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版图设计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版图设计毕业论文范文1
集成电路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鉴于我国集成电路市场持续快速的增长,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人员需求也日益增加。集成电路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但人才缺失的问题是影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据统计,2012年我国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需求是30万人 [1-2]。为加大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更好地满足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需求,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计划,同时增设了“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本科专业,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相关专业,大力培养集成电路领域高水平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3]。
黑龙江大学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自2005年成立以来,从本科教学体系的建立、本科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实施、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本文将结合多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相关院校集成电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的多方面调研,针对黑龙江大学该专业的本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以期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切实做好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一、完善课程设置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9年,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制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这几年教学工作的开展与施行,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于是在2014年黑龙江大学开展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进行了再次的改进和完善。
首先,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部分课程调整其所开设的学期及课时安排,不同课程中内容重叠的章节或相关性较大的部分可进行适当删减或融合。如:在原来的课程设置中,“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分别设置在教学第六学期和第七学期。由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是以门级电路设计为基础,所以学生在未进行模拟集成电路课程的讲授前,对于各种元器件的基本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工艺和版图等这些基础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对门级电路的整体设计分析难以理解和掌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教学效果;而若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添加入相关知识,与“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本应有的器件、工艺和版图的相关内容又会出现重叠。在调整后的课程设置中,先开设了“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将器件、工艺和版图的基础知识首先进行讲授,令学生对于各器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及特性能够熟悉了解;在随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对于应用各器件进行电路构建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避免了内容重复讲授的问题。此外,这样的课程设置安排,将有利于本科生在“大学生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参与和竞争,避免因学期课程的设置问题,导致学生还未深入地接触学习相关的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从而出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实践操作不熟练等种种情况,致使影响到参赛过程的发挥。调整课程安排后,本科生通过秋季学期中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在参与春季大赛时能够确保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充足的参赛准备,通过团队合作较好地完成大赛的各项环节,赢取良好赛果,为学校、学院及个人争得荣誉,收获宝贵的参赛经验。
其次,适当降低理论课难度,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及分析方法上,而不是让复杂烦琐的公式推导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
第三,在选择优秀国内外教材进行教学的同时,从科研前沿、新兴产品及技术、行业需求等方面提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时了解前沿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变革教学理念与模式
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理念,是目前国内外各高校开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将工程创新教育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旨在缓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冲突[4]。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黑龙江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课程,基于“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的课题项目开展教学内容,将各个独立分散的模拟或数字电路模块的设计进行有机串联,使之成为具有连贯性的课题实践内容。在教学周期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做中学”,让学生有目的地将理论切实应用于实践中,完成“构思、设计、实践和验证”的整体流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集成电路全定制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及设计操作流程。同时,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合作,在组内或组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中,相互促进提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团队工作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可以通过对新结构、新想法进行不同程度奖励加分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此外,该门课程的考核形式也不同,不是通过以往的试卷笔试形式来确定学生得分,而是以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令每一组提供一份完整翔实的数据报告,锻炼学生撰写论文、数据整理的能力,为接下来学期中的毕业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教师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素质。可通过参加研讨会、专业讲座、企业实习、项目合作等途径分享和学习实践经验,同时还应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或专业工程师进行集成电路方面的专业座谈、学术交流、技术培训等,进行教学及实践的指导。
三、加强EDA实践教学
首先,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引进目前使用的主流EDA工具软件,让学生在就业前就可以熟练掌握应用,将工程实际和实验教学紧密联系,积累经验的同时增加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今后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2009―2015年,黑龙江大学先后引进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平台Xilinx和FPGA实验箱、华大九天开发的全定制集成电路EDA设计工具Aether以及Synopsys公司的EDA设计工具等,最大可能地满足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而面对目前学生人数众多但实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如果可以借助黑龙江大学的校园网进行网络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的搭建,实现远程登录,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的需要[5]。
其次,根据企业岗位的需求可合理安排EDA实践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学时。如通过运算放大器、差分放大器、采样电路、比较器电路、DAC、逻辑门电路、有限状态机、分频器、数显键盘控制等各种类型电路模块的设计和仿真分析,令学生掌握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及流程,在了解企业对于数字、模拟、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以及版图设计等岗位要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锻炼,使学生对于相关的EDA实践内容真正融会贯通,为今后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三,根据集成电路设计本科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各应用软件为基础,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选取结合于理论课程内容的实例,制定和编写相应内容的实验课件及操作流程手册,如黑龙江大学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都已制定了比较详尽的实践手册及实验内容课件;通过网络平台,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地分享教学资源并充分利用资源随时随地地学习。
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版图设计毕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外语特色馆藏教学改革图书馆资料室
[作者简介]阚立莹(1964-),女,黑龙江绥化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外文图书资料管理。(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牡丹江师范学院重点项目“探索结构学分改革,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YZ-1028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87-0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保障。”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学院图书馆抓住本院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契机,2005年初步完成了对外语资料室文献资源整合的规划和设计。2007年院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正式合二为一。通过对外语资源的整合,优化配置,统一管理,改变了图书馆办馆理念和服务层次,拓展了功能,达到了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外语信息资源建设更加系统化、专业化。
一、高校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是指文献资源、管理模式及环境格局具有为某一学科领域、某类读者群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有较高利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结构比较完整,并充分反映学校办学独特风格与色彩的馆藏。而有些高校图书馆和外语资料室现状不尽如人意。
1.管理体制陈旧。作为图书馆子系统的外语资料室表面处于一种双重管理的管理体制下,实际上图书馆和资料室管理仍然各自为政。馆内外语类图书分布松散,布局不合理。外语资料室信息资源比较系统前沿,但又处于一种封闭管理的管理状态,只对本系教师和研究生开放,形成外语专业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的局面。
2.馆员水平有限。具有各种学科本科学历的人员汇集图书馆,不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较强的信息分析、检索、加工能力及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接受的只是一种以借借还还服务为目的的观念。
3.资金投入不足。经费投入远远跟不上外文图书书价上涨的幅度。资金不足限制着价格昂贵纸质图书特别是外文原版图书和新技术的引进,造成图书陈旧,硬件条件不足。这些年由于各高校为评估过关,短期内巨资购进了大量外文图书,图书质量受到人员外语水平、文献出版周期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管购书是否合理,图书依然按原来的分布格局上架,很少进行二次分配,调配到专业性较强的资料室,而外语资料室靠自筹资金购进的图书数量极其有限,单本图书根本满足不了教师科研和教学需求。
4.协调力度不够。由于高校投资和调控力度有限,收集体系由图书馆和资料室自行决定,计划性不强,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品种缺乏,重复购买和大量漏藏现象并存。
5.评价指标注重量。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图书馆C级标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反映的都是藏书量与学生数的关系,并没有反映与专业学科的相关度。评价只限于纸质文献,过分强调藏书量指标,不注重馆藏外语专业信息资源建设对外语教学改革所需信息领域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但影响藏书质量与数量的均衡发展,还影响外语专业学科馆藏的构建。特色馆藏建设应该是量与质的统一,只有符合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才是合格的馆藏资源,只有能满足读者需求的量才是恰当的量。
二、构建外语特色馆藏原则
针对服务对象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藏书体系,是图书馆必须坚持的长期工作原则。高校图书馆在确立自己的外语特色馆藏体系时,要通过大量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校外语专业教师及学生的现状和学校的发展规划,有重点、有层次、有计划地根据实际和可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有突出特色的文献结构框架。从多种渠道系统补充专业馆藏资源,对文献做深层次的整理加工,并在注重收集、整理和保管,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同时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外语特色馆藏建设和服务要紧紧围绕本校外语教学探索与改革及外语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在外语特色馆藏建设上首先要了解本专业重点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计划、科研领域所涉及前沿信息。省内、省外和国内、国外这一领域研究动态,努力向专业特色馆藏建设上发展。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所需要的文献的搜集和整理,为本专业提供较完善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在特色馆藏、服务、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方面充分展示个性。为本校外语专业教学科研提供高效优质文献服务是外语特色馆藏建设的根本目标。
2.因地制宜原则。在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基本信息资源需求的同时,根据图书馆、外语资料室现有外语类专业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施“有特色,入主流”“先做强,再做大”的构建原则。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
3.系统性原则。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持久的系统工程,它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特色文献信息的收集力求系统、连贯和完整。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构建外语特色馆藏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
4.参与性原则。图书馆要发挥外语特色馆藏优势,开展特色服务就必须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特色馆藏建设是一项靠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图书馆作为外语特色馆藏构建的主体,其自身对专业信息资源的收集挖掘和加工力量薄弱。在构建与服务过程中要通过和各高校图书馆的联合,充分挖掘各自的外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还要动员本校外语专业研究人员,相关单位人员的参与和支持,围绕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来获得大批前沿专业信息情报,再由图书馆加以整合,搭建起专业共享的门户平台,建立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
5.评价性原则。建立起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同时,重视其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定期研讨,充分调查分析和论证,辩证地、实事求是地对影响图书馆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等诸因素进行分析。转变数量式与规模式的评价,将用户满意度、图书利用率和资源共享机制列为评价的质量指标,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加强外语专业特色内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外语专业特色质量保证的主体地位。对于评估过程和结果,图书馆要将其作为建设特色外语专业馆藏的重要依据,从而开创出图书馆自己独特的外语专业馆藏。
三、外语特色馆藏建设思路
根据外语教学改革方向更新管理观念、整合资源、提高馆员水平,加强外语学科收藏体系布局和统筹建设,把握住外语特色馆藏特色服务方向,使特色馆藏建设科学化、专业化和多元化。
1.更新管理观念。整合图书馆和外语系资料室资源,首先,要统一思想,实现思想与服务意识的转变。其次,强调必要的规章制度及奖励措施的同时,探索实行点面结合、辐射全局的管理模式;还可以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理论,既plan do check action。通过有计划、重实施、重检查和重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式螺旋上升过程来改变旧的管理模式,或建立图书馆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促进外语学科建设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资源共享和全面开放的管理理念。
2.优化组配。构建特色馆藏的文献信息实体应遵循各种载体文献的最优化组配的原则。例如,外语特色馆藏文献可分为:(1)外语基础图书系列区。主要以国外社会科学、文化、文学、经济、语言教育等收藏为重点。(2)本专业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收藏区。重点收藏历届教务处提供的优秀毕业生论文纸质或数字资源。如今学位论文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其特有的情报价值(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收藏应在获得学生授权的前提下开发完成)。(3)外文音频电子文献资源区。外文电子资源应包括语言教学视听资料、国内外著名学者公开讲座录音集、电脑、VCD和MP3全面兼容的经典原声外文大片、常用外语随书磁带、光盘,供学生直接网上下载。(4)外语图书赞助区。重视非购入方式的文献补充作用。拓展交换、捐赠低成本文献获取渠道,如馆际之间、教师、学生和校友捐书、赠书。(5)外文报刊阅览区。有效拓展文献服务的效益等。
3.建立特色数据库。在加快“高校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联合目录”这一信息加工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步伐的同时,建立具有本校外语专业特色的科研成果数据库,把专业教师和学生论文、著作及校友科研成果收集起来,开展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建库工作。建立网络化管理的校园外语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用户能一站式地利用外语特色馆藏资源的纸本网络和软件资源,便捷地享受到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教学科研和学习任务。实现资源共享才能达到构建特色外语馆藏的有效性。
4.配备学科馆员。外语特色馆藏学科的专业性要求提供信息者必须是这个专业的学科专家,能分辨馆藏信息的价值,完成个性信息咨询。这无疑对图书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所以,要配备熟悉专业馆藏业务,积极主动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信息服务的高素质的外语学科馆员。
5.增强特色服务。特色服务是建立在特色资源基础之上的服务。图书馆要在树立品牌、资源整合和特色数据库建设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并通过高校外文图书联合目录实现不同高校图书馆、不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外语新书校园网宣传、新书推荐、参考咨询、定题服务、课题检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还可以针对外语教学改革,举办学术报告会、科普报告会、外文读书会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网络知识、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方面的培训,加强特色馆藏服务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特色文献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6.设立外语特色共享空间。图书馆特色馆藏要着重知识的产出,它既是收藏、管理和传播专业文献信息的地方,又应是给教师提供科研、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地方。它强调对协同研究、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强调对小组交流和指导的支持的情境下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引人入胜的实体环境,这也是其构建的基础。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只有在高校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建设与学院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体系,努力搭建教师教学科研、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才会为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
[2]沈光宝.以教学评估为导向的高校藏书建设反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5).
[3]王群,吕东.信息时代专业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
版图设计毕业论文范文3
一、临床医学教育理念改革
近年来,我国多个临床医学教育重镇不断探索临床医学教育理念创新,在指导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的医学教育强调全人教育思想,注重知识传授与健全人格并重,将全科医学的理念引入本科教学中。自2008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启动了“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全人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医学专业教育中,强调医学教育是一个医学基础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要立足现有知识,并着眼于未来;在教育策略上要遵循“有教无类、通识通科和大医学”的理念,不过早的深入到某一具体学科;所教授的内容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旨内容;在教授过程中,特别强调“鱼渔兼得”,既重视学习过程,更重视学习结果。此外,除了教授专业知识学习以外,加强对学生品行、思想道德、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风尚,培养学生乐于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和大爱无疆的精神。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立足国情,医教协同,着力于医学教育发展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着力于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着力于人才培养机制的重点突破;着力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显著加强和提升,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提出以学生为本,医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问题、探究为导向从灌输式教育变为互动式。摈弃培养简单的技术落实者,而是培养关心“人”的未来医生。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确立了“三基”、“三严”、“三早”教育理念,“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三早”即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
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学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中取得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上海交大医学院实施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建立了“1+2+2+3”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集中通识教育及医预培训,强化通识性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现代生物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自然科学类课程,还有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博极医源学术讲座,实施早期接触临床的见习培训,目的是为医学生打好人生发展和从事医学职业的必要基础。第二阶段是医学导论及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人体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医学导论,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属性、目标以及疾病诊治与预防及健康促进的理念及策略;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起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互相联系的桥梁;开设的前沿学术进展讲座和人文社会科学讲坛为平台,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强化职业精神与自豪感;通过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共事能力。第三阶段为临床医学学习与实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临床医学理论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掌握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技能,能独立处理常见病与多发病,并能运用基础医学知识解释临床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良性互动关系,并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传统医学及群体保健知识与技能。第四阶段为综合性强化培训及毕业论文。在前五年学习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更高层次的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的综合强化培训,在博士生导师的直接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临床科研题目并以合格的论文及答辩方式通过。〔1〕
复旦大学实施“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5+3”模式通过界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同时具备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制度的“三个结合。”〔2〕
吉林大学加快推进“5+3”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建设,包括1)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采取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和住院医师培养过程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2)五年制医学教育改革注重职业教育、临床实践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整合、强化“三基”培训、临床实习实训管理、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3)七年制医学教育改革:2015年全面调整七年制为“5+3”一体化培养,在规培期间学生要获得“四证”: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职业医师执照。4)改革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见习实习时间,增加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地方病的诊疗防控,加强全科医学理念和专业素质培养;二是强化毕业后教育和职业发展,按照入学前签署的定向就业协议和规定参加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取得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证书者,3年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计入6年服务期。
北京大学医学部在试点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专业实施四阶段培养模式,即在医预阶段、基础阶段、临床阶段和临床二级学科阶段实施培养方式的创新。首先在医预阶段,医预学生在大学本部完成第一年的课程,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对于医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实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北京大学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个领域的大类平台课为医预课程改革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其次,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改革依托基础医学院完成,在基础阶段,学生们要达到如下主要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培养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再次,临床医学阶段改革是“新途径”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有鉴于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医学部本着宏观管理和尊重各学院特色的考虑,允许各临床学院(医院)在医学部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框架下自行设计改革方案。北大医院模式根据医学部教学改革要求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框架”总体设计。方案设计遵循“胜任力导向”的要求,针对教学具体安排(大课及见习课表和轮转表)、教师培训、“临床综合基础”集体备课等工作进行了系列安排。人民医院模式通过研究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医院的教育教学特点,坚持“遵循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紧紧围绕二十一世纪一流的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高能力、高质量这个核心,根据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及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改革。北医三院模式以“全人教育”理念为依托,面向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有机融合,以临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致力于临床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医学生“专业素养”、“科研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三位一体式发展。以“学生临床能力为导向”的原则,以“器官系统”模式整合临床教学全程的授课内容,特别是桥梁课和系统课阶段,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在突出重要概念的同时,大幅度删减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中简单重复的内容,从而压缩理论课授课学时。增加以案例讨论为主导的小班讨论式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思维的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新途径”基础医学创新型课程体系以“教育教学一体化”为指导思想,以基础医学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实施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以核心课程为基本内容,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遵照医学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医学部的实际情况,在基础和临床层面分层开始,从形式上按阶段组织,尊重原有学科发展的现状;从内容上按课程的实际需求安排,强调临床和基础的融合,强调基础学科内部各个学科间的沟通。扎实推进按器官系统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和小组讨论式教学,推进了医学核心课程或核心内容的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首先,长期以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各学科独立的基本架构,课程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内容简单重复。其次,学生进入医学阶段的学习,界限分明的基础阶段和临床阶段的知识体系割裂了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也使部分学生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出现迷茫和误解。上世纪50年代后提出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试图解决以上问题,使分离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得以融通,回归医学知识的应有状态。该方案对原有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论证,确定了14门核心课程,并按照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来组织学科内部、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优化,将学时从816学时调整至633学时,优化至原学时的77%,最终确定了以核心课程为中心,以基本知识点讲授为主的全新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在构建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将原有课程体系中梳理出来的基本知识点以外的基础医学知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来构建课程体系,在一学年时间里,以20个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问题导向性的小组讨论式学习(PBL),使学生在早期就能够学会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释或解决临床问题,真正地实现基础各学科之间以及基础与临床之间知识的融合,成为新课程体系的特色。与此同时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对五个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重组、整合和优化,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密切结合,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互为补充,重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临床医学阶段建立了符合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临床专业课程体系(临床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包括临床思维,临床沟通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培养体系”三大课程体系合一的临床专业教学新模式,专业课程(含全科医学、专业英语):临床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培养的比例为1:5.5:0.9,大大加强了医学生临床实践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呈现三大课程体系横向平行,纵向各专业自成体系的特点。即每一门专业课程均涵盖临床专业课程、临床技能训练、素质教育与职业精神培养三大体系,此外授课内容基本同步,实现了临床基础知识课程和临床专业课程的无缝对接,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有机融合。医院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中心,将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三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建立可复制、可操作、可推广的“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临床技能循环培训体系。这个培养体系有以下特点:针对医学生在不同阶段对其需要掌握的临床技能的有明确培训要求与认证标准,针对每项临床技能的培训流程采用阶段学习、阶段认证的制度,通过认证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确保教学质量与患者利益。整个培训流程要经过:理论学习理论考核认证模拟训练考核认证临床见习考核认证临床实习考核认证。通过这种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培训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但培训的流程是相同的。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技能循环实践新模式,使医学生临床技能逐渐得到强化,促进医学生临床技能质量的稳步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施“器官系统为主线,淡化学科,融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为一体”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临床”的系统课程引导医学生们织起一张“网”。比如关于“肺”这个器官,新的教材会放在呼吸系统这部分来讲授,从它的解剖知识,一直讲到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影像等。刘方明说,这样课程更紧凑,学习起来非常容易理解。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实施的医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习自然科学使学生理解所处的世界继而与其保持适当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重在描述分析和解释;学习人文科学更清楚地认识人的本质,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在评价、判断和批评;学习社会科学,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中的各种机构,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它介于自然和人文科学之间,既重描述也重评价。三种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医学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医学是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寓一体的的科学,自然、人文和社科知识本身就是医学教育的一部分。
展望未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大拓宽了医疗服务领域;医学科学技术进步高速发展,诊治手段更加丰富。介入治疗手段、放射物理治疗手段、生物治疗手段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此外,社会经济文化在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服务标准与品质逐步提高,这些都需要医学教育进行改变。我国一些大学虽然对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进行了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临床医学教育与国际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今后要以国际一流医学高等教育为标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加快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和一流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富冀枫,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方案的构建和教育改革的探索〔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S1).
〔2〕汪玲,等.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3).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