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法出现在各阶段的学生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教育体系,目前来说,针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重视,并且有相关研究提到了“找规律”教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由此,本文对其展开分析。

一、“找规律”教法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的“找规律”教法实际上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总结,并将这些总结出来的知识内容,以一种“规律”形式的状态表现出来,学生对这些“规律”形式的状态进行总结,并且形成一定的概念,进而达到知识接受的目的。如教师在对“乘法。知识进行传授时,列举出来“2+2+2+2+2+2=12”让学生从中寻找“规律”,学生会发现,首先相加的几个数都相同,都是“2”,而且相加了6次,等于“12”,而“2×6”恰好也等于“12”,然后再按照这样的顺序列举几个事例,学生就会明白,所谓的乘法,就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运算。这样一来,学生对“乘法”的概念将会更加深刻,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找规律”教学法的正确应用

(一)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找规律”教学法进行正确应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学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当今,由于一些小学校园的师资力量有限,所以所录用的小学数学教师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甚至单单具备理论知识,而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甚至还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依旧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对原有的教学知识进行再次梳理,进而造成小学数学教师忽略“找规律”教学法的应用,无法真正将该种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降低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所以教师要对教学知识充分的掌握,进行再次梳理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令“找规律”教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二)要在教学过程中“活化”教学

所谓的“活化”教学实际上指的是在“找规律。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对课堂氛围进行“活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如在进行数学知识“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求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寻找到在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求算过程中的相关规律,并加以总结,由小组内的一名成员进行阐述,进而提升学生的团队互助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和“找规律”教学法进行融合,活跃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这对于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而言,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教师要对相关教学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其自身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教学经验不足的数学教师,没有办法充分将自身知识更好地传达给学生,而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找规律”教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时,教师要对相关教学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可采用教研交流会的形式进行,由小学范围内不同年级的数学教师进行教研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探讨如何能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活动,如何将“找规律”教法更好地应用,让这些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小学数学教师各抒己见,将自身的教学方法表达出来,促进教学交流,极大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而为“找规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正确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2

一、把握好学习内容的衔接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部分内容是相通相融的,只不过是深浅与要求、呈现方式与教学方法不同而已。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都是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共同涉及的内容,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初中教师,都应该了解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相关内容的前后联系,切实把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使这些内容在小学与初中教学中能够实现自然融合和有效链接。

例如:初一代数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及方程,这几章内容是小学数学到初中代数的过渡性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进入初中后,首先学的是《有理数》一章。本章是在学习了算术中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把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进而揭示了数的运算之间的相互联系。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因此对有理数一章的教学必须引起充分注意、足够重视,必须让学生把概念搞清晰,运算熟练,为以后学习代数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与小学的非负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基本相同,就是多了一个正、负号问题,这里关键是要弄清正数与负数的区别、联系和概念。在《代数式》这一章里,关键是要求学生能从“语言数学”过渡到“数学语言”,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思维内容。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和、差、积、商、倍、大、多、少、小、增加、减少、增加到、减少到”在代数式中用的很多,要让学生着重理解关键性语句及连接词的含义,从而正确地列出代数式。总之,初一数学不像小学数学那样具体、形象,学生绝不能用学习小学数学的方法对待初一数学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多举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

二、把握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内容多以归纳的形式呈现,大多由具体情境导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学生练得熟。学生只要熟记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考试中往往就可取得好成绩。到初中,由于内容多且抽象,呈现方式也由归纳转变为演绎,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各种题型讲全讲细,只能讲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设置操作实践活动,营造合作交流环境,让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由“旧知”到“新知”的过程;通过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及打比方、举实例等方法,揭示知识内涵,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脱离老师这根“拐杖”,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适当突出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情境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多让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反思、总结的能力。

三、把握好数学思想方法的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对应、化归、假设、分类、类比等,甚至渗透了函数、集合、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但由于小学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因此隐藏的思想方法往往被老师忽视。例如,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的教学,主要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涉及转化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课标在小学与初中对探究变化规律都有要求,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类比、归纳思想;解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需要借助画线段图、列表等手段,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等思想的应用。这些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解题能力是衡量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提高应用题教学实效是促使小学生更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加强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教学,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1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现状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教学实效的快速提升,现将其总结如下:①应用题与现实生活脱节。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在解题方面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联系很少,这就使得学生在理解题意时存在较大难度,严重阻碍了教学实效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应用题解题方法时,只是照本宣科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读,这也与小学生天生好动、活泼的性格特点相悖,造成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②缺乏解题总结。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沿袭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自导自演、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学生即使对教师讲解的解题方法有一定理解,但多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遇到同类题目时,不能灵活运用。

2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依照上文总结的当前小学数学的应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制约教学实效快速提升的问题,笔者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优化应用题教学实效。

2.1实现题目的生活化,加深题意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数学应用题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由于小学生通常都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比较关注,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将应用题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以生活化激起学生对题目的探究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将应用题与现实生活恰当地联系在一起,就可使得学生很容易就将应用题中的数据关系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以熟悉的内容来思考问题,更易于准确而快速地理解。像人口数量、保险、利息、超市等,这些素材都是小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情,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这些内容中多牵涉的数据关系来设置题目。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的《加法与减法》相关问题后,教师就可为学生设置一道这样的应用题:爸爸在蛋糕店买了20个小蛋糕,乐乐吃了3个,花花吃了5个,西西吃了4个,还剩下几个小蛋糕?该应用题中所设置的问题情景是小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情况,教师将应用题内容与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易激发小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还能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在探究上面所述应用题时,经过仔细分析,学生会获得以下两种解题方式:20-3-5-4=8(个);20-(3+5+4)=8(个)。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两种不同解题方式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提升,最终提高了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2善于总结解题技巧,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学生要想较好地解答应用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锻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解答应用题的机会,借助一定量的训练活动使得学生熟悉各种类型的解题规律。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就特定类型的应用题进行大量训练,使得学生在解题中逐渐琢磨出一定的解题规律,像读题、梳理、标注、解题思路、解答等是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流程。只有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才能使得他们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应用题都能理出思路、找到解题突破口、准确捕捉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最终正确、快速解答。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从A市到B市的某条公路总长为436千米,如果有两辆客车同时从两市出发相对而行,从A市出发的客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B市出发的客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那么经过多长时间两辆客车能相遇?针对该应用题,小学生通常应该先通读题目,并捕捉应用题中的重点词语及数据,像“436千米”、“80千米”、“90千米”、“相对”、“相遇”等,然后再依据题意画出行程图,以帮助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与解答,在梳理好解答该应用题的思路后,将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用算式列出来并准确解答。其实,这种行程类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大同小异,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只要遇到这样的题目就向解题规律上思考,就不难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了。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将引导学生寻找解题思路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积极以生活化的应用题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应用题的解题规律,从而确保小学生能熟练掌握多种类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最终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作者:刘娜 单位:新疆石河子149团小学

参考文献:

[1]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7):84.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影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3

Impact Factors in Prim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Guimei

(Hebei Longhua Hanjiadi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Chengde, Hebei 06816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element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mission and goals are changing, prompting teacher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to enable students to get real benefi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By factors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and countermeasure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 impact factors; coumtermeasures

0 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和限制,只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就限制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无法迎合时代的发展与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得到改变,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要求更高,促使教师探究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

1 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因素

1.1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对教学的重要影响。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会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不愿意为某一学科投入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得不到学生的支撑与配合,最终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相对较低。因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影响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促使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1.2 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限制与束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应试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长期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通常采用讲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也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聊,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得到体现,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数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3 教学评价与总结

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评价与总结的重要意义,导致其没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评价与课堂总结,既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也没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鼓励和引导,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有待提升。

正因为缺乏有效的课堂总结,导致学生无法发现自己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就导致学生无法对自己的缺陷进行改正,无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因为没有有效的教学评价,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较低,无法获得成功体验,也就无法在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与主动。

1.4 师生关系与教学氛围

与此同时,师生关系与课堂教学氛围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秩序的要求相对苛刻,对学生纪律的要求非常严格。

在这种意识和理念的引导下,教师经常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责备与审问,一旦学生犯错,教师就会当众对学生进行喝问。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师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导致学生不愿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表现得更加活跃,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

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相对压抑和拘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相对陌生与僵化。基于此,教师与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

1.5 学生的能力与基础

最后,从客观条件来说,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也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已经逐渐发现,部分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获得真实的能力,能够跟上教师的节奏,并做到举一反三,得到真实的提升。而部分学生却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对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无法顺利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的收获较低。

从客观上说,学生个体之间必定存在差异,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受到的外界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对小学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影响。

2 如何解决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因素

2.1 利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必须要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并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

以《加减法》的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在超市中买文具的情境,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和营业员。这就需要学生利用加减法进行正确的计算,进而完成付款与收账的过程。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学生逐步意识到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意识到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并且意识到学好数学能够更好地生活。在无形中,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逐步增加, 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2 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比较》这一课的教学为例,仅仅通过教材内容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对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正确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开展教学,将抽象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变得生动具体。

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的有力支撑下,教师就可以在视频课件中将不同高度、不同长短的物体排列在一起,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了解什么是比较,对这一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领悟。

又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小组合作交流法开展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条件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交流与合作的结果进行汇总,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疑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通过合作与交流,教师利用小组的力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学生掌握了多种求出多边形面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3 积极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

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利用有效的教学评价,要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罗森塔尔效应,利用期待与暗示的力量对学生进行鼓舞与激励,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成功体验,并在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主动和积极,爆发出更大的潜力。

2.4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意识,要以温和的态度和亲切的笑容面对学生。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学生更加关心,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关爱,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愿意与教师建立友谊。此外,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既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师者,也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长者。

2.5 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法

最后,针对学生基础与能力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法。简单地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能力与基础对其进行合理分层,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以《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为例,针对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要求其探究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并对正反比例函数有初步了解。针对低层次学生,教师就应该夯实学生的基础,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能够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获得提升,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育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应该正确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更行之有效的策略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工作中有意识地总结和交流,完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于艳春.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J].赤子(中旬),2013(12).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索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重视不足。许多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往往一带而过,有的教师把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学内容,放弃了对学生的指导,有的教师甚至把相关的实践活动课内容直接删去。这说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直接原因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内容不作为学业评价的主要内容,很多教师认为没必要花时间去研究它。再就是许多教师只看分数,视野狭窄,没有真正理解小学数学中开设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意义,不能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高度认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价值。

(二)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定位不清。多次参加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观摩,我发现很多教师在备课上花了很多功夫,力图完整地呈现实践活动课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不管其量有多少,难度有多大,生怕有所遗漏。把小学数学实践课上成了数学知识课,原因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定位不清。这种现象说明教师还是深受应试教育的观念束缚,重知识轻实践,重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

(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实践活动缺位。在大多数综合实践课中都存在一种现象,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角。教师操纵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演示各种图片,然后根据图片不断提问,学生踊跃回答,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唯独缺少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缺少了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缺少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实践活动的缺位,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热热闹闹的演示课或表演课。

二、改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数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讲解与记忆为特征的方法,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某一实际的数学问题为目标,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和直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彻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由舒展身心。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历史,会发现早在几百年以前他们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正是我国教育的一块“短板”。在小学数学课中加强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重视引导,规范操作。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这个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规范操作,这样才能使数学实践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一般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大致包括五个环节。教师应根据不同环节进行相应的引导并规范学生相关的操作。

确定活动主题和目的是实践活动课的第一个环节。虽然,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确定了实践活动的主题(如《自行车里的数学》),但学生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践活动,不知道活动的目的。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入相应的活动主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明确活动目的。制订活动规则和分配活动任务是实践活动课的第二个环节,其任务是确立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具体任务,是对活动目的的具体化。教师应注意与学生互动,通过协商确定活动规则和活动任务,以增进学生对规则与任务的理解,提高遵守活动规则和完成活动任务的自觉性。进行分组及各小组成员角色的分工是实践活动课的第三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小组,不仅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一定的任务,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巡回指导是实践活动课的第四个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必要时应注意帮助协调小组内的人际关系。教师还要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认真记录,为活动的评价和总结做准备。活动评价与总结是实践活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本环节的教学中,先由各小组报告活动的情况(活动的过程、结果和活动后感受等),再由教师做总结。教师应重点评价各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等。

(三)优化管理,拓展资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改进,不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努力,还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管理,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开设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条件的创建和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拓展实践活动课的资源。

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考虑数学实践活动课课型的特点,立足于过程管理。一方面要检查教师的备课与实际教学是否一致;另一方面检查活动课后学生的作业、感言等过程性资料。评价时,既要评价学生从事实践活动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同时学校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的评比和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展示活动,提高教师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积极性。

学校管理层要注意改善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条件,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进行小班化教学,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展示;为每一个班级配备足够的教辅人员,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指导,使活动更有效。学校还要在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上给予保障,使每个学生都能实际操作,不致于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弱势群体”。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研究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的问题,找出对策,会使数学教学更给力。

参考文献:

[1] 徐晓华.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5).

小学数学内容总结范文6

(1)评委:*

(2)组织协调:*

(3)统分:*

(4)照相:*

我镇小学数学教师都有参赛资格。

内容包括:教材解析、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含新课标内容)及课堂教学展示四部分。所有项目均现场打分,总分为100分。

解析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各年级下册教材,抽签选定内容。限时5分钟,分值:10分。课堂教学展示前进行解析(要体现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书写内容包括数学学科常用汉字、数字、字母、数学符号等,现场抽签选定书写内容,选手用粉笔书写标准楷体字,限时3分钟,分值:10分。3月9号下午4:30分在中心校统一书写。

内容涵盖小学数学专业要求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及技能(含新课标内容),现场作答。限时5分钟,分值:10分。3月9号下午5:00在中心校统一答题。

内容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材的新授课,选手比赛前1天抽签选定授课内容备课,展示课限时40分钟,分值:70分。教师课前5分钟与学生交流。

比赛顺序:按照教材解析、书写展示、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课堂教学展示的顺序。

1、抽签:2015年3月9日下午4:00抽签决定上课内容、所用班级、[:请记住我站域名/]书写展示内容等。

2、教材解析:课堂教学展示前(即授课前)5分钟进行。

3、书写展示:2015年3月9日下午4:30分;

4、知识素养:2015年3月9日下午5:00分;

5、课堂教学展示:2015年3月11-12日第一节至第八节课;

全镇小学数学教师于2015年3月13日下午16:00在中心校多功能厅总结及颁奖。

表彰奖励: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单项奖若干名,获奖教师授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颁发证书、奖品,并取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我镇参加县级比赛(支教教师除外)。

1、参赛教师于3月9日下午4点在中心校抽签决定讲课内容,次序及班级,不得在参赛班级进行试讲,否则取消参赛成绩。

2、参赛教师赛前将《教案》和《教材解析》一式六份发到评委手中。

3、全体无课的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各教研组要认真组织评课活动,要有详细、真实的评课记录。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要把评课记录及总结交教务处。

4、同年级各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参赛教师调课。听课教师要遵守会场纪律,将手机调为震动或静音,不得接听电话、随便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