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1

关键词: 学业水平测试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教学问题

1.引言

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考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含考试结果、命题方法、特征,这对完善高中历史教学及完善历史教材考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效数据显示,分析18095份高中历史试卷的难易程度,其中难度为75%,平均难易程度为82%;材料分析3题,总分30分;判断题6题,总分12分,总体难度为60%。对考生失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反映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从学业水平测试看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问题

2.1解决问题力度较低

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属于较为有效的测试方式,不仅具备“小型高考”的称号,而且是江苏省对高中历史进行测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兼具高中会考、高考考试资格这两种职能,通过“小型高考”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要重视试卷、试题设计,并加强试题考查。

就目前情况来看,测试试题设计较为简单,尤其对主观题的设计,难度偏小,虽然设计时会将历史学习技能、方式等融入试题中,但仍有部分历史测试效果让人不大满意,并未根据实际材料提取信息,进行设计,例如:高中历史必修试卷中第21题,“打破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虽然题目文字较少,但关键信息、词语较为准确,学生一目了然,根据“物理学”、“辩证看世界”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较准确的答案,同时与此存在关联的题目不必再根据其他内容解答,很容易得出答案,比较容易拿到分数。此外,还有部分材料解析题需要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作答,如通过阅读材料三分析思想主张对法国社会变革起了什么作用,由于材料中只明确讲出了“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阅读了博马舍的剧本后,便对该剧本产生了嘲笑”,包含剧本内容,但学生较难根据内容寻找关键词,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抄下了材料,未能抓住关键词,同时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答题中,说明学生没有有效将所学知识与材料中的知识相结合,获取答案。

2.2专题之间缺乏相对联系

学业水平测试中存在条件、影响、意义、原因等试题,解答时基本都要求学生通过对同一阶段的不同历史情况进行连接。学生采用这一方法解题的比较少,如“阅读图表进行解答,分析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事件发生的意义”,对于上课期间不重视对历史事件进行练习的学生而言,解答比较难,同时容易偏离答题关键,出现失分现象。如“世界贸易组织在建立的时候,对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并具备哪些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学习期间较少将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因此部分同学会把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影响理解为经济区域化造成的影响,还有部分学生会理解为政治影响等。

学生中存在对历史问题了解有限的影响因素,如材料解析题中“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从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举例证明利窦玛的结论。答题期间学生基本只会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并不断重复表达材料内容,很少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历史单体中。部分学生在答题期间思路较模糊,分不清标志的意思等,这些问题明显牵涉到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由于各题目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全面的解答信息,在解答期间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解答问题,只能泛泛而谈,未能提出有效建议。

2.3不同类型教材对答题造成的影响不一

学业水平测试不但可以反映学生的测试水平,还可以显示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体现出不同类型教材对答题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在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期间,就江苏版与人教版中相同的内容进行考察,相同内容主要指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中体现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选取相同内容。如历史教材中有的,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不管在辅助教材中出现的还是课文系统中存在的,只要通过文字明确表达出的知识内容,或者隐藏性文字。但就当前情况来讲,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其答题期间造成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并且部分教材中文字表述的内容优于隐藏性教材中讲述的内容。

3.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知识体系及选取的辅助教材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以上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让人们认识到对学业水平测试进行科学设计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历史教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2

关键词: 体育院系学生;教学专业化水平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42805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30226

作者简介:宋超美(1960),男,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作者单位: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4

Xiame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Xiamen,Fujian 361004,China.

高等体育院系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摇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一些新办的中小学和高校体育院系也随之增加。由于高师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和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属于2个不同层次的系统,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办学目标和培养规格,怎样实现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需求的完美对接,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对厦门市近年来3次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过程所进行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策,为解决目前高校在培养体育师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1 2009—2011年厦门市3次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考试情况

1.1 2009年组织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统一考试情况

1.1.1 运动技能考试结果

2009年参加厦门市招聘考试人数210人,其中6个项目优秀率占10.08%,良好率占26.11%,及格率占44.29%,不及格率占19.52%。6个项目中,篮球行进间左右手运球低手上篮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16.67%;6个项目中的自喊自做10个健美操动作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4.76%;其他分别是,30 m后蹬跑不及格率占24.43%,武术不及格率占23.81%,跳山羊不及格率占18.10%,篮球不及格率占15.24%,30 m高抬腿跑不及格率占13.81%,见表1。

1.1.2 教学技能考试结果

参加考试人数160人,其中6类内容优秀率占18.96%,良好率占29.27%,及格率占17.19%,不及格率占34.58%。6个项目中,提问与解答优秀率最高,占考试总人数的25%;6项内容中的课堂组织教学不及格率最高,占考试总人数40.63%;其他分别是,把握重难点不及格率占36.88%,教态不及格率占35%,提问与解答不及格率占34.38%,示范不及格率占32.50%,讲解不及格率占28.13%,见表2。

1.2 2010年组织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统一考试情况

1.2.1 运动技能考试结果

2010年参加厦门市招聘考试人数165人,其中5个项目中,优秀率占了17.50%,良好率占29.50%,及格率占33.88%,不及格率占19.13%。5个项目中,武术少年拳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2.50%;5个项目中的徒手背向滑步推铅球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3.75%;其他项目分别是,跳横箱不及格率占25%,排球自传自垫不合格率占16.88%,武术少年拳不及格率占15.63%,自喊自做健美操不合格率占14.38%,见表3。

1.2.2 教学技能考试结果

参加考试人数125人,其中6个项目优秀率占12.67%,良好率占26.67%,及格率占38.13%,不及格率占22.53%。6个项目中:教学态度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7.20%;讲解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30.40%;其他项目分别是,组织教学不及格率占23.20%,示范不及格率占20.80%,教学态度不及格率占19.20%,提问与解答不合格率占19.20%,把握重难点不及格率占16.80%,见表4。

1.3 2011年组织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统一考试情况

1.3.1 运动技能考试结果(表5)

从以上4项运动技能考试统计表中看出:2011年参加厦门市招聘考试人数158人,4个项目中,优秀率占16.14%,良好率占28.64%,及格率占32.44%,不及格率占22.79%。4个项目中:武术健身拳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0.25%;侧手翻不及格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28.48%;其他项目分别是,跳远助跑起跳腾空步不及格率占25.95%,足球运球绕杆不及格率占22.15%,武术健身拳不及格率占14.56%,见表5。

1.3.2 教学技能考试结果(表6)

从以上6项教学技能考试统计表中看出:参加考试人数158人,其中6个项目中,优秀率占13.33%,良好率占25.14%,及格率占39.86%,不及格率占21.67%。6个项目中:示范达优秀率最高,占测试总人数的17.50%;把握教材重难点不及格率最高,占了测试总人数25.83%;其他项目分别是,组织教学不及格率占24.17%,教学态度不及格率占23.33%,提问与解答不及格率占21.67%,示范不及格率占20%,讲解不及格率占15%,见表6。

2 2009—2011年厦门市3次招聘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2.1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表 7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

从3次招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考试(以技评为主)结果的数据分布中可见,优秀率分布在10.8%~17.5%,良好率分布在26.11%~29.50%,及格率分布在32.44%~44.29%,不及格率分布在19.13%~22.79%。从以上4个等级的分布来看,及格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这说明了考生在高校4年里对运动技能的目标定位不高,且投入时间也不足,因为运动技能的提高靠的是日积月累。

2.2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表 8 3次组织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试结果比较

从3次招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考试(以技评为主)结果的数据分布中可见,优秀率分布在12.67%~18.96%,良好率分布在25.14%~29.27%,及格率分布在17.19%~39.86%,不及格率分布在21.67%~35.58%。从以上4个等级的分布来看,及格等级所占的比重最大,这种分布极为不正常应引起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和老师的高度重视。考生教学技能不扎实,如果考上,它直接影响到校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这需要高校体育院系的领导和老师共同来研究对策。

3 从3次组织招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考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分析

为更好地招聘优秀体育人才,厦门市教育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对参加报考厦门的考生进行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考试,通过近3次的考试结果统计,考生成绩处在及格范围所占的比重最大。这充分说明了一些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院系在办学过程仍存在着问题。一些考生在校期间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没有学好的主要原因如下:1)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应的要求脱节;2)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3)学校的教学与考试制度的管理不够严格;4)学校缺乏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等。

3.1 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应的要求脱节[1]

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校主要依据2004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置了各类课程结构比例。例如,福建、湖北、辽宁等省一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学制4年;学校提出“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培养目标,学校对各类课程结构比例作了规划,对“知识内容、能力内容及素质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规格要求;规定学生在校需修满专业课程(如福建师大体科院的课程比例为,公共课程占24.79%,专业课程占53.01%,教师教育课程占10.85%,实践性环节占11.45%[2])166学分左右和素质拓展15学分左右,方可毕业。这种设置方式从表面上来看,对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将来走上教师岗位具有针对性,但从另一角度来审视,中小学体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据了解,有些体育院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对应要求方面脱节,学生就会感到学校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不能与中小学体育的实际需求相联系,学就没有意义,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

从全国5地12所高等体育院系(含部、省属学校)240名参加应聘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在公共课程方面,至少有2/5的学生不喜欢上此类课程,主要原因是这些课程与中小学体育的实际需求没有紧密相联;在专业课程方面,至少有1/5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缺乏结合将来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把教法和学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到很单调;在教育课程方面,至少有1/5的学生感到任课教师课堂教法和手段单调、死板,以致造成学习效果不佳;在实践性方面,至少有1/4的学生感到学校对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指导和考核方面缺乏严格管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稳步提高。例如,教育见习期间没有抓好口令、领操、写教案及组织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以致造成教育实习期间上课、组织课外活动,以及抓运动训练等方面不能尽快适应,给教育实习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困难。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效果,也影响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将来从事学校体育工作极其不利。

3.3 学校的教学与考试制度的管理不够严格

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用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从近3次厦门市组织招聘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的考试中发现,有近半考生的综合运动技能仍相当薄弱,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水平令人担忧。如田径专项的考生除了田径类项目的运动技能较优外,其他的体操、球类、健美操或舞蹈、武术等项目很一般,有的项目甚至比较差。访谈了解到,学生在校有近半对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公共课程的理论课,不感兴趣的现象比较普遍,以致造成学生上理论课打盹、睡觉等现象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项训练,忽视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这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在模块学习结束之前,有些教师对待考试要求不严,放松标准,有的甚至打人情分,失去了公平性。对于实践性教学技能,大多数学校只在教育实习期间突击训练,以示开设了这门课程,这样就很难在短期内提高学生制定教学计划、队列队形、讲解示范、组织教学等综合性教学技能。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运动和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影响到高校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目标的达成。这些问题应引起各有关高校体育院系领导的高度重视。

3.4 学校缺乏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当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仍处于两极分化之中。据了解,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高校胸怀大志,充满信心,很想在大学4年的时间里学好每一门课程,因此,学习主动性很高;另外一部分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无所事事,对前程很迷茫,不知要做什么,只好混日子,不想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持观望态度,学习态度时好时坏摇摆不定,主要受2个因素的影响:1)各地对高校优秀毕业生应聘没有激励机制,况且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的空间小、需求量少,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2)这几年应届和往届学生要进入教师队伍之前主要以笔试、面试为主,但有些地市在组织应聘考试过程中“人为因素”仍然存在,故造成在高校中流传一种说法“学习成绩再好不如爸妈有关系”,这种歪风邪气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高等体育院系,肩负着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任,面对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社会招聘中的不良风气,要如何改变这些问题,在校园里营造学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需要花大力气,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来关心并改变。

4 完善高等体育院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4.1 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立足于中小学体育的需要进行设置和编排。要做到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适应,就需要各高校要从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等目标出发,对当前高校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研,通过广泛听取教研员、一线教师,以及新上岗教师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依据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对课程设置和课程设计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修改、补充、完善,以满足高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实现培养目标打下基础。

4.2 开设的课程要结合中小学体育实际进行教学

目前,中小学体育任务繁多,教师每天除了要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之外,还要承担早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以及运动队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工作。由于当今高校开设的课程有近半没有对应中小学体育的某一工作进行研究和训练,学生在高校4年虽然有安排学习体育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但要如何提高在校学生这些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方法很少、力度也不大,使这些毕业后新上岗教师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组织能力等素质,不能在高校4年里得到强化训练和提高,造成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后要组织开展的一些学校体育工作有困难。那么,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高校体育教育院系,特别是每一课程的任课教师要面向中小学体育实际进行研究,针对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体育实际,研究课程的性质和作用,还要研究课程的对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怎样组织教与学,怎样组织练与导,怎样组织展示与交流,促使学生爱学乐学并转化为主动去学,并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4.3 加强教学与考试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在学校能否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这跟学校教学与考试管理好坏有直接关系。各高校应针对学校现有的教学和考试情况,找问题,查原因,研究对策,尽快制订有关方面的整改方案。在教学管理方面,先抓纪律,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的现象,养成守纪的习惯;再抓教学规范,从教师做起,课前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布置好场地与器材。理论教学要有内容、要有实例,避免空洞、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要处理好准备活动、讲解与示范、教与学、练与导、纠错与帮助、讲评与小结、收拾器材与整理场地等关系,引导学生在高校4年能够接受以上各方面的规范训练,促使学生逐步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毕业后能够把在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带到教师岗位。在考试管理方面,要严格各门考试程序。教务处要严把考试关,各模块考试前要统一管理。考前各科要确定考评小组,让学生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标准;考试过程中各门课程至少要安排3位考评人员负责考试;严明考试纪律,杜绝不良风气,对考试过程发生的违纪现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只要违纪均要严肃处理。只有严肃考纪,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去学习,并提高学生各项运动技能和各类教学技能的水平。

4.4 营造学习气氛齐抓校园学风

学校的学习风气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各高校要针对学校的现状,结合中小学体育的需要,发动全体员工齐抓校纪校风,特别要抓好学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荣”,在校园内营造一种“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氛围。院系领导要抓正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创设“公平进取”的竞争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理论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任课教师要树立责任心,积极配合院系领导齐抓学风共管纪律,严格教学和考试制度,扎实抓好教学质量,引导学生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将来走上体育教师岗位作好充分的准备。

4.5 研究制订优生激励机制,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学校考试公平和社会招聘公平将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促进学习,培养优生,服务学校,各高校要针对学生在校的情况,从鼓励优生出发,制定“优秀毕业生的激励机制”方案,争取有关人事部门的支持,并共同研究制订“优生招聘的激励机制”政策,为在校学生创设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竞争平台,把各科学习成绩优良,平常乐于助人,团结同学,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乐于承担公共事务的优秀毕业学生,作为优先推荐参加应聘考试的条件,鼓励在校学生勤奋学习,不断进取,争取在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体育课程改革为高师体育院系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办好高师体育院系,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各高校应研究中小学体育。在课程设置上,要针对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课外体育竞赛等)进行研究,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与教学对应的要求[3]。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上,要研究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方法,从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出发,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类课程的管理上,要规范考试内容与标准,把好考试关,体现公平性,共同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爱光,杨忠伟,崔颖波.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J].体育学刊,2011(3):59.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3

下图为用户登录微信时所见的地球影像图,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推测,该影像图拍摄的时间及M点所处的风带最有可能是( )

A.6月份 东南信风带

B.6月份 盛行西风带

C.12月份 东南信风带

D.12月份 盛行西风带

当本人看到真题后,觉得其难度和网络相传的难度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于是本人特意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对象为两个平行的物生组合班,请他们写出当时选的答案及选择此答案的理由是什么?

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这道题的正确率确实比较低,而在四个选项中,90%以上的同学几乎都能判断出M地的风带,即排除了A、C两项,而在拍摄的时间上却无从下手。于是本人把做对这道题,即选择12月份的学生,将他们选择的理由整理如下:

这个结果还是出乎我意料的,也就是真正审清题意、会做此题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选对主要是歪打正着。我仔细分析了试题及学生给出的理由,从试题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其完全在考试要求的范围内,至于学生的各种理由,我也做了以下分析:

第一种理由:这是云系分布图,云层越厚在图中表现则越白,降水的概率越大,一般反映的是短时期的天气状况,而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判断季节,混淆了天气和气候衡量的时间尺度,至少是不够严谨的。第二种理由:根据南极出现极昼和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推出此时是12月份,这也是很多学生认为最简单明了的方法。其实这是一幅云系分布图,题中并没有告知是光照图,而且根据我们学过的光照图知识,即使南极地区出现了极昼,那么图中出现极昼的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南极圈范围,或者图中北半球的极夜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北极圈范围。可见,从南极圈出现极昼的现象来判断月份其实也是不科学的。至于有人质疑倘若面对我们的这一侧不是白昼,怎么会拍到如此清晰的地球影像呢?我们知道遥感探测所使用的电磁波波段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光谱段,而可见光遥感的局限在于只适合白昼工作,而红外线或微波遥感则不受昼夜现象的影响,也就是这幅地球影像图即使面对拍摄者的这一侧是夜晚,同样也是可以拍出此影像图的。第三种理由: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如果在南半球则称为旋风。在此云系图中根本就不能明显看出有台风、气旋或旋风的迹象,况且题目中明确要求“从赤道附近的云系分布位置”来判断拍摄的时间。可见,对于采用前面三种理由作答的学生,他们不仅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而且也没有审清题意,他们做对可归为运气比较好罢了。采用第四种理由判断的学生,说明其不仅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而且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强,此理由应当才是出题者真正想要考查的意图。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4

1.精选试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典型例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可帮助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巩固学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解题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且化学试题类型多样,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精选典型例题,选择那些具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试题,从解题思路和方法着眼,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明确所传达的概念、方法、思路及需要提升的能力等.

2.针对初中学业水平测试的热点与重点精心挑选试题,并进行一定的改题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套题,尽量做到多中求少、优中选优,在单元、专题与综合复习时,为学生安排适量的练习题,在平时的讲解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抓联系,讲思路,善于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力求收到“讲题归纳、评题授法、触类旁通”的效果.

3.加强解题后的评析,注重启迪学生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题的评析,不能仅仅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还需要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析试题可采用“一题一评析”的方式,让学生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做到融会贯通.通过评析试题,将各种知识串联到一起,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不断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效率.同时,还要注重解体后的归纳,让学生将近期同一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纳,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提高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纵观历年、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环保等社会特点问题的内容有增加的趋势,同时也注重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一类型的试题,近年来考查力度加强.因此,在目前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讲解中,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必须转变以往单纯灌输知识的做法,尽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其多接触社会与课外知识,学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逐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近年来,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命题单纯考查知识的题目大幅减少,而是与科技、生产、环保及生活相联系,在基础内容评价改革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比如试题:为什么衣服上沾有油渍,不易用水清洗,而适宜采用肥皂或者汽油清洗?诸如此类的命题,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基于此,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就必须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这一类型命题的练习与讲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更好地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

三、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5

关键词:物流专业;基础教学;学业水平测试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7C-0073-03

从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内涵来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是测试的主要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具体需求进行了解,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程度,实现对学生潜能挖掘、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地区或学校的教学质量能够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中较好地反映出来,达到以考试推动学习、推动教学的目的,真正发挥了考试应有的作用。在学校课程标准与教学方案的执行上,学业水平测试亦有督促效果,促使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并且,学校通过学业水平测试也可获得有力依据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学业水平测试的类型及实践状况

测试通常以不同的参照标准为依据,划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标准参照测评,另一个是常模参照测评。比较具体目标标准与特定个体成绩是标准参照测评的主要方法,学业水平考试、驾照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是否达标的情况进行确定,并明确其达标的具体程度。比较同一团体中其他成员与特定个体成绩是常模参照测评的主要方法,如公务员招录考试、高考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在团体中个体成绩所处的名次与位置。以上述分类标准为依据可将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解释为:组织与实施者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在完成规定模块的学习后,以相关的课程标准为原则对中职相关科目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属于总结性标准参照考试,是以相关职业岗位要求与课程教学培养标准作为考核的标准。在中职学业水平测试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将学生职业能力与具体程度反映出来,同时这一特点也是区别于普通高中学测的重要依据。

2005年,江苏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生的评价体系由此变成三个部分构成。自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总结了不少实践经验与教训,使学业水平测试在中职教育中的展开有了充分的借鉴经验。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特点及探索

中职学校需对中职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其具体特点为依据调整学业水平测试。江苏省中职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时间为三年级上学期或二年级下学期,在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中相一致。包括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三项内容,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含计算机基础、德育课程以及语、数、英。同样以A、B、C、D四个等级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即专业技能、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三项测试均达C或C以上。学业水平测试达合格标准的学生才能申请免试注册入学以及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

从全国来看,学业水平测试在职业教育系统尚处在起步阶段,只是在部分地区如浙江、江苏以及河南等职业教育中组织实施。江苏省在2014年开展了专业基础课测试,其测试命题统一,某职业院校2012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是参与者之一。该测试共有66名在校在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参加,中专生与高职生分别为27人和39人。经测试,所有学生成绩均超过60分,4名学生成绩在60~69分数段之间;2名学生成绩在70~79分之间;21名学生成绩在80~89分之间;39名学生成绩在90~100分之间。对66名学生的最终成绩进行分析,约有60%的学生成绩在较高分数段与高分数段,从这一点来看比较正常,此外,没有低分值成绩,中间段成绩学生相对较少。从整体测试结果来看,学生整体成绩看似处在较好的水平,但对其中的两项重要因素进行思考可以发现,这样的成绩也许只是表面现象。首先,该测试中的题目主要是在六套模拟试卷中集中选择,这样的题目在整个测试中所占比例达到90%,存在命题范围狭窄的问题。其次,学生对最基本的技能与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程度看似较好,实际上,死记硬背模拟试题是一些学生应对测试的主要方式,并不是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获得相关的技能与知识,这就背离了教学的目的与测试的初衷,没有能够反映学习规律。

三、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学业水平测试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使用不统一

当前,省教育厅对中职学校的专业技能课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并没有明确的统一要求。一般是学校自订自购。教材不统一的问题在没有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时并无明显影响,即使各院校所用教材不同也都能将预定教学目标完成,但在学业水平测试实施后这一问题日益突出。所用教材不同,知识点的侧重与归纳差异较为明显,学校只能重新备课来完成学业水平测试,教师与学生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二)教学计划安排不科学

学业水平测试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程均包含在其中。充分的课时量是保证大部分学生成绩的重要条件。在课程与教学周数安排方面,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安排,但均存在着课时不足的问题。以某职业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为例,第四学期结束之前为该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时间,但该院校物流专业课程开设与结束时间均在第三学期,因第四学期面临着学业水平测试,只能重新进行复习迎考,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教学计划的更改。

四、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建议

(一)明确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地位

在评奖评优、毕业、学分计算等环节加入学业水平测试项目,将测试结果落实在学生日常学习中,使其明白学业水平测试与自身的未来息息相关。以加强学业水平测试运用的方式促使学生正确把握素质评价与测试间的关系。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应正确运用综合过程性评价的作用,积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因此,除了课堂表现、作业、纪律以及出勤等必备评价外,研究性学习、实训操作性作业以及探究性作业等也应是构成学习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将其列入学分管理评价中,实现对评价体系的改进,使之人性化并具备发展性与全面性,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综合考查。建立学科过程性成长记录不但有助于综合评价学生,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把握也十分有利。

(二)改进和优化学业水平测试的考核方法

对于教材使用不统一的问题可采取分层教学来解决,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分层考核。分层方式下教师的备课难度会增加,同时也会提升管理学生的复杂程度,但总的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趋势。此外,中职教育具有多种形式,如技工学校、成人中专、职业高中以及职业中专等,不但专业类别较多,技能要求、课程标准各不相同,来源复杂的学生也具有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因此,需以专业特点与学生情况为依据进行考核工作的组织,提高针对性,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与教师、学校相比,在职业岗位要求与行业标准要求方面的评价用人单位与行业协会标准更为适宜。将学生、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作为评价的主体,即由第三方机构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构成,从而使学业水平测试更为准确全面。通过多样化的评价能够将学生真实的水映出来,模拟现场、现场操作、面试、口试与笔试等是常用的评价方法,在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时应以学生情况、专业方向以及测试目的为依据实施综合评价。

(三)着力提升学业水平测试的科学性和题库的完善性

为实现高效化备考,完善试题库势在必行。在实施学业水平测试过程中,命题是一大难题,无论怎么命题都难以预料其测试的最终结果。上文所提到的物流基础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在命题方面范围明确,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试点能够成功的原因,尽管学生测试结果很好,但实际上,在水平与运气之间,最有可能的决定因素是运气。并且,太过狭窄的试题范围对于平时教学活动的展开也十分不利。对上文中的物流基础测试试点进行分析,在教材不统一的情况下,在命题范围确定方面复习指导用书并无明显价值。因此,完善试题库十分必要,若试题库有一定的题量且内容全面,对于学业水平测试效用保证与教学活动开展大有助益。但如何完善试题库,从而为教学与学业水平测试提供高质量试题库资源仍有待研究与实践。

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安排来说,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为其提供了全新的政策环境,有助于将不同中职学校的教学基本要求统一化,促进学生综合技术素养的提升。物流专业教师与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均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教师需对大纲要求认真研读,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教学质量。

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文6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正确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照实验稿,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所占篇幅更大,表述更为具体,条理也更加清晰。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期末测试的命题工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我刊特邀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部分地市教研室的专家就这个问题提出观点,展示实例,以供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借鉴。

分析近年我省小学语文期终测试试卷,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命题的目的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目标及课程基本理念,对语文课程有效实施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命题的内容偏向识记语文知识,不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而且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命题走“套路”,凭个人经验,缺乏科学的命题论证与设计,不能较好地把握测试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期终纸笔测试命题的相关问题与同行共商榷。

一、测试命题的目的

语文期终测试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减轻课业负担;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其命题应指向语文课程、指向教师教学、指向学生学习。

1.指向语文课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特质所在,与“学习语言文字”的说法有着本质区别。作为语文终结性测试的命题,应该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主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而不单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以及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命题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运用语言文字的情景,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从以下四个选项中找出与带点词意思最接近的词,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骄傲(?摇?摇)?摇A.娇气?摇?摇B.自大?摇?摇C.满足?摇?摇D.自信”的命题与“在括号中填写近义词:骄傲(?摇?摇?摇)”的命题相比较,前者要求对诸多意思相近词进行比较,学生需凭借自己语文实践的经验和语感进行判断和选择,这不单是对语文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语言文字运用(包括语言材料积累、语感能力等)的考察,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特征;而后者只是要求学生写出“骄傲”近义词,这明显指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识记,其命题并非直指语文课程性质。

2.指向教师教学。期终测试命题应对教师教学的改进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第一,命题标的要单一,应有利于诊断教学问题。

题例:找出读音错的一个词,并把序号填在括号里。(三年级下期试题)

réng lòng huǎn luò

A.仍然 B.摆弄 C.缓慢 D.落后 ( )

本题主要考查字的读音,具体考查受地方音影响的声母为r、l、n、h的字的读音,命题标的单一,有利于分析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若命题标的不单一,会对分析、诊断教学问题带来困难,不利于教学改进。

第二,命题立意依课标,应有利于把握教改方向。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而并非强调学生语文知识的识记水平。例如考查学生对文本人物评价的能力,命题选取未教文本,就比要求评价课文中的人物更具有教改导向意义:前者重学生阅读实践能力和人物评价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标精神;而后者则可能导致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有关课文人物评价内容,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加重且阅读实践能力低下的不良后果。

第三,命题与教学整合,应有利于推广教研成果。语文测试命题要体现语文教研教改的成果。例如,通过命题要考查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考查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考查学生阅读想象和体验文本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感受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和揣摩语言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3.指向学生学习。第一,命题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语文学习目标,懂得学语文主要应获得什么?第二,命题要倡导有效的语文学习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第三,命题要真实反映学生语文素养水平,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矫正等多功能作用。

二、测试命题的内容

语文期终测试命题的内容是由语文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内容、本学期学习内容及测试目的所决定,综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参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生语文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框架,从“积累”“阅读”“习作(写话)”三方面来架构测试内容。

1.“积累”部分。这里所提到的“积累”不是机械、单一地重复识记语文知识,而是提倡学生在语文实践(语言文字运用)中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及其运用能力等。学生学习语文的积累是多方面的,包括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内涵的积淀,还包括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层面的积攒。从纸笔测试架构“积累”的命题内容主要有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着重考查学生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运用及书写技能;考查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或运用常用词语、成语;考查课文优美句段及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文的识记、理解、运用等。如下表:

2.“阅读”部分。“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种不同情境下的四个基本阅读能力。

三种情境:为了获取文学体验的阅读;为了获取信息的阅读;为了完成任务的阅读。

四个能力:提取信息——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整体感知——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形成解释——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论能力;做出评价或解决问题——对文本内容或形式做出合理评价,或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的问题。如下表:

3.“习作(写话)”部分。习作(写话)部分着重考查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文从字顺地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第一学段:能写自己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并根据需要分段表述。

三、测试命题技术

为了确保测试能准确、有效、稳定地反映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我们必须关注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关注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和信度。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属标准参照考试,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目的是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水平。关于测试效度主要指测试是否有效考查学生本学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状况,包括测试工具和测试实施的有效性,其关键是要把好测试命题关。命题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为参照;从教材及教学要求、学生生活经验及学习基础出发,设计考试内容结构,权衡各部分内容权重比例;认真考究每道试题的立意、题型、功能、评分标准以及难度、区分度等。基于以上考虑,提出以下小学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权重分配表,供大家参考。

说明:

(1)“积累”部分的权重比例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相对下降;“习作(写话)”部分的权重比例则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相应提高。总体导向: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为了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阅读”部分的权重比例保持较高水平,这是因为阅读既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又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在语文水平性测试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基础知识由直接考察得分的形式逐步过渡到间接考察影响得分的形式,即在“阅读”“习作”中考查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能力。直接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则由平时的形成性检测和单元诊断性测验来承担。

关于测试信度主要涉及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如答案可猜、题量不足、难度过高或过低等都是影响试题可靠性的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若评分标准不客观、随意性大,则直接影响试题的信度。

2.难度和区分度。作为标准参照考试,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难度一般控制在0?郾8~0?郾95之间为宜,要求试卷在总体反映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差异的程度,为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供依据。因而,掌握试题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是提高命题质量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