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委员竞选发言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委员竞选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委员竞选发言稿

心理委员竞选发言稿范文1

一、事件回顾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张老师就告诉学生们:“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要求,我们来进行一次民主选举班委的活动,根据得票率的高低来选择我们的班长。为此,老师们讨论推荐了3名候选人:罗雷、成成和许晓菲。选举分为:才艺展示、竞选者辩论、竞选者演讲和投票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的才艺展示即将开始,家长们也开始了忙忙碌碌的竞选活动。成成成为班长候选人后很开心,对爸爸说:“我就想当班长,班长有权力,让谁坐着谁就坐着,让谁站着就站着。”为了实现成成的梦想,其爸妈帮其安排了任务,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训练成成唱歌,为第一环节的才艺展示作准备。罗雷家里也不例外,爸爸妈妈监督其练魔笛。其实罗雷刚开始倒是一个很自立的孩子,他告诉爸妈,竞选班长的事情不要爸爸妈妈帮忙。许晓菲的妈妈鼓励、引导女儿并手把手地教女儿舞蹈和演讲,从语言、语气到手势……在才艺展示期间,成成“一箭双雕”从心理上攻击了两位对手。他先是安排自己的助手带着罗雷攻击许晓菲,致使许晓菲在才艺展示时从头哭到尾。然后,他“代表”罗雷给许晓菲道歉,告诉老师是罗雷起哄的。在罗雷才艺展示的时候,成成以同样的方式起哄、攻击罗雷并告诉张老师,“这是妈妈教给我的整人招数”。张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及时制止、教育引导孩子。在成成的攻击下,罗雷人气下降,失去信心,想退出班长的选举。罗雷的爸爸妈妈为了帮助儿子赢得人心,请全班学生坐了一次轻轨。罗雷父母的招数见效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大多数孩子积极拥护罗雷,成成受到打击,想退出班长的竞选。

第二环节的辩论赛中,家长们更是费尽心机,帮助孩子收集竞争对手的缺点,拿出对方致命的弱点进行攻击和反驳对方。在此环节中,成成凭着“灵光的脑袋、敏捷的思维和超强的气势”,打心理战,击垮了两位竞争对手。他还偷偷承诺周围的很多小伙伴,选我吧,成功后让你当学习委员或副班长。

第三个环节是竞选者进行演讲。晓菲的妈妈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帮女儿写发言稿,女儿在极其不情愿的情况下边哭边背。成成的爸爸同样用一下午的时间帮儿子写了《治班纲领》:以人为本,以情联谊的同时依法治班……成成实在背不下这些“冠冕堂皇”的长篇大论时大发脾气骂其父母:“滚!改改改,早干什么去了,明天就要用了!”罗雷的父母也没闲着,不但给罗雷安排好了每一句演讲,还从语气、手势、表情等各方面进行演练和指导。罗雷的爸爸知道自己的儿子在第二环节的辩论赛中不占优势,为了重新拉拢人心,帮儿子准备了给老师和同学的中秋节礼物。

投票前,张老师说:“我的班长我做主,我的选票我做主,请大家投上神圣的一票。”在三个孩子的演讲效果不相上下的情况下,罗雷以中秋节礼物赢得了孩子们的选票,以25票当选。成成得了8票,许晓菲6票。落选的成成和许晓菲哭得一塌糊涂……张老师总结说:“选举结果并不重要,成成和晓菲也收获了许多经验和宝贵的财富。”那么在这次选举中,落选的两位孩子收获了什么经验和宝贵的财富呢?有事情寻求父母的帮助,欺骗、攻击对手还是通过贿赂拉拢人心?参与的其他学生又收获了什么呢?他们又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投票权的呢?

二、问题反思

民主选举班委(班长)活动的初衷是为了在民主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学知识、提高孩子的民主素质,从而培养民主社会的合格公民。但该班民主选举班长活动中的诸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竞选班长是孩子的事还是家长的事?

在该班选举班长的活动中,候选人的父母自始至终参与其中。晓菲的妈妈帮8岁的女儿梳头打扮,帮女儿写演讲稿,甚至女儿受到别人的攻击哭了之后,妈妈也哭了,自责地说:“我没能给她一个完整和谐的家,不能像罗雷的父母那样去帮助孩子。”成成的爸爸妈妈不仅给儿子写演讲稿,甚至出歪主意对付竞争对手。罗雷的爸妈帮儿子请客送礼,拉拢人心。为了能让孩子当上班长,家长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这不仅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家长对孩子当班长如此重视?家长重视说明当班长是有好处的。那么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班长的功能是什么呢?一个孩子做不做班长对其成长有何影响呢?成成告诉了我们答案:班长有权力,让谁站着谁就站着,让谁坐着谁就坐着。罗雷当班长的行为也告诉了我们答案,班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权力”打骂、管教不听话的同学。“官本位”的思想已经由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引导”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深处。联想到现在教育对班长功能的定位,班长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各种利益(评优、评先、评选);当班长是锻炼一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的机会;当班长还可以更亲近老师,得到更多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班长应该是为大家服务的岗位,我们恰恰忽视了其最本质的功能定位。班长不仅仅是个“官”,也应是同学们的勤务员、及时雨。家长的包办代替让我们忧虑,孩子成了家长角逐班长职位的傀儡,这是严重错位的事情。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的事情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过度、过早地让孩子接触到成人世界的“污浊”其实是一件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