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我成长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我成长总结

自我成长总结范文1

青年教师年度成长总结1

到这个学期结束,我已经工作满三年,三年一节点,回首这一学期,正在经历一种漫长的等待,期望着有朝一日教育思想火花的迸发,每一天和天真烂漫的小朋友打交道,真是很欢乐,但同时发现自我肩上的职责也是很重的,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我也有了自我的收获和感悟:

1、基本功、青年教师成长的基石

努力练就新教师基本功,包括课程开发与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科研与反思、教学评价与创新等,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特点,从基本功入手,不断炼化自我。

2、磨课、青年教师成长的捷径

磨课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教师用团体协作的方式经过对一节课进行多轮的打磨,从而到达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集学习、实践、研究、合作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活动,本学期我既作为新教师,同时也是“青蓝工程”刘超教师的师傅,尤其是公开课教学的开展,对自我的常态教学和展示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磨课的过程正是青年教师教学生命成长的过程,个中的辛酸和喜悦值得我勇敢尝试,细细品味。

3、听课、青年教师成长的翅膀

听课能受到别的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的熏陶,理论上会大大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借助“名师工作室”、“共同体”以及“办公室”三大平台,老教师的这份“宝贵财富”是多年点滴积累而成的,多听老教师的课,则是我学习的途径。

4、教学反思、青年教师成长的阶梯

每次“名师工作室”、“共同体”以及校内体育公开课后,我都会坚持写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艺,才能更好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年的教学,看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体会到自身的不足,然而“坚持就是美丽”,这一年获得了“市教坛新秀”荣誉称号,多篇论文在“体育教学”、“课程与教学”等省级刊物上发表,课余训练扎实进行,开展了一节市级公开课以及多节校级公开课,渐渐的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入口,相信只要坚持,就必须会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名出色的“舵手”。

青年教师年度成长总结2

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并且是一种专业。

这是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要求,即要求我们必须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向一个专家型教师发展。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思想、知识和理论,经过反思与实践,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为实现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头我就自我的专业成长,说一下完成情景.

一、强化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体此刻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团体和对待自我这四个方面。

对待事业要爱岗敬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团体要团结协作,对待自我要为人师表。

这四个方面是从事教师职业最起码的要求。

一向以来我都严格围绕这四点要求自我,平凡,我要不为工作所累,无怨无悔,脚踏实地地当一只红烛;伟大,是我从事的工作本身是教书育人,我要为教育事业贡献自我一份力量。

仅有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有保障。

二、加强学习、实践,促进专业成长

从听课、备课到上课让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实践对我成长的巨大作用,我深深明白,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必须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

为此,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年来,阅读了《中国人的研究》《中国通史》、《课程与教学论》等近十本教育理论著作,并进取撰写心得体会。

我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视角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阅读习惯。

经常与同事展开教育思想讨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一门深不可测的艺术,要上好每节课不下功夫是不行的。

所以我从听课入手,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回来和有经验的教师反复讨论交流,从中找出优缺点,自我备课时选择性地加以利用吸收。

我明白自我经验不足,水平有限,但我喜欢学习不怕别人来听课,学校每次组织的公开课我都进取参加,认真准备,让信息技术合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课后我认真听取各位教师提议和意见,并做好总结。

三、反思让我不断成长

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诉诸教育实践,对教育实践进行改造和提高,所谓“和改变世界联系起来。”

教学反思不仅仅需要将结果反馈于教学实践,对教育实践产

生作用,并且,也需要经过教育实践来检验,为进一步反思供给条件和准备。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越来越需要随时更新自我的观念,以适应新事物、新变化。

因为“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我成长的速度,我们应当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我时时注意反思,不断发现自我的不足,随时更新自我的观念,对于自我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入的反思,经过不断总结构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在解决矛盾中促进发展。

我坚持写教学后记,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力争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

以上是我所作的个人专业成长小结。

学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我,让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年教师年度成长总结3

转眼间,来到芙小工作已将近三年的时间了。三年对于我一生的教育事业来说,只可是是沧海一粟,对于人的整个生命来说也只可是是几十分之一。可是,三年对于我这个刚刚走入社会的人来说却能够用意义非凡来概括。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运的是,学校各位领导和许多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我很多的关心和帮忙,而我本人也倍加努力,各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在这三年里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做教师的艰辛和欢乐,我把自我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本事的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仅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教师都十分热情的帮我解答,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会自我从天上掉下来,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我当成学生一样,进取吸取周围其他教师一切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我的水平。此外,学校组织的科组活动和团体备课活动,也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总的来说,我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本事,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在大学中都无法学到的。尤其这一年里,我转变了很多观念,并且更加明确了“关注学生”这一重要思想。

学生的表现有时只是一个细节,可是这些细节背后蕴藏着他们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够关注到学生这些细节表现,了解他们的想法,然后根据这些情景随机地改变自我的教学行为,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注着课堂上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适时地去调整自我的教学。在真正的课堂上,就算有上万人坐在学生中间,教师也要做到熟视无睹。因为你的眼中仅有学生,必须要做到“心无杂念”,这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

在今年的教育教学中我还异常关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表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觉得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有的时候“师生情绪对立时,学生会拒绝理解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这也是我明白在教学中,我不能忘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实践证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职责,仅有从学生的个性差异、思维规律、心理、生理特点出发,走进学生的心灵,乐做学生的朋友,建立师生间的友谊,结合教育的需要,把握适当的教育时机,教育才能收到效果。我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也在实践中开始慢慢成长。

青年教师年度成长总结4

刚工作时,更多的是懵懂无知,但心底也是有一个念头的,就是我工作了,要好好工作。可是没有任何人告诉我该具体怎样好好工作,怎样和领导、同事、学生相处,怎样上课,怎样讲课。出于一种对领导,对各位前辈教师自然的敬重,当时的我就是多听,多看,少说,踏实干。第一次上课紧张的胃疼,之后才开始慢慢习惯教师的主角。对于备课,当时更多的是看教案参考书籍,大多是教案的翻版。此刻感觉这样远远不够,教师必须要吃透教参,但又要有自我的思路,灵活教学。我认为当时应当,或者说提前看一些教育教学类书籍,名师的教学专著或课堂实录,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书籍。这样在工作之后也许就会有较强的底气和明确的方向。什么时候看都不晚,必须要看,学习别人,会让自我少走弯路,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

刚开始也不太会或说是不太好意思管学生,可是我也明白绝对不能和学生走的太近,没有距离感绝对不行。“十分客情不如一分怕情,课上绝对不能和学生嘻嘻哈哈,学习上犯错绝对不能纵容。课下偶尔谈一些学习以外的话题是能够的。此刻越来越觉得这样对,课上简便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是指乱成一锅粥的、嘻嘻哈哈没有规矩的课堂,那样绝对保证不了课堂效率。

我们语文原先的教研员武主任有一次来听课后评课时以往说过他在港内听过几个教师的课后的感受,他说感觉此刻的年轻教师有太多把教师这个工作只是看成一份工作,把它当成事业的人少了。这句话我一向记得,我的理解可能是指工作就是干好干坏无所谓,干了就行。事业可能就是需要有所追求吧。我理解的终究是浅薄。可是,我认为工作首先是踏实,别和别人比,别看不惯这看不惯那,年纪轻,没资格议论别人,干好自我的活是根本,慢慢干,一点点干,把领导交代的工作当成锻炼,时间长了,工作也就成了事业。

工作的提高除了自我的努力,还要善于理解别人的提议。我们要对领导和同事的提议抱有感激之心。工作初的两年,各级领导会经常听我们的课,课后会给我们一些指导提议。这时我们必须要摆平心态,千万不能把领导对我们的提议指导当成是批评,领导是期望我们能尽快成长成熟,期望我们早日出师,我们要虚心理解,好好反思改正,才能提高教学。校长、主任,各级领导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的提高,他们的每次教导都值得我们理解。

有同事给自我提提议,我们更应当有感激之心,这是很难得的。我第一年来,接的的蒋教师的班,之后又和她同头,有幸得到了她很多的指导。她有一句话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做一个对得起自我良心,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的教师,让学生的初中生活少一些遗憾。我们应当把某些身边的教师或者是名师当成榜样,榜样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激励我们自我也要成为那样的人。

自我成长总结范文2

会议流程

首先,由分管数学的曾主任作数学教研工作总结。曾主任对数学组教研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肯定。

建议数学组“请进来,走出去”,专家递交钥匙,走出去的老师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让组内成员有成长的空间、提升自我。对老师们提出了“多听专家讲座、多学专业引领、自学专业书籍”等几个专业的要求,鼓励老师们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

教师总结

围绕“在团队中实现自我超越”这一主题,老师们分别对本学期的教研教学作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

老师们纷纷表示,自己在数学组这个团结、积极向上的队伍中,正在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会议总结

老师们各抒己见后,分管数学的许校长做了总结。许校长表扬数学组的教研工作抓好了常规工作的落实,扎实地开展了教学科研活动。同时,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推动自己的成长。教研组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走理论联系实践的道路,为老师提供解决问题的钥匙。

最后,段校长表扬了数学组老师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对数学组老师表示感谢,感谢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

自我成长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职 素质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就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而言,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方式,正如钱旭升、靳玉乐所说:就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而言,受到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专业基础、学习方式、个人喜好、社交背景、生活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我们无法采用同一模式或者让老师遵从某一个或几个共性模式去实现教师的个人成长。然而,寻找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总结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索适合于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打破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个人主义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尤其在高职素质教育背景下,关注教师个人发展与群体发展的相生相伴性、个人素质与群体素质的互动成长性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实施素质教育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1.关注群体,关注自我。关注群体,就是要关注自己所处的组织、团体和社区,研究自己周围的职业文化、职业伦理、职业生态和职业成长,积极融入其中,成为其中一份子,并从中汲取自己成长的营养,使自己成长为群体中合格的一员;关注自我,就是把自己放在群体中的同时,审视作为具有独立个性的自我以及从属于群体中的自我。就教师而言,关注群体就是要关注自己学校的单位文化、规章制度以及同事关系,尤其是要关注直接组织(如,教研室、系部)群体。关注群体不是关注他人的课时、收入、家庭、人脉等隐私或者个人事务,不是拉帮结派、散播谣言、打小报告或者恶言攻击,而是在熟知群体运作机制尤其是人事政策的前提下,在了解身边成员学术水平、教学特点、性格特征、成长背景的基础上,寻求自我的主动融入,将个人的成长置于周围大环境之中,将个人的职业成长同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相结合,将个人的学术素质同人文素质相结合,实现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就高职教师而言,关注群体还包括对整个高职教育的关注,关注高职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高职的生存状况、未来发展,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成长同整个高职教育结合起来,根据高职教育的发展,实时调整自我,主动适应高职未来的发展需要。

2.反思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准绳,以教学标准为规范,不断思考和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教学的不足并加以解决,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不断升华,学会学习,学习教学,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反思自我是反思教学的升华,是教师在反思教学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以及师生观、生生观、师师观进行理性思考,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不断构建自身融洽的内外部关系,使自己成为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作风优良的教师,将自身的师爱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形象魅力和才能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成为真正的“经师”、“人师”。高职教师应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的学科素质、人文素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尤其要从“服务就业”这一视角来审视自身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的培养作为衡量自己教学的重要杠杆,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自我。

自我成长总结范文4

关键词:中小学;名师;教师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奠基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而这根生命线的给养质量与生命力又取决于是否具有一大批中小学名师(以下简称“名师”)。因此,在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呼唤教育,教育呼唤名师,学生渴望名师。

一、新时期名师的主要内涵

“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本文认为新时期名师有五种共性特质、五种个性特质及四个成长特点。

五种共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把握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教育本质的能力;二是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基本内涵的丰富知识;三是对教育原理进行实践解读与应用的能力;四是把文化判断力与信息整合力相结合的教育能力;五是跨越“高原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种个性特质主要包括:一是区域风貌(经济、文化、自然风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能力;二是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个性化认知与亲和能力;三是对教材等教学资源的个性化解读与应用能力;四是掌控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组织与交流能力;五是用独特的人格气质感染并影响学生的能力。

四个成长特点主要有:一是时空性,即名师个体素养的成长具有时间的延续性,既是“现在时”,也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其影响范围具有空间的扩张性;二是竞争性,即在一定的时空领域,同一个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名师是以一种竞争的状态存在的,这种竞争性,既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常态,也是名师成长与发展的动因;三是递进性,即不论是不同层级的名师,还是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在其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都是以递进的方式生长的;四是差异性,即在名师的精神力量、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方面,不仅同一层次的名师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同学科、同层次名师之间的个性风格也有明显差异,并使名师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断完善的空间。

“名师”的素养是多元动态的,以上十种特质特别是个性特质不一定都具备,其发展状态和水平也不一定平衡。而且各种特质不是孤立割裂的,其发展层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新时期名师的重要品质“名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深化

传统意义上认为,名师是指在教育界影响广泛并拥有知名度和追随者的杰出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新时期,社会希望名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素养,诸如成为教育理论的建设者、教育事业的探索者、教育实践的改革者和教师发展的引领者等名师的品质众说纷纭,涵盖甚广。本文经过研究与实践认为,名师的主要品质有以下六种。

一是崇高的精神力量。它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社会历史价值的深刻体会与认同,基于对教育事业的钟情挚爱,基于在教育事业中个人成长及价值创造的幸福追求,并从这些方面生成、建构的一种生存情怀与灵魂振奋。名师的精神力量主要包括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向“真”的力量、向‘“美”的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名师所共有的人格特征,比教师职业道德更深地渗透、融通于教师的所有职业生活乃至生命历程之中。

二是精深的专业知识,包括广博深厚的文化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知识、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新时期名师尤其要具有组织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体系,对专业知识的学科架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发展趋势,能做到了然于胸、稔熟于口。广博而精深的知识体系是名师的坚强支撑。

三是扎实的教学功底,包括教师必备的技能性因素(可称“硬功”,比如教学语言、操作技能等)和非技能性教学因素(可称“软功”,比如教育机智、课堂的调控能力等)。“软”“硬”之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依托和重要基石。新时期名师的闪光点尤其表现于“软功”,它是展现名师超群的教学艺术、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的汇聚点。

四是精湛的研究水平。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新时期名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才能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科学地转换为科研任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实现对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开拓性认识和探索,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是较强的引领能力。新时期名师要善于挖掘潜力、磨砺自身,通过带教、带学、带研等方式来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其他教师不断地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师群体发展的“辐射源”和引领者。

六是强烈的合作意识。名师在博采众长之中成长,应该不断地汲取同行、专家的教育教学智慧,是为“合”。同时,名师所关注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还要重视多学科教育功能的整合,需要与其他学科同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全面发展。

三、新时期名师的成长途径

教师的成长途径是指以教师个人为能动主体,以不断强化主观进取心为目的,有意识设计的、促进自身素养和能力不断提升的学习与实践的路径、方向。笔者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新时期名师成长的六条途径。

(一)专业规划——设计自我发展道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及其步骤的设想与规划,是教师对自己专业成长进行研究、定位和推进的过程,是一种理性的向往和成功的期许。例如,重庆市巴蜀幼儿园以“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为突破口,帮助名师培养对象分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不足,找准专业成长的定位,并用《名师成长手册》具体呈现专业成长计划,以“发展愿景与规划”“专业学习与发展”“教育设计与实践”“教育研究与总结”“自我总结与反思”等具体项目,规范教师的行动步骤,记录教师的成长足迹,调控名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此外,由于名师成长的专业规划往往凸显于一道道“关隘”的攻坚,特别是在创新学习、主题归纳、思想提炼、风格塑造等方面,因此还需要拟定并执行更为详尽的计划。

(二)专业学习——修炼深厚教育功底

新时期名师的专业学习主要包括“练功”、读书和“阅人”三种方式。

其一是“练功”,包括“四练”,即练心、练脑、练口、练笔。“练心”,就是不断锤炼对教育教学的情感体验,保持责任心与幸福感,克服随时会产生的倦怠之心;“练脑”,就是锤炼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机智,使课堂交流更迅捷、更有针对性;“练口”,就是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

使语言风格多样化、蕴含丰富化;“练笔”,就是锤炼自己教育教学策划设计、反思总结、提炼归纳的动笔能力,让“动口”水平与“动笔”水平和谐发展。

其二是读书。阅读经典,与教育大家对话,是名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为了提高教师研读名著的实践效益,提出并践行了“对话名师读出思想点、读懂文本找出设计点、量身订做找准参与点、课后比较引出反思点、厚积薄发提炼创新点,从而再造‘我的课堂”’的研读名著新要求,促使名师培养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三是“阅人”,包括学习同行经验和学习专家思维。学习同行经验,指通过拜师、听课、研讨等形式,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汲取他人的教训,做到博采众长,扬长避短。学习专家思维,指学习和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研究方法、治学态度等。例如,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充分利用西南大学专家导师团队的力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领悟专家思想;参与专家课题,学会反思研究;实践专家思维,现场诊断课堂”等措施,引领名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思想向纵深发展。该校的名师培养对象陈维礼、张晓等就是在这样的“阅人”过程中,分别成长为重庆名师、特级教师的。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阅人”则更进一步: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三)教育实践——磨砺教育实践智慧

教育实践是名师生存与发展的沃土。名师教育观念的树立、教育精神的养成、教学方法的创立、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个性的张扬、教学业绩的彰显等,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尤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与教师团队的协作中完成的。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构建了“三人六步”磨课法,即由同学科的三位名师培养对象担任主角,通过六个步骤:一研——深入钻研课标教材,设计教案;二议——分学科组集体评议教案的科学性、实效性;三试一由三人之一的主讲教师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上课;四评——学科组评先行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五比——由另两名教师分别再上课,在比较中进步;六献——在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主讲教师给全校或全组成员献汇报课。“三人六步”磨课法师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秉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智慧,立足课堂教学这一教育实践的主阵地,体现了“理念共生、智慧共享、协作共赢”的团队合作文化。

(四)教育研究——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展教育研究是名师强劲的“腿脚”。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小学名师的教育研究主要包括课题或问题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自我叙事研究。例如,重庆市巴川中学立足课堂教学,以学期为研究周期,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并通过优秀课题的评选、交流、推广,凝练名师培养对象的经验,促使其在研究中成长。近两年来该校名师培养对象在公开刊物上19篇,论文获国家级奖项38人次,硕果累累。该校的郭洪老师正是在这样的校本研究土壤中,一步步成长为重庆市特级教师的。实践表明,没有教育研究,名师必然半途“夭折”或者昙花一现。

(五)总结反思——提高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

自我总结与反思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研究的自我与教学的自我在进行对话,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心灵沟通。总结反思的内容和视角一般包括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并前瞻设想,特别是提升经验和修正教训的前瞻设想,要善于吸取同行观点,目的步骤明确,内容措施具体。例如,重庆名师、特级教师刘云生,从偏远区县村小教师到出任主城区教委副主任,始终将学习之根、研究之根、反思之根和总结之根伸向孩子们的课堂、生活及心灵,坚持总结反思自己课堂的“教”、学生课堂的“学”和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及深度和广度,使他的学习和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先后推出了语文教学、学校管理、教育哲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师。正是总结反思这种螺旋上升的过程,优秀教师才会拾级而上,抵达名师之巅。

自我成长总结范文5

【关 键 词】反思;体育;积累;专业成长

任何学科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体育反思也是如此。然而我们大部分体育老师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比较片面,教学反思仅仅体现在课后的感受,认为体育教学反思并非学习,或是认为体育教学反思就是自我反思、体育教学反思就是教后感。及时的课后总结和反思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更为重要,对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反思,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重视。

一、反思中积累 积累中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教学过程+ 反思”的成长公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从中得到一个结论: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

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课后反思是一种对教学过程的自我回味,它既记录着曾经的失败,也见证了教师洒下的汗水。反思中,蕴含着自我诊测和自我提升的功效。因此,我们要将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记得笔者在一次的公开课上,教学的是“直退后滚翻”的内容。学习中,教师的讲解很到位,学生练习的参与兴致也很高。可是,到了让学生分组训练时,学生兴趣高涨,个各争先恐后,挤成一团,场面特别混乱,课堂近乎失控。笔者很是尴尬,下课后大声训斥学生不配合,煞了课堂的“风景”。其实,这样情形在平时的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当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起来后,为了避免活动过程中的混乱和无序,教师必须及时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绪,这样才不会导致“乱成一锅粥”的情形。最后总结出,是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缺乏这方面经验的总结和积累,遇到这种情况手足无措,结果造成课堂局面的失控,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

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学经验的升华。进行课后反思,可以将平时教学中的点滴感受及时总结、升华,上升为经验。它能使教师在形象、直观、具体地教学中发现长处,摒弃短处,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重新审视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如耐久跑教学,历来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令体育教师感到棘手的教学项目。因此我在进行耐久跑的教学时发现,如果让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中进行练习,学生的兴趣便很浓厚,运动的持久性也变得很强。于是,我将这一发现进行了整理、完善,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多次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自己也收获了一定的心得。

反思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科研能力。体育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但是教师如果对这些经验不善于总结,提炼,这些宝贵的心得只能停留在浅层的经验上。而如果教师在平时做个有心人,注重对经验的积累,能及时将其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则会大幅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比如,我们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发现,体育课堂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利用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还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于是就提出了德育体育,通过在体育课堂渗透德育内容,不仅发挥了体育课堂的德育效果,还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益。如果教师不注重对这些经验加以归纳,那么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得到推广和运用,从而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反思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既是学生获取体验,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师有效地进行反思,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重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不强,评价水平也较低,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因此,体育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他评,将其与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建立良性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使教师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完善和改进自己。

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写课后反思是为了发现课的长处,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缺陷,以求更大的进步,千万不能将它流于形式或将其看做负担。相反,教师更应将其视为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心灵感悟的记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记录问题时要言之有据、客观真实,切忌东拉西扯,言之无物。另外,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对待课堂中的亮点和缺失。

比如在体育课时,因为防护措施的不当导致了学生的意外伤害,教师就应客观实在的反思自己的失误,只有充分认识到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纠正,避免重复发生;反之,对存在的失误回避或轻描淡写,不但对其经验的积累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毫无意义,而且更易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

建立反思档案。定期重温和整理反思档案,一方面可以让教师汲取以往课堂上的得失,及时补救,另一方面,更能使教师练就发现的慧眼,从而使教师捕获每一节课的闪光点和不足。因而,适时回味,不断总结反思档案,意义重大。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的真正内涵,这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源。体育教学反思可以是教师的个人反思,也可以是集体反思,可以是自己教学常态工作的后续,也可以是优质公开学习后的经验总结、学习体会……有人说:“一个人工作20 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 次重复。”可见,没有反思,就没有感悟;没有反思,就没有发展,没有反思,就没有升华。在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认知过程中的探索者和思想者的教师,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的地方,只能坚持、一如既往的继续,经常利用教学实践及时思考,有效反思,才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刘加霞等.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

自我成长总结范文6

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其中,善做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有心人.是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加速自己成熟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增强自己的教材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促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救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长善救失”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第三.有利于复习借鉴,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政治学科的课程设置及考核的特点,决定了高三年级复习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能力考核要求高,时政性和思想性强;既要精讲精练,又不能猜题押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鉴平时笔录的授后教学自我总结,从中可以判断出哪些方面的知识、能力、觉悟平时授课中落实很好,学生掌握得扎实;哪些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欠缺,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通过对照分析,复习辅导时做到了心中有数、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同时还可以有较多的课时抓重点、搞热点,有较多的精力从事“培优、提中、补差”,以达到提高成绩之目的。所以.借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又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实效。

一个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达,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l)必须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毕竟属于主观的东西,要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有实用价值,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客观性。这里所说的教学的客观性,是指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必须忠实地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成功方而和不足方面,切忌随心所欲,随意夸大成功经验,或只记成功之处,不足方面竭力遮盖;要克服露短揭丑心理。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教学实际,从而使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具有实效和生命力。

(2)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的高低一般与教师成长过程相联系,新教师可以低一点,以后逐步提高。切忌标准和要求的过高或过低。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切忌流水帐式,缺乏理性分析,或每次记录都是老面孔,单调无味,否则会失去授后教学自我总结的可行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