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范文1

参考国内有先进教学经验院校的比较文学双语教学大纲制定情况,结合各校教师及学生能力实际,制定适合本校高年级专业必修课的比较文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通过讲授比较文学学科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在其中贯穿比较文学范例式教学。在教学事例选择上,侧重国外比较文学学者的专业论述,进行双语讲解,以起到导读、“研读”英文原著的作用。所谓,借助导读去分析阅读英文原著,借助“研读”着力于对其逻辑论述和层次结构的解读和理解,以便直接具体地认识领会西方学者的研究思维过程和表述特点,从中学习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论述问题的创新能力及其实践运作。

二、师资水平的提高

双语教学对师资水平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还要懂得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知识。而在我国国内,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吸收海归教师充实语言师资建设,主要是在首都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但是难道普通高校不具备这方面师资力量就不能从事双语教学了吗?答案不是这样的。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普及,高校教师可充分利用高科技条件解决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利用网络、多媒体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在比较文学多媒体、网络双语教学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和氛围,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师生的教与学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引入专业理论术语英汉双语汇释;播放一些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解读文学、文论原典、英文诗歌朗诵录像;欣赏一些代表性的、具较高艺术价值的英语影视作品片断等。

三、教材体系的构建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际,采取的授课教材普遍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以英文原著为主,使用原版英文教材授课。如SusanBassnett.的ComparativeLiterature:ACriticalIntroduction,出版时间:1993。(苏珊•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Blackwell出版社)但是存在的问题一是英文原著教材价格昂贵,让一般学生难以承受;其次是由于出版和传播的关系,英文原版教材进入中国要经过一段时间,造成版本太旧。再次,据说国外比较文学授课是没有教材的,由于原教材者往往在某一方面领域研究的过于深透,多是专著性质,上课都是老师自己整理讲义。这就造成部分内容过于详细,有些地方涉及不到。不符合我国学生通习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现状。第二种模式就是选用中国人编写的英文教材,再选用原版英文教材和国内中文教材作为辅助。由于编写者、教师和学生的国学和英文能力水平差异,很难保证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第三种教材模式是以中文教材为主,选取英美比较文学名师的论著进行讲解。两者起到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上海师范大学孙景尧的AStudyofImportantWorksinEnglishComparativeLiterature《比较文学名著研读(双语版)》,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高校可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编订相应的比较文学双语教材,解决学生听课无的放矢的困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

1.课堂教学方法要丰富

推行范例式教学法。在比较文学双语教学中采用了事例教学法。选择范例时,要突出范例的综合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抓范例库的建设。搜集、整理和编写比较文学教学范例,注重国外范例的引进和翻译工作。进行参与式教学。主张学生能够自主翻译,尝试用自己的感受先代替名家名译,然后再和名家名译做对比,学习经典翻译文本的文学魅力,同时也知晓在感受相同的情况下如何参照写作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和复述作品原有的思想意义。实施任务式教学。在教学中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相应运用情景模拟、辩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2.教学手段要多样

(1)多媒体教学方式。首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保证人名、篇目、书名的原文附着和对译名的统一和纠正,使用关键词教学方式。其次,经典作家的重点篇目当中的精品段落尽量采用原文、译文双对照。第三,对于重要西方文艺理论观点尝试进行按3:7(英文:中文)划分的课堂内容比例的本专业英文教学,同时用中文再次强调,避免译文造成的观点误读。对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专有名词解释、人名、书名及重要段落的双语模式进行沉浸式教学,欣赏英文视音频片段,如在对2008级讲授Psychoanalyticalcriticism的内容时,为加深学生对Oedipuscomplex的理解,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TheKingofOedipus的视频材料,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领会。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增强了直观性,化抽象为具体,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训练了论文写作和双语思维能力。(2)课程教学平台建设。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内容包括以比较文学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的网络课件库、事例库和试题库。并将专业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成果也放在网站上,鼓励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规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师资队伍、习题解答、参考文献等栏目基本成型,并配备了文字的资料,只要连接上校内网,便可达到资源共享。通过“学术动态”、“学术著述”、“经典专题”和“资源下载”等分栏,不仅能够获取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而且使教与学始终能够洞悉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前沿。此外,通过该网站上备有的友情连接网址,可以登录其他专业学术网和其他院校了解最新的学术和教学动态。

3.实践性教学环境要完善

(1)建立起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学生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连接,例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如05级学生王朝的《幻想文学的发展及演变》直接涉及了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领域,其他如汉语言文学06级学生“解析《金粉世家》中的女性观”和“<尼伯龙根的指环>的自由意志抒写”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将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理论付诸实践。(2)利用专业实习基地的资源,加强与其他双语教学部门的联系,保证讲座、参观等教学方式的稳定。如,带领学生听取外语系教师的课堂教学、语音室学习,鼓励学生参加或聆听各种英语演讲、辩论、表演比赛,如鼓励学生参加2011年10月在我校举办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黑龙江省决赛选拔赛,并在外国专家学者到校做英文讲座时,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如聆听2011年10月外国语学院邀请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首席执行官DonPetry博士来校做关于《教育国际化》的专题讲座等。在授课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大胆改革,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方式,能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体现出“老课程,新内容”的时代特色。

五、教学实践效果

双语教育范文2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二、学前双语教育的可行性

幼儿具有外语学习的生理、心理优势。6岁前儿童具有外语学习的生理优势已得到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试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一文中介绍了1996年美国康奈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该文指出幼儿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其储存在“布洛卡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储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慢,掌握得远没有幼儿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洛卡区”的语感。??幼儿具有外语学习的心理优势表现在:儿童的集体认同感较成人弱,他们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交流。

幼儿双语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一方面,孩子接受学前的“双语”教育,给孩子展示出来的是另一套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孩子的天性是富有好奇心的,对于不同于母语的语言会特别感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加有热情地学习外语,而且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儿童的多种语言经验,学习外语的本身,就增加了幼儿掌握语言的总量。另一方面,通过接受双语的学习可以使儿童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产生敏感,其直接结果是儿童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对于发散幼儿的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

在幼儿英语的学习中,是紧贴实际的自然习得,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学英语结合到说唱表演,课堂充满稚气的欢笑声;学英语还渗透到日常生活,课间喝水都英语对答;学英语融入到幼儿阅读,英语幼儿读物每周可以借回家里看;学英语扩展到家庭环境里,每天到家都放原版卡通DVD,家长尽管去做你自己的事,荧屏英语自然对孩子耳濡目染。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积极愉快地学习口语,形成初步的语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幼儿进入小学、初中认读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国内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学前双语教学实践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材和教学模式上。关于学前英语教材的建设方面,目前市场通用的教材有“幼儿英语”、“快乐儿童英语”、“洪恩英语”、“幼儿园英语主题教育活动”、“剑桥少儿英语”、“阶梯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马宏英语”、“新概念英语”、“维克多英语”、“浸入式英语”、“TPR英语教材”目前学前英汉活动的整合存在三种典型模式:一是以英语活动材料为基础相互整合,从该英语材料中挖掘对幼儿发展有价值并符合幼儿兴趣的英语活动和汉语活动;二是用英语组织活动,借鉴主题―领域活动设计的思路,以主题―领域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设计和组织活动,并用英语来组织和实施部分领域活动;三是以主题整合英汉活动,按照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以主题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活动内容的设计主要取决于主题发展的需要,使用英语还是汉语并不在设计活动时考虑,而在活动实施阶段考虑。

四、怎样开展学前双语教育

对于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每个幼儿园的方式都有不同,有的是每天集中一次进行教学,有的是每周安排一到两次集中教学,有的是采取随机的方式,有的是将双语教育贯穿于幼儿每天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双语幼儿园提供幼儿一个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每周一次的兴趣活动,而真正做到实用英语,让幼儿能学到对自己今后的英语学习有用的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应服从于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即提高幼儿语言方面的交往水平,为培养一个全球人打下基础。这是由于对于双语教育理解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针对这种现状,有几个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改变教师观念。教师在双语教育过程中有重大教育意义。在师资的培养建设方面,教师除了要有基本的幼儿教师的素养之外,还要了解语言学中语言习得的一些理论和教学法,同时教师在汉语和第二语言方面的造诣也要比较高,尤其是第二语言方面,要具有能流利地使用英语教学。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能够针对幼儿的心理和特点,采取针对性地采取方法进行双语教学。教师要积极地创设双语环境和氛围,在轻松有趣的状态中幼儿可以轻松习得双语。

其次,改变幼儿园双语教学安排。双语教育应当贯穿幼儿每天活动的始终,这样才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才能有效地习得双语。同时母语即汉语和第二语言的客场安排要合理适量。

双语教育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双语教育;兴趣;环境;条件;打造

当下更多的少数民族家长特别重视孩子的汉语学习,而0-6岁是儿童语言的启蒙阶段,是语言吸收力最强接收最强的时期,而这时期的孩子们却无法安静地坐下来,因此,家庭教育是双语教育的关键,这个时候的宝宝就像海绵一样,你教给他什么他都能吸收,并且还能模仿。因此,是教授汉语最好的时期。

一、把培养兴趣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

因孩子还没有上学,也没有任务,有的是学习的机会。但是如果没有了兴趣,他还能学好什么哪?所以在学汉语时,只是作简单的引导,如果有时他不想说或中途注意力转移了,都应尊重他。有研究表明,儿童在最快乐的时候接收力最强。不管他学了多少,只要他感兴趣,这就是引导的成功,他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总会主动来问,来学习汉语该怎么说。毫无疑问幼儿学汉语,环境是止观重要的。随时随地,不断反复练习,既要保持孩子的兴趣,又要随着孩子的天性,随时随地的教。只要有兴趣,就一定会学会。

有的父母从在求学阶段就送孩子去上双语班,而在家里却不愿意多花点心思与孩子一起做最简单的口语互动,认为只要交了学费,老师就会教孩子说汉语。我相信80%以上的父母对幼儿园的双语老师都充满期待与信任,为了让少数民族幼儿把汉语作为第2种语言用来,与他人进行交往与沟通,而家长们却忽略一点,家庭教育对孩子起决定性的作用。

二、创造双语交流的环境和条件

应该是父母本身就不排斥汉语,哪怕说得不好,只要有心把汉语当作与孩子沟通的一个语言方式、和孩子一起学习,双语环境就应运而生了。当然,也有些父母会因为自己的汉语发音不正确而担心影响了孩子,就不敢开口与孩子对话。同样,学龄前儿童的模仿力都很强,父母可以用简单的汉语歌曲来慢慢引导,不用担心或过于强调发音的正确性,随着年纪的增长,小朋友的发音会逐渐清晰正确。

三、双语教育要用兴趣来打造

双语教育范文4

关键词:幼儿 双语教学 慎行

一、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现今国内双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三年级学生开始进行英语学习,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形成了落差,外语的学习也因此出现了间断和跳跃。为了使学生尽量缩短这一差距,弥补在起跑线上的不足,笔者建议相关部门从幼儿阶段实行双语教学,制定可行有效的方针政策,以确保幼儿园双语教学成果与小学英语教学平稳接轨,实现连续性的英语学习。

二、双语教学如何进行

1.人类语言的认知感来源于大脑语言中枢的转化,人的大脑结构由感觉语言中枢和运动语言中枢组成,它们分别管理人的理解和表达的功能,人脑中的语言中枢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发生一定的转化,自发地适应并对此做出反应,也就是之后的自主答话。但是不同的刺激程度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射,同一个刺激程度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接收程度,即每个婴儿理解、诠释语言的能力是有一定差异的,并有一定的限度,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2.进行合理分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是否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按接受能力或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给他们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勇于创新。

3.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余地,切不可盲目牵引,赋予他们自主说话的权利,每个人都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避免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其他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

4.及时反馈和反思。不管是教师教学任务内容和进行方式,还是学生接受程度和效果,一定要进行深度审核,对不利于教学的方式进行更改和完善,对有成效的步骤进一步深化,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升华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双语教学的好处

1.及早培养幼儿兴趣爱好。婴儿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知欲望,在幼儿阶段给他们营造一个外语环境,如教师进行适量的双语教学,父母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双语沟通,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能及时培养他们对外语的兴趣。

2.熟能生巧。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在听说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从小身临双语的环境,可以通过教授幼儿英语歌曲,玩一些英语的小游戏等,经常听、经常说,使其对语言的形式不再陌生,学习起来自然也得心应手。

3.生活课堂同时教学。在生活和学习中,幼儿都能充分接触到汉语和英语,将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和父母可以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引导孩子深层次地领悟语言的奥妙,做到从两个不同生活层面同时教育孩子,达到时时刻刻提高孩子素养的目的。

4.语言相辅相成。随着幼儿对语言的理解,汉语与英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增加知识总量的同时,提高学习信心。

5.双语教学毋庸置疑地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呈现了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知识国度。这使中国的就业紧张的状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双语教学的弊端

1.教学制度的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双语教学在给中国带来一片憧憬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弊端。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双语教学,在一个没有语言基础的情况下硬性要求孩子接受,无异于空中楼阁,既不利于学好母语,也不利于非语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这种定向的培养使幼儿的兴趣受到极大的限制,在时间、空间有限的形势下,幼儿只能僵硬地接纳枯燥无味的语言培养,将孩子的兴趣爱好扼杀在摇篮里,也不能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天赋,不利于幼儿多方向、多角度地发展。

3.过多的学习任务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把孩子每天局限在书桌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好处,甚至造成负担,在思维方面,思维的三维性狭窄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和提炼。这也是现今亚健康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

此外,中国现状是大部分教师的英文发音并不准确,中式英文现象普遍,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盲目进行双语教学,只会将幼儿推入“四不像”的误区。

五、总结

双语教学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但我们切忌盲目跟从。幼儿的认知能力几乎全部来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倘若让这群孩子在中式英文的教育下成长,这不仅不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外语水平的提高,甚至于让学生陷入先入为主而难以更正的局面。因此,幼儿双语教学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参考文献:

[1] 林韶蓉.影响英语语音学习成就的输入因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5).

[2] 邹丽娟,丁国盛,李妍妍.手语神经机制的研究回顾及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双语教育范文5

因此,中医药双语教学不仅仅促进中国学生强化外语沟通能力,也大大利于外国留学生深化对中医学的理解。利于提高中医学在世界领域的学术地位正如上文所说,双语教学需要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人才来推动,中医药双语教学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前沿医学期刊主要以英语为主流,上述教学人才本身具备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有助于及时掌握自身领域学术动态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也能够在国际期刊,或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因此有利于提高中医学在世界领域的学术地位。

2目前中医药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专业教学人才的短缺

中医药学讲授的是中国国粹。由于本身学科的特点,在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外语的要求较西医院校薄弱。我国中医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中医专业教师缺乏中医英语的系统专业培训和留学经历,英语交流和授课水平较低,而已经开展医学英语、中医英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师又欠缺中医药专业教育背景的局面。因此,我国中医院校短缺那种同时具备中医专业素养和外语交流能力的教师。

2.2缺乏实用性强的教材

一般西医双语教材可以使用原版教材,不同于此,由于中医药学讲述的纯粹是源自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医学知识,因此没有可以借鉴的以西方母语编写的外语教材。与上述人才问题一样,我们的教材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中医术语的翻译方法不统一、中医古籍的翻译没有统一的版本、一些编写者对中医药学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而使内容过于简单,等等。这些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扰,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授课的困难程度。因此,双语教学亟需契合学科特点的、翻译恰当的、实用性强的教材。

2.3课程安排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进行中医双语教学课程很多为基础性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这些课程在中医药教育中是低年级的启蒙课程。这时候的学生多处在刚刚接触中医药的懵懂阶段,中医药理论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新事物。如果在这阶段实施双语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也同时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若能将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在高年级时设置为选修课程进行,不仅能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增加他们学习中医英语的兴趣,可能教学效果更佳。

2.4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

可能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源自中国文化,与医古文的关系更为贴近,因此外语教育常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学校管理部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相对较低,而且中医药学有大量内容需要背诵记忆,学生课业繁重,能够花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也较少,因此与其他专业和西医院校相比,中医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偏低。而受众接受能力的不足,也降低了双语教学的质量。

3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

3.1明确教学目的

首先应该明确中医药学教育中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在外语的语境中讨论和理解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知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对中医药专业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不是医学英语课程,不应以教授外语为主要教学目的,要注意避免因语言理解的障碍影响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授课时,不能将双语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简单重复和翻译,要解决如何运用外语对中医药知识进行解释、理解、思考、撰写等问题。中医药专业词汇的翻译存在一词多译的现象,往往难以统一。虽然大家很期待有一个统一的专业词汇翻译列表,但是目前情况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认为可以了解而无需辨别各种译法。双语教学目的在于沟通交流而非研究语言,了解几种常用的译法,学会与外国患者沟通、与外国同行沟通、与外国西医专家沟通、与外国专业编辑沟通,才是教学的成功。

3.2教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医学教育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特点,中医药学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形、声音、视频信息等,播放能拓展专业课程内容的原版科普视频,以便加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可以教授他们多种查询相关外文文献的渠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授之于渔。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英语演讲、中医英语竞赛、中医英语教学查房、撰写英语论文等形式,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使用外语对专业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双语教学是对教师和学生较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适宜追求精而不是追求量的铺开。目前有不少国内语言培训机构采取小班化教育,以对话及互动的模式进行教学,能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这点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双语教学之中。目前校园里有不少学生已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甚至通过中级口译、高级口译考核的也不乏其人,他们的外语沟通能力可能较授课教师更高,而授课教师往往具有更高的医学专业水平,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课堂提问,让教师走下讲坛,和学生互动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3提高师资力量

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负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目前有很多教师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但缺乏一定的语言优势,有些语言能力突出的教师尚缺乏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时间。面对这样的困境,可以遴选一批有一定外语基础的中青年优秀中医药专业教师进行专门培养,比如提供一些英语专业学习的机会、外语课程的培训、聘请外教进行辅导等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特别是通过一定的出国学习的经历,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

3.4政策倾斜,吸引人才

双语教学的重视当从决策层抓起。在招生中即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学生给予择优录取,对于语言水平良好并且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功底的优秀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推荐就业、提供跨校、跨省、甚至跨国交流的机会等,同样对于此类教师给以更多地培养和职业提升的机会,切实提高中医院校对优秀外语人才的吸引力,以储备外语和专业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4结语

双语教育范文6

关键词: 双语者 双语教育

一、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小学中正掀起一股“双语教育”的热潮,不少“双语学校”、“双语班”应运而生,许多家长也争先恐后将自己的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或班级。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对外交流也日趋广泛而深入,对外向型的人才,特别是精通国际通用语言――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很高。据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介绍,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出台中外合作办学办法外,还将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国际竞争能力。于是那些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者,必将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人才。

什么样的人才是双语者,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双语教育?下面本文对此作一个比较详细的分析。

二、双语者

简单来说,双语即两种语言,双语者指能够流利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如果某人使用一种语言的流利程度比另一种语言高,或者他很少甚至从不使用他掌握的另一种语言,那么这个人属于双语者的范畴吗?双语的界定并不像表面看来这样简单。

《牛津英文字典》中这样解释:“双语”作为形容词指能够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或者指(某文章)由两种语言书写,还可以用来形容使用两种语言的国家或地区;“双语”作为名词指流利使用两种语言的人。《朗文英文字典》中的解释:“双语”形容物时指包含两种语言或由两种语言表达;形容人时指能够像母语者一样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这两个定义都强调两种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另外也有定义强调两种语言使用的均衡性。《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的定义: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中,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举例来说:他可能:A)使用一种语言来读和写,而用另一种语言来听、说。B)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C)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时使用另一种语言。双语者两种语言的使用依讲话对象、讲话场所和讲话目的而定。语言使用的频率和场所决定其运用的熟练程度,因此双语者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在不同场所有差别是很自然的现象。

双语者这一定义本身就很不明确。柯林・贝克(Colin Baker)指出双语能力与双语使用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差别。某些双语者两种语言都很流利,但是非常偏爱使用其中一种;另一些双语者两种语言的流利性都不高,但是频繁在两种语言间转换。因此不能把人简单区分为单语者和双语者。

判断一个人是否双语者的标准应由分类的目的决定。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存在差别:可能排斥也可能接纳。当仅有一种本地语言存在时,政府可能希望双语者数量尽可能多,因为人数越多越能说明政府语言计划实施的成功性。但是在一个以压制、同化为目的的社会中,双语者的人数越少越好。

三、与双语相关的概念

双语涉及两种语言。通常情况下,它们分别是说话者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或外语)。在中国,双语主要指的是汉语和英语。

1.第一语言

第一语言(本族语、母语或当地语)指人最先习得的语言,而人就是此种语言的母语者。通常儿童在家庭习得第一语言的基本知识。第一语言是思想的基础,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有些儿童自出生起或者很小就学习两种语言,对他来讲两种语言都是母语,这样就成为自然双语者。

2.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指除第一语言或者本族语言之外习得的任何一种语言。它经常因为地理或社会原因而使用。语言学家赖恩伯格(Eric Lenneberg)在其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中提出的第二语言是指语言使用者青春期过后有意识地学习或使用的语言,大部分情况下很难达到与第一语言相当的熟练程度和理解力。目前,英语作为世界上最普遍的第二语言,被广泛使用在因特网、电视广播、国际航空等领域。

3.外语

外语指不是当地人使用的语言,如英语在中国是外语。它还可以指不是某人在其本国使用的语言,如对于生活在中国的英语母语者来说汉语是外语。

4.官方语言

官方语言也是与双语教育密切相关的概念。它指在某国家、政府或地区享有独特法律地位的语言,通常是国家立法机构使用的语言。一些前英法殖民地国家的官方语言通常不是其民族语言或国内普遍使用的语言。世界上约半数的国家有官方语言,还有些国家存在不只一种官方语言,而瑞典、美国等一些国家由于某些原因则没有官方语言。

官方语言和教育语言也存在差别,二者不可互换。教育语言是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该地区

的官方语言。

四、双语教育的含义

双语教育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美国国会早在1968年就通过了有关双语教育的法案。当然,这项法案的出台是有其背景的。当时在美国的国土上,来自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和那些同龄精通英语的伙伴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因而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颁布这项法案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政府干预,进行语言引导,以帮助那些移民及其后代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机会,减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双语教育呢?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双语教育的界定不下几十种。

在《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双语教育的定义为在学校里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知识性科目。双语教育包括各种不同的类型和模式:(1)学校里仅使用一种学校语言,这种语言不是学生的家庭语言。这种模式叫做沉浸式双语教育。(2)学生刚入学时使用其家庭语言教学,然后逐渐在某些科目上使用学校语言,另外一些科目仍旧使用家庭语言。这种模式叫做保持性双语教育。(3)学生入学时部分或者全部采用其家庭语言教学,然后仅仅使用学校语言。这种模式叫做过渡式双语教育。如果学校语言是一种标准化的方言,而学生家庭语言是另一种不同方言(如黑人英语),这种教育也可以称为双方言教育。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双语教育定义的最低必要标准,应该是一种在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用语的教育方法。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不一定同时使用,不必在同一学期内使用,而是应该在各个年级连贯地使用。《教育词典》中指出,双语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够同等熟练地使用两门语言的教育,每门语言的课业应该各占一半。

语言教育专家斯诺(Snow)认为双语教育是“复杂现象的简单标志”。双语教育包括两种情况:使用并推广两种语言的教育和针对少数语言学生的教育。两者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第一种情况下课堂指导的目的是推行双语主义,而第二种情况下教室里有双语学生,但是课程中并不提倡双语主义。双语教育是这两种情况的统称,因此这个术语很不明确也不严密。

双语教育的成功范例有很多。如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语沉浸法模式(the French Immersion Model)”。众所周知,法语和英语是加拿大两种官方语言。而在当时,为了帮助该省一些说英语的孩子学会法语,学校通过七、八年的沉浸法教育,居然使他们的法语水平和以法语为母语的学生相当。再比如号称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它之所以能发展得如此迅速,是和它实施的双语教育分不开的。在新加坡,英语是它的主导语言,母语(华语)则是传递文化传统的语言。全民性的双语教育给民众带来西方先进的理念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民众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大潮之中。

双语教育的各种不同定义都包括以下三条基本特征:(1)在教学中使用至少两种语言;(2)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双语者;(3)双语教育是一种教育体制,学校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而双语教育又是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和政治大框架的构成部分。只有解释了双语教育模式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政治因素,我们才能够理解双语教育及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五、关于双语教育在中国实施的几点建议

笔者通过对双语教育及对中国国情的分析,提出双语教育在中国实施的几点建议。

1.认清国情,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历史影响深远等种种原因,中国实施的双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英语和母语能够得到共同、协调发展。

2.深入调研,制定出符合大、中、小学学生实际的双语教育计划。现在有的地方连什么是真正的双语教育还没搞懂,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开办什么双语学校、双语班了,这对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一种浪费。

3.注重提高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目前在大、中、小学中能用英语上课的教师比例还很小。各地应下大力度狠抓师资力量的培训。

4.全民动员,给双语教育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国内外双语教育研究的结果不难看出: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个人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Longm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Colin Baker,Key Issues in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1988.

[3]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3rd Edition.Buffalo:Multilingual Matters,1993.

[4]王斌华编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高一虹.“1+1>2”外语学习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