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1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职业能力倾向
一、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谈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我们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是必需的?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一个重要职能和组成部分,我们日常能感受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绩效考核、岗位调整、劳动定员、教育培训、员工招聘等等,哪里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提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恰当、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以支撑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企业决策部门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就必须对企业现有的以及未来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规划与布局,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对于人才的多样性需求,这种工作就是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而青年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就是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几个重要概念
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定义
广义上来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贯穿人整个生命旅程的,即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都会有一条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本文只讨论人在工作阶段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即狭义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因此,这里给出的企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定义也是狭义的。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定义:为了实现与企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甄别以及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各类培训、教育等)。
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首先是员工为了既定的一系列目标所进行的各类学习与培训;二是这些为员工所订立的一系列职业发展目标与培训必须与企业发展、企业战略高度契合,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这样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才是成功的和能够实现的。
有的员工会问:“我个人的发展为什么要屈从于企业的约束?我就按照我设计的道路发展不行吗?”从理论上来说,完全可以,但这种可以是有条件的,就是自己创业,自己的意志就是企业的意志,自己掌控企业的各项目标和发展道路,这类人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各类民营企业家、创业家,比较著名的有巨人集团的史玉柱、盛大网络的陈天桥、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马云等等,但是这类人是比较少的,个人努力、机遇、准确的发展道路等等缺一不可,泱泱大国14亿人口有几个马云、几个史玉柱呢?因此,正常情况下我们作为企业员工,必须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主动融入到企业发展进程中,在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中实现自我价值,个人认为这才是普通的青年员工最应选择的道路。
2.职业锚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叫职业锚,通俗地说,职业锚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路线中的一个个节点。职业锚的定义:所谓职业锚,就是在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他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无法放弃的职业发展中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从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职业锚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其根本来说,就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必须经过的一些列具体的过程,例如工作班成员—副班长—班长—工区领导(部门领导)—公司三总师—副总经理—总经理,这样,不同的员工组成的不同的、相互交错的职业路线所构成的一张网络图就是企业职业生涯网络图,其上的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职业锚。
职业锚就是一个个我们职业生涯道路上的阶段性目标,这又引出一个问题,如何知道我们达到了下一个阶段职业锚的要求?比如说,新员工工作了一两年,怎么就能说他有资格到工作班负责人岗位?这就要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解释了,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完备的管理学科,包括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岗位管理、薪酬管理等等,通过对青年员工绩效考核,必然会形成个人的连续的绩效考核记录,从绩效考核记录可以看到一个青年员工是否具有向上提升的资格,这就是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绩效考核的内在联系。再比如,每个职业锚都要一定的任职要求,也就是说员工的知识、技能或者经验要达到某些特定的要求,才能任职更高级的职位,那么他就必须参加各类培训、认证或者国家的考试,这又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员工培训联系起来了,可以看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个模块都是通过这种内部联系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
3.职业能力倾向
职业能力倾向是指由员工的个人发展经历和员工隐藏的个人性格以及工作动机所决定的对不同性质职业的个人倾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在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学中体现,人类的职业倾向概括来说可分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创造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例如国家公务员考试所进行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就属于管理型职业倾向的一种。上述的五种分类属于总的分类,正常情况下每个人可能是一个为主兼有其他的特征,将不同员工的职业能力倾向进行区分的方法就是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企业只有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倾向合理安排其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才能达到人力资源最大的使用效果,也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员工忠诚度。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依据及起源
最初对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研究是由近代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分化出来的,其核心是对个人职业能力倾向的研究,相关学科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行为心理学理论等等,在职业能力测评理论的发展中,涌现出著名的例如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罗伊职业兴趣类型理论、人格特质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等等,但是无论何种理论,其对于职业选择来说,基本都是不同人的选择应依据其个人兴趣、性格或者特点决定,而要准确确定个人的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个人兴趣或者性格,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并进行归类,对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说,重要的不是研究探讨这些理论,而是如何运用,因此,在中国研究运用较多的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可作为我们进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
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和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根据他本人大量的职业咨询经验,提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六大职业兴趣类型。每种类型在个人行为上或者潜意识中都能有所表现,作为管理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进行一定的测试,发现每名员工的职业兴趣倾向,并将之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锚进行匹配,为员工规划合理的发展道路。
四、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的人力资源环境
近年来,电网企业每年都会面向高校毕业生进行大规模的招聘,新员工增长保持了一个较高的速度,员工的学历层次、毕业院校档次不断提高,211院校、原电力工业部直属院校的员工数量快速增长,我们在为队伍得到充实、员工整体学历素质得到提升而欣喜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些现象和问题。
第一,从一些关键管理岗位的内部招聘来看,某些重要岗位在招聘时人员数量少,符合岗位要求、具有一定管理素养的备选青年员工不多;有些非电力类管理岗位应聘员工扎堆(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事务、企业管理等等),且不论这些岗位需要专门的技能或素质,单是不少才工作几年的青年员工表现的对离开目前岗位或不安于本职岗位的情况也多少反映了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以保证企业各岗位人才的合理储备。
第二,招聘没有形成立体、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梯队,而目前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各项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已明显显现出层次性,例如随着三集五大的发展,电网实现大运行,这对电力调度、运行方式、继电保护等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岗位在人员招聘时就必须要求新员工有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一些非电力管理岗位例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等,随着现代企业理论在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运用,其专业性和理论性对其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有必要引进一些高端人才。
例如,随着电网现代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变电运行人员主要工作就是巡视变电设备,根据调度的指令进行倒闸操作,其需要的变电设备看护人员并没有必要一味追求太高的学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变电运行的缺员状况比较严重,而恰恰又是变电运行的员工最想“出来”,甚至只工作几年的青年员工也表现出对本职工作的懈怠;再比如电力电缆巡视、检修,其相关岗位需要的知识理论并不深奥,我们需要的是愿意安心在线路长期工作,具有较高的实际现场操作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员工,而符合这些条件的大专学历的员工就可以胜任,很难想象一个国家重点院校电专业本科生甚或研究生愿意在这些平凡而重要的岗位上工作几十年。
为什么说员工学历的构成应该有层次性,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笔者认为这需要一个经济学基本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企业生产必须有三要素:人才、资金以及土地,且这三者不具有必然的替代关系,且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必须受到一个重要规律的制约: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即增加每个单位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产出的增加量是递减的,因此企业不可能无限制投入某样生产要素,一味追求高学历人才的数量是不可行的。从现实上来看,员工的上升空间是有限的,高学历人才的个人追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最难以满足,因此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所需职位和空间的无限性和企业所能提供职位及空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制约了企业人才结构不能仅仅追求员工的高学历。
上述种种情况或现象的出现,已经在提醒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确保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有着足够人才储备,必须制定系统合理的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
五、职业生涯规划原则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一套系统、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隶属于员工教育培训管理,是我们制定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员工教育培训规划的起点,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制定合理、高效、有序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科学性原则。首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起源于近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有一套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及实践方法,有多种学科流派,我们必须根据其具体实用范围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理论工具进行安排,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保证其结果运用的正确性。
共同参与原则。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定有两点基本要求,一是符合员工个人特点和发展需要,二是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相平匹配,由这两点要求可以看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需要员工、企业两者共同参与,职业生涯规划人员必须与员工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一方面将企业发展要求告知员工,一方面又要合理考虑员工特点和个人发展需求,只有将两者合理结合才能制定双方都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循序渐进原则。由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贯穿员工全部的职业生命,因此,从员工进入企业直至员工退休,在其不同的职业阶段有不同的诉求和表现,这就要求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须要循序渐进,根据员工职业周期,采取不同的方案。
持续学习原则。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制定、修订目标,不断达成目标,不断选择新目标的连续的过程,这种过程将持续员工的整个职业生命,毫无疑问,每一个目标对员工无论是在知识技能还是在能力、理念上都有更高的要求,要想符合这些要求,就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保证员工不断掌握最新的知识、不断更新思维方式,提高工作能力,也才能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持续学习是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实现的一个基本原则。
修正性原则。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了员工整个职业生命,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迁以及员工个人随着年龄阅历增加导致的思想认知不断的变化,其职业生涯的路线也必然会不断变化,因此,企业在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手段,在某些职业锚中发展多条路线,以便根据情况的变化对职业生涯路线进行修正,从实际情况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规定就是一个不断制定、修正职业生涯路线的过程。
多样性原则。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看,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管理人员能够根据一些测试将员工分为不同的类型,也并不是说同一类型的员工就能采取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路线设计,因为每个人的个性、动机、背景、认知能力都不相同,这就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定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多样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要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职业发展路线,进行必要的面谈、沟通,或者为具有特殊才能的员工单独设计职业生涯路线,因此,职业生涯规划的多样性原则保证了企业每名员工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与教育。
六、电力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进行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仅是必需的也是急切的,但是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特殊性的生产企业,进行这项工作时也必须注意到一些特殊的问题。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职业规划 发展分析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49-01
当前,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但是只有少部分能够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当前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加强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改变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在就业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今天,促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是相当重要的。从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情况看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实际的就业指导方面,众多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表现的很茫然,这也表示必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清晰定位,正确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更高,同时为保持市场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就业观念,选择自己向往的职业,引导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正确定位自身价值,促使其认识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便其采取正确的计划实现目标。同时,有针对性参加实践性的活动弥补自身不足,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激发自身的潜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制度是以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机能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忽视了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发展情况的结合,所以需要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的就业方式进行培养。大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人生机制,但是其方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给予其正确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实际的市场需要有针对性培养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生涯起步较晚,当前仍是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式
由于我国缺乏针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系统研究,导致其仍旧停留在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上的教育,缺乏针对实际市场发展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分析。在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上,还仅仅针对毕业生和就业的指导,对大学生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意识的淡薄
众多的应届毕业生求职时都是将待遇与机遇作为求职的第一要素,导致个人的职业规划与市场需求以及就业形势相违背,职业价值观模糊,导致大学生的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加重。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通过自身对社会的认知和对自身职业方向的调控,学校教师只是起到正确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三)缺乏专业的人员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正确指导
我国教育事业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导致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忽视,更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且各大高等院校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大多数都是德育教育、学工处教师、就业指导部门人员进行指导,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会议多为各院系书记、辅导员等,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所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效果差,不能够很好地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树立适合自身的职业理念,所以高校应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并且根据不同阶段进行不同侧重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楚当前的就业形势,以增强器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为日后的求职打下基础。
(二)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培养
职业规划指导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或者进修。同时聘请校外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对学生进行咨询指导,逐步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教育人员。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通过以上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情况,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蓝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8(13).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3
摘 要 最近几年来,团队展示法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下简称“职业规划”)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正
>> 课堂展示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团队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生涯幻想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SWOT分析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案例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探析 浅议社会实践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大学生中的实践 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认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浅析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朋辈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探索和思考 孙子兵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 心理咨询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的几个要点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 试论任务驱动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任务型教学. [EB-OL](2016-4-10) http:///link?url=zteyrwb8 srFM6h8ZReaAL4wjtcvqnBRobtUs7u_ikkHQuyeInmzZguxahCTVSmcQqUz IK y0Hxe4X1UX4k0cO9K.
③ 王爱勇.学生课堂展示与教师有效指导[J].教育探索,2011(6):78.
④ 邓程丹.课堂展示在职业发展规划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5.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4
现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共同发展趋势。在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中,人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与挖掘每个员工的潜力,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加强企业的职业发展管理,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多种职业发展通道,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众多国有企业的重视。本文以某国有电信企业为例分析了其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电信企业
【正文】:
前言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近十几年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兴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很快被国内职场所接受,并得到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视,逐步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技能的传播速度加快,人们在激烈竞争中,为了求得稳定和更好的发展,也开始重视为自己设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有调查显示,“薪水”是大多数人更换工作的首要因素,占被调查者的39%,第二个原因即是“职业道路的拓展性”以27%成为人们选择工作单位和评估所在企业的第二大标准。虽然员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但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同样也担负着为员工规划职业生涯的管理责任,从理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对员工加以引导、保证和支持;各级管理者也负有沟通、辅导和帮助员工做好职业规划的责任。这是企业有效开发员工潜力资源的一种管理方式,能有效抑制企业与员工个体在目标整合上的偏差,并避免由此造成的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的丧失。通过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不仅能满足自身人力资源需求,而且还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工作氛围。如何才能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呢?本文将结合某国有电信企业人力资源项目中员工生涯规划的实例,阐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对策。
一、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发展管理,是企业为其员工实现职业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培训与开发等管理活动。它既是一种系统的人力资源配置手段,也是一种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手段。目的在于把员工的个人需要与企业的需要统一起来,做到人尽其才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达到企业组织与职工个人的双赢。
现代国有企业对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关心了,一方面科技的迅速发展与市场的竞争机制,使得企业对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越来越依赖了;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又带来员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他们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对自身权利的要求。这就迫使企业不但不反对员工对自身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与选择,反而鼓励并帮助他们完善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同时设法引导其与企业的需要相一致。而职业生涯规划要通过一定的职业发展通道来实现,建立多种职业发展通道,给广大员工提供一个个人发展的机会与平台,是企业职业发展管理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的灵魂。
二、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根据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把培训、管理等资源与手段聚焦在所需的岗位人才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帮助人才尽快成长。
2、有利于提高职工自我定位的准确性。增强员工对职业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职业困境的控制能力,摒弃职务不提升即职业不成功的旧观念,对自己有一个准确定位,在企业提供的工作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最佳才智与能力。
3、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企业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尽可能地为每个员工提供可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工作平台,积累充分的人才资源库,冲破企业发展与人才稀缺的瓶颈,强化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有助于留住人才。员工们对自己未来发展趋向和潜力的关注程度,普遍超过对目前薪酬的关注,一批有能力、有志气的青年将会留下来,与企业共同完成双方的目标。
三、某国有电信运营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在某国有电信运营公司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是干打雷不下雨。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不太清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到底应该怎么做,或者是做得不到位。这里有两个案例。
案例一:
该电信运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李某一谈起员工的流失问题就满腹苦水,一筹莫展:“以前移动分离的时候,把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员工都带走了;南北拆分之后,两家企业分别到对方的地盘筹建公司、开拓市场,又开始高薪挖对手的优秀员工。这不,我们公司好几个骨干都被挖走了。尽管通过仲裁,我们赢了官司,但人还是走了,剩下的人员还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这些骨干的水平。嗨,真是没办法啊……”
案例二:
该电信运营公司的王某谈起自己的跳槽经历,也是骑虎难下,有苦难言。自己在原来的公司已经是骨干,对工作也没有不满意,就是有时候觉得生活有点单调。偏巧,现在所处的电信运营公司有意出高薪请王某过来当某部门经理。王某想想,觉得机会不错就接受了邀请。过来之后,虽说是经理,可是根本没有几个下属,活还是要自己干。更意想不到的是,当初承诺的高薪,也因为公司的效益问题,没多长时间就降低了。“这一跳,本想能够大干一番,也早点过上体面的生活,谁知……说心里话,真是有点后悔。但是既然已经出来了,也不能再回去了,否则太没面子了。只能留在这里艰苦奋斗了。”小王苦笑着自我解嘲说。
企业叫苦,员工也叫苦。这到底是为什么?
(二)案例分析
1、从企业角度分析,问题主要是对人才竞争的准备不足。
本地电信市场多家竞争的格局,导致人才的流动在所难免。但是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没有走在前面,甚至落后于市场竞争,没有提前为这种人才的流动做好准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该企业过早染上大企业病,使企业始终摆脱不了政府行政管理的影子。大企业病的基本表现是“三多一少”,即:管理层次多,管理机构多,管理干部多(官多);干实事的人少。这种以“官本位”为单一通道的管理方式,会导致国有企业大部分高素质的员工,首先考虑将其智慧和精力投入到职务的晋升上,企业领导也将行政职务高低作为制定薪金标准、平衡关系的惟一选择。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国有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将多兵少”的局面。
(2)缺乏科学的人才流动机制。在很多电信运营企业中,没有建立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优秀员工在公司看不到发展空间,不合格员工也没有及时淘汰出局,公司很难留住人才。因此让企业的人才合理流动起来,是电信运营公司要做的重要功课。
(3)没有让员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使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大大缩小。作为电信企业,它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更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单一通道的职业管理模式所能容纳的人才数量必然有限,势必会造成一方面企业本来就不多的高素质人才无法安置,另一方面专注于科技开发与制造的人才又极为短缺。
在该运营企业里,通过竞争上岗,员工可以自己选择岗位,但是依然看不清楚未来。公司没有明确需要什么样的人,晋升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竞聘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而员工想要知道自己在公司的未来、职业的前途以及需要付出的努力。如果竞聘之后,公司仍然不能让员工看到美好的前景,他就会到外面去寻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诱惑也很多,越是优秀的员工,他离你而去的机会也就越多。
(4)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很多电信运营企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存在断档的问题。一个领域里,顶尖的人才只有一两个,其他人员都差得很远;如果这些顶尖的人才流失的话,那么根本没有人能够担起他们的担子,企业的损失很大。因此,培养后继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才是赢得主动的重中之重。
(5)造成高素质员工的流失与浪费,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吸引力。作为企业每一位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每个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将员工配置到并不擅长的岗位上,既浪费了人才,又损害了工作。这种单一通道的管理模式,同时又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通道单一,越往上职位数量越少,职工晋升的压力就越大,如果看不到晋升的希望,部分员工就可能离职,造成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使企业失去对人才的吸引力。
总而言之,电信运营企业没有很好地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来迎接残酷的人才争夺战。
2、从员工个人角度看,他们的职业发展存在着偶然性和盲目性。
就说竞聘上岗,更多的人并不清楚自己适合哪个岗位,只是知道要竞聘比现在级别高的岗位,可以多拿钱就行。这样的结果就是盲目竞聘。只要岗位级别高,别管适合不适合都要去争一争。公司需要人的营销岗位,也许参加竞聘的人很少,而管理岗位本不需要更多的人,又可能候选人太多。最后究竟上哪个岗,偶然性就很大。
面对外界的诱惑,员工就更加茫然了。对方的公司到底什么情况,自己不是很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对方提供的职位也不清楚。反正别管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干,只要待遇好,那就跳。结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一跳,有人如鱼得水,但是相当多的人却像小王一样,后悔莫及。
员工职业发展的这种盲目选择,与公司缺乏科学的、正确的引导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综上所述,电信运营企业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引导和管理是导致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电信运营企业亟需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留住人才。
四、搞好公司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对策
(一)电信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综观近几年电信运营商的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原中国电信早点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那么原中国电信就不会流失那么多优秀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原中国电信确实是中国电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在造就了大批叱咤风云的人才的同时,也让竞争对手轻松获得了不少业界精英。那么,电信运营商中的员工流失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电信运营商的薪酬水平在当地是绝对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这说明电信业的员工投奔其它运营商的原因不是嫌自己的薪酬低那么简单。人往高处走,实际上,一个人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发展空间。
电信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一点是:行业内的企业就那么几家,竞争更为激烈和明显。也就是说,一旦高价值人才流失,那么很可能流失到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那里。因此,人才流失对电信运营商来说,后果更为严重。
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主管人员和企业的帮助下,通过对自身价值观、个性、能力、发展取向等主观方面以及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等客观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职业和具体的工作岗位。经过职业生涯规划后进行的工作选择,能够让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大大提高,可以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减少优秀员工的流失。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责任在于个人,但绝不仅仅是员工个人的事。电信企业必须在员下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提供大量支持,因此,明确个人和企业管理者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
(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角色定位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全员参与式的管理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员工本人、管理者、公司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主动性,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套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这几个方面承担的责任,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但又缺不可。
1、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从某个角度讲,就是员工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设计。因此,没有本人参与其中的职业生涯设计是不可想象的。那么,电信运营商在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让员工承担哪些责任?或者说让员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1)应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理论知识,明确自身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和开发需求。这一步应该是员工所扮演的角色中的重中之重。
(2)应该展现出良好的工作绩效。这样,员工才会有在公司中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而反过来,职业生涯规划也有助于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
(3)应主动从上司和同事、客户等信息源那里获得有效的反馈,从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及不足。
(4)应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只有员工本人才能确定,别人是难以强加的。
(5)应主动了解公司内部有哪些学习活动、培训项目。通过自我评估,员工确定了自己需要的知识技能,这时就需要主动收集公司内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
(6)应该跟管理者开展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面谈。
(7)与来自公司内外不同的群体进行接触,例如一些专业协会、项目小组等等。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收集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管理者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有关信息和有关职业发展的建议。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电信运营商的管理者要承担起教练、评估者、顾问和推荐人这些角色。
(1)教练,是指管理者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员工出现的问题,比如,工作松懈、精神不集中、绩效下降、在工作中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等。发现这些问题后,管理者应与员工进行细致的面谈,倾听员工的认识、见解;然后根据员工的诉求以及现实的客观分析来确定出员工的需求,并加以详细的界定。
(2)评估者,是指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反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在于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因此,管理者要明确公司的标准、明确工作职责、明确公司的需求,从而使得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沿着公司目标的轨迹前进。
(3)顾问,是指管理者应该能够向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生涯选择,协助员工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建议等等。
(4)推荐人,是指管理者要向员工推荐其他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源,比如公司的培训、业务研讨会等还要向员工反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情况,适时向员工推荐不同的学习和提升机会。
(三)设计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在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设计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尤其重要。传统上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单线条的。例如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助理工程师一工程师一中级工程师一高级工程师一总工程师,而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路线往往是:助理一主办一主管一项目经理一部门副经理一部门经理一总经理助理一副总经理一总经理。显而易见,技术人员的发展机会要相对少一些。对于专业人员占主导地位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让关键员工感觉到自己受到公司重视这一点尤为重要。而单线条式的职业生涯路线会使得专业人员在地位、薪酬、发展机会等诸多方面均不如管理人员。最终,高价值的专业人员可能会离开公司。解决的办法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多重的职业生涯路线。图1就是一个三重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图l电信企业员工的三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体系可以让员工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的方向,向他们提供了一种“选择的乐趣”。在图1中,技术人员有机会进入三种不同的职业生涯路线,分别是一种科研生涯路线和两种管理生涯路线。这三种不同的发展路径的薪酬水平接近,发展机会也较相似,有利于员工选择一种最符合自己兴趣和技能的发展道路。
一般来讲,电信运营商在设计针对技术人员的多重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要坚持以下两点。
1、保证技术人员所获得的薪酬、福利、地位和奖励等都不低于管理人员,这一条是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路线设计时首要关注的一点。当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的性质、内容不同,基本工资可以不同,技术人员的基本工资可以低于管理人员,但要通过科研奖金、专利奖金等形式使其有机会提高总体收人
2、要为技术人员提供选择其职业生涯路线的机会。这一点不单单指电信运营商设计不同的晋升路线,向员工展示不同的发展路径,还指的是电信运营商应该为其提供有关的测评手段等职业生涯规划资源。通过测评信息,技术人员会明白自身的兴趣、价值观和强项技能是与技术职位相适应、还是与管理职位相适应。
针对技术人员设计的多重职业生涯路径并不就意味着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能走上管理生涯上来。只有那些确实有卓越管理才能的技术人员才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成为管理人员。要注意多重职业生涯路径的设计决不是为了纵容那些缺乏管理才能的员工。对于无法进入管理层的员工,电信运营商可以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中重点考虑对他们的报酬激励。对干这部分员工的薪酬要以知识水平为基础,而不仅仅是基于目前工作的要求而定。重点通过薪酬体系的制定,促使员工拓宽自身的技能,减小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之间报酬率的差别。
(四)搞好电信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1、要把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作为员工与企业达到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目的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引进职业生涯设计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不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贸然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福建省某市移动通信公司曾经请一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师到企业演讲,由于事先沟通不够,结果在讲演后的第一天,企业里有多名客户经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集体提出辞职申请,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要从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赢角度出发,正确把握职业生涯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面作用,在努力提供科学的职位阶梯和良好的培训机会的基础上,尽量把绝大多数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理想员工”上来。
2、唤起员工职业生涯意识,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目前还处在新兴阶段,大多数员工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因此,企业应该有意识地向员工灌输职业生涯理念,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素质、背景等有关内容,使员工可以实事求是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避免员工不切实际的空想和“一心求官”的浮躁心态,安心本职工作。另外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使员工发现自己的“短板”,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间接地为企业创造优良绩效。企业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让员工感到在企业里而可以获得长远发展,感觉更受重视,因而增强企业的归宿感和凝聚力。
3、建立以职位职级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补充的薪酬管理体系。
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的基本设想是:不同职位对知识、技能有不同的要求,承担职责的大小也小一样,所以不同职位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不同,每个职位的员工应当根据所从事的工作领取报酬。要使员工能够有机会获得职位的变换与提升:如员工从营业员开始干起,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可以为营业员、值班长、店长、中心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在每个职位台阶上还可以纵向、横向衍生出更多的职位系列。如在营业员岗位上可以根据工龄、职业技能纵向分离出见习、初级、中级、高级营业员,在值班长职位上可以横向分离出与值班长平级的营业培训师、质检员等,这样使员工一方面既可以向高层职位发展,另一方面晋升到一定程度后也可以尝试不同的职位,从而增加职业生涯的多样性,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考虑到以职位职级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中,在同一职级的职位上通常个人能力、绩效、经验也存在差异性,因此也要在薪酬上体现这种差异性,以提高员工努力提高工作能力的积极性。
4、有意识地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稳定中低层次员工。
在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中,越往上层职位越少,多数的员工仍然可能是干了一辈子,职级只晋升了一、二台阶,因此要教育员工要立足本岗,爱岗敬业。特别是职业生涯里所提倡的“专注才能深入,专业才能精通,专家才有身价’的理念,对于稳定员工在同一岗位钻研深入,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能起到一定教育作用。法国马克西姆连锁西餐厅中最古老的一家西餐厅的价格在周末最贵,因为顾客都要在那天享受、欣赏一位工作了40多年的老服务员的精湛服务,在他身上浓缩了法国最纯粹的西餐文化和浪漫情怀。这些“劳模”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用这些例子教育员工,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关键在于要保持一个热爱工作的心态。当然,电信运营企业的企业文化也要有这种容人、励人的氛围,培养自己的“品牌员工”,给其他员工树立“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大成绩”的职业发展观。
5、开展企业信心教育,树立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无论怎样科学,都不能回避行业的发展空间。近两、二年来电信运营企业能够重新成为职业竞争的热点,主要就是电信行业经过分营、改制、上市,具有了更好的行业发展空间:一是电信运营企业都是在海内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出于国有资产增值保值以及国家大型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信誉,它的运营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一是电信运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设施,是社会大众所不可或缺的通信手段,企业具有自然存在理由;二是目前电信行业仍然处于有限竞争阶段,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基础电信领域承诺最多只出让股权的49%,仍须有国家控股,保障了电信企业的基础利益;四是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电信运营商带动了大唐、华为、中兴等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手机终端制造商以及众多的末梢经营服务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从上述情况综合分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信运营企业不会轻易倒闭,将给员工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员工可以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从而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加员工的职业安全感。
6、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给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
公司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包括基本素质及能力培训、提升工作技能的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培训,使学习与培训成为个人与企业发展的有效工具,进一步提高员工职业发展的能力,帮助员工正确选择职业发展路径,促使员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变,达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同步进行的目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设计特定的课程和学习方式,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获得职业发展。这样,公司也会从员工的进步中获得更快速地发展。
另外,公司还要针对员工个人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公司内各级管理者要承担起辅导下属职业生涯规划的职责,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公司要提供人才测评工具帮助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使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符合个人特点。
结束语
总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职工多种职业发展通道的建立,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了一起,给员工搭建了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指明了员工职业发展的方向,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上进心,使员工找准了位置,产生了动力,这无疑将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这才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杨蓉: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第23页
[2]陈锷:人力资源管理MBA强化教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3第34页
[3]艾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文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第45页
[4]孙钱章: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典范.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1第12页
[5]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第43页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5
关键词:教师;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原则
职业生涯与教师职业生涯的涵义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与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与教育计划,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与行动方案的过程。目前,我国对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还停留在理念和意识层面上,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生涯规
划的开发方法还比较少。
舒伯把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费斯勒提出的职业发展的可循环模式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是一种直线式的阶段模式,而是一种有发展、有提高,有停滞、有低潮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职前准备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与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以及生涯结束阶段。作为教师,首先要接受一定的培养与学习,为进入职业做准备;进入职业后存在着职业适应问题,个体需要适应教师职业新的角色要求与工作要求;经过努力实践与学习,教师具备了较高的工作能力,掌握了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追求进一步的专业成长;教师经过一定的教学生活之后,会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往往被动行事,不思进取,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下降;而后教师开始脱离职业生涯,虽然职业生涯结束了,但个体对职业活动成果的体验各异。
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
教师职业发展的专业化特点20世纪50年代初,欧美的一些学者提出了教师职业专门化的概念,认为教师职业必须被视为专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点要求教师努力成长为专家,不仅要成为本专业领域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形成教学专长和职业专长。教学是非常复杂的劳动,教师必须具有对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做出解释与决策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渐发展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的过程。理论界对于教师专业化的内容与标准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比较公认的教师专业化标准是从专事教育基本原理研究、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自主与专业组织等方面来界定的,要求教师具备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优良的伦理道德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职业发展的动态化特点事实上,各个行业均具有本身工作上及组织上的独特性,对于所有正在发展中的专门职业而言,并没有统一不变的模式。从历史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律,需要从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自身的独特性等多种因素加以考虑。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动态性指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教改背景要求教师的职业能力适应动态变化的需求,即教师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强调教师拥有个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应能够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目标与计划付诸实施。其次,强调教师实行自我专业发展,即无论在正式的教师教育情境下,还是在非正式的日常专业生活中,教师均应表现出实施自我教育的意愿和能力,并能在个人标准基础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实施评价。再次,强调教师能够自觉地在日常专业生活中自学。教师应以个人的专业结构完善为本,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一种专业,教师应追求个人专业结构的不断改进并从中得到满足。
教师职业发展的职业品质个性化特点教师的职业心理品质在其人格特征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的心理品质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一,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突出的职业心理特征。教师的求知欲是由教师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第二,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学是教师控制下的反馈活动,教学能否按照反馈的线路不断前进与升华,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信息。第三,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人,教学工作是创造性劳动。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并及时地将其贯彻到教学中。第四,理智感是教师突出的心理特征之一,教师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的信仰、良好的个人修养、文明高尚的行为等。第五,教师的工作中有大量个别化的研究性、创造性活动。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具有计划、控制和调节自己活动的独立工作的能力。第六,自尊感是教师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也是教师的一种职业心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处于教育人的实践中,教师的职业实践使其形成自尊的职业心理。教师在职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多层次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以及教育教学能力都具有个性化特点。
教师职业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志。社会定义专业化程度与水平,采用的是以可靠性为标准的职业效绩,但是,定义教师专业化的绝对标准是十分困难的。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包括师德水平、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与教师的知识技能及经验结构。专业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从动态角度而言,教师专业化是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也是教师接受教育的过程。教师职业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纵贯教师职业生涯的历程,体现出螺旋式上升趋势和发展阶段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有机结合的特点,总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以专业化为目标和归宿的动态过程。
教师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教师作为一种重要职业,其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具有独特的模式,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学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职业生涯与其他职业生涯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与教师进入职业场所的时间、年龄、人生阶段、职业阶段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目标性与系统性原则由于现代社会结构与教育结构日益复杂化,需要教师职业具备多种职能与功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遵循目标性和系统性原则是必然的。教师职业生涯的目标明确有利于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教师可借助各种信息了解自身的能力与不足,评估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从而确定职业发展的起点,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多元化目标有机结合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目标系统,职业存在状态的不同使得教师对其职业的涵义与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也使得教师有不同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行为选择,最终导致教师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职业发展活动,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主宰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应积极参加与学校的教学目标相关的职业发展活动,将职业发展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不同需要结合起来,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
动态性与可调性原则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与不同的教改背景下,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是动态变化的,在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动态性与可调性贯穿始终。教师的主体性终身学习,就是将自身作为发展的对象,其发展过程伴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实时的监控与动态的调节机制对保证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与职业活动的绩效是必需的。
多元化与多主体评价原则对教师职业活动的成果评价是复杂和不确定的。在教学方面,要准确衡量教师在“学生质量的改进或提高”上的成果几乎不可能;科研成果虽然相对具体,但由于科研过程难以控制且科研成果很少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所以也不好衡量。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职业活动存在着来自教师自身的内部评价与来自社会的外部评价,对二者的匹配程度的解释和理解直接影响到教师以后的职业活动。
职业角色认同原则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环境本身是一种压力情境,而且教师的职业活动成果最终体现为学生的活动结果,由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常常会导致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差异。在成就感与肯定感、挫折感与无效感交替出现的状况下,教师对自己职业角色积极的整合与认同是避免角色混乱、角色冲突与角色超载的前提,这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佩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人才开发,2005,(3):48-50.
[2]毛伟宾.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师教育[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41-42.
[3]修朋月,张宝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与教师教育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2-34.
[4]韩登亮,申玉宝.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当代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J].教育探索,2005,(1):109-111.
[5]时伟.教师专业化的定位:观念与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74-75.
[6]童富勇,黄文芳.试论教师专业素质及其发展[J].教育评论,2004,(5):54-57.
[7]霍玉荣.教师职业心理品质及其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 2004,3(11):157-158.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观;教学;实效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已纳入大学生课程教学多年,课程设置准确把握了时代特点和新时期大学生择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对于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意义重大。大学生的职业观是指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指导思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职业观的主要途径。根据调查走访和教学体会,该门课程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积极的实效,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定位、职业理想、人生规划等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该门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特别是从对学生的实际引导看,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加强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大学生职业观现状
大学,作为探究学术、崇尚自由的殿堂,刚刚入学的青年才俊,几乎憧憬的都是美好,完全没有感受到其实一段新的、甚至竞争更为激烈的路途已经开始。社会向纵深发展,思维也面临变革,无形的就业压力笼罩着青年骄子,但其中的真滋味,他们还无从感受,其中所意味的,他们也还无法预知。总体看,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水平较低。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使他们在准确认识自我上花的时间较少、意识不强,到底将来自己适合做什么,甚至喜欢什么,都变得模糊起来;另一方面,社会的价值多元导致了他们本身还没有能力去准确的审视无法预知的未来,而单纯的不同职业取向的评判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只有立足特定的个体,才能真正有效开展,而对自我认知的欠缺,使他们在进行职业定位和选择时,充满了迷惘。从抽样调查看,大学生职业观更多地受到了父辈和高年级同学的影响,能较好进行自我规划的很少,很多同学甚至还表达了对所在学校和学习专业的无奈与不满,很少从自我内心和特点出发去规划学习和未来,感性多于理性。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学现状
正是基于当代大学生对职业定位、生涯规划的需求,《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这门课程应运而生。课程的建设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在课程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课程教学顺应了时代进步的新变化,崭新的择业观、就业观、职业观、生涯观需要大学生提前全面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其次,课程教学较好地把握了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强调了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指导,增强了教育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们以此指导自己、调整自己、规划自己;同时,课程教学很好地体现了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其中的规律、定理和实践理论,既指导了学生如何定位、如何规划,还很好地调试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期许,从另一个层面讲,在整个就业背景已经出现大的调整的情况下,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其中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专业结合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走访座谈大学生对学习专业的认识度发现,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认识与了解还远远不够,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不能准确描述所学专业概况,对于学习专业后对自己职业的定位和影响,认识上也较为笼统,加之在当前更多强调了“凡进必考”的情况下,同学们显得无措。二是师资队伍中专职的职业规划老师还非常少,主要是辅导员及其他专职政工干部兼任,且年轻老师居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投入相对较少,系统开展教学研究的也还比较少,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三是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该门课程特别要求实现一对一的辅导,需要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差异化指导,但实际操作中,还远远不够。
三、改进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思考
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学与实践,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实际,站在整个职业观教育的大背景下,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1.职业观教育要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很多高校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步伐,如将原来大学三年级才开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已经调整到大一入校就开课,这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意义重大。大学入学后,专业思想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切入点,只有扎实开展了专业思想教育,才能为开展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打下基础。实际情况看,步入大学,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一个笼统而模糊的概念,加之现在一些新设专业,专业建设本身还不够完善,让学生更加迷茫。自己到底要学习什么,包含哪些课程,有哪些可以预期的专业方向,有哪些就业选择……都有赖于扎实的专业思想教育,而对这些的了解与掌握,又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也是能比较好的进行自我规划的保障。为此,对于大学新生,一定要系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专业,熟悉自己的专业。只有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充分的把握,才有可能进行良好的职业定位,才能更好地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应逐步实现专业化、专家化
目前,主要实施的辅导员和专职政工干部为大学生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本身是十分合适的,但要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倡导尽量让所在专业的辅导员老师为本专业学生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职业生涯课程有普遍理论的讲授,但要真正提高实效性,就需要授课老师也要熟悉授课对象的专业情况,而本专业的辅导员老师,在对专业的认识与了解上,相对其他辅导员而言,更加全面、准确,在进行具体讲解和指导时,必然更加透彻、高效。二是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授课老师的培训工作。职业生涯指导师已经列入《职业大典》,只有系统的就职业生涯指导进行培训,掌握理论,学习技巧,才能真正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提高教育实效。专家化的教师队伍,也是确保队伍稳定性的关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授课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或某个学期、几个学分,而应该是贯穿大学始终的,因此强调专业化和专家化,显得尤为重要。
3.力求教育方式方法的新突破
这里所讲的教育方式方法的突破与转变,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要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本身是一门科学,它最重要的使命是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与规划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过分强调规划的准确度,因为人生的规划与其他的规划显然迥异。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更多地融入讨论交流的环节。在一种启发式的教学环境下,激发学生自我认知的潜能,让他们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和了解那个真正的自己,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明白自己的所需所求。三是要特别注重因材施教。《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本身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指导不同的个体,尝试并开展自我职业设计、生涯设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显著的个性差异,在具体开展职业定位和生涯规划教学时,要强化对他们的引导,要善于发现和发挥他们各自不同的闪光点。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黄新建,朱立新,赵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 32 ).
[2]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