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砌筑实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砌筑实训总结范文1
实训就是在实习中加强岗位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素质的培训,它是学生对所学的建筑施工等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化、拓宽、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
从实习开始就要把实习与就业挂钩,要从分认识到社会人才市场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要从理论到实践去充实完善自己。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视经验的行业,因此应有意识的进行实践积累,确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基本点位,把社会需求与个人才能,爱好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习中培养自己的择业竞争能力,把今天的实习作为明天上岗的准备。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她是一个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建筑施工实习是指建筑工程技术和相关专业的专业学习。建筑工地是一个大课堂,工地的建筑物、施工机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法等就是学习内容,工地上的工人与技术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学习的榜样。只有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勇于实践,才能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获得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今天的实习工地就是明天的工作场所,应抓住这良好的实践机会,树立向实践学习的覌念,争取更多的收获。
施工实训实习无疑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完成教学计划,使我们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达到培养的关键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为后续的课程教学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施工实训学习这一实践学习,我们得到一个深入实践,了解社会的机会。我们将会接触到各种人和事,以锻炼我们对社会的适应等的辨别能力;有利于我们将本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拓宽视野;学习施工现场生产与管理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组织管理和社交的能力。
总之,施工实训学习对我们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作风,综合素质与工作实践能力培养等诸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大学学习快两年了。我的专业是建筑工程技术。在这个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了我们去实习,安排我们到新余市欧亚城施工现场实践操作,给了我们一个很不错的锻炼机会。
二、实习单位简介
1、实习工程项目名称:新余市暨阳房地产有限公司
2、监理单位:新余市正大监理公司新余市正宏监理公司
3、工程概况:工程总概况:施工单位:武警水电二队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面积2000亩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标注单位:总平面尺寸及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他图纸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设计标高0。000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实习内容主要有
1、地基
2、防水层做法
3、模板制作
4、现浇钢筋砼楼板
在主楼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了现浇钢筋砼楼板的现场施工。现浇钢筋砼楼板施工现场通过支模,绑扎钢筋,浇筑砼,养护等工序而成型的楼板。优点: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形状可不规则,可预留孔洞,布置管线方便。缺点:模板,用量大,施工速度慢。
学校的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主梁、次梁和柱形成的框架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梁和柱之间的连接为刚性结点。屋盖、楼板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砖墙的重量通过梁、板传给柱。有时填充墙的刚度大于竖向柱的刚度,对结构抗震极为不利,所以不宜采用实心粘土砖作填充墙,减少结构的自重和荷载,减弱隔墙的刚度。框架结构的特点是不受楼板跨度的限制,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框架结构中梁柱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框架结构构成:屋盖与楼板、框架梁、框架柱、柱基础、框架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前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管理,这是工程项目监理部开始进行监理的重点工作。要做好工程的事前质量管理,个人认为要做好以下工作:
(1)施工图纸的会审和交底。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审查。
(3)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情况的检查。
(4)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
(5)检查机械设备情况。
(6)检查承包方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程,现浇钢筋混凝十结构工程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I-~2程,具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l所示。由于施工过程多,所以在施丁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施丁中应合理组织,各下种之间应密切配合。否则,将会影响施千进度和质量。
砌筑工程:砌体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普通黏土砖、承重黏土空心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各种中小型砌块和石材等材料进行砌筑的工程。
施工工艺要求
1、砌体堆放
(1)装卸砖应堆放整齐,严禁倾泻丢掷;砖运到现场后应按不同规格堆放,场地要平整,并须做好排水。
(2)砖堆置高度不宜超过1。6米,垛堆间保持适当通道。
(3)砖堆置后,遇雨天施工应遮盖。
2、墙体砌筑
(1)砖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不能即浇即用
(2)纵横墙应同时砌筑,纵横交错搭接。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缝的厚度一般为10mm,不应小于8mm
(3)每天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2m。砌体施工缝处砌成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的2/3。
(4)砌体砌筑至梁板底时必须隔日待下部的砌体变形稳定后斜砌,保证沙浆饱满和梁板底紧密接触,空隙处用沙浆填实。
(5)砌筑墙端时砖必须与框架柱面靠紧,填满沙浆,并将柱上预留的拉结钢筋展平,砌入水平灰缝中。
(6)当砌体墙的水平长度大于5m或端部没有钢筋砼墙柱时,应根据设计图纸要。
求在墙中间或端部加设构造柱
(7)当砌体高度大于4m时,需根据图纸要求在。
(8)门窗洞口两侧砖宜为无槽端,保证洞周平直,在设计要求部位砌入预制砼锚固块。门窗框必须牢固地固定在锚固块上,如有间隙应用砂浆或密封嵌缝材料填实抹平。
(9)砌筑的砂浆必须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般应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砂浆的标号和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0)对墙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灰缝的均匀程度及砂浆的饱满程度等,应随时检查并校正所发现的偏差。在砌完每一层楼后,应校核墙体的轴线尺寸,如有偏差,及时纠正,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必须返工。
3、关键部位砌筑
砖与墙柱交接处,必须预留拉结筋,竖向间距500mm,压埋2Ф6拉结筋伸入墙内。
(1)砖墙与楼板(或梁底)联结。
如楼板或梁底未预留拉结筋时,先在灰砂砖与楼板之间抹粘结砂浆,再用小木楔将灰砂砖与楼板底(梁底)楔牢,并用砂浆将缝隙塞实抹实。
(2)砖墙与门口联结。
当采用后塞口时,按洞口高度在2米以内每边砌三块预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2块,洞口高于2米时砌四块,安装门框时先在门框上钉孔,再用钉穿门框与混凝土内的木砖钉牢。
砌筑实训总结范文2
【中职生自我总结一】中专生活晃眼一瞬间.我的为人开朗,活泼,爱好广泛.在校间,连获2学期奖学金,担任了班上班干,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有较强的上进心.
刚入学时,我曾为做为中专生而懊悔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只要我努力了一定会成功的,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直到要面对自己的人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要自己努力的面对困难,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虽然我也曾经悲伤过,烦恼过,这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我应该更加努力弥补我的不足之处,所以我确信,中专的前途会很光明,很辉煌的.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运用我这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才能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经过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还是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未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段的提高自我。
【中职生自我总结二】短短的中职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从刚跨入中职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衅、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涯态度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中职三年的学习积聚和技巧的培育。
我自以为无愧于中职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职生而烦恼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处所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程也会有光亮、光辉的一天。自我鉴定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理解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慎重的我。使我清楚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英勇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
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点。但我检查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职生的我们应当擅长扬长避短的方式来增进自己,进步自己的综合程度才能。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我深知三年的中职生涯,所奠定的只是技巧和知识的基本,在未来我将面对许多的挑衅,但我会以实力和真诚的心理去战胜挑衅。从中获得经验,丰盛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三年的锤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聚,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尽力拼搏;面对将来,我等待更多的挑衅。克服艰苦,抓住每一个机会,信任自己必定会演绎出出色的一幕!
【中职生自我总结三】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在建筑行业对专业知识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夯实我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我们实际动手能力。我班与~~在学校建筑实训工地进行了对初级砖工和中级抹灰工的实训。去年我懵懵懂懂来到建校,对于我当初选择工业与民用建筑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是十分茫然。现在我对这专业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这次实训我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砌筑和抹灰的施工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具体的施工要点、施工环节、施工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提高了自己兴趣,为自己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创天地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实习结束了,我也收获很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在以后实训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让自己尽早成为建筑施工队伍里合格的一员,同时我也期待下一次的实训,相信在下一次实习中我会收获更多。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砌筑实训总结范文3
一、职业能力的科学内涵
我国在认识职业能力方面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例如德国学者划分职业能力为三个部位,分别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与专业能力,前二者就是人们所说的职业关键能力,这是因为其职业可迁移性非常广泛。而我国则将职业能力定义为一种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生活与生存,工作以及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不断学习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职业技能与知识。
二、建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重视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一线专业人员,急需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对于建筑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存在的现象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不能够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其次就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低;再次,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实际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第四,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建筑工作多在户外进行,而学生在家中很少吃苦,通常不愿意下工地;最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总而言之,目前建筑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普遍较差。
三、职业能力目标导向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针对职业能力导向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
组织与安排教学的依据就是教学计划,所以制定的教学计划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整合,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础,其课程开发思路就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在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在建筑专业中实施教学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大纲,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筑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包括: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训;建筑安全管理与工程质量实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组织实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训;建筑工程图识读实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2.针对职业能力导向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
建筑行业中在建材选择、施工设计等方面有许多规定和标准,如果施工时没有重视这些标准,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教育人员需要以建筑行业的职业与就业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并且遵循理论实践一体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编写教材前,可以深入建筑单位或企业开展调查,了解工程施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专家沟通交流,共同分析总结建筑职业岗位与领域需要的素质要求、能力与知识。参考我国有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根据岗位职业资格标准,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实际的教材具有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特点,有机结合实践及理论,使“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观念得到充分体现。处置之外,针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通过“课堂和工地一体化”与“任务驱动”等方式进行职业能力导向,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师要学会适应角色转变,要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与主题,通过安排学习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具体的步骤包括资讯、方案、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交替实施外业实训与内业学习,使“做、教、学”一体化的教育特点得到良好体现,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职业能力导向引导学生。
教师应当认识到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涵义和意义,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加以培养;其次,教师需要适应角色转换,在讲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组织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建议,并充当主持人;再次,教师并不需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学习形式,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最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在教学中向学生反馈这种能力。建筑专业的各科课程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为确保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能力指导,学校可以挑选优秀专业教师在实训基地学习(挂职顶岗),除了进行课题研究外,还要深入实践,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参与施工管理,学习施工技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使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此外,学校可以制定激励制度,鼓励建筑专业教师进行有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对于持有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证件的教师可给予额外工资或福利奖励。教师在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设计等工作中深入接触企业和行业,行业背景更加丰富,提升了自身知名度,也能给学生更好的职业指导。
4.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各个院校应当多与当地的建筑企业沟通交流,从而为学生争取校外实习的机会,使企业能够发展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遵循的原则为“共建共管共享”,并且制定合作方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确保二者之间的合作能够持续进行。校内实训工厂应包括主要的实训工种,例如抹灰工、砌筑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
四、结语
砌筑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素质
随着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花费巨资建设实训基地,紧跟人才市场发展变化,加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力度,期望培养出动手能力强、掌握最新工程技术的企业和社会急需人才。各高校的出发点都非常明确,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实训基地如何构建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高额投资能否达到建设初衷,如何避免实训基地摆样子、走形式,如何充实实训内涵、提高实训质量,如何科学评价实训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训基地如何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实训服务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等内容的纲领性文件。我院建筑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多次研究、讨论,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实施与质量控制、施工组织与管理、成本控制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建设行业一线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测量员、资料员等岗位就业。
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及能力体系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加强内涵建设,突出职业岗位需求,积极完善“双证书”制度,以造就建筑企业一线需要的“精施工、会管理、懂设计、通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工学结合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一”指搭建一个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校企共建的合作平台;“二”指构建毕业证和上岗证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三”指通过三阶段工学交替,实现三级能力递进,达到“零距离”就业。三级能力指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顶岗能力,如图1所示。
(一)基本能力
通过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了11门学习领域课程,每一门学习领域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代表一个专向能力,因此形成11项专项能力:施工图识读与会审、建筑材料监测与应用、建筑施工放线、施工安全预防与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砖混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现浇结构主体工程施工、建筑防水与装修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等。
(二)综合能力
按照行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以真实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依据,创立专业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训练、施工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预算、项目实施监控、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等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综合实训,努力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教学情境,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顶岗能力
通过在真实工作岗位上顶岗训练,使学生具备顶岗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11门学习领域课程都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需要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需求见表1。
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的实训室有工程招投标、技术资料归档、工程质量验收、施工建造实训室。为培养学生的顶岗能力,需要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于是,形成以下建设思路:(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结构模型;(2)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材料检测中心;(3)将施工建造实训中心建设成为砌筑工、抹灰工等工种鉴定中心及施工员等资格认证中心和企业的职工培训中心。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我院作为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既要考虑实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要控制建设成本。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以下建设方案:
(一)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利用大型的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强大建模功能,能建立起全面逼真反映建筑结构的模型,还可通过设置不同的材料、实常数、单元类型等参数,快速、有选择地展现所要观看的构件或细部构造。
通过编制APDL程序建立真实建筑工程的数字化三维模型,能达到如下的预期目标:完整地、全仿真地建立整个建筑的结构模型,包括基础垫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真实地显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各种钢筋的形状、弯勾位置的定位、钢筋弯弧内半径、钢筋的锚固、钢筋的层次关系等,都必须与真实的结构完全一致;能确定钢筋的下料长度;能统计混凝土的体积;能统计不同种类钢筋的体积;能显示施工缝的位置等。
建筑工程有其独特性,不仅受季节、场地限制,而且技术含量高的还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后多为不可见。数字式三维仿真建筑模型是以真实的建筑工程图纸为蓝本,进行1∶1的全真建模;可设置混凝土为透明的而钢筋则为彩色非透明;可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进行实训或进行建筑翻样。
仿真建模系统将提供一个巨大的仿真演示平台,在该平台上实现施工、预算等功能,使建筑视图与施工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明白。
转贴于
(二)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我系已与武汉广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土木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定位于在石家庄周边承揽检测任务,同时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实习实训服务。该中心成员以武汉广益公司的试验检测人员为主,同时由我系教师指导配合,以后实行以我院优秀毕业生为该中心的主要技术力量,我系教师为指导的模式,同时兼顾教学与业务开展。并且可以聘请广益公司的技术骨干来我系进行授课与实训指导,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长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系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开拓了渠道。
建设目标与实训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学生专项技能训练需求。该检测中心建成后可方便我系在校学生开展建筑材料检测与验收、力学性能试验等专项技能实训项目,包括水泥基本性质检测、混凝土基本性质检测、砂浆拌和物基本性质检测、常见建筑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钢材拉伸、冷弯试验及钢筋焊接试验等检测内容;能够满足本系建工、造价、监理、钢结构、建装、室内六个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2)强化施工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建筑施工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以及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开设与之相适应的施工建造实训项目。利用该检测中心开发施工建造取样与成品检测、工程质量与施工现场检测等实训项目,确保学生通过技能训练熟练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工作任务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该合作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我院提供了600m2的场地,武汉广益咨询公司已投入了近100万元的设备,设备调试已完成,建筑工程等专业学生将于近期在此中心实训。
(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在建设数字化三维结构、生产性检测中心的基础上,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建设测量、施工、管理三类方向的综合实训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主要实训室建设方案见表2。
校内实训基地不仅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要成为技能鉴定、就业培训的多功能基地。我院是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已在建设厅指导下开展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行业资格鉴定工作,因此,我们力争将建筑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建设成为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建设行业职业资格鉴定基地。与质监总站合作将建筑工程检测实训中心建成质检员、取样员等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与石家庄市就业服务局合作将建筑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
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008年,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在我院设立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该基地旨在形成政府主导、行业引导、企业、学校共同建设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平台。该基地于2009年2月成立了河北省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召开了基地建设委员会一届一次会议,参加企业达38家。
校企双方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在各委员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聘请成员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导下,进一步扩大基地成员企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成员企业达到100家,以保证专业建设的需要。
结语
实训基地建设是三级能力递进培养体系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我院三维数字化建筑结构模型软件、校企合作生产性检测中心以及工程测量实训中心等三个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基本上满足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力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砌筑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实施过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6-0081-0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热门专业,也是这几年厦门市大专层次中少有的短线专业。在全国范围内,该专业开设院校多,在校学生多,人才需求大。因此,大力提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研究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对其他专业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项目教学法概论
(一)项目教学法起源
1989年,美国出版的“Engaging Children's Minds: The Project Approach”一书,最早正式提出“项目教学法”。该书中文译名为“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项目教学法”,由两位国际知名的早期教育专家丽莲・凯兹(Lilian G. Katz)博士和西尔维亚・查德(Sylvia C. Chard)博士根据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经验共同撰写。在书中,凯兹和查德博士基于对早期教育的价值、发展的本质和幼儿学习的深刻理解,从多方面深入地阐释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原则,叙述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及方法,呈现项目教学法的具体案例,使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更趋宽广和丰富。2001年4月,查德博士在北京成功地进行了一期“项目教学”的讲座。听过讲座的老师,深深为其先进的理念和可操作性所折服。
项目教学法陆续推广到世界各地。德国引进项目教学法后,联邦职教所自主创新,并于2003年7月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法规。中国职教电子专业教师于 2004 年 10 月前往德国进修, 德方就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堪称世界一流,无论是其规范、完善的职教法规体系,还是其严谨、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均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项目教学法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将教学内容设置为教学项目,教师与学生围绕着项目开展教与学,学生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与素质”为中心。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应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个领域特定的含义。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含义是高职专业教师确定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自主制定项目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项目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任务,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意义与适用范围
(一)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意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建筑施工企业生产一线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监理员和造价员等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能在相关岗位充实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专业教学,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培养本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2.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推动本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改革。
3.项目教学法有助于推动本专业教学过程改革。
4.项目教学法有利于推动高职教学管理改革。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适用范围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项目教学法开始被我国教育专家所接受,并逐渐应用到高职教育中,在高职院校中形成一股“项目教学热”。然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项目教学法不是万能的,它有着自己的特定功能及适用范围。事实证明,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效果显著,但它也是有局限性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专业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因素,考虑是否选用以及何处选用项目教学法。
建筑工程技术及其他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课、职业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或专业课)等组成。项目教学法在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中均可采用,但是具有以下差异:
1.课程与工作岗位联系的密切度不同。职业基础课是职业技能课的基础,与职业技能课相比,职业基础课理论性更强,与工作岗位联系不太密切。而职业技能课与工作岗位联系更为密切,更加符合项目教学法的要求。
2.课程开展项目教学的阶段不同。职业技能课的项目教学基本能够贯穿课程教学整个过程,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跟实际生产项目联系密切,可以穿插在项目教学里进行。而职业基础课实施项目教学,如果是较小的项目,可以在平时教学中进行;而如果是大项目,则在综合运用阶段实施项目教学法效果最佳。
3.课程开展项目教学的数量不同。职业技能课内容与工作岗位联系密切,可以确定很多的项目进行教学。而职业基础课理论知识比重较大,能选为项目开展教学的数量相对就比较少。
三、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教学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教学实施过程,主要包括项目任务确定、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实施和项目成果评价等四个阶段。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实践性很强,适于采用项目教学法。下面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为例,阐述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项目任务确定
项目任务的确定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过程,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所在,也是实训教学的起步阶段。选题时,专业教师要注意项目内容要适当、难度要适中。在确定项目内容时,要考虑工作岗位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现状等方面。
项目与项目之间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密切联系的,它们以建筑生产活动为主线,相互融合贯通,最终完成本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每个项目都包含实际操作所需的理论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具体项目带动专业教学,由浅及深地将知识、能力和素质渗透到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例如,本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可设置为基础工程、砌体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六大项目,这六大项目又可分成若干个小项目,由教师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选取其中若干小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
(二)项目计划制定
制定项目计划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项目的过程,是根据给定的项目任务,确定项目的工作程序和组织形式的过程。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分组,再让小组讨论制定项目计划。项目教学法经常采用分组教学这种形式,教师先根据班级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自由分组,再进行适当调整,指定小组长,然后给每个组分配项目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项目任务书发给每个小组核对,以小组的形式分析项目任务,学生根据项目任务的分析结果制定本组的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工作程序和组员分工,以利于更好地组织项目工作。
以砌体结构工程中的砌体施工项目为例,项目任务是用混凝土多孔砌块砌筑长3.6m、高1.5m的190mm厚墙体。给学生介绍项目任务之后,教师应该先列举相关资料的清单,让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这些资料,对工作任务做具体的分析和探讨后,学生可制定如下项目计划:1.准备主要建筑材料(水泥、砂、石灰膏、水和混凝土多孔砌块等);2.砂浆拌制;3.材料运输;4.安设脚手架;5.准备砌体施工常用工具和设备(砂浆搅拌机、手推车、灰斗、灰桶、皮数杆、托线板、水准仪、经纬仪、水平尺、垂线坠、小线绳、大铲、浆桶、瓦刀及砌筑质量检测工具等);6.砌筑墙体(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挂线、砌砖、勾缝和清理);7.检查砌筑质量。接着,以小组为单位,确定每个人承担的施工任务。
(三)项目计划实施
在项目计划实施阶段,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理论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转化。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学生按照项目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各阶段任务,并提供实际的项目活动记录。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但是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教师指导的尺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主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理论知识、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教师的指导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砌筑墙体是砌体施工项目的关键工序,事关项目成败。由于缺乏施工生产经验,且不熟悉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学生在砌筑墙体时,势必出现很多问题,也会产生很多疑惑。出现问题很正常,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在教师指导下,去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学生就能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四)项目成果评价
项目成果评价是对项目成果的评估与比较,是项目教学的总结与归纳阶段,也是项目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可以根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综合评分。比如,评价项目计划合理性、项目完成情况及项目成果的质量等,同时还要评价学生在项目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如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性等。
以砌体施工项目为例,墙体砌筑完毕后,根据《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砌体验收批质量的检查和验收。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部分综合评分,评价本班项目成果,让学生在评价中分析、总结和提高。
四、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教学过程以专业生产活动为主线,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构建。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专业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本专业的教学质量。不过,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运用项目的数量要适当
每门课程一个学期的计划学时一般不会超过80节。因此,每门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项目数量要适当,优先选用教学重点的内容,开展项目教学。而且采用项目教学法,每个项目2-4学时,受限于教学学时,前期很多工作要安排在课外进行,课堂上主要开展实施项目计划和评价项目成果这两部分的工作。
(二)学生的分工要合理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项目的实施,学生在项目的全过程中要分工协作。因此,要根据项目各阶段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能力结构状况,进行合理分工,要既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保证项目顺利完成,又能让每个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实现教学目标。
(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项目中,教师是总设计师、策划师和指导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要求教师的知识面更广泛。项目的内容具有度综合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非常广泛的知识面。我们可以通过强化教师的培训和建设课程教学团队,拓宽教师的知识面。
2.要求教师具备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更强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自身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努力加大经费投入,拓宽教师的实践渠道。
五、结语
专业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法是专业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10).
[2] 范德华,陈际福.职业院校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建构[J].思想战线,2011,(37).
砌筑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区域资源优势;中高职衔接;现代职教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39-04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前身是由多所具有较好行业背景的职业技术学校整合异地重建而成。多年来,学校在致力于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争取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注重构建学生升学立交桥,从当初的“对口单招”、“3+2”高级工+成人大专,到“专转本”、“专接本”等后学历教育的成功嫁接,利用多种渠道圆了中职学生的大专梦、本科梦。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学校积极参加该项目的尝试工作,自2012年始分别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对接,2013年起又先后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乡建设学院等院校衔接,至今已有7个中职优势专业分别与5所高职院校重点专业进行中高职衔接教育,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形成校校紧密合作。目前已有两届中职学生成功转段进入高职院校就读。新的模式,新的运作,使学校初步构建起现代职教体系的雏形。
一、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实施背景
(一)政策呼吁中高职纵向衔接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行业企业需要有高素质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江苏省政府也明确要求,到2020年全省高职院校50%的生源来自于中等职业学校。这为有效推动中高职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纵向衔接提供了保证。
(二)市场需要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职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大基数的较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大大提升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为经济发展的顺利转型提供软实力支持。
二、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
探索建立中、高职在汽车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装饰、物流管理与服务等优势专业的充分衔接,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为无锡或者江苏甚至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技术技能人才的储备;努力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从招生过程、教学过程、学生管理、资互换、岗位认知实习、跟岗培训等各环节进行深度融合,为同类学校构建中高职衔接体系提供可借鉴模板。
三、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实施过程
(一)遴选优质资源和优秀专业相对接
学校一方面把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做大做强,形成学校的品牌专业;另一方面全力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根据无锡区域产业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优势专业的发展,将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建筑装饰、物流管理等专业与本地区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衔接,系统探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按需发展,强强联合,分段培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装饰、物流管理专业分别是省级品牌专业、示范专业或者市级重点专业,衔接学校的每个专业也分别是省市重点专业。
(二)成立试点项目组织机构
学校与相关合作院校成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专项领导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专项领导小组分别由联合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学生处处长组成,组长由联合学校校长联合担任,负责该项目的全面工作。实施工作小组由职能处室和相关系部分别设置,形成了校长全面抓、分管教学校长亲自抓、教务处主要抓、试点项目所在系部具体落实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明确的工作职责,开展调查研究和交流讨论,及时解决试点工作遇到的问题,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三)制定试点项目衔接内容及措施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衔接。中高职衔接首要解决的任务是科学界定好中高职分段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厘清中高职学校分别应该承担的教学任务。为此,学校教务处从2012年起每年牵头组织相关衔接学校,分别组织各专业系部和衔接学校的专业系部共同探讨研制“3+3”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研究论证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就业岗位以及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专业技能和素质结构。人才培养方案既体现知识结构的逻辑性、技能等级的递增性、能力水平的层级性,又有序划分两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保证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形成“2.5+0.5+2.5+0.5”的优化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标准的衔接。课程标准的衔接是中高职试点项目的关键。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是相同或相近专业。因此,除文化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有继续延展以外,许多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的设置也大致相同,有些专业在中专阶段就会把高职阶段的内容教授完毕,导致在高职院校进行的是重复教学。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的《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工程测量》等课程;建筑装饰专业中的《美术》《构成》《室内设计》等课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的《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课程,在中高职都是必须要学习的,如果同一门课程在两个阶段都学习,学生在第二个阶段的学习就是在炒冷饭,没有新鲜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清晰界定中高职每个阶段的课程标准,尤其是相同课程的一体化课程标准,明确哪些内容是中职阶段必须学习完成并且掌握的内容,哪些内容是留在高职阶段学习的;哪些技能是中职阶段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哪些技能是高职阶段学习的。让衔接学校专业课程标准既有统一性,又具有独立性,并体现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目标和规格层次。经过衔接学校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的反复研究和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使各衔接专业在中职能向高职进行延伸和拓展,高职院校也能在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执行中得以感受其逻辑性。
3.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内容是实现试点项目的核心。有了各专业在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还需要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衔接专业团队以岗位典型性工作任务为抓手,根据学生对职业认知和成长规律,建构中、高职阶段课程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强调中职课程重技能,让学生在技能的反复训练中感受职业性;高职课程重技术,让学生在学校实训工厂或者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中得以训练自己的技术技能,提升自己在工作中处理事件或故障诊断分析能力,实现教学内容的连续性、逻辑性、独立性和完整性。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在中职阶段要求学生能“砌筑长1米高1.2米厚0.24的直墙”;在高职阶段要求学生能“砌筑长1米高1.2米厚0.24带0.4*0.4铝合金窗的直墙及其施工质量的鉴定”。室内设计课程在中职阶段能“完成标准客房或者住宅的设计、施工和报价”;在高职阶段要求能“完成500平方米大小的办公楼、小型餐厅或者小型专卖店的设计和施工及清单计价”。这些不同专业的课程在中高职不同阶段的授课标准和教学内容也不同,并且具有逻辑递进关系。
4.教学过程的衔接。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融合中高职教育,以及企业岗位认知,学校有计划地在一年级安排开学典礼、入学专业思想教育、衔接学校考察交流、学年总结表彰并颁发奖学金;二年级安排学生走进企业、专业技能训练、行业专家进校园、学长进课堂等,进一步巩固专业认识;三年级进行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跟岗实践、转段考核。进入高职一年级原班主任跟班一学期,让学生走进高职学校的适应期,文化基础课老师利用区域优势,在新生入学就介入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中职学校的专业老师在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时候,继续根据原课程的高职衔接内容,按照衔接课程的课程标准组织教学。这样,既能很好地把握课程标准,又能将课程很好地延续,也比较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衔接学校有了充分了解,衔接学校之间通过有效的考察、讲座、实训等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基地共建、共同发展的目标。
5.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在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在两个阶段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等级要求,即中职完成中级工的相应工种取证,高职完成高级工的相应工种取证。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须取得测量放线工的中、高级证书;汽车维修专业须取得汽车维修工的中、高级证书;建筑装饰专业须取得砌筑工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6.转段的衔接。学校在招生时就明确中、高职转段要求,在三年中职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后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可参加高职学段的转段选拔考核。转段考核由衔接高职院校和中职校自主组织,原则上在中职第六学期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录取工作由高职院校组织实施。不愿意转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按照教学计划顶岗实习,直接就业。
(四)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为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专业交流,从2012年起,学校定期召开衔接专业间的研讨活动。中高职学校的文化基础课老师、专业老师一起以衔接课程为核心内容,研讨授课计划、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分段考核标准、交流教育教学心得等。通过研讨、互动协商的交流方式,避免了中高职教学的重复与缺失,明确了双方各自的任务。同时,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时,邀请相关领导、专业教师参加,颁发奖学金和毕业证书,每年组织新生分别到衔接学校听讲座和参观教学、实训,让他们提前感受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氛围,明确学校目标;二、三年级学生分别就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走进企业进行探究,走进岗位进行认识,走进师傅进行跟岗,并邀请高职院校的学哥学姐来学校进行专业和生活等方面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四、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条件保障
(一)M织保障
为破解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政策难题和确保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学校特邀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教育科研专家与相关学校领导共同组建试点工作咨询委员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项目专门领导小组和实施工作小组,定期召开研讨会,以确保项目的有效高质量开展。
(二)经费保障
牵头学校和对接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同时吸纳优秀企业的捐助,寻求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用于项目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数字化资源与教材资源建设、优秀学生奖学金、企业行业考察调研等。
(三)政策保障
健全试点项目的生均经费拨款制度,制定试点专项经费使用办法,确保有利于中高职衔接的招生政策宣传。教育局将本项目的招生进入三星高中分数线,全力宣传试点项目,让市民知晓项目的优势条件。
五、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认识与反思
(一)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衔接机制
在实施过程中,衔接学校都能按照双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形成行之有效的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确保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中职培育的人才质量力求达到高职的转段要求,高职院校根据有别于高中后招生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出适应无锡或者江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
(二)必须构建中高职贯通式的评价体系
通过与衔接学校的协商研讨,初步构建中高职贯通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目的在于提高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质量。让高职学校在中职教育阶段就必须介入教学过程的监控,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建立、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重点监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相关学生素质直至学生毕业离校,形成一贯式的评估体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