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文化范文1

刘海微(1977-),女,吉林省长春市人,长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张会伟(1977-),男,吉林省九台市人,九台市其塔木镇中心校一级,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陈 亮(1977-),女, 吉林省德惠市人,德惠市米沙子镇希望小学一级,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够保存并流传后世,这主要归功于汉字。汉字与汉文化密不可分,其构形及发展凝聚着汉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积淀和保留着汉民族观察世界及其自身的思维成果和心智,其本身蕴涵和展示着一个丰富多彩的汉民族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

1、汉字与风俗文化

人是群居动物,人类的实践活动都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长期的群体生活形成的共同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沿成习,渐渐形成一种风俗。风俗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一个民族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

任何民族都有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汉民族的独特风俗文化离现在已有几千年之久,但我们却可以从汉字及用汉字所记载的文献中窥见一斑。例如“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等词,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汉民族先民的居住条件和饮食方式。

汉民族的风俗中,最受重视的莫过于春节。春节是众多节日中最盛大的,贴红联、放鞭炮、吃饺子……习惯上又把过春节称为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样来的呢?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猛兽叫“年”,逢新旧岁之交,就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一次,它又跑出来为非作歹,被一家门口晾的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和爆竹声吓得抱头鼠窜。于是人们掌握了“年”的弱点。每至辞旧迎新之际,就贴红联,放鞭炮,拢柴火,把年吓跑。久而久之便成了过年的习俗。但这只是传说,其实“年”字,最初为“农作物生长周期”之意,由于汉字形体的楷化而失去了最初的意义。造字之初,“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农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是一个生长周期,庄稼成熟之时,人们不免要庆祝一番。从此,每当四季轮回一次之际,就出现这种庆祝丰收和和祭神祀祖的活动。但由于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倾向,这种活动逐渐从娱神发展到自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节日,即“年”。今天的过年习俗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年的习俗反映出一种世俗的快乐。

任何一个汉字,都是一幅构思巧妙的图画,蕴藏着一些汉民族远古的风俗习性,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演变,与时俱进。

2、汉字与诗歌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其形体构造体现出了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作用,视觉形象鲜明,有助于启发我们形象性的联想,因此用汉字记录的诗歌,就像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读者能够抛开语音语法层面而直接进入诗情画意中。因此中国古代诗歌富于形象性,意境含蓄优美,是汉字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古代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基本都是四言的,而《楚辞》是在四言基础上发展而来,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兮字起凑足音节、使音节整齐的作用。例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楚辞?涉江》

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数是五言和七言,如律诗,绝句,五古,七古等(七古例外,有时在七言句中夹杂一些杂言的句子)。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和七言的;绝句每首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五言诗”每行五个字,如唐代诗人王勃的五律诗《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长短相同,字数相等,整齐匀称;“七言诗”每行七个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共四句,形式整齐。字字如诗,句句如画,无限的意蕴孕于其中。

对仗是汉语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即对偶,是指说话或写作时,某些文字,在邻近的地方有跟它成双配对的文字出现。平仄相间,抑扬顿挫,形成一种和谐的声律美。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

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

上下两句平仄、节奏相对,每句有三个节奏点,平仄相间,抑扬交错,节奏鲜明。

对仗的文字相互衬托,互相照应,使所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精炼、确切。声音上,对偶的文字彼开此合,彼收此放,声音抑扬,和谐悦耳。利用汉字的特点,也形成了许多汉民族文化特色的修辞,除对偶之外还有顶真、回文、析字,复叠等,使诗歌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蕴上都独具特色。

3、汉字与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采诗词曲赋骈文之精华,是汉字文化和文学的派生物。对联的基础是对偶修辞格,在对仗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在相对位置上要虚实相同,平仄相反。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墙”对“山”,“芦苇”对“竹笋”,“头”对“嘴”,“脚”对“皮”,“根”对“腹”,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浅”对“空”,是形容词对形容词;“上”对“间”,“底”对“中”,是方位词对方位词。“墙上”与“山间”是方位词组;“芦苇”与“竹笋”是联合式;“头重”与“嘴尖”、“脚轻”与“皮厚”都是主谓式;“根底”与“腹中”都是方位词,而“根底浅”、“腹中空”又都是主谓结构。不但词类相同,虚实相当,字数相等,而且结构相应。当然,对联中也存在宽对,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汉文化范文2

奇台歌谣的产生、发展与繁荣,与奇台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发达的农耕文化和商业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物华天宝丝绸路,人杰地灵千古城”,这是人们赞美新疆古城奇台的诗句。奇台位于新疆北疆天山东部,在历史上曾是进出新疆的门户。由这里向北与阿勒泰地区接壤相邻,向南与吐鲁番地区隔山相望,向西直通乌鲁木齐并可抵达中亚细亚至地中海岸,向东则过乌拉斯台口岸抵达蒙古国。

奇台历史悠久,考古中发现的大量文物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起这里就已形成原始村落,有人类活动。在汉代朝庭就开始派兵屯田戍边,属西域都护府管辖。清代乾隆三十八年,即1773年建县。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奇台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和商家云集的“旱码头”,来自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工匠、商贾、文人墨客,不断汇集奇台。“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正是奇台古城当时繁荣兴旺的真实写照。奇台当时手工作坊林立,商号林立,各种会馆先后形成,各民族人民尤其是众多汉族人民在奇台汇集,在给这里带来手工业和商业繁荣的同时,也使这里形成了发达的古城文化。

多姿多彩的奇台歌谣

独具本土特色的奇台歌谣,就是奇台汉文化中一朵奇葩。

奇台歌谣是内地诸多省区的小曲子、道情、贤孝、鼓子、小调和新疆各民族民歌、奇台土语等多种音乐文化与语言艺术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除广泛流传于奇台地区外,还流传于新疆的哈密、巴里坤、阜康、呼图壁、吉木萨尔等地。

奇台歌谣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和群众性特征。它涵盖了汉民族在奇台地区所流传的各类民间口头文化、音乐等,但同时又将鼓乐、方言、乐器、演唱与演奏技巧融于一炉。曲目大部分都相对完整,音乐调式、旋律、节奏都有自己的规律,方言中的语法、句子问的韵律都有固定的章法。它是原生态的艺术,以口传心授为主,大部分作品都是不加雕琢的即兴创作而成。奇台歌谣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与生命力,在民间社火、庙会、婚嫁、祝寿、酬神、自娱等活动中,均要演唱奇台歌谣,奇台歌谣曾是人民群众历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奇台歌谣的取材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劳动、市政、民俗、爱情、传说等八个方面。歌以咏志,奇台歌谣源于生活,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艺术创作,是用独特形式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百科全书”,是人民群众共同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奇台是一个商贾云集之地,南来北往的货物都是用驼队来运输的,驼户们常年在外奔波,歌谣《驼户的日月难》正是反映驼户们艰辛生活的代表之作,歌中唱道:“驼户的日月难/自造吃来自造穿/挨饿受;东鞋跑烂/还得自己连/头发千条线/自己梳来自己辫/毛盖子锈成毡/熬不过春月天/遍地青绿惹人烦/抬头见哀雁/两眼泪不干/……”

而《下三屯》则反映的是一个货郎的亲身经历,用的全是本地方言,语言幽默滑稽,音调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乡土气息很浓,具有鲜明的奇台地方特色。歌词是这样的:“来到下三屯/走过了千家门/有一个小媳妇本姓刘,她的男人就叫龚德明/过了杨坝桥/俺把货口鼓儿摇/龚德明的婆娘把手挠/媳妇生的干/脚手又利练/小金莲不大三寸三/她也是青春美少年/……”

奇台歌谣的唱词、段子以当地流行的方言、俗语、杂话和韵语构成,是一种以口头方式传唱的韵文,是流传在百姓中的口头艺术。它以短小和抒情见长,句子结构形式多样,大多数采用长短句结合的形式,长短搭配,抑扬顿挫,前后押韵,加之本土俚语,参差之美、幽默诙谐与智慧自在其中。

奇台歌谣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根据曲目段子的不同需要可以采用独唱、弹唱、对唱、齐唱、坐唱、说唱、走唱等形式。演唱时往往有乐器伴奏,一般使用二胡、三弦、板胡、扬琴等丝弦乐器和瓦子、甩子等打击乐器。

奇台歌谣以汉族农耕生活为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新疆本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衍变、发展的结果,是新疆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劳动的历史反映。奇台歌谣中保存下来的大量故事、方言、谚语、传说、神话、俗语等,对我们今天研究语言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历史学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是不可替代的语言艺术瑰宝,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我们需要传承下去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代强势文化的进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各类流行文化的风靡,原生态的奇台歌谣受到巨大冲击。年青人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使欣赏、传承、创作奇台歌谣的人越来越少。奇台歌谣中的很多歌种、乐种、方言、杂话、韵文段子和传承曲目已处于失传的濒危境地。

奇台歌谣的现状引起了奇台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不使奇台歌谣失传,自1990年以来,奇台县投入大量资金和抽调大量人力,对奇台歌谣全面开展了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工作。目前已搜集整理出奇台歌谣300多首。然而,面对曾流传的数千首奇台歌谣,这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更艰巨的工作要做。

汉文化范文3

1.文献回顾与综述

究竟什么是文化旅游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有以下的代表性观点:文化旅游包括对语言、艺术、建筑、古迹、节庆活动、遗产资源、宗教、教育和目的地的感悟等[2];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3];是指对体验文化经历有特殊兴趣的游客发生的旅游行为,包括一般的遗产旅游、自然历史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等[4]。笔者认为文化旅游就是通过一定方法途径进入其他的文化和地区,并了解当地遗产、文化艺术、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特定的游览方式。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国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模糊不清,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些甚至将“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混为一谈;国内国外对于文化旅游综述方面的研究较少,还有学者们倾向于对某个地域和某类文化资源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没有对文化旅游的概念、结构等问题进行综合宏观的研究;在关注的焦点上国内外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也不同,国外主要研究遗产旅游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问题。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方法使用

此次问卷的发放地点为北京市、保定市、天津市和满城县。问卷主要考察四方面信息:旅游资源知名度;汉文化旅游潜在市场分析;汉文化旅游应建项目;汉文化旅游可能受到的制约条件。问卷发放时间为北京2014年6月至7月,发放250份,回收236份,有效问卷193份,有效率81.8%,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除此之外,还应用了访谈法。

2.2 研究区概况

满城汉墓是汉代刘胜和窦绾的墓,其内出土的部分文物资源知名度高。据调查显示:83.4%的人听说过“金缕玉衣”,68.9%的人听说过“长信宫灯”。同时,满城县位于京津冀旅游带,京津石三城中心,靠近白洋淀、琅琊山等知名景区,以大城市为依托,有大量旅游客源和潜在旅游客源。

目前,满城县旅游整体呈现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交通基础设施差、旅游配套不足、单一静态的文化展示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山水资源破坏严重,实地调查发现汉墓两侧山体已经被部分开采破坏,但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等大背景下,满城汉墓发展文化旅游还是有潜力的。

3.发展汉文化旅游应开展的旅游项目

3.1发展汉文化旅游项目指导模型研究

首先应该确定“汉文化”为满城汉墓开发的核心主题。然后在观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娱乐功能、休闲度假功能、教育功能、商业功能。要充分发挥以上四个功能则需要从“吃、住、行、游、娱、购”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这些内容最终体现在游客的味觉、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上(图1)。

旅游项目设计中应该在“汉文化”主题下,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娱、购和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动觉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引起客人共鸣、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立体化旅游项目。随着旅游产品和文化资源的高度融合发展,传统单一观光旅游产品正在向体验性、参与性和文化性的多元化产品转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市场定位是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既要有高雅的宫廷文化,也要有民俗、民间市井草根文化,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文化遗产资源的多元化。

3.2 满城县应开展的旅游项目

满城汉墓旅游项目的开发应遵循上述构建的“满城县汉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指导模型”。同时,通过调研与实地考察,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趋势,满城汉墓景区未来应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观光旅游转向多元休闲度假旅游,由低层次消费游转向涵盖高中低层次的消费游,由汉墓陵墓景区转向汉王宫主题文化景区。

打造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汉文化”是满城汉墓景区的主题和灵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传承汉文化。在“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设计展现两汉风韵的大型实景演出、舞台演出等,活化汉文化、传承汉文化、发展演绎汉文化;每年定期举办汉文化论坛节,邀请知名专家参加,探讨汉文化论题,展现汉文化魅力,在中国还缺少汉文化这样高级别的论坛,将汉王宫文化论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论坛,以远近闻名的文化论坛来提升满城汉墓的旅游知名度。打造“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旨在发挥娱乐功能、商业功能及教育功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给游客以震撼。考虑到可行性和实操性,从人才的引进的角度来讲,汉王宫文化艺术中心内开展的演出、汉文化有关的艺术品展演、文化论坛等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满城县濒临北京,歌舞团的引进、专人才的聚集等都非常方便。

规划建设汉王宫博物馆。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景区,应该规划建设“汉王宫博物馆”以介绍宣传汉文化,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应用,增强游客体验,达到其教育、娱乐等功能。以多馆联合的博物馆群落形态及突破单调乏味的静态展示模式为主要建设思路,建设出土文物展览馆、汉代服装服饰展览馆、汉代风云人物馆、汉代诗歌文化馆、汉代行业百态馆、汉代军事战争馆等;馆内应该有汉代游戏娱乐、多媒体展示、虚拟/数字化展示、场景展示与模拟、活动参与、情境体验等,增强视觉、听觉、嗅觉体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都已经在省级以上展览馆展出,所以需要有关人员协调“请回”文物。

规划建设做一天汉代百姓体验游基地。约40%游客认为汉文化体验类活动是最吸引游客的项目。满城汉墓附近有个明以前就存在的看守汉墓的守陵村,其历史悠久,和古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底蕴的村子里,开展一天汉代百姓体验游是可行的。以守陵村为基地,打造汉代村庄,呈现汉代农家百姓生活场景。对村内房屋建筑统一规划,按照汉代风格进行“穿衣戴帽”的改造。对从业人员开展统一培训,统一着汉代服饰,说汉代语言,展汉代礼仪。同时,通过对汉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在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下开汉代客栈;通过对汉代各种身份地位人出席乘坐车马进行研究,在守陵村景区内开发汉代出行方式。总之,力求在守陵村内还原汉代的生活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性。

规划建设汉王宫皇家园林。仿照汉代上林苑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布局风格,依照汉代宫苑建筑风格,借鉴江南园林成功经验,设计汉代皇室休闲游乐园。重现汉代贵族“身若点漆,水若流泉,粉扇靡效,宴戏鲜欢”的场景和生活方式。使游客体验两千年前贵族的休闲娱乐方式。问卷调查显示对汉王宫宴非常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分别是34.7%、29.5%,共计64.2%,汉代美食类是游客最喜爱的旅游项,所以在汉王宫皇家园林建筑内群内举办汉宴竞技大赛与汉宴美食文化节,以汉代皇帝为出发点,研发汉宴系列菜肴产品,如高祖艰难开国宴、文景简朴治国宴、孝武盛世荣国宴、烈祖传奇三国宴等。游客在品尝汉代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汉展历程。据史料记载,刘胜其人乐酒好内,所以也可以开展“品酒文化节”。借“品酒文化节”和“汉宴美食文化节”从味觉、视觉和嗅觉上打动游客。

汉文化范文4

关键词:俄汉;文化差异;翻译

俄汉两个民族都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两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俄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也渗透和反映在翻译之中。原文语言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信息能否准确地反映在译文中,直接影响着译文能否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是一个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一、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不同,因此在其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俄汉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气候特征、自然环境、动物种类的差异使得人们对周围的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同,因此即使描述同一件事物的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在俄罗斯,皑皑的白雪、高大的白桦、辽阔的原野构成了俄罗斯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也反映在语言中,如:как снега на голову(突如其来), как грипы после дожля(雨后蘑菇)。而汉语则为“雨后春笋”,这是而我国盛产竹子,因此汉语中与竹子相关的成语有很多,而俄罗斯雨后大量生长的则是蘑菇。

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俄汉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文化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不具备这种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而俄罗斯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他们视马为吃苦耐劳和勤勤恳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的“老黄牛”译为“ломовая лощадь”;“他像牛一样干活”译为“Он работает как лощадь.”等等。

(三)习俗文化差异与翻译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恭维、称谓、婚丧嫁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倘若不了解该民族特有的习俗文化,就无法正确地进行翻译传达原文信息。比如,在俄罗斯人喝晚茶的时候,一般同时吃一些点心。这与中国的喝茶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翻译“чай”这个词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点,把它和中国的“茶水点心”或“夜宵”联系起来。

禁忌、征兆也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的一个写照,反映在语言中,形成各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语。如俄罗斯人,认为левый(左边的)表示不好的意义,因此清早起床若左脚先下地,表示一天都不吉利。右脚先下地才是好的兆头。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类的文化习俗因素,并将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传达出来,才能更准确、更巧妙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四)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民族信奉不同的宗教,并将各自的宗教语言、行为反映到作品中,在翻译中应准确地译处这些宗教行为与观念,表现出它们的特殊性,避免张冠李戴。如“龙”在汉文化中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又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凶恶的怪兽。俄罗斯人对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常常无法理解。所以,大家所熟知的“亚洲四小龙”不能译为“четыре драгона”,而是译为“четыре тигра в Азии”。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思维与表达习惯、社会制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俄汉翻译。而恰恰是这些给翻译增加难度的民族文化因素的内容使原文作品充满了异国文化气息。所以,当原文出现以上内容的描写时,应仔细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尽可能地传达出来,使译文起到交流文化的作用。

二、翻译中俄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修辞色彩不相同。即译文的修辞色彩和原文的修辞色彩不一致。比如在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中有这样一段话“Что вы,милостивый государь,”•••продолжал он отрывисто “Незнаете порядка•••”在这里,如果把“вы”译为“您”表面看起来是正确的。但如果考虑到文化现象,即在俄语中,通常用вы表示对不熟悉、关系一般的人的称呼,而用ты来称呼关系密切的人,但在汉语中却用“您”表示客气尊重,就会发现,此处“вы”译为“你”才是恰当的。

(二)联想意义不相同。即原文中的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或行为在译语中不具备相似的联想意义。如俄语中гусь(鹅)的联想意义是“滑头”、“不讲信用的人”,这些联想意义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只是简单的直译这类词汇或句子,它的联想意义即文化内涵就不能被传达出来,同时也容易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偏差。

(三)指称意义不相同。即原语中所指称的事物在译语中不存在。如самовар,这一词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物,这时就要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尽量的传达原语的指称意义。译为“茶炊”即“烧茶的炊具”基本传达了самовар的内涵。又如,汉语中的“太极拳”、“功夫”等指称意象在俄语中也不存在。

三、翻译俄汉文化差异词汇的原则

特有的文化环境赋予词汇特有的文化意义,认识这种差异对翻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翻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由于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是翻译的一个重要任务。处理俄汉文化差异词汇通常可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代换法,即在保留原语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意象相近的词代替原词。当无法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文化意象时,可用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并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词汇来替换原语词汇。

其次是直译。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直译能保存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并能加强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第三是意译。一些词汇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直译不能准确地传达出这种信息,而更换又容易破坏这种民族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意译,即用译语中文化意象较弱的词汇去传达原语中所传达的信息。

总之,俄汉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不了解俄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因此在进行俄汉翻译的同时,要翻译出原文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巧妙地传达信息。(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汉文化范文5

关键词:徐州;汉文化;艺术元素 

 

一、徐州两汉历史文化概述 

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古称彭城,已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处于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汇点,“齐文楚武”,徐州正是文武消长的枢纽。徐州是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是13位楚王、5个彭城王的领地和墓葬所在地,并发现有多位汉代贵族的墓葬,其历史文化悠久,汉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为研究中国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汉时期徐州人在经学、文学、目录学等方面均做出标志性成就。两汉文化是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历史内涵。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则要看徐州”。 徐州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3朝封国的国都,历史上徐州籍人士中涌现出11位开国皇帝,所以徐州堪称是中国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两汉文化艺术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徐州的两汉文明,对于汉史的认知和理解决不亚于拜读司马迁、班固、范晔的史学专著。 

徐州发现和发掘两汉文化古迹众多,如:狮子山楚王陵、狮子山兵马俑、北洞山地下宫殿、龟山地下宫殿;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其中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二、两汉文化艺术符号元素 

如上所述,徐州两汉文化的艺术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徐州两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现存文物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中国“汉代三绝”。 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元素的特征,主要从汉墓的建造方式、汉画像石艺术表现形式、汉兵马俑艺术特点来体现。通过分析两汉墓葬建筑、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总结归纳两汉视觉艺术的表现。 

1、汉代墓室建筑 

汉代墓室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建造,整个空间是完整的,体现了天地万物。从整体上说,汉代墓葬造型艺术包括石阙、祠堂、地下墓室、棺椁、随葬品及它们的装饰部分。每个小系统无不象征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墓葬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徐州的汉墓主要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王陵墓的构造、形制特点,是以横穴岩洞为主,多数独占一山头,建筑方法是先开凿露天墓门、墓道、甬道,然后再向山腹中深凿墓室。东汉时期彭城王的墓葬,与西汉时期楚王陵相比,风格迥异,一般是在平地或台地上竖穴起坟造墓,有较大的封土堆,与西汉楚王陵独霸山头的气势不可比拟。两汉时期还流行汉阙,并用汉阙来装点宫殿、墓葬。汉阙主要是立于宫殿、墓前的仿木石制地面建筑,放在墓前是墓主身份的标志。 

在徐州汉墓中,形制较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楚王陵。楚王陵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墓。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117米,宽13.2米,深入山下20余米,总面积851平方米,开凿石方量5100余立方米。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楚王陵墓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建有包括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12间,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事死如生”的丧葬观。 

另一座形制较大的汉代墓室是龟山汉墓。龟山汉墓位于徐州西北约9公里开发区内,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龟山汉墓以山为陵,因山为葬,全部为人工疏凿而成的两座并列相通的合葬墓。其中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之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在龟山西麓,呈喇叭状,有南北二墓道。每甬道长56米,高1.78米,宽1.6米。每条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且塞石间接缝隙严密。15间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33米,总面积700米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雕凿精细,工程浩大,气势雄伟。为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楚王陵墓。甬道内15个洞室,分别为兵器室、战马室、厕所、厨房、殿房、寝室以及棺室等。各洞大小不一,高低不等,有的还有石柱,雕凿精致。 

2、汉画像艺术 

汉画像亦称“汉画”,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玉饰等图像资料。[1]画像石、画像砖和帛画等是根据物质材料及制作方法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画像石是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石阙、棺椁等物体表面上的镌刻,而画像砖是印模及窑烧的结果。汉画像是对汉代不同物质材料和形式表面图像的概括,其中,画像石、画像砖因特殊的物质载体,使它们比帛画、漆画更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因此,汉画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像。 

徐州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绝大多数出自墓室内,也有极少部分刻在祠堂的墙壁上。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已有1000多块,是我国汉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画家、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史学家先生非常重视汉画像的史料价值,他认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2]汉画像石艺术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信仰、习俗、观念。通过深入地研究(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2页)其图像内涵,可以揭示出它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精髓。从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其内容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历史人物故事,一种是现实生活写照,另一种是灵怪神话传说。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画像石题材广泛,造型元素多种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应用价值,最具代表性的造型元素有装饰图案、构成形式、肌理等美学元素。 

汉文化范文6

论文摘 要: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针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对英汉文化差异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出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也愈发突出。如何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界争论的热点。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外语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语言能力。前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后者是取得该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强调语言知识的同时,外语教学也应教给学生其他相关知识,尤其注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这无疑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挑战。

1 语言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区域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总体长期记忆,具有其特殊性。而语言作为一定范围内社会约定俗成的语音符号和书写符号,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行为准则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语言,使语言为了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精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有些专家说:“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不了解一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2 中国英语教学现状

完整的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因素排斥在外。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纵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上课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结果是学生可以在试卷中取得好成绩,可是口语考试却不尽人意。在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弊端日益暴露。“高分低能”(交际能力)的学生,说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越来越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足。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的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悉,即对其文化的了解。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误解对方的意思,语用失误现象层出不穷。那种认为只要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沃尔夫森(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得注意英汉文化的差异。

3 英汉文化的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语言就来源于海洋生活。比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go with the steam(随波逐流)等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等。比喻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不是spend money like land.就“东风”、“西风”而言,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内涵截然不同。在汉语文化里东风(east wind)是春天的象征,而西风则是寒冬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东临大海,东风出来,无比舒适,可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刺人肌骨。但是英国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因此春天的象征就是西风(west wind),著名诗人雪莱shirley的“ode to west wind”《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英国人形容夏天是如“爱人”般可爱、温柔、美好。莎士比亚在他的诗句中把夏天比作人。“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可是在中国夏天常用“骄阳似火”、“赤日炎炎似火烧”等句子描述。“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同样是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2)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what do you do?”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都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喜欢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谈论天气的话语,而在中国,人们见面后总少不了要问句“吃饭了吗?上哪去?”英美人可能对此会很茫然,有时还可能引起误解。因而我们在学习英语语言时尤其要注意各民族语言习俗的差异。(3)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宗教对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主宰人的命运。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许多语言都出自《圣经》,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主和上帝是许多西方人的主要宗教信仰。(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 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对客观事物总是用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因此,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形成了民族语言表达方式上的种种差异。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结构,更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因素,做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