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必要性;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全脑记忆法;移情理解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62-01
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中重要的精神瑰宝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数诗词歌赋。本篇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初中生学好古诗词的必要性和教师应当教授给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策略和方法入手,对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初中生学好古诗词的必要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词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这种精神遗产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身心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诸如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各种能力都潜移默化地提升和增强。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古诗词对初中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1、古诗词有益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教学实践证明,古诗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无论是学生记忆诗词时的右脑开发,还是学生理解分析诗词时的左脑开发,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相应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具体说来,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在字、词和语法等等的学习具有极大的正面影响,一系列的古诗词的语言分子的作用特点决定了它时刻对学生的直觉能力和思维感受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记忆和融会贯通相关的语言知识,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发展和完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诵读和记忆古诗词的时候,是左脑的思维能力不断发展的最佳时期之一。一个能够学好古诗词的学生,不但具备完整的记忆水平和能力,而且还有敏捷的思维和反映能力,能够轻而易举地学好现代汉语等其他语文知识和常识。总之,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明显的,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2、古诗词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益影响
古诗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简单地说,古诗词给学生审美感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古人所书写的古诗词语言优美、耐人回味、朗朗上口。中国的古人在遣词造句时,往往会考虑很多的因素,包括语言的听觉美、意义美和押韵美。很多的古诗词读起来都非常得流畅,充分体现了我们汉语言的无限魅力和感染力,这是很多现代汉语中无法比拟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会发现古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象起来意境优美,时刻被美好和谐的氛围熏陶,这也是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诵读古诗词的原因之一。古诗词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第二个关键途径就是其字里行间所营造的意境更是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在我们现在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材中,多教授给学生的都是一些描写家国情怀或者是风景名胜的古诗文。诗人们就像画家一样,巧妙地使用字词,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运用自己想象的翅膀,遨游在先人给我们营造的画面当中,不用亲自去那个地方,就能够将当中的美景尽收眼底。总之,古诗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包括了学生对字词的美的感受和其中意象的美的感受,是提升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最佳内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将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终身从中受益良多。
二、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传授给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方法
很多的学生也并不是完全对中国的古诗词没有任何兴趣,其实很多的初中生都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时期,对很多事物都非常地好奇,恰恰是学习学好古诗词的最佳时期。他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尝试学习这些文化瑰宝,但是学习的成果并不明显。这正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两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传授给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方法:全脑记忆法和移情理解法。
1、全脑记忆法
在我们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一般都强调学生使用记忆的方法来掌握古诗词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讲过于单一、缺乏趣味,也不符合心理学的相关学习理论的指导。人类学家已经论证过,一个人学习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左脑和右脑都得到充分开发的状态。一个人的左脑一般是掌握人的逻辑能力,右脑一般是控制着人的形象机能。左右脑全脑学习的方法正符合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将文字和已经结合起来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的话,不但投入和产出的性价比很低,而且也没有开发脑,是不完整的学习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利用诸如疏通文意、理清脉络、情景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发大脑。总之,全脑学习法是学生轻松学好古诗词的重要方法。我们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遗余力地将好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的快乐学习的实现尽自己的能力扫清障碍、添砖加瓦。
2、移情理解法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2
一、多种渠道学习语文
我认为:语文教学虽有千头万绪,但我们如不能通过多种渠道教育熏陶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很难获得长久的成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如不能给全体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这个优秀又有什么优秀可言。我们应利用身边现有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音乐、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途径,通过语文课为学生带来一次次难忘的精神享受。语文课上如能合理的引入优美的音乐、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经典的名著故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语文的空间,让他们在听说读写中解决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都为学生带来较为持久的熏陶与影响。这比我们去教他们要好得多。
为了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能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能够读到一本令他(她)们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我尽我所能为学生筹集到优秀图书几百部,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需求。此外我还自费购买了几十盒录音带,数十部电影光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一直坚持利用语文课前或自习课等时间,为学生读《爱的教育》《草房子》等名著,这些能和孩子们心灵沟通的书,深深地打动着学生们的心灵,他们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动而感动,欢呼而欢呼,忧虑而忧虑……同时我还适时根据学生的情况改换教育形式与内容,如刚开学初学生吃不了学校生活的苦,心中对学习有厌倦情绪时,在语文课上我为学生读了《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领学生观看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学生在这种无形的教育中渐渐领会到了自信自强与做人道理。虽然一部书、一场电影、一次难忘的出游、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富有启迪的谈话并不能让一个学生完全成为一个好学上进的人,但日积月累持久的这样去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勇于进行教学改革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一边教学,一边读书,一边研究,勇于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近年来报纸、杂志等一些新闻媒体不断对语文教学进行口诛笔伐,当我看到自己一向钟爱的语文教学竟遭到如此的非难,心中自然是沉重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不断静心细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不懈的进行了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但如果用一个学者型语文教师的眼光来看我的教学,我的实践也许只不过才刚刚入门。我知道要想在语文教学中摸索出一点东西,没有持久的读书,恒久的实践是不成的。虽然,我知道路不很平坦,但我很愿一路坚持而往。我在教学中非常痛惜,一些学生竟用一种漠然的心态来对待语文,我知道没有领略过语文美丽的学生,对于他将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试想一个连自己本民族语言都无法热爱的人怎样用自己的智慧建设我们的祖国!而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的循循善诱,与富有艺术的教学,就能吸引学生积极的学习语文。
我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爱学语文,教师除了要立足课堂,提高课堂语文教学效率,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外广阔的生活中,从大量阅读各种优秀书籍中汲取营养。为了实践我的教学思想,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进行一系列新教法,如运用钱梦龙的导读法,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等,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我校率先将多媒体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约时间为学生拓展视野。同时课下让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我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拓展教学法”。语文就是在拓展中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
三、终生学习提高素质
一个合格的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怎样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艺术水平。为了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我主动购买有关语文教育教学的书籍,这些书籍补充了自己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无穷魅力,以及育人艺术的美丽,这使我渐渐迷恋上了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我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3
很担心,“转身说”会带来另一种实践歧途(事实上已经端倪初现)――只关注知识点能力点训练,忽视对课文内容与意涵的基本理解与把握。其实,那曾是我们一度追捧又继而抛弃的旧物。张志公先生“走个来回”的命题就是针对的这个。他说,语文教学需要有个“来路”和“回路”,既需要走入文本,也需要走出文本。繁琐的内容分析的教学方式一头扎进文本沉醉不知归路固然不对,但抛弃“来路”只要“回路”也并不靠谱。
愚以为,所谓“转身”,应当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转变。不直指语文教学的根本病症,实质性的“转身”就不可能发生。这个症结可能不在“教课文还是教语文”身上,因为它们还仅仅是在讨论“教”的问题,而事实上有问题的恰恰就是对“教”的过度钻营。由“教”到“学”的颠覆,可能是一种更为彻底的转变。这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从杜威、皮亚杰、维果斯基以来已不新鲜,道理也不复杂,但实践中却很难做到。这固然是教育的悖论使然,但语文教育理应有所作为。
立足于“学”的语文课堂有三个表征:一是学得简单。不要把教学搞得太复杂,教学设计九曲十八弯也许“显得精彩”,但是我们是否忘了,它易于孩子接受吗?又是否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种精彩就是一种幻觉与一厢情愿。二是学得自然。课堂应当是一种真实、生态之所在,是孩子可以舒展身心的地方,面对现实的压迫、教育的妥协,教师应努力撑起这片狭小的天地,如果没有这个有限的缓冲,孩子架不住现实的冲击,学习,便成了一种折磨。三是学得快乐。简单、自然的课堂当然快乐。我们暂时不可能逃开应试教育的影响,但我们是否能让孩子体验到“感悟的情真意切”与“表达的酣畅淋漓”?语文素养蕴含了理解世界与表达自我的主体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才是“语文的快乐”所在。我们是否常常会忘记学生的这些需要,而只记着满足展示教师的“深钻研”与“巧设计”?教师舒展了自己的表达欲与表演欲,而孩子只能亦步亦趋,又是否从起点上剥夺了学生的快乐?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4
一、教师泛读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童话世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整体感知,拒绝过分肢解,以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思想境界,以一种科学、正确的视角来对待语文教学。小学生喜欢听故事,但不喜欢搜肠刮肚地收集信息、整理思路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因为那样会破坏故事的整体性,影响学生对于故事的喜欢与理解程度。笔者主张,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泛读,以自己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无限的美丽想象,将他们带入那个瑰丽的童话世界。
在讲授苏教版童话课文《猴子种果树》的过程中,笔者就在文章泛读层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读到猴子的心理活动时,就加快语速,升高语调读出猴子的急切心情,读喜鹊、乌鸦、杜鹃对于猴子的告诫时,就放缓语气语速,以意味深长的口吻来读,读到最后,也运用自己的朗读技巧读出了猴子的懊丧与追悔莫及。可以说,这节课正是由于教师精彩的朗读,使得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既定的故事氛围当中,很好地理解了猴子所犯的错误在于没有恒心,没有主见,缺乏足够的耐心,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从儿童角度出发解读童话文本
一般来讲,童话教学课堂也有朗读、识字、解读文本几个板块的内容,其中在解读文本环节,以思想教育为甚。美中不足的是,很多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往往从我们历经生活磨炼后的成人心理出发,忽略了小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所固有的形象认知与直观思维,在随意否定学生的认知以迎合教材答案的同时,也抹杀了孩子们学习童话的兴趣,影响了我们的课堂效果。笔者主张,童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多角度、多维度地解读教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讲授苏教版语文教材中《蘑菇该奖给谁》这篇课文时,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们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小白兔敢于和骏马赛跑,敢于和强手竞争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所以妈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也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但有一名平时较为怯懦,很少发言的学生举手问道:“妈妈在家里总说我不够自信,让我和不如我的同学们多比较,这样会增强我的自信。老师,是妈妈错了吗?”我一时语塞,顿时感到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简单对教材的理解一刀切的做法是多么的愚蠢。于是和这名学生解释道:“妈妈的做法没有错,是因为你平时就比较自卑、谦逊,兔妈妈也没有错,只是想教育小黑兔不要自负,要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所以才奖给小白兔的。”学生听完以后露出了笑容,在以后的课堂上开始不断地举手发言,不但语文成绩有所提升,而且还带动了其他各科成绩的全面发展。从这件事中,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多角度、多维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是多么重要!
三、重视课外阅读,以童话为载体,给学生打开一扇真善美的窗户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言语形式;文本;文体;语感
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必经门户,比之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更为关键,更为重要,离开了具体可感的言语形式,语文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牢牢把住了“言语形式”这道槛,语文教学才能彰显本位意识。
一、细读文本,研究“言语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在解读课文时,教师一定要把自己从“情节与情感的旋涡”里解放出来,去关注阅读教学的本真―――言语形式。针对“典型”的言语形式,要去品味:这样的言语形式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够突出特点,强调表达感情?
例如苏教版第四册第22课《猴子种果树》一文写了三个内容大致相同的段落: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而每个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鸟儿怎么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而仔细推敲,鸟儿劝告的话语有隐藏着这样的语言结构:第一句“猴哥,猴哥,你怎么种呢?”这是“劝阻”。连叫两次“猴哥”是着急的表现,“你怎么种呢?”反问句又增强了劝阻的力量。如此,这一重点语段的教学,教师唯有致力于引导学生去“听故事,知结构”――“讲故事,用结构”――“续故事,化结构”这样的语言结构内化过程,学生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中的语言及结构,发展语言能力。
二、比较文本,揣摩“言语形式”
智慧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保持对言语的敏锐感受和谨严态度,引导学生触摸、感知、聆听、体验、感悟经典作品是如何让心与手保持完全一致,如何将最恰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的。比较对照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如苏教版第九册第18课《慈母情深》里有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王崧舟老师进行教学时,格外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梁晓声所采用的独特的言语形式。他让学生想想:这段话跟我们平时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一是倒装,二是反复。接下来让学生换比推敲――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而要这样写?学生通过讨论,就体会出了这样描写就像特写镜头,强化、突出了母亲的动作,学生对母亲工作条件的恶劣,母亲为全家操劳的艰辛就有了更深的体验。“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却是个秘密。王老师细心发掘语言因素,抓住这一个变式句,学生由此懂得了倒装的排比句式起着强调的作用。由此,语言形式和人文情感就水融了。
三、挖掘文体,选择“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类型有:记叙文、小说、说明文、散文、诗歌,此外,还有教材编者编创的“诗词故事”和以叙事、说明的形式介绍语文知识的课文。在进行言语技能训练时,针对不同的文体,教师在教学处理上应有侧重。
如苏教版第十册第22课《大江保卫战》属于新闻报道。有位老师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在突出“言语性”教学思想的同时,兼顾了此类文体的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教学构想,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让学生感受官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时,点出了写狂风巨浪是侧面衬托,写战士行动是正面表现的写法。朗读第4自然段时,抓住连长一连串的动词,体会连长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后,提示学生:动人的细节令人难忘,是让人物在新闻中鲜活起来的生命力。然后,让学生前后连起来思考第4自然段在取材和表达方法上与第2段有什么不同。整节课,教师没有让学生给英雄“贴标签”,而是让学生潜心触摸语言文字,一面接受情感熏陶,一面揣摩作者写作思路,领悟新闻报道类文章的写法。
四、读写结合,运用“言语形式”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大都是精选名家的经典之作,其语言、格式、表达方法等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典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课文的学习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时时受到写作的启示。
有位老师在执教苏教版第十二册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时,把教学的着力点不仅放在引领学生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上,还放在了文章怎样写上,并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设计教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他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按照游览路线写的;接着通过阅读分析,在品赏美景中梳理出每一处景点都抓住了最具特色的地方进行描摹的;然后还重点学习进洞的一段,让孩子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把自己最有感受、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得最详细;最后仿作。这样的教学让孩子弄清了写游记的基本方法。
总之,只有把语文教学的,像定位于“言语”二字,并抓住“言语形式”这一核心要素,才能使语感教学、语言知识教学和思想内容教学落到实处,从而提升语文智慧教学的价值追求,收到语文教学应有之功效。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李宏祥.言语性: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江苏教育,2009(12).
我的语文教学故事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激“趣”
当下,很多教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究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创设优美的课堂意境,以“情”激“趣”
创造诗意的情趣氛围——这是吸引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的必需,这种情境驱动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语文课,学生只有在和谐诗化的氛围中才能产生身心的愉悦和学习的冲动,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体验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中轻松、快乐、有兴味地学习。
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
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暑假去参观昆明大观园荷花节时拍的荷花的照片,让学生领略荷花的美,又以歌曲《荷塘月色》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情趣氛围中领悟生活的美,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
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设计巧妙的课堂问题,以“问”激“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问”的角度要巧,要能突破常规的思路。问题不要太深,让学生望而生畏;不要太泛,让学生信马由缰;问题不要太多,让学生难以取舍……
在教学《祝福》时,讲到鲁镇的人对祥林嫂的态度时,笔者没加论述,而是给学生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猪,被关在同一间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猪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讲完故事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寓言故事有什么含义?”学生热烈讨论,探索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后,自然也就明白了笔者讲这个故事的用意,对于鲁镇人对祥林嫂的态度的理解就不言而喻了。
三、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以“趣”激“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教材编写者头脑里特有的。语文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语文。同时,“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现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尽量地运用图片、描述、想象等手段,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形象性、再现性,创设一个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悟生活,提高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