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政元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政元素范文1
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之中,已经出现诸多问题,如质量低下、效率难以保证等,因此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必须对此有所重视,然后积极寻找思政教育的新途径,从而使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真正得以实现。钢琴基础课程在我国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内部已经开设,并且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可以在钢琴的基础课程内部挖掘思政教育的相关元素,以促进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一、当前思政课程开展相关现状
(一)学生朝着个性化与观念多元化方向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我国步入信息时代以后,互联网已经在我国人民群众之中得到普及,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智能手机去了解世界的变化,因此我国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也产生了多元化思想,产生了非常强烈的个性,简单的说教已经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作用。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认同态度,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也比较强,但是依旧有一小部分学生被实用主义等观念左右,在理想信念、政治意识、国家观念上有时存在两面性的现象。例如,很多中职和高职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少会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此持有尊敬态度;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但是在一些特殊事件发生后,积极支持国家;平时的生活很容易被享乐主义的思想支配,但是在遇到弱势群体的时候,依旧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缺乏应有的抗挫折能力
当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中职和高职学生的成长过程比较顺利,有时候遇到事情也会被父母“包办”,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情况很少,因此缺乏强大的抗压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处理能力。一部分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唯我独尊”的错误思想,经常会产生自负心理,但是在遇到挫折后很容易灰心丧气,并且抵触难以理解的或者自身不能认同的事物,传统的说教模式已经不能对其产生有效帮助。
(三)思政教育与现实出现脱节
当前我国一些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旧停留在“过去式”中,并且出现了“三多”以及“三少”的不良情况。首先,方法单一说教多,与现实生活结合少。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经常引用固有观点或者教材内容,无法全面地对某些事情进行恰当阐述,甚至有时候会因为解释不当而产生反作用,没有理解“学术无、讲授有规则”的含义,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依旧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被动情况,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满堂灌”,很难与教师进行双向互动,久而久之会打消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二、钢琴基础课程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价值
在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中开设钢琴基础教学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奏技巧和水平,是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音乐课程的一个重点。钢琴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能够在钢琴学习中形成过硬的专业水平,并且养成持久的学习能力,对适合自身学习的相关方式进行探索。不仅如此,在学习钢琴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也能够得到磨炼,从而提升自身的自制能力。无论是中职院校的学生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最终都会结束校园内的学习活动,在毕业以后走入社会,但是步入社会并不代表学习过程到此为止,而是打开了新的学门。钢琴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脱离学校的教育以后,依然能够进行自我学习活动,从而使终身学习的信心得以树立,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在钢琴基础课程内部进行发掘,可以将课程作为根基,提升中职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正确的“三观”导向,从而使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真正做到有机结合。
三、发掘钢琴基础课程之中思政教育元素的策略
(一)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德育建设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从而帮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参与钢琴教学的感知和思考去寻求答案,帮助学生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真正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对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师而言,应当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对学生进行主动培养。通过钢琴教学德育模式把钢琴教育与思政背景下的德育相结合,首先,应当突破钢琴这一专业技能的局限性。其次,应当将钢琴基础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利用思想政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深化教育。在进行钢琴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应当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音乐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例如,钢琴教师在讲授《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钢琴曲的时候,应当明确该曲子中所表现出的、作者自身所拥有的强烈爱国之心,然后引导学生对该曲子进行鉴赏。在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曲调中洋溢的对自由与和平的渴望之情,以及不知道能够何时获取自由的悲愤之情进行理解和感悟,从而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现在的人们不应当放弃继续奋斗的决心。在鉴赏结束以后,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被发掘,学生也获得了一次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
(二)不断提升钢琴教师的综合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进行驱动,学生不可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学习钢琴基础课程的时候,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时刻保持初心,利用自身的求知欲作为驱动力量,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出清晰的知识框架。要想在钢琴基础课程之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元素,钢琴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与学生一同进行音乐探索。钢琴教育要想真正获得预期成果,发掘出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钢琴教师应当将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同时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予以关注,让学生的内心与钢琴基础课程进行对接,然后在接下来的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之中,逐渐降低对学生的外部控制与影响程度,促进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最终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作为一种乐器,钢琴需要通过演奏来诠释音乐,因此对钢琴演奏者和乐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对钢琴的弹奏,也是对音乐进行高层次阐释的活动。因此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质量更好的钢琴,以及提供钢琴学习相应的环境。例如在课余时间,钢琴教师可以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校园内组织“红色歌曲伴我行”主题钢琴演奏比赛,让想参赛的学生自由选择一首红色歌曲进行钢琴演奏,教师作为评委,对学生的演奏技巧、思想感情等多个角度开展评价。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钢琴演奏相关的知识,钢琴课程中的思政教育相关元素也被发掘出来。
四、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构建方面,还体现在强调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现阶段我国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内部已经开始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相结合,而钢琴基础课程由于拥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能够在其中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元素,避免了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单兵作战”、难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消极局面,从而真正通过钢琴基础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中职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杏梅,戴倩雯,周杰亮.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31-32.
[2]黄细英.幼专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中国文艺家,2020(8):52-54.
[3]窦瑾.钢琴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元素发掘路径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桑桐《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0(1):232.
[4]周颖,魏娟娟.课程思政在钢琴教学中的改革应用路径[J].大众文艺,2020(19):199-200.
思政元素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1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简述
1.1涉及的主要含义
在高职教育中,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学校按照国家对高等院校思政教学的标准,根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的专业性质和情况,对在校学生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来完善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学生就业以及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具体的成效。
1.2凸显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提升思政教育效率,可以有效避免学校造成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浪费。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经过不断的熏陶能够对学生正确的思想及观念的形成上起到辅助作用。当学生走出校门后,将会把这种思政素养带到社会当中,在推由缁峋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实际效益。
2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全面普及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
在高等职业类院校中,开展思政教育应该将主要目标放在应用、实践以及职业等三个方面。首先,学校应该结合社会发展及就业需要等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困难,开展适当的思政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性教育是该类学校的主要特色,因此,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传授上,要结合从业方向及职业发展,在学生参加实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业观念。其次,应该抓住高职院校贴近职业化教育的特点,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逐渐培养职业道德及理想,从而更加全面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高等职业类院校应该结合这三大方面的思政教学目标,在辅导员的积极配合之下,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真正发挥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制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的要素剖析
辅导员是高等职业类院校中推行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其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辅导员在实际推行思政教育中的不足,即是制约思政工作实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3.1缺乏正确的思政教育观念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有部分辅导员一味地主抓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及心理变化。这样辅导员就很难发现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思政教育中不容易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及具体思想状况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外,人的意识及观念将会对实际行动产生直接影响。高职辅导员缺乏正确的思政教育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较容易出现不认真的工作态度,这将会降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
3.2在思政工作方面的懈怠
辅导员推行思政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些高职学校在筛选辅导员的时候较为盲目。并没有从学生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选拔了一些缺乏实际思政教育经验及专业度不高的人员担任辅导员,这将会对思政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还有部分辅导员在开展思政工作的时候,并不注重自身平时对于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的积累。平时在实际工作中,不积极参加有关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的学习活动,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使思政教育工作实效大打折扣。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少对辅导员进行规范、严格的管理及培训。
3.3辅导员职能不明确
现在有些高职院校本身就对辅导员工作职能的理解上存在严重偏差,将管理学生日常、创办学生社团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琐碎事务都附加在辅导员的正常工作当中。高职院校中的学生数量较为庞大,辅导员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内容,难以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顾及到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辅导员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无形之中就会分散处理思政工作方面的注意力,在众多的学生事务中,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不但影响辅导员的实际工作情绪,还会对学生思政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3.4思政教育方式较为单一
现代的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有较为强烈的兴趣,对于较为陈旧的教学方式往往缺乏耐心。一些辅导员并不去研究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思政教学方法上较为保守,并不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感受,生硬地为高职学生传授思政方面的理论知识,仅以卷面考试作为评测学生思政水平的唯一手段。高职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容易把思想及政治方面的学习当作一种教学任务来完成,缺乏思政方面的学习兴趣,被动接受着相关的培训内容,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4提升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相关举措
4.1端正辅导员的思政教育观念
辅导员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政教育观念,建立起强烈的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高度责任感。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总结以往的思政教育工作经验,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内心想法进行挖掘,并适当了解学生的兴趣及喜好。在开展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尊重学生的想法。在此基础之上,辅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理念,为其长远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
4.2强化对思政培养工作的管理
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辅导员招聘、选拔工作以前,应该对相关人员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详细考察,同时对学生工作处理协调能力以及思政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学校应该成立思政教育质量检查小组,对辅导员平时的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促使辅导员高度重视思政培养工作。对于一些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表现优秀的辅导员,给予适当的嘉奖。高职院校还应该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思政教育方面的交流学习活动,分别从政治素养、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等三个方面进行强化提升。
4.3明确辅导员思政教育的职能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能进行优化,将学生思政培养工作放在辅导员实际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体察辅导员处理学生工作的辛苦及不易,在工作中要对辅导员予以情感上的关怀。学校应该深入了解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难处,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解决。另外,学校应该对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加以适当宣传,让社会大众认识到辅导员在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方面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辅导员在教育工作中的社会认同感,强化辅导员实际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4.4利用互联网来优化思政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当代学生离不开的重要信息传递媒介。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适当融入与互联网相关的元素,打破以往以课堂传授为主的枯燥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来展开思政相关内容的学习。高职院校可以设立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思政内容的学习。辅导员也可以在学校的思政论坛上,实现与学生间的实时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具体想法,利用这种方式来提升思政教育实效。辅导员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定期发起主题讨论活动,加强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思政元素范文3
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与起诉之人的合法权益受侵害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种对取得原告资格的严格规定,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不足。为此,笔者提出在立法上拓展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几点设想,以期能对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告资格有所帮助。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原告 资格
一、我国“相对人原告资格论”的缺陷
自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以来,关于行政诉讼?告资格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出表现就是:只有“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才具有原告资格,除相对人之外的其他人即使与具体行政行为有一定利害关系,也不具有原告资格。这一观点认为,行政诉讼产生于行政活动中所发生的行政纠纷,行政纠纷是作为行政管理者的行政机关和被管理的相对人之间的一种纠纷。在这种纠纷中,行政机关是享有行政职权的一方,拥有实现自己意志的全部手段, 因而无需以诉讼手段实现自己的意志;而行政相对人则处于服从的地位,只有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诉讼的?告恒定为行政相对人。①理论认识上的这种偏差,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法院片面强调只有某一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才能具有原告资格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如赋予非相对人以原告资格,则会使诉权范围过于宽泛,所以对相对人之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一概以“不是行政管理相对人”为由予以拒绝,或不予受理,或者虽然受理,却又裁定“驳回起诉”。正因为“相对人原告资格论”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如此重大,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这一理论是否具有其合法性和科学性。
第一,“相对人原告资格论”不符合《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法》涉及到原告资格问题的一共有3个规定:其一,该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二,该法第24条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其三,该法第41条有关起诉条件的规定更是明确了“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上规定,均未出现过行政管理相对人才能作为?告起诉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也从未限定过只有相对人才能提起诉讼。实际上,《行政诉讼法》对原告资格问题已?作了明确规定,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笔者认为,认识《行政诉讼法》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重要的在于如何认识“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这一核心内容。因为作为一个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来说,必须首先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说明他与该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有一定的利害关系,如不能证明的话,则不具备原告资格。而能够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只能是相对人和相对人之外的法定权益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此,《行政诉讼法》实际上肯定了相对人和相对人之外的利害关系人均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并未将原告资格仅仅赋子给相对人,故认为仅仅是行政相对人才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与法相悖。
第二,认为只有相对人才能提起行政诉讼不利于行政诉讼价值的体现。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法律的这一规定,已?明确地说明了行政诉讼制度的价值在于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这一价值的实现,是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诉权范围和人民法院充分行使其司法监督权为标志的。 因此,原告资格与诉权的保护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权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将产生重大影响。《行政诉讼法》明确将起诉权赋予给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使他们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审判权对其合法权益予以司法保护,从而以法律手段对抗行政机关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这既是行政法制建设的需要,同时又是民主政治的真正体现。然而,“相对人原告资格论”在实践中的体现则客观上缩小了行政诉讼诉权的范围,从而使相对人之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不法侵害,就无法获得有效的司法救济,既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也不利于对行政管理的有效监督,从而阻°了行政诉讼价值与功能的真正实现,从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权的完整实现。
笔者认为,“相对人原告资格论”既不符合现行《行政诉讼
法》的规定,又不利于公民诉权的保护和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权的正确行使,更不利于对行政行为的依法监督。因此,必须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进行科学认定,从而保证行政诉讼功能的真正实现。
二、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认识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依法行政原则的推进,更由于行政活动对社会生活干预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主张“相对人有原告资格”的理论不能适应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需求。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如果再局限在“行政管理相对人”这一范围内,一方面与世界各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大趋势极不适应,另一方面也使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无法得到实际而有效的监督。
因此,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识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发展。
首先,行政诉讼制度本身就是民主政治在某一诉讼领域的具体反映。赋予什么样的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不仅仅是一个诉讼程序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行政诉讼这一特定的诉讼制度体现一个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的程度。而从行政诉讼制度监督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这一特定角度来说,?告起诉权资格的赋予就是其民主权利的一个表现。
其次,在认识上进一步拓展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享有者的范围是行政诉讼立法宗旨的体现。行政权是一种强大的权力体系。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始终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当他们受到行政行为的不法侵害时,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自我保护的,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请求司法保护的起诉权上的保护。如果过于严格的限定?告资格的范围,会将许多理应受到司法监督的行政争议案件排斥在行政诉讼之外,从而使相当一部分行政争议得不到法律途径的公正合理解决,也必然会放纵一部分违法行政行为,使其继续以合法的形式存在。这样不但损害某一个体的利益,对国家行政权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可见,我国行政诉讼理论和实践中的原告资格从“相对人资格论”到“法律上利害关系人资格论”的转变,不但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在某一环节上的变化,更体现了一种观念的飞跃和发展。
三、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构想
鉴于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所存在的不足及对这一制度认识的发展,笔者认为,我国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资格也应向宽松方向发展,但到底宽松到何种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对立法实践的推动力,另一方面更取决于我国权力机关的立法规定。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具有“动态扩展”②的特点,在行政诉讼立法中如果通过单纯的实体规则来界定原告资格,显然有其不足。笔者认为,在行政诉讼立法过程中,除通过实体规则界定原告资格外,还必须把对原告资格进行实体界定的程序也看成是界定?告资格标准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程序的灵活性来达到适时采用符合现实条件的?告资格实体标准的目的,实现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界定标准的实体性和程序性的结合。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的几点设想:
(一)实体规则方面
从行政诉权的功能和行政诉讼的实践出发,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笔者认为,界定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在立法上总体规定,原告资格是反映“当事人所具备的足以引起司法程序的利益”,即原告资格仅仅是一种主体资格,而不包括其他一些构成方面,如必须在受案范围之内、不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受诉法院有管辖权等。《布莱克本大辞典》中也将原告资格解释为“某人在司法争端中所享有的将该争端诉诸于司法程序的利益”。③这一解释区别了原告资格就是要具备原告法律地位的资格,符合了现实的需要并与现实保持了和谐联系。我们在立法上这样界定原告资格,可以解决法院受案审查中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并与诉讼客体(受案范围)、其他条件等共同组成法院的受案条件,从而厘清司法实践中一部分人对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和受案条件三个概念的混同,有利于人民法院审查立案,有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2、拓展“利害关系”内o,确定当事人起诉以“事实上的损害”为标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的是“直接利益受到侵犯”为标准;《若干解释》第12条则以“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为标准,该条规定比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相对较宽,但是该条规定仍是一
个限制性或缩小性规定,其意图仍在于限制或缩小原告的范围,这种做法和行政诉讼的自身规律及发展趋势不相容。我们在理解“利害关系”时,应当既包括直接利害关系,也包括间接利害关系;具有原告资格的不仅包括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作用的对象,即明示的相对方,也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不直接针对其做出却对其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全面确立“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允许更多的当事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具体行政行为都允许当事人在经过行政复议后提起诉讼,或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对于终局的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当事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这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范围不相一致,也不符合wto规则的要求和行政救济原则的规定。另外,仅就履行wto义务而言,若将1994年gatt第10条第1项和trips协议有关条款所规定的与实施普遍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判决和行政决定相关的所有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其中的抽象行政行为必然属于司法审查的对象。因此,我们应当在立法上确定“司法最终救济”原则,允许当事人对于所有行政行为在穷尽行政救济后均可向法院起诉。
思政元素范文4
【关键词】政工人员 素质 学习 实践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前进的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从事政治思想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优劣直接关系到政工工作的开展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但是,当前一些政工人员的素质与新形势下的各种变化仍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上,总体较高,但还存在着不适应的问题;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学历偏低、知识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在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方面优势减弱,急需提高;在工作方法上传统工作方法效力减弱,新的方法尚未完全形成和掌握。因此,必须大力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政工人员政治素质的基础
政工人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中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所以说,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主要包含政治信仰、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政治信仰主要是指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它是基于主体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走向的认同而趋于对某种政治主张的拥护。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认识是正确的,他所拥护的政治主张就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而对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认识问题,实质上就是哲学上的历史观问题。哲学科学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的规律。只有具备过硬的哲学素质,我们政工人员才能正确把握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2、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政工人员创新素质的基础
理论学习与创新素质的培养有着内在渊源关系。理论学习有四种作用:一是具有前瞻性。通过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研究,进而揭示出社会的发展趋势。理论学习的这种前瞻功能,对创新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哲学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会使人们对今后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可以积极调整自身,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导向作用是指哲学能为创新提供方向性指导,就是为人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从而克服没有方向的创新。二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哲学可以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批判来揭示出它的不完美性,进而激发人们追求更完美的世界。这种批判、反思的过程,是创新的开始,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三是启发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种视角常常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新思路。四是开拓视野。哲学能为人们提供一种对世界的新解释,人们的一切工作思路都是建立在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基础之上的。然而,哲学告诉我们,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世界的解释也不相同。如果我们善于从不同的哲学流派那里去吸取营养,这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3、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政工干部道德素质的基础
理论学习对于道德素质的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理论学习可以深化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的理解。有了深厚的哲学底蕴,就能自觉地站在历史、社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自觉地摆正自己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关爱自己身边的事物。其次,哲学能使人找到生存的依据和意义。当前,部分人的腐化堕落并不完全是追求低级趣味,而是转型时期的价值真空使他们找不到生存的依据和意义。当代哲学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探索中,取得丰硕的成果,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可以使我们重新找到生存的支点,营造新的精神家园。第三,理论学习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一方面,理论学习可以激发人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排除各种心灵杂念;另一方面,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哲学家们的那种“为万事开太平”的崇高精神,会在无形中对学习者进行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学习者的精神得到深化和洗礼。
4、加强理论学习是培养政工人员能力素质的基础
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培养政工人员的能力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学习在内容上应包括科学文化、管理理论等。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拓展政工人员的眼界,构筑宽厚的知识平台,树立从事政治工作所必需的科学精神,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是培养政工人员能力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工人员在学习管理理论的时候,必须要坚持“扬弃”的态度,借鉴吸收各种管理学学派的精华,结合企业的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树立和培养工作中的效益观念和预见能力。
二、通过实践磨砺,提高自身能力
1、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应用
列宁认为,脱离开实践,孤立地讲优良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很不严肃的”。对于政工人员来说,提高精神境界,提倡艰苦朴素,提倡学理论学知识,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投身于人民群众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追求美好前途的变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实践就是要扑下身子,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投身实践,就不能泡在会议里,停在文件上,挂在嘴巴上。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轻车简从,而不是前呼后拥;扎扎实实,而不是蜻蜓点水;要找到问题,抓出成果,而不是敷衍了事。要了解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变化,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也要了解全国全世界发生的变化,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以找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方位和坐标,找到把握全局把握发展趋势的关节点。
3、实践就要勇于接受锻炼
作为一名政工人员只有在工作中才能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工作中要勇挑重担,把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克服各种干扰,针对自身存在的弱点和不足,结合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要在各种大型活动中敢于负责,敢于独当一面;要积极研究、解决队伍建设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要勇于在各种会议上讲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实践锻炼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素质提升
1、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学习是政工人员提高素质能力的关键途径。特别是在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适应形势任务发展要求,全面提高素质能力,必须勤奋刻苦地学习不可。
首先要科学的选择学习内容。一是认真学习的经典著作,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二是要认真学习与政治思想工作相关的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还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尤其要熟练掌握微机技术。广泛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是政工人员素质上档次,政治工作上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刻苦学习,全面提高政工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和业务素质。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勤思考,有耐心。一是挤时间学。“勤学”就要充分利用时间,发扬“钉子”精神,见缝插针,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二是要善于积累。灵活运用摘记、剪贴、做卡片等多种方法,并分门别类及时进行整理,长期坚持,必有所得。三是勤于思考。孔子讲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学”和“思”的辩证关系。读书学习只有紧密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才能有所收获。四是要有恒心。要发扬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精神。
2、善于总结,不断进步
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政工人员提高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科学的总结,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不断增强自觉性和有效性,而不总结或者不善于总结,终究只能徘徊不前。培养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一是事事留意,做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一个不注意观察,思考问题的人,是一个糊涂的人。做错了事还不知道错在哪里,以至一错再错,不能吸取应有的教训:做对了也不知道对在何处,不能总结经验,指导未来。这样的人,素质能力很难上得去。做好一项工作,得到一条经验,处理一件事情,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日积月累,就会收获不断。二是要善待失误,吸取教训。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说明剖析失误、总结教训,更有利于扬长避短。谁都希望工作不出或少出差错,但差错又往往是难免的,出现差错、失误虽然是坏事,但同时又暴露了矛盾,通过总结,找到原因,吸取教训,改进了工作,坏事又能变成好事。三是学人所长,克己之短。每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仅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更要注意学习周围同志认识问题的有益经验。总之,政工人员要时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渐掌握政治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经验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工作越做越好。
3、多向思维,开拓创新
多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与单向思维、封闭式思维相对而言的。新形势下的政治思想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我们每一个政工人员必须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的勇气,敢于打破习惯性思维方式,走出老框框想问题,用新思想代替旧观念,用新思路取代老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要勇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创造性思维需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一事当前,敢想敢试,多想多试,素质能力便有大的提高。许多问题,只从一个方向思考往往“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换一种思考方法,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二要敢于打破已有认识的局限。任何一种过去的认识经验,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它只能给认识新的问题,提供借鉴,而不能当成“万能钥匙”。简单地用过去经验或别人的做法,就不可能正确地解决现实问题。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使认识水平进入新的层次,个人的素质能力有质的飞跃。
思政元素范文5
【关键词】中速走丝;线切割;电极丝;断丝
中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本文以下简称中速机床)在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断丝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常见现象。实验表明,中速机床加工断丝与高频参数的选择、脉冲电源的质量,贮丝筒运转平稳度、电极丝的选择、工作液的选择等因数有直接关系。断丝的情况发生,不仅会影响加工效率,而且还会在工件上产生断丝痕迹,影响加工质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工件报废,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作者根据线切割加工理论和实际经验,从电参数和非电参数等因素对其非正常断丝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此提高中速机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1 电参数对中速机床电极丝非正常断丝的影响
中速机床正常加工时,按照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加工工件材料、加工面积和加工深度等要求,一般需要设置伺服参考电压,选择脉冲电源的脉宽脉间、电流幅值等电参数,来实现预定的加工工艺过程。因此,电参数对加工过程中电极丝的断丝影响作用,是十分重要和显著的。
1.1 与高频参数相关的断丝及预防措施
合理的选择高频参数是预防断丝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加工效率的及加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电极丝是传递脉冲能量的载体,且电极丝本身有电阻,当通过的电流或加载的电压过大时,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增加电极丝承载的能量,当负载过大时,就容易造成断丝[1]。但是脉冲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高频参数的设置,通过实验,得到(表1:高频参数变化)高频参数中脉宽、脉间、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的关系。
分析表1实验数据可知,当脉冲间隙相同时,脉冲宽度越宽,加工能量与峰值电压、电流成正比,加工效率提高;当脉冲宽度相同时,脉冲间隙越小,加工电压、电流越大,加工能量就越大,加工效率提高,但不利于排屑,也容易引起断丝。
因此,在加工的过程中根据工件厚度及材料种类,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尽量选用大脉冲、大电流,这样会增加放电间隙,提高排屑效果及切割稳定性,可以有效的预防断丝现象的发生。
1.2 与脉冲电源质量的相关断丝及预防措施
一般情况,脉冲电源的故障会直接造成加工过程中的断丝。因为脉冲电源能否正常工作,会直接影响输出的波形规整度与稳定性,影响电极丝在加工过程中放电连续性与稳定性,从而造成电极丝发生连续瞬间短路而断丝[2]。根据加工实践经验及实验总结得出脉冲电源引起断丝现象、原因及检测方法如下:
(1)当脉冲电源的输出变为直流输出时,加工电流过大,火花放电异常。此时,应逐级检查多谐振荡器波形,确定并更换损坏原件,调试输出规则、稳定波形。
(2)当输出电流超过限值时,加工过程中火花放电变为蓝色弧光放电。此时用示波器检测输入端和振荡部分都无波形输入或输出,则问题为振荡器三极管已经受损,更换后调节波形即可。
2 非电参数对中速机床电极丝非正常断丝的影响
从电火花加工的微观过程来看,很多非电参数对电极丝损耗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诸如电极丝材料的选择、运丝机构的工作特点、工作液成分的作用等。因此,要优化其加工工艺参数,就必须考虑到非电参数对电极丝断丝的影响情况,才能达到中速机床高效低耗加工的目地。
2.1 与电极丝本身相关的断丝预防措施
电极丝是线切割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极丝的材料种类、直径大小等参数的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与加工质量。因此,合理的选择电极丝参数可以预防加工过程中断丝现象的发生。
2.1.1 电极丝的材料
电极丝材料要求具有高熔点及良好的导电性等特性。目前常用的电极丝有钼丝、钨丝、钨钼丝、铜丝等,但是根据不同的走丝机构及加工工艺要求,合理的选择电极丝是预防断丝的有效方法。钨丝,可获较高加工速度,但放电后电极丝变脆、易断丝,适用于慢走丝机构、小电参数使用;钼丝,熔点与抗拉强度低,但韧性好,不易断丝,中、快走丝机构较为广泛;钨钼丝,使用寿命长,加工速度高,但是价格昂贵,适用于快走丝机构。
2.1.2 电极丝的直径
电极丝的直径选择,与加工工艺要求有关,根据理论研究得出:在达到加工工艺要求的情况下,电极丝越粗的越好,因为越粗的电极丝张力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同时承受大电流,输出较大的脉冲能量,也有利于工作也的渗入,更有利于排屑,提高加工效率;但是,根据实践加工过程中发现,选取直径较大的电极丝,加工中易出现以下问题:(1)电极丝本身有直径,难加工精细的形状和很小的圆角半径,加工精度降低;(2)电极丝腐蚀的材料较多,误差较大;(3)加工过程中偏移量过大,难保证加工精度。
因此,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同时合理恰当的选择电极丝直径,可以有效的预防断丝现象的发生,还能提高加工效率。
2.1.3 电极丝的张力大小
电极丝在切割加工过程中,要保证合适的张力大小,电极丝的松紧程度会影响到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如果电极丝安装过松,张力较小,抖动幅度较大,造成无数次的极小短路,会容易造成断丝,还会影响工件加工精度。但是,如果安装得过紧就增大其自身内部的应力,也容易造成断丝,同时,贮丝筒在变向时电极丝的张力也不一样,用久的电极丝会变长,抖动会增加,也会极易造成断丝。所以,根据加工经验总结预防电极丝张力引起的断丝措施有:(1)在电极丝安装过程中借助仪器调整张力至最佳状态;(2)在用一定的时间后紧丝。
2.2 与运丝机构相关的断丝及预防措施
线切割机的运丝机构是线切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贮丝筒、排丝轮、导电块和导轮组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2.2.1 与贮丝筒相关的断丝及预防措施
贮丝筒与伺服电机不同轴或贮丝筒的内外圆不同轴,在旋转时会产生跳动或窜动,绕丝时受力不均容易导致断丝[3]。因此,要定期对贮丝筒进行平衡矫正,防止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发生跳动或窜动。贮丝筒每次在换向时,行程开关如果没有及时断开,钼丝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高频放电产生高温而被烧断,同时,如果贮丝筒的限位开关失灵后冲出限位行程,也容易造成断丝。因此,加工前需要及时检查贮丝筒下端的行程开关和限位开关是否失灵。
2.2.2 与导电块和导丝轮相关的断丝及预防措施
高速运动的钼丝与导丝轮接触摩擦,易产生较细的沟槽并夹丝拉断。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相应的磨损件。当导轮的V型槽、导电块与钼丝长时间摩擦产生沟槽,会增大阻力,产生夹丝等现象,易拉断电极丝。因此要定期检查运丝机构的精度,及时更换相应的磨损零件。
2.3 与工件相关的断丝及预防措施
工件没有经过工艺处理,内部的应力没有得到消除,在加工过程中易开裂、易变形,会碰断电极丝或卡断电极丝。因此,在加工前最好采用低温回火工艺消除工件内应力,或选择加工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若加工工件中含有杂质,导致整个工件的导电性急剧下降,加工中不断发生小短路或断路而拉断电极丝[4]。因此在加工中可以设置每小段加工后退刀0.6mm的程序处理,并加大工作液的流量。
2.4 与工作液有关的断丝及预防措施
选择较稳定的工作液,不但可以预防断丝,还可以提高加工质量。但是工作液长时间的使用,会变得脏污,综合性能也会下降,易引起断丝。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工作液,且工作液的体积浓度在5%-10%时,其加工性能最后,不易断丝;工作液用纯净水配置的比自来水配置的工作也效果更好,在加工中更稳定,不易断丝[5]。
以上根据实际加工经验总结出中速走丝线切割机床电极丝非正常断丝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但是在实际加工中还有很多因数都会造成断丝,如机床的质量、加工工艺、操作规范程度等,所以必须在加工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分析断丝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提高加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郭燕玲,耿雷.数控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雷鸣达.电火花加工用脉冲电源[J].1988:1-22,174-178.
[3]苏峰,高毅.线切割机床电极丝非正常断丝的非电参数原因分析[J].科技与信息,2010(5):10.
思政元素范文6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在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高校辅导员认真对待,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高效辅导员心理素质,才能让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顺畅,最终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目的。
1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由于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正确引导并给予及时帮助,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1学生素质和德育工作方面
在不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措施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和高校德育工作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在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逐步转变的情况。所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等,必须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以在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最终培养出具有高尚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人才。
1.2辅导员自身发展方面
在社会形态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各种文化、思想的出现都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影响,从而加大辅导员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实际需求,能够促进辅导员自我提升意识、综合素质能力等不断提高,从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抗压能力。可见,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促进辅导员自身各方面不断发展,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从而在处理各种学生问题时游刃有余。
2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主要策略
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可知,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主要策略有如下几个方面。
2.1构建考核体系,制定辅导员管理机制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提高要注重考核体系的构建,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等,从而真正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合理制定辅导员管理机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行为表现、辅导员的考勤等纳入管理范围内,才能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评。
2.2提升辅导员自身修养,增强其自信心
在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辅导员自身修养的提升是重要途径之一,这可以帮助辅导员增强自我培养意识、心理健康意识和责任意识等,从而在不断调节、综合练习的基础上,帮助辅导员增强自信心。从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整体情况来看,部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水平不够高,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注重自身知识面的不断拓展、专业进技能的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的有效增强等,最终提高自身修养,非常有自信地处理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2.3加强辅导员培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必须加强辅导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交流活动,真正实现高校德育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辅导员的培训工作要从理论知识开始,让辅导员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强大高校辅导员的内心,从而帮助辅导员顺利开展各种辅导工作。要根据高校辅导员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岗前培训计划和在岗培训方案,帮助高校辅导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升。
2.4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不断增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只有真正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品德等,这对于促进大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辅导员应有的价值,在提高他们社会认同度的基础上,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不断创新。
3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的地位会更加重要,必须注重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训和理论知识学习,并加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在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快速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赵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5(4):88-90.
[2]秦亚杰,王琪,眭国荣.从心理教育视野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河学刊,2015(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