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阅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范文1

世界上有很多非常伟大的企业都实现了这样的变革。比如苹果,它不仅是个人电脑的创新者,几年前它又创新定义了手机。还有微软、谷歌等,这些企业都推动了模式的变革。

作为中国数字出版领军者,中文在线所做的事情恰恰也是对出版产业商业模式的革命。传统的出版流程是,先创作,然后交给出版社(出版社可能会拒稿),接着是排版、印刷,最后制作成书,再通过批发零售环节到达读者的手中,整个过程会有十几个环节。中国地域庞大,一本书到达一些乡镇,最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1999年,一个外国人创新了一种模式,他把后面的环节都省掉了,读者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下单,然后递送给读者,这种模式叫网络书店。但是网络书店仍然需要物流。

中文在线创造的新模式,能把整个产业链压到最短,作者在网络上创作,直接成为出版物,读者很快就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我们把以前的十几个环节变成三个,这叫做数字出版,被称之为人类出版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为什么我会选择做这样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1999年,我还在清华大学读书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想法。2000年,我参加了中国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用的就是中文在线的创业策划书,最后获得上百万美元的创业融资。这个理念在那个时候提出以后,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和追捧,包括巴金先生。于是在2000年,在巴金、余秋雨等作家的支持下,我们共同成立了中文在线。

但是很不凑巧,中文在线成立之后,偏逢纳斯达克一路狂跌,其中互联网公司受损最大,好多公司的市值跌到5%,所以所有的投资人都不再愿意做投资。但我决定继续下去,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垫资,等自己的钱用完之后就借钱,到后来借不到钱了,我就在外打工赚钱养活公司,当时公司很小,只有几个人的团队。

2001年泰德收购了中文在线。接下来的3年,中文在线没有发展,直到2004年,我从泰德手中把中文在线再买回来,再次回到清华创业园几十平方的地方重新创业。今天的中文在线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出版平台,每年出版物超过50万,包括时下最畅销的莫言小说,以及十文件都在中文在线上,覆盖面超过了60万。

回顾过去13年的创业历程,我领会最深的是坚持。尤其是在做革命性创新的时候,会受到非议和冷嘲热讽,这个时候要坚信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向你的目标去努力。

从创业之初,我们一直坚持这个理念:数字出版是未来的方向。

整个数字出版产业从零到今天已经超过了1000亿的格局。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和文化创意并列新兴产业。美国《新闻周刊》在2013年1月1日停止了纸制版,只出电子版。全国出版人有一个预测,2018年数字出版会成为世界主流。

数字阅读范文2

“从北青报到北青Pad”,在建党90周年党报(刊)事业发展成就展的北青集团展台前醒目地标有此广告语。从字面意义已可见传统报业对数字化转型这一蝶变的理解与决心,这也与“报纸消亡论”有些不谋而合。只是需要说明的是,内容不会消亡,消亡或被革命掉的应该是承载内容与产品的形式,即介质。而与此相关,如果媒体内容的载体改变了,那么内容也会与之前发生很多改变与衍生,例如付诸于数字终端之上的媒体内容会逐渐走向更加复杂与多元的市场化,会在销售新闻信息之外产生其他的延伸服务。于是,媒介生态的产业链也会由此而爆发又一次的革命,未来我们获取新闻信息和实现许多其他诉求会融合并轨在一个渠道进行,今后新闻媒体的内涵与外延也将会有全新的定义。

iPad要革传统媒体的命?

20lO年,一场由苹果iPad引领的移动终端革命波及全球,平板电脑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区别于电脑与智能手机,然而又兼具很多特性,并且抢眼的“移动”魅力与随心所欲的应用体验着实吸引并吻合了当下受众的消费需求。同时,iPad也在阅读领域深深地影响并启发了媒体的变革。从2010年至今,国内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加入到iPad化的队伍中,选择将内容在iPad上线或许是顺应时展的必由路径,但如果只是简单盲目地跟从与追随,而没有真正对iPad阅读方式的受众体验做深入探究,没有持续稳健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恐怕也只能像是投向茫茫戈壁的一粒沙,会毫无声息地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因为,对传统媒体来说,移动终端在数字化的今天已经严重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内容编排与产品服务与时俱进,这给了媒体更多发挥和想象的空间,是挑战也是机遇。纸质阅读是线性的、连续的,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深入研读、品味细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阅读者的抽象思维能力,而移动网络阅读侧重于形象思维,满足快餐式、浏览式、碎片式的受众体验。

目前,国内很多传统媒体已选择了在iPad上线,媒体特性与资金实力的不同铸就了各自不同的呈现方式和实际效果与收益。与北青选择自己开发和运营移动终端不同,更多的媒体选择了与苹果合作,借助对方的强势平台展示和销售自己的内容,如人民日报、南方报业、中国新闻周刊等等。《新闻晚报》副总编辑韩自立认为,和iPad合作最大的问题在于双方有没有把结合点看透,在内容的互动、赢利模式、打造结合点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摸索。

据了解,眼下能够在iPad稳居下载排名前列的纸媒往往拥有自身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如果一些媒体只是做“搬运工”,仓促上线后简单地把内容搬到iPad上,再频繁地修订版让读者更新,这无异于是在漠视iPad的媒体特点和读者的阅读习惯。

数字化让传统媒体更灵动

正如北青Pad制作团队所形容的一样,移动阅读终端是一场媒体的革命,它分别在材质、平台、体验和功能等方面实现了超越。“纯粹阅读的报纸即将成为历史”,移动阅读终端高度注重用户体验与个性化需求,很多时候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它们不仅把内容资源的供给成本降低,而且延伸到更有想象力的丰富应用中,为用户提供好玩、便宜、高效、多选择的阅读解决方案。

在移动阅读终端上,读者可以通过连接无线网络阅读到感兴趣的报纸和杂志,最新资讯触手可得。而更为人性的是,媒体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实用价值,通过微博、社区网站等与他人实现互动。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所说,“现在新媒体的一个最大特点是点对点,有网状传播,所以它可以聚集、互动、链接。如果iPad要成为主流性的传输,它一定要适应这样的网状传播。”

反观媒体人,由传统媒体转变到新媒体,载体变了,内容变了,方式和渠道也变了。一系列的改变起点于人又回归于人,即有了受众的需求于是产生新的产品与服务,由此投射到内容生产者――记者与编辑,他们会顺应并探索出更为先进的传播方式。北青集团新媒体部负责人王磊说,“数字化时代的记者应该是全媒体型”,即记者要具备新闻采集的多项技能,除传统要求外视频等新技术手段也要掌握,在新闻理念上要有突破,并且在实践中全媒体记者也能更加真实地感知到自己的价值。

在未来,数字化阅读方式势必要求每一个媒体从业者都思考内容与服务的开发和应用,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关注用户的个性需求和独特体验,这是媒体人的角色定位。北青Pad的研发和问世,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本土传媒力量在数字化终端平台的尝试与开拓。据北青新媒体部负责人介绍,北青Pad不仅仅是服务于北青集团自身旗下的传统媒体,而是采用了开源特性,投入市场后会欢迎同行传统媒体的加盟与合作,吸纳更多的国内传统媒体共同打造这一更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数字终端,为纸媒的转型和发展寻路。

形式真的大于内容么?

数字化时代,媒体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了革命性突破,这也给作为内容生产商的媒体提出巨大的挑战,要如何顺应时代?要如何挽回流失的受众和读者?要怎样和终端生产商谋得利益实现双赢?对比新媒体,过去的传统媒体生产流程和盈利模式更倾向于单一,如今的媒体要做转型就一定要转变观念,媒体概念要由从前的狭义转变为广义。

数字阅读范文3

>> 关于数字时代提升文化传播力的思考 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阅读的思考 教师阅读的文化思考 关于档案数字化的思考 关于汉台区数字林业建设的思考 关于数字时代历史教学的思考 关于数字艺术教育的思考 关于“山寨文化”的思考 关于电视文化的思考 关于文化强国的思考 关于文化养老的思考 关于山寨文化的思考 关于“旅游”的文化思考 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工作 数字阅读下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作用 探究关于数字阅读与图书馆的危机 对数字出版与未来阅读的思考 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思考 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孙桂华.数字化阅读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1(7):61-63

[3]聂震宁.出版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J].现代出版,2013(1):5-10

[4][5]屈明颖.全民阅读 当下数字阅读发展趋势解读[C]//柳斌杰,邬书林.中国出版年鉴2011.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2012:262-263

[6]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 增势均强于传统阅读[OL].[2012-05-16].

[7]朱咫渝,史雯.新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的审视[J].现代情报,2011(2):26-29

[8]爱立信报告称中国农村手机拥有率升至90%[OL].[2013-04-16].

[9]邴正.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1994(1):59-63

[10]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 2008(5):132-136,144

[11]常凌翀.数字时代阅读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出版广角,2012(11):80-81

[12]周宪.重建阅读文化[J].学术月刊,2007(5):5-9,19

[13]刘艳妮.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1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5]张红艳.关于3G时代建设和完善手机图书馆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2):24-27

[16]张晓武.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和希望(上)——风起“云”涌的变革与趋势:专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3):40-43

数字阅读范文4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资源

中图分类号:C252.65

一、“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主要有四层含义:第一,阅读内容数字化,即将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进行数字加工,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第二,阅读载体数字化,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等数字化终端取代纸张,读者通过这些“屏幕”显示来实现阅读;第三,数字阅读是双向、互动式,读者阅读数字资源的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得,通过网络与作者、其他读者跨越时空分享,读者也可以作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通过网络发表作品;第四,数字阅读受权限约束,有些数字资源不是付费就能获得,因版权、隐私等原因,仅限于部分甚至极少部分有权限的读者阅读。对图书馆而言,“数字阅读”依托于丰富的数字资源和阅读平台,依赖于读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依赖于图书馆馆员的导读服务,读者、数字资源、阅读平台、馆员四项基本要素构成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是指图书馆根据数字阅读发展规律和需求,将服务于数字阅读的理念贯穿于图书馆阅读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读者信息获取能力及馆员导读能力培养中,使其形成内在的一致性、关联性和持续性,从而接纳和满足每个读者的数字阅读需求,使读者数字阅读得到图书馆全面支持的体系。

二、图书馆建立“数字阅读”体系之必要性

“数字阅读”的优势非常明显,电子资源内容丰富,获取时效性强、成本低廉,阅读环境开放,携带方便,查阅、拷贝快捷便利,互动性强,深受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欢迎。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阅读规模不断扩大,下列图表就对出版物阅读率数据进行了统计。

出版物阅读率数据统计表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传统阅读处于萎缩状态,期刊和报纸的阅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只有图书阅读一枝独秀,阅读率有所上升,但增长幅度不大,仅为4.6%;而数字阅读的增长率达15%。实际上,近几年来纸质书刊边缘化的速度已加快,全球最大的网络书店亚马逊的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纸质平装书的销量;国内的当当网也开始销售电子书,京东商城紧随其后,纸书网络巨头集体出手,加速了数字阅读的普及。随着网络的覆盖,数字阅读还会持续增长,数字阅读趋势势不可挡,读者已步入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的组织者和传递者,面对读者阅读方式的渐变,应及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顺应读者数字阅读的需要。目前,面对数字阅读的挑战,许多图书馆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图书馆阅读平台的搭建不够完善,数字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内容不够丰富,读者培训不到位,馆员导读能力不强等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数字阅读的效果,图书馆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体系,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信息获取的易得性和无障碍性,为读者营造良好的数字阅读环境。

三、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的建设

阅读平台、数字资源、馆员、读者构成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的基本要素,阅读平台是数字阅读得以实现的“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是数字阅读的核心,馆员是数字阅读的引导者,读者是数字阅读的主体。图书馆要建立完善的“数字阅读”体系,就必须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

3.1阅读平台―――数字阅读的依托

图书馆的数字阅读平台是图书馆网站,各图书馆通过网站来揭示本馆所拥有的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图书馆的网络配置已很先进,网速不再是束缚“数字阅读”的主要问题,网站开放互动程度是目前阅读平台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多数图书馆网站的实际情况是数字资源“开放”受限、“互动”不足。有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者还是受到了地域限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跨时空的开放。许多图书馆的网站会让读者感觉到很“寂寞”,数字资源静静地陈列在那里,读者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只留下登录统计数据,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没有任何交集。理念先进的网站会有在线解答、留言、读者信箱等“互动”服务,但这种“互动”往往限于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的互动很少甚至没有,这样往往满足不了读者对阅读的共享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的需求。图书馆网站应设立身份认证、用户评论和推荐、读书沙龙等模块,实现用户跨地区登录阅读,实现兴趣相同者之间的阅读分享与互动,以实现数字资源利用最大化、阅读效果最佳化。

3.2馆藏数字资源―――数字阅读的核心

3.2.1充实数字资源

建设丰富的馆藏数字资源,除了适当增加各种数据库的购买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充实数字资源,例如馆藏纸质资源数字化改造、自建特色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加工整理、图书馆资源联盟的建立等。国内许多的资源提供商由于顾虑版权以及极有可能的收益不足等问题,不愿意花大价钱将优质的版权作品数字化,图书馆收藏的很多优质的纸质图书、“珍本”“善本”及能体现本馆特色的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资料缺少数字形态。因此,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在遵守著作权法的前提下进行馆藏文献数字化改造,对已购买的数字资源进行补充,纸质文献数字化改造充实馆藏数字资源的同时也保护了馆藏文献。图书馆自建的数据库是根据本馆读者群的需求挖掘本馆馆藏和地方资源而建立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网络信息资源浩如烟海,图书馆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鉴别、整理并以连接方式提供给读者,为读者开展信息导航服务,这种服务方式节省读者的时间也充实图书馆的数字馆藏。最后,图书馆应建立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图书馆联盟,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数字资源的需求。

3.2.2优化数字资源

数字化阅读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也成为图书出版商和数字信息运营商竞相逐利的新领域。他们各自为政,交叉收集处理大量信息资源,致使同一类型数据库的内容重复率增高。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权衡利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斟酌引进数字资源;对于已引进的数字资源,要跟踪使用情况,对利用率不高的坚决剔出,力争做到馆藏数据资源的优化。优化数字资源,能够确保数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节省读者时间的同时也节约采购经费。

3.2.3宣传数字资源

很多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是“酒在深巷无人识”,其利用率不高,大多数的数字资源均未能被充分了解和利用。数字资源宣传要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对数字资源进行二次归类整理,将相似或相关的数字资源进行链接;然后对不同需求的读者进行数字资源推送服务,在做好读者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M软件、电子邮箱、电话等联系方式向不同读者发送符合其专业及兴趣爱好的数字资源的相关信息,把数字资源直接推送给真正需要的读者,再根据读者的反馈向其宣传其他相关数字资源。

3.3馆员―――数字阅读的导读者

在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馆员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馆员不再仅仅是图书管理员,更多的是担当了数字阅读“导读员”的角色,需要负责指导读者使用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正确而科学的使用方法。馆员要当好“导读员”,必须具备知识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3.3.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鉴于数字阅读发展迅速而大多数馆员的综合能力还有欠缺,图书馆应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着重培养少数条件较好的馆员,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有针对性地对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链接,确保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数字资源咨询服务。

3.3.2建立内部讲师制度

数字阅读时代,每个馆员都是“知识导读员”,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为了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图书馆可以选择业务能力强的馆员充当内部讲师,对其他馆员进行培训。内部讲师培训针对性强,培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小,能够根据文献资源的更新、变动情况制定更进一步的培训计划,内部讲师培训能够有效提高馆员数字阅读导读能力。

3.4读者―――数字阅读的主体

数字阅读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数据商出于保护数字资源版权的考虑往往采用不同的阅读软件,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使用方法五花八门,读者靠自学全面掌握众多数字资源的内容和使用方法比较困难,需要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3.4.1常态化培训

读者信息素养教育是个老话题,图书馆管理层也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纷纷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培训,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原因在于大多数图书馆没有建立持续的、长期的培训机制,只将培训作为图书馆举办活动的一项内容,使信息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图书馆应改变现状,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如:借助图书馆网站以网络教程的形式进行培训,课件长期挂在网上,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建立图书馆内部讲师队伍,利用内部讲师对读者开展日常培训工作,拥有自己的讲师队伍是开展长期读者培训的保障。定期聘请外部讲师,对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信息业务进行培训。

3.4.2差异化培训

信息技术经过十几年的普及,现如今读者已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信息需求细分化越来越明显,培训进入了个性化时代。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内容和模式的差异化培训,并将培训安排做公告,读者根据需求选择培训课程,也可以提前预约培训内容和时间。

四、结语

“数字阅读”它的电子资源内容丰富,获取时效性强、成本低廉,阅读环境开放,携带方便,查阅、拷贝快捷便利,互动性强,数字资源是数字阅读的核心,因为“数字阅读”有非常肺腑的数字资源,不仅能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还能培养图书馆馆员的导读能力,因此,应该加强数字阅读技术平台的搭建,这样才能为读者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靳艳华. 数字阅读时代的图书馆服务[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02:46-48.

[2]常向阳. 基于数字阅读的图书馆服务[J]. 图书馆学刊,2013,02:83-85.

数字阅读范文5

关键词 图书馆;数字阅读;内容服务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5-0146-02

伴随着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内的IT设施已经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进行构架,只需要进行“定时定制、随时取用、按需付费”。所以对于现在的图书馆来说,应该更加重视内容方面,而阅读就是内容服务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有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9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3.38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一半左右,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如今的社会网络化发展十分迅猛,人们纷纷开始借助网络来获取信息。在这种大环境下,图书馆必须开创数字阅读这一方式来更好的发展。

1 数字阅读的概念和特点

如今社会数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阅读形式也从最开始的依靠实体书籍的书本阅读逐渐转变为了现在网络化的数字阅读。数字阅读就是指人们通过数字化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的获取以及传递,是不分场合、形式以及载体的,例如像电子阅读器、网络浏览器或者电子书等任何数字化的终端都可以进行,并且有多种格式例如文本、多媒体或者是图像等可以自由选择,既可以是具有社会型阅读,保证其交互性,也可以是个人阅读,保证了阅读的私密性。数字阅读的特点可以简要地概括如下。

1)阅读方式主要以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需要借助屏幕的阅读方式。我国于2009年4月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全民的阅读情况,从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在线阅读在各类的数字阅读方式中位于首位,占总数的15.7%,手机阅读紧随其后,占总数的12.7%。

2)数字阅读在即时性和选择性方面的特征更为明显,同时相应地降低了注意力的时长。人们一般在进行数字阅读的时候不会一开始就阅读全文,而是优先选择快速的浏览标题、文摘、目录、参考文献、关键词以及其中的图表等,如果感兴趣再打开全文。

3)数字阅读具有跳跃性和非线性。因为数字阅读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网络链接,所以人们在进行网上阅读的时候感觉也不会非常连贯,而是呈现跳跃性,获得的内容或许也并不完整,只是一个个片段。

4)数字阅读在我们的生活各处可谓是无处不在。不管是在床上还是浴室或者上下班的途中,移动式的数字阅读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相比起纸质阅读来说更为便捷、灵活。

5)数字阅读和休闲娱乐往往是相伴的,目前对于未来用户的行为来说,休闲娱乐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到多媒体等数字化形式的推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静态文字阅读的形式了,而是希望阅读可以从视、听等多个方面将全身的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实现全方位的三维阅读。

6)将数字阅读和其他的元素进行混合搭配,目前云阅读和在线阅读仍然在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网上的阅读社区,围绕某一个作品为核心展开。在这个社区中拥有共同阅读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读后感或是分享自己阅读之后的感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当阅读融合了其他的各种元素,例如创作、讨论和评论等,阅读自身的定义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融合了写、传播与交流在其中,进一步丰富了阅读的内涵。

2 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开展

图书馆可以将数字阅读分为三个层面,即阅读引导、阅读提供和阅读互动,阅读引导和阅读互动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力量,为核心内容――阅读提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2.1阅读引导

阅读引导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所提供的数字阅读服务的开端,将信息内容以更多角度和深层次的方式展示出来,将馆藏以读者更容易使用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来读者就可以更为便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了。

美国国会图书馆在阅读引导方面提供的阅读服务可谓是个中典范,它的网站首页中就有非常明显的设计来对读者进行引导,首先是将读者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例如教师、研究人员、儿童等,不管读者是什么身份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适合自己的类别,从而看到更多的资源。其次是将推荐阅读以专题或者小栏目的形式展示出来,比如Wise Guide在每个月推荐给用户一些引人入胜的幽默历史知识或者故事;Popular Topics&Collections会将一些热点的话题或者叫多人关注的内容集合起来并进行展示,便于读者快速查找。总而言之国会图书馆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进行宣传和推荐,其目的是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到这座图书馆的馆藏到底都有什么内容。

2.2阅读提供

阅读引导的主要目的让读者可以更快更好地寻找到想要的资源,而阅读提供则是告诉读者如何更好的进行资源阅读,所以说阅读提供才是整个数字阅读服务开展的核心。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传统阅读服务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想要做的更好就要真正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使阅读方式朝着多样化不断发展。

1) 在线阅读。作为数字阅读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在线阅读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读者想要进行资源的阅读,只需要在网络上轻轻一点。在线阅读包括在线视频播放、网页浏览以及使用专用的浏览器进行阅读等,这些都是图书馆数字阅读服务的基本内容。同时图书馆还应该对其它的新型阅读方式进行借鉴,比如Google Fast Flip新闻浏览服务一样,为读者提供更为新鲜的在线阅读体验。

2) 资源下载。资源下载是指读者将图书馆的资源下载到自己的存储设备(例如手机、U盘等)或者是本地磁盘中,以便于以后长期保存进行阅读或者离线进行阅读。读者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无期限的进行在线阅读,所以需要将资源提前下载下来以便今后可以不受客观条件限制,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但是资源下载中会涉及到版权问题,所以图书馆应该对资源下载服务进行划分,按照版权将其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无版权限制的资源,例如网络上的免费电子书、开放的资源以及版权保护期限停止的资源等。图书馆应该积极的将这些资源收集起来提供给读者,便于读者查找使用。同时像唱片、估计、绘画、地图等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出这方面的优势将其展现和推荐给读者。这样一来读者面对的就是多重效果的综合感受,不再拘束于文字。

其次是有版权限制的资源。这种类型的资源读者不能下载保存全文,但是图书馆可以和出版方进行沟通,让读者可以对其进行在线阅读,然后限定章节数量进行保存。同时允许读者使用手机等移动数字阅读起来进行阅读,在资源到期后自动停止。这样一来保护了版权,二来便利了读者。

2.3阅读互动

1)邀请读者在阅读完之后撰写书评或者写下自己的感受,这一点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都已经做到了,不仅提供了专门的未知来发表书评,还会定期以电子邮件的形式邀请买过书的人发表自己的感想,很好地引导了深度阅读。

2)创设读者论坛。读者论坛是一个自由的平台,也是一个属于读者自己的空间,在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读者可以在其中自由的发帖和回帖。虽然内容上也比较繁杂,但是有效地拉近了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距离,需要论坛的管理员做好相关的工作,发挥自身的管理和引导职能。论坛可以让大家读书、评书、推荐书,具有为弧度这种程度的作用,并且将相同爱好和习惯的人们聚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的读者群,然后带动图书馆阅读文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昌茂.网络时代的数字阅读与图书馆服务创新刍议[J].电子世界,2012,23:128-130.

数字阅读范文6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阅读,网络平台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在任何地点去学习他需要的知识”。随着少年儿童逐渐成为网络阅读的主力军,国内建立了不少儿童在线阅读网站,但基于网站运营的原因,不少网站商业化,在开放共享、与课程改革同步方面具有局限性。目前,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让数字化阅读为孩子插上双翼成为可能。建设健康的阅读平台,让学生的网络阅读置于教师、家长的引导下,避免网络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迷失性”。顺势而为,我校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通过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注重交互、与课程改革同步,面向师生家长的阅读资源库,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出建设、应用小学课外阅读资源的模式,进一步推动课外阅读的纵深发展。

一、研究内容

(一)开发能满足各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需求的资源库。资源库将提供新课标推荐阅读的所有书目的电子书、阅读指导、阅读检测资源,形成与教学同步,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小学课外阅读资源库。

(二)研究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平台实现对接,在线阅读与课外阅读活动一体化,提高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的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研究。

(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源库应用管理制度,保证资源库的管理规范并确保持续更新、不断丰富、运行畅通。

(四)开展课外阅读资源库与课程整合应用研究,进行课外阅读微课设计,以应用促发展,不断完善资源库建设,提升教学教育质量。

(五)培养学生有效的网络阅读方法,形成健康积极的网络阅读素养,提高教师与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研究。

二、实施策略

(一)开展调查活动,明确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面向本校学生设计《数字化阅读素养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上网频次、上网途径、上网地点、上网从事的主要内容四方面。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从一~六年级各随机抽取二十名学生以“数字化阅读倾向”为话题进行了访谈,摸清我校学生的网络阅读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准确依据。

(二)建立阅读资源库,纠正“偏食”现象

小学生阅读多倾向于漫画等快餐式阅读,即使阅读儿童文学,也多选择幽默浅显的校园小说。根据学生这一“严重偏食”现象,我们在建立资源库时进行严格的甄选。先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园经典阅读推荐书目》为指引购置相关电子书、有声读物,制作导读微课等网络课外阅读资源。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我们可以引进一批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电子读物,分级推荐给学生。资源库平台所收录的电子读物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师生共荐,聚焦童心;二是题材多样,精选经典;三是学科整合,引进双语。让孩子们在阅读符合自身年龄心智的书籍时获得均衡的营养。

(三)提高平台丰富性,激发阅读热情

不断丰富课外阅读资源库平台,提高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设置阅读t望台,阅读资讯,展示儿童阅读新动态;设置阅读导航站,收录导读微课,为学生自主阅读行为精心导向;设置阅读留言板,记录阅读足迹,引发阅读火花;设置阅读研究院,收录教师阅读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论文、课件,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设置阅读展示厅,收录师生家长读后感、读书笔记、书评,在赏评中快乐前行;设置阅读加油站,指导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设置阅读广角镜,链接优质儿童阅读网,亲近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四)拓展阅读时场,培养阅读习惯

学校为学生开辟开放性的阅读场所,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班级读书区对学生实行全天候开放。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分为阅读推荐课、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和阅读分享课四种课型,由语文老师执教,写进课程表,确保不被挤占;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三十分钟设为“午读课”,由学生干部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阅读活动。每天0.5~1小时课外阅读作为常规作业写进《家庭作业登记本》。每周1~2小时网络阅读时间,中高年级学生每周登陆“阅读留言板”发一个帖子,此建议写进《课外阅读倡议书》。

(五)书香浸润校园,提升阅读温度

学校班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持续升温。如:“童书 DV展演”“童书跳蚤市场 ”“读书心得评比”“故事接龙比拼”“阅读之星评比”“好书推荐对对碰”…… QQ群、微信群、公众号、阅读平台,网上网下互相呼应,相得益彰,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