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1

应对时代之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一成不变,故步自封,虽可带来暂时的安全感与舒适感,但绝非长久之计。每当我们同情被应试折磨的少年,每当我们抱怨枯燥的备课和周而复始的每一天,你可曾想过:你,才是改变教育的中流砥柱;你的改变,才有杏坛的一片新天!与其原地抱怨,不如立而起行;与其心有戚戚,不如海阔天空。这个时代,不需要茫然、麻木的眼神,需要的是与时代同行的勇气和果决。当今时代的优秀教师,是能够在沙漠中为学子辟一小块绿洲的教师;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融入时代洪流的教师;是执着于教育教学改革,善于在微创新中酝酿大创造的教师。我们改变,教育就会改变,时代就会改变。

然而,作为灵魂守护者,我们又需要“不变”,需要对教育理想、文化道义、核心价值的传承与坚守。孔子“有教无类”“大成至圣”,苏格拉底“牛虻精神”,蒙台梭利“把自由还给儿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重庆彭水教师张宗茂三十多年扎根乡村小学,为孩子“守望一生”……这一份份“不变”,恰如甘泉,流淌万代,滋养心田!教书匠,关键在一个“匠”字,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学生至上的服务精神。若没有锲而不舍、“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浮名所累”的匠人精神,教育该如何塑造纯净的心灵?若没有远离喧哗、“寄至味于淡泊”的坚定信念,我们该如何教学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教书是福,大善无苦。”教育者,要有“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的恬然自安;要有“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昂起头,冰雪压不服”的专注与匀停灰有“生若直木,不语斧凿”的心广意宽。教育者,可以走得慢,走得平淡,但每走一步,都要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2

所谓低配人生,并非让你压缩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要你在这个诱惑与欲望不断扩张的世界里,学会辨别与放弃。

克制欲望,是低配人生的核心。

居里夫妇结婚时,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有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居里的父亲知道后,打算送他们一套家具。居里夫人若有所思:如果家里多了一套家具,就需要人去打扫,把时间花费在打理家具上实在可惜。所以,居里夫妇最终决定不再添任何家具了。

有时候,我们拥有的物质越多,给理想的空间就越少。适当低配人生,不仅会让我们更轻松,更从容,也会让我们远离诱惑,更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与目标。

拒绝诱惑,是低配人生的准则。

斯蒂芬・金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张小桌子、一盏台灯,桌子上面摆放着稿纸。在这张简陋的小桌子上,斯蒂芬・金写出了许多经典作品。后来,他给自己换了一张宽大而体面的写字台。可没过多久,斯蒂芬・金便放弃了那张写字台。他说,写字台让他灵感全无,注意力随时会被桌上的小玩意儿分散。自此之后,他只用小桌子写作,并将之作为写作的一点重要心得。

即便你暂时拥有了一切,获得满足的可能不是自己渴望自由、实现价值的心灵,而是被世俗熏陶的、难填的欲壑。

降低标准,是低配人生的真谛。

有人说,不要总想着自己没有什么,要经常想想自己还有什么。《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客叹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子却不以为然,说道:“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旷达的苏子虽然被流放,却仍有自然为伴,依旧洒脱豪爽。

适当低配人生,不仅会让我们克制欲望,也会让我们远离诱惑,更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在知足中寻得快乐的真谛。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的诗句,我现在所看到的似乎和这有些许出入。就着玻璃窗坐下,面对的是一群白色静止的山间雾团,隐约可以望见层层高低起伏的山脉。霎时,还真有只孤鹜在雾团上盘旋呢,不愿离开,也许他是在陪我吧。你看他,片片的白色羽毛已失去光泽,变得有点脏乱。时不时的还叫两声。我敢断定,他不是王大诗人心中的孤鹜。终于,他对着我叫了两声,仿佛还想叫,终究还是扭过了头去,他想走,因为他从未停息过。这时,来了一辆大卡车,鸣着“的”声,他打断了我的沉静,也打断了我与山和此鹜的对话。恰身后的同事在说话,我才猛然想起来我这是在上班……

今天是我工作的第二天,之前折腾了些日子,终于还是狠心的选择了这里,这里没有来来往往逛街的人,有的只是“刷”的一下对立行驶的车子,下着雨,车轮与马路摩擦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我的心也时常随之而有远近。之所以说狠心,其一,不顾我的小乌龟的感受,断然离开她,实有不舍。(小乌龟是我平时宠着、爱着的宝贝)。其二,我爱城市的热闹,可是我还是撇开了他,其三,小乌龟在我走了之后,小头一直缩在龟壳中,什么也不食,时常想起与我在一起时候的能歌善舞,我反问自己:“我是不是把他灵魂带走了?”就像刚刚那只孤鹜?我抬起头咪着眼睛寻找它,原来他还在,我很高兴,对着他我笑了。但是,它好像飞的时候很费力,我好奇怪,纳闷了几秒,一看,原来是这样-----雨下的更大了。感动之余我有点心疼,我想带着雨衣去给他披上,于是我打着伞带着雨衣,向他打着手势,叫他来,可是他看到我这样,反而不但没有来,走了,飞走了……

少了他的雾团和山,失去了所有的景致,雾团开始无规则的运动了,山上的树也摇头了,他们跟我一样,因为鹜的飞走他们也都跟我一样,心也跟着烦躁起来。我开始责怪起自己来。

可是,旁边的两位同事,在不停的工作着,路边的车辆也在不断的奔驰着,远处的山依然还在,雾团也还在,雾团依稀包围着延绵的山脉,其动与不动又有何干系呢?《赤壁赋》中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那么,对于此,又奈何乎?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4

【关键词】道家;庄子;比喻;修辞思想

一、“言、象、意”的思想内涵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成就是巨大的,然而少数人会想到他的文学成就,《庄子》是一部经典著作,蕴含的道理对后世有很深影响,其中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道理浅显易懂。虽然随着人文学科呈现出修辞学转向,但是从修辞方面谈论庄子,涉及表达修辞的多,而涉及庄子修辞思想方面的研究很少。

庄子强调虚静修辞之美,提倡言不尽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在外物中,阐明了言与意的关系“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说话的目的主要在于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句子可以忘掉。即言只是意的一种媒介,言是求意达意的一种工具。修辞语言是一种情感化的符号,它既是一种语言形式也是一种语言表现,作为道家的代表著作,也运用了不少修辞策略,现单纯从比喻角度做一下简要分析。

二、庄子的比喻策略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是庄子的名句,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像酒一样甜。“君子之交淡若水”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交友境界。即指导人们在朋友交往中要注意“度”,这个“度”如果不适当,就会变成扼杀友情的绳索。君子之交,对朋友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小人之间,说朋友想听的话,做朋友想做的事。庄子在这里用“水”和“醴”恰到好处地把君子之交和小人之交区分开来,浅显易懂。庄子在德充符还提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无论是人生还是道,每一个人抓住了一点,不能全面考虑。这不仅对诉诸头脑的分析有意思,而且可以给诉诸心的情绪以安慰。“宋代的苏轼与友人泛舟赤壁,客人感叹美好月光流逝,生命短暂;苏轼的劝慰之言即脱胎换骨于《庄子》:“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前赤壁赋》)从变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在变化,天地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变化,否则如何有沧海桑田呢?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我们与万物一样,都没有终结,我们不是都存在于天地之间么?”。庄子的寓言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同时也表现了道家崇尚的思想意义。

三、庄子修辞思想

“《庄子》一书的内容不仅是博大丰富,而且其思想体系也是极为复杂多彩,这是所有了解《庄子》的人的共识,它所具有的特殊复杂性,使后世学者对它的理解也最为纷繁,仁者、智者各抒己见,是此非彼,争论不休,愈演愈烈,至今仍无认识统一的迹象。”

庄子的修辞思想可以概括为“从俗脱俗”。道家的以俗为雅正是与儒家相对立的,道家强调“绝巧”、“弃智”,不主张修饰文词即推崇以俗为雅。庄子举的例子多数是浅显易懂的,如在齐物论中提到“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即养猴子的人喂猴子吃果实,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们都发怒了,改口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都开心了。其实名与实并没有变化,只是形式变了而已。众生都在说自己明白事理时,庄子却说自己迷迷糊糊;众人都在说自己成就斐然时,庄子说自己一无是处;众生都说自己忠于仕途时,庄子却喜好隐世。这正是庄子思想突出的地方,是另一种智慧的表现。庄子的从俗其实是一种外在表现,在天地篇中,庄子就很鲜明的表现了自己的观点:“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的游于世俗的态度显而易见,庄子主张在世俗中脱俗,即身在世俗,心远离世俗,在现实中从俗,在理想中脱俗。其观点被后世发扬光大,比如“隐于山林”、“隐于闹市”等等,这都是从俗脱俗的典型代表。

《庄子》是一部富有哲理和多种语言技巧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的多种修辞手法,使哲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修辞技巧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其从俗脱俗思想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庄子一百句》张引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63页

②《庄子文学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孙克强,耿纪平2009年4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1]《齐物论及其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陈少明2004年2月第一版

[2]《庄子一百句》复旦大学出版社陈引驰2007年5月第一版

[3]《向庄子借智慧》中华书局傅佩荣2009年4月第一版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5

关键词:苏轼;《赤壁赋》;黄州;月;水;泛舟

《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破曹的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诗人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这篇游记。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江城的风物,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前赤壁赋》。赋中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和旷达的心胸,但也有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文章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

文章以“风”和“月”开卷,苏轼与客泛舟夜游,一叶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与天宇合一;接着,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苏轼答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都紧紧扣住了“风”和“月”。这种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

月夜,秋江的清风,澄净的星空,月移船行。无边的风月渺渺入怀,人好像在仙界飘游。正当主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却又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转向了莫名的惆怅。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观,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内涵。接下来,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抒发感情。最后,仍从人们常见的山川、风月的变与不变、有穷无穷来感叹人生。文章因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乐甚”“愀然”之情,而读者为这常景打动,为这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这景这情,有历史人物的业绩,有古战场的空寂,有作者的旷达和惆怅。文章正是这样由于景物的反复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断消长,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纳,使景情融合达到完美统一,使常景产生如此感人的魅力。然而,文章写得却是常景,文章通篇以景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辅之。

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身心于空明的禅境放松。

空明的境界是一种万虑都歇的无欲无机之境,而水与月则是一种能滤洗人的烦忧、使人进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孔子见流水而有感,李白之因明月而思乡,最能表明水与月的这种精神导向性。佛教禅宗认为它是一种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摄。”释子借一月与千江之月的关系,喻言有和无、变和常的辩证关系,在世界的差别之中更注重无差别的觉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参禅证道的入门处。宋代禅思想深入人心,理学济以禅思,诗学济以禅喻,士大夫们大都将禅思作为思想的增容剂,苏轼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静观之夜,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禅,合道与禅,仰观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他和释子一样,也借水月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的水与月中,感觉到永恒同样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时段中发生变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为自己具有与天地宇宙一致的本性而欣喜,为自身融入自然、获得自然性而满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获得的这种禅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间释滤了长期以来囤积的压抑和苦闷,精神与肉体一起放松在这空明的禅境中。沐浴着无尽的清风明月,主与客一起摆脱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连梦也不来骚扰一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范文6

这个世界上虽然也不乏那些让我们伤心沮丧的事情,但更多的,是让我们愉悦、欣喜的事情。譬如考试得到了好成绩,做了一件好事被表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去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吃了一样美食,买到了一张寻找已久的CD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让我们的内心涌起一种兴奋的感觉的。虽然都是小事,但不可否认,我们都曾经为它们而欢喜过。

然而长大了之后,快乐就不那么单纯了,好像也不似以前那么召之即来了。考试得了好成绩,开心吗?不能开心,因为别人考得比你更好,因为还要努力保证下次考得也好……当一个单纯的快乐的理由被添加了那么多调味料,它的味道早已苦涩无比。

于是为了得到所谓的快乐,我们开始竞争,争得头破血流,争得疲惫不堪,却猛然发现,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为了得到那看似遥不可及的快乐,我们又开始争了,快乐又远了一步……这是一个怪圈,不清醒过来的人将永远在里面转圈,就像笼子里的小鼠永远奔跑着去追寻永远在前方的快乐。

其实,只要我们停下来好好思考,就会发现:快乐就在身边而悲伤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既然考得好就要开心,何必在乎下一次呢?如果考得好还不开心,那考好的意义在哪里呢?

为了同一件事而久久悲伤不能自已,也不是明智的做法。既然快乐重复多次变得没有意义,那么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的,就算为之流再多的眼泪,结果也只能是这样的了。何不敞开心胸去做一些快乐的事情,让快乐重复而有意义,让悲伤重复而失去意义。这就是我所说的乐由“悲”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大文豪的洒脱。即便我们没有东坡般豪放,拿得起放得下也是可以尝试去做到的。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怎样的险恶,给心灵找一方安生之地才是要紧的。可以为同一个理由快乐两次,不为同一个悲伤哭泣两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通过否定网上流行的悲观的论调,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快速入题,但主题尚不明。

论证第一段提出的观点。以学生的视野多角度地陈述了人处处有乐的事实。但似乎尚未入主题,因为题旨的一个层面是要求我们说快乐的重复。

此段似乎在说快乐重复多次变得无味无趣,但实质上在讲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是欲望的不满足造成的。所以离题了。

和前段写法一样,还是在说快乐的不能满足和痛苦之间的关系。永远追求快乐就永远因不能满足而痛苦,并非在说重复快乐的厌倦。

触及中心。虽然并非从重复快乐的倦怠领悟到摆脱悲伤的必要,但毕竟指向了中心。

独立成段,将“为同一件事久久悲伤”的论证作强调。并且将中心立意展示出来加以阐述,显得分量很足。最后又能照应标题和点出主题。

引用苏轼的词想用来表达不必在乎痛苦和悲伤,不必在乎得到和失去。有些偏离。

总结。将上文两层文字绾住,正确对待快乐和悲伤。

用李白的诗强调快乐的重要性。

总 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优势是审题准确,立意得当。应该说命题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上升到哲理的层面来阐述“让快乐重复而有意义,让悲伤重复而失去意义(第6段)”实在难能可贵。而且内容相对比较充实,从自己身边可触及的事物出发来表达观点,显得真实而又亲切。将素材纳入自己的文章里面,虽然材料和观点之间不一定有机融合,但这种写作意识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值得借鉴。内容结构比较明晰,从引入到最后绾结强调,有板有眼。语言表达也能够平实流畅,有逻辑性。当然问题也比较明显。最主要的就是,主题和内容在有些地方(3、4两段)不能有机统一。实质上是在审题完成后,没有顺着立意列出提纲,把握不住主题,导致在写作具体展开的时候与主题若即若离,甚至游离了主题。还有部分材料运用不够恰切,不能充分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