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1
文/本刊记者?杨生文
2014年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在广州市职业技术教研室建立全国首个“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这个旨在发挥技工教育科研资源优势和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做好技工教育课程研究和开发实践的新机构肩负了理论研究、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三大职能。
这个机构运行一年后的情况怎么样呢?本刊记者为此专门拜访了该中心,全面了解了中心的运行情况。
研究课程规律,服务技工教育
行动之一:整合资源,搭建沟通、合作和研究平台
挂牌以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建司、广东省及广州市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研究中心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充分利用、发挥广州市属各技工院校的研究力量。一是明确定位,明确中心要立足广州,辐射华南,放眼全国,以项目或课题为载体,着力进行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扩充研究人员。目前共有研究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4人),并先后接受4名学校教师,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锻炼学习。三是课程研究中心大量聘请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专家学者和广州市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专家,使其成为课程研究中心专家研究队伍的重要来源。同时立足广州技工教育系统,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27人,选聘了72位兼职教研员,作为研究团队的延伸补充。
行动之二:为“国标”“课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受人社部职建司委托,课程研究中心为编制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监控,保障了两个文件的顺利研发。一是培训编制组专家,解读《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并主持实践专家访谈会。二是课程研究中心的骨干力量全程参与人社部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围绕标准研制组织的各类全国教师研讨会、企业专家研讨会,并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对两个专业的国标和课规进行质量监控,主持广州的评审会,聘请企业和高职院校专家,聚集广州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40余名,分别从总体培养目标、层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匹配度、课程体系及内容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审,并从与编制指南的符合性、内容的专业性、文本的规范性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和修订。
行动之三:关注市场需求和内涵发展,突破技工教育发展瓶颈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围绕广州技工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牵头承研的重大课题有:
一是开展广州及周边地区技能人才需求调研(2014-2016),累计调研602家企业,开展5场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座谈会,并形成调研报告。
二是开展产业系建设研究。组织专家到广州市属7所技师学院进行中期检查及调研,召开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及产业系建设研讨会,初步厘清了广州市技工院校新一轮专业布局调整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对比研究,形成了《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广州技工院校现代产业系建设实证研究》报告。随后,聘请广州市发改委领导、国内职教专家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的专题培训。通过半年多来课程研究中心主导的产业系建设研究,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对产业系建设的内涵和目标更加明晰,对产业系建设的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多所院校已经开始重新思考产业系下一步的建设思路,采取行动加大推进力度。
三是完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在2013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开展了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策略研究,分析了目前广州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9项发展策略,成功结题。
四是完成技工教育文化建设研究。开展了广州技工教育文化体系建设课题研究,归纳总结了广州技工教育开放多元、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特征,提出了加强建设的建议,成功结题。
行动之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探索学制技师培养新模式
为探索技师培养的有效模式,提高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课程研究中心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
一是调研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情况,探索学制技师的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以及管理评价等技术路径,通过组织学习等措施提高培养技师的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二是通过调研撰写“关于京、浙、苏等三地技师学院培养技师的情况报告”,对广州市属技师学院培养学制技师的政策依据、专业选择的考量、评价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三是为广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双制”技师培养提供技术指导,与广州市机床厂合作开展学制技师培养实践,2014年成功培养出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企业认可度高的6名学制技师。
行动之五:开展技工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课程研究中心引进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授权评价工具,推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提升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
一是应用COMET职业能力模型,在开展2011、2012年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基础上,在全国首次开展教师职业能力测评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模型、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并以广州市属七所技师学院102位教师参加的机械制造和汽修类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情况为基础,形成了广州地区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报告和102位教师的个体报告。
二是开展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按照国际现代教育质量管理的“授权评价”理念,引入相关技术,开展技工院校的校企双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等质量监控,在校企合作、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专业、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等授权式评价、科研伴随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总结评价的流程、方法和工具等,为技工院校专业建设中重点项目的持续、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改进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行动之六:推动技工教育研究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
课程研究中心在2014年应用国际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转化研究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并开展了大量学术交流。
一是出版《职业能力测评实证研究——汽车维修专业广州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州现代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选辑2014》(羊城晚报出版社),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何士林副局长主持的《广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报告入选《2014年广州市蓝皮书(社会卷)》,课程研究中心辜东莲主任主要参与的《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与实践》成果,被教育部评为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对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积极参与人社部组织的针对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培训者的培训授课、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师资培训和内蒙古等扶贫项目的培训授课。应用课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和经验,为广东省人社厅“校企双制办学评价实施方案”和内涵发展指导意见的文件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是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1月,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开题会上,辜东莲主任作为课题代表作了“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广州为例”专题报告;同年4月,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组织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上,作了“工学结合课程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证研究”专题报告;12月,在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上作了“广州技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专题报告。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任务之一:组建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专家库
2015年,计划按照《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中关于“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和《关于大力促进我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课程专家队伍,推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技能人才评价等研究”的精神,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名义,在全国技工教育系统聘请一批技工教育研究专家,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批课程业务精湛的骨干,组建课程专家库。在合适的时机,联合立项课题,推动全国技工教育重大共性疑难问题的破解。
任务之二:助力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规范等研制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参与完成了汽车维修、计算机网络应用两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的研制。2015年,按照人社部职建司的统一部署,课程研究中心将协助这两个专业的评审工作,同时系统梳理总结标准与规范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技术,为更多专业的标准和规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推进标准和规范在技工院校主体专业上的推广应用,指导技工院校教师基于校本的应用实践,规范专业课程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任务之三:规范从专业设置到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全程育人
2015年,课程研究中心将以广州技工院校为对象,以项目为载体,多方位、多渠道地监管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把握好“入口、过程、出口”三关。
一是在做好新专业申报、评审、备案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借助市场调查、人才测评、授权评价等方法,积极探索研究建立技工院校专业评估、动态调整、退出机制;
二是以服务企业和学生为中心,继续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职业指导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举办市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或创业规划大赛,探索职业指导的新问题并实施职业指导的新形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进一步完善技工院校生产实习管理,推动生产实习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探索并建立生产实习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切实提高生产实习管理水平和质量。
任务之四:探索技工院校毕业考试改革和毕业标准建设
2015年,中心计划重点探索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以高级工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国家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命题依据,尝试纸笔与实操测试相结合的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研究及试题开发和测评实践,促使测评合格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同等层次职业资格的技术水平相当。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汽车维修和数控技术等三个专业进行典型试验。预计2015年1月,建立测评模型,完成对开发组人员的培训并确定命题思路,组织专家对命题思路评审;3月完成测评样题的开发、评审与预测试;5月完成3个专业各两套正式测评试题的开发与评审;6月组织正式施测;下半年,集中力量进行测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炼研究技术,撰写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完善高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建立其毕业标准。同时,在2013年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评价研究”课题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中级工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在“‘校企双制’技师培养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师毕业考试改革,探索其毕业标准。通过系列研究与实践,以形成技工院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的毕业标准和毕业考试方案,系统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任务之五: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研究和实践
2014年,课程研究中心根据人社部职建司领导指示,开始推进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国内外教师专业化文献研究,梳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界定、国际教师专业化的最新趋势;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典型个案研究,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炼技工院校教师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2015年,计划从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主等维度开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保障调查,研制教学能手、课程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的资格条件,制订微教学、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和专业建设的评价标准。开展科研伴随式的典型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的能力提升,通过培训、竞赛、项目等形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任务之六:组织并开展技工教育学术交流和宣传活动
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2
我国的环境教育经过30多年的实践,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对环境教育的“本土化”研究相对较弱;对环境课程资源认识不够充分;未形成系统的环境教育课程网络。本文以成都第七中学和南充高级中学两所国家级重点中学的环境教育为研究对象,并对两所学校3个年级12个班进行问卷调查,以探索在四川省重点中学如何建立环境教育课程网络体系,为中学环境教育的实施与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环境教育教材及课程
据调查,两所重点中学以及省内多数学校均使用人教版教材,涉及的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程主要有生物学、地理学和化学。经过整理,教材中的具体章节内容见表1(地理学和化学章节略)。针对生物学科渗透式教育存在的不足,现对环境教育教材从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内容、品德教育三类内容出发,再结合国内其他环境教育教材,尝试设计适合中学生的环境教育选修教材,具体章节设计见表2。第1章主要是概述人类与环境的重要关系;第2章设计为环境教育中最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方面,试图建立一个全面的环境观;第3~7章涉及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全球热点环境问题,扩展学生视野;第8章是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长远发展之路,以学生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全球的环境问题进行总结。此外,根据每一个章节环境教育的内容,侧重点也不同。如第2章“生物和生物圈”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人类是依赖于地球而生存,生态环境需要大家爱护;第3章“我们周围的大气”中由于大气污染是学生较为了解的,因此重点放在相关的生活常识上;第8章“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点则放在培养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上,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等。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结合环境教育课程内容,开展各种环境实践活动,本文以2所国家级重点中学为例,进行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构建,对教材内容配备环境实践活动进行初步构想(表3):环境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应根据当地的现有资源并结合每一章节的主题内容进行实施。同时,可联合当地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科技馆、环保局、国土资源局等开展多方位立体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对有效促进知识的吸收与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多形式教学活动
课堂中应摈弃“课程即教材”的观念,避免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内容苍白,形式单一,应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强化环境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应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多形式教学活动。(1)指导学生通过收集、阅读环保资料以及实地调查等活动,广泛收集相关材料来为教学服务。如第3章“我们身边的大气”一节,可让学生利用BBS或其他媒介收集国内最近的几次大型大气污染事件,并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原理,分析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应用2014年春节前后四川成都、南充等地空气达到重度污染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产生危机感,让学生掌握环境知识,培养环境意识,同时增强参与意识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决心和能力。(2)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环保长廊”、班级黑板报、环保报刊等环境教育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更新典型或最新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本土化”环境事件。可增强学生的全局意识,培养他们关注周围问题及主人翁意识。(3)积极开展环保系列讲座或科普活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专家资源,开展一系列环保讲座或科普活动,如南充市高级中学可以定期请环保局、监测站、污水处理厂专业人员或当地高校教师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在中学校园内进行普及环保知识。
4环境教育课程评价
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40-0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由单一形态的发展格局转向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近些年,河北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办学规模不断壮大,紧紧围绕河北主导产业需要,培养了大批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之路依然困难重重,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目前中国高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不均衡
高等职业院校中部分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急需要强化培训及下企业锻炼。企业对教育投资的热情不够,不能为教师提供较多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同时无论是教育经费拨款,还是专项经费投入,无论是基本建设投入,还是配套资金到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这些都是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不均衡的原因。
(二)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渠道不畅通
中国正在举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但是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个别单位对高职人才有较大的误解同时有些单位一味的追求高学历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困难。
二、高等职业未来发展之路
(一)深入产学合作之路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本着学院与社会零距离、学生与岗位零距离的零距离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及订单式培养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创建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教学场所,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学校与企业深入进行互动,提高相应的培云及技术服务,从而解决行业或企业级学校面临的知识不断更新的问题。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二)深入执行中、高职业对接之路
目前中等职业面临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不吻合、毕业标准和企业员工标准不匹配、课改推进和保障体系不协调以及 “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等种种问题。而高等职业在师资、专业建设及就业等方面均有了较高的提升,在专业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对接行业标准、建构课程体系及课程深入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即能解决中等职业人才培养水平较低,提高中专生的技能及整体随着水平。也能解决中等职业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对高等职业教育输入新鲜的血液,提供部分的生源。
(三)深入改进职业课程教学模式
当前中国的“项目驱动”型课程与教学改革活动虽然已将整个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从以往纯粹对学科体系课程勾教学的批判和对完全照搬国外发展经验的嗤鼻转向了对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及国外引进与本七生成有机结合之研究道路上来,但这一转向进程未能完全根除课程与教学活动领域中的很多旧的陋习,有时其至还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转变传统的学期式教学模式,采用小学期分段式教学;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创建校内工厂,建立产学结合教学模式等方法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三、总结
综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的应用、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短缺,这一切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预示了高等职业教育美好的发展前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完成为社会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只要各高等职业院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开拓进取,积极探索,一定会走出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道路。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保定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301123)。
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4
关键词:课程教学 教育心理 意义及作用 提升措施
一、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的意义及作用
1.意义
一是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等,无论哪种类型,其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都比较高。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中教学中,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将教师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教学相结合,使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不断提升,从而提升整体水平或综合素养。[1]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在教学的整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的配合。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中,适当、适时的运用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及氛围、主动的调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与学中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还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是有助于推进教学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是向着科学、全面、合理等方向发展。教育心理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助力部分,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甚至于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也要进行新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大部分只注重应试方面,对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研究较少。进入新时期,教育心理学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
2.作用
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育心理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理论上,是对教育心理的学习。联系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越来越适应学生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又促进了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再学习。另一方面是实践上,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教于心理有助于教师随时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改变课程教学中的不合理部分;有助于指导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提高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2]
二、提升措施
1.创设心理疏导机制
学校创新心理疏导方法。高等教育中的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开放的教育课程中容易迷失。因此,学校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应创设一种新的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而且这种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大体的范本,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我解答,而且这种疏导方法或心理机制要使得教师与学生都适用,以使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获得长足、优质的发展。
教师从实际出发进行的心理辅导。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是教的主体,在课程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对学生课程学习的提升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实际,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及情感方面的变化,随时改变教育教学策略,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心理方面的辅导。
2.教师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第一,明确教师自身角色,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教师角色不再单一,新时期的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还是学生的朋友;不仅是知识的集大成者,还是实践的先行者。在新时期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将教育心理融会贯通与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就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随时把握好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存进教育心理的发展。[3]
第二,科学有效的组织教学。能动性、有效教学模式研究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一大方面。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要优化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育心理的作用,教师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教学组织,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在课程设计阶段,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预评估。在课程教学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最大程度的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在课程的总结阶段,要做好教学反思,以使课程教学更加科学化。
第三,用好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心理研究中主动性、情境性研究占很大部分。因此,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适时、有效的激励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用好激励策略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性,比如,提问法、奖励法、激励法等。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新时期课程教学中数不胜数,例如,多媒体教学法、情景创设法、悬念法等。[4]
第四,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堂教学方法。进入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是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采取或灌输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心理的发展。
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综上所述,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驻中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进行高校教育课程教学的提升方面,学校要创设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机制;教师要实事求是的进行教育心理方式方法的调整、改进,以使教育心理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琦,刘伟伟.建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7:64-65
[2]廖琳.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03:63-64
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研究 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13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下,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而言,由于兴起的时间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影响了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钟秉林在1999年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归纳总结了现代高职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没有形成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程体系;二是教学内容陈旧;三是教学方法落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之所以不适合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因为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始终走不出普通高等教育的束缚。重理论,轻实践。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培养的目标不明确,专业开设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科学。
3 优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和方向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的要求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为核心,培养市场需要的实用型和知识型并存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社会和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因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的方向就是应该以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生产一线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的要求,结合国外的先进的教育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的课程体系。采用学校培养为主,社会、企业为辅;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提高就业为目标,职业理论技术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课程体系。
4 优化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措施
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要正确定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办学的理念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学校的特色、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关键因素。因此优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环境。环境作为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外界影响因素,净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十分重要,在院校内要整体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氛围。
第二,要优化课程内容的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它以职业为主,注重培养在企业第一线工作的职业技能性人才,满足就业需求,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更趋向于灵活性、针对性和选择性。一样的专业,根据就业需求的不同,在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有轻有重,让学生的选择更为灵活,不仅有利于学校节省教学资源,同时也能为学生节省时间。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要符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优秀教师和企业的先进技术人员一起,结合社会的需求、学生的特点、教学的需求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
第三,优化课程结构的设置。存在于高等教育中的共同问题就是轻实践重理论,高等职业院校也一直受其束缚。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要求实践性较高,要求毕业生能很快的投入到企业需要的岗位上去。因而,高职院校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育的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工学结合,在实践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保证培养出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发展能力、技术适应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的高等职业学生。
第四,优化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高等职业院校的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技能,能在理论上辅导学生,更能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技能指导。学校应该不定时的对教师组织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教师不断的自我进修,努力学习和掌握国际上的前沿技术,并不断的钻研,培养学科代言人,提高师资素质,保证教学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通过高素质的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五,实行校企联合,完善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的实践基地。可以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的手段,学校给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的机会。既能有效节省投资,合理利用资源,同时也能为企业增加效益,企业与学校互惠互利。学生则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了解社会及企业的需求,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思想。尽早的接触社会,了解自身的不足。
5 结语
通过实践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改革应该放远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为前提,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构建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以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岗位技能培养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17-18.
[2]王利利,丁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探讨[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73-75.
[3]李桂霞.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47-49.
[4]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21.
高级教育课程总结范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效果检测
[作者简介]盛光希,湖南女子大学副教授,湖南长沙41000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165―03
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内涵体系由目的、目标、计划、内容、实施和评价(检测)组成;组织体系由学校、社会组成;实施体系由教师、学生、企业(社会实体)共同组成。
一、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目标取向
考察评价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首先要考察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于1950年颁发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指出:专科教育要“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通晓基本理论并能实际应用的专门技术人才,如:工业技师、农业技师、财政经济干部、文艺工作人员”。1995年8月,原国家教委组织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这类人才一般可称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可表述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与服务第一线从事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各种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教育、教学实现的。高职高专教育的内容由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即通识教育)构成。通识教育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立场、情感与意志”;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与本领”。专业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的人”、“职业的人”、“本领的人”和“技能的人”;通识教育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道德的人”、“独立的人”、“善良的人”、“情感的人”和“责任的人”。通识教育这一目标可以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使其获得近于合理的知识结构;三是使其获得较为合理的能力结构;四是培养大学生丰富而高雅的情趣。舒志定先生以关于人的生存结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将通识教育分成三个结构层次:最核心的是确立人与世界、人与自我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层是人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所体现的主体性观念;最外层是把主体性转化成现实的主体能力。基于对过去一段时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片面强调其专业性的反思,人们在通识教育实施过程别关注从培养单纯的技能型人才向培养技能一技术一知识的多元复合型人才转变,关注培养学生通观的知识及视野,形成经验整合与整全判断,即“全人教育”。
二、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内涵及模式
课程评价包括课程需要和学生需要、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学生成果目标、通过课程学生取得的进步、教师有效性、学习环境、课程政策、资料分配以及教学成果等内容。通识课程评价即是对通识课程的价值进行判断,全面的通识课程评价应是对通识课程的所有方面的价值进行判断。
根据张寿松先生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一书中的描述,全面的通识课程评价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旨在考察通识课程目标的适应性与科学性。即通识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它包括学校通识课程整体规划和每一科目的通识课程两部分。第二,对通识课程计划进行评价,旨在考察学校的整个课程计划对各类课程分配的合理性,考察通识课程计划中的某一具体学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第三,对通识课程内容进行评价,旨在考察通识课程内容与通识课程目标之间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第四,对通识课程组织及实施进行评价,目的是考察通识课程的领导及管理机构,以及通识课程具体实施状况。第五,对通识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旨在考察学生的主体性反应方式与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之间的迫切性,以及学生在这一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及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
在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应该遵循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或模式:(1)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有机结合。科学主义相信真正的实验,而实验通常集中在结果或影响上。这种方式趋向于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常常把测验分数作为主要数据,用来与不同情境中的学生成绩相比较。人文主义取向认为社会现象是复杂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人们不可能把它切割开来分别加以研究,主张评价者与实际情境的交互作用。在人文主义的评价中收集的材料大多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所以,更多地采取对实际情形的文字描述,而不是数据分析。任何事物都是量与质的规定性统一,通识教育也不例外,其结果检测必然科学地体现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评价上。(2)内部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内部评价直接指向课程计划本身,因为人们往往假设:课程计划设计、组织得很好,有可靠的基础,则可能在促进学生学习方面产生效果。因此,往往就课程计划所包括的特定内容、课程内容的正确性、课程内容排列的方式、课程计划所涉及的学生经验的类型以及所包括的教学材料的类型来评价课程计划本身的价值。结果评价重点考察课程实施的结果,主要用来考察课程计划对学生所产生的结果,也可以用来考察对教学人员产生的结果。一般是通过对前测与后测之间、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或其他标准参数之间的差异作出判断。通识教育既关注知识的获取,又关注价值、情感、个性等因素的养成。而这必须是在教育实施中通过计划与结果、过程与效果共同完成的。(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是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而从事的评价活动。它既可指课程设计和试验阶段提供反馈信息,使课程编制者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也可指课程实施阶段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及改进。总结性评价是在课程实施后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它重点考察课程计划的有效性。如果将总结性评价看作一根藤上结出的瓜果,那么形成性评价则是这根藤,只有这根藤发育和生长良好,才能形成有效而品质优良的瓜果。对通识课程及其体系的评价,中心是考察课程目标、内容与接受者之间的切实性。
三、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检测
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实施目的的高职高专教育,其学业的检测和考查不同于中职教育,它要求体现更高层次的技能自主性和能动性;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要求突出实践性;还有别于
传统的教育检查模式,它要求创新与创业性。因此,其检测观念、内容、手段和方法都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改革。
1.树立开放的检测观念。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决定了它的教育是学校和社会、教学与生产相互联系的大舞台。开放的平台必须有开放的观念作指导:(1)“互动”观念。检测是评价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推进、强化、增效形式,也是教学过程的有效延伸,它本身就是教学手段。也就是说,考试不是目的、目标,应该以“学”促“教”、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相互关联。(2)“现代”观念。一方面,要灌输、检查学生现代和先进科技知识掌握情况,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要推进检测手段的现代化进程。实践证明,检测手段现代化进程也是考试检验的科学化、完善化过程。(3)“效能”观念。考试不单是检查已经所学,还要促进今后所学,甚至启发学生就业、创业、毕业后再教育及自学观念的形成。
2.建立实践操作型的检测内容。检测内容是考核体系的中心因素,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检测内涵注重实践、注重技能的特点:(1)知识与技能、巩固与创新结合。在任何教育中,知识是基础前提,因此,在检测知识理论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技能操作测试及其升华―创新设计操作的测试以及职业能力检测,形成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素质四个层次。(2)教材内与教材外、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开放型的职教检验体系,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要立足于课程本身,着眼于专业知识体系,把书本上的内容与书本外的本课程知识、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把课程、学科内容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学科内容有机联系、衔接、贯穿和融合起来,形成知识链或技能模块。(3)学习与就业、校园与社会结合。职业教育尤其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就业型人才。因此,学习效果检验不仅要检查其学科知识,还要针对岗位群的要求检查其岗位适应能力、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检查校园内所掌握的知识,而且要走人社会,检验其社会适应、岗位适应、生产操作和自我发展能力。总之,对于通识教育的效果评价,“考试或学生成绩的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考试绝不能只检验学生获得或记住的知识的多少,要着重于能否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去识别、判断与分析一些社会事件,或是能否运用表达、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进行有效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