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描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范文1

关键词:素描教学;星火燎原;“激活”

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教师是“激活”者,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路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激活”每个学生的素描潜能!

一、“激活”素描教学手段

素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一方面,素描具有普遍性。素描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相似的教学环节、目的及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找出普遍性的问题,转变“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念,建立师生相互理解、合作、民主对话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素描学科的特点决定教学对象的可操作性强,学生独立训练、动手以及独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多,这就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

1.因人而异

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的创新能力,是素描教学的初衷。围绕这个目的,在素描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具体对待。针对班上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高有低,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采用不同的“激活”手段,素描绘画表现能力强的,要“激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自由“加码”。而素描表现能力差的学生,要“激活”他们想画的信心,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因材施教,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因势利导

艺术专业的学生个性比较强,创新欲望高。在素描教学过程中,经常碰到不好调教的学生,他们有时既不按方法也不按步骤学习。对待这类学生,我们不妨“激活”他们更多的思考,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如果我们不根据情况,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学生的个性就得不到发展,素描绘画表现语言就变成了标准答案。

二、“激活”素描教学模式

“绘画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在绘画艺术教育中,施教与受教双方都不应该仅仅是理智交流、冷静的对话和枯燥无味的示范与模拟。素描教育不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而是一种生动活泼、感染动情的交流形式。

然而,当今素描教育的教学却背离了素描本身,片面地强调技术训练,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授课方式上表现为两种倾向:填鸭式和放羊式。我认为,素描教学如果在知识的基础上“激活”能力的发展,那么这就意味着素描教学的星火可以燎原。怎样把素描课教学搞得生动又充满活力,这应该是在教学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多边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多边交流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与教师多边讨论,没有拘束感,在交谈中非常愉快和自由,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去创造。这样可以将教学活动推向,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在无形中具备丰富的创造力,会积极主动去画。

例如,在素描教学中,谈到“构图”时,如何既搞清楚这个问题,又在教学过程中让这个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呢?首先,让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物品,上课时带来,我也会带来自己喜欢的水果与花草。然后,让学生摆放物品,设计构图,让学生仔细考虑,怎样突出自己的构图理念。最后,把学生摆放的一组组的“构图”引申到“原则”中。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构图”就是这么一回事。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个性,老师只是“激活”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习知识简化了。

2.直观展示

素描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包含着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只是学习素描专业技能,而不加强理论修养,充其量以后也只是一个“艺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融入其中,这样使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了解到非专业领域的知识;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拓展了知识面。

例如,在讲授“圆面透视”的时候,不管我在黑板上或画面上怎样讲解示范,学生很难在思维中建立这个概念。于是,我就利用实物地球仪进行阐释,利用经纬度来理解。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在绘画时就有了立体的概念,这样既巩固了学生专业以外的知识和修养,又加深了学生对立体造型的理解。

三、“激活”学生思维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开放发展之中,素描教育也不例外。“由单纯的学校艺术教学转向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把美学、文化中的高雅艺术转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是当代素描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向”。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形势的发展,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专业人才,更要注重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拓展知识层面,注重“激活”学生的胸襟和气概,让学生形成多元集成的知识面。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建立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激活”符合学生成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认识事物的主体,成为实践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实践证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教育理念,通过“激活”素描教学活动,点燃学生绘画个性与创新理念的星火,使得学生具备多维空间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燎原出一片灿烂的素描星空!

参考文献:

[1]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素描教学范文2

【关键词】素描课堂教学 素描教学实践 素描表现形式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素描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一般包括素描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板块。素描实践一般通过合理安排课上临摹、课堂写生、课外写生和速写,使课程之间相互更好地结合,达到素描课程全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素描课堂教学

传统的基础素描教学往往用单一标准的方法和步骤教授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花费时间与精力培养的学生,虽然能“精准地画出画像,有体积感,并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但容易缺乏绘画的生动性、感染力和表现力,在面对客观对象时,很难选择、概括、整理和提炼,画面传达出来的信息经常停留在再现对象的层次和表面,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

当下的素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的角度、探讨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变换,促进学生对素描各方面问题的理解、思考和潜在能力协调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素描教学的不同阶段、素描教学授课的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引导,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为学生以后的绘画道路打好基础。其次,应提供有针对性的课上、课下素描造型训练,来加强学生对视觉造型要素的感受能力,让学生掌握各种造型规律、造型特点和不同的造型语言。

二、素描教学实践

素描教学实践的基础要求无论是传统学院派素描,还是当代个性化素描,教师要清晰地知道素描基础教学的本质要求是不变的。首先是对对象形体造型结构的研究。如果教师不清楚对象的造型结构,就不会准确地表现出形体的造型特征。其次是体积空间的塑造。各种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感,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再次是特征的表现。画画时,要注重客观地观察、发掘对象的本质特征。针对静物、石膏、人像、全身像和人体,一定要抓住每个对象的特征,重点把握所表现对象的各部分之间的形体关系、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比例关系等。无论画什么,应表现出此种物质所特有的质感。

在素描教学中,应重点训练学生整体观念和结构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表现和把握能力。要提高学生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观念,准确、真实、客观地表现对象的特征、体积和空间位置关系。在素描教学中,学生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从局部入手,导致局部之间相对孤立,无法顺利地衔接,导致画面不完整,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体会把握整体画面的能力和方法。

二是从整体入手,画好对象的大体轮廓后立刻开始上调子,呆板、被动地表现模仿对象,缺少对表现对象的结构关系、明暗关系的观察,只是用调子表现对象的大体明暗关系和空间关系,缺少对对象结构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把握局部处理画面的能力和方法,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客观的观察方法。一是整体观察方法。所谓整体观察,就是一眼看到整个对象。这时候对象的形体、比例、色调都是最协调的。远处观察是整体观察的要领。整体观察强调大明暗、大对比和大色调。但是一眼看到整体,就无法深入地看到局部的结构和细节。二是比较的观察方法。比较的观察,就是要经常把各个部分进行比较,位置、大小、方向、色调、平面和立体等都要时刻比较着画,才能使各个局部互相联系起来,画面才能接近整体。用比较的观察方法能够使画面更生动地接近所要表现的对象,是整体观察方法的有力补充。

为了夯实素描基础,要以长期作业为主,短期作业为辅,这样便于学生对对象的细节进行深入刻画,反复调整形体的比例、结构和空间关系。使学生逐渐明白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以弥补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画面呆板、调子层次不清楚等问题。

学生长期作业、短期作业的完成质量,不仅仅依靠绘画的技巧,还取决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层次、知识结构的广度和对对象观察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所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各艺术门类的规律、艺术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范畴,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提升绘画的艺术造诣尤为重要。此外,要全面掌握美术史发展过程,了解绘画大师的成长历程、艺术理论形成的过程、绘画语言的转变过程等,这些内在的知识积累能使学生的作品更深刻、更完整、更个性化,更有学术性。

三、素描的主要表现形式

素描在今天的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表现形式(学院派素描、结构素描、表现性素描、实验性素描和观念性素描),素描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和训练目的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素描语言表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

现代素描已经历近百年,虽然与写实素描的艺术形态和艺术语言不同,却已经成为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艺术理论和观念具有本质的不同,但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绘画造型能力和培养我们的绘画表现语言。因此,素描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应当有所拓展,不再只是绘画技巧与绘画方法的训练,更应该是思想与观念的树立。

结语

一名优秀的素描教师,应注意教育学生在“求格”“立品”方面的培养,一心为艺术的发展着想,教育学生把专业与品德结合起来,为他们各自更好地选择自己的绘画道路而努力。所以,基础素描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发现自己并创造未来。这样才能使素描教学与创作结合起来,才能沿着传统艺术的方向最终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素描教学范文3

课程内容:

1、素描的定义、产生及发展;

2、素质的基本分类和学习意义;

3、素描的工具和材料;

4、素质观察方法;

5、认识点、线、面

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慨念,素描的含义、功能,素描的基本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三度空间的理解与素描的观察方法

教学环节:

一、素描的定义

1、名词解释

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单从字义上理解是“朴素的描写”,从所用的工具上讲是指单色绘画。它是一种以单色为主的表达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绘画形式,其形式、品类的简繁与粗精有程度的不同。虽然美术包涵的专业很多,素描乃是各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或者说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现代造型艺术入门,都须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就绘画创作而言,素描是绘画的开始,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前过程。画家从创作构思到构图落幅,用单色画稿子,寻找比例关系和明暗层次等属于素描的范畴。

2、素描的分类

按研究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研究性素描、表性性素描、速写;按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结构素描、写实素描。其中设计素描与素描创作都是在写实素描(也称光影素描)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

① 研究性素描:一般指素描习作。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较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以达到充分地理解对象,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把握,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自然规律和塑造物象的能力。

② 表性性素描:这是在充分理解物象的基础上主观性表现物象的一种素描形式。大多数应用于创作阶段

③ 速 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洁概括的手法捕捉变动易失的对象的一种素描表现形式。速写可以为习作速写和创作性速写,也包括为创作收集素才的速写。

本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向为写实素描(光影素描)的写生,即基本造型方法。

二、素描的产生和发展

1、西方素描的产生与发展

素描在人类绘画史上是一种古老的表现形式,可以追溯到15000年以前(法国的拉斯科岩画在2万年前)。古希腊素描重视线的表现力,形成一种轮廓画法,具有独特的质朴之美。

素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被确立下来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标志着西方素描走向成熟。出现了美术学院,素描被设为主要的基础课程。

17世纪开始,欧洲艺术中心逐渐转向法国。素描的表现形式趋向自由的多元化的追求。18、19世纪是世界写实主义绘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批成就卓著的大画家(华多、大维特、安格尔),19世纪的法国画坛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创造性的素描风格(德拉克罗瓦、柯罗、毕沙罗、杜米埃、德加、修拉、罗丹、梵高、塞尚等)。此外,德国出现了门采尔、珂勒惠支两位素描大师,俄国的契斯加可夫创立的素描教学体系造就了列宾、苏里可夫、谢罗夫等一代批判现实主义画家。

20世纪的西方素描,建立在反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多种流派共存的多元局面。到20世纪中叶,现代派绘画已发展到了不反映肉眼看到的对象,而表现肉眼所见不同的对象。与之相对的具象艺术、新古典主义、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在现时代仍占有重要位置。

2、我国素描的发展与回顾

无论是中国或是西方,原始艺术用线条造型有着共同的形式特征。而中国人对线条的理解和表现是独特而超前的,中国的书法可以说是最简洁、最抽象的素描。线条是我国历代绘画尤其是人物画的基本造型手段。

线描在我国真正成为独特的艺术形态是从唐代吴道子开始,宋代李公麟则是集大成者。

元代以前的绘画力求艺术性的表现,着眼于传神、写意、着重形象与笔墨的“气韵生动”,而在绘画的科学性方面(透视、解剖、明暗)是落后的。

到了明代和清代,西方的绘画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其中以意大利传教士罗明鉴、利玛窦以及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影响最大。

xx战争失败后,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以图救国革新。李叔同留日回国任教于浙江高级师范,刘海粟留法回国创办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世纪的中国画坛贡献最大、成就斐然,影响广泛的美术教育家当推徐悲鸿先生。50年代,我国的美术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全国第一次素描教学座谈会后,契斯恰可夫素描教学体系在我国普遍推行。

改革开发后,艺术领域开始活跃起来。1979年全国第二次素描教学研讨会的召开,改变了素描单一化的造型观念,为不同学派的发展和造型风格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由单一的明暗块面表现转为以结构为主,线面结合、线条造型等各种形式的探索。

3.素描的基本概念

自然界是(三度空间)的形色存在,而绘画是平面则是事实。从事平面创作者,必先认清这种平面与空间之间的差异性。在平面中追求三度空间的视觉效果,便是历代大师们所致力深究的透视法则(远近法),即在一张平面作品上,经由透视法则的暗示,使画面产生深度的错觉。

平面中追求深度,本身是一种矛盾,因为平面永远不等於三度空间。因此,画家利用透视法则,在画面上表现出立体深度效果,即使几可乱真,也只是一种错觉而已。事实上,再精确的描绘,甚至是一张摄影作品,平面是永远不争的事实。

视觉判断深度空间,除了透视上的造形变化之外,大多以移动眼睛的位置,及双眼视差的方式进行。

双眼视差:当眼睛在观察某一对象时,事实上,在两只眼睛的视网膜上,呈现的是两个不同

视角的影像,经由大脑的结合,产生深度的效果,特别是愈靠近眼睛的物体,双眼视差的效果更为突显。譬如将自已的食指直指双眼,左眼与右眼所看到的影像,便因视角上的差距而有所不同,不过这两个同时出现的不同影像,经由大脑,可以将之结合而作出判断。

移动眼睛:移动眼睛的观察角度,可使前后物体移动的速度不同,更是判断深度最具体的方式,尤其对远近差距大的物体,感觉更是明显。我们可以做一个简易的实验,便是左右移动你的眼睛,注视眼前的任何一件物品,如此会出现不同观察角度的影像,经由这些先后出现的不同影像,能轻易对该物体的空间位置作出判断。

事实上,双眼视差及移动眼睛是平面绘画所无法做到的,也许先进的科技可以轻易的解决此一难题,不过,追求深度并非绘画创作的惟一选择。除了平面上追求空间外,画面所产生的光线效果,亦是一种暗示与错觉,画面所表现的阳光,永远不等於真实的阳光。何以然,比如一张水彩画作,画面上顶多是以白纸的白表现光源。自然光源和白纸的白,二者的亮度如何能比,但画家所能作的,便是利用明暗关系的对比法则,表现出光的感觉。不只是明暗如此,色彩、体积、质量、空间感亦足如此。

绘画表现上所运用的各种表现行为,即所谓绘画的造形语言。基础绘画便是训练学习者能理解并熟悉这些绘画语言,以期在创作表现能得到更充份的自由。

惟有确实的理解,才能取舍自如:确实的理解,便是基础训练,取舍自如,才是创作真正的目的。也就是说,基础学习在於取,创作则是可取可舍。

基础素描,一般是通过写生的观察及练习,去理解素描所蕴含的各种观念与表现技法。而写生的对象,可以是静物,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石膏像,经由这些对象物,素描的观念与经验才得以客观地产生流通与传达。

至於以照片或幻灯片进行基础练习,实为不妥。首先,平面的照片无法体验出三度空间(体)的视觉效果;再者,基础的学习,旨在通过写生,以培养扎实的表现能力,及敏锐的观察能力,以便日后作为创作的根基,若只是依样(形)画葫芦,那就失去基础学习的真意了。

简言之,素描主要是训练对写生形体的观察与表现,而照片只能见其平面的形而无法察觉其空间的体。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基础学习,更应该以感性的态度去面对创作。

三、素描的工具与材料

绘画创作,除了不断在表现上寻求突破外,理解与掌握材料工具的特性,亦不容轻忽。因此,有效的掌握材料工具,才能确保创作意念的自由表达,使笔能随意转,游刃而有余。否则意到笔不到,创作的意念只会平白的消耗在材料的克服上,即使有再好的构思,再强烈的表现,亦是胎死腹中。

工具材料对素描而言,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不必过於拘泥,只要能符合素描学习的要求与效果,任何材料皆可运用。

1.铅笔

是素描练习上最常用的表现笔材。目前市面上的铅笔款式相当多,有木质铅笔、工程用自动铅笔、全铅笔、扁铅笔等,不一而足。款式不同是为了配合不同的需求,其所含笔心部份则大致雷同。笔心是由石墨与胶质混制而成,二者的混合比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软硬度。通常在铅笔末端,都会以[B](Black)及[B](Hard)的号数标明其软硬度。H的号数愈高,笔心愈硬愈淡,适合精密描绘。B的号数愈高,笔心则愈软愈黑,较适合素描练习使用,其中2B、6B最常使用。而介於二者之间的[HB],因笔心软硬适中,多用於笔记书写。

2.炭笔

炭笔种类繁多,除了木炭条外,更有以炭粉加胶混制成的各类炭精笔,由於炭笔可表现出较铅笔更深的暗色调,又易於大面积涂抹,故常作为素描练习的重要笔材。

木炭条

1.多以柳树、樱桃等新枝烧制而成,由於采集及烧制不易,故价格较为昂贵。

2.选择时以质地匀细、平直节少为佳。木炭条亦有粗细软硬之分,可依个人所需多加尝试

木炭条色黑质松,能快速且大面积的涂擦揩拭,适合大画面整体明暗之调整。不过因炭粉的附著力较差,完成品必须及时喷上一层固定喷胶,否则炭色极易浑浊脱落。

炭精笔、炭精条

皆为炭粉加胶合剂混制而成,故附著力较强,也就是较不易修改。除了黑色外,尚有白、黑褐、红褐等色制品,常用於速写。粉质的炭精笔性质类近於硬粉彩,故亦可作为粉彩画起稿施底之用。腊质炭精笔,附著力更强,涂抹更不易,画面易有乾涩之感,使用时得事先留意。

3.色粉笔、赭红色粉笔与粉彩笔

4.橡皮擦、可塑性橡皮

5.其他表现媒材

除了铅笔、炭笔外,沾水笔、粉彩,水彩......只要能达成素描练习或创作上的要求,皆无不可,即便是其它毫不相干的材料。不过,基础素描实际上是一种观念及表现的训练,材料的选择并非首务,多以容易掌握,方便取得为原则。

纸。素描用纸,限制不多,各类纸张,如描图纸、宣纸、水彩纸、光面纸及各色粉彩纸,甚至纸张以外的材质皆可尝试。可依据使用的笔材及作者对材料特性的要求作为选择的依据。素描专用纸,因是棉浆制成,较木浆制纸具较长的纤维,纸质结实强韧,耐擦拭,不易起毛,且纸纹稍粗,使炭色容易附著,涂抹均匀,反而是初学者最佳的选择。

素描固画液。主要由松脂混合酒精及其他溶剂制成,除固定画面上之木炭粉外,亦可保护纸面,使之不易受到沾污。若使用铅笔或炭精笔完成之作品,虽其附著力较强,但最好也能喷上一层固定胶保护画面。

四、素描写生基本技法与观察方法

1.基本技法

技法是绘画的基础性工作,由於各种技法的综合应用,组合出画面上的形、色,并赋予一幅作品某种意义与生命;因此,在从事铅笔画的创作之前,对铅笔画的技法必须先有基本认识。

基本技法注重用笔的方法,依笔触形状(线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直线笔触:

用笔时线条刻意画直,即成直线笔触。直线笔触排列整齐时,会给人一种清爽整齐的感觉,但易流於呆板,因此可适度调整线条的方向变化,以增加活泼感,却也不可过度,以免显得杂乱无章。

长三角形笔触:

下笔时力量先重渐轻或先轻渐重,都能画出细长的三角形笔触,长三角形笔触和直线笔触类似,但本身多了渐次的变化;因此,当长三角形笔触规则排列时,便能产生色彩渐变的渐层效果。

曲线笔触:

将线条弯曲即成曲线笔触。曲线具有优美、柔软的特性,比直线难控制,因此要多作练习,直到各种转折极为顺畅,才能表现曲线之美。

不规则笔触:

任意用笔涂画,即成不规则笔触。不规则笔触的应用,能增加画面的变化,使人感觉生动活泼,但也易陷入杂乱无章。

点状笔触:

利用笔尖敲点纸面,即形成点状笔触。描绘时,刻意变化用力的方向,便能产生不同形状的点状笔触;如圆形、小三角形等等,适合琐碎复杂的物体描绘。

连续笔触:

连续笔触是指以笔快速地来回绘出直线或曲线线条的笔法,由於快速来回移动,故能很快地绘出一个色面,但是较难控制线条的形状及色面的范围。

2.特殊技法

特殊技法除了铅笔之外,尚必须使用其他的辅助工具;有的是以其他工具为主,铅笔为辅;有的是以铅笔为主,其他工具为辅,或者两者相辅相成。总之,在此类技法中,其他工具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练习时,其他辅助工具的合?使用是不可少的。以下就依使用工具与技法运作之不同,加以分类:

纸纹的应用:

作画时,纸张的选择,可使画面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选用粗糙的纸,便可轻易作出粗糙的质感;平滑的纸则有助於笔粉的平均涂布,以增加画面的光滑感。这些都是纸纹所产生的辅助效果。

橡皮的应用:

橡皮除了可擦去画错的部份之外,也可作为画具使用,例如:将硬橡皮削成尖棒状,或将软橡皮捏成尖细状,便可擦出细长竹线条:此外,以橡皮(软硬皆可),轻压画面,便能产生如白云状的白块。只要画者肯花心思去想,橡皮定能配合个人的意思,做出所期望的效果。

擦抹技法:

擦抹技法是在画好的笔触上,以布、纸、纸笔或手指摩擦压抹的技法。由於布、纸、手指等所产生的推压作用,使铅笔粉的涂布极为平均。而达到减弱笔触痕迹。柔和调子的功能。其中布与纸适合擦抹大面积的画面;纸笔由於具有类似铅笔的尖头,适合用来擦抹小面积的画面;至於手指及橡皮的擦抹效果就显得较差,因为手的汗渍容易影响画面的效果,橡皮则很容易将笔触擦去。

水彩颜料的辅助应用:在已完成的铅笔画上,可涂抹一层淡淡的水彩,如此不但能保有原来的铅笔色调及笔触趣味。更能增添画面的色彩变化。使作品的表现更丰富。加水彩时,应避免过浓、过深的颜色。否则易将原稿的铅笔笔触盖掉;也不可用水彩笔作多次涂抹,以免色彩灰涩,笔触模糊。

熟练的铅笔技法应由简入难、循序渐进。基本技法可谓为铅笔画法入门,熟悉各类作法与应用,对於往后笔法的丰富化有莫大帮助;加上特殊技法的磨练。必能使画者迈向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界。

五、认识点、线、面

1、体积

① 体积感

所谓体积,便是自然界的实体在三度空间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体积与空间是相对应的,体积是有的存在。而空间却是无的存在,也就是实与虚之间的关系。

而视觉感官,通常是最直接且最迅速的一种知觉方式。实体借由光线所呈现的明暗色彩等提示,视觉很快可以对真实体积的存在作出判断,在绘画上,同样也是利用明暗色彩等造形的手段,作出体积感的判断。

不同的材质的实体,会呈现出不同的体积面貌,比如山石树木,人物走兽,除了在表面上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徵外,实体内却隐含著一种组织结构上的差异。在山石树木上所呈现的内在结构特质,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或消蚀,而以特有的形貌外显出来。而人物走兽,内在却隐含著更复杂的骨骼与肌肉的结构关系,表现在外的形貌,更因各种不同的活动状态,而变化万端。

因此在绘画的体积表现上,必须彻底的理解复杂的内在结构特性,才能确实的掌握外在形体上的造形特征,尤其是人物走兽的体积表现,这种内在与外显的结构特征,便是所谓的内在结构与形体结构,二者乃因果的关系。

若以人体的表现为例,内在结构指的就是有关人体骨骼与肌肉的解剖结构。对於一个初学绘画者而言,人体解剖上的认识,相当重要,不过,如果说要完全认识人体上的每一块骨骼与肌肉,甚或在不同的动作与姿势下,骨胳与肌肉所呈现的复杂互动关系,恐怕穷首白发亦不为功,基於学习的立场,了解人体解剖上的基本关系固然重要,但通过仔细观察与不断的表现练习之后,再去印证人体解剖上微妙关系与变化,才是较为可行的途径。由於人体结构的复杂与多变性,在基础素描的学习上,一直被视为训练体积的重要课程。

② 明暗与结构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即以严谨的态度,将解剖与透视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人体骨骼与肌肉结构的精练表现,到了十七世纪,才逐渐重视明暗的表现力,徐悲鸿先生便曾指出:在林布兰之前,作品都按肌肉外型来画,林布兰之后才用明暗分面法,这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画家观察客观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暗法在表现上更为有力,这种素描对油画最有益,加上十九世纪印象派对光与色的提倡,因此,注重内在结构坚实表现的结构画法,便逐渐为外表光鲜的明暗画法所取代。

明暗与结构是体积表现的两大基础,二者关系密切,互为表里。

何谓明暗素描与结构素描,事实上两者皆须借助明暗的提示,并以结构面的方式加以理解。明暗素描以明暗为主,利用结构表面的明暗变化进行素描。而结构素描则是以结构为主,明暗为辅进行素描,且多以线的概念加以表现。两者的差异在於明暗素描是表面的,多变的,受光线左右,而结构素描则是从本质出发,是内在的,较稳定结实且较不受光线左右。

在素描的实际进行上,光影素描通常以感性出发,先掌握大体的造形及调子,再经由分析深入刻画细部,最后进行整体调整而完成画面。但结构素描的训练方式,则是由内而外的理性观察,再加以表现;

表现在人体上,便是透过解剖结构的理性观察与分析,再借助形体结构的几何构成来概括对象。

2、方向面

光线与结构面之间的明暗变化,这种关系在明暗素描的练习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结构体,是由无数的结构面组合而成,而不同的结构面因光线的投射角度不同,而各具有不同的明暗调子,这种不同方向面的明暗变化,便是视觉上判断体积厚度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在绘画的表现上也不例外。

3、三面五调

三面:黑、白、灰

五调:高光、中间调、明暗交界线、中间调,反光

高光:

在受光面部份,结构面上光线之入射角与反射至眼睛之反射角相等时,单位面积反射光量最多,故为受光面的最亮处,在结构体上呈现最白的调子。一般而言,高光泛指受光面较亮之调子,以别於中间调,而高光点理论上只有一点。

中间调:

亦为受光面部份,高光以外之结构面,因光线进行角度的关系,单位面积反射至眼睛的光量,则依其角度变化而逐渐减弱,在结构体的明暗上呈现较灰的调子。

明暗交界线:

受光面与背光面的交界处,由於此处结构面与光线进行方向平行,单位面积的受光量几近於无,而且所受的反光量亦最少,因此在结构体中呈现最暗的调子。

反光:

受光面的明暗变化,受光源进行的方向所影响。而背光面则正好相反,其结构面的明暗变化,是受到反射光的影响,反光程度的强弱,会因光源强弱及反射物体结构面的方向、距离及材质的影响,光源愈强,反光愈强。也可以说,反光是背光面的光源,只是反光的来源通常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受光面的光源较为单一化,而反光则会因物体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变化。理论上,背光部份的明暗变化,一如受光面,不同的结构面,单位面积所受的反光程度不同,所呈现的调子,会因结构面的方向与反光进行的角度产生变化。在画面表现上,由於反光不似光源强,故多呈现灰色调子。

投影:

光源投射於结构体上,产生了受光面与背光面,而光源的进行受到结构体的阻隔,会在另一个结构体上产生投影。我们通常把物体的背光面称为阴,而投射在另一结构体所产生的投影称为影,即所谓的物体的阴影。投影的明暗调子,要根据投影部份的结构面材质而定。通常在写生练习中所观察到的投影,会受环境光线的影响,愈接近结构体的投影调子较暗,边缘线较清晰,愈远则较淡较模糊,这是因为一般的室内写生,光源较不统一,且容易受到周围各种反光的影响。

任何结构体在受光的情况下,由於结构面与光源的方向关系,基本上皆会产生以上五种明暗调子。五大调除了可以表现光线感外,更因不同方向的结构面会有不同的明暗变化,素描上便是利用这种方向面的明暗变化,暗示出结构体的体积感。

课堂互动:

1、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与特性作示范

2、线条练习的示范

3、基本静物写生组合观察与绘画示范

思考:素描与中国画的区别和联系

作业:

1、线条的练习

2、组合静物写生两张(四开纸)

①、啤酒瓶、陶罐、水果、白磁碟、白色衬布

素描教学范文4

关键词:设计素描;专业;教学探索

一、传统绘画性素描与设计素描

随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当代素描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绘画素描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需求发展变化而来的,完全脱离传统绘画素描来谈现代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发展是不科学且不可取的。要建立素描教学的新篇章,就得先理解传统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各自的特点。

1.传统绘画性素描

传统绘画性素描是为艺术创作所服务的,强调的是自我主观感情的表达,突出精神层面的追求,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行为。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和基本功之一,是攀登艺术殿堂的基石,对于纯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功练得越扎实,艺术创作中表现能力就越强。传统绘画性素描训练需要持久地磨练,是反复实践才能不断提高的技能。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中,不同的艺术专业素描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如油画艺术专业侧重于深入刻画的明暗素描,而中国画专业侧重于结构和线条型的白描和结构素描,版画专业则侧重于对比强烈的黑白素描。

2.设计素描

设计素描是在传统绘画素描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创新,是为设计服务的,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表现方式,在思维上更注重理性。它既继承了传统素描的艺术精华,又将造型基础有机的同专业实际联系起来,并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注重研究对象的本质、对象的内部结构、对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与严谨的绘画性素描相比,设计素描的表达方式似乎显得杂乱无章,但是在理性的思考下,这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涂鸦,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体现,很多情况下会收获良好的设计预想。设计素描在传统绘画性素描的基础上发展,是设计思维的源泉,也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深入到素描艺术中,传统绘画性素描进入设计表现领域的同时,设计反过来也影响了艺术风格的发展。

二、设计素描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艺术形式的多元化,设计素描教学应与各个具体的设计专业的特点相结合,强调设计的功能性,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创造力。

1.目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之我见

我国传统绘画性素描教学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国内素描教育,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教学也随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素描教学体系是作为绘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为设计教学服务的,但当今依旧有很多设计院校对于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还是沿用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这将最终导致与实际需求脱轨。设计素描课程与纯艺术绘画性素描课程混为一谈,失去了设计素描课程的意义,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虽然是设计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但是针对不同的设计专业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能笼统的一概而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用大量时间学习这门课程却不知对自己的作用是什么,忽视了学生处于教学中被动地位的感受,导致学习热情不高,影响良好的专业基础发展,打击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关于强调“实用性”的设计素描探索

设计专业的素描是为设计服务的,为了设计的素描训练理念应始终贯穿在教学实践中,下面谈几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的能力。首先,想象力与创造力是设计素描的关键,学生如果对自己该做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造型训练之外,更要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它们是设计的生命,是创意产生的保障。其次,设计素描的功能性特点,强调其科学性与适用性。设计素描的前提是为设计服务的,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品”,它要求设计者在构思时注重其功能性。因此,作为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素描带有一定的实用功能性。

3.落实到设计素描的教与学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专业,为设计服务的素描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在具体的设计素描教学训练上根据设计需求有不同的侧重点。

(1)以图形创意为主的平面设计素描

平面设计是用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不单单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传达信息,常见用途包括商标,书籍插画,海报,产品包装等。除了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外,教师应帮学生多推荐国内外优秀作品,同时也鼓励学生多找自己喜欢的设计,通过收集,观察,思考,学生通过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受到启发,打开了眼界和思路。借鉴吸收,多看多想多实践,更好地将这门课程与专业相联系。平面设计的设计素描教育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掌握平面设计的技能。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缩短课堂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可按照社会工作的模式,教师比方是客户,向学生提出要求,先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探讨作品的可行性,之后再通过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探讨再定稿。课程作业不单单要有个人作业,还应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要有小组作业。这样,通过对平面专业设计素描的课程定位,学生从让我学到我自己要学转变,感觉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提高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校园到社会的对接,不仅提高了高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强化了平面设计专业岗位的实践能力。

(2)以创造力为主的动漫设计类素描

动漫设计专业是培养动漫艺术作品设计与专门制作人才的教学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动漫设计专业的特点,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可以多出命题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学生坚持画日记,利用绘画的形式来进行日记创作,日积月累就是一本独一无二的灵感素材库;除此之外,教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留意生活细节,通过观察各种形态,立足与真实,来提高学生的基本手绘能力。综上所述,通过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根据动漫设计专业特征,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以综合性为主的服装设计类素描

服装设计师设计的直接是产品,涉及领域较广,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之一的设计素描课程,最为重要的人物动态造型素描训练,可鼓励学生最好到现场边观看动态的服装表演,边用速写捕捉感受最深的动态表情。在平时室内静物的训练中,可引导学生用装饰画的手法,创造性地将物品组合在一起,训练学生基本的绘画与观察能力。多鼓励学生用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文化素材创造出属于中华的美,这在国际竞争中将会是巨大的优势。通过设计素描教学内容的改变,打开学生的创意思维,大大拓宽其造型的表现力。

结论

在教学中,素描训练必须受适用功能的制约,针对性与专业性的素描基础教学在各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只有合理设置课程,才能培养出更专业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军.绘画素描与设计素描的比较研究[J].成人教育,2010(282).

素描教学范文5

1.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陈旧

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大力支持,民办高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就应运而生了,艺术设计专业在近十年中发展十分迅速,但设计专业中的设计素描教学理念陈旧保守,这种保守的教学理念就导致了设计素描基础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学生之间产生了学习基础课没用的错误思想。在当今独立学院设计素描教学中,主要是局限于传统绘画素描的基本范畴,然而这种训练方法主要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建立起一套评估标准,其实质是造成了对素描样式认识的不足,素描概念产生了变异,这种素描观念将具象模仿作为主要的造型方法,从而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一种力不从心之感,从而导致了不少设计院校的基础素描教学课程内容单调、模式僵化,这种单一的训练方法阻碍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

1.2 教学方法保守

教学方法的使用对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如果教师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陈旧、保守,教学效果一定不会理想。通过对各高校设计素描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可知:大多数院校设计素描教学方法模式固定,强调以具象写实为主,还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性差,老师讲学生听,缺少互动环节,,学生会感觉此课枯燥、乏味,这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限制学生设计意识的发展,造成设计素描课与设计专业课脱节的严重后果。

1.3 学生艺术素质低

社会上有种文化课成绩不好就去学美术,这样就能圆了大学梦的说法,使得艺术生生源质量不断的降低,在笔者的班级中,一半以上的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去学习班学习画画,学习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学生关于绘画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很差,对于设计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和差别都不知道,有些人认为设计就是考前美术培训班里学的素描、色彩和计算机软件,总之,学生这种很低的艺术素质加大了设计素描课程教学的难度。

2.设计素描教学的改革思路

关于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独立学院中的一些教师含糊不清,认为造型能力的培养一定要通过学生描绘客观对象来实现,这种观念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描摹能力的提高会对艺术设计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但会忽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自身潜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设计素描的改革思路应具体如下:

2.1 系统化教学模式

目前设计素描教学的训练方法缺乏科学的教学体系,因而有必要从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和科学的设计教学程序两方面入手,建立设计素描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笔者认为,设计素描最重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使学生在以后的艺术设计生涯中受益终生。笔者认为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应通过分阶段教学来完成,这种分阶段的教学将共同组成设计素描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以H院校的为例,设计素描的教学模式是这样系统化的:①结构形态研究 ②明暗形态研究 ③精细特写研究 ④创意形态研究,经过系统化以后,设计素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法独特化

面向社会、面向自然学习,有生活才有体验,有体验才能创造。笔者坚信只有到生活中去才才能发现设计语言,大自然会给设计师灵感。人类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源于自然的启发,因此教师授课中应引导学生从自然入手,由表及里的去观察、表现对象,进行变体研究,再进行重组、繁衍研究,整个过程学生会认识表现对象内在的功能关系、形式语言、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从现实中发现美,培养学生观察、表现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意识,这样就不会和设计课脱节。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研究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环节,笔者主张选择优秀教师主讲,其他教师为辅助,要求集体备课,这种方法叫教师主讲制,同时应与其它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授课热情,这样会大大提高设计素描的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

设计素描强调体现绘画者的独特观察视角、独特感受,作品呈现独特的艺术个性,因此教师授课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指导,教学中时刻尊重每一位学生。设计素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两方面:①授课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地去发掘他们的闪光之处,而不是单调地教会他们一两种方法与技巧。②是如何引导学生坚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取得进步,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展示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轨迹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潜能。

素描教学范文6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训练的目标

传统素描基础课所训练的对客观事物造型能力,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和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对物象进行表现过程中体现出的审美感知、美学取向和人文个性,对未来的设计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高等艺术院校的素描基础课改革不应是简单的否定和肯定,而应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训练。作为基础课的素描训练既要注重母体物象的形体和空间特征,又要有设计者自身情感意味的表达;既要有艺术一般法则的指导,又需有个性化语言和艺术灵性的表达;既要符合视觉性审美,又要有训练的实用功能性。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训练的核心更在于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培养,它是将造型基础训练的目标同专业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寻找造型和设计的结合点和突破点,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模式,培养出符合各种专业需要且具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中创造力的开发

(一)专业性的全因素分解训练素描训练应摆脱常规的室内全因素写生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训练内容、方向和表现技法上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多注重空间造型能力的把握和光影氛围的表现,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对物象进行多角度的结构性分析上,并且布置多种角度的光影表现方面的内容。服装专业的素描训练应减弱光影调子的作用或对调子进行概括和简化,以线性表现为主,也可适当安排一些不同材料的质感表现方面的内容。这种进行深化训练,易使学生感受到专业训练的课题内容和方向,并能全方位、深入地处理从物象上获得的视觉信息,建立起一种多维、辩证的视觉思考模式。

(二)综合媒介材料的应用现代设计对媒介材料的综合运用无所不包,充分研究、认识不同媒介材料的美学价值和结构特性是现代设计素描教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物品的质地、肌理是因一定物质材料而存在的,人的视觉心理作用具有一种极个性化的体验,启发着学生对画面的内涵理解和主观想像。收集各种自然纹理组织,如铁皮、树皮、照片等,也可以采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如熨烫、揉纸、烧灼、水印、编织等特殊手段获得不同视觉效果的材料纹理。在对比观察中体验纹理组织的形象意味感,构想出能表达特定情绪的纹理空间结构,此过程增强了学生对设计语言的认识和领悟能力。

(三)形态重构能力训练改变传统素描的被动观察,主动地对物象采取某种打破视觉常规的关照和思考,其中蕴含的图形意象就会为我们想像提供有效的视觉刺激,从而会产生许多新颖、独到、有意味的视觉形象。人类使用过的大多日常器具都具有明确的仿生痕迹,体现出对自然形态的审美思考和再创造。形态重构还包括对自然物象内在结构单位和组合规律的自觉简化和抽离,在自然物有机组成的层面上获得对生命体深层律动的想像,以便完成对自然形态的幻化、错视、解构与重构的意象组合,创造出新的形态和生命。

(四)在基础素描教学中融入设计理念在基础素描训练中,应用构成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来体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内在情感。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可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照片中的形象进行夸张变形、平面抽象、打散重组等手法处理,对通过材料组合所产生的创意主题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创作过程中要保持基础素描训练的特色,采用单一颜色的有限变化来对表现内容进行程式化的设计制作,讲求工艺性、装饰性、形式美。运用的工具材料不做限制,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也明确一些观念图形的创作方法。

上一篇思政元素

下一篇工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