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诊断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诊断技术

诊断技术范文1

对禽流感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以能采取果断的控制措施。本病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尤以实验室诊断最为重要。

一、现场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及剖检变化只能作出可疑诊断。由于禽流感的现场表现(发病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差异较大且无典型性,所以要确诊必须依靠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试验。

二、病原分离、鉴定

A型流感病毒常在呼吸道或/和消化道中复制增殖,所以,活禽采集病料多从喉头、气管或泄殖腔中采集。死禽采集气管、肝、肺、脾、肾等组织样品。

以棉花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拭子、器具采集病料样品,放入加抗生素的无菌肉汤或20%~50%甘油生理盐水中。最好低温4℃或-70℃下保存,以液态氮或干冰较好。病料样品在保存或运送前可先行处理,制成10%的悬液,并进行低速离心澄清。

经离心的病料上清液接种SPF鸡胚,取0.1ml,经尿囊腔途径接种(或同时羊膜腔接种)9~11日龄的鸡胚,置37℃孵育3~7,天弃取24h内死去的胚,收集48h至96h的胚液和绒毛尿囊膜作无菌检查,检查鸡胚尿囊液对红细胞的凝集活性。血凝阴性者,用尿囊液盲传2~5代,如仍未出现血凝时,判为阴性,弃去。如出现血凝活性则进一步检查。

一般来说,如样品中有病毒存在,初次传代后就足以产生红细胞凝集作用。出现血凝活性的病毒一般为10-5-10-6 EID 50/ml。

用于病毒鉴定的标准方法是以鸡红细胞来检测胚液的血凝活性,常量法和微量法都可使用。

确定尿囊液或其他胚液的血凝活性后,还要鉴别是否由副粘病毒鸡新城疫病毒(NDV)所致。因此,首先要用ND抗血清作HI试验,以排除NDV的可能性。如果NDV HI阴性,才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即确定A型流感病毒NP抗原的存在。可用血清学方法,如双向双扩散、免疫电泳或单辐射溶血试验等方法来检测型特异性的核心抗原NP或MP。A型流感病毒都具有相同的型特异性抗原。

鉴定程序下一步工作是确定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表面抗原的亚型。用一系列制备好的抗不同血凝素的抗血清以HI试验来测定其HA的型别。

NA亚型通常用制备的抗9种或10种已知神经氨酸酶的抗血清鉴定。微量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操作更简便。已知目前的HA亚型达16种。NA也达到了10种亚型。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实验室具备鉴定的条件,可将待检材料送往有条件的专业实验室去进行病毒分型鉴定。

三、血清学试验

1.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

用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HI)可证实流感病毒的血凝活性及排除NDV。简单的方法是:取1滴1:10稀释的正常鸡血清(最好是SPF鸡)和一滴ND抗血清,分别滴于瓷板上,再各加1滴有血凝活性的鸡胚尿囊液,混合均匀后各加1滴5%的鸡红细胞悬液,若两份血清均出现血凝现象,则表明尿囊液中不含有新城疫病毒(NDV);如果ND抗血清出现HI现象,表明尿囊液中含有NDV。

一般情况下,新分离毒株要鉴定出型特异性NP或MP抗原型(有琼脂扩散法),确定为流感病毒时,再做HA亚型的鉴定。

新分离的AIV毒株可用HI试验与以前分离的毒株或标准株进行比较。多用4个血凝单位的病毒与以前的阳性血清和0.5%鸡红细胞进行HI试验,或与新近发生的AIV的血清进行HI试验,可鉴定新分离毒株与已知株是否具有相同的HA亚型。准确的鉴定还是要用特异性的H1-H16亚型的抗血清进行交叉HI试验。

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除常量法和微量法外,还有加敏法。即抗原与抗体4℃或室温下结合1~2h后,再加入1%鸡红细胞,该法则抗体的效价比常规法高2~4倍。如果抗原用乙醚裂解,敏感性比常规法高4~16倍。但观察时间不宜太久,以30min内为好,否则易出现假阳性。

许多禽类血清(包括其他多种动物血清)都含有非特异性的血凝抑制因子(抑制素)。这是一种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相似的粘蛋白物质,能与红细胞表面受体竞争性地与病毒表面的血凝素所吸附。禽类血清中的抑制素属α型(已知有α、β、γ三种)。

因此,血凝抑制试验时,首先要除去这些非特异性的血凝抑制因子。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受体破坏酶(RDE)法(即霍乱滤液)和高碘酸钠法。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相对繁杂些,加上需制备抗血清,所以也较费时间。但特异性较好,是亚型鉴定中必须进行的项目。用于型的鉴定就不如琼脂扩散试验那样简便快捷。

2.琼脂凝胶扩散试验

在琼脂凝胶中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比较简便、快捷,即可以定性(如免疫双扩散及免疫电泳中以沉淀线判定),又可以定量(如单辐射扩散)。

由于所有的AIV亚型都具有特异性RNP共同抗原(即AIV的“核心抗原”—NP或MP其保守性很强,基本上不发生变异),所以,可用一种AIV的抗原或抗血清对所有A型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或抗原进行鉴定。

抗原可用标准株或已知毒株自行制备。一般都采集有血凝活性的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用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冲洗CAM后,吸干,磨碎,反复冻融3次或超声波处理,再3000rpm离心30min,去上清夜加入甲醛(至终浓度为0.1%),37℃灭活36h,即可应用。国内也有报道用0.2%甲醛38.5℃灭活48h,据说这种方法制备的抗原效果最好。

琼脂扩散(AGP)试验最常用的是双向双扩散(或称免疫双扩散)。即用已知的阳性和阴性血清与待检抗原及已知抗原,在琼脂凝胶中进行免疫双扩散。室温下作用24h,已知抗原和阳性血清之间应出现明显的沉淀线,48h内部应很清晰。当待检抗原与阳性血清间出现沉淀线,并且沉淀线与邻近的阳性抗原和抗血清的沉淀线相连,即可判定为阳性反应,待检抗原即为A型禽流感病毒。这是国内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毕英佐1994年报道,对广东10个养鸡场29群324只鸡检查,11个阳性群,鸡只阳性最低10%,最高80%。张泽纪等1994年报道,1992~1994年血检1个肉鸡场阳性率20%,2个种鸡场阳性率61%。

除了双向扩散试验(IDD)外,在凝胶中进行的免疫沉淀试验还有:免疫单辐射扩散试验(SRD),即制胶时先加入抗原或抗体的一种,而让另一种在凝胶中进行扩散。这种方法还可以定量测定抗原或抗体的量。这种方法还可以称作被动溶血试验,即单辐射溶血试验(SRH),此时凝胶重要加入红细胞,在补体存在下抗原抗体复合物使沉淀环出现溶血现象,也可以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

免疫电泳试验也可以用于AIV及其抗体的检测,使用较多的是对流免疫电泳(CIE)。几种方法相比较,免疫双扩散(IDD)要比SRD更简便一些,但其敏感性不如SRD好。但SRD需对抗原进行裂解处理,操作较为复杂。SRH的敏感性类似SRD,比IDD要高,但操作更为复杂,其优点在于可定量分析。

对流免疫电泳(CIE)是这几种方法中最为敏感的一种,而且操作简单时间最快,1h即可出结果。

但是,作为免疫沉淀试验,不管是IDD、SRD,还是CIE,都需在凝胶中进行,其检出的敏感性毕竟是有限度,对低滴度的样品(无论是抗原或是抗体)都会受到沉淀试验本身敏感性的局限。所以,用更敏感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诊断是必要的。而且沉淀试验所需的试剂及抗原或抗体的量都较大。

另外,由于禽种类的差异,其免疫反应是不一致的,血清学检验时要注意这一点。例如火鸡和雉的NP抗体很容易检出,但在已知的感染鸭中很难检出。同时,用完整的病毒进行常规HI试验,检测不出感染鸭产生的抗体免疫扩散试验不能分辨病毒的亚型。

3.中和试验

以中和试验(NT)来鉴定或滴定流感病毒时,常用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操作方法与其他病毒(如NDV)的中和试验相同。

中和试验作为经典的方法在病毒鉴定中是很重要的,很多新的检测方法都要以之为标准来进行比较。但其操作相当烦琐,所费时间也长,试验材料耗费也多,故不常进行。

4.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即荧光抗体(Fluoresent Antibody)技术,可鉴定病毒感染细胞异性的抗原,主要是流感病毒的NP或MP抗原。用NP抗原的荧光抗体染色,主要出现核内荧光;用MP抗原的荧光抗体主要出现胞质荧光,核内也有部分荧光。

禽流感病毒的诊断,常用于直接荧光抗体法,即在组织触印片上直接染色,以荧光显微镜检查荧光。一种AIV的荧光抗体可以用来检测同亚型的其他病毒,荧光抗体的技术用于诊断,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等特点,而且费用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避免或降低标本中出现的假阳性问题(非特异性荧光)。

荧光抗体(FA)的敏感度同病毒分离相当,有时高于用鸡胚进行的病毒分离。

对一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时,发现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敏感性比血凝抑制试验高40~150倍。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也可以用来检测白(NP)及基质蛋白(MP)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其敏感性很高。但对抗原制备要求较高,需用非离子型去污剂对纯化的病毒粒子进行裂解。

5.酶免测定技术

酶免测定技术(Enzyme Immuno Assays),也称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用酶来标记抗原或抗体,通过显色反应来检测相应抗体活抗原的一种方法。

ELISA有较高的敏感性,即可以检测抗体,又可以检测抗原。尤其适合于大批样品的血清学调查,可以标准化而且结果易于分析。在流感的控制、扑灭、检疫中很有用途。

试验表明,直接ELISA可于感染后6d检出AIV的抗体,敏感性也高于AGP及HI试验。简单程序(直接ELISA)为:从感染尿囊液中超速离心制备抗原,以抗原包被酶标反应板,加入待检血清后,再加入抗体(酶标),最后以酶标仪检测结果。

四、聚合酶链反应(PCR)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吴时友等建立了从病科中检测AIV的PCR方法。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康震等也建立了PCR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诊断方法。PCR方法敏感性较高,为AIV从病料中快速检出提供方法。

五、鉴别诊断

由于禽流感感染引起的流行特点、症状及病理变化与某些禽病相似,必须作出区别诊断,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支原体、衣原体病、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特别是某些疾病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病情更为复杂,给诊断带来困难或容易发生误诊,因此,类症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首先是与新城疫的区别诊断,由于禽流感与鸡新城疫的症状、病变很相似。一般来说,禽流感的潜伏期和病程比国内目前发生的新城疫为短。新城疫的病鸡呼吸困难,嗉囊和口中的积液、呼吸困难时的咕咕叫声、典型神经症状等各种表现常规的典型病变都较禽流感明显和具有特征性,加之,现场新城疫的紧急免疫效果等,都与流感不同。但两病的准确区别诊断,只能依靠实验室的诊断,最简便、实用的方法是病毒分离和血凝抑制试验(HI),ND抗血清抑制不了AIV的血凝作用,反之亦然。

诊断技术范文2

【关键词】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51-02

宫颈病变是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为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大约是10年,所以干预和治疗成为可能,关键是通过普及规范的子宫颈癌筛查和随诊,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随着宫颈细胞学现代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诊断,即三阶梯式诊断方法(细胞学、阴道镜与组织学活检)是筛查宫颈病变的程序[1]。可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有效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我院妇科运用该技术对252例患者宫颈病变进行诊断,现总结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52例患者,患者均已婚或有性生活史,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5.9±5.26)岁;所有患者自愿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患者均为非妊娠期,无宫颈手术史。

1.2方法

1.2.1TCT检查 取材时间为非月经期,取材前24h内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阴道灌洗及用药,取标本的用具必须无菌、干燥,用干棉球轻轻试去宫颈表面的黏液及血液,将特制的细胞刷,细胞刷中央较长的刷丝置于宫颈管内,其周边刷丝在宫颈外口及宫颈表面,包括鳞柱交界部及部分颈管顺时针方向轻柔旋转5周,立即将细胞刷采集到的脱落细胞转移至标本保存液中,标本在自动制片系统上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两次后自然沉降,并采用电荷捕获技术最大限度收集病变细胞,巴氏染色等程序化处理后制成薄层细胞涂片。

1.2.2阴道镜检查 检查部位出血或急性炎症不宜进行检查,检查前24h内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上药、宫颈刮片和双合诊,先用棉球拭去宫颈表面黏液和分泌物做初步观察,然后用3%的醋酸棉球浸湿宫颈表面,数秒后可以清楚观察病变,必要时用绿色镜观察血管形态,更精确的血管检查可加用红色滤光片,复合碘溶液涂宫颈检查宫颈是否着色,于碘不着色区取组织活检。若镜下未发现可疑部位则常规在移行带3、6、9、12点做活检。分瓶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后做病检。

1.2.3病理学诊断 慢性宫颈炎、宫颈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宫颈中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及鳞状细胞癌(SCC)。

2结果

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中252例细胞学异常的患者: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84例,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78例伴有反馈性高危型HPV阳性或接触性出血,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排除高度病变(ASC-H)8例,鳞状上皮细胞内低度病变(LSIL)94例,鳞状上皮细胞内高度病变(HSIL)58例,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8例,鳞状细胞癌(鳞癌)6例。

3讨论

CIN经过较长时间才发展为宫颈癌,平均大约10年[2],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开展三阶梯式诊断技术,专门用于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经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阴道镜的检查,以宫颈锥切标本或宫颈多点活检做出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可作为“金标准”。

表1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n(%)]

TCT n 慢性宫颈炎 HPV或CIN1 CIN2~CIN3 浸润癌

ASC-US 78 14(17.95) 60(76.92) 3(3.85) 1(1.28)

ASC-H 8 1(12.50) 2(25.00) 4(50.00) 1(12.50)

LSIL 94 10(10.64) 54(57.45) 26(27.66) 4(4.26)

HSIL 58 4(6.89) 4(6.89) 42(72.41) 8(13.79)

鳞癌 6 0 0 0 6(100.00)

AGC 8 1(12.50) 1(12.50) 4(50.00) 2(25.00)

宫颈细胞学筛查使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但它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阴道镜作为一种临床诊断技术,为了保证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并获取活检标本,其局限性是评估者的主观性以及不能评估宫颈管内的病变,据有关统计,阴道镜检查在评估宫颈病变的敏感度、特意度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9%、77.7%和84.5%。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最可靠不可缺少的方法。阴道镜与细胞学联合应用时,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正确率高达97.5%~99.4%。2001年ASCCP对于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异常和经组织学确诊为CIN的妇女,提供了一套具有循证医学基础的统一管理规范,借鉴ASCCP循证医学指南中的资料,ASC-US有5%的机会经活检检确诊为CIN3,ASC-H有24%~94%的机会经活确诊为CIN2~3,细胞学结果为LSIL经活检大部分为CIN1及(或)HPV,有15%~30%被确诊为CIN2~3及少数的癌,细胞学结果HSIL其组织学诊断中有70%~75%为CIN2~3,1%~2%为宫颈浸润癌,细胞学结果AGC经宫颈活检确诊:宫颈鳞状上皮的病变多于腺上皮病变,9%~54%为CIN(高级别多见),0~8%为宫颈管内原位腺癌,低于1%~9%为浸润癌。本院252例细胞学异常与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与2001年ASCCP循证医学信息基本一致的。对于宫颈细胞学筛查阳性病例,特别是对于伴有高危HPV阳性病例,临床医生不能仅凭细胞学检查结果给患者提供治疗方案,须经阴道镜检查验证宫颈病变是否存在,并在其指引下取宫颈活检确诊,为了更好地对宫颈病变诊治,应将三阶梯技术在临床广泛运用。

可见,三阶梯技术联合应用可以扬长避短减少漏诊,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达到有效预防宫颈癌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诊断技术范文3

对慢性胰腺炎来说,最可靠的诊断手段是组织学检查,但由于胰腺是深在的腹膜后器官,活检有很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使用不多,因此,其诊断主要是建立在形态学(主要是影像学)和功能学(主要是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基础上。

影像学检查

X线:腹部X线平片不能显示胰腺的轮廓和结构。

超声检查:①体表超声检查:对C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和35%,但腹部B超易受肠道气体干扰而不能获得满意的显像。②超声内镜(EUS)检查:能克服受胃肠道气体干扰的缺点,且与胰腺接近,声像图清晰,诊断CP优于体外超声或CT,对CP是一种侵入性和危险性小的诊断方法,并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但仍属侵入性检查。③胰管内超声(IDUS):IDUS对CP的诊断率为85.7%[1]。IDUS为侵入性检查,且设备昂贵,不易普及。

CT:胡雪灵[2]将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分为萎缩型、单发囊肿型、多发囊肿型、胰管扩张型和肿块型5型,认为CT诊断的分型对鉴别诊断及其病因的分析有一定的意义。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ERCP可以显示胰管异常,由于ERCP能显示出常规US,CT不能发现的分支胰管轻微病变,故其对早期CP的敏感性相对更高。有假性囊肿患者为ERCP禁忌证。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胰管扩张是慢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之一,能清晰显示正常和病变胰胆管结构。

胰管镜检查:胰管镜可直接观察胰管内的病变。CP胰管管壁不平滑,多呈苍白色,管壁黏膜可见充血水肿,黏膜下毛细血管网模糊不清,胰管狭窄为瘢痕性狭窄,多呈对称性,似漏斗样,表面较光滑。

核素显像检查:核医学显像诊断的基础是胰腺或胰腺病变组织的代谢或生物学特征,与解剖形态学检查如CT、MRI等互补,为CP的诊断提供信息。CP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延迟,不均匀局灶性稀疏,有时单凭胰腺核素显像很难与肿瘤鉴别。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PET是一项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选择性动脉造影:本方法属于侵入性检查,主要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有困难时,或为手术方法的选择作准备。可见胰腺血管走行和胰腺轮廓改变、实质显影增强或呈不均匀斑点等征象。

胰腺外分泌实验

直接外分泌试验:是利用胃肠激素直接刺激胰腺测定胰液和胰酶的分泌量作为判断胰腺疾病中的的参数。目前常用的有胰泌素试验和胰泌素-CCK试验。

间接外分泌试验:①Lundh试脸:给予标准试餐(Lundh试餐),收集十二指肠

液90~100分钟,测定胰蛋白酶或其他酶及电解质含量;②BT-PABA试验;③月桂酸荧光素试验(PLT):试验原理同BT-PABA试验。正常值应>30%,

总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胰腺功能试验结果判定,只有这样才能早期正确地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诸琦.神津照雄,等.胰管内超声在鉴别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华消化杂志,2000,20(4):255-257.

诊断技术范文4

关键词 急腹症;CT;诊断;影像学

中图分类号:R65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4-0004-08

Technique of CT examination and its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LIANG Zonghu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Central Hospital of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Acute abdomen is a common diseas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onset, rapid progress, severe and changeable condition. Multi-slice spiral C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Acute abdomen examined by CT is benefit to determine the cause and severity , therefore, greatly reduce the failure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t brings benefit to the patients, and greatly reduce the doctor’s risk at the same time. CT, as a conventional imaging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acute abdomen,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T examination and its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bdomen.

KEY WORD acute abdomen; computed tomography; diagnosis; imageology

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急诊常见疾病,以腹部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同时伴有全身反应,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急腹症常意味着病变广泛及病情严重,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以及变化多端的特点,一旦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急诊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病史和其他并发症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和影像学上则习惯于通过化验、超声和X线腹部平片协助诊断,有时会造成一些漏诊和误诊,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随着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CT, MDCT)的普及,急腹症进行CT检查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且MDCT不管是分辨率还是易用性都非其他检查方法所可比拟,有利于判断急腹症的病因及严重程度[1],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漏诊和误诊,带给患者受益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医生的风险。因此,将CT作为急腹症时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2]。

造成急腹症的疾病众多,常见原因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主动脉夹层及宫外孕破裂等。此外,某些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血卟啉病、低血钾、败血病、脊柱外伤或脊髓疾病,甚至肺炎和心肌梗死,也可出现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将肺炎误诊为急腹症进行手术治疗者有之,主动脉夹层未行增强扫描导致漏诊造成患者死亡者有之,绞窄性肠梗阻没有及时诊断导致休克进而死亡者有之,腹部平片阴性的胃肠道穿孔没有及时手术造成弥漫性腹膜炎者有之,不一而足。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影像科医生,都没有想到通过CT甚至是增强CT进行诊断,从而造成误判或漏诊。

目前,临床上急腹症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B超和腹部平片,对于大多数的急腹症而言,这两种影像学技术能作出诊断,但由于造成急腹症的原因众多,尤其是对小的胃肠道穿孔、肠系膜扭转、主动脉夹层等危急情况,不管是B超还是腹部平片都很难在早期作出诊断,因此MDCT就显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1 急腹症CT检查技术

从检查方法上来讲,对于急腹症患者,在没有条件进行胃肠道准备时,只要直接进行扫描即可,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①扫描范围:应进行全腹部包括盆腔扫描,上腹痛时要包括一部分的胸部,以排除胸部疾病累及横膈而表现为腹痛的情况。②扫描方法:要发挥MDCT的优荩采用螺旋方式进行扫描,层厚5 mm为宜,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建,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重建冠状面图像,必要时加矢状面重建。③增强扫描:一般平扫即可,但在平扫无异常发现但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且难以解释时,要进行增强扫描以排除血管性病变导致的急腹症,如肠系膜扭转和腹主动脉夹层等。④窗宽窗位:除采用常规腹部窗位观察外,对怀疑胃肠道穿孔者要采用肺窗位观察是否有游离气体,采用中间窗位有利于观察腹部脂肪浑浊,这是炎症常见征象。对于外伤者还要观察骨窗。⑤图像观察:首先要熟悉腹部正常结构的表现,对于正常变异不要误为疾病;其次是要全面观察,包括胸腔下部及腹股沟区域、大血管、尿路和女性生殖系统;此外,要熟悉常见疾病的CT表现,如气液平面在CT上表现为肠管内的上部气体、下部液体,是由于患者在CT扫描时采用仰卧位所致;再如腹部脂肪浑浊表现为脂肪密度不均匀增高等。

2 常见急腹症的CT表现

2.1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

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CT的主要作用是对不典型者进行诊断并判断阑尾炎的严重程度[3]。急性水肿型阑尾炎主要表现为阑尾肿大,伴周围脂肪模糊,常可见到阑尾结石(图1)。急性坏死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肿大明显,壁下有时可见气体,周围脂肪模糊范围扩大,可见渗出液和周围包裹(图2);而阑尾穿孔时,除阑尾坏死表现外,尚可见周围明显包裹,甚至形成腹腔脓肿,其内有游离气体(图3)。

2.2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并不难,临床症状加B超就能作出诊断,CT的主要作用也是判断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治疗决策[4]。CT能发现是否伴有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有时需要增强才能作出诊断(图4)。在急性坏死性胆囊炎时,可能形成与周围肠管的内瘘,而巨大胆囊结石进入肠道甚至引起胆石性的肠梗阻(图5)。急性胆囊炎诱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时,病情危重,早期诊断有助于减少死亡率[5]。

2.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和实验室检查,CT的主要作用也是判断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胰腺坏死程度、渗出范围、是否有假囊肿或出血等并发症与患者临床恢复过程及治疗转归有明确关系,也决定患者的预后[6]。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以胰腺肿大伴周围渗出液为主要表现,左侧肾前筋膜增厚(图6)。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需要进行CT增强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是否有胰腺组织坏死以及坏死程度、周围渗出情况和是否有并发症等(图7),在明确诊断同时,对于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也具有重要作用。

2.4 肠梗阻、肠套叠和肠扭转

造成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包括肠道肿瘤、炎症、异物、憩室、疝、肠粘连以及肠套叠和肠扭转等,有些全身疾病或腹腔疾病也可造成肠梗阻,如麻痹性肠梗阻、腹膜炎或腹腔肿瘤造成的肠梗阻等。肠梗阻的诊断并不困难,典型的临床表现加腹部立卧位平片即可得出诊断,但存在的问题是腹部平片对肠梗阻的原因和严重程度的判断存在困难。MDCT扫描的优势在于能同时获得MPR图像,在作出肠梗阻诊断的同时,有助于对病因的诊断[7-8],如小肠腺癌(图8)和回盲部结核(图9)引起的肠梗阻的治疗方案就完全不同;对于腹内疝、股疝(图10)或腹股沟疝(图11)引起的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都会不同[9]。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肠梗阻严重程度时,平扫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增扫描则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此时,宜采用全腹部的多期增强扫描,不但有利于明确肠梗阻病因,更有助于判断肠管是否坏死及其严重程度,即增强扫描有助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图12)。成人肠套叠多为慢性,与肠道本身病变如肿瘤有关,通过多平面重建能更好显示套叠的部位和范围(图13),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是否有原发病变,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肠套叠多为急性,首选B超而非CT。而对于肠扭转者,多需采用MPR重建显示扭转的肠管[10],有时需口服阳性对比剂才能明确诊断(图14)。麻痹性肠梗阻通常是由于全身疾病所引起,CT表现为肠道广泛扩张积液,没有明确的梗阻部位,结合临床病史能作出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腹膜炎所导致的肠梗阻表现与麻痹性肠梗阻类似,但腹膜炎时往往伴有腹腔积液、脂肪浑浊等表现,结核性腹膜炎时伴有散在的钙化和淋巴结肿大。

2.5 肠系膜扭转、栓塞和腹主动脉夹层

此类患者往往临床症状很重,但CT平扫甚至没有阳性发现。肠系膜扭转和栓塞时,虽然表现为肠梗阻,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肠系膜血管密度和形态异常,此时要进行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增强扫描,在观察肠道表现的同时,进行 CTA( CT angiography)和 CTV(CT venography) 重建[11],以便早期得出正确诊断(图15~16)。肠系膜栓塞包括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前者主要表现为肠道缺血,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见;后者表现为肠道淤血,以肠壁增厚和异常强化为主要表现[12]。对于疑有腹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平扫时要观察主动脉形态、主动脉壁钙化位置[13-14],并尽可能行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图17)。

2.6 胃肠道穿孔

常由消化性溃疡引起,但肠道肿瘤、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等有时也会形成胃肠道穿孔。穿孔时临床表现典型,通常不会误诊或漏诊,一旦腹部立卧位平片发现游离气体就应该及时手术,一般是剖腹探查,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有时慢性穿孔或小的穿孔造成临床表现不典型,腹部立卧位平片往往看不到游离气体,就会造成误诊和漏诊,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图18)。CT扫描不但能明确诊断,尤其是对慢性穿孔和小的穿孔,在肺窗位时可以看到腹部平片无法发现的、哪怕是极少的游离气体,而且能明确穿孔位置,避免剖腹探查手术范围的扩大化,增强扫描更有利于对穿孔病因的诊断,如对由于肿瘤造成的慢性穿孔而言,MPR有助于判断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图19),有助于对手术方式的选择,而急诊剖腹探查未必是最佳的治疗手段[15-16]。

[20] Choi HJ, Kim SH, Kim SH, et al. Ruptured corpus luteal cyst: CT findings[J]. Korean J Radiol, 2003, 4(1): 42-45.

[21] Choi NJ, Rha SE, Jung SE, et al. Ruptured endometrial cysts as a rare cause of acute pelvic pain: can we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ruptured corpus luteal cysts on CT scan?[J]. J Comput Assist Tomogr, 2011, 35(4): 454-458.

[22] Reza Soroushmehr SM, Davuluri P, Molaei S, et al. Spleen seg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in CT images for traumatic abdominal injuries[J]. J Med Syst, 2015, 39(9): 87.

[23] Wang ZW, Xue HD, Li XG, et al. Life-threatening spontaneous retroperitoneal haemorrhage: role of multidetector CT-angiography for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J]. Chin Med Sci J, 2016, 31(1): 43-48.

诊断技术范文5

关键词:汽车;故障诊断;专利

引言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增强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但这些复杂的系统同时也会导致汽车故障率的提高和故障维修更为复杂。在汽车发生故障以后,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和快速排除变得尤为重要,利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实现汽车故障准确快速地排除。

1 专利申请整体状况分析

1.1 全球专利申请分析

为了研究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并对专利申请量按照年份进行了统计,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986年以前,全球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较少,几乎一直维持在10件以下;从1987年开始至1992年,专利申请量逐年略有增加,其中1991年的申请量达到了30件;1993年之后,专利申请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典型地,2001年申请量达到了175件,2008年申请量达到了346件。从图1中也可以看到,最后两年的专利申请量大幅下降,这是由于近两年申请的专利大部分还没有公开,并非专利申请量急剧下降。

另外,对各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申请量的比例进行了统计,申请量较大的依次是日本(JP,23%)、美国(US,18%)、中国(CN,15%)、德国(DE,12%)、韩国(KR,9%)等。其中中国(CN)的申请量占全球的15%,而日本(JP)以23%的占有量位列第一。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

图1 全球专利申请量

1.2 国内专利申请分析

图1中也对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国内专利申请量的统计。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前,中国在汽车故障诊断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较少,每年的申请量一直处于个位数;从2001年开始,申请量才有较快提升,到2008年达到了37件,2013年达到了104件。同样,最后两年的专利申请量大幅下降,也是由于近两年申请的专利大部分还没有公开造成的。

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变化与全球申请量变化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相比于全球专利申请量1993年开始由较大幅度提升,我国在2001年之后申请量才有较快提升,说明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起步相对较晚。而同时参考各国申请量的比例,我国现在在这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已达全球总量的15%,位列第三,说明我国在近些年在这一技术领域也有较快的发展。

2 主要的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及其专利申请状况

汽车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有:经验诊断法、简单仪器故障诊断法、专用仪器故障诊断法、针对特定部件的故障诊断法和智能故障诊断法。

经验诊断法是早期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人工的耳听、眼看、手模、鼻嗅、拆试等手段根据逻辑推理的方式对汽车故障进行诊断。针对该经验诊断法的专利申请几乎没有,以下主要分析另外四种故障诊断方法。

2.1 简单仪器故障诊断法

简单仪器故障诊断法是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电感式电流探测针等仪器获取汽车的相关信息,与系统正常工作的标准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可能的位置。典型的专利申请有: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公司的申请号为US198608

69870的专利申请涉及了一种使用多功能测试探针的汽车故障隔离装置;专利申请GB8803397涉及了一种适用于不具备汽车专业知识的人员使用的汽车万用表。

2.2 专用仪器故障诊断法

专用仪器故障诊断法就是利用专门设备对汽车故障进行综合诊断,该方法在汽车总成不解体的情况下,使用仪器对汽车的状态进行监测,然后分析监测的数据,从而确定故障原因。在这一阶段专利的申请量较之前有明显增多。典型的专利申请有:专利申请CN201120553282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技术的汽车OBD故障诊断仪;专利申请KR20120135369公开了一种汽车故障诊断设备。

2.3 针对特定部件的故障诊断法

对于某些特定汽车部件,通过专门的故障检测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度。针对特定部件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分别针对汽车中的发动机、制动装置、变速箱、空调等部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故障检测。典型的专利申请有:专利申请US2014

14525915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故障诊断系统和故障诊断方法;专利申请CN01143927公开了一种变速器输出轴RPM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2.4 智能故障诊断法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家系统、计算机智能化等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汽车故障诊断领域中,把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推向了智能化阶段。典型的专利申请有:专利申请US19950476077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在板汽车故障诊断装置;专利申请CN201210499356公开了一种基于维修资料和专家系统的汽车故障诊断方法。

诊断技术范文6

关键词: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技术

中图分类号:U47 文献标识码:A

在汽车维修中,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检测诊断技术,只有通过检测诊断技术对汽车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才能够较好的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汽车维修中的检测诊断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了解其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方式,以提高汽车维修实际效果。

一、检测的诊断技术概述

汽车在维修之前都要对汽车现状进行检测,以找到问题的根源。而检测的诊断就是指在“不解体汽车的条件下,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所进行的检查、分析、判断工作。”在检测的诊断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分为不同的类型。安全检测,是一种常规的安全性检测,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或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汽车的外观、性能等进行检测和诊断,进行这种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汽车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外观、安全的使用性能和合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综合检测,同样是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进行,但是检测的内容和目的就有所不同,综合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对当前汽车的工作性能和技术情况进行检测诊断,尤其是维修车辆,更需要这样的综合性检测,以保证汽车的运输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安全运行,提高社会效益。维修检测的诊断,这种检测的诊断是以维修为主要目的,在我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维修检测的诊断进行规定,以保证各类汽车能够定时进行维修检测诊断。在维修检测的诊断过程中,如果发现汽车具有故障要根据汽车的运行情况进行维修状况的判断,但是最终的标准是以保证汽车的安全运行为最终目标。无论是从那个角度上来分析,汽车的检测都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这就客观上要求我国要具有高质量的检测诊断技术。

二、汽车进行检测诊断必要性分析

汽车之所以要进行检测诊断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一方面来说,其是汽车维修的必要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来讲,进行检测诊断也是保证汽车安全运行的有效方式。

1能够提高维修效率

在我国汽车维修方式往往是事后维修,就是在汽车发生明显的故障之后才进行维修,这种方式已经是我国长期使用的一种汽车维修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主要是根据汽车零件的磨损规律,但是不同零件性质和功能其磨损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在汽车出现明显故障之后,所需要进行维修的部分往往会很多,主要的故障问题也很难把握,尤其是因为“汽车零件的磨损程度会受到零件材料的性能、质量、安装调试状态、工作条件、使用和保养状况”等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总会出现机器的实际技术情况同维修间距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给汽车的维修带来很大的难度。而当前,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推动了现代技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维修中应用这种技术能够轻松的找到汽车存在的问题,并减少问题检测的实践,提高维修效率。

2确保汽车维修效果

汽车的检测诊断技术能够在保证汽车完整的状态下找到汽车问题的存在,这样就可以避免汽车维修过程中对汽车所进行的大型拆卸,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汽车使用寿命。同时,运用现代检测诊断技术能够大大的提高汽车故障的诊断精确度,不但能够减少零件的误拆误换,减少不必要的修理费用,还能够确保维修行为根据诊断结果进行,保证对症下药,从而确保汽车维修的实际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在检测诊断技术提高了汽车维修效率、保证了维修效果之后,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就能够有所保证,所以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分析,在汽车维修过程中积极应用现代检测诊断技术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检测的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检测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从最开始的人工方式检测,到现在的电子方式检测,汽车维修中的检测诊断技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检测诊断技术,其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方式也是不同的。

1人工诊断方法

人工诊断方法也称为直观诊断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凭借汽车维修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维修经验对汽车的现状进行的直观判断,这种方式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单纯的依靠维修人员的技术条件,“依靠直观的感觉印象,借助简单的工具,采用眼观、耳听、手摸和鼻闻等手段,进行检查、实验、分析”从而确定汽车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这种诊断方法在当前还有少部分人在应用,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诊断方便、经济实惠,缺点是精确度差、速度较慢。其主要依靠的就是人工经验和精确的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就会给日后的维修工作带来较大的不便。

2现代仪器诊断法

该诊断方法是从最原始的人工诊断方法发展而来的,是在不对汽车进行大型解体状态下而进行的一种检测方式,主要应用方式就是“利用相应的现代检测仪器设备或者检验工具,对整车或者相关机构的参数、曲线、波形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出汽车当前的使用状况。”这种分析方法主要应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示波器;车速仪;流量计;万能表;耗油仪;废气、前照灯、气缸漏气量等各种问题的检测仪器。人们在依靠这些工具的同时,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够较准确快捷的诊断出汽车故障的存在。这种诊断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其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其优点是其能够进行定量分析,检测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都有所提高。

3智能诊断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维修检测中所应用的诊断方法也在智能化。虽然,当前,汽车某些位置的诊断中还是沿用传统的诊断方法,比如汽车的发动机和底盘等位置的诊断,还没有比较方便的智能化仪器设备。但是,在某些部位的检车中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就比如在电子、电气控制系统中国就能够运用智能化诊断方法对汽车状况进行诊断。随着我国汽车机理故障分析技术、诊断数据的识别和传输技术等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汽车维修中检测诊断的智能化一定会实现的。

结语

我国汽车行业还处在不断的上升阶段,汽车维修与检测的诊断技术也会随着不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对现有的诊断技术应用方式进行了解和掌握,以提高现代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