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快乐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范文1

关键词:艺术;美术课堂;学习;快乐

学习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探索独特的教学手段与方式,采取快乐有效的评价方式等等,努力做到让学生乐学,促进他们快乐、和谐地发展。美术课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活泼好动,敢于去画,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

美术是一门快乐的视觉艺术,一名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艺术的快乐之处,并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充满美感的视觉形象与洋溢着快乐气氛的课堂教学艺术浑然一体,让学生醉心于美的殿堂,感觉到快乐的情绪。

一、引导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快乐

感受美的过程本身是愉快的,这种愉快仅仅是高级感官(视觉)的感受,而对美术作品由“感”发展到“悟”之后,这种愉快便满足了一种精神的追求,两者合一便是我们所谓的审美快乐。比如在欣赏齐白石的水墨画《端午节》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特有的水墨技法美、构图美、取材美,还要让学生体味节日的意境美,这便是美学家李泽厚在《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所谓难以用恰当语言加以定义的快乐,即审美快乐。

二、创设课堂快乐情境

快乐的情境本身蕴涵着吸引力,使学生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一定的活动中去。创设快乐情境,要做到以下两点:(1)营造特定的快乐情境。一方面,可以根据美术知识本身来创设一种有吸引力的情境。另一方面,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辅助手段制造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在教学《地球的新生》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室里挂上各种各样的地球宣传画,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保护地球的氛围之中;上纸版画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贴上各种纸版画作品,学生又自然而然地进入纸版画的氛围之中。(2)构建快乐积极的心境。学生消极、被动、盲目的心理都是不良“心境”,这严重影响美术课快乐的获得,教师要通过一定的鼓励、表扬、示范、调节,使学生以快乐的心境投入到美术活动之中。

三、注重自身快乐情绪的传递

1.美术教师是传授美的,同时教师的快乐情绪也可以传递

美的东西总让人愉快,而传授者本身也应该是美的、快乐的。美的语言、美的仪态、快乐的情绪,这都影响着学生接受美的愉悦程度。快乐的情绪,表现在教师饱满的精神、快乐的情绪。教师良好的情绪是可以传递给学生的,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快乐。

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是彼此的交往,交往是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交往的愉快决定着活动的愉快,在愉快的交往中,师生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比如学生在欣赏一个美术作品时,教师以学生自主欣赏为主,然后再师生交换看法,共同分享。美术作品本身给人的感觉因人而异,其魅力也在于此。学生在创造美术作品时,教师不做旁观者,而做参与者,鼓励互相合作,互通有无,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学生交上作品时,要表示出分享到美的快乐,对有些创新之处,老师应及时表扬。

3.构建开放、快乐、自主的美术课堂

学生喜欢怎样的美术课堂,这样的问题每个美术老师都思考过。快乐的课堂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

总之,获得这种美术快乐,便拥有了一种精神财富,它促使学生追求美、创造美,为美奋斗不息,学生的直觉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和相关技能便会逐步提高,这无疑将使一个人受益一生,并使其情感生活丰富多彩。

让快乐无时无刻不融入美术活动,带着学生踏入快乐的美术世界,积极开展校内外美术活动,带着学生去装点学校的板报、橱窗,让他们的创作设计得到赞赏。带着学生融入快乐的大自然,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汇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让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快乐地玩,快乐地画,快乐地美术……

参考文献:

[1]侯令.美术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快乐教学范文2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实际上“快乐”这一个词语对于每一位一线的美术教师而言不是一个新鲜的词眼,但是如何实施到位,却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改变教学作用,以快乐促快乐;强化自主学习,在体验中快乐设计合作学习,用游戏方式生快乐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快乐艺术趣味激励

正文:

美术家罗丹曾说过: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作为美术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美术的真谛。实际上“快乐”这一个词语对于每一位一线的美术教师而言不是一个新鲜的词眼,但是如何实施到位,却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下面就是本人对于这一点微不足道的看法。

一、改变教学作用,以快乐促快乐。

工作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快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美术课那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美术教师尝试了多种教学手段,孩子们也随之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组织和管理者——美术教师,必须实现自身理念和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要改变呆板的教学作风,用你的快乐感染你的学生。

二、强化自主学习,在体验中快乐。

体验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体验常常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强调体验就是强调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但体验在一些人的眼中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认为它没有经过理性分析的低级阶段,却不知学生对绘画语言的学习,对美的法则的理解,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体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体验,它是以自我为基础,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影响,面对着审美的对象,它不是仅关注对象本身,而是强调对象给予自身的感受,唤起自身的种种情感。如《二方连续纹样》,这是一节技能性非常强的课,但我从多个角度让学生亲自体验。第一、在激趣导入时,我带领学生一起打节拍,从音乐中找出“重复”这样的特点,在二方连续纹样中,有着同样的特点。这时用的是让学生自主理解、分析的体验方式。第二、在进一步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六位同学(随机)上台,用肢体摆一个二方连续纹样,刚开始只是一个初步的二方连续纹样模型,它可能由于人的性别、高低、衣着及其颜色的各种原因而不合格,这时发动全班共同比较、操作,一直到组合成一个比较完美的二方连续纹样。这些设计虽然占用了较多的时间,但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大家是那样的认真专注,那样的心满意足,完成的作业又是那样的精彩绝伦。学生完全在体验中得到放松、得到发展、得到快乐。

三、设计合作学习,用游戏方式生快乐。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情境教学能把学生引入愉快、积极、自觉、主动的思维境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学生都是好玩、好动的,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在上《纸版拓印》一课时,设计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游戏。如教学生剪出人物件时,让其在底版上自由拼摆人物动态,创造美的动态于游戏中。再如漫画课,为了强调漫画中的夸张与变形,我把人物的脸部分为若干个不同特征的五官,并打乱放在同一平面上,以多媒体制作的方式,可以任意点击,这样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化难为易,教师教得也轻松。这样,学生的美术语言表达、评论、欣赏及表现创造等多种能力都得到提高,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使身心得到愉悦。

四、营造轻松氛围,因祥和而快乐。

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亲切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认可自己,作为学生都非常渴望老师对自己的表现和作品有个好评价。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从不简单否定,即使学生的回答和答案有一定的距离,我也会鼓励说:“这是你的意见,很有想法!”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

同时恰当的音乐对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上《中国画欣赏》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悬念设疑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首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音乐课和美术课得一起上”。学生惊疑:“美术、音乐怎能一起上呢?”,其实是通过音乐欣赏激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我从开始上课直到下课,35分钟内我选取了多首古典乐曲。同学门伴着优美的音乐,沉浸在欣赏祖国国画艺术中。

五、协调课堂内外,在快乐中成长。

美术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同学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语言,同时又可以用这种语言、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情感。但是这种稚拙的艺术追求既不会自发地升华,也不会持久地保持下去,需要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和保护,使稚拙的追求变成前进的动力,经过努力上升到新的阶段,而这阶段又是十分短暂的。

校外美术教学活动必须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行为能力设置辅导纲目、教学计划、教学方案,编写教材、教法,调整教态,努力使学生们将美术课中的愉悦和情趣带到课外,使之勤于学、善于学、乐于学,唤起孩子们乐此不疲、学而不厌的学习之乐,塑造美好心灵。在师生和谐的情景之中,进而创造出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统一的教学结构体系,实现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

哥伦比亚大学有个美术教育者说过:“我们将来教美术的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他们能在最平凡的东西上看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东西创造美………”,这句话让我思考很久,我想这就是美术的真正价值,美术课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次不同的快乐体验。快乐教学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在学习中使身心得到愉悦,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使他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快乐教学范文3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问题与方法;快乐教学

一、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教育目标狭隘,教育手段单一。

2.教学观念滞后

美术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地位,一直是一个争而未决的问题。长期以来,美术教育处于一个最不显眼的位置,相对于“主课”来说,它是“副课”;相对于升学的“硬任务”来说,它是“软任务”。正由于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形成了美术课“小学中凑合,初中压缩,高中取消”的结局。

3.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单一,只是一味地灌输、说教或强制,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反感,只能收到事倍功半乃至相反的效果。

4.教学设备落后

教学设备的落后也严重制约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由于某些地方经济落后,教学水平达不到基本要求,存在着美术类师资严重不足等问题。

二、快乐教学的内涵

在新课标下,推行快乐教学,将使初中美术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所谓快乐教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乐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快乐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师生也均能在教与学中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

三、快乐教学的方法

结合新课标,本人认为,初中美术快乐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课堂教学改革

其实,教学改革并不神秘,它的宗旨有三点:(1)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一套做法;(2)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3)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依据这三点,面向全体学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情境,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精神、合作精神,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潜力,让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上好美术课,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使学生终身受益。

2.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快乐的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快乐,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快乐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

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快乐感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教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教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快乐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教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3.运用电教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之中,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这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快乐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上《可爱的吉祥物》一课时,在导入环节中,幻灯片中出现了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些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展示一个图案,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吉祥物的名字,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到吉祥物的特点时,学生经过思考,回答“生动、喜庆”。这样,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不但了解了吉祥物的含义和特点,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快乐教学范文4

[案例描述]

以四年级《乒乓变奏曲》一课为例,我让学生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我这样的穿着最适合干什么呢?

生:做运动……

师:胡老师很喜欢运动,请你猜猜我在做什么运动?

师做动作学生猜。

师:你们在课间、课余时候都会做些什么运动呢?

师生一起律动。

师:跟着音乐一起做运动吧!

片段二:

听《乒乓变奏曲》。

师:是一场什么比赛呢?为什么?

生:跳绳、跑步……

师:对,因为它节奏很快,很跳跃……

师:这首歌的作曲家到底用这段音乐表现什么运动呢?

看图片,再次聆听歌曲,并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

师:你能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吗?

片段三:

听变奏曲,画图形。

再次聆听,让学生用身体造型表现音乐的手段。

师:接下去我们换个方式,用身体的造型表现乐段,听到一个乐段就变一个造型。

再次聆听音乐。

这6个球的颜色是否有变化?

演唱主题旋律。

听琴默唱,跟琴唱并用手指表现音符的高低。

了解变奏,尝试变奏。

师:请你用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自己去尝试变奏吧!

[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快乐教学是指在音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在游戏、律动、歌唱、表演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课堂一开始从运动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让他们聆听音乐并感受乒乓比赛的激烈场面,在快乐的聆听与体验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歌曲,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一、和谐氛围,快乐前提

快乐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联袂演出,师生面临的是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快乐教学才能顺利进行。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师生在情感上不和谐,教师对学生不热爱,甚至见到学生就厌烦,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见了老师如同老鼠见了猫,双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还谈什么快乐教学!因此,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情感氛围,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前提。

二、参与体验,快乐动起来

音乐课,让学生快乐地动起来——从生理到心理,从内容到形式,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从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快乐地动起来,身体快乐地动起来,情感快乐地动起来。这种“动”,非“放羊式”的乱成一团,是在教师的科学方法推动、促动引导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扉自由地接受音乐美的沐浴,提高音乐修养,培养起音乐情趣的“动”,因此,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在“动”中加深对歌曲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把学生带进广阔的空间,探索神秘的音乐世界,让学生尽情地“玩”“乐”,在“玩”“乐”的过程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

三、编创想象,乐中见智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畅想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本节课中,我没有老一套地向学生灌输音乐知识,而是创造地设计了一些让学生自由支配的“空间环境”,解放学生的大脑,鼓励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实践。这样,学生们在自由编创中真正感受到了音乐变奏曲,享受到了音乐创作的无穷乐趣。

四、张扬个性,促进发展

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并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并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发挥。在这节课中,我问学生:“你们能用身体的造型表现乐段吗?”很平常的一句问话,却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不但通过亲身体验,找出了变奏,而且也了解了变奏,这正是学生创造性的体现。他们无拘无束玩乐,自由自在地探索,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张扬,也从中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参与音乐生活、创造音乐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此时此刻,我觉得,这才是让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激动、为之陶醉的时刻啊!

快乐教学范文5

一、一个实验――注重实验教学

在理科生中流传着一句话:“得实验者,得理科综合之天下。”实验在理科生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实验在化学课堂中的魅力不言而喻。在化学课堂中我非常注重实验教学,因为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科学认识的源泉,也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更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

1 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的源泉

在化学科学认识范围内,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是作为化学科学认识活动结构的两极而成对出现的,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相互作用必然通过一个“中介”来实现。这个“中介”就是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活动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得到统一。化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说明,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理论进一步上升和发展的必要环节。如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如果没有道尔顿和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等科学家对气体的多次实验观察,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就不能提出原子一分子论,古代模糊的原子概念就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如果没有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和汤姆生等科学家的气体放电实验,没有X射线实验和放射性元素的发现,人们就不能把对原子的认识推进到更深层次;如果没有E.卢瑟福和查德威克等科学家的一系列碰撞实验,也就无法认识原子核的结构。

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我会想方设法地引入化学实验,把原本抽象的原理和理论通过实验中的声、色、味、形等具体的现象来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自觉和快乐地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我至今还记得一位考上复旦大学的文科学生在来信中说:“虽然事隔多年,还记得老师当年在化学课中做的‘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Fe3+与SCN3+结合生成血红色物质)的实验。”可见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魅力,它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终身的。

2 实验是训练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科学研究过程是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用科学方法展开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其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有;(1)观察方法(包括测量和记录);(2)实验方法(包括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和记录);(3)资料和事实的处理方法(包括线图化和表格化);(4)科学抽象方法(包括表征性抽象和原理性抽、象);(5)模型方法;(6)假说方法。其中涉及的科学知识虽然相对于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获得这些知识,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运用科学方法来进行探究。实践证明,实验是训练学生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3 实验是养成科学态度的必由之路

实验是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因此进行化学实验必然要求有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作风。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必须将其融会贯通于实验教学中。在实验中,教师全神贯注地操作实验,学生被实验现象所吸引,尤其学生为实验的成功与挫折而惊喜和焦急,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实验的态度,这对于他们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培养有直接的影响。

如笔者在上苏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2中的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内容时,做了一个“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演示实验:“取两支大试管,各加入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即双氧水),再向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将其中一支试管用水浴加热,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变化。”在演示这一实验时,笔者没有按照课本的要求进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实验时笔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一会儿学生发现加热的试管中产生了更多的泡泡。与未加热的试管进行了对比,学生们不假思索地认为是由于温度升高导致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更快,从而得出“反应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的结论。笔者在三个班级授课,其中两个是理科实验班,一个是普通班。在普通班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发现实验中的破绽,而在两个实验班中也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反映:用酒精灯加热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充分说明反应速率的加快,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和过氧化氢的沸腾,同样也能看到类似的现象。在几位同学的启发下,有学生马上查阅教材内容,惊叫了起来:“书上就是用水浴加热的!”学生们醒悟了……

笔者通过这个实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条件对实验产生结果的影响,从而在不留痕迹之中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沉淀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两种观点――学生观和课程观

课堂教学的诸要素中,我特别重视学生和课程这两个要素。

1 关注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观

学生在学校上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学习生活是其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这种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带整体性的,它需要整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不断地认识到:学校教学是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阶段,课堂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是师生实现价值的一种生命活动。教学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的过程,同时是情感发展、生命体验的过程;教学对教师而言,不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活动,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既照亮了学生,同时辉煌了自己的过程。

笔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时刻实践着“生命课堂”的理念。生命课堂是人文课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充满人文关怀,用爱心唤醒学生的热情,用期望激起学生的希望,用幽默化解矛盾,用智慧产生

神奇。生命课堂是社会课堂,作为自然科学的化学具有社会属性和探究属性,笔者时时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己任,建立友好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化学教学中,经常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和当代科技相结合,应用化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化学现象,在化学课堂中渗透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教学,HPS(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教学和IHV(互动历史小品)教学。化学课堂是思维课堂,作为科学教学的化学教学,笔者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思维、形成科学观念。

生命课堂是开放课堂,它包括教学资源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评价开放。生命课堂是多元课堂,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资源的丰富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生命课堂是和谐课堂,它追求课堂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和谐,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2 关注促进学生和社会发展的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2006年浙江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试验,作为浙江省高中化学新课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这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因此,笔者时刻关注着课程的变化和课程的再造与重构。

案例1:如何把握教学度。新课程实施的初级阶段,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把握教学度的问题。我曾在《化学教育》杂志发表文章,阐述了在模块设置下的化学必修教学中度的把握。文中以“电解饱和食盐水”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说明了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并指出化学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要站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必修课程模块。即不仅要考虑“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这就要求对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地位和功能、目标和要求有正确的认识。

案例2: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在执教苏教版化学1专题2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时,教材虽未介绍“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一性质内容,但课堂教学中仍作为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如此处理是有积极意义的。教师的本意并不想要增加知识,而是想通过此反应(有许多学生在初中科学课中都已做过此实验)说明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复杂性。本节课,教师从可能的反应情况进行理论推理分析,到师生间、生生间的争辩,最后到实验验证,体现了从“重结论”到“重过程”、从“重知识”到“重能力重方法”的转化,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这一学习材料的教育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教师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程内容要有所选择、增删,对课程实践进行微调。

三、三种方法――信息提示、问题解决、自主探究

化学教学的方法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明白,什么内容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有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三种方法――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

1 提示型教学方法

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提示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来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内在的教育价值,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并接受大量的文化知识,既适应了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需求,又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教师对特定知识领域的理解程度、语言能力、教育艺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常表现为“示范、呈示、展示、口述”等四种形式。

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示范有关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如滴管的使用方法、天平的使用、分液漏斗的使用、量筒的使用、如何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等。在化学用语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正解地书写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等)、化学方程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

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在化学教学中经常使用一些挂图如硫酸工业、硝酸工业、氯碱工业的生产流程图等显示各种分子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各种矿石的标本等。这样的直观教学,可以把一些仅靠语言描述和学生的想象难以把握的课堂内容生动直观地呈现在面前,使学生即刻了悟所学内容。

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动态地呈现出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如化学教学中的许多演示实验、课件中制作的许多动画演示、现场参观化工厂等,让学生实际观察正在进行之中的活生生的现象。

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包括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对所发生的事件与现象的描述,各种理论性事实关系(逻辑推理关系)的叙述,主体的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等。

2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共同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和学生民主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的积极性。

如以硝酸一节的教学实践为例,可以把“实验观察――问题引领――思维引导――激发创造”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提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

问题1:如何区分白烟、白雾、白色烟雾和水蒸气?

问题2:发烟硫酸是SO3溶解在纯硫酸中所得的溶液,其组成可用H3SO4・aSO3表示,打开发烟硫酸的瓶塞有何现象发生?

问题3:有学生提出铜与浓盐酸加热后溶液颜色发生了改变?是不是铜与浓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问题4: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物的颜色不同,铜与浓硝酸反应物呈绿色、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显蓝色,为什么?

问题5:为什么证明硝酸的强氧化性用铜作为代表呢?

由此可见,课堂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更应是生生之间的对话。信息者应让每个参与者了解和理解自己的信息,并加以说明,这是教学民主的体现。在争论与说明中,每个参与者的认识会得

到完善和发展。

3 自主型教学方法

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本人或教师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组织理想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自我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形成学生的自主性人格,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为了最终不需要教,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激增这一背景下,自主型教学方法的价值空前地凸显出来。在化学教学中,有些内容适合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学“石油的分馏”这一内容时,笔者模仿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把交流与对话的形式迁移至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尝试,意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原则,践行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石油的分馏”这节内容浅显易懂,与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且知识要求不高,在教学中应遵守广而薄的原则,所以本节内容采用事先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查阅资料、在课堂上采用对话交流形式开展学习。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

四、四个维度――基础、核心、主线、手段

课堂教学是立体的多维度的教学行为,一堂成功的化学课一般应体现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核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这四个维度。

1 以实验为基础

实验教学不仅要“动手”(培养操作技能),还要“动脑”(渗透思想方法),更要“动情”(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在教学中应做到再现设计过程,突出思想方法;拓展操作过程,丰富化学内容;加强分析过程,观察思维同步。

2 以思维为核心

化学教学中要追根溯源,深入提示化学家的思维过程;要还原稚化,充分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要诱发引导,及时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这三种思维活动开放交融,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最佳的课堂教学环境。

3 以过程为主线

教学中要让学生重演化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化学概念,要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对于化学规律,要坚持延迟判断,让学生探寻规律的发现过程;对于化学实验,要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过程;对于化学解题,要注重过程的分析,让学生亲历问题的解决过程。

4 以变式为手段

快乐教学范文6

关键词:识字教学 氛围 方法 兴趣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识字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十分重要。教师在让学生识字时,应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喜欢学,积累识字方法,为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中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画面,都能够在学生识字过程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菜园里》时,教师可先利用课件出示菜园全景,随后出现“菜园里”三个字,课件中“菜园”两字闪动,并配音说话,提示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走出自己的座位去看一看、摸一摸其他同学准备的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小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读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认完了,就回座位。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着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再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通过看、摸、读、认这一系列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学生都是非常好奇和兴奋,使他们在这种愉快的课堂气氛尽情享受着识字的乐趣。

二、应用灵活的识记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应灵活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1.部件识字法。这种方法常用于识记合体字,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让学生学会识记合体字。例如“工”字,教师可让学生加上偏旁,组成尽可能多的字。有的学生加上“虫”旁,组成“虹”字;有的孩子加上“シ”旁,组成“江”字;有的孩子加上“力”旁,组成“功”字……学生通过组字,会发现汉字原来这么奇妙,体会其中无穷的乐趣,调动识字的积极性。

2.组词识记法。对于音同意异,容易用错的字,可以通过组词辨义,区别字义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会”与“汇”,可分别组成“开会”与“汇报”;“季”与“寄”,可分别组成“季节”与“邮寄”。这样由意记形,会让学生在无意的组词中记住字形,而且印象深刻。

3.儿歌识字法。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儿歌,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字的特点,编对应的儿歌。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喜欢读,而且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雷”字,可编成:“雨儿落在田野上,轰隆隆,轰隆隆,好像那战鼓儿鸣。”又如“明”字,可编成:“太阳哥,月亮弟,哥哥在左边还未走,弟弟在右边早升起。”

4.字谜识字法。字谜具有益智性,学生也特别感兴趣,用字谜来识字,也是不错的好方法。学生通过猜字谜、编字谜,既记住了字音、字形,理解了字义,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一道一道又一道,短上长下中间小,父母有个独生子,一家几口它代表。”谜底是三。“表里如一” 谜底是回。“人不在其位”谜底是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可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通过识字游戏,提高识字兴趣

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中识记汉字。

1.钓鱼。在学习小组内,学生把一副生字卡铺开在桌面上,小组成员轮流钓鱼,认识那个字,就一边读一边拿在手里。

2.摘水果。把生字写在水果卡纸的背后,学生上来摘一个,带领大家读一个,读错的拿不走水果。

3.比快。在学习小组内,把一副生字卡摆在桌子上,小组长读一个生字,其他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这个字,比比看谁找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