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分析;践行思路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及相关分析
高效课堂,是一切教学方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主要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提出是新课改逐步深化之后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也是目前课堂教学讨论的热点内容。虽然关于高效课堂的讨论很多,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仍然在严重左右着小学语文课堂,以成绩提高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而新时期,教育思路与社会的总体要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成绩提高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构建以学生成绩提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多元化课程成为现在的主导思路。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效课堂的开展无疑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如何形成和构建高效课堂便成为现在基础教育中的重点问题。本文拟以小学语文课堂为例,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开展探讨,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践行思路
1、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听课兴趣
如果想实现课堂的高效率,首先得说学生在听课,而且愿意听,并且还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结合小学生耐性差、好动、求知欲强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路,引导学生产生听课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利用课堂授课的内容去延伸,通过一些学生喜欢的故事背景、奇闻轶事来吸引学生,并借此设置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也可以依据课堂内容排练一些情景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表演:比如学习《诚实的孩子》一文时,有这样一组对话: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的‘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很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可以用个玻璃瓶代替花瓶,让小明打碎瓶子,然后教师问小红:“是你打碎的吗?”,小红斩钉截铁的说“:不是我!”,语气十分肯定。瞬问,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2、开展分层培养,实现个体集体同步发展
我们必须要承认,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语言天赋、智力取向必然是千差万别。因此,我们无法要求不同起跑线的学生必须要同样时间内达到同一个目标,这是不切实际的。而且,《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操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成A、B、C三个层次分别开展教学。让每个层次的同学都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并逐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对于每个学生来讲都是成功的,而且树立了学习的信心,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融入更多情感,调动学生潜在学习动力
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在互动中才会有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心里比较脆弱,需要教师的关心与呵护,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主要体现。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需要走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到学生情感的投入点。只有触碰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才能真正的认可教师,才能发自内内心的产生学习的动力,最终才能形成高效课堂。因为高效课堂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具有自我能动性,愿意发挥自己的潜力去学习。当然,在教学中投入情感,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家访、调查、沟通样样不能少,只有做足前期的这些工作,高效课堂的构建才具备了基础。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2
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
当前,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突破点的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在教学领域上进行着全方位的改进,不管是从教学内容结构上,还是从教学方法模式和考试评价制度上,都在进行着改革创新。语文教学中应重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在讲台下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有效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快速地传达给学生,但是这种单调的讲解方式很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进而对小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只有敢于问为什么才能够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存在疑问才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处在主动积极学习的状
态,思维方式才能逐渐变得开阔活跃。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品质。
三、认真做好对教学的反思
教师本身要时常对教学环节进行反思,要学会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写教学日志的方式来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基本的是做到每节课后的反思,总结出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积极探究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坚持参加相互听课、评课,虚心请教学习,进而对自身教学进行修改和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的创新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教师应当以课程标准作为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杨瑞敏.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50-51.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3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理论分析我国教育体制整体面临着改革,小学作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更是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老师普遍会采用的形式,不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提问环节并不受到学生的欢迎,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不能发挥提问应有的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课堂习惯、学习观念等尚未完善,需要老师有较强的引导性。在提问环节中,考虑到要直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就更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提问对象的表现,避免学生因为回答错误或表现不积极而受到批评,养成对课堂的偏见和抵触心理。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价值分析
1.提问能够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思考行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是对小学生尽心启蒙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中外教育理论的。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即“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而在小学生阶段,其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还不足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主动思考能力,这也会影响语文教学成果的转化,因此需要借助老师们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行为,促进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学习成果。
2.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课习惯
在小学课堂上,小学生经常表现出对课堂秩序的无意识、无概念的破坏。他们会对一些课堂之外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比如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课桌、窗外的景色、地面、其他同学的表现等,随便一些情况都容易让学生有走神、失神或交头接耳的小动作。通过课堂提问,单独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就可以将小学生从走神和不好的课堂反应中拉回来,让学生将注意力重新放到课堂上。经常对不注意听课的学生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潜意识里知道自己的小动作被发现了,这也可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3.提问能够推动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提问,可以推动老师和个别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有认真听课,了解学生对课堂的态度和学生的性格,也可以通过提问互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行事多以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判断,老师在提问过程中通过鼓励回答问题、点评学生的表现等措施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络,可以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认知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后期的语文教学和课堂规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4.便于在班级树立典型,发挥带头或警示作用
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都可以起到示范和警示的作用。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虚荣心,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可以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动力。而其他学生在看到有同学接受表扬时也可以得到激励,认真学习,踊跃表现以期同样获得表扬。而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特别是态度不端正、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提问和批评,也可以让学生的自尊心、虚荣心得到一定的惩戒,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不对,需要改正。而其他同学则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做法不被允许、不被鼓励,这也推动了班级内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规范和习惯。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堂提问的节奏不要太频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提问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也能够调节课堂气氛,避免过于枯燥和乏味。但是要控制好课堂提问的频率,一堂课提问尽量不要超过五次,以免形成恐慌心理。总体来看,很多学生不喜欢课堂提问,主要是怕回答不上来问题,处于难堪的境地。因此,如果老师们打算进行课堂提问,可以适当的选择时机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必过于频繁,否则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和不配合,起到相反的效果。
2.提问的内容要有选择性
当堂提问问题要适当的考虑难度的问题。小学生的语文课程中内容比较简单,老师们选择问题的时候也不必故意找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提问,这会增加学生对提问的恐惧感。此外提问的内容最好有一定的发散意义和代表价值,比如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概述或对词义进行解释,让学生进行造句,这种内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的主动思考获得更大的激发和鼓励。而对于一些单纯的知识点,比如某个字的笔划拼音、某个词的读音等内容,提问之后也很难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更有指导性的建议,因此可以适当减少这类内容。
3.注意学生的情绪和老师的语气
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需要老师们敏锐的把握。尤其是学生的情绪,有些小学生在接受提问之后会有较强烈的抵触情绪,不喜欢提问,也不愿意回答问题。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要注意安抚学生的情绪,尽量避免生硬的命令和批评。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因为受到批评而想不开。在我国媒体已经曝光的一些校园事故中,有不少学生因为受到批评责罚而跳楼、自残或情绪出现严重问题,为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有必要做好学生情绪的安抚工作。多鼓励、多理解,少责罚、少批评,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应有的规范。
三、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提问是一种进行课堂互动、调节课堂气氛、树立学习榜样、规范课堂秩序的良好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广泛的普及。不过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较脆弱,意识和观念不完善、不成熟。因此,很有必要做好对提问过程、提问对象、提问环境、提问内容的调节和规划。在以鼓励为主要目的进行的提问环节中,学生的情绪可以得到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显著的提高。坚持以这样的提问原则和规划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也有良好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林.20世纪语文教育的两个岔路口――兼论王尚文语文教育思想的意义与特征\[J\].中学语文教学,2010,(7).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语用能力,将我国文化传承下去。从目前我国对教育进行改革来看,语文更是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强化小学生语文感知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
任何教育在教育之中都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进行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成绩的提升,而不注重通过对整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塑造,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在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人生中的起点,求知并不应当成为教学的唯一要求,而应当注重通过运用关怀以及塑造的理论,激发小学生的灵性成长,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从而运用积极向上的态度促使小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困难。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应当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促进小学生智力、审美以及人生价值观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初,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云纹口头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试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识别以及断句能力的培养仍然占据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且教学以为强调对学生语文思维进行培养,没有注重文字的重要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残缺,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加之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的有限,小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吸收语文思维的转化。大多数小学生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基本都是文字能力不足而产生。所以小学语文小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互动少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缺少互动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被动的听课,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致使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之中,往往并没有设计一些课堂思考题,或者思考题设计的相对较为简单。例如: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提问学生“文中有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吗”,而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这种思考题缺少对小学生思维的调动。还有一些教师对语文思考题持有置之不管的态度,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三)缺少必要的阅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将教学任务完全归于教材中而教师通常也会认为,只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完成,那么也就意味着,本节语文课的完成。,那么背诵课文也就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这种枯燥的背诵课文往往造成小学生无法利用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刊物,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改善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可通过结合其他类学科教学方面的优点,在通过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状况,针对性的运用具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并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其中。例如运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教学,通过将课本中的内容以动画等方式进行播放,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但改善教学氛围,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扩宽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当前语文教材内容枯燥的现状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将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灵性化和生动化。教师可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置成故事情节,通过运用故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故事中不但获取语文知识,同时故事也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点的运用。另外教师也可在教学之中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以及教学图片等方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色彩性与趣味度,让学生在娱乐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这样不仅有效促进学生自发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根据教学而安排的一种学习活动,其时间在课堂之外,同时也是课后的一项活动。常见的方式有游戏竞赛以及分组学习。可要求教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进行作业的完成。也可通过学生的分组,并针对不同组学生选择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自身的周围通过选取与任务合适的资源完成,教师在评价之中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但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5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
任何教育在教育之中都应当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进行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成绩的提升,而不注重通过对整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塑造,那么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与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学生的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在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生人生中的起点,求知并不应当成为教学的唯一要求,而应当注重通过运用关怀以及塑造的理论,激发小学生的灵性成长,保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学习,从而运用积极向上的态度促使小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面对困难。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应当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促进小学生智力、审美以及人生价值观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在进入小学初,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云纹口头能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试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识别以及断句能力的培养仍然占据教学的重要地位,并且教学以为强调对学生语文思维进行培养,没有注重文字的重要性,这也导致小学语文教学的残缺,是一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加之小学语文教学时间的有限,小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吸收语文思维的转化。大多数小学生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基本都是文字能力不足而产生。所以小学语文小学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互动少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缺少互动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只需要被动的听课,这种教学方式往往致使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之中,往往并没有设计一些课堂思考题,或者思考题设计的相对较为简单。例如: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提问学生“文中有一段是全文的中心思想吗”,而学生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可以,这种思考题缺少对小学生思维的调动。还有一些教师对语文思考题持有置之不管的态度,这些问题都说明了语文教学缺少必要的互动性。
(三)缺少必要的阅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将教学任务完全归于教材中而教师通常也会认为,只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完成,那么也就意味着,本节语文课的完成。,那么背诵课文也就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式。这种枯燥的背诵课文往往造成小学生无法利用更多的时间阅读课外刊物,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改善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改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可通过结合其他类学科教学方面的优点,在通过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状况,针对性的运用具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并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其中。例如运用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教学,通过将课本中的内容以动画等方式进行播放,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但改善教学氛围,也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扩宽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针对当前语文教材内容枯燥的现状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将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灵性化和生动化。教师可在语文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设置成故事情节,通过运用故事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故事中不但获取语文知识,同时故事也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点的运用。另外教师也可在教学之中运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游戏以及教学图片等方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色彩性与趣味度,让学生在娱乐之中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这样不仅有效促进学生自发学习语文知识,同时也对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很大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根据教学而安排的一种学习活动,其时间在课堂之外,同时也是课后的一项活动。常见的方式有游戏竞赛以及分组学习。可要求教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进行作业的完成。也可通过学生的分组,并针对不同组学生选择适当的任务,让学生在自身的周围通过选取与任务合适的资源完成,教师在评价之中可运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但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扩展,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听课总结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陶行知;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19-02
作为一项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一切感悟及思想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科目——语文这门母语课程,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找到学习的机会。正如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要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舍本逐末,把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为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系统性的语文知识,而应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去体会、总结,去自我学习。语文教学应源于生活,共鸣于生活。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这篇文章中,陶行知先生还提出了现代教育必须要进行的六大解放。给学生空间,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去体验、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应用功课填满学生生活,不能联合家长以成绩论学生,不能让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而应让学生有时间消化知识,有时间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这六大解放的观念,对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第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流程化现象严重,对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不足。一般都是教师为主体,把上课内容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读课文,记生字,再做习题。这样一个流程下来,一节课也就完成了。没有创新,也没有给时间让学生去表达自我,讨论课文。而在教师间的听课问题上,大部分情况都是教师先把要听课的内容全部教一遍,让学生学会怎么答,设定几个人专门回答问题等。这种表演性质下的听课,只能是让学生沦为课堂表演的配角,以教师为主体,脱离了教学实际,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学效果。第二,教学时缺少互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单调。对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与性格接受力上的差异认识不足。把教师定位于教,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对于学生的反馈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关注度不足。导致只能是学生适应教师,而不是教师因材施教。第三,目的性强,应试性强。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侧重点不以素质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为标准,而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应试性教学的泛滥,同时,教师受到教学任务、教学指标、升学率、奖金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另眼相看,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关怀不足,以成绩定学生,也就偏离了教育中“有教无类”的本义。在此氛围下,为了考试得高分,辞藻堆砌,段落拼抄,瞎编乱凑,只为符合考试要求,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义。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观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对于课堂,要讲求一个“真”字。这也就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文要朴实真实、言之有物。不能为了满足考试要求进行大量名词名句的引用与堆砌。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敢于说“真”话。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学中,不能以知识量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而要看到学生的理解力,看到学生把语文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的能力。课堂上要留时间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组织能力与运用能力。在不断的教学互动中,让学生形成既具有个人风格又符合语言表达规律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要进行培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其学识的积累,更在于人才的素养与创新能力。“一招鲜,吃遍天”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正因如此,我们的时代已经在信息量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每个人获得信息的能力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用现代化的信息搜集手段来取得想要的信息资源,但决定每个人能力的,却是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与再创造能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要求的“六个解放”中所言,对于学生的脑、眼、手都要放开,让学生在自身角度上,去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思维。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创新的意识,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量的积累。这种可操作性强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基础牢固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思维上的质变。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为创新指出正确的方向,才能为有效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三、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提升
1.解放思想,丰富教学。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敢于自我表达,敢于说真话。对传统教育模式要进行大胆创新,对小学生纯真的天性要加以保护,对其在亲近大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让其自由想像,大胆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感悟与想法。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站台上讲,学生坐下面听,在解放思想的要求下,教师可以把教室进行创新,把课堂搬到室外,把课堂放进自然中。在新的环境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真切感悟。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表扬为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当遇到小问题小挫折时,也可以尽快找回信心,积极主动地学习。而在教学手段上,可以引入更多的课堂设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如幻灯片、视频资料、名人讲座等,用讲故事、设悬疑的各种引入方式,实现教学目的。多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多组织小活动小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让学生自由的天性得以发挥,使其语文学习主动积极,快乐向上。
2.引入创新,小组合作。陶行知先生对于学校的集体生活相当重视,他认为学校集体生活对学生的性格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引导好了,对学生是莫大的助力。诚如他所言:“凡不必按班级学习之功课,都可采用集体探讨之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同学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其长期独立学习的短处,在亲密无间的感情基础上,对其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都是一种培养与提高。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引入创新,在语文学习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来说,其组员的构成应为动态。不对每组人数进行限定,4~8人一组都可。人数越少,小组内各成员的意见交流就越到位,也可以有效地达到小组间各成员对于知识难点、学习重点的交流。集思广益的同时,还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动嘴动脑加动手,全面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其大量的知识点都必须经过有效的记忆才可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资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就是指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效地动嘴,对于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读,语文教学自始至终就应该充满读书声。在琅琅读书声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进一步深入对语文知识的思考,也就是积极地学会动脑,用动嘴来促进动脑。一般来说,可以进行齐读、个别读等,教师还可用范读、引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动嘴。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潜移默化地理解与记忆语文知识。而动手,则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进行表演。如进行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群鸟学艺》这篇文章的学习时,要求学生在课下分组进行道具准备,自己动手制作了猫头鹰、凤凰等头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内部进行角色分配,进行自选段落的表演。把每个小组的表演的进行总评分,评出最佳表演组与最佳道具组等数个奖项。在此过程中,寓教于乐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让其在动手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与记忆课文中每个角色的寓意与台词,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对于语文教学中的课后习题等,也要加强监督与讲解。教师应严格结合各单元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通过做题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与写作水平。发挥其天性,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品德培养水平。
四、结语
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成效关系到学生最基础阶段的品格养成,也是我国文化发展与传承、社会进步与完善的基础因素之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小学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正确理解及掌握教育的真义,在自己的岗位工作上,为提高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静.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