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发言人发言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发言人发言稿范文1
大家好!刚才,**副局长宣布了我的任职决定,对白河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同时,对我个人寄予了厚望。我首先对局党组的信任表示深深地谢意!我深知作为白河农中兼白河学区校长的分量,因为在他的背后是局党组的信任、是全体师生的期望、是几千名学生家长的重托。虽然,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开始后,我也参与了校长的竞争,参与了白河学校校长这个岗位的竞争,在这个竞争过程中,毕竞不在其位,也未谋其政,当今天真正走上其位的时候,我确实感到了担负校长这个责任的重大。但是,一是好在在李校长带领下,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变,学校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学校管理走上规范化和正规化轨道,教育质量也有了较提高,为今后的学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好在学校有一支责任心强,敢于负责,善于管理,团结奋进的管理队伍;三是好在学校有一支年轻有为,敬业奉献、积极向上,忠厚笃实的教师群体。这“三好”,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行动的标杆和精神的动力,因此,有了这“三好”,我将有信心带领大家把白河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各位领导,在座的熟悉的或即将熟悉的老师们,以后,我们就要一起共事了,大家将急切地认识我、想了解我,我也同样尽快地想了解大家,熟悉大家。在此向大家说五句话,与大家共勉,作为与大家沟通的基础,也作为今天的见面礼。
第一句话,勤奋敬业,不辱使命。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说过一句荡气回肠的话:“不要问祖国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拾人牙慧,我也对自己说:“不要问白河农中和白河学区能带给我什么,而要问我能为白河农中和白河学区做些什么。”我在想,老师们也可以对自己发此一问。“激情成就梦想,热情铸就事业,真情造就发展。”没有激情做不成大事;永葆热情才能真正办好教育;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付出一腔真诚和一片真情。我想很多时候人是凭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做事的,这是我们成就大业和应对艰难的法宝。
第二句话,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古语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1 1是大于2的。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在我们这个浩大的团队里,即使只要是为了发展有不同的意见,那也是优美的和声,而不应该出现刺耳的杂音。
第三句话,制度第一,校长第二。 在学校,任何人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制度是我们学校文化的根本和前提,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制度的执行和坚守也是人治与法制的一道分水岭。制度关键在执行,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中,我们要特别强调执行力。
第四句话,追求细节,做好小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就是水平,细节就是管理,细节就是形象。追求细节,就是追求一种精致化的管理。我们的学校,规模大,就越要精致化,越不能粗放型,粗放的管理是害已害人的。至于说到小事,我认为小事就是大事。立大志,做小事。做教育,需要这样一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需要宏阔高远的视野,更需要精耕细作的勤恳。
第五句话,成就教师,发展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教师来说,发展教师是校长的第一要务,但教师的发展需要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将搭建舞台,提供环境,创造条件,适时鞭策,重在激励。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要造就适合学生的教育,而非造就适合教育的学生,所以,我们要改造和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我们将不懈学习,建构和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为培养独特人格和卓越才能的学生,我们任重而道远。
新闻发言人发言稿范文2
大家好!经过了半个学期的接触,我们可以说是老熟人了,大家的到来,一方面是对学校和我的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代表我班所有的任课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你们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关怀的,你们的孩子会引以为荣。我再代表七班所有的孩子对你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今天的会议有五项议程,一是发奖;二是介绍一下我班的期末考试情况;三是谈谈我班的学生及学生治理问题;四是请几位学生谈谈致家长的悄悄话;五是自由互动交流,请家长们交流一下治理孩子的宝贵经验。
一、发奖
这次,我设了很多奖项,用以表彰这一段时间在学习以及在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做出表率的学生。首先请主持人出场。(幻灯片演示获奖学生名单及荣誉称号)
在颁奖过程中,我看到了获奖者的惊喜,也看到了没有获奖的同学不服气的眼神,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获奖者表示祝贺,并且真诚的鼓舞那些今天没有获奖的同学下次争取吧。
二、我班的期末考试情况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半个学期以来学习情况的检测,具体情况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分析。
1、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动力不足,没有竞争意识,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做什么事懒惰的人比较多,怕动脑子,怕动笔,怕记,怕背,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贪玩而浪费时间造成上课状态不好。比如魏佳欣、郭馨蕊、李嘉庆、时悦等,这些学生有智力,如果在学习上再刻苦努力些,成绩一定会提高很快。
2、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不抓紧时间,发现问题不向老师提问等等。比如孙静、栗宜、刘晓芙董长月等。上课教师有时也教孩子们先进的学习方法,有的孩子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有的同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希望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少数学生行为规范较差,喜欢插话,好动,注意力难集中。自我约束力差、自己的东西有时整理不好,导致课上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有的同学上课说话,做小动作,有的同学喜欢攻击别人,和同学关系相处不好,有的同学对班集体漠不关怀,有的同学不情愿承担责任等等。如康明宇、王文奎、田春鹏、孙明阳等,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家长及早发现孩子的思想动向,及时和老师联系,不单单听孩子的片面之词,及时帮助孩子改掉这些缺点。
4、作业习惯差,作业完成质量低,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没有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的习惯,不懂就不懂,作业做错了,没有及时进行订正。很多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知道学不懂得问。这个问题我和学生们谈过多次,效果不太明显,在这里,我代表所有任课老师向大家表明,每一个老师都不会拒绝一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不管这个问题有多简单,即使是1+1=2的问题,你不会就得弄明白,学问学问,就是边学边问的过程,你提出的问题越典型,说明你学的越透彻。希望家长多鼓舞孩子不懂就问,不要有什么顾虑。
5、不会听课,不懂得如何做笔记,如何融入新的课堂。粗心马虎,常丢三落四,有的好学生,甚至忘记带作业等。在这方面我班的隋玉家、张虹、苏冬梅、王璟煜可以说是每个学生学习的楷模,当然,在我多次督促下,很多学生都朝着他们的目标努力了,课上做的都比较好,知道如何听课了。
6、个别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的学生会在放学后不及时回家。我希望家长能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学习,这样他们会学得更轻松更有效。
三、我班的学生及学生治理问题
初一是一个打基础的时期,对中学的学习生活还有一定的新奇,没有初三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应该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但这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一个分水岭,总之,初一,是初中阶段打基础的时期!家长和老师总是觉得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如小学时期听话,很喜欢顶嘴,所以常说他们"越长越不好管了"。实际上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分析,这是少年时期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的反映,是人生第二次抵抗的具体表现,父母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更应该讲道理,态度不要粗暴,语言不要挖苦,要讲究分寸。如果还用小学时期的简单说教是不行的,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水平,使他们提高了认识又明白了道理,只要从内心服气了,教育效果就是良好的。
有的家长跟我反映,自己跟孩子再三嘱咐,让孩子在学校一定好好学习要听老师的话,要按时写作业等等,可学生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这些简单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你并不能陪孩子上学,你不能坐到教室里看着孩子学习,他们在家长面前可能百依百顺,可到了同龄人当中,有了自己的自由空间,他们会按照自认为正确的方式生活和学习了。这样就必须加强家长和老师的联系,这也是我们开家长会的初衷。我认为,对现在的孩子进行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能过激。
家长要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平时要和孩子多交流,询问学习情况,不能等成绩出来了,问题出来了才想到去关怀孩子。比如,孩子回到家你可以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奇事?你喜不喜欢你的同桌?你的数学老师讲课有什么特点?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今天上课给老师出难题了吗?等等。平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也有利于家长选择合适的机会,采纳适当的方式平等的进行教育。特别是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以前我教过的一个女生,她的家长和她交流是通过笔谈的形式,把要对她说的话写在纸上,留在她的写字台上,她有什么想法,意见和不愿当面说的话也写下来,留给父母,这种方法很好,彼此都幸免了情绪上的问题,也很容易接受。当然,我不是说每个家长都采取这种方式,只要是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新闻发言人发言稿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课程 教学方法
教育部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确定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路和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以及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广大国民关注的焦点之后,显得更为突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直接关系到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人文素质课程上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有效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必须寻找提高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坚持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高职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学会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综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辩论、对话等,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性的控制和引导。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学深,进行自我教育。实行讨论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我们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讨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出问题,在学生做了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组织讨论。这样组织讨论,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讨论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创造力得到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灵活得多、生动得多,没有那么多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理论,内容形象、直观、有趣,而且能把学生关注的热点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吸引学生,找到与学生思想的契合点,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很多还可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选用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典型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思考,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第三,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与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案例教学能将那些活生生的事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方式或影视直观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记忆,并能保持长久,甚至刻骨铭心。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实施案例教学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选择案例。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选择的案例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第二,让学生分析案例、提炼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案例,提出一系列逻辑性的问题,并在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逐一回答,使学生不断接近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实质。第三,教师再次分析案例。教师就所选案例提出的一些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分析审视,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
三、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和启发,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的引导。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在人文素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用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促使每个学生的大脑不断受到信息刺激,发现更多的问题,进而思考更多的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密切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用科学的理论启发高职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人。”高职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较强自尊心的主体,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因此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录像、电影等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抓住教材的教育点,选准学生的动情点,将课上得入情入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运用情感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引导、感染作用。首先,教师要有感情,包括对的真正信仰,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爱护。如果教师自己信念动摇,对党和人民缺乏深厚的感情,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不会好的。其次,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师应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就业、学习、恋爱、同学间矛盾等问题。当然,情感运用必须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指导。情与理是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两个基本因素,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以情感人是手段,以理服人是目的。只有情中有理,理中蕴情,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社会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下大力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现实感、认同感。我院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社会锻炼、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职学生人数大大扩充,传统的由任课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实施难度相当大,迫切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自主性更强的社会实践方式方法,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勤工助学、职业训练等。二是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平时社团活动、道德文明实践活动、人际关系实践等多种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会、班团干部组织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资源统筹整合,让专业实习实训同时成为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的平台,使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这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四是实践教学与择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教育教学应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如何结合学生的就业展开,不断创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运用动态视频、动画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以多种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刺激,激发他们学习抽象理论的热情。在教学中,要在坚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托课堂、粉笔与书本的单调、枯燥、死板的缺陷,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运用的日益大众化,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正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将多媒体教学引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可以运用红色经典、革命故事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运用网络技术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他们求知欲强、学习效率高的特点,从而能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课件水平和质量,丰富教学的场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将课堂的形式由单一的教学者讲授变为多维形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也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要求,可以弥补人文素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的缺陷,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无定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上述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互动和交替使用。因此,寻找某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并非明智之举,而综合教学法的运用才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新闻发言人发言稿范文4
人文大众期刊十年记录,奠定行业数据挖掘基础
该书副主编张立代表出版方首先发言,他说:本书的出版,不仅是人文大众期刊十年的记录,也是龙源十年发展的记录。在互联网信息泛滥的情况下,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化、商业化历程艰辛,目前国外还没有类似的案例,从这一层面来讲,《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体现的“数据十年”,从最初的杂志排行数据,到后来的篇章排行数据,再后来是类型期刊的数据分析,再到城市阅读排行数据,从数据挖掘角度的创新和细分,我们看到了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路径。龙源完成了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我们下一步真正做大数据挖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补充说,《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从数据的角度,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需求分析。这个数据其实可以引导出商业模式。将数据建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输出――数据应用打造一个链条,在这个链条上进行更有意义的价值挖掘,也许商业模式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龙源数字传媒集团将继续深入合作,以该书的研究成果作为新起点,结合互联网+、全民阅读以及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开拓“产学研”研究的新空间。
该书主编汤潮介绍了该书的特点和龙源以人文大众期刊作为发展方向的缘由。他认为,除了人文大众期刊是中国主流的优质内容代表外,期刊的特点是最符合互联网发展生态的,比如期刊的精品权威特征、分众个性化特征,连续出版的更新特征。每一本刊物都有其特定精确的定位,也就是一个精准服务的社区圈子,这与今天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几乎都是完全重合的。他介绍,《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主要进行了2005-2014这十年期刊数字化阅读数据分析,由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用户数据构成。用户的阅读行为留下了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较全面和清晰的足迹,这是该书的价值所在。未来,龙源的数据研究需要上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不仅要使用大数据的工具和理论,也要符合当下数字出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个性化、智能化和精品化的方向。对于出版业来讲,要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联系起来,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将对我们的用户端、社会端和商业化的发展端提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该书编委会成员李频说,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龙源的发展,记录了我们国家大众人文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传播逻辑和传播规律提供了一个样本。这两个价值是很鲜明的。或许我们现在说龙源的价值、龙源的地位可能还真的早了,在人类期刊传播史上可能还真难找到一个机构,为中国的人文期刊传播做到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传播。这里又关联到两点:前不久有学者提到其实在人类传播史上,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这一点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龙源正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这本书是从侧面记录了龙源;还有一个侧面是记录了龙源的期刊研究,记录了龙源十年的发展和记录了龙源所组织的人文社会期刊传播的研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该书编委会成员陈丹对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写的序里关于龙源的评价表示赞同,就是龙源是一个“忠于使命、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企业”。关于这本书的意义,她说,该书是期刊数字化阅读的第一手数据记录。做传播学研究,一手数据的记录更为难得。该书收纳的研究者在2005年、2006年写的文章,现在看起来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但那是按当时的视角去看的,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至少是一种记录,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和观察。这本书十年梳理下来,其实也是对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的反观。数字内容产业的内容形式,包括技术、终端以及它所涉及的领域甚至包括它的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完善、不断多元化,此书的价值不可小觑。
作为本书的参与者,陈丹也对下一步的数据研究工作提出了思考和期待。她指出,针对目前数据的静态特征,还需要在动态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动态数据的价值,另外,可以将相关的企业、相关的研究机构都联系起来,在数据的开放性上多做文章。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挖掘数据更多的商业价值。
为传统期刊转型提供参考
《中国期刊年鉴》主编段艳文说:龙源用十年的时间磨一剑,为期刊业界献了一份厚礼。我们的传统期刊人在办刊的时候更多应用传统办刊思维,缺少对读者阅读的数字分析,往往关起门来办刊,凭自己喜好办刊,缺少来自读者反馈的数据。龙源的这份报告通过十年的时间从单刊到单篇,从PC端到移动阅读端,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城市阅读,为我们展现了读者在线阅读付费阅读的大数据分析,解读了十年付费阅读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科学办刊提供了一个参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新媒周刊》主编马雪芬说,龙源在国内做数字人文大众期刊的平台本身就填补了一个空白。人文大众期刊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单刊力量薄弱,制作数字传播或者是经营移动产品的开发都很困难,而龙源却将这些人文大众期刊汇聚形成了一个优质内容的集散地。另外,传播的研究是定量与定性并行,如果能够用数据来解决定性的问题,就能够用科学印证主观化的内容,这是龙源数据下一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课题组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对《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的出版和龙源的社会责任表示高度肯定和赞扬。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期刊和传统期刊是相生的关系,因为在传统时代成为“过刊”的内容,在数字渠道上还可以无限延伸,为期刊内容提供无限的长尾效应。未来大数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把产、学、研各个方面的渠道和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将这一研究深入下去,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刊社代表《军事文摘》副社长唐耀说,我们算是龙源TOP00活动以及这本书的受益者,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们的刊物是小众刊物,正是因为数字化的传播,才让我们找到了信心,让我们看到小众期刊在网络上也有受众人群。对我们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精确的人群,帮助我们更好地为这类人群服务,这是我从中获得的启发。
为全行业数字化探索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