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电工程设计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电工程设计论文范文1
(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咸宁 437100)
(School of Nuclear Technology and Chemical Biology,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 437100,China)
摘要: 笔者在下文中将针对核电工程专业就如何提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质量做简要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Abstract: The author will make brief analysis on how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cultivation quality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for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he following, and will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关键词 : 工程师;教育;核电安全
Key words: engineer;education;safety of nuclear power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303-02
基金项目:2013年度湖北科技学院校级教研项目立项课题(2013-XA-005)。
作者简介:陈圣江(1970-),男,湖北咸宁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及管理。
0 引言
清洁环保的核能是我国解决能源发展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核能的生产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则是人们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促进核能和核技术的发展推出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正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专业的核工程的技术型人才以及核设施运行的安全管理专业人才依然是供不应求。由于这样的需要,国家教育部在2010年开启了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目的就在于为核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培养相应的技术型人才,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长足发展,促进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笔者将从该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几个主要方面,分析怎样才能推动该计划的发展和质量方面的提高。
1 卓越计划实施原则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立足于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面向未来和世界的一项系统的教育培训。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一大批核工程实践能力优良并具备较高核电安全文化素养的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几个关键性实施原则:首先是机制建设,所谓机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建立起来的工程师培养机制,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其次是校企高度互动,核电相关的企业单位和学校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建立核电实验中心以及学生实践的基地,让核电相关的研究实践活动能够渗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而且学校也可以联合双方的资源为学生聘请在企业中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职业素质比较高的工程师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连同校内导师,共同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最后是分阶段、多层次培养。学校可以按照学生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认知程度将企业培养分成很多个阶段,分别在各个学期的不同时候进行。让学生的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实践环节尽可能地衔接起来,学以致用。
2 卓越计划实施方法
按照国家的卓越工程师计划标准以及核电行业的标准,该计划的方案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展开的:
2.1 选拔及培养方式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需要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从中选取比较优秀的人才进行培养,只有具备相应基础的学生才能适应高层次的研究开发以及设计核工程的培养计划。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是需要有规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人才培养的效果,卓越计划选择的是 “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先在学校实践一年,学习与实践工作相关的各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并将重点放在设计能力的提高方面;学校和企业联合打造具有我国教学特色的核电工程师培养模式,将学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利用起来,为新一代的核电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比较好的环境。
2.2 课程计划 卓越计划的课程设置是为实现该计划服务的,课程是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是为今后的工作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一个合理有效的课程计划有助于让教学各个环节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道德素质。课堂计划包括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还包括各种设计建造工程项目的活动,在企业的实习工作,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专业论文的撰写和发表等等。该课程计划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校外的综合资源,让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拓展,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2.3 企业实践 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认知水平,企业的实践活动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加深给予不同的企业实践机会,主要包括:金工和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工程实习、企业专家授课。第二学期至第八学期进行这些实习和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加在一起的总学习时间为32周。
3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3.1 学生生源质量保障 卓越工程师计划需要比较优秀的学生参与进来,在选拔生源时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全国高考招生计划中单列“卓越工程师”班招生,按照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填写的志愿进行选取;二是从本科在校生中选择擅长理科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比较优秀、在科技活动和工程实践方面有突出成绩的学生,这样的选拔主要是学生报名,学校对其进行笔试和面试之后才能通过。
3.2 师资队伍质量保障 师资队伍是整个“卓越计划”的引导者,学校需要按照核电工程师培养的目标选择一支能够胜任教学的教师队伍。学校不仅需要鼓励教师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需要聘任一些在核电方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或者聘请一些核电工程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进入核电工程企业参加实际的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和实际的核电工程项目需求相接轨,也有利于学校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3.3 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是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措施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几个主要的方面体现出来的:课程体系设置最能体现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关核电工程师培养的教学课程设置需要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且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引导。课程设置不仅要包括各种基础知识内容还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教材建设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资源,卓越工程师培养系列教材的建设需要优秀的教师和核电技术能力比较高的工程师合作编写,在体现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除了教师授课之外,还可以实行多媒体教学、在实验室授课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生动活泼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方式则是评价工程设计或综合项目开发为主的考核方式,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方面。考察学生的表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3.4 政策保障 政策保障主要是学校对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方面以及学校的经费支出方面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支持:学生的管理主要是采取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选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开发,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并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教学管理的重点负责企业实习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指导、教学管理等,保证企业阶段教学任务的完成;经费的投入是资助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所必须的专项资金。
4 结束语
核电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既是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也是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必将极大地促进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更快、更好地培养核电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开辟出一条更为有效的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宝玺.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 高校教育管理,2012(01).
核电工程设计论文范文2
【摘要】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和残酷。企业要想生存或发展,就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内部控制,要尽最大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各类风险。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加强企业内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国内勘察设计虽然已经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但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勘察设计单位现阶段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关键词】内部控制勘察设计预算
一、现阶段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相对较差
内部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氛围,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内部控制其他组成要素的基础。目前,勘察设计单位管理者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够,更有甚者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而制定的条条框框。尤其是单位的领导把建立健全内控机构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而忽视了内部控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因而往往是行政命令代替制度政策,只强调上下级行政关系,忽视了权力的相互制衡,用一般财经规章制度代替内控制度,只重视资金使用的方向性,忽视了资金使用的程序性和效果。
2、预算未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
预算管理是勘察设计单位实行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多数勘察设计单位缺乏预算管理的理念。一些领导把财务计划与预算管理混为一谈,认为有了财务计划就是实行了预算管理;也有些领导想实行预算管理,但由于方法不当,使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的不充分。
同时,现阶段,由于勘察设计单位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成本构成中人力设计成本占绝大比重,使得监督难以到位,部门预算不能对单位的全年财务收支有硬性约束,预算执行失控。究其原因,一是单位预算的范围有限,尚未涵盖单位全部财务收支事项。许多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结果是超预算,但总有办法在部门预算之外解决,使得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受损。二是部门预算的追加项目仍有很多。目前,虽然勘察设计单位大多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追加项目越多,则预算的随意性越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三是部门预算没有在单位内部按组织体系进行细化。虽然上级主管部门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但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按组织结构对预算进行分解细化,仍是“实报实销”。也就是说,上级主管部门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约束,但部门单位内部并没有对各处室人员的责任预算约束,其结果只能是总量超预算。
3、财务人员的专业局限性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目前,随着勘察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勘察设计企业项目繁多且各项目间差异性较大,举某电力设计企业为例,其具有工程勘察设计、造价咨询、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测绘及海洋工程等甲级证书和对外经营权的独立法人,主要承担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国(境)内外火电、核电、超高压送变电工程(含配套工程)的勘测设计、咨询、监理、环境影响评价,岩土工程和工程总承包,甲级建筑设计,施工图审图等,是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设计院。但是,财务人员在设计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对现场也不熟悉,加之设计现场随时发生变化、会计期末对项目工程设计现场的未完设计盘点往往流于形式,使得设计成本与实际难以配比,财务部门核算时只能按照设计部门提供的资料核算,造成设计产品成本很难确定。
4、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
很多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设有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部,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常常是走马观花,很少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往往是遵循领导的意愿,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有的单位内审由财务人员兼职,出现自己审计自己的现象,相当多的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管理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同时,还有的单位把内部控制看作是一种复核机制,将控制的有效性体现在惩罚力度上,以罚代控。
二、建立健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1、改善单位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者内控意识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创造积极的控制环境,使整个组织中的员工具有控制觉悟和自觉的控制态度,特别是管理者要积极地进行控制。控制系统越完善,管理者实现其目标越容易,同时,管理者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控制得不好,企业目标难以实现,就应该由管理者来承担责任。所以必须使管理者具有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和压力,促使管理者真正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勘察设计单位要建立由院长、党委书记、副院长、处长、支部书记、科长、科员等组成的治理结构,并在此之下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日常经营活动由勘察设计单位自行进行,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年度财务报告编制,大额资金由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少额资金自行管理;每季度预申请用款额度,每月正式申请,每月下拨;收到设计费上划入集团公司账户;集团公司分回银行存款利息及相应的投资收益。二是在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处,保证其应有的独立性,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三是勘察设计单位要注重单位文化建设,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
2、加强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预算管理作为一种责权利控制管理,它不只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是具有全面控制约束力的一种机制安排。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者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首先必须深入理解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明确预算管理的战略性定位,即一方面加强预算管理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提高预算管理对战略的调整作用。只有这样,企业的经营行为、管理行为以及员工个人行为才能在认识上形成一致,才能使预算管理成为规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准绳。
二是要严格执行与监督,实现预算管理控制的有效性。预算的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的开始,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管理体系,关键在于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跟踪、分析和考核。预算一经确定,勘察设计单位的执行机构就要按照预算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要实施跟踪控制管理,对每月、季度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是评价企业及其内部各部门业绩的尺度,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所以要实行奖勤罚懒,调动职员的积极性,激励职员共同努力,确保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具体来说,勘察设计单位可采取的对策是:第一,将预算控制融入日常财务控制中,如报销按预算内外进行分类,执行不同的审批流程;第二,严格按预算制度执行并进行数据分析考核。要求单位每月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本单位月度预算指标控制偏差进行量化分析、讲评,并将结果反馈到预算管理部门财务部。对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的时效性进行考核,优劣排队打分,纳入公司的月度考核中。
3、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对此必须适时加以预测评估,找出应对措施,加以规避与化解。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有的放矢,针对风险而设计。内部控制框架应在提出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的基础上,将原有风险评估这一要素发展为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反映四个要素,使风险评估要素更加突出化、适时化。
现代勘察设计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作为由众多部门、子公司等组成的勘察设计单位所面临的风险较之单个勘察设计企业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来评价控制整个企业的总风险。为此,总的勘察设计单位应在董事会下设立一个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适用于各企业、部门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总的政策,在这些政策和标准的指导下,各企业、部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风险管理准则,以此进行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报告、风险处理等。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实现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目标和战略。
4、建立企业有效风险预警系统,增强风险意识
在上述建立勘察设计单位内部统一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同时,勘察设计单位要建立企业有效风险预警系统,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之下,这点显得更为必要。这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利用风险预警机制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预警治理结构,通过其内部治理结构来控制风险,实行事前控制。风险预警治理结构的成员包括勘察设计单位的经营者、风险管理专家、部门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他们根据风险管理指令和控制来完成各自的工作,保证预警分析工作的持续性和经常性。其次,在建立风险预警治理机构的同时,为使风险预警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应该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克服信息的不对称,认识并处理现实或潜在的偶然损失,降低风险成本,其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收集的信息包括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以及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信息,并由风险管理人员及时分析系统收集的信息,列出勘察设计企业当前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以合理的报告形式传递给上级主管部门或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