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1

1 运用信息技术,展示数学的美

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和视频于一身,其特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很容易就能创造出热烈、激昂的课堂气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进行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上至宇宙,下至细胞的形形关于圆的图片,还有小雨点滴落在湖面上荡起的层层涟漪。学生被这种数学的美深深吸引了,凝神观察,教学目标就在这美的体验中得到落实。接着让学生看课件中自行车、三轮车、汽车的车轮都是圆的,然后将它们换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形状,学生观察后议论纷纷,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画面又把轮子换成椭圆的,学生看完后都说:“这也不行,坐上去谁受得了?”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圆形的轮子就行,其他形状的轮子都不行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唤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这样,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弄清道理,深刻地认识了圆的特征。

2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即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

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播放一段学校门口车辆的通行录像,让学生数数1分钟内学校门口经过的各种车辆分别有多少,给学生提供统计的情境。学生有的想出用画符号的方法来统计,有的则用写“正”字的方法。还可以搜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卡通人物,或者用插播录音的方式,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这样避免了学生在做练习时的枯燥乏味,而变得趣味盎然,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争先恐后。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往往能更好,这样的数学课谁能不喜欢?

3 运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中深感棘手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如教学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先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把圆柱切开,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启发学生说出转化成熟悉的形体。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转化前后两种几何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圆柱的底面与长方体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圆柱的高与长方体的高又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的公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通过经历这一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对以前知识的回忆被激发,较好地掌握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直观的演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将一个复杂的圆柱化为长方体,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4 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2

为了我的学习着想,我决定定制暑假学习计划:

1.八点—八点半   起床(中间洗脸刷牙等)

2.八点半—九点   早餐时间

3.九点—九点半  看书(因为早上读书看书对记忆力有好处哦!)

4.九点半—十点 写暑假作业

5.十点—十一点 看课外书,辅导书,练琴

6.十一点—十一点半 看电视(注意:要养成好习惯!距离哦)

7.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 帮妈妈干活(包括吃中餐)

 

高中生暑假学习计划:

这个暑假是高中的最后一个暑假,对即将升高三的学生来讲,这五十多天可以说是时间宝贵,必须做好计划,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为得到较好的高三复习效果,必须在放假之初就为自己精心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

不同时段 学法各异

对高二学生而言,这个假期是高中最后一个长假期,高中课程、内容已基本学完,为迎接高三的全面复习。可以自主学习、自己安排,如果把假期学习时间安排得太零散,感觉挺可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时段安排学习内容。

早上精力比较充沛,学习效率最高,适合进行集中训练。利用整块的时间,主要进行套题训练(高考题),要求所有科目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断熟悉高考状态。

长时间的学习容易疲劳,必须穿插一些调整和休息的时间。在这段零散的时间里,可以念念单词、看看基础知识,不必强迫记忆,熟悉熟悉即可。

晚上的学习,主要针对白天各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照标准答案和笔记逐一解决、分析,适当总结梳理,写出高考试题特点,类型。

不同学科 各有妙招

语文学科,建议大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储备整理,包括字音、字形、成语等,“要想得高分,高考语文试卷的前四道选择题是不能失分的”;文言文的18个虚词必须要熟练掌握,每个意思还应记住几个例句。假期做套题时,每个作文题目都要认真思考,可以简单列出提纲,从每个角度联想出相关的事例及名言。

英语学科,每天都要保证做2-3篇阅读,培养语感。复习前四册英语书的词汇,推荐一个好办法就是,先背一个单元单词,再听对应的课文,单词记得快而且听力也有提高。如果还有时间,建议大家多阅读或朗读课文。

理科学习,要重视平时出错的题目,往往能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如果是由于知识的遗忘或模糊,一定要把这一部分相关的知识重新复习一遍。一个不错的方法是,针对错题的相关概念进行归纳和小结。强化运算训练,要求必须有解题过程(并规范表达)。

假期学习计划和作息安排

早上 6:30起床,6:40--8:40套题训练

上午 9:00-12:00学习数学和外语;中间休息半小时;

下午 3:00-17:30 学习语文和物理或化学;中间休息半小时

晚上 19:30-22:30学习生物,整理这一天学习当中的问题、改错并归纳。

23:00上床,听20分钟外语,然后休息。

8.十二点半—一点四十  午睡

9.一点四十—五点半 学古筝(注意:五点五十前回家)

10.五点半—六点 帮妈妈做家务

11.六点—六点半 开餐了!

12.六点半—七点 看电脑(不玩久了,要学会控制自己)

13.七点—八点 练琴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3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出一种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情景,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构建高效课堂,就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的起始阶段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新课导入时将网上搜集来的一些体现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引导他们观察图形的共同特点,这样能够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多媒体手段能很好地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现出来,促使学生理解、把握它们的本质属性。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时,为了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为了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切实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我通过色彩鲜明的课件,把圆柱体切拼成一个与之大小相等的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看出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学生很轻松地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此时,我并没有把教学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看看还可不可以用其他公式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讨论后,我通过课件展示,把刚才切拼成的长方体稍一移动,改变一下放的位置,再次让学生观察、讨论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等于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想刚才这一列的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帮助,仅凭空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动态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无穷魅力。

三、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重、难点的有效突破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成功的重要标准。而小学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给小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难度。把现代化教学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认识钟表”,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学生通过观察,小组互相讨论互相检查,我下去个别对个别的辅导等方式,学生基本都学会了。这样就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教学是否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关键看数学是否突出了“过程”。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被动的学习,现在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有效整合,能创设全新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理中,数学教师设计媒体课件,启发学生分析条件,根据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知识判断推理,通过对立颜色的闪动,让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归纳概括出平行四边的面积公式。

五、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34-02

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学生学习法则、性质、规律的重要基础,学生对概念掌握得牢固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然而,概念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新课改以来,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直观、高效的优点,将声、光、像与学生视、听、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氛围,帮助学生了解概念

快乐的情绪、宽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使学生的大脑持续地处于兴奋状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数学概念之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数学情境中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概念。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森林王国里正在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赛车比赛,赛场上摆放了形式多样的赛车,有的车轮是圆形的、也有的车轮是椭圆形的、还有的是方形的……看,比赛已经开始了,小兔用的是一号车,车轮是圆形的,小羊用的是二号车,车轮是椭圆形的,小猴用的是三号车,车轮是方形的,这三位选手,谁将会成为最后的冠军呢?请大家大胆预测。然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演示了比赛的过程,学生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笑得前俯后仰。教师说道:“大家预测得非常好,为什么小兔会成为最后的冠军呢?”学生们认为其他两辆赛车的车轮因为不是圆形的,所以车子在前进过程中就会忽高忽低,而且速度会很慢。教师追问:“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就可以避免这种弊端呢?”学生们发现圆形车轮上的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此时教师引出了圆心的概念,以及半径、直径……

这样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直观演示,帮助学生感知概念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和联系。”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疑难之处,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建立数学概念。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认识》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对时间的认识和区分是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种认识和区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特别是1小时=60分,1分钟=60秒,在学生的头脑中难以形成清晰的概念,他们的脑海中对这种概念是一片空白,如果教师一味地把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必定是一知半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时间概念,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新颖而又儿童化的课件,并巧妙地配上了音乐,触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活泼有趣的画面,时针、分针、秒针走动的“滴答滴答”声,丰富了学生的概念表象,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感受到了分针在钟面上走完一圈,需要1小时,在体验中理解了1分钟有60秒,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概念教学的形式,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完成探索,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促使学生对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凸显知识的实用性、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主动性。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创造说、做的条件,多让学生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不能盲目灌输,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凸显知识的本质,让全体学生实现共识、共享和共进。

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出示了教室的地面长9米,宽6米,然后出示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画出教室的平面图,你认为应该怎么画才不会走样呢?”学生纷纷动笔,教师故意问道:“你画的图,长是不是9米,宽是不是6米呢?”“不是。”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你是怎么画的呢?”有学生汇报:“我画的是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也有学生汇报:“我画的是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教师(充满疑惑地)问:“大家画的都是同一间教室,但这两位同学却画得不一样大,你认为谁的画法才是正确的呢?”此时学生回答:“第1个同学画的长方形,长与宽的9∶6,化简后是3:2;第2个同学画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也是3∶2,所以本质是一致的。”这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演示了没有按3∶2画的平面图,都产生了变形的情况。然后教师在大屏上展示学生画得正确的平面图,教师指着平面图问:“别人看了平面图,就会知道我们教室的形状,但实际的长和宽不知道,你能否想一个办法,让别人看了以后,也能知道教室实际的长和宽吗?”学生陷入了沉思中。在汇报环节,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①有学生建议直接写上教室的面积是54平方米。②在图上标长是9米、宽是6米。③我写上1厘米等于100米。④注明缩小100倍。⑤注明缩小300倍……此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大屏幕适时揭示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概念的内涵。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将比例尺的概念植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活学活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数学概念教学的最高层次,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概念去解决相关问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将概念转化为技能,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训练过程。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5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

1.教师的素质

虽然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习内容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仍然处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地位。尤其是在职校学生这个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弱的群体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在合作学习的准备期间,如果教师表现得不够热情或是出现其他的负面态度,就会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合作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学生的态度

在准备期间,作为学生应该明确意识到,所谓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从以往严肃的课堂教学转换成相对活跃的自学,而是要求将原有的学习项目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互动、交流,最终达到学习目的。并且,这一合作不单单是要求小组内部互动,还要求有组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的相互反馈。

3.评价的标准

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个人的最终成绩,还要兼顾评价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在合作过程中对自我意见的表达,也包括小组内部的相互协调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从三个角度多方面立体式地评价,既考评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所收获的知识,又便于分析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合作学习的过程

1.初步自学

首先,学生应该独立完成对基本化学概念的掌握工作。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身为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指明一个学习方向,然后再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学习重点,对自己无法弄清楚的部分内容提出具体的疑问,以便于接下来在小组内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合作学习。

2.组内互动

接下来,学生们根据教师给定的学习方向与先前自己总结出的学习重点进行小组内的互动讨论,以解决自己的疑问,进而达到教师要求的学习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针对的群体是职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或是中等院校学生,这一学生群体的个性更为活跃,这就是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了,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以及教师及时有效的督促管理。

3.组间交流

完成组内互动,得出初步学习成果之后,各小组应在课堂上分别汇报研究成果,随即大家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比较。对于相同之处,加深印象;对于不同之处,再进行组间的讨论研究,找出错误所在,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4.师生反馈

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最终的评价。对于学业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做出修正或是进一步的深入讲解;对于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也要做出细致的总结,以便之后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的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说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促进的作用,但是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本身。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还是需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更新观念,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建立在平等的合作关系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与独立性。

2.运用情境化学,培养学习兴趣

虽然职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基础知识都比较弱,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操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当中的相关事例联系起来。再结合教材上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验证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促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好奇心的同时,带着兴趣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3.开发学生潜质,激励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不要仅仅注重学生的基础学习,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让学生们感觉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每一项知识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总结出来的,都具有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充分地考虑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其因材施教,就能够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化学合作学习收获到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范文6

一、复习的意义: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本学期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要能够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实抓好复习工作,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育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三、具体做法:

1、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制订复习计划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实把握复习的具体内容,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标准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在复习中,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分类整理,梳理、张扬网络,强化复习的系统性。作为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3、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概念,首先要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如:求比值和化简比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例如,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虽然题目的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5、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应做到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6、对待学困生要细心、认真。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特别要做好补差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最后的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对本班学生要做到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做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习各个单元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复习(书上总复习)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讲练结合(综合试卷)

第三阶段:分层复习,查漏补缺

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习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

12月27--29日:将知识点理顺,学生重温整册内容,了解平时错误或遗忘的内容。

12月30--31日:计算的专项复习,尤其是简便计算和解方程。

1月4--6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专项复习,将平时的错题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分析错误点,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计算的专项复习,尤其是简便计算和解方程。

1月7--10日:圆的专项复习,由于圆--这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所以主要是让学生注意在运用公式计算时的一些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