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2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推进水循环利用。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来源:文章屋网 )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3

关键词:水利文明;生态文明;水资源污染;水利治理

中图分类号:TV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9

水利文明就是人类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并强调人水和谐共处。具体要求在区域内要有规划的实现井、沟、塘、渠配套,沟渠通小河、小河通大河、大河通江海,并且水质清秀,无味无色,水中植物与水中动物共存共生。河中常年有水,堤岸四季常青,干旱季节河中有水,洪涝季节不见灾情。与区域内大环境共同构成蓝蓝的天、绿绿的地、山清水秀美丽的生态文明画面。水利文明更是水利先进文化的象征。有了这样一个环境基础,才算生态文明有了良好的开端。如果进了一个地区,河水污染、坑水发臭,无论在路、田、林诸方面下多大的功夫,政绩有多突出,都谈不上生态文明。因此说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前提。

1 水利文明存在的问题

水是生物界生命第一要素,是原生质的重要成分。离开了水,一切生命无从谈起。因此,水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知道了水是生产之要、才能明白水利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换句话说,水利文明也是水的数量、质量、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巧妙搭配。它既不能没有,又不可替代。研究开发水利文明,不仅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着国计民生,更关系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人们对水利文明认识不足,生态文明意识更是淡薄。在涵养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治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让水资源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方面欠缺足够的认识。以河南省郸城县为例,1994年受到大自然干旱的惩罚,就是人们对水利文明缺乏认识,没有足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致使全县9.8hm2万hm2秋作物严重受旱,5.23万hm2绝收。

2 水利文明现状

2.1 人水不能和谐共处

到处是污水入河,坑塘成为垃圾场。往河里倒垃圾,往坑里扔泡沫成为家常便饭。河里漂着塑料袋,井里漂着农药瓶。死水坑基本都是臭哄哄。成为苍蝇、蚊子的繁殖场所。

2.2 土壤污染

农药的过量使用,废料到处抛弃,对土壤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

2.3 无限度的乱砍乱伐,森林面积的减少

对水土保持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工业废水、城市污水,无处排放,流入河道

2.5 海洋、空气的污染

人水不和谐的地方,还有河底抽砂,河床塌陷时有发生。河堤保存不完整。沟渠不畅通,影响涝季排水等。

3 创建水利文明,促进生态文明的思路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对水利文明创造条件,并为水利文明事业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水治理工作。

3.1 加强水治理工作

要使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建设优美的水利文明环境,彰显水景观对促进人水和谐的特有文化功能。保证人水相依、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3.2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强化水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基础功能地位。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做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并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3.3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做起。像一个家庭将洗脸洗手的水用来冲厕所或者养育花草。这样的方式方法,不能说是直接从源头上解决缺水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缺水问题,并且说明人们的节水意识在增长,不断找寻节水的途径。

3.4 水污染治理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

进行区域性水利综合治理,就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排放标准。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并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5 加强监测管理组织,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设立保护管理机构,与国土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立联合执法组织,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

⒖嘉南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4

关键词:山西;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目前我国的生态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的全面破坏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问题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山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当前的生态问题也相当的严峻,解决生态危机性是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山西生态危机的表现与特征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资源大省,有“煤炭之乡”之称,北部的动力煤,中部的炼焦煤,到东南部的无烟煤,山西不仅煤炭资源产量大,而且种类丰富。历史上山西的支柱产业是以煤炭为支撑的相关产业,促进了山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长期依靠煤炭开采对于当地的资源及环境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山西的生态问题严重。山西地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露天开采造成当地的地表景观被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等,地下的煤炭开采造成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发局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交通问题;第二,地下煤炭的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和水体的污染,导致矿山地区土质的下降和农业减产,严重影响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活动;第三,不合理的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矿山的破坏和浪费,开采煤炭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形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第四,工业及生活用煤的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导致当地人口呼吸道疾病的增加。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内的很多地区,历史上,黄河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对促进山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曾经起到过巨大的促进作用,形成了河套平原等发达的农业经济。但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由于历代人民砍伐森林,开荒种地,逐渐造成了现在黄河流域严峻的生态问题,原来的农业发达的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变成了废弃的农田;水土流失使得黄河对于沿岸的土地的灌溉作用减弱,且造成了黄河中下游旱涝灾害等生态问题,这些对于当地的居民的生存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新时期的山西地区的生态危机表现出了新的特征。首先,生态问题关联性强,某一领域的问题会对其他的领域形成影响,危害程度大。如前文所述,对煤炭的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短缺,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植被的破坏,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危及人类健康。其次,在形成原因上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山西地区的生态危机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自然原因,但是,在人类诞生之前和在人类只有较低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时候,基本不存在生态危机,只有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提升之后,人类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无止境的对自然进行开发,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失衡,生态危机加剧。最后,生态危机一旦形成,几乎不可逆转,治理的难度极大。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经过数千万年的人类历史逐渐积淀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地表植被如森林,在破坏之后,最少也少数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恢复;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之后想要恢复几乎没有可能。

二、山西的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全局的生态危机比较严重,我国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山西需紧跟全国步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社会转型

山西地区的传统的以煤炭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生,并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高投入低产出,区域发展失衡,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等弊端,使得地区性生态危机逐渐加剧。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冲突,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在2012年的党的十会议上,建设性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有利于缓解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两不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推动地方生态立法,保障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社会主义生态制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要健全生态立法工作,促进生态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保证有法可依。其次,在实践中,要严格促进生态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法律执行与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违法必究。法律不是仅仅体现为对违法行为的追究,重要的是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制约,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守法,也是在法律的监督和维护下更好的发展。个人则应从小做起,从自身出发保护环境、减少浪费,同时应积极的宣传生态法规,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自身生态保护意识的形成。

3. 提高人类认识水平,倡导和谐的生活方式

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建立在生态坏境的基础之上的。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解决的出路在于转变现有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的认识水平,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转变消费观念,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山西居于全国中等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有待于提高水平,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环境污染压力大,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贯彻国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立法,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人的认识,缓减生态危机,倡导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党晋华,王学东,李光毅.资源型省份建设生态省的对策研究――以山西生态省建设为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5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给水工程规划研究和服务的范围要涵盖工业和农业,生活、生产和生态,城市、乡镇和村庄,广大的城乡居民点和广阔的生态涵养、保育区,要矫正舍农村保城市、舍农业保工业、舍生态保生产、舍质保量的传统路径,牢固树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城乡给水均好性的一体化发展理念,探索给水工程规划在城乡整体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活、生产、生态协调用水的科学路径。

2给水工程规划的区域视野

给水工程规划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2013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更明确要求,破除行政壁垒,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给水工程作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阶段就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统筹安排水源、预测水量、布局设施和污水资源化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含各类园区)、城镇联绵区、城镇一体化建设区更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必要性。

3给水工程规划的水资源流域统筹

给水工程规划必须严格落实水资源的流域统筹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给水工程规划中确定水源取水时,应按照需水管理的理念,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水资源的总量,以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平衡为要求,合理确定规划服务对象的取水量,不能以满足规划服务对象的用水需求为己任,更不能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为唯一目的。而是按照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自觉地、主动地从全流域的利益、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发、利用规划服务区域内的水资源。既不允许顾此失彼,更不允许以邻为壑,需要统筹兼顾各行政区域、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4给水工程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约束

4.1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是现阶段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支撑下,以保障水资源流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和水文循环不被破坏为基本要求,按照流域多元化利益格局优化平衡后统一规划确定的总控制目标,通过节水和优化配置后,规划服务区域从水资源的最大取水量和向水环境的最大排污量等控制指标,所能承载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社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能力。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将对城镇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和城镇功能定位产生正相关的影响,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产生约束,而且将随着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双重利害性。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得到应用,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步获得重视,其中,2011年,北京市提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将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4.2涉及饮用水水源的禁建、限建区约束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新《办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市规划中都要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2010年,住建部公布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要求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并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要求,将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给水工程规划从流域、区域、城市三个层级的需要,以满足保护、防治和水生态指标提升,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基本原则,将科学判别和划定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纳入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对城市和区域对建设用地的选择进行干预,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约束。

4.3城市蓝线、黄线约束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污水资源化回用)等城市供水设施。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等城市给水工程相关内容。城市规划在划定城市蓝线、黄线时须统筹考虑城市供水系统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之需留足发展用地。蓝线、黄线的范围可扩大至区域或流域,将长输管线及附属配套构筑物纳入。

5给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实践

给水工程规划要结合规划目标的具体情况给定节水的目标、节水路径和实施办法,以贯彻节水优先的理念;给水工程规划要研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下,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内在变化规律,为开源提供科学依据;给水工程规划在进行量的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质的安全保障措施;给水工程规划要落实智慧水城市、智慧水城乡、智慧水生态的建设,以先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支撑,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

6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范文6

一是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5.95%,保持全国第一。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率和I—Ⅲ水质比例分别为97.9%和95.2%,所有设区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所有设市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二级标准,“清新福建”已成为福建最具影响力的新名片。

二是节能降耗水平居全国前列。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进度要求,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至0.607吨标准煤/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海洋、土地、矿产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长汀经验”成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福建省长汀县原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经过十几年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区植被覆盖率由15%—35%提高到65%—91%。2011年以来,同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并在全国推广长汀经验。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创建了一批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也得到较大改观。

在推进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注重把握四个方面:

一是规划先行,抓好总体部署。时任福建省长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确定了2020年总体目标及分阶段目标,明确了任务、布局、重点和配套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纲要》,围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22项指标,进行动态跟踪和评价考核,并将《纲要》贯穿到“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中,细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各地结合实际编制实施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二是改革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理顺港口岸线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管理体制;推行水、土地、海域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森林生态效益及江河流域生态补偿、水土保持补偿、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等制度;合理确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扩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范围,调动有利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因素。

三是加强领导,促进有效落实。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解决重大问题;各级设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分工负责的生态省建设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将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将领导干部任期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所推动出台的相关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纳入审计,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四是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项目建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实地检查生态省建设,支持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态省建设新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积极构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布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指标约束,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生产空间集聚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二是积极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实现“绿色转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地价等价格杠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建立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