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1
关键词: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突破
旁遮普邦被喻为“印度粮仓”,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推行“绿色革命”①,迅速帮助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末完成粮食自给的重大任务。2013—2014年度,旁遮普邦依然能够向中央粮食库贡献2546%的大米与434%的小麦[1]。除了直接在粮食方面的贡献之外,旁遮普邦所开辟新的农业发展路径亦加速印度农业现代化进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旁遮普邦的农业部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遭遇发展瓶颈的制约。作为印度农业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邦之一,其农业发展的转型、突破对于旁遮普邦乃至整个印度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瓶颈
作为经济支柱的农业曾牵累着旁遮普邦经济面临着严重的下滑态势。2011—2012年度,旁遮普邦的人均收入排名已降至印度第7,2010—2011年度至2011—2012年度,人均收入仅增长424%,增长率排在全国的第13位[2]。造成如此状况与其农业发展困境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旁遮普邦农业发展遇及瓶颈并不仅是农业生产停滞,更伴随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而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其经济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停滞、生产力下降,其他作物生产边缘化
相比较20世纪80年代产量的高速增长,近年旁遮普邦的小麦及水稻产量的增长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当中某些年份出现波动证明其产量稳定性仍然不足。旁遮普邦形成小麦-水稻单一轮作模式,挤压了高粱、玉米及其他作物的生存空间。对比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状况,旁遮普邦的粮食生产及增长目前已显“力不从心”,同时,其他作物生产增长同样受到制约。除此之外,旁遮普邦内的耕地面积基本达到饱和,小麦、水稻以外的农业用地变得愈加紧张。
(二)生态破坏严重,农业生产质量下降
“绿色革命”以来,旁遮普邦集中高强度地使用管井、化肥、农药、杀虫剂等辅助生产,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首先,管井灌溉数量激增导致地下水位剧降。管井灌溉是旁遮普邦农业用水最主要的途径,而其水源来自于抽取大量的地下水。据2012年《印度时报》报道,旁遮普邦地下水位每年下降60cm,旁遮普邦在不到30年的时间就消耗了过去105年时间的地下水储备[5]。2016年印度《经济时报》称旁遮普邦划分的145个地下水区块已有110个属于“暗区”(意为过度开发),并且45%左右的区块已被邦政府标为“警告”,这意味着它们的水只能用于饮用,而不能被用于农业和工业部门[6]。其次,化肥、农药、杀虫剂使用过度造成土壤污染与肥力下降。“绿色革命”时期印度及邦政府对于这些化学投入的补贴力度大,农民便大规模采用。但大部分农民因文化程度低,难以科学合理地对化学制品进行配比使用,破坏了土壤环境,使其生产力下降。旁遮普邦的农业发展与生态破坏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尤其是水源的逐渐缺失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农民负债过重,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旁遮普邦MASR组织①记录2000—2010年间,共有6926个农民自杀[7],而如果将未有上报警方的自杀事件计算上这一数字无疑将会更大②。旁遮普邦政府进行过详细调查发现,农民自杀的原因主要是因精神压力,而这种压力往往来自于其所背负的债务[8]。
二、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瓶颈的根源
旁遮普邦农业问题的肇始于在合理农业政策及改善措施长期没有适时调整,致使累积的问题日渐严重。
(一)第一次“绿色革命”后遗症
“绿色革命”加速了旁遮普邦乃至整个印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其率先开辟了印度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但“绿色革命”同时也暴露出缺陷和不足。第一,普遍采用化学农业技术。“绿色革命”所使用的基本投入: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都为高度化学化。一方面,在大量使用之后破坏了土壤有机环境,造成土壤退化;另一方面,需要过高的用水量,过度消耗水资源。例如,水稻是目前用水量较大的作物,每公顷使用约24000m3的水,是玉米的6倍,是花生的近20倍[9]。第二,种植成本高,农民需承担较大风险。“一揽子”投入需要农民购买昂贵的机械设备以及不断增加的投入。而更为严重的是,因生态环境的破坏,高产品种对于化肥、农药等元素的反应下降,农民投入的要比以往更多才能够达到此前的生产水平。根据1975—1976年至2001—2002年的数据显示,小麦种植成本增加了7倍、棉花增加了8倍,水稻则增加了11倍[10]。农民除了应付生存支出外还需要承担高昂的农业投入,欠债及破产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二)政策引导和服务措施与农业发展脱节
首先,印度中央政府与邦政府忽视稻麦以外的粮食。中央政府利用各种价格措施(如最低价格)与其他市场诱因鼓励粮食生产,并且还为了完成粮食自给的任务,不断向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施压以传达对于粮食生产的重视。其结果造成其他作物的收益无法与种植小麦、水稻相比,并失去足够的关注、投入和研究。一味强调粮食增产使得农民仅对粮食作物有着极高的熟悉度,转种其他作物的动力与意愿不足。然而,针对这种情况,邦政府对于中央的政策并没有及时地制定任何有效的计划和措施,导致旁遮普邦的农业仅仅是小麦—水稻组合的“独舞”模式。其次,印度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下降。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推行、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印度政府的强力支持,技术、资金以及农业基础设施是旁遮普邦农业成功发展的核心基石。但是,20世纪90年代印度政府开展新经济改革,对于农业重视及支持力度下降。尽管农业部门仍然是印度50%以上人口的就业来源,但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已经从“第九个”五年计划(1997—1992)的30%降至“第十一个”五年计划(2007—2012)的145%,这要归结于印度从农业经济转向基于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结果[11]。如今印度已经成为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但其农业及制造业则要薄弱得多。印度人试图从传统农业经济直接跨过制造业,进入以服务业为经济主干的服务业主导型经济[12]。其造成了:第一,农业灌溉及水利工程得不到及时的修缮与建设。凡遇及气候突变(主要为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农业则大幅度减产,农民“靠天吃饭”的状况更加恶化。第二,印度政府对于农民的津贴下降,粮食作物最低价格得不到保障。据统计,印度的小麦和水稻的最低支持价格在1997—2001年期间增长缓慢,在2002—2005年间几乎处于冻结的状态[13]。在印度加入了世贸组织(WTO)后,急剧地改变了粮食的价格环境。基于旁遮普邦农业生产成本渐高,在受气候及自然灾害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农民入不敷出,走上破产甚至自杀的道路就不足为奇了。
三、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瓶颈的突破
当前,农业是旁遮普邦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业遭遇瓶颈其经济就无法快速增长,亦难以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旁遮普邦农业发展到达关键节点,需进行升级转型,否则难以改变现况。近年旁遮普邦政府已正在利用中央政策给予的机遇逐渐调整发展方向,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行第二次绿色革命①,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重视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的作用,丰富作物种植以改善生态环境。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绿色革命”的发展模式已难以维持,印度政府意识到需要在此基础上推行“第二次绿色革命”以解决农业困局。2004年,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称:“经过第一次绿色革命,印度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现在,需要发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以提高农业的总体效益。这将是印度政府未来几年优先考虑的重点[14]。”而根据“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主要方向,旁遮普邦开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转型。首先,依托多样化种植实现农业转型。藉此“第二次绿色革命”大的政策环境,研究除小麦、水稻以外的高效益的作物良种,以生物技术为核心所研发的节水并对化肥、杀虫剂等需求较低的作物品种逐渐出现。此举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印度国内对于提高生物多样性有着高度的重视,丰富作物种植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亦有较大的帮助。2014年,旁遮普邦农业部长强调:“旁遮普邦需要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使旁遮普邦变成印度生产水果、蔬菜、鲜花的第一大邦[15]。”其次,加强农民、农产品与市场联系,加快现代化农业步伐。“第二次绿色革命”涉及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信息建设以及增加农畜产品加工等内容。在这一过程逐渐规范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及运输,利用更为及时的信息帮助农民调整生产策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补齐了相关产业链。例如,2016年4月莫迪政府电子贸易平台(eNAM),目的是帮助农民出售马铃薯、洋葱等25种主要农产品,计划拨款2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196亿元),并且其他农产品也在支持名单中不断更新[16]。对于这种改变,一来可以提升农民的经济回报,提高农民转种其他作物的信心,扩大高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二来可利用印度优势的软件信息产业将销售效率提高,建立产业间互相辅助机制。总之,印度政府对于农业发展思路上的开拓以及更加注重利用和完善农业发展机制将持续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二)重视农民负债问题,保障农民利益
旁遮普邦的农民因为负债产生的自杀率排印度前列。而旁遮普邦及整个印度国内不乏呼吁加强帮助负债农民的声音,但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党派采取立法措施[17]。2015年,北方邦城市马图拉多达25000个农民向总统拉纳布•慕克吉请愿批准他们在有印度第69个独立日上吊自杀[18]。所以,从制度上为农民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显得十分急迫。莫迪曾表示:“我们有许多政党,但印度是个大国,而我们需要携手合作。对此,我欢迎任何能够帮到农夫的建议,政府将会认真考虑。”[19]2016年,印度政府批准了价值13亿美元的保险计划,旨在保护农民因减产或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农民自杀事件并争取农民团体的支持[20]。此计划向印度农民传达较为积极的信号,农民所经受的困难正在逐步得到现任政府的重视。
(三)借助国内、国际的有利因素,推动和完善农业配套设施
建设农业部门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而且还取决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充足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活动的单位成本[21]。虽然印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在于其经济实力不足,且难以在短期之内根本改变,但近来的国际形势及莫迪政府的政策走向正在为基建的改善增添希望。2014年,印度加入由中国牵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随后加紧向其申请基建项目贷款。以中国为首的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近期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重视为印度提供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莫迪政府进一步开放外资准入的领域和占股比例,2014—2015年度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了40%[22]。园艺、花卉栽培、种子开发、畜牧业、农业及农业相关部门已允许100%的外国投资[23]。当前印度正处于形势较好的外资环境中,加上合理的外资政策将会有良好的“化学反应”。
(四)旁遮普邦农业未来发展前景
政府鼓励与市场紧密结合。现任莫迪政府对于外资企业进入印度的鼓励与政策放宽,促使更多的跨国企业投身于印度,这些企业对于农产品的采购将是旁遮普邦合同农业发展的机会。旁遮普邦合同农业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之后开始发展①,但农民常常面临产品质量低时企业拒收率高、企业延迟付款及收购价格低等问题。在2013年旁遮普邦政府颁布新的《旁遮普邦合同农业法案》后,农民的利益相对得到保障。邦政府与相关机构及时地参与进来将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并实现大量的技术投入,确保农民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耕作方向。在邦政府的监控下,农产品的质量也将得到保证。再具有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农民的收益将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旁遮普邦农业多样化政策将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多元化需求,两者相互促进。一方面,跨国公司能够将旁遮普邦作为生产基地而将多种产品销售至世界市场;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厂数量的增加与产品种类需求的丰富还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当地失业和贫穷的状况。拥有世界级的国内巨大消费市场。首先,印度中产阶级消费量迅速增大。根据麦锡肯公司预测,如果印度经济在2005—2025年之间以73%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25年,将有583亿印度人进入中产阶级的行列。而中产阶级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从2005年的5%左右增加到2025年的41%,他们将是印度消费支出的主要力量,到2025年将占总消费量的59%[25]。
广西师范大学现况范文2
一、“腰机”织布的历史
在纺织历史上最早的织布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也叫腰机)。这种足蹬式腰机没有机架,而是将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并张紧织物,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骨针引纬,打纬刀打紧纬。腰机织造最重要的成就就是采用了提综杆、分经棍和打纬刀。这种织机虽然很简单,但是已经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纬线等三个方向的运动,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
由此“腰机”被称为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其纺织而成的服饰品是最古老的手工创造,它储存了最原始的人类气息,携带远古原始人的文化基因,它凝聚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倾注了古人对生活情思的期待,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先人的灵气,拉进了我们与先人的情感距离。
二、中国边远地区腰机织布的现况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形成了中国服饰风格、服饰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营养和文化自主性,生成了衣生活的艺术生态群,丰富了中华服饰文化的艺术物种。现在的新疆、、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留存有古老的腰机织布技艺,通过这些古老的纺织工艺,接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DNA遗传密码,形成了中华民族风格异彩的服饰文明。
如乃东县泽当镇将羊毛用纺专工具纺织成线,用简易的架式织布机织成“毛哗叽”面料,用榆树皮清洗,称之为“泽贴”,是制作藏袍最高级的羊毛面料。
如独龙族的贡嘎村用彩色膨体纱,腰机织布并制作的“独龙毯”,大大的一块披毯披裹在身上,白天为衣,晚为被,“独龙毯”是独龙族历史文化的标志。
再如海南黎族用原始的腰机织出色彩斑斓、图案丰富的织锦——黎锦,黎锦的特点是制作精巧,富有夸张和浪漫色彩,图案花纹精美,配色调和,鸟兽、花草、人物栩栩如生,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将这种黎锦制作成独具民族特色的短筒裙、上衣、裤料、被单、头巾、腰带、挂包、披肩、鞋帽等。
三、凉山彝族“腰机”织布技艺
凉山彝族服饰艺术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与保存完好的古老的“纺专”、“腰机”纺线技艺和织布工艺密切相关。
凉山彝族传统衣料以自擀、自纺、自织、自染的毛、麻织物为主,犹以羊毛面料为上。凉山彝族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羊不仅是他们的肉食美味,同时也是主要的擀毡和织布原料。他们养羊、剪毛、擀毡、“纺专”纺线、排经线、腰机织布、染色到制作成绚烂多彩的各类服饰。总之,从羊毛到各类服饰制作的全过程都靠双手来完成,从而形成了一个服饰手工制作的原生态系统。服饰风格呈现天然、本色、厚重、粗犷、质朴、古老而博大的美,构架起完整、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空间。
(一)凉山彝族纺线技艺
织布首先要将绵羊毛纺成线,凉山彝族纺线用的工具彝语叫“布伍勒帕”,是一种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使用的“纺专”,又叫“专盘”(有些地区称纺锤)。专盘在古代是由陶质或石质制作的圆盘,而凉山专盘是用木头制成。纺锤是利用其本身的自重和连续旋转运动的一种纺线工具。这种纺纱方法是很原始的手工劳动,产量较低而速度缓慢,捻度也不易均匀,但在凉山,在纺线速度快的纺车和较慢的纺专工具中,妇女们却更喜欢用纺专,其原因是因为纺专携带起来方便,姑娘、妇女们劳作之余把“纺专”随意插在头上,兜里揣上一些羊毛,在村口闲聊或做小生意同时,她们手里都随意地纺着线,既休闲,又有“收获”。总之,“纺专”这种手工纺线劳作,使她们的劳动变得简单、轻松、愉快。纺专使彝族妇女的手在与自然纤维的亲密接触中,似乎更有 “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和生活艺术性。捻线的全过程是一种手的劳作与心灵的交流,这个过程使捻线这种手工劳动趣味盎然。技术的过程对于艺术形式的产生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在影响,这种旋转和许多动态一样,促使人类明确了装饰形式与节奏旋律的关系,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
(二)凉山彝族“腰机”织布技艺
凉山彝族织布工具就是原始的“腰机”, “腰机”在凉山称为“织布的板”。凉山彝族“腰机”结构简单,没有机身、机架,而织布的人是“腰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使织机的零散部件整合成了一部复杂的机器。使用腰机织布时,先将经线一端系于木桩上,另一端拉在卷布轴上,拴在腰上的腰带两端拉着腹前的卷布轴以绷紧经线的幅面。织布时织者必须席地而坐,两腿前伸放平。凉山腰机与内地织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没有完善的缯棍——即“筘”,要形成穿纬而过的织口,一要靠手提筘,二要靠打纬刀的辅助,投纬线时也不用杼,而是靠竖立起打纬刀将织口打开,让纬线穿过。每投过一条纬线,就用打纬刀将纬线打紧……总体来看,凉山腰机构件比较简陋,但是它的魅力在于彝族腰机以人工所达之力,人体所触之距,人性所欲之美,作业于加工和建造织布对象,自然地体现出人的尺度。
凉山彝族这种“腰机”属于水平式背带织布机,织布时经线与地面保持水平,靠腰带的绷紧、双足撑放经卷以调整布的张力,配合工具的操作完成织布的工艺流程。凉山彝族腰机令人惊异惊讶之处在于,它仅仅利用一些非常简单的工具就能织出非常复杂的人字斜纹面料。
四、凉山彝族“腰机”织布技艺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人的“精神家园”。由于彝族服饰是祖祖辈辈沉淀下来的最本源的文化,艺术已经渗入到她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本能的需要将其抒发出来,在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的现实生活中,更需要精神力量的充实。纺线、织布、缝制服饰的过程寄托了彝族妇女对无限美好的情感世界的追求,她们在服饰上耕耘着自己的梦想,用服饰来抒感。因此,他们的服饰很自我、很本能,像大地一样淳朴、厚重,呈现出生活的原生态。
(一)“腰肌”织布技艺凝聚了凉山彝人的生命观
凉山彝族原始腰机织布工艺和简陋的工具形同自然,因此它是鲜活的,动态的。那些经、纬线穿起了流动的时间,记载了生活的每一个瞬间。纺织成的织物是人们抵御寒冷衣服的材料,是人的皮肤,生命的掌纹,简单而又神秘。
在凉山彝族生活理念里,纺纱、织布不仅是为了单纯做出一件美丽的衣服而已,更象征一种生命的历程。凉山彝族相信,人的起点与终点如同织布是个连续不断的圆、每个生命阶段都与一块布相对应。腹部的卷布轴将织好的布一寸寸卷裹起来,与此同时,将挂在前方的经线放出一小段。一面收卷过去,一面展开未来,仿佛中国画的长卷,长卷是中国水墨绘画非常独特的时间艺术,这种由右至左的时空美感经验在消逝与创造中,一直提醒着逝者如斯夫的无常生命观。
(二)“腰机”织布技艺体现了凉山彝人的服饰理念和纯朴母爱
制作服装的过程是用时间来完成的,而服装随穿衣人在空间行走则是人的生活、生命状态的展现。在传统彝族的社会中学习织布是一种观察、记忆与试做的历程。从饲养绵羊、剪取羊毛、纺线织布、用“傀”这种植物染色等步骤开始,一步步的建构起凉山彝族服饰的知识体系。
1.“绵羊毛、彝人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服饰理念
在凉山彝区有一种有趣的习俗,每年给公绵羊剪毛时颈部和臀部的毛留下不剪,据说是为了“好看”,但也含有对“雄性”、“男性”、“阳性”的崇拜,与男人头顶的“天菩萨”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而绵羊的身体被剪光,它的毛被制作成披毡、“察尔瓦”穿用在彝族男女老少身上。这些情景反映出凉山彝族人在制作服饰时就地取材的特点,即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生存关系。因此,本人经过深入考察和感受提炼出“绵羊毛、彝人衣”的服饰文化概念,力图呈现的是凉山彝族人在穿衣的理念中传达出的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关系,即“天人合一”的服饰理念。
2.“腰机”织布技艺承载了凉山彝人的纯朴母爱
纺织技艺的传承重点在家庭,织造技艺通常是由女性长辈传授给女性晚辈。纺纱、织布的手艺是个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每个母亲心里有一个标准,就是爱。这样的标准,使得古老彝族的家庭和社会更为和谐。
纺线织布表现出的是母亲的关爱,母亲的艺术,母亲用双手做的与市场上买的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母亲不能制作家人的衣物,简直就是一种失职。因此每个新生命出生时,外婆会送来一块背儿带;结婚前女孩要织好自己的嫁衣;为人妻、母要负责织做家人的衣物;年纪渐长必须为自己备妥离开人世时裹身的布料。女孩跟着母亲、祖母或家族中的女性长辈,一边做、一边学,不但学会了织布的技艺,也传承了母亲们的纯朴信念。彝族人相信,唯有善织的女子,离世后才能越过彩虹桥到达祖灵永居之地。
五、小结
日月经天,江河纬地,人在其中。每一种文化,都是有根源的,是有生命的,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它切断,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文化切断了的话,我们将失去过去,失去了过去就会失去未来,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该去向何处。腰机织布工艺传承的是民族自信心和群体意识,体现了文化自信心,是接地气的,是连接历史的,延绵了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
在当今全球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制作服装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机械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包括一些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文明的脚步已逐渐将这些地区的服饰文化异化,传统的服饰手工艺即将失传,这将是一种文化的丢失与绝迹。挖掘、保护这些传统服饰加工和制作工艺,是我们现代人的责任……总之,凉山彝族“腰机”纺织工具和工艺流程带给我们的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是跨越时空的思考。
* 本文为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凉山彝族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YZWH1113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