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愚公移山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1
因此我在教学之后,冷静思考:新课改背景下,在语文课堂实施“探究式阅读法”是一个热点,因为它可以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灵感,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然而,中学生语文阅读探究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探究的理论视角有哪些、探究的操作模式(包括教案设计模式和课堂实施模式)应该如何规范等问题好像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宗旨是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最终达成提高全民族语文素养的目标。运用探究式创新教学法,对克服学科的劣势,能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或动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首先打出投影片,让大家观察上面的一幅漫画:一个圆圈,中间有一个方孔。请学生猜一猜:上面画的是什么?它在本文中揭示了哪些内容?其实在这里我使用了“留有空间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思考、想象、猜测、讨论,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便能积极主动地启动思维,大胆活跃地回答问题。
大家判断说“是大钱儿”、“是铜钱儿”、“是古币”,此时,我接过话题肯定了大家的说法:“对!这就是古代的钱币。因为它是圆形的,中间有一个方孔,对铜钱又恭敬如兄,所以又戏称为‘孔方兄’。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就与这个钱币有关,那么有怎样的关系呢?“接着我又打出了课文中的几个情节场面的镜头,形象逼真地列出了菲利浦夫妇怎样钻到钱眼里的事实,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饱满的状态,全面地开动脑筋,积极地研究问题。他们对菲利浦夫妇围绕着钱的种种丑态变化,理解得非常透彻;对课文运用的悬念、插叙、对比写法的作用也有比较透彻的掌握。最后我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一谈在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新型关系。有的学生联系发洪水解放军抢险救灾的事迹,感悟到人与人之间要有真情,要敢于为他人的生存做出牺牲;有的学生联系自己有病呕吐在教室里时,学生们不怕脏为他收拾,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有的学生联系到自己办错事懊悔时却得到了对方的谅解,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互相宽容等等。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双边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既是师生交流的黏合剂,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一种最直接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缺少提问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缺乏课堂灵魂,那么,怎样设计并进行好课堂提问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感悟;
第一教师要吃透教材,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内涵,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设计问题,要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第二提问要从整体着眼,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关系去进行整体设计,达到下面的要求;
1 提问要使学生乐于思考
设计的提问要有趣味性,所提出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要抓住有趣的地方提问,有人说“兴趣是工作成功的钥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台湾散文作家廖枝春说“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做得好,获得最高的效率,一定得对该事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努力以赴。”
如我们教《愚公移山》,要问学生“年且九十”的“且”的意思时,如单纯问“且”是什么意思,激发性就远不如像钱梦龙老师设计的“愚公到底是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文中的‘遗男’是不是‘遗失的男孩’,为什么?”的提问也比要学生死记硬背注释强得多。
2 提问要使学生急于思考
提问让学生产生迫切感,紧迫感,思维始于问题。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想活动”,有了问题就促使你去思维。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不知“此”而无法知“彼”时提问,就会产生跃跃欲试,不思不为快的心理,从而积极思维。
如在教《愚公移山》,涉及“愚公究竟笨不笨?”时,可设计答案“是”与“不是”让学生抢答,然后再让他们讲出理由,井适时予以褒奖,就会促使他们急于思考。
3 提问要使学生便于思考
提问,一是要注意难易适度,要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设计时要顾及学生的能力层级,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学目标和具体的课文以及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提问,不能艰难晦涩,也不能浅显直露,使学生或感到茫无边际,或感到“难于上青天”,或感到易如反掌。设计问题既不能让后进生觉得望而却步,无乐趣可言,也不能让优等生索然无味,要让他们“跳”,“跳”才能摘到果子,让他们经过“山重水复”的跋涉才能有“柳暗花明”的喜悦和自豪感。二是要注意提问的角度,“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娜条路最便捷,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选准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
4、提问要使学生忙于思考。
即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去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文章不读不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味不品不出,三品其味,方知作者用心之良苦。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我们教学时通过课堂提问,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文章读懂,文道兼蓄,所以,提问要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去咀嚼文章;去查根探源,去寻要找据,去旁征博引,从而解决问题。
第三从提问的技巧上看,应该做到:
1 要有计划性。这个计划,是教师在课前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摸准吃透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是紧扣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设计出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链”。
2 要有科学性。教材的内容是科学的,因而提问也要符合科学性。提问的内容设计要准确明白,提问的方法设计要合理而巧妙,提问的程序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识规律,并且做到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3 要有突破性。根据教材的内容,针对重、难点,确定切入点后并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4 要有时间性。一是确定好提问的时间。
5 要强调过程性。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简单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出怎样理解的道理来。
6 要有价值性。所提问题的内容,应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推理和评价上,贯穿于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事件或人物进行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时时进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来,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巧妙地设计成点面结合或纵横结合的网络,引导学生灵活思考,举一反三,多层面、多角度寻求正确答案;要站在文章立意的高度上去设计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着眼,注意分析、综合,同时,提问要有启发性,将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向、角度,内容等含蓄地暗示在问题当中,并且通过提问,培养学生会生疑,能质疑。让他们在无疑处寻有疑,于有疑处求无疑,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发问。
7 要有实效性。教师首先要从教材出发。根据大纲的要求很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并展示给学生。使提问体现明确的目的性。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3
学案在新课讲授之前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能有目标地做好新课的预习,课后能有方向地做好巩固练习。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来形容掌握知识的过程:“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2]笔者认为学案的使用正是让学生自己去建造知识的大厦,也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在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所谓教学目标,其实就是教师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学生读来琅琅上口,很快就能背诵。动词的妙用作为教学的难点,如果光由教师讲,学生说,毫无情趣可言。笔者在学案中设计了“请你推敲”的活动,将“江去、舸流、鹰击、鱼翔”改为“江流、舸航、鹰飞、鱼游”看看怎样?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就会加深对诗词“炼字”的修辞效果的理解,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的目标”,“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笔者觉得“教师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3]实践也证明,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自主学习的意识会明显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可充分发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二、学生自学,躬耕于田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可由学生自己对照目标进行自学,这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在课前由学生结合学案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自学,便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独立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学途径掌握的知识比老师讲授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有价值,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也会让学生受益终生。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愚公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我是愚公,我不带领子孙挖山,也不搬家,我会开发山中的旅游资源。”一语既出,令笔者一惊,惊叹学生能说出如此独立的见解。而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容易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带着问题听课就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掌握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而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解时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适当点拨,及时诱导
结合学案,对于学生已自学了所学的内容,教师的讲解就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在学案自学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或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精讲,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确实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知识,干脆不讲或略作点拨。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找出描写家人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的句子”的问题,以此为线索来讲解这篇小说,学生很容易根据家人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因此,讲解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诱导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失去方向;离开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就容易失去对象,带有随意性、盲目性。两种情况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当堂练习,查漏补缺
利用学案,及时训练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训练内容必须紧贴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设计基础训练和拓展延伸两块,根据学生的成绩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切实掌握课堂所讲的内容。由于课堂训练时间有限,训练内容的分量要适中。当堂练习可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堂练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当堂练习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可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补救,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教学的研究也是永无止境的。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它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它来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将不断地探索下去,在教学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注释:
[1]肖成全.有效教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4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是古代劳动人民思维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思维习惯、思维模式的最直接的体现。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有着密切的作用。
一、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在于一种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语文教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权威的代言者,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语文教师转,围绕着语文教材和教师教案转。这种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疑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动思维的发展,大大阻碍了语文学科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想模式,要注重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文言文发展的规律,尊重语言的继承性、持续性和语言所具有的思想性,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充分发挥个性化的文言文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开拓性、联想性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语文在重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作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文言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主体性学习,主要表现在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几个方面。独立性,就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生活的精神。而自主性,应着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并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研究发现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的过程。它和创新意识中所具有的最大特征—独创性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认识到主体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兴趣和独立的思维习惯,来激发由此而产生的创造性。文言的难度并不太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书下注解的帮助下,对原文的意思做出准确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以标准译文的讲述为重点的话,显然会压制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兴趣。因此在教学的策略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培育自主、合作、互动、探究性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循序渐进地化解重点难点,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全程教学。如:对于文言意思的理解,可以通过个体自译,同桌对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对于章节的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导自演的课堂短剧,也可以举办自由评说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教师从作断纹、作古获,埋诸土等方面进行发散思维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造假的喜剧、爱假的悲剧、助假的闹剧,从而得出有爱假的,才有造假的,根除造假,先莫爱假的结论。这样才真正地体现了主体性学习的宗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主体性精神成了创新意识的独创性再现。学生在这堂饶有趣味的文言文课中,不仅学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知识,而且习得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相对独立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主进人文言课文的情境,领会其中的深奥之妙,并升华为一种领悟力和理解力,也许这正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开始。
三、文言文教学中深层次的文化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而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先秦的“百家争鸣”,各种学说莫定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此后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更是无比丰富,对这些思想有一些初步的了解,能初步接受思想光华的照耀,是文言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反过来,文言文的教学应该重视深层次的文化拓展,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一个人文的环境。大量的古诗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展示的道德情操,《过零丁洋》所凝聚的民族气节;……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震撼。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这种导向性的文化反省和思维开拓,这种对文化深层次的追求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空间。只有在这种广阔的实践空间中,创新意识才有可能真正地在我们的思维中生根发芽,才能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可见,文言文教学中,文化的深层次拓展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条件。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5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学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映和个别差异等,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哪怕教师的备课如何详尽,授课环节的设计如何周密,都难免会碰到种种预想不到的情况。如果授课教师缺乏教学机智,处理不当,正常有序的教学双边活动就有可能无法和谐地进行下去。更为严重的是:教师一时的处理不慎,可能把学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为以后课堂教学的和谐推进埋下了隐患。那么,任课教师该怎样运用教学机智呢?
1、 借题发挥,因势导入。
课堂之初遇到偶发事件或不利因素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导入方案,镇定、理智地针对课堂情况和学生情绪,抓住偶发事件暗含的契机,借题发挥,因势利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例如:某位教师推门走进教室,正巧教室内一同学向外泼水,水沾湿了教师的衣襟,如这位教师大发雷霆,这堂课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只见这位教师走上讲台,微笑着开了口:“昨天晚上我做了个梦,你们知道我梦见谁了吗?”老师这一句话,把全班同学的紧张情绪一下子化解了,就连泼了老师一身水的同学,也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老师接着又说:“我梦见贾宝玉和林黛玉了。刚才,我正回味着贾宝玉的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谁知林妹妹没掉下来,我的衣襟却被林妹妹的眼泪洒湿了。”全班同学为之雀跃,该老师顺势一点:“我们都知道,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一个弱不禁风,爱哭鼻子,爱使性子的女孩,作者就是抓住这些特点来刻画林黛玉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抓住特点刻画人物……”这位教师从课堂的具体情景入手,寓教学因素于谐趣之中,毫不费力地导入了新课,又巧妙地打破了由于学生紧张而造成的沉闷局面,十分切合当时的学习课题和教学要求。
2、 善待错误,适时激励。
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堂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学生犯过失时,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启发诱导,使之感悟。某位教师正讲着课,突然发现一位同学的眼睛离开了老师,离开了黑板,执迷的望着墙壁上某处地方,这位教师并没有以大声斥责来收回学生的心,而是让其他同学先做几道题,然后悄然来到那位同学桌旁,小声问道:“刚才看的什么?”那位同学面上一红说:“老师,您看墙上有只蜘蛛。”老师抬起头来,发现墙壁上有只迅速游走的蜘蛛,再细看,才发现它是围着一个小猎物绕圈,蛛丝越吐越多。这位老师叮嘱道:“你留心数一下,它一共得绕多少圈。”教师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位同学专心的盯着墙壁,一会儿,那位同学举起了手:“老师,蜘蛛一共转了136圈。”老师说:“同学们,我刚才让这位同学认真观察墙壁上一只捕食的蜘蛛。为了俘获一个小猎物,它竞绕了100多圈,多么顽强的毅力啊,如果我们也如这只蜘蛛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探索,效果会怎么样呢?”老师这样处理,既肯定了那位同学的观察细致,维护了他的自尊,又不着痕迹地教育激励了全体同学。
3、 随机应变,深化认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精神情感交流融合的过程。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可以使课堂出现十分轻松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气氛;教学的,也将在这动态的双向统一中得到展现,这正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某位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一学生提出“世上真有像愚公这样的人吗?”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老师措手不及。无论老师怎么回答,都会陷进这个问题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值得欣慰的是,这位老师镇定自若的让学生思考、讨论:愚公身上的精神是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是不是每个人、每个民族都需要?然后引导:寓言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人物或情节的设置都是为这个道理服务的。这样处理,自然化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
4、 把握教态,控制学态。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整合性、过程性、实践性、实效性,呼唤有个性化的迎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创新。高明的教学机智,可以使一堂“事故课”获得“故事课”的意外效果,可使“调皮鬼”的“恶作剧”得以出神入化的处理。如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讲到“梦里寻师”一节时,老师问:“这能说明什么?”一学生回答:“说明他神经不好,该去精神病医院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位老师并没训斥学生,而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从自身思念亲人的感受入手,体会作者对老师的至深的思念之情。学生情感之门被打开,发言妙语连珠,教室内学习气氛充实而热烈。这种临场应变,适时调整思路的教学机智,远较那些视学生为捣乱,动辄训斥学生的做法要高明的多。
运用教学机智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机制是围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应变,是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一种手段,它必须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目的性和思想性。因此要紧扣课题,围绕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并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不可信马由缰,不着边际。否则,只能导致教学目标偏离,甚至导致课堂失控,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2)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愚公移山教案范文6
关键词:传统课程;现行课程;饲养员;放牧人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208-01
传统的课程被形象称之为“圈养式”课程:学生被封闭和限制在一个固定的空间,教师扮演饲养员的角色,给学生喂什么、喂多少、什么时候喂等都由教师决定。这是因为传统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源于行为主义的思想,行为主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轻视学习者的主观意识。而现行课程被形象地称之为“游牧式”课程:教师就是放牧人,是站在生灵(即学生群体)的后面指导,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前行,教师预设的行进路线在行进的过程中也往往渗透着不确定性,在“游牧式”教学的过程中,生灵(即学生)在行进的过程中时而会发现更加丰美的“水草”。(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因学习中的问题而偏离教师预先设计的路线图,往往会获得新鲜的而不同于教师课前预设的种种体验和心得。)到了今时今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圈养”学生,还是“放牧”学生呢?2013年度笔者深入学校观摩了几十节“推门课”,在观摩的过程中感到受益匪浅,也不断反思,试从旁观者的角度写成此文,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地方。
一、没有把三维目标具体化为一节课的教学行为目标,三维目标只停留在教案本上成为新课程的装饰与点缀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否完成,这就容易造成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越位”,甚至只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迈进了课堂。观摩的其中一节《记承天寺夜游》,该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板书课题:1.释题,2.简介作者;(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3.分析课文,概括段意;(三)布置作业。另一节《古文二则》,该教师的教学流程如下:(一)齐背《三峡》;(二)板书课题《蔡勉旃坚还亡友财》:1.齐读,2.释题;(三)串译课文;(四)课堂练习。在这两节课里,教师只顾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缺少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的方法单一,丝毫不见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情感上的激励、疏导、调控。其实,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的学习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需要我们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来正视它们的地位。
二、没把课堂的“主人”当回事
教学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而我们往往过分拘泥于教案,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稍有偏离就会对“主人”(即学生)“生拉硬拽”以免“主人”“误入歧途”,如此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主人”就会变得唯唯诺诺、亦步亦趋。还是前面讲的那节课,《古文二则》之一《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教师用的是故事导入,让学生讲述比较熟悉的故事《曾子杀猪》,其他人边听边思考: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都明白这说明了“做人要言而有信”,就在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古代没有冰箱,杀一头猪吃得完吗?”教师置若罔闻,直接跳到了下一环节。教师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导入的目的,无非就是说做人要讲信用。可是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未予理睬,明显是担心题外话说多了影响教学进度。若此时反问一句“曾子明明知道吃不完,还是把猪杀掉了,说明了什么?”学生就会立刻明白任何时候都要言而有信。对学生的疑问引导的好,未尝不能为本课的教学锦上添花。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没有发挥
不管何时何地,也不管该用不该用,反正统统都用。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某些教师公开课上用来标榜新课程教学,走走过场、徒有其表的新招式。一位教师在《愚公移山》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翻译课文,但学生一个个无动于衷,大眼瞪小眼,根本没有合作学习的习惯。无独有偶,几天之后我又观摩了一节《捕蛇者说》。前面上得挺精彩,学生的参与度也挺高的,到了最后有一环节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读通附文的意思。热闹了几分钟后到了汇报的环节,老师提问无人举手,原来热闹只是表面,小组合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这节本来挺优秀课例的一个败笔。要使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进而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需要我们日复一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训练。如何分组才能起到促进合作探究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扮演好自己组内的角色?什么样的内容才适合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时机如何把握?如何让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辅相成?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好好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