不挥发进行识别;易燃性指标可识别为易燃易爆、可燃和不可燃。当管道中输送的物料为天然气等无毒的介质时,单纯的管道泄漏引起的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的损害较小,环境风险较低。但天然气管道泄漏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次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会污染周边大气,消防废水会对周边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火灾和爆炸可引起周边存放的物质发生衍生灾害,尤其是管道周边近距离内存放危险化学品或易燃易爆危险品时,将引起衍生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天然气管道运输的风险隐患主要来自安全风险,环境风险评估中可重点关注管道事故引发的衍生、次生环境风险。

3长输管道失效可能性指标

引起长输管道失效的情景因素较多,也是管道运行安全管理的重点,管道失效可能性指标按照引发的因素可分为腐蚀影响、设计及运行管理影响和第三方影响三类二级指标。腐蚀影响指标可分为内腐蚀和外腐蚀两个三级指标,内腐蚀指标又可分为物料的腐蚀性和管道预处理两个四级指标。物料的腐蚀性指标可根据物料的含水率、含硫率、含碳率、含氧率等监测结果和介质物料是否进行过脱水处理、缓蚀剂加注等情况进行判定;预处理指标可根据管道是否进行过内涂层防护、是否进行定期清管等措施进行判定。外腐蚀指标可依据影响因素细分为土壤的腐蚀性、外保护层性能、杂散电流影响及排流、阴极保护运行情况以及管道的使用年限等五个四级指标。例如外保护层性能指标可依据保护层的状况、类型进行判断,保护层完整的管段优于破损的管段、3层PE型防护层的防护能力优于环氧煤沥青防护层的防护能力。杂散电流影响及排流指标识别时,有直流电流干扰的管段所受影响一般大于交流电流干扰管段,另外,排流的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也是进行对比识别的重要依据。设计及运行管理影响指标可按阀室设置合理性、浅埋管段分布及防护、限制性空间分布、水击防护、运行压力、监控能力、巡线频次、内检测周期、管道标志等设置三级指标进行识别。其中阀室设置指标主要关注阀室设置是否符合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主要河流两侧是否设置截阀等;监控能力指标主要对比管线监控系统的先进性,与其他监控系统相比,SCADA系统(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配有远程监控、切断等功能,可实现对管道失效的实时预警和第一时间处置,属于较先进的控制系统。对于浅埋管段分布及防护指标,主要识别管道埋深,一般情况管道埋深均在1.2m左右,北方地区还需要考虑冻土层的深度,山区因地质岩性限制,埋深较浅。对于不同区域的浅埋管段需要根据管道周边的实际情况,结合后期防护的具体措施进行判别,采取措施后达到防护要求的应在识别时予以体现。内检测周期指标主要识别运行的管道是否进行过磁泄漏检测,以及检测周期是否依检测结果的分析按计划进行。第三方影响指标中,三级指标可按照地区人动强度影响、管道占压影响、深根植物影响、行船影响、公众教育情况和自然灾害影响等进行选取。其中,地区人动强度影响指标主要识别管道通过区域的人员活动以及施工等对管道运行造成的风险,如城市建成区、近郊区、工业区或待开发的地区,可根据建设施工的可能性及施工强度、频次等进行识别;自然灾害影响指标可以根据管道穿越地区是否处于地震带、断裂带、滑坡、泥石流及洪水易发区等进行识别,同时还要考虑管道穿越形式以及铺设石笼修建护坡等工程防护的减灾效果,综合进行评估;深根植物影响指标主要关注管道两侧5m保护区内植物的种类,比如是否存在乔木、灌木、芦苇、竹子等深根植物,并结合管道防护层的类型进行综合识别。管道运行风险识别的选项指标可借鉴管道安全评估的资料,重点关注可能引起环境风险的管道安全事故隐患评价指标。

4环境敏感性指标

长输管道沿程环境敏感性识别是管道项目环境风险评估的重点内容,环境风险敏感性可选取人群聚集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域三个二级指标进行识别,其中人群聚集区指标可依据《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5]中对地区等级的判定进行识别,同时要考虑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区域。水源地指标可细分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还可细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水源保护区两个四级指标,根据管道穿越水源保护区的位置、保护级别、与取水口的距离等情况进行识别。同时还要考虑管道穿越的形式,比如管道以定向钻形式穿越河流型地表水水源保护区时,引发的环境风险较河底穿越方式要低得多,此外,管道穿越河口附近的水源保护区时还要考虑感潮河段的潮汐影响。自然保护区域指标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6]中关于管道项目环境敏感区划定的分类进行三级指标的选取,可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等,识别过程中需注意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级别以及管道穿越对保护区内部不同分区的影响。

5应急处置能力指标

该指标主要识别环境事件发生后,控制事件环境影响扩大和短时间内消除影响的能力,可设置的二级指标有:应急救援力量的可达性、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配备以及应急资源的协调协作。其中救援力量的可达性主要考虑事件发生后救援力量的到达时间。油气长输管道的线路较长,许多管道穿越区域人烟稀少、地形复杂、车辆难以进入,因此,救援力量到达的时间直接影响着环境污染的范围和污染程度。应急物资储备指标可下设物资种类和物质数量两个三级指标,应急物资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决定了救援的效果,比如,涉水的管段,应急救援物资需配有围油栏、吸油机、草帘、活性炭、砂袋、橡皮艇、冲锋舟等减少或控制水污染的物资储备;储备物资的数量应根据管道穿越河流下游的宽度、最大流量、流速、水体的保护级别等情况进行判别。救援力量的协调协作指标也是影响事件后果的重要因素。许多大型救援机械和特种救援工具和区域调度等均需要进行社会或兄弟单位的应急协调,因此,管道应急预案中救援力量的协调协作内容是否充分、可行,也是应急处置能力的主要评估指标。

6结束语

油气长输管道环境风险评估指标需在掌握管道的基础数据和环境背景资料基础上,结合沿程实地勘察进行筛选和判定,通过对上述四个指标体系的细化和分析,可系统地评估管道沿线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的类型、可能性、易发地点、后果程度以及控制能力,识别管道各区段环境风险水平,从而实现分级管理,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减少环境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为管道环境风险管控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Z].201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S].2004

[3]W.KentMuhlbauer著.管道风险管理手册(第二版)(英)[M].杨嘉瑜,等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27512-2011埋地钢质管道风险评估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251-2015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评估指标范文6

构建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及基本原则

一、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政策法律依据。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应该以相应的政策法律为依据,对于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来说,应以《中国人民档案条例》和《“十一五”时期全军档案工作建设规划》为依据。

理论依据。指标体系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应该依据军队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及档案信息化的相关标准规范。并依据统计及测量评估学的相关理论确定整体的框架及形式。

现实依据。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对我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因此在制定该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所处阶段。应该依据我军档案工作的基本体制确定评估对象: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依据档案信息化的实践情况确定各指标的量值或性值。

二、构建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要素、涵盖了档案业务工作的所有环节,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我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各指标、各层次要体现内在联系,相互呼应,构成完整的档案信息化评价依据,形成完整的体系。同时,各要素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权重的安排上要整体考虑,既要根据某项工作在整体中的重要程度,也要依据达标的难易程度和工作任务量的轻重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权重。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同的发展时期应该有不同的奋斗目标。因此,制定评估体系之初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该评估体系的时间跨度,明确评估的内容是某一阶段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根据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所处阶段对各个要素定量或定性,在要素设置和权重安排上要体现对当前工作重点和难点的倾斜。同时,也要根据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构建相应指标,以体现评估体系的导向性。

分层设计、便于操作的原则。从管理体制上来看,军队的档案工作体制由多个层次的档案业务部门组成,它包括机关档案业务主管部门、档案馆、各单位档案室等。不同的档案业务层次所承担的任务是不同的,工作目标是不同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对不同层次的档案业务部门要区别对待,否则势必给评估工作的实际操作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评估结果的公平和客观性。便于操作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特别是评价要素要简洁明确,不同量值的区分要简单明了,确保评估工作便于实施、运用和具体执行。

充分论证、不断完善的原则。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应建立在充分的实践调研和广泛的专家论证的基础之上,它既需要继承军队既往评估体系中的精华,又需要借鉴地方上同类体系设计上的优点。从纵向来看,建立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体系的过程应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评估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来源于实践,更应该在实践的检验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

军队既往档案工作评估体系的比较研究

军队曾出台过两个与档案工作密切相关的评估体系,其一为2001年出台的《军队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及评分细则》,用于检查当时各档案馆的工作开展情况,其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构架及各指标权重如下表所示:

其二为2005年7月出台的《“十五”期间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检查评估细则》,用于检查“十五”期间军队各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情况.其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构架及各指标权重如下表所示:

从体系结构上看,这两个评估体系的结构均为二级指标体系结构,即每一个一级指标都分别分解为二级指标并赋予相应权重,对应同一第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的权重总和也为100%,二级指标没有进行进一步分解。二者在计分方法上都采用千分制。从指标要素的构成上看,不同阶段档案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不同,其指标体系各要素的构成就不同,各时期档案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反映到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权重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两个指标体系很好地反映了该时期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但比较遗憾的是,二者对于每一个二级指标要素的分值如何确定的问题上只进行了概括性的规定,没有进一步细化,给评估工作中指标定量工作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另外,从评估对象上看,前者将评估的对象专指于档案馆,后者没有明确指出其评估对象,但其指标要素更多针对于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档案馆和档案室都进行了评估工作。

“十一五”期间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想

评估对象。确定评估对象是科学地构建评估体系的首要步骤,军队档案信息化评估的对象从宏观上讲是对整个军队档案领域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和所处阶段的评估;根据《中国人民档案条例》,我军的档案业务部门由档案主管部门、档案馆、机关档案室等几个层次构成,他们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内涵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因此,微观上讲,评估的对象也应包含多个层次,笔者认为应具体划分为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档案室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两个层次。

评估主体。确定评估主体解决的是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评估工作由谁来实施的问题。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成立专门的档案信息化评估工作小组对全军的档案工作进行评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由各大单位主管业务部门对本系统的档案工作进行评估。笔者认为更好的方式是成立专门的档案信息化评估小组对全军的档案馆进行评估,而各单位档案室的评估工作则由本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来执行。

上一篇探究实验

下一篇公共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