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1
中秋晚会谜语(精选)
“斑竹一枝千滴泪” 节日 中秋节 长庚
“不负中秋夜明月” 成语 胜利在望
“此中秋月让人看” 即物赠 十五张光盘 陈挺
“孤猿衔恨叫中秋” 7字六才句 这时节怎不悲啼 杏花雨
“寒食岁岁怆客心” 隐目 节日,中秋 青霜
“何事喜中秋” 《西厢记》一句 欢时节 半醉也疏狂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传统节日二 春节,中秋 虎里糊涂
“乐朝夕之与共” 节日 中秋 舒铃
“离别正堪悲“ 3字民俗 拜中秋 相忘于江湖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综艺节目冠节目用语,2+4 连线/中秋晚会 周刚强(欢乐英雄)
“人前强笑背人悲” 四字祝颂语 中秋快乐 琼楼玉宇
“人生能有几中秋” 四字电视剧 活着乐着 半醉也疏狂
“入楼早月中秋色” 数量词 百本
“使我三军泪如雨” 节日二 教师、中秋 枫岩风羽
“昔日龌龊不足夸” 节日名 中秋节 飘零叶
“细雨弄中秋” 四字常言 有点过节 半醉也疏狂
“心惆焉而自伤” 节日 中秋 蔡毅雄
“心下快活自省” 节日 中秋节 空学来风
“一千里色中秋月” 2字中药二 广白、银耳 黄庭周
“月到中秋分外明” 地理名词二 节令、极光 唐楚鑫
“月到中秋已壮观” 外币冠量 十五美圆 高桑季
“中秋相近” 十三笔字 煲 白鹤微步
“子归好在中秋前” 韩国老影片 种女 离别钩
八十五 电影名 月到中秋
八月十五共清辉 五代诗目一 中秋月
八月十五回祖国·卷帘格 历法用语二 夏至,中秋
八月望洞庭,千帆过眼帘 宋诗目三 中秋、湖上、泛舟
八月中秋·上楼格 茶叶名 黄金桂
八月中秋赏桂花 京剧演员一 张正芳 灯影之虎
伯乐度中秋 成语 欠喜过望
不记得端午、中秋和清明有放假 论贵粟疏 亡日休息 学海单帆
才过中秋,便交端阳 常用词 脱节
中秋晚会谜语(热门)
才过中秋,遇于汴京 出版名词二 十六开、封面 空学来风
草堂之中秋分近 中药异名 谷香 潘洁妹
蟾宫玉露金送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成语 高风亮节 张哲源
蟾宫折桂 四字电影 月到中秋
常思尽赏中秋月,终揽冰轮入梦怀 6字广告语 从渴望到拥有 西元人士
愁中月是中秋月 成语 心不在焉
除夕夜坐等听钟声 生理名词 更年期 高中秋
吹云拂月照中秋 成语 高风亮节
待到中秋时,天下同把盏 体育盛会 十五届世界杯 徐圣能
道旁劳至晚,雾中秋色丰 网络游戏网站 边锋 寒夜
得奖之后喜欲狂 节日一 中秋节 忧离鱼
订稿之后先炒作,中秋了心愿 圣火传递器材 高原火种灯 一棍
东京赏中秋 离合字 日月明 褚维信
冬夏之交 节日纪念日 中秋
儿女皆立户,长子中秋回 六字口语,卷帘格 还望大家成全 士隐
返家后告知,艳影集已于中秋之夜抵押掉了 晏殊词二句连,卷帘格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呱呱
方到中秋生别离 乒乓球队员 王皓 严宗达/偕隐
放歌在中秋 成语 高风亮节
风拂青丝中秋夜 成语 发扬光大
夫妻与子乐,中秋留合影 舞蹈名词二 快三、节拍 流沙
夫妻中秋务离别 数词,底8字 二千万分之八十五 天涯
杠铃冠军、期盼中秋 五言唐诗 举头望明月 眉冷
革命火种,尚需从局部赢来 四字民俗 中秋赏月
个别积分 节名 中秋 白鹤微步
中秋晚会谜语(最新)
个个都不记得中秋 通假字 望通忘 凡平
购销两旺中秋节 成语 花好月圆
国庆过后是中秋 药材 节节通
国庆过后是中秋 药材 节节通
国庆连中秋真棒 歌曲 双节棍 采桑
国庆恰逢中秋 5字财务状况用语,谜底含时间用语 十一月盘盈 深喉
国庆巧逢中秋节 11画字 秸 司马不如
国庆神州尽欢颜 隐目格·2+3 节日、中秋节 黄松榆
国庆中秋,拉动消费 草药名一 节节花 柯传武
国庆中秋不言败 成语 节节胜利
国庆中秋高消费 草药名 节节花 桃风
国庆中秋凯歌传 成语 节节胜利 林晓云
国庆中秋联欢会 成药品牌 节节乐
过了新春,过了端阳,相期应在中秋 常用词二 节流、节约 余真
过了中秋又国庆 四字学校用语一 两节连上 灯影之虎
海南中秋月正圆 股票名 琼金盘
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2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二、“蛇”字在第二位的四字成语有20个: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杯蛇鬼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车,传说中的九头鸟。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同“画蛇添足”。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枭蛇鬼怪:比喻丑恶之徒。
三、“蛇”字在第三位的四字成语有17个: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虎头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牛鬼蛇神: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的坏人。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龙鬼蛇神:比喻奇诡怪僻。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豕分蛇断:比喻支离破碎。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四、“蛇”字在第四位的四字成语有15个: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容草书自然流畅。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如大猪,残暴如大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后患。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3
【关键词】成语 四字格 数词 形式特征 语义内涵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29-02
成语是熟语中重要的一种,它庄重典雅,蕴涵丰富的文化精髓,其中四字格是成语的典型格式。四字格成语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深受人们的喜爱。萨丕尔说:“作为一种结构来看,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四字格成语体现了汉民族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注重内省含蓄的文化心理,以及“以偶为佳,以四为正”的审美情趣。本文将从数词的起源来挖掘数词潜在的哲学内涵和深层寓意,再从此类成语的结构入手,具体分析各种数词形式的语义内涵和词义的演变规律。
一 数词类四字格成语的起源与文化
1.数词的起源
第一,《易经》中的数词。最早的数词概念来自于《易经》中的两仪四象八卦的太极文化,《易经》的符号体系可以看做是数词的雏形。太极把宇宙事物分为阴阳两极,阴阳两性存在于客观的世界中,如天地、男女、日月等;四象包括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山、泽、风,两卦叠加,八八六十四卦,也称“别卦”,象征整个大千世界。九为阳数,奇数之极,象征“天,帝王”,五阳数中位数,“九五”表示帝王之尊,成语“九五之尊”便来源于此。阳爻为九,阴爻为六,六来自于三偶爻,三偶爻为坤,坤有柔、顺之意,因此六有顺利之意,如六六大顺等。我们可以从太极文化中窥探出古代人们对数字观念的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词。
第二,数词的构造方法。(1)在汉字构字方法未产生之前,人们采用实物记事方法,即结绳和树桩。他们用一横代表一桩实物,二横代表两桩实物,单数一、二、三,都是积画成数,是典型的刻画符号。在表示几十的概念时,单数用实物木棍累积,整数用结绳表示,一根绳上打一个结表示一十,两个结表示二十。因而数词的基本功能是记事,来表示基本的数目概念。(2)“六书”造字。六书是汉字的构字方法,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者,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一、二、三”是指事字,用符号来表达抽象的数字概念;“四”是“泗”的本字,泗是人口发出的声气,后假借为数目字;“五”像二物交错之形,本义交错,借用为数目名称;“七”为“切”的本字,古文中的七,是在横画中间加竖画,划物为二,从中切断;“两”是“辆”的本字,驾马车用两匹马拉,借用为数词,专用于成双成对之物。
第三,数词的功能和运用。数词最基本的功能在于认识客观事物,并对其进行分类。最早的认识来源于对身体构造的感知,产生了两目、两耳、四肢、十指等,如成语中的“四脚朝天,五体投地等”;来源于对宇宙时间概念的认识,提出了四时、八节、十二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等时间分类;孟子关于性善论提出了“四端”说,“四端”引发了“四德”。此外,人们习惯用数词来概括事物,如五音、七律、九州。
2.四字格成语的文化内涵——辩证统一和中庸和谐的思想
八卦《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深入人们的思维方式之中。人们既看到事物的相反相成,又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传统的中庸思想追求事物整体的统一,强调和谐。在这种文化土壤的熏陶下,汉民族形成了独有的且对立统一的思维习惯,反映在人们的语言中,就产生了成双成对的语言构成特点,四字格成语以精炼的方式承载了这种文化底蕴。四字格成语一般都能一分为四,或两次一分为二,四字格式体现了辩证统一与中庸和谐的完美统一,成为经典格式流传至今。
二 数词类四字格成语的形式特征和语义内涵
根据数词在四字格成语中的个数,可以分为一个数词类、两个数词类、三个数词类、四个数词类。一个数词类中包含“一”的占大多数,“一”的内涵丰富。两个数词的四字格成语根据数词在四字格成语中的位置可以分为:
1.数词对举类
第一,数词奇数位置。
两个不同的数词类(A×B×)。典型格式:一×二×:一干二净,一清二白,一穷二白,一差二错;七×八×: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零八落;千×百×:千方百计,千锤百炼,千奇百怪,千疮百孔;千×万×: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真万确。
奇数位的数词对用是数词类四字格成语的典型用法,此类格式一般都是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部分构成,数词夸大或缩小了词语本身的含义,表示一种抽象的含义和概念,具有形象感。
两个相同的数词类(A×A×)。典型格式:一×一×:一心一意,一举一动,一朝一夕,一模一样;十×十×:十全十美,十发十中;百×百×:百发百胜,百发百中,百依百顺;半×半×:半推半就,半信半疑。
在一×一×格式中,“一”所包含的词义十分丰富,按照偶数位的词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词,另一类是动词。在名词类中,“一”的含义有多种,可以表示全、相同,如“一心一意,一模一样,一德一心”;可以表示少,如“一丝一毫”,还可以表示速度慢,如“一字一句”。在动词类中,可以表示动作交替,反复或连续,如“一张一弛,一唱一和,一来一往”,还强调动作的“每一”,如“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十×十×格式表示程度高,相当于副词,“十分”、“很”“非常”;百×百×格式表示概率高,有“完全”之意。半×半×格式强调两个动作同时发生,即一边……一边……,这两个动词意义相反,来表示人物内心的矛盾过程。
第二,数词偶数位置(×A×B)。典型格式:×一×二:独一无二,说一不二,数一数二,划一不二;×三×四:朝三暮四,推三阻四,颠三倒四,低三下四;×七×八:横七竖八,杂七杂八。其他格式:接二连三,猜三划五,拨十得五。
×一×二格式中,一和二在具体的成语中有不同的指代含义,如数一数二,一二表示序数词第一第二。×三×四格式中,三四的意义虚化,用来泛指,指“这个”、“那个”,用来凑足音节,表示杂乱无序这样的贬义。
2.数词连用类
AB××:三五成群,亿万斯年,九十其仪,九五之尊。
×AB×:乱七八糟。
××AB:略知一二,气象万千,寓言十九,珠履三千。
A××B:一分为二。
数词连用的形式,有的是个位数之间相连,有的是千万亿之间相连,有的是个位数与十千相连,形式多样,用法灵活。数词的意义泛化,可以指数目多,如三五成群、气象万千;可以指数目少,如略知一二;可以表示数字的比率关系,如寓言十九,十九有十之八九的含义。同数词对举类相比,数词连用形式不是十分普遍,缺乏整齐均衡的形象美和音韵美,是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语言现象,口语色彩较浓。
三 数词在四字格成语中的表达义
1.数目义
数词表达的是具体的数字概念,成语的凝固性不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分类,在使用中数词的具体意义基本不变。如:(1)两袖清风,四脚朝天,十指连心,四舍五入;这些数词的意义是确定的,表示数词的基本的数目义。(2)文房四宝,岁寒三友,皈依三宝,三山五岳;将某些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纳起来,用数词来统称。用上下位词来表示,共同体现了人们习惯于用数词来统计共同特征的事物,增强记忆效果。
2.泛指义
人们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进行概括性的分类,再用所分的小类来泛指事物的整体或全部。我们可以从数词类成语中找到具体的下位词,但在使用过程中,数词常常失去本身的数目义,泛指它所指称的意义。这种泛指义满足人们词语表达的模糊性需求。
三教九流:泛指宗教、学术领域的各种流派。
七情六欲:泛指各种情感欲望。
3.虚指义
数词在四字格成语的使用中,词义发生了从实到虚的发展演变过程。它符合人们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原先单纯表示数字概念的数词发展到能灵活表达抽象意义的数词,丰富了数词的语义内涵。
第一,表示“少”,数量少,程度低。一丝一毫,一席之地,一时半刻,一知半解,三言两语。
第二,表示“多”,数量多,频率高。三番五次,三亲六眷,三推六问,七老八十,万劫不复,咫尺千里。
第三,加强程度,相当于副词“很”、“十分”、“非常”。一清二楚,一干二净,四平八稳,四通八达。
第四,表示对比关系,增加烘托效果。一日三秋,一呼百应,一本万利,问一答十。
第五,表示“各个”,“各种”。四面八方,七病八痛。
第六,表示数字的比率关系,一般表示概率较高。十×九×:十室九空,十拿九稳;百×百×:百发百中,百战百胜。
第七,无意义,凑足音节,调整韵律。决一雌雄,不堪一击。
4.指代义
第一,数词在四字格成语中的指代。
举一反三:“一”指代一类事物,“三”指代其他同类事物。
一了百了:“一”指代主要事情,“百”指代其余事情。
第二,数词与成语中其他词联合来指代,可称为借代。
张三李四:借代为普通人,相当于英语中的Tom,Jack。
5.典故义
数词类的四字格成语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或文学诗词,其中的数词包含了特定的典故义,作为成语的一部分表达抽象的意义。如:三人成虎、四面楚歌、七步之才等。
6.色彩义
第一,语体色彩。四字格成语庄重典雅,与其他的熟语相比,书面语色彩较浓,然而数词类的四字格成语与非数词类的四字格式成语相比,却有明显口语化倾向。接二连三——接连不断;三言两语——寥寥数语。
第二,感彩。(1)褒义色彩。四×八×:四平八稳,四面八方,四通八达。(2)贬义色彩。×三×四:低三下四,不三不四,丢三落四,颠三倒四,求三拜四;七×八×:七拼八凑,七嘴八舌,七手八脚,横七竖八,乱七八糟。(3)中性色彩。四书五经,五颜六色,九鼎大吕,一朝一夕。
参考文献
[1]王涛.中国成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4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负隅顽抗出于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含贬义;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或垂死挣扎。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来源:文章屋网 )
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5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成语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以下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动物成语大全》,希望对你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哦!
四字成语
【鼠】鼠目寸光 鼠肚鸡肠 鼠窜狼奔 鼠迹狐踪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贼眉鼠眼 胆小如鼠
【牛】牛鬼蛇神 牛鼎烹鸡 汗牛充栋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小试牛刀 卖剑买牛 气壮如牛
【虎】虎视眈眈 虎口余生 虎头虎脑 虎背熊腰 虎头蛇尾 虎落平阳 虎穴龙潭 放虎归山 谈虎色变 如虎添翼 骑虎难下 为虎作伥 与虎谋皮 藏龙卧虎 狐假虎威 羊入虎口 狼吞虎咽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龙盘虎踞 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 降龙伏虎
【兔】兔死狐悲 兔死狗烹 狡兔三窟 鸟飞兔走 守株待兔
【龙】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 龙马精神 龙凤呈祥 画龙点睛 来龙去脉 攀龙附凤 群龙无首 降龙伏虎 一龙一猪 老态龙钟 笔走龙蛇 龙潭虎穴 叶公好龙 望子成龙 车水马龙 人中之龙
【蛇】蛇蝎心肠 画蛇添足 惊蛇入草 龙蛇混杂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打草惊蛇 虚与委蛇 笔走龙蛇 春蚓秋蛇
【马】马到成功 马不停蹄 马革裹尸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汗马功劳 万马奔腾 犬马之劳 万马齐喑 一马平川 天马行空 快马加鞭 走马看花 信马由缰 蛛丝马迹 兵荒马乱 人仰马翻 人困马乏 鞍前马后 人强马壮 猴年马月 青梅竹马 单枪匹马 招兵买马 心猿意马 悬崖勒马 千军万马 香车宝马 指鹿为马 害群之马 厉兵秣马 塞翁失马 盲人瞎马 脱僵之马 金戈铁马
【羊】羊质虎皮 羊肠小道 羊入虎口 亡羊补牢 虎入羊群 歧路亡羊 顺手牵羊
【猴】猴年马月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杀鸡吓猴 杀鸡儆猴
【鸡】鸡毛蒜皮 鸡鸣狗盗 鸡飞蛋打 鸡犬不宁 鸡犬不留 鸡犬升天 闻鸡起舞 杀鸡吓猴 杀鸡取卵 偷鸡摸狗 鹤立鸡群 小肚鸡肠 鼠肚鸡肠 呆若木鸡
【狗】狗急跳墙 狗尾续貂 狗仗人势 狗血喷头 犬马之劳 猪狗不如 鸡犬不惊 鸡零狗碎 兔死狗烹 鼠窃狗盗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狐群狗党 偷鸡摸狗 画虎类狗 丧家之狗 关门打狗 白云苍狗
【猪】猪突豨勇 猪狗不如 杀猪宰羊 封豕长蛇 凤头猪肚 蠢笨如猪 一龙一猪
【鸟】鸟尽弓藏 笨鸟先飞 如鸟兽散 小鸟依人 惊弓之鸟 飞禽走兽 珍禽异兽 衣冠禽兽 凤毛麟角 鸦雀无声 燕雀安知 鹤立鸡群 鹤发童颜 风声鹤唳 莺歌燕舞 草长莺飞 燕语莺声 鹊巢鸠占 鹦鹉学舌 蜻蜓点水 一箭双雕
【狼】狼心狗肺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豺狼成性 豺狼当道 引狼入室 声名狼藉 杯盘狼藉 豺狼成性 狐疑不决
有虎字的四字成语范文6
谜底:猴年马月
解析:壬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9个,壬是天干第九位,申是地支第九位,属猴。“马月”指农历5月,那时桃花已凋零。
谜面:猴子尾巴翘 (打一字)
谜底:电
解析:“猴子”与“申”相扣。
谜面:孙猴子守蟠桃园 (打一成语)
谜底:自食其果
解析:引用《西游记》中的故事,孙悟空奉命看守蟠桃园,却监守自盗。
谜面:猴毛怎得变猛虎 (打一成语)
谜底:一气呵成
解析:拔一根猴毛,吹出猴万个~——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
谜面:大圣驾起筋斗云 (打三字花炮品种)
谜底:窜天猴
谜面:猴头猴脑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申仪
解析:“申”,地支的第九位,属猴。“仪”指“仪表”,与“头、脑”之意相扣。
谜面:酉时开刀惊悟空 (打一成语)
谜底:杀鸡吓猴
解析:“酉”,地支的第十位,属鸡。“悟空”指孙悟空,借扣“猴”。
谜面:此公之后,必有奇才。 (打一生肖)
谜底:猴
解析:“公侯伯子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公”爵之后是“侯”爵;“奇”字义为异常,“奇才”别解为“才”字变异,变成“犭”。
谜面:猜得出色必封侯 (打一字)
谜底:猴
解析:“猜”字出去“青”色,封上“侯”,便可成为“猴”。
谜题:齐天大圣到此游 (打中药名二)
谜底:猴儿尿,佛手
谜面:过了羊年是猴年 (打一《水浒传》人物)
谜底:时迁
解析:谜底别解为“时间迁移”。
谜面:猴身上找虱子 (猜一国名)
谜底:毛里求斯
谜面:猴年夺冠好开心 (打一亲属称谓)
谜底:婶子
谜面:能爬能行走,上树好能手,远看像个人,近看像条狗。 (打一动物)
谜底:猴子
谜面:生来四只脚,爱攀又爱跳,站坐都像人,浑身绒毛毛。 (打一动物)
谜底:猴子
谜面:出身花果山,结伴杨州婆,爬高好像柳树精,偷桃献与西王母。 (打一动物)
谜底:猴子
谜面:猴子称霸王 (打三字河南地名)
谜底:虎牢关
解析:老虎被关了,山中无老虎了。
谜面:猴子捞月,精卫填海。 (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