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能力范文1
首先,一个好的物理问题,等于实验探究完成了一半。“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而探究就要有问题,在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就应当注重提问。古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然免不了提问,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不是加了问号就是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但是梯度也不能过高,起码让学生能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的绝大部分,这样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才不至于丧失,才会更愿意去想、去思考,去自己动手实验。如果问题的梯度过高,学生通过实验无法解决,就将使其失去利用实验解决问题的信心,并对物理实验产生抵制情绪。所以,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问题要具体明确,避免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模棱两可,思路不明朗,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要精,既符合情景又使问题的形成自然化,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教师在提问的同时还要明白: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同时“一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式的”,我们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是错误观点的学生,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其实验能力,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据了解,“如何实现有效提问”目前已成为日本大多数教育家们集中研究的问题,因他们认为“这是未来不断开发新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模式”。
其次,要使学生主动去实验、探究,必须创设好物理情境。在实验前,教师要能够先设计一个好的物理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尤其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所以,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对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物理学习的动力,更有利于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再者,实验要贴近生活,并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用具来完成物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设疑,但问题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善于挖掘教材设计实验;善于联系实际设计实验;优化实验设计,最终做到既有趣又有好的效果。这样不仅使物理课堂不再像过去纯粹的教师演示实验那样枯燥无味,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培养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并把纯粹的“教师教”变为“学生主动求知探索”,而教师只是指导和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们获得和理解相关知识和学习探索的方法。同时,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们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器材来做物理实验,解决物理问题,让他们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并用物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形成如此良性循环,真正做到教师“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当然,在教学之余,教师也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经常布置学生利用生活经历来探究物理新知识、实践物理新知识。例如讲到“声现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调查自己家附近的噪声现状,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或者降低噪声的方法;学习了“光的折射 透镜”后,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到眼镜修配店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视力检查和镜片的配制过程等。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配合课堂教学和实验,也让物理教学真正融入生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实验、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看成物理课堂教学的轴心,从而在教学结构上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在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一起实验探究。
说到这里,似乎对于物理教材始终未提及。但自古有句话“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对于物理教材中的知识,能用实验解决的要尽量做实验,且最好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尽管教材上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但是我们认为教师应当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实验,从而通过其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感知物理实验的真谛,同时也能改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痼疾,提高学生们的实验素养。
实验能力范文2
关键词:化学学习; 探究实践; 实验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06-001
强化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恰好能将学生在实验中的感知转化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下面就实验后反思教学的作用加以探讨。
一、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学生大多迷信教材,迷信教师。对“标准”顶礼膜拜,不敢越雷池半步,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及探究意识,更无创新能力。而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恰好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唤醒他们的探究意识。如沪教版“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首先按教材实验步骤完成该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后交流讨论:
(1)实验步骤中“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气;待排尽后,点燃出气口处的酒精灯及酒精喷灯”前后能否颠倒?(不能,防止爆炸)
(2)实验现象是怎样?(红褐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尾气如何处理?(燃烧或收集)
(4)该实验得到的铁与工业高炉炼得的铁有何异同?(不含碳元素)
在实验后我让学生反思:生成的黑色固体全部是“铁”吗?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铁粉。我没有马上评价,而是继续以下实验:将生成的黑色固体分别与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然而实验结果出乎意料,并没有观察到黑色固体表面有大量的气泡(氢气)产生和红色物质(铜)析出。可见,反应生成的黑色产物真的可能不都是“铁”,意料之外的实验现象让刚才还觉得老师多此一举的同学非常意外。此时学生反应强烈,议论纷纷,原来书上说的也不一定正确,此时“质疑”在学生的心中悄悄萌发、生长。
再如“关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的教学,在完成实验后我要求同学们反思:“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这样么?”马上学生分组,完成对比实验:相同条件下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并对比所用时间及收集到二氧化碳的纯度。实验结束同学们惊诧地发现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碳所用时间更少,纯度却更高。此时同学们对“要大胆质疑,不要盲从;要小心求证,不能想当然”领会更深了。
可见实验后多想一小步,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就会前进一大步。
二、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要求①实验要科学、可行;②仪器简单、条件适宜;③操作步骤方便、安全。④试剂能少勿多、绿色环保。根据这些原则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教学,促使学生动手又动脑,观察又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如沪教版“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往往观察不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对这一异常现象和学生一起反思,讨论,得出观察不到变色的原因是:①烧杯中硫酸铜溶液过量,在水中Cu2+的蓝色掩盖了Fe2+的浅绿色。
②铁钉与硫酸铜溶液接触面积小,反应不充分。
针对以上分析,我让学生对该实验重新设计。学生讨论后,有同学将实验作如下改进:“把烧杯换成表面皿并在表面皿内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再把打磨过的几根细铁丝对折后放入表面皿内。”这样反应现象十分明显,既能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又能看到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通过实验后的反思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铁与硫酸铜反应,又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
再如“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的实验,学生观察不到水滴四溅,倾倒试剂用量多操作不安全。学生课后设计改进该实验方案:在表面皿内加入少量浓硫酸,表面皿上罩一只大漏斗,漏斗内壁事先贴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用吸管吸足水,从漏斗管中插入漏斗中,接近浓硫酸液面时,将水滴下,水立即沸腾,虽然飞溅的液滴仍然很小,但留在试纸上的红色斑点却能把飞溅的液滴“记录”下来。通过这种设计,既能说明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的方法具有危险性,又让此演示的过程毫无危险,而且形象生动,节约可靠。
实践证明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我们的学生就会表现出他们出色的实验设计能力,迸发出创新的热情。
三、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反思实验、发现问题、找出意外、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探究过程。实验后的反思教学能提高学生探究能力,也符合当前课改精神。如沪教版“水与酒精混合的体积变化”实验。取一根约30厘米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先往玻璃管中加入红墨水,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住开口的一端,颠倒混合。实验结束后我让学生把两种液体混合形成的“空柱”作好标记。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当学生以为本实验结束时我又提出:“如果是先加酒精后加水,现象会如何?”学生几乎不约而同的回答:“体积减少,空柱等长。”我神秘地看着学生说:“真的吗?试试看。”学生马上动手实验,结果发现“反滴”后“空柱”减小。学生不解,探究的欲望空前高涨,我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课后去查资料,从液体密度的角度去探究。下一节课同学们交流。探究的目的水到渠成。
四、加强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现象学生记得琳琅满目,却不得要领;个个情绪亢奋,但事过境迁,仅记住了他们最感兴趣的现象,而不明白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关联。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而实验后的反思教学恰恰能解决学生动手不动脑的问题。
如沪教版“生锈的铁钉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当学生实验结束后,我让他们交流各自观察到的现象,写有关反应方程式后。我再一次要求同学观察刚才的实验,发现溶液中有黑色物质出现。
学生思考:
1.黑色物质是什么?(黑色物质是生铁中的炭)
2.使用铁器应注意什么?(避免铁器与酸接触)
3.稀盐酸有什么作用?(金属除锈)
实验能力范文3
一、重视实验过程中的生成,提升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例如,在一次实验设计的专题课中,我给出了三种固体物质:硫酸钠、碳酸钠、碳酸钙。请学生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大部分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先根据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鉴别出碳酸钙,剩下的两种物质可用稀盐酸来鉴别。于是,每组学生各取三只试管,加入等量的水,再往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三种固体,当学生兴致勃勃地期待着会出现两支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另一支不溶解,不溶的那支就是碳酸钙这一结果时,却发现许多组发出了奇怪的叫声,因为他们发现只有一支试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为什么会这样?难道硫酸钠和碳酸钠中也有一种物质难溶与水吗?
“老师,碳酸钠和硫酸钠在常温时哪那一种溶解度教大?”“老师,我们组用手摸试管壁,发现有一支试管壁较冷,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热,但我们不知是哪一种?”“老师,为什么在碳酸钠溶液里加盐酸时,并没有立即产生二氧化碳呢?”
学生七嘴八舌,问题一个接一个不断地产生,虽然有些问题我并不能一时回答清楚,但我知道,此时正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些在实验中临时生成的问题如催化剂般活跃着学生的思维。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实验验证,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
“我们查了资料,在常温时硫酸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但相差并不是很大,老师,你昨天给我们的可能是Na2SO4・10H2O晶体,昨天气温21℃左右, Na2SO4・10H2O晶体在32。4℃以下溶于水会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从而使它溶解度更小,所以昨天实验时出现了硫酸钠也没溶解的现象。”
“在碳酸钠中加入稀盐酸时,一开始生成碳酸氢钠,所以并不立即产生二氧化碳。“那盐酸中加入碳酸钠为什么就立即产生二氧化碳呢?”又有学生提出了问题。
看着学生思维的闸门不断打开,探究的兴趣不断升华,观察能力不断进步,此时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构建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正是实验独特的魅力。
二、重视实验设计中的生成,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后,我让学生设计当氧气中混有水蒸气时,如何除去水蒸气以得到干燥的氧气的实验装置。结果学生设计出了如下不同的实验装置:
①② ③
④ ⑤
针对各个装置是否切实可行,我鼓励学生先从理论上分析各装置的可操作性。
稍作思考之后,学生很快否定了第一个装置,容器没密封,气体要散逸到空气中。经讨论后,学生也一致否定了第二个和第三个装置,第二个装置通气体的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下,气体与浓硫酸不能充分接触,就不能充分除去水蒸气,第三个装置两个导管口都伸入了液面下,这样经浓硫酸干燥后的氧气无法从洗气瓶中出来。针对后面两个是否可行,学生陷入了迷茫,有人认为浓硫酸应取多一点,可以使水蒸气充分吸收,也有人认为浓硫酸没必要放那么多,但具体原因说不清楚。
如果此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哪一装置更理想,这就白白失去了学生探究的一次机会。此时,有学生提出用实验来检验。在得到老师鼓励之后,持有不同看法的学生迫不及待地组装起实验装置。
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分别通入装置4和5中,细心的学生发现在装置4中通入浓硫酸下部的导管口并无气泡冒出,而在装置5的导管口却连续均匀地冒着气泡。此时学生脑海里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4号装置导管口为什么会冒不出气泡来呢?”两个装置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浓硫酸的量的不同,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最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硫酸量太多时,下端管口处受到压强大于管内气压,从而使气体无法冒出。
看着学生恍然大悟和饶有兴趣的表情,我深切地体会到让他们设计并操作远比老师照本宣读、苦口婆心讲解有效得多。学贵有疑,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自主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不同的实验设计,引发学生的争论,就成为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质疑问难,从而引起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使学生分析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三、重视实验改进中的生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我用如图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原料为石灰石和稀盐酸。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提出问题:“用这种方法制得的二氧化碳纯净吗?”“老师,用这套装置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因为盐酸有挥发性,会混入氯化氢气体,我建议把盐酸改成稀硫酸”。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同学的认可,我没有立即否定,而是建议他们用实验验证,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气泡越来越少,学生心理产生疑问:碳酸钙明显还有多余,难道稀硫酸反应完?于是他们增加了稀硫酸的量,但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我建议他们与稀盐酸反应那一组进行对比,寻找原因,细心的同学发现与稀硫酸反应的石灰石表面似乎多了一些固体物质,当把这些固体物质擦去时,再放入稀硫酸中,气泡又产生了,但一段时间后又停止,学生确定反应的停止必定与这些固体有关,该固体是什么物质呢?一些学生猜测可能是生成物硫酸钙,当我把硫酸钙和氯化钙的溶解性表给他们时,他们恍然大悟,原来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表面阻止着反应的进行。
实验能力范文4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9―0063―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呢?
一、明确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和归纳小结的能力,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再一次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
二、明确教学目标,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
新大纲要求要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规定了实验能力的要求。提出“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独立写出简要的实验报告”。对高中使用的基本仪器,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要求能独立正确使用。例如,游标卡尺、滑动变阻器等的使用;二是要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使用,如示波器等的使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将每个实验认真分析后,确定每个实验要着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学生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应使他们理解控制实验条件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指导学生手脑并用进行实验操作,强化图象处理的技能训练,并学习排除简单的实验故障。在实验教学中,既要考虑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技能示范,再让学生自己练习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再提出一些新的小型课题让学生操作,促使学生实现技能和方法的迁移。
三、正确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许多高中物理实验中,学生所做的工作是很少的,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读取和记录。这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实验与科学实验应有一定的区别,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实验都改为科学发现的模式。但是,应当在指导思想上确立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可选择一些“开放式”的题目,即方案和答案不是唯一的题目。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动态处理,通过变换问题的结构、已知条件,变换提问角度和论证形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提示,使学生由被动做实验变为主动做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从实验器材入手,进行开放性实验。列出的器材或多或少,让学生自己选用并完成实验。如给出干电池、学生电源、电键、导线、安培表、伏特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器材,要求选用合适的器材,测定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这种做法,更具灵活性和探索性,能使学生全程投入,用脑思考,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列出一定数量和类别的器材,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器材的作用,尽可能多做几个实验,写出实验原理、步骤。例如,在上述给出的器材中,学生就可以完成很多个实验,包括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测导线的电阻率、改装电表等实验。
实验能力范文5
关键词:实验目标;实验情景;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师为主要操作者的示范性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然而,物理实验教学是实施物理教学的重要载体,是物理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必须让同学们养成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习惯,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及高度的创造能力。实验作为一种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应当有其相当独立的成份。谈谈我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四点体会。
一、确定实验目标,让学生自主实验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只是让学生看教师表演,先是“教师做,学生看”,后是“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对知识深入引导和研讨,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亲自探索知识,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经过分析、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则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例如:在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提前在课前布置预习本节课,以思考题的方式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演示实验课题──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要求学生利用自习课时间,实施以下过程:
1、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关键是让学生考虑好实验原理,怎样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变为可以观察比较的对象。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不同的实验方案达十余种,有的甚至比教材上的方案还简单易行,有的让火柴梗吸收电热升温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有的让烧瓶里的空气受热膨胀而使玻璃管的红水柱上升,有的让灯丝发热升温而发光……这样表演性演示实验变为开放性研究实验,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在完成设计后,有的同学到实验室借实验仪器,有的学生找老师帮忙安装实验装置,有的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小器材,这样变纯观察性实验为创造性操作实验。
3、让学生自由组合,探索研究。经过交流,有一些同学的实验方案相近似,于是他们就自动组合,在实验过程中,互相交流切磋、沟通、共同研究。在交流中学会团结协作,在互帮互学中,共同提高。
4、学生实验后要反思总结。除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中的操作外,在实验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反思,以进一步理解实验、深化实验、完善实验、拓展实验、活化实验,并通过反思总结实验规律、优化实验方案、创新实验设计、揭示实验本质、增强实验效果,从而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质量。一般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后,应引导学生反思实验原理、反思实验方法、反思实验现象、反思实验规律、反思实验异同点、反思实验注意事项等。
二、创设实验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和条件。比如讲到超重和失重时,取一只废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底部侧面用铁钉戳穿一个孔,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水从孔中流了下来”,“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当矿泉水瓶从手中自由落下的过程中还能看到水从孔中流下来吗?”学生答“没有水从孔中流出来”从而引出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当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低处向上加速运动时,同学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水从孔中流了出来,而且流速更大了。”于是引出了超重的概念。如能在教学各环节中不断提供大量的、生动的物理事例作为感性,“用实验教”,以感知具体的物理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加工来积极调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实现从“不理解”“想不通”到“懂了”“想通了”的同化、顺应过程,达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完成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促使知识内化,实现向能力的最终迁移。逐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实验能力范文6
要解决上述问题,除采取行政手段外,迫切需要设计一条突出实验教学的课堂思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确定受教材内容、学生基础、教师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有一个简单的模式。但课堂教学思路的清晰、科学与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维的局限,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思维加工提供大量的素材,而且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启发教学原则,我们设计了以突出实验教学为宗旨,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即: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练习作业。
其各个环节的说明如下:
1.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展示实物、模型、挂图、漫画或进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浮力的利用》一节,可先安排“空心牙膏片在水中的浮沉”的学生小实验,起到激发求知欲和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2.问题:从物理情境中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进入悱愤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谁能给力下个定义?”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3.猜想: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猜想可能的结论。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等有关。本环节可激发学生热情,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4.探索:在猜想结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演示或随堂实验。如讲《蒸发》一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1)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开,看那个干得快?(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看哪个干得快?(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对其中一片吹风,看哪滴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但它不仅使学生懂得影响蒸发快慢的知识,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5.结论: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可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再通过看书对比,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6.深化: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或默读黑体字所表述的结论,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抓住核心,再进行反例辩论,逆变分析。
7.运用:即根据得到的结论,联系实际进行举例或解释现象。如《压强》一节,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生产中哪些情况要增大压强,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哪些情况要减少压强,采取什么方法?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又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