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1
在上述段落的前提之下,寻找适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的方法就成了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如何发展企业文化,更好的贯彻企业的灵魂思想,凝聚人心,激励员工;如何融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更有效的促进企业发展,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为员工挣得更大的福利。在此列出粗浅的几点建议。
1.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发展首先要靠的是员工的努力,如何凝聚人心,令员工人认同企业,愿意为企业效力,爱岗如家,这就要靠企业文化的思想建设来完成。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管理才能更好的开展,相对的企业整体的气势也能得到提升。
2.强化制度
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完善相应的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更加专业系统的管理员工,使员工的行为准则有法可依与律可查。在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下,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的士气,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为企业和员工本身都能带来更好的效益。
3.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在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企业文化,征集企业员工对企业形象的意见与建议,通过相互沟通确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及时的纠正错误理念,保持企业文化在员工之间积极正确的落实。只有员工认同理解正确的无偏差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便于企业管理额开展。
4.明确企业核心价值观
正确定位企业的核心价值,在员工之间积极的宣传企业的核心价值。让员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在不断的工作中选定自己的价值,达到与企业利益相一致的目标。
5.建立适合企业文化,同时企业文化适合的企业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管理的落实,而企业管理也能更好地传扬企业文化。在企业不断的发展中建立适合员工,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机制,可以更有效的完成和发展企业文化。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完善的分工责任部门,贯彻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鼓励员工自主意见,对推动企业发展的建议给予奖励。同样的,构建相应的评估制度,对企业文化的落实进行评估,对优秀员工给予相应的福利,注重人才培养,减少有能力者的流失。
二、结语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敏感的时代。企业文化对于激烈的市场份额争夺来说,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一件锐利无比的武器。而CI作为一种创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形象影响力、改善企业管理的有效工具,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兴起,经过几十年的运作,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企业推进剂。当中国的企业面对市场经济的硝烟时,在CI的设计开发和推广过程中创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可以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一个庸俗的企业,它在导入CIS战略系统过程中将因为缺乏自身独特的文化品质而无法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一个没有形象的企业,则注定要在市场中失败。当我们对可口可乐的成功津津乐道时,当我们对松下电器的信誉深信不疑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了,这些成功的企业正是在CI设计的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成功结合的典范。
二.CIS系统构建的战略体系同企业文化各个层面的密切关系
CI设计是企业对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的塑造过程,藉此改造和形成企业内部的制度和结构,并通过企业的视觉设计,将企业形象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给企业内外的广告公众,从而达到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理解、支持与认同的目的。它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三大部分构成。这些由CI设计建构的系统化、标准化的整体设计系统则称为“企业识别系统”即CIS。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有论著将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表层的物质文化,指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共同构成的“器物文化”;二是浅层的行为文化,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三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四是精神文化,指企业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一种企业思想和理性认识,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上述四个层次划分的企业文化理论,每一个层面的企业文化都与CIS战略体系相关。
1深层的精神文化同CI中的理念识别系统几乎合拢
企业理念系统---MindIdentity,简称MI。它主要指的是企业精神范畴的存在形式,如经营哲学、经营宗旨、经营信念、经营理想和价值观,这是企业识别系统(CIS)的核心和起点,更是企业的灵魂。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企业理念系统(MI)又相当于企业深层的精神文化。这种深层的精神文化阐述为六个方面: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宗旨、企业伦理道德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它们都是理念识别(MI)设计的主体部分,左右着企业的整个运行方向、运行速度、运行空间、运行机制以及运行状况。CI的设计首先应是对构成企业灵魂的企业理念、价值观念的塑造,不断提高企业文化的品味和档次。
2浅层的行为文化是CI中行为识别系统构建的内容
企业行为系统---BehaviorIdentity,简称BI,是将MI的本质物化在企业的行为方式上,通过企业的各项制度、行为规范、管理方式、教育训练、公益文化、公共关系、营销活动等体现出来,从而获得企业员工和广大消费者的识别与认同,是企业运行的全部规程策略。它对内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对外加强和广大消费者的沟通与联系,缩短企业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它体现企业文化中企业员工生产经营和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对内对外规范全体员工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规划组织、教育与管理。除此之外,还有中层的“制度文化”,这些都是CI战略体系中“活动识别系统”的内容。
3表层的物质文化是CI中视觉识别系统突出解决的问题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ualIdentity,简称VI,是企业在MI、BI的基础上,所设计的向外界传达的全部视觉形象的总和,也是CI的具体化、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如企业的标识、名称、广告语、口号、商标、图案等等。以此塑造企业的形象,体现企业的个性,形成企业独特的风格,并通过企业形象的传播活动与途径,最终在广大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起来。表层的企业文化正是表现于产品的文化价值:包括产品的造型特点、商标特色、包装设计、品牌理念以及价格定位、服务水准等;另一方面,企业的各种物质设施,包括企业名称、标志、象征物、环境氛围等,也都体现这种表层的文化价值。上述这些问题都是视觉识别(VI)系统设计和应用突出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其中也有活动识别(BI)系统表现的问题(服务水准、环境气氛等)。
三.企业文化在CI设计中的强大冲击力
1塑造企业个性化(即差别化)使之被社会公众认知
索尼公司理事黑木靖夫认为:CI应该译成“企业差别化战略”,就是在经营战略之中,如何使公司名称、标准品或商标与其他公司有所差别。①
全球的企业浩如烟海,泛泛人海中谁能记住一张平凡的面孔?企业亦然,大凡一流企业导入的CI首要特征就是个性化。但个性化如何表现呢?就是不论企业风格、管理制度、经营策略,还是企业名称、品牌、标识、广告、招牌、口号等,都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全球第一大品牌可口可乐,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在MI、BI、VI的设计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在它的企业理念识别设计(MI)中,用三个“O”和两个“L”来概括,三个“O”分别表示对前景充满信心、寻找机会和参与当地有意义的活动;两个“L”则是本地化和长远眼光。这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也是可口可乐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球最著名商业品牌之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在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中,企业的各种物质设施都成功的体现了其表层的企业文化---本土化。它中文名称---可口可乐,能够家喻户晓,其绝妙之处就在于既体现了产品的文化价值,又符合中国消费者讲究吉利的特点,易记又朗朗上口。商标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用斯宾瑟字体书写的白色英文商标弧形瓶及波浪形飘带图案等基本元素清晰、醒目,流线形中文字体与英文字体和商标整体风格相当协调,也更加富有动感效果。再加上视觉商标中的专有红色,具有强烈的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以及现代气息,塑造了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标志在红色背景中加入了暗红色弧形线,增加了红色的深度和动感,并产生了多维的透视效果。它的包装瓶腰身细、上下大的流线型瓶身与其标志、色彩也相得益彰。可见,可口可乐在它企业经营理念和视觉识别系统中所表现出的“新鲜、活力”的产品文化价值正是该商标跨越了一个世纪在经历了几代人的漫长时间里,人们却仍不感到厌倦的根本原因所在。(见图一)
图一:可口可乐中英文标志及包装图二:百事可乐标识及包装图三:麦当劳标识及部分应用系统
同是世界饮料行业大哥大的百事公司其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与可口可乐的各有千秋。它的标志图案方中有圆,圆中有弧,弧中有品牌字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色彩上除用红白两色外还有一种蓝色,蓝色是一种“世界色”,红白蓝的配色,冷暖适宜,视觉观感舒服,世界许多国家向来喜欢这三色搭配。(见图二)它还深得“创新”之精髓,从“新一代的选择”到“渴望无限”,无不代表着百事独特、创新、积极人生的品牌个
性,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1999年,白事可乐又推出“音乐巨星赏”系列包装,以广告主题“更多白事,更多精彩音乐”强化自身的文化气质,借此给市场更强大的冲击力。
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饮食企业。它的企业识别有三大特点:第一,其企业文化中深层的精神文化即企业理念很明确:Q、S、C、V,四个字母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快捷微笑的服务,优雅清洁的环境和物有所值。第二,企业行动和企业理念具有的一贯性。麦当劳公司有一套准则来保证员工行为规范:营业训练手册、品质导正手册、管理人员训练,即小到洗手消毒有程序,大到管理有手册,以保证QSCV的贯彻。第三,表层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产品的文化价值。在麦当劳的视觉识别中,最优秀的是黄色标准色和M字形的企业标志。黄色让人联想到价格普及的企业,而且在任何气象状况或时间里黄色的辨认性都很高。M型的弧型图案设计非常柔和,和店辅大门的形象搭配起来,令人产生走进店里的欲望。从图型上来说,M型标志是很单纯的设计,无论大小均能再现,而且从很远的地方就能识别出来。标准字也设计得简明易读,宣传标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麦当劳。”这个标语没有设计成“美国口味,麦当劳”,实在是麦当劳成功之处。麦当劳公司还推出了一个象征祥和友善的麦当劳叔叔形象,表示麦当劳永远是大家的朋友,是社区的一分子,他时刻准备着为儿童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现在,无论你走到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一见到这个金黄色双拱门,就会马上联想到麦当劳公司,就知道附近一定有麦当劳分店。(见图三)
在国内,还有太阳神集团,1988年该公司开始导入CI。它的标志图形部分是人托起的太阳,象征生命与力量;文字部分是中英文“太阳神”几个字;让人一见就知道这是太阳神标志;再加上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为太阳神集团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取得了消费者和整个市场的认同功效,其产值呈跳跃性的增长,利润由1988年的520万增至1993年的10亿元。因此太阳神成为中国导入CI的成功典范,在企业界和设计界一时传为佳话。(见图四)
由上可见,CI设计中体现的独特的企业文化能让消费者从庞杂的背景信息中识别出来,形成牢固的记忆。
图四:太阳神标识及部分产品包装
2产生消费者价值认同感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主任上野明认为:CI是企业的个性鲜明的表达给外界,也就是将企业个性或特色广泛的传达给外界,使外界产生固定的印象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同。②CIS系统识别包含的应用面实在是非常广泛,CI识别要从简单的标志识别的开始,逐渐对产品进行理念化、价值化过渡。因此,在设计MI、BI、VI识别系统时,越是能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就越能为社会广大公众所接受,越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表现可以从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地位价值、崇拜价值体现出来。
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在它们的CIS系统战略中都合理的、诚信的运用了远景的“价值定位”,这种企业文化在顾客心里产生共鸣使他们认同产品的价值。同时,消费者通过个性的需求不同,形成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企业在CI的设计中只有充分体现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包括深层的精神文化和中层的行为文化以及表层器物文化,才易于社会公众在心里上产生共鸣,认同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产生消费行为。麦当劳以金黄色圆弧拱形门,太阳神以其人拖起的一轮红日、可口可乐以其红色波浪,都形成了自己的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把自己与其它企业鲜明地区别开来,并被广大的社会公众接受。1994年---1998年,在全国茶饮料市场上开发得最早的河北旭日升曾占据市场的70%,但1998年以后,康师傅和统一先后进入茶饮料市场攻城掠地,旭日升渐渐败下阵来。旭日升败在哪儿?首先就败在企业文化上。在CI的理念设计上旭日升用“越飞越高,旭日升”的广告语,只是对品牌的注释和希冀,并没有多少文化内涵。而康师傅的理念是“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打的是呼声最高的“绿色”,市场诉求正对热点。再加上一系列销售上的精耕策略和措施,市场一下迅速打开。可见,要想让企业持续发展,在导入CI时还是要在文化上下工夫。目前国内有一些公司在设计CI方案过程中,只凭着一知半解做了些商标、信封、徽章一类纯视觉化的美学设计忽视了深层的精神文化,使得企业失去了个性,它们的产品或服务很快就会被消费者遗忘,因此这些企业最终也成不了大气候。
3树立企业感觉形象形成品牌崇拜价值
完整意义上的CI设计应包括有形形象设计和无形形象(既感觉形象)。有形形象设计主要指企业形象中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而无形形象设计则主要从非视觉方面,从感觉、行为、意识、观念等角度设计企业独特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环境气氛。形象的价值是无法估价的,形象的作用应发生在比天空还要宽广的心灵,而行销的战场正是心灵的山岳。当顾客用一个牌子代替一种产品,当你听到的是“来杯嘉士伯”而非“来杯啤酒”时,你就知道心灵的山岳已固若金汤,而抢占山岳的赢家又是什么?是品牌。
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有所界定。③品牌又是通过聚合CI过程的“结果”,所谓战略是差异化的表现形式,价值经济的体现需要CI系统的支撑才能够提供相互的“价值”。而CI识别(MI理念、BI行为、VI视觉)的作用是建立品牌的“过程”的标准尺度,强调的核心是“共同语言、统合力”。我们说:名牌后面是文化,名牌后面有CI,说明了CI中所注入的品牌文化力,对提升品牌竞争的冲击力。在CIS实施的长期过程中所体现的企业文化可以树立起良好的感觉形象,使一个品牌成长为著名品牌,并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崇拜创造持续长久的经济效益。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1年“美国最受敬慕的公司”及“全球最受敬慕的公司”调查评选结果和各行业的排行榜中,百事公司蝉联双项殊荣并被排在饮料行业第一位。
1956年,美国IBM公司为了在电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起名牌形象,并用这形象来突出公司的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以利用市场竞争,跻身世界大企业之列,决定对公司进行标准化设计。从理念识别(MI)来说,IBM公司以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特发展战略为中心,设计开发新一代电子计算机,特别是软件系统和互联网技术;从行为识别(BI)来说,公司以企业独特的行为方式为中心,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球性的限时维修服务,特别是全过程的系列化、联网化、伙伴化优质服务;从视觉识别(VI)来看,以独特的运行实态为中心,确立企业的商品、商标、专用品牌三位一体的企业识别标志,特别把标志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他们设计了能给社会公众产生强烈冲击力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标准字IBM,然后选取无云天空的蓝色调为标准色,从此象征IBM高精尖的技术。IBM的CI设计推出之后,引起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响,IBM成了美国公众心目中的“蓝巨人”,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世界明星,从此确立了霸主地位,至今,IBM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计算机的代名词。受美国IBM的冲击,其他西方国家的企业也相继效仿,日本的伊势丹百货、美能达相机、三井银行等公司也在CI的设计中对企业文化做起文章来。
万宝路的金字招牌每年可以给万宝路企业带来30亿美元的收人,全球销量第一的万宝路牌子其价值已达200亿美元。可见名牌有着沉重的含金量。它塑造的马和西部牛仔的品牌个性长久以来始终如一地表现---自由、奔放、原野、帅劲。这种形象使商品具有了某种强烈的精神性内容,让消费者相信抽“万宝路”时它能获得一种特殊的东西。它CI设计中体现的优秀产品文化使集团创造了辉煌而持久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还有百威啤酒、雀巢等世界级名牌,它们CI设计中灌注的经典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是一种无形资产。据西德一家权威的无形资产评估公司对世界著名商标进行评价,结论如表(1):
商标
价值(美元)
营业额(美元)
万宝路
301亿
150亿
可口可乐
244亿
84亿
百威啤酒
102亿
62亿
百事可乐
96亿
55亿
雀巢
85亿
42亿
表(1):世界著名商标无形资产一览表
四.如何创造和体现出色的企业文化
1在导入CIS设计过程中,将企业理念系统作为主体,走出“表象化”CI的误区
企业的形象塑造,虽然是一个软件性质的工作,但我们谁也不能否认,对于当代的企业经营来说,甚至对于整个当代社会的运转来说,软件的创造和工作已经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成分,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看成是一个活生生的试图获得成功的人,那么,我们谁能否认,这个人的外在面貌—他的着装、他的谈吐、他的举止、他的修养等等—和他的内在体质一起,将决定他的发展。如果把CI比作一棵树,那么MI就是根,BI是茎和叶,而VI则是花。MI是源泉,BI是途径,而VI是表现。VI这朵花要开得美丽,还要有BI这个叶扶持,茎提供运送养分,而茎运送的养分则来自于MI这个根。也就是说,要由内及外的灌注企业文化,其根本在MI的设计上。
麦当劳专卖店开遍全世界,视觉和行为的规范统一与个性化,其实质由是Q(品质)、S(服务)、C(清洁)、V(价值)理念文化内核所决定。同时,它标志设计为金黄色双拱门,象征着欢乐和美味,象征着麦当劳的“QSCV”像磁石一般不断的把顾客吸进这座欢乐友好之门。此外,公司还制订了一套系统的行为规程来表现它。
美国惠普公司的“惠普之道”:只有内部精诚合作,才能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要建立一支遍布全球的团队,努力工作,去实现客户、股东及其他有关人士的期望;经营中的利益和责任将由惠普人共同分享。
海尔公司在它的“新经济理论”中如是写道:创新是新经济的核心,创新是海尔文化的灵魂。创新文化已经成为海尔致胜的有力武器。日本索尼公司规定自己的经营宗旨是“经营国际化”,规定的价值观是著名的“索尼精神”。
不过,目前也有不少企业走进了“文化”误区。这些企业,无论国有还是私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对“文化”高度重视,在工厂门口、老板办公室,都有一条或几条标语,诸如诚信,求实,创新,拼博,奉献等等,其中也不乏“以质量打市场,靠信誉求发展”等意味深长的至理之言,其目的无非是想给人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昭示本企业的文化内涵。说起来,这些词语并没错,但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名言警句,而是需要全员认同并能落到实处的核心价值观。哪怕文字不那么精炼对仗和朗朗上口,只要能唤起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觉醒,并能自觉指导行动,成为上下共同的哲学信仰和企业精神,那同样是非常精彩的企业文化。
2在VI设计部分充分注意企业文化的承接与发展
VI的设计包括了产品的造型特点、商标特色、包装设计、品牌理念以及价格定位、服务水准等;以及企业的各种物质设施:企业名称、标志、象征物、环境氛围等,必须能充分体现这种表层的文化价值同时注意到企业蕴涵的文化。
从CI视觉设计的核心部分标志设计来看,名称的设计应注意:突出自己的个性;尤其要体现美感、别致让人产生美好的体验和联想;名字要注意吉利,便于记忆,寓意企业理念。标识设计应遵循简洁明快、寓意典型、造型新颖独特、巧妙精致、优美典雅的基本原则。日本伊势当百货公司的标准字底部笔划整齐,体现了稳固、踏实的企业形象;字的转折采用圆弧形,体现了公司优美、温和的企业形象;字的笔划之间疏密有致,体现了公司简洁、明朗的企业形象。日本三菱银行的标志,就十分简洁明快,它由三个菱形组成,显得稳重安全,突出银行的特色;同时三个菱形有机结合一体,象征着银行的最高经营理念---和。标准色的设计也应适合民族的颜色偏好,体现产品特色,与企业理念一致,标准色应该是企业理念的色彩化。标准色给公众的感觉应该是:一见色彩,就能直觉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展现企业文化。北京兰岛大厦以蓝色为标准色,体现了大厦诚实无欺、温馨服务的企业理念。因此,在表层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体现企业的理念是CI发挥作用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3
1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企业文化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正确的指导,在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企业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同时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企业的使命与文化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在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例如,在人员招聘、选拔、奖惩等方面,企业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尊重个人价值,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过程中,对全体员工进行积极的引导。同时强调,通过劳动员工不仅可以享有获得报酬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享有参与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并获得荣誉的自我实现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正确的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引导,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企业文化发挥自身的支撑作用。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企业的诞生,在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来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指导。同时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髓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得以充分的体现,企业文化一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通常情况下,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进而便于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实现的手段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是积极向上的,符合人们心愿的,另一方面是消极落后、不尽如人意的,或者是积极、消极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在执行过程中,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文化是否优秀进行检验,同时对管理理念的正确性进行核实,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做出相应的调整,进一步使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对企业的使命、精神、目标和价值观等进行提炼,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产生影响,在一定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人力资源对员工的行为通过制度进行规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在企业中,员工的地位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求员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并通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普遍采用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管理模式,并将其作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借助企业文化活动,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在工作过程中,工作的着眼点一方面需要掌握某种技能,另一方面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同时积极构建和谐关系。“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目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激发企业员工的才能,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帮助企业员工健康成长。由于企业员工之间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模式。
3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融合,强化竞争力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全体职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通常情况下需要将企业的经营宗旨、经营理念等企业形象不断地向员工、社会公开,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围绕企业中人的因素建立相应的价值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引导、凝聚作用,以及规范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氛围,用何种文字、通过何种方式表述不重要,重要的是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职工工作的创造性,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将职工与企业建立成利益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4
(1)人力资源的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在各项经营活动中,人力资源管理对整个企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点在中小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找寻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为公司维持强劲的生命力与竞争力,为完成公司的远景以及目的供给有用人才帮助对中小公司而言相当主要。
(2)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保障。公司战略着眼于将来,人力资源战略和经营战略、成本战略、商品战略、研究战略一样,是一种非常主要的职能战略。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离不开人力资源战略的配合。人力资源策略是推测将来的组织工作与处境对组织的需求,也是为了完成工作与满足需求而设计的供给人力资源治理的经过。
2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滞后
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源于一定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我国独特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治理者与被治理者间与生而来的不平等地位,导致实际工作中支配与被支配的领导方法。“上智下愚”的传统观念在近朱者赤中影响着治理者的决定与思路,形成治理工作中的痼疾。同时,虽然很多公司开始意识到人才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性,并有意识的加强“以人为本”的治理。在现阶段各种劳务制度下,想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引进人才的范围有限,很难找到我们需要的人才,更不要说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但中小型公司更加看重产品与出售,不重视人力资源治理,缺少人力资源治理的理念。
2.2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训和利用机制
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没有一个长远又行之有效的规划,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引进、培训和利用机制。首先,企业主不重视招聘工作,在对人才的招聘时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人才引进渠道过窄,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其次,员工培训既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手段,也是激励和保留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国内中小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欠账太多,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在培训方面的投资严重不足;三是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没有严格的培训制度、培训计划和目标,使培训限于一种短期行为。再次是用人机制不科学,岗位设置与人员配置不尽合理,缺乏科学规范的岗位职务说明书。这些都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的挖掘。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员工是被动的,只是为公司赚取利润的工具,一旦员工的知识技能贡献完以后,往往被迫离开公司,造成员工流动频率过高,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骨干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大量流出企业。然而面临这种状况,我国的中小企业仍未采用一种良好的内部培养和提拔机制,来挖掘已具有能力的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3人力资源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缺乏科学、严格的绩效考评制度。在人才使用和评价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论资排辈倾向”,晋升评价体制不完善,考核标准不稳定、人际关系影响过大等原因造成奖惩不够公平,最终导致效率与公平失衡。此外,在不少中小企业中,由于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在制定福利方案和激励机制时难以做到细致和具体。管理者对激励手段的理解局限于薪酬;普遍存在着把激励等同于“奖励加惩罚”的观念,使得企业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手段也过于单一,忽略员工需求的多层次性,以物质激励代替一切;忽略了高层次人才对精神激励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结果造成能人留不住。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明确的、制度化的奖惩制度及科学、严谨、透明的绩效考评和约束制度,难以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不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员工潜能的发挥。
3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3.1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认定:“识人、尊人、以人为本”。“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理念与本质思想。中小型公司务必树立科学的、合理的人力资源治理观,从意识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论,尽量发挥职工的内在能力与创造性。把人力资源作为产生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资金投入,并把这些资金投入作为对人力资本的扩展。在用人的同时树立-套准确人才观,采用的人要足智多谋,同时要取长补短,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足够相信职员,既然决定选用就应该勇敢的让他独立工作,不能为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而打破了对一个人的信任。通过开展岗位竞争,发掘出员工的潜能,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3.2重视员工培训,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
公司应该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有效的管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激发职员的能力,扩展对职员训练的投入,给职员以连续学习“充电”的契机,以此提高职员的可信程度,协助公司塑造一个从上到下的全体进步类型的观念,为公司的稳步提高打下良好基础。人力资源的训练需包括知识的创新与理念的更新,实时更新知识促使职工不停接受新观念,创新观念与竞争观念,可以满足培养核心竞争力对开拓型人才的需求。在培训方面中小企业有必要做好下面几点:建立健全培训体制,遵照市场需求与企业发展方向,结合人才特质、项目需要及应用宗旨,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多筹备培训经费;拟定培训规划,在培训时间、内容、目标、及对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等方面需有确切的标准,避免走过场式培训,加大评估培训效果的力度。
3.3科学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分配制度的建立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第一,遵循“三公”原则,将最终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有效凭据,切实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另外,彻底落实按劳分配原则,按生产品种等多种形式的分配原则的薪水制度体系,且还要关注重要员工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管理方式在公司中的成效,所有这些因素必须列入公司的分配制度体系,且用这种方法来激进员工的工作情绪。考虑到本身的实力和实际要求,中小型企业应拟定一套独特的具有灵活性的薪酬制度,报酬不但要和企业所产生的利润挂钩,又要考虑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企业而言高贡献与高报酬成正比例关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企业应该向关键岗位和一流人才倾斜,要在工资考核标准上与普通岗位拉开差距。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新鲜血液注入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的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施行长短期并重的激励方法。短期激发在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有主要的作用,但是单纯的短期激发会造成职工的短期行为而危害到公司的基本利益。所以,中小公司在实行短期激发的同时,还一定要采用适合的长期激发方法,将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职工的自身利益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4创建企业文化,强化民主意识,以共同价值观凝聚员工力量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5
分类开展差异化绩效培训,进行理念渗透。改变对全员一概而论的绩效培训思路,分类开展差异化的绩效培训。对普通员工,培训重点是绩效管理对于企业业绩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绩效管理基础理论,以及公司绩效管理制度,通过理念渗透提高其认可度;对管理者,培训重点是绩效经理人的工作职责和管理技巧,改善其履职水平和专业能力;对专兼职绩效员和绩效内训师,培训重点是绩效管理实务和典型案例,发挥其中坚力量的作用。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氛围。加强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一体化建设,使二者进一步整合,形成有绩效特点的文化特质。一方面,让企业文化从执行的层面上实现更深层次向员工思想渗透,把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与行为规范转化为绩效管理的一部分,通过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行,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和落地,在公司上下形成良好的绩效氛围。科学设立绩效目标,落实企业战略。绩效目标的设立必须源于企业战略的层层分解,确保企业战略的有效落实。部门负责人在与员工共同设定具体的绩效目标时,要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围绕本部门的业务重点,制订部门计划。然后,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将部门计划分解到具体责任人。只有这样自上而下地传递绩效压力以及分解工作任务,企业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落实。
2、模式创新策略
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全员绩效管理模式。在“定员、定编、定岗”的基础上,编制清晰的岗位工作标准,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形成企业、部门、岗位三级关键指标库体系,使绩效管理成为落实企业战略、提高组织绩效、强化岗位责任的战略性管理工具。拓展绩效结果运用的广度和深度,促进绩效管理与薪酬分配、员工配置、能力评价、人才选拔、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源模块的有机结合。打造“五环节、六体系”的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建立战略绩效管理模式,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把握“绩效计划与合约、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与评价、绩效沟通与反馈、绩效考评结果应用”五个环节,贯通战略绩效管理;着力建设“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过程监控体系、结果运用体系”六个体系,推进战略绩效管理落地。“五个环节管理”与“六个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使战略绩效管理模式变为现实,确保战略绩效管理落到实处。探索与公司业务深度融合的精益绩效管理模式。以“五位一体”(岗位、流程、标准、制度、绩效)协同机制建设为契机,探索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精益绩效管理模式。融合优化公司全景级、区域级、流程级、环节级,监测类、考核类、对标类“四级三类”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业务流程的公司运营管控一体化指标池,确保指标与流程、岗位的紧密结合和无缝衔接,实现公司各项业务精益化管理,巩固“三集五大”建设成果。
3、流程创新策略
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人员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绩效管理需要各层级人员共同参与,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和管理,是绩效管理的设计者和维护者,是绩效经理人和员工的业务指导和专业顾问;而具体的指标设计、目标制订、评价考核、结果运用等工作则应由各级绩效经理人和员工来完成,绩效经理人是绩效管理的主体,一般员工是实现绩效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只有明确了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人员在绩效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公司绩效管理流程才能正常高效运转。构建“三全四化”绩效管理智能平台。公司已自主研发“全员覆盖、全过程监控、全业务融合和指标体系集成化、绩效合约模板化、考核流程标准化、结果分析科学化”的绩效管理智能平台,建立公司统一绩效指标库,确保电子化绩效合约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包含“计划与合约、监控与辅导、考核与评价、沟通与改善”的全流程业务构建,达到流程的规范统一。智能平台已上线运行1年,目前正在控股县级供电企业推广。
4、方法创新策略
企业文化管理论文范文6
一、化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化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强
当前,化工企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良好的风险意识,没有意识到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化工企业的领导和财务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的化工企业经营模式和落后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制约,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企业风险意识的缺乏造成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化工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殊性,对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意识,会制约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基础,内部控制环境的好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诸如企业文化、风险意识、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以及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化工企业缺乏现代科学的治理结构,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影响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三)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化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人员。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的内部审计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体现,并且化工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部门的权限范围受到了限制,制约了对化工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审计和监督,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虽然许多化工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但是由于缺乏健全内部审计监督机制,造成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存在问题。另外,对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大多处于事后监督,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缺乏有效的运用,没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尤其是财务风险问题进行事前的评估、预警和监控,这严重制约了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四)缺乏健全的财务控制
制度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虽然化工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制定许多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表面上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的发挥效力,这制约了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效率,造成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化工企业由于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了企业的领导者和财务负责人在进行财务决策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财务控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发挥财务控制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造成企业的财务决策的主观性和独断性。例如,化工企业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造成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存在问题。企业对原材料的库存控制不严,易造成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力度,造成化工企业的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安全。
(五)缺乏良好的成本控制
化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融资成本的提升成为制约化工企业融资和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障碍。同时,由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造成企业的成本控制存在许多问题。另外,随着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企业用人成本的上升,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控制问题,造成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企业产生借贷风险和经营风险。
二、提升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财务管理意识的提升。财务人员应该加强知识体系的更新,提高应变环境变化的能力,分析和应对来自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和预警能力。另外,化工企业应重视内部控制文化的培养,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文化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的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控制文化,培养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通过树立化工企业良好的财务风险意识,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帮助企业构建有效的应对市场风险的防范体系,促进化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通过明确化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形成企业内部制衡机制,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打造高素质的财务管理团队,提高化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水平,使企业财务人员认识到任何环节的财务工作失误都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化工企业应该强化财务基础工作,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提升,建立完善的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只有通过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才能够推动化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章可循,促进化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保证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
(三)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化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和企业的财务制度等,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企业的权利与责任的明确划分,解决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权力的配置问题,能够有效的协调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化工企业应该重视加强内部管理流程的完善,通过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培训,促进化工企业员工明确岗位权限和责任,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贯彻和落实。企业应该制度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范各个职能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置独立的审计监督部门,及时的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加快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现代化工企业转型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治理机构,而推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适应化工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化工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的重要通道。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的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避免企业财务管理受到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提高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促进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益的提升。通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改进,企业的资金运行和周转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改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五)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化工企业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构建化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该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从而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企业应该设置科学的目标成本,有针对性的对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整体成本投入。其次,加强化工企业的成本意识,建立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责任制,提高企业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将企业的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最后,应该加强对化工企业成本控制的监督。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