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政策

学前教育政策范文1

一、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国际和国内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幼儿的科学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生中各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脑的结构和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对幼儿阶段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对幼儿阶段的教育逐渐变得更客观、科学,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转变,2010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在长期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中提出来的。河南省相关政策的出台正是对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响应。

(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学前教育的支持

经济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学前教育既关系到个体未来的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美国佩里学前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方面每投入1美元,其效益为6美元,[1]足以证明对学前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河南地处中原地区,是全国人口大省之一,尽管全省整体经济规模较大,但人均经济量水平却很低,且省内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据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中显示,全国六个经济区的竞争力比较中,中原经济区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排名最后;六个经济区89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表明:郑州市排名17位,但不及排名首位的深圳的1/10,中原经济区的其他城市排名均在30名之后,得分都低于平均值。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需要教育推动,学前教育又被认为是回报率最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河南省落实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已是迫在眉睫。

(三)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的现状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1、入园率低

近些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虽有所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表1是我国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2008年-2010年)的入学率:可见,全国幼儿入园率不但远远低于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而且低于同属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河南省学前的毛入园率与全国趋势基本相同,同样低于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与全国相比,2010年河南省学前的毛入园率52.8%,低于全国将近四个百分点。

2、教育经费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的经费支出仅占整个教育经费支出的1.3%。而河南2010年的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仅占教育总投入的0.85%,低于全国的投入。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3、师资短缺

当前,师资短缺是影响着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较低的师幼比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表2是我国和河南省的师幼数量情况。可见,近几年来,全国幼儿园的师幼比有所提高,但远远低于我国《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中的规定:教职工:幼儿的比例,全日制为1:6—1:7,寄宿制为1:4—1:5。河南省2010年的师幼比虽有所提高,却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比率,且与本省2010年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师生比1:21.83、1:16.97、1:18.42相比,[4]也明显偏低。

4、公办园数量少

公办园数量少是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河南而言,2010年河南幼儿园共7698所,公办园1490所,公办园占幼儿园总量的19%。可见,民办园已是河南学前教育的主力。但民办园多以盈利为目的,收费高,而且有些园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相比之下,人们更愿意选择性价较高的公办园,而公办园数量有限,因此,造成当前“入园难”问题。

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内容和目标

(一)政策内容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并提出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同时还指出工作重点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二)政策目标

1、提高幼儿入园率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并在战略目标中提出了具体指标,河南省根据国家的整体规划和本省实际情况,也制定了战略目标的时间表和具体指标(见表4)由上表数据可知,2009年河南省学前一年的毛入园率76.0%,高出全国74.0%的两个百分点,在2015年和2020年的规划目标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两个百分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河南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2009年与全国持平,2015年和2020年分别高于全国一个和两个百分点,这对河南来说,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2、大力发展公办园

公办园数量少,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力发展公办园是未来十年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河南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2013年)显示,到2013年,河南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00所,其中新建公办幼儿园将达到4000所,其中7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

3、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规划纲要》中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6],科学、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提高入园率的重要前提。河南省已经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保质保量地完成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

4、形成惠及全民的学前教育

弱势群体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河南省经济相对落后,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规划纲要》中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三、河南省在政策执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河南省学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结合河南省情,笔者认为,河南在贯彻落实基本普及学前教育这一政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避免小学化倾向

河南省人口众多,但省内高校数量有限,对河南考生来说,高考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的升学压力非常大,分数、学习成绩是教师、家长及学生关注的主要对象。家长更多是关注孩子知识的获得,出现高中的知识初中学,初中的知识小学学,那小学的知识无奈只能强加给幼儿园阶段。当前,部分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已经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教育是为小学教育做准备的,但并不等同于小学的教育。因此,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要避免小学化倾向,同时,还要转变那些已经出现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科学的保教方法,保证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政策执行中,首先,河南省各级政府可通过相关文件规定,幼儿园保教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不得将小学知识内容提前在幼儿园阶段讲授,各地区的幼教专干不定期对各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并制定相关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其次,各级政府应以文件的方式要求,任何小学不得对刚入学的孩子进行入学测试,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孩子的入学设置门槛;最后,各级政府应定期对各地区家长进行培训,或开展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讲座,逐渐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条件好的社区可以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来进行相关工作。

(二)教育经费的投入应兼顾公平,照顾弱势群体

《规划纲要》中提出,“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但是政府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避免以往的“锦上添花”,而应是“雪中送炭”,也就是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优先满足有特殊需要的群体,农村幼儿园应是重点扶持的对象。河南省是国家对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之一,获得专项资金5500万元,要保证这项资金的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同时,还要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重视,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确保教育经费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此外,还应对江浙一带的教育进行考察,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尽管河南经济与江浙相差较大,但政府要有长远眼光,教育的投资不会立竿见影,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应着力保证加大教育投资。

(三)加强政府职责,避免民办园与公办园的无序竞争

由前文数据可知,当前,民办园是河南省学前教育事业的主力。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短时间内提高幼儿入园率,离不开民办园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扶持民办园的发展。一方面,政府不仅要负责民办园的注册,批准手续,而且还应对民办园进行相关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对民办园教师职称和待遇问题的管理和落实。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对民办园适当的资金扶持,加大政府与民办园的联系,使民办园产生归属感。可通过减免幼儿园的租金,调整幼儿园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价格等方式来降低民办园的运行成本,从而使民办园降低收费标准,发展成为优质平价,甚至低价的民办园,促进民办园与公办园平等的良性竞争。同时,还应加强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合作,实现某些教育资源共享,只有民办园和公办园共同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河南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政策范文2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学前教育;政策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知识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与教育社会学研究强调人的社会化不同,教育人类学研究强调的是文化传递,包括在群体内文化的代代传递,以及一个群体向另一个群体的跨文化传递;与发展心理学关注人的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不同,教育人类学更关注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人的发展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人类学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广,它所研究的“教育与文化的传递和文化的变迁”问题,就包括作为具有文化传递功能的教育如何进行跨文化研究,明确各种文化的利弊,从而扬优弃劣,选择、保存、传递和创造新的文化,避免个体或群体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由于文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的文化不适应问题,还包括研究每种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据此制定教育政策、设计课程和教育方案等实践层面的问题,等等。[1]

在教育人类学家的眼里,文化具有普遍性,一切入都拥有文化,但文化在每个地区或每个地域都具有独特性;文化具有稳定性,存在内聚力和结构,但文化也在持续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文化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但很少被人意识到。根据这样的理论进行推论,那么人的信仰、理念和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它们在普适意义上的推广和运用都是不合理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一种文化中的信仰、理念和行为也不能被当作一种标准,用以对另一种文化中的信仰、理念和行为进行有意义的评价。

学前教育政策是政府为实施和发展学前教育事业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实施学前教育行动的出发点以及行动的过程和归宿。任何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都反映了政策制定者的政治立场、文化倾向和价值观念。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看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问题,无论是在整个国家的层面,还是在地方层面,都不可能运用一种“去文化”“去背景”思考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这就是说,不能运用惟一的“正确理念”,所谓经由科学论证的“标准”,作为决定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的依据。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看,并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正确理念”和全世界通用的质量标准。不少源于西方学前教育界的质量标准,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崇,但是由于它们源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的是特别的文化信仰,它们不能,也不应该在世界范围内通用。

托宾等人在一项题为“口本学前教育机构中班额的大小以及师幼之间的比例”的研究中发现,在日本学前教育机构中,一个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带领25个甚至更多的4岁幼儿。这在许多美国人的眼中是难以想像的。这个事实挑战了美国学者相信的降低师幼比一定能提高教育质量的信念,以及他们据此所制定的质量标准。根据有些美国人的教育观,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所以一个教师看管的幼儿一多,势必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根据这样的理念,在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中就必然会将减少班级人数,增大师幼之比作为思考的问题。但是在日本,若以这样的标准去作评判,显然是没有什么意义的(Tobin,Davidson,and Wu,1987)[2]。据此可以推断,在制定我国学前教育的有关政策时,如果过多强调通过政策调控降低班级人数,以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也不一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这样的做法更是可笑的。

建构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一直受到不少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推崇,甚至在有些场合下还被独尊为正确的教育理念。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教育家德弗里斯(DeVries,R.)在上海访问期间,运用她独创的“斜坡”在上海的一所幼儿园进行了试验,令她兴奋不已的是,她的材料居然能同时在中国幼儿园的10个幼儿中产生她所期望的效果。而在美国,她的这个材料通常至多同时被用在3~4个幼儿身上。当我们向她提出,如果一个教师同时面对30个幼儿,甚至更多的幼儿,那么她的这些理念、方法和材料还能不能被运用时,她直言不讳地承认那是不可能的。据此可以推断,在制定我国学前教育的有关政策时,如果过多带有建构主义理论的色彩,那么这样的政策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并不一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又如,为了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经营和管理,许多地方都制定了幼儿园装备标准。这些幼儿园装备标准在幼儿园占地面积的大小,房舍的多少、大小,室内设备、器具和材料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幼儿园不达到标准是不能通过验收的,是不能继续举办的。不少地区为了使幼儿园装备标准“一步到位”,都定得相当的高。例如,有的地方甚至规定,一个幼儿园没有9个活动室是不能被评为示范性幼儿园的。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在尚有三分之二的幼儿还没有机会进入包括一年学前班在内的学前教育大门的情况下,这样的学前教育政策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且还会扩大学前教育的不公平。

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只是从属于成人,这种传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变化。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和教育水平电相距甚远,这种状况的改变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迄今为止,我国学校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哲学是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的,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经济状况和教育水准等有着切割不断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文化对共同利益赋予极高的价值,教育以极大的热情关注集体主义精神和共性的培养。这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截然不同。在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若一味以西方文化的价值作为价值定位的依据,会给教育实践带来很多问题。在我国,不同地区制定出适合该地区社会文化的学前教育政策显得特别重要。

例如,在制定幼儿园课程政策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课程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社会文化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培养人的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向。课程以及构成课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在每个社会中都是由社会文化衍生出来的。教育必须达成把儿童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使其继承所在国家的传统文化这样―个基本目标。儿童成长,部分原因在于他不断接受文化价值的灌输,在于他确认的社会符号和观念,并了解社会制度及其功能。教育应该明确地反映社会文化的价值观,而文化的价值则是五花八门的,对一种文化来说是神圣的东西,对另一种文化来说可能是无足轻重的,而对第三种文化来说甚至可能是令人憎厌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社会文化不仅与幼儿园政策制定中涉及的“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有关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幼儿园课程政策中“为什么教”的问题。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看我国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问题,任何学前教育政策都不可脱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脱离我国的具体国情。我们应该借助其他文化中的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但立足点必须是自己的文化。

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看我国学前教育的政策走向和政策制定问题,我们也要着眼于新文化的建立。这就是说,我们要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但不是固守自己文化中与时代不相符合的东西,而是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

早在1990年,一批重文化学、生态学和人类学研究的早期教育专家就聚集在美国田纳西州,召开了以“早期儿童教育质的研究”为题的研讨会。翌年,这些学者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召开了首次以“重新概念化早期儿童教育”(Reconceptualiz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为题的学术会议。此后,以此为题的年会每年召开一次,其学术影响已经逐渐扩展到欧洲、大洋洲和亚洲。从1991年的那次会议起,学者们就开始对下列问题进行研讨:①对发展适宜性课程(DAP)提出了批评,指出这种课程过多地依赖于皮业杰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产物,对社会和文化缺乏敏感性;认为全美早期教育协会的“绿皮书”可能会鼓励人们去发展一种过度依赖于心理学的、以标准化为基础的、充斥着评价的教育实践:②对“准备状态”和“高危状态”提出了疑义,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这些出发点原本不错的概念经常成为贴在儿童身上的标签,而这种标签本身就存在社会不公平的因素:③倡导多元文化,主张通过各种途径,对文化的差异性给予更多的关注,例如建立更为密切的教师―家长关系,发展和运用反偏见课程,等等。④主张从国际的视角重新审视早期儿童教育的一些概念。⑤其他:诸如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对学业失败、单亲家庭、女童问题、少女怀孕、家庭暴力和虐待以及性歧视和待等问题的关注,等等。[3]

托宾等人最近在我国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发现我国政府也正力图通过改革学前教育体系,来培养新一批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劳动力。他写道,“许多美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很高兴在中国的幼儿园中推广建构主义、活动区角、自我表达、方案教学。但作为一个教育人类学者,我担心这些教学法将如何融人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以及在贯彻这些方法时,如何考虑中国社会本土的实际情况。在非洲、拉厂美洲、亚洲,还有许多比土耳其和中国更贫穷的国家,它们愈发无力挺身而出,反对西方所提倡的学前教育模式。许多贫困的国家乐于接受来自北美的帮助,以发展其学前教育系统,但是关键的是它们需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尊重其本土文化的方式来展开变革。”[4]

我们在带有欣赏的眼光向我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介绍西方各种学前教育模式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想到自己的文化,想到我们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增俊选编.教育人类学.海口:海南人民㈩版社,1988

[2]Tobin.J.,Davidson,D.,and Wu,D.(1987).“Class-size and student-teacher ratios in the Japanese preschool,”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31:4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

学前教育政策范文3

世界上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要做这个报告,首先要定义,笔者将某国的学前教育定位于由该国政府主导的、以国家政策支持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其次要归类,具体地说,笔者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学前教育归为若干种类型,虽然每个国家的学前教育都有其独特之处,但是每种类型的学前教育的主要教育理念和实践等都应该是基本趋同的。

从“自相矛盾”到“有所领悟”

大凡世界各国在学前教育实践方面都会呈现两种取向:浪漫取向和现实取向。前者强调以儿童为本,强调儿童自然发展,强调儿童自主、主动的活动,特别是游戏活动,强调儿童快乐以及兴趣和需要的满足;后者强调以社会为本,强调学前教育对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功能,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强调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以往,笔者在做这个报告时多少有点“自相矛盾”。理论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应该是“逻辑的”,不是想当然的,但是由于没能想清楚,理明白,只能“得过且过”。

笔者曾用“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来归类,尽管从文化和人的价值观念上可以大致这样区分,即东方国家理当倾向于现实取向,西方国家理当倾向于浪漫取向。但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现实表明,这样的分类有太多的“例外”。例如,美国政府、墨西哥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是不折不扣的现实取向,而不少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却是浪漫取向的。

笔者也曾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归类,尽管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大致这样区分,即发展中国家理当倾向于现实取向,而发达国家理当倾向于浪漫取向。但是,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现实也表明,这样的分类有不少的“例外”。例如,在最发达国家美国,政府主导的学前教育是不折不扣的现实取向,而有些东方发展中国家的学前教育却是浪漫取向的。

做教师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温故而知新”以及“教学相长”。笔者在多次“自相矛盾”的讲演中经由师生互动和反复思考,在自我否定中终于有所领悟。

笔者突然“有所领悟”的是,如果需要对所有国家作“两分”,那么可以是“高福利国家”和“高竞争国家”,用这种“两分法”可以将几近所有的国家在学前教育方面已经具有的或者本该具有的取向说得明白一点了。尽管绝对的“两分法”依然难以涵盖所有国家学前教育的现实,但是至少能够大致说明每个国家已经具有或者本该具有的相对倾向性。

各国政府制定的政策是一根解决当前该国社会问题的“杠杆”,而不是维护所谓“真理”的策略和方法。政策维护的是执政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有执政能力的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措施也是十分到位的。

“高福利国家”的政府执行的是“均贫富”的国策,通过较高税收、高福利,让每个老百姓“安居乐业”,平静地过日子,不用担心温饱和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高福利国家”的社会运行方式,其益处是能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弊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缺少动力,鼓励的是“懒人”。在“高福利国家”中,有不少是发达国家,其原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各种资源丰富,人口负担不大,这些国家可以真正达成以人为本,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很高,能够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高福利国家”中,也有少数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为老百姓提供“铁饭碗”,吃的是“大锅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结果达成的却是“共同贫困”。

“高竞争国家”的政府执行的是“让部分人富起来”的国策,通过较低的税收和高竞争,让老百姓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能力的展现,获取相应的所得,国家只承担老百姓的温饱以及最基本的教育、医疗,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高竞争国家”的社会运行方式,其益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动力,弊端是社会稳定与和谐存在问题。在“高竞争国家”中,有些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由于激励竞争,能够使生产力发展更具动力;也有些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也激励竞争,为的是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所期望得到的最终结果都是“共同富裕”,但是一定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差异性共同富裕”的阶段。

从这样的“两分”来思考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问题,那么为什么“高福利国家”的政府已经采取或者认为应该采取浪漫取向的教育,“高竞争国家”的政府已经采取或者认为应该采取现实取向的教育就不难理解了。

从这样的“两分”来思考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问题,那么为什么“高福利国家”的教育轻松愉快,强调自主、选择;“高竞争国家”的教育负担较重,减负难以达成,也就不难理解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

学前教育政策导向

当今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除了不可脱离我国的文化外,也不可脱离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现状。

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一项大政策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发展;一条主渠道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一个大原则是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悬殊问题。

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否则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否则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2)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的经济、平等的经济、竞争的经济和开放性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市场机制就是在供求、价格、竞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中发挥节约资源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而竞争是市场活力的灵魂。

为了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实施了“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发展”的政策,培育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使他们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焕发了他们的生机和活力,发挥了他们的经济实力和潜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因此要关注社会正义和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制度上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需要通过“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先富带后富”以及“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悬殊问题”等得以解决。

应该看到,在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之间的差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异等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可能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威胁。

应该看到,在实现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进程中,伴随而至的边缘地区、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及其子女的生存、发展问题,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发展问题,农村留守家庭及其子女的生存、发展问题,包括上述各种人员的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都急需解决。如若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威胁。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应该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发展总目标相一致,即既有益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有利于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前者是激励竞争,后者是各项社会保障向弱势群体倾斜。

国家的社会性质与学前教育

政策的逻辑一致性

虽然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并非只取决于国家的社会性质,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国家的社会性质至少是制定该国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要的、上位的依据之一。在逻辑上,任何与国家的社会性质不一致的学前教育政策,都会损害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政策难以推行,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与做的不一致”或者“教育实践‘异化’教育理念”等状况。

学前教育政策范文4

当下,各级政府正在大力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体现政府的主导责任。政府主导意味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履行政府规划、调控与管理的职能。《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对政府的学前教育投入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如“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然而,我们调研发现,目前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聚焦学前教育投入的不合理表现,分析原因,提出均衡学前教育投入的建议,以促使学前教育投入能够更加公平合理,财政经费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一、学前教育投入的不合理表现学前教育投入是指国家或地区根据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投入。人力投入是指对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管理者、学前教育研究者的投入,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幼儿园教师的投入,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来实现。物力投入是指对幼儿园园舍建筑、设施设备、玩教具的投入。财力投入主要是指经费投入,尤其是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等方面的投入。从当下的政策执行情况看,不仅中央财政不断以各种方式投入学前教育,而且地方财政也在践行着各自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对学前教育投入的承诺。如果说过去发展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那么当下发展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则是如何更合理地分配资金,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益。从《若干意见》颁布后的政策执行情况看,从中央到地方,虽然各地都相对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但存在投入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1.中央财政从引导性投入变成主体性投入发展学前教育,我国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制,即以县(区、市)为单位,由县(区、市)政府负责当地学前教育的规划、投入与发展。《若干意见》明确区分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即“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可见,中央财政的投入重点是中西部的特定地区,如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并非涵盖整个中西部。2011年出台的《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明确说明中央财政的投入重点涉及4大类7个重点项目,并且强调要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投入结构。这4大类项目具体是指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简称“校舍改建类”项目),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举办幼儿园(简称“综合奖补类”项目),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幼师培训类”项目)以及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简称“幼儿资助类”项目)。这4大类项目既规定了投入区域、投入方式、投入类型,也表现出了关注区域差异、软硬件建设兼顾的特点。可见,中央的财政投入不是全包性的,而是项目性、奖励性的。除了中央财政的结构性导向外,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财政投入框架时也应考虑不同项目、不同时间段的经费结构,从而更好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然而,我们在宁夏、陕西、广西等地调研时发现,各级政府共同投入的政策在落实时出现异化。在很多地方,中央财政的引导性投入变成主体性投入,项目性投入变成整体性投入。在西部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虽然省(自治区)的财政比较困难,发展地方学前教育的财力比较薄弱,但其中一些县(区、市)是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严格来说,这些不发达地区的相对发达县(区、市)是不能享受中央财政支持的。可是一些省(自治区)政府为了财政投入平衡,也会为这些相对发达县(区、市)提供投入。同样,东部地区也有相对欠发达的县(区、市),有些地方甚至比西部还要落后,需要中央财政给予扶持,以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可见,地方政府必须明确承担投入责任,实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灵活配置,相互补充,从而均衡社会资源,实现社会公平,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2.园舍建设投入的迫切性掩盖了设施设备与玩教具投入的必要性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全局性的“入园难”问题时,各级政府均把物力投入的重心放在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硬件投入过多集中在幼儿园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园舍建设上,忽略了与园舍建设相配套的设施设备与玩教具等其他硬件的投入,使得有些地方虽然建起了幼儿园,但园内空空,缺少基本的生活设施与教学设备。各级政府在进行幼儿园布局调整与规划时,有必要兼顾园舍建设与设施配套,保证中央政府的扶持资金与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各有不同的用途,相互补充。中央、地方在下拨相关的园舍建设经费时,要适度考虑投入结构的合理性,保证幼儿园不仅能建起来,而且能用起来。

3.重数量投入,轻质量投入〔1〕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解决“入园难”问题,但这不是建设足够数量的幼儿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考虑现有幼儿园与新建幼儿园的质量保障与提升问题。我国当下学前教育主要面临三大困境,即入园难、入园贵、质量低,而这三个问题又纠缠在一起,不断制造出新的问题。要彻底解决这种混乱局面,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建设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幼儿园,而不仅仅是增加幼儿园的数量。正如《若干意见》所示,不但要“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而且强调“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然而,从各级政府的投入结构看,经费较多指向了园舍投入。在各地上报的三年行动计划中,最明显的考核指标也是数量,即三年内地方政府规划建设多少所幼儿园,却很少考虑新建幼儿园所需的师资、环境、设备、师幼比、办园规模等关涉质量保障和提升的要素。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把财政经费完全用于硬件投入,重形式而不重质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问题。

4.家庭投入所占比率过高袁连生、冯晓霞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家庭负担学前教育成本过高,不仅高于大多数国家,而且在我国的各级教育中也是占比率最高的一级。〔2〕《若干意见》虽然提出“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分担比率。目前家庭投入在我国学前教育总投入中所占比率过高,一方面导致“入园贵”,另一方面导致学前教育中出现太多的无序竞争,放大了家长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话语权,削弱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权力。

5.在投入时间上存在比赛心理与补偿心理教育投入原本应该是长久性、持续性的,可是在学前教育领域,我国各级政府的投入长期以来都比较有限,不仅中央财政没有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地方政府的经费也往往只投向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随着《教育规划纲要》与《若干意见》的颁布,学前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幅提高。不过,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时间意识太强,比、赶、超色彩浓烈。有些地方对突然增加的学前教育经费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有效分配与使用,盲目花钱、比赛花钱的现象时有出现。如何避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短视行为,以符合学前教育发展规律的方式运作学前教育经费,是各级政府在新形势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学前教育投入不合理的原因学前教育投入中的诸般不合理问题与整个社会制度的设计有关。以往,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为教育性与福利性,政府只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投入。《若干意见》颁布后,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成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然而,与旧的学前教育属性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尚未被重新设计,与学前教育新属性相配套的新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在学前教育投入上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合理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1.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财政性依赖发展学前教育,我国采取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地方政府是承担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责任的主体。然而,当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并且将财政投入的重心向西部省份、农村项目倾斜时,中央庞大的资金支持使得这些地方的政府无须考虑地方性配套投入,导致中央财政的引导性投入最终演变为主体性投入,助长了这些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财政性依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西部地区为了规避地方性配套投入,故意在项目预算与结算中将项目做大,将地方性投入作为一个虚无的部分加入到项目总预算中,使得中央资金事实上成为项目的唯一资金来源。

2.数字政绩惯性的影响官员们在进行学前教育投入时大多注重资金投入的数字化效应,倾向于选择园舍建设投入、硬件投入等短期即可显现效果的项目。这是因为倘若将财政经费投向软件,如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环境创设等,其效益显现的滞后性很可能会影响到官员的“政绩”。3.政府责任长期缺位与市场化观念的双重冲击在《教育规划纲要》与《若干意见》颁布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基本处于边缘状态,政府财政长期缺位,仅有的财政投入也不公平,导致学前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而政府的缺位又使得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依赖市场。但市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并不以社会正义为目标。学前教育发展的过度市场化使得家庭承担了本应由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分担的教育成本。

三、均衡学前教育投入的建议正如《若干意见》指出的,“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均衡学前教育投入,才能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推动从儿童到家庭到民族的健康发展。

1.五级政府共担投入责任学前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袁连生研究发现,“按我国现行办园水平和财政负担54%的经费来假设,全国适龄幼儿全部进入普惠性幼儿园所需的财政投入约为770亿元,相当于2009年新增预算内教育经费的44%,全部预算内教育经费的6.7%”。〔3〕因此,袁连生认为有必要改革现行学前教育投入体制,中央、省、地(市)三级政府均承担部分学前教育投入责任,实现五级政府共担投入责任。其中,中央政府主要承担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的资助责任和一定比率的公用经费责任,总负担比率不低于预算内学前教育总经费的20%;省级与地(市)级政府共同承担新建和改建幼儿园经费、教师培训经费和一定比率的教职工工资福利经费,负担比率不低于预算内学前教育总经费的30%;县(区、市)、乡镇(街道)政府承担幼儿园建设和改造的土地供应责任、一定比率的教职工工资福利经费和公用经费责任,负担比率不高于预算内学前教育总经费的50%。此外,庞丽娟建议,要从国家层面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所占比率不低于7%的基线标准,同时明确规定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上调基线比率,但不得低于7%的最低标准,以满足民生需求,切实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2.五级政府各司其职,重点有别五级政府共担投入责任,不是五级政府平均分担,而是需要合理设计投入结构,各级政府各司其职,重点有别。合理设计投入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从而更好地协调五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前教育发展。例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因为中央政府对“校舍改建类”项目的投入基本只投向乡镇幼儿园,不投县城幼儿园,导致许多地方出现了乡镇与县城幼儿园倒挂的现象,即乡镇幼儿园的硬件环境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而县城一些缺少中央政府投入地区的幼儿园仍旧破烂不堪。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合理配套地方资金,控制地方资金的投入方向,以保证区域内的均衡与协调,避免区域内出现新的不均衡。目前,江苏省提出“省级统筹,县乡共建”,泰州市提出“以县为主,县乡共建”,苏州市提出“以县为主,城乡一体”,赣榆县提出“城乡一体”等方针,这些对学前教育投入结构的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使各级政府的投入更趋合理。

3.建设投入均衡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非常明显,东、中、西部发展学前教育的实力差异悬殊。《若干意见》规定,“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可以说,各地的学前教育投入主要依赖县(区、市)一级政府,而由于县(区、市)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存在很大差异,最终会影响学前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质量,导致教育不公平。鉴于我国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客观存在的差异,建议在实行五级政府共同分担学前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建设投入均衡机制,建立从中央、省、市到县(区、市)、乡镇的转移支付制度。〔4〕在主张各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至少要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7%的同时,庞丽娟还建议,在制订国家生均公用经费基线标准的基础上,要确定各地应承担的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以及各地财力能承担的生均公用经费,将经费缺口作为转移支付额度确定的标准,以便建立和实施中央、省级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投入均衡机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旨在通过政策的力量扭转并化解区域间先天的不平衡,为儿童创造起点公平的受教育环境,使所有儿童能享有相对同等水平的学前教育投入,接受同等品质的学前教育服务,从根本上保障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政策范文5

论文关键词:场域,前言课,策略

新课程教学改革给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如:充分运用案例来呈现理论知识,使课程的学习趋于生活化、现实化;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等。然而,要在教学中顺利实现这些变化并非易事,特别是对高一新生来说尤其困难。

一、场域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政治学科本身而言,初、高中两个阶段差别较大。首先,从教材来讲,与初中的社会学科相比,高中政治教材不但是独立编制、自成体系的,而且在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其次,从考试方式来讲,与高中闭卷考试不同,初中阶段期中、期末考试直至中考,社会学科都是开卷考试的,这直接导致“学校忽视、家长轻视、学生无视”等现象的出现,进而割裂初、高中政治课学习的有效衔接;最后,从教学目标来讲,初中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高中教学则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鉴于上述问题,随着教育场域的变化(即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网络,本文主要指初中学习环境和网络向高中学习环境和网络的转变。),如何上好高中政治前言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高中政治课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等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场域变迁后的前言课现状

对于高中政治前言课,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究其原因大多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其一,没什么可说的,内容、具体的学习方法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其二,内容不怎么重要,几乎没什么考点,讲不讲无所谓;其三,课时较紧,把宝贵的教学时间花在“前言”上,不划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学生还在向教师询问高中政治考试是不是还是开卷考试?课本内容是不是背背就行了?单从这一方面来讲,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认识就存在偏差和误解,学习方法仍固守在原有的思维印记中。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课的处女之行,上好政治前言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究竟前言课该怎么上?笔者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把前言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展现。

三、场域变迁后的前言课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驱力,也是推动学生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措施一:在高一《经济常识》前言课中,笔者出示了“缘聚政治课”的课题,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这一课题所吸引。因为这样的课题容易从情感上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产生心理上的互动效应。接下来让学生对于今后政治课的期待畅所欲言,并对老师的教学提出设想,从而更好的加深师生交流,从感性上提高了学生对于新老师、新课堂的期待和兴趣,使今后的教学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措施二: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来自对新奇事物的追求。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寓教于乐,更能在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乐趣。我以“在暑假生活中你都了解了哪些时政?最感兴趣的国内外大事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开场白,引起同学们一片热议;我接下来提出要求:首先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两分钟,写下来;然后形成四人讨论小组,相互交流,共同商定一个主题;最后确定一位代表发言,班级分享和评价。在该互动活动中,独立思考是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避免学生的依赖性。组内交流,共商主题,就是防止在“所谓”的讨论中漫无目的的“闲聊”,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是在共同解决一个问题”。除此之外,也给学生一个先期导向,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高中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班级对小组的评价。这一过程解决了课堂秩序和课堂讨论、有效学习和过程功能的矛盾,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措施三:结合各小组的发言,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行了变化,将备课过程中准备的一些假期中国内外发生的时政新闻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其中涉及内容广泛,图文并茂,既有经济现象,也有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进一步追问:“在上述现象中,哪些属于经济现象?”此时学生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分辨经济现象中,兴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

这一过程教师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学生的时间和能力。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养成关注时政,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基础。

(二)、理解内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这节课在知识点上,要完成“经济”这一抽象概念及经济知识重要性的教学。特别是“经济”概念,它就是一条知识脉络,贯穿《经济生活》的四个单元。如何突破?

措施一:如何识别经济现象呢?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回答:“与钱有关的现象。”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下发《家庭经济生活问卷调查表》,通过实际问题的真实体验得出,我们的经济生活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框的学习内容上,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钱能干什么?”,“钱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干什么?”,“如何花钱?”,“如何挣钱?”,“如何管钱?”。这些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关系密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纷纷给出了意见,在此及时回归教材,让学生结合教材当中对于经济概念的解释,从具体到抽象,达到明理的效果,课堂生成较为自然。接着,让学生运用这一概念,去理解分辨哪些时政新闻属于经济现象,又从抽象到具体,这样一个演绎过程,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又还原到现实生活中,真正让其感受到学习高中政治课的有用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措施二:讲述本地现实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经济故事:被人们喻为“江南鸡王”、“老板的加工厂”——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的品牌发展历程。短短的十年来,已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多个城市开设“不老神鸡”连锁店,有专卖店600多家,不老神造就了28个百万富翁,实现6000多人的就业。是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也是一家全国性的连锁经营企业。让学生从身边的故事中体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知识,经济知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帮助,而且让学生感受经济知识有用、不难,有研究价值,初步感知这一经济现象背后蕴藏的经济知识,从而产生以经济专业的视角思考经济问题的需求,为学生今后主动学习《经济生活》打好基础。至此,学习《经济常识》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比教师单纯讲述该课程的重要性效果明显。

(三)、掌握方法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复杂情感的人,前言课所要实现的目标不但要焕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要培养学生对经济知识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经济现象的理性思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对社会经济现象有全面的、深刻的认识的情感需求,通过讲述不老神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以及公民更多的社会责任,并将其转化为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

前言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对高中《经济知识》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有所了解,从而实现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的转变。因此在教学过程就学习方法适时导入。向学生提出以下建议:(1)课前预习,完成教材知识的梳理。(2)课堂上积极思考,提出困惑,发表观点,参与小组活动。(3)关心时政,理论联系实际,能为教学提供很好的材料。其实,这里不仅是为学习《经济常识》导入方法,也是为整个高中阶段政治课的学习导入了方法。

一节课要完成以上目标,必须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太多的教学信息资料,但必须典型,因此教学资料的选择很重要,这是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引导思考,现成探究的最主要的前提。不需要有很多的课堂问题,但应该有一组逻辑性较强的启发性问题,既能节约时间,又有很强的针对性。

高中政治《经济常识》前言课,从学科教学来说,是整个高中阶段政治课的第一课,言的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言的能否感受到学习的意义,言的能否引导教学的行为,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政治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愿我们一起开好头,上出前言课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葛步红.上好《思想政治》的前言课.思想政治课教学[J].2006(08).

学前教育政策范文6

【关键词】古筝教学;问题对策;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8-01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盛行于甘陕一带。在筝字前面加上古字,彰显古筝的历史悠久,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底蕴。因其音色优美、形式高雅、容易入门,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除艺术院校的专业授课外,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关于古筝方面的教学与培训。古筝的教学与普及不仅能提高学习者的自身修养,更能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古筝不断被传扬的同时,但教学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古筝的发展。

一、古筝教学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修养有待提高

很多教师在古筝教学上忽视了古筝的文化教育。按照一些教材直接生硬地进行理论教学,没有在学生接触古筝初期给予音乐熏陶及兴趣引导,致使很多学生没有感受到古筝的美妙与感染力,更没有感受到古筝的历史文化。音乐本身注重的是自身修为,古筝更是如此,不把握好学生的心理与性格特点,不控制好教学进度与传授方法,是目前学生弹奏无美感的主要根源。

(二)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一直以来,教育教学创新还是没能摆脱教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授课方式。这种没有创新与互动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点;也致使教师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只是掌握了课堂上的理论与部分实践。因为缺乏自主性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按部就班,不能掌握古筝真正的文化内涵;也导致了学生之间沟通少,配合少,不能很好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和集体演奏。

二、提高古筝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为

古筝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古筝技能教学的培养外,还要传授古筝的历史背景及古筝音乐的民族差异性。从一些优秀的古筝作品里发掘文化底蕴、故事背景、人文及情感。在教育技能之外,让学生用心体会古筝的历史、文化与意境,把古筝这门具有文化艺术的乐器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如果不深刻理解古筝的各个风格流派,以及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人文特点的古筝曲风,那么就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在民族乐器上的情感文化储备,就不能开扩自身在古筝音乐上的视野。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学过程中的弹奏手法,弹奏的情感表现,都是对学生的潜意识教学,让每一次教学弹奏都能使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对乐的享受。加强培养学生的在古筝技艺之外的附加文化技能,能更好的促进学生集百家所长,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从而能使学生了解古筝乐器所展现的真正美感。

(二)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对一的古筝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古筝学习需求的多样化,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学生学习的需求,增加课程内容的多样化,除了以往的理论加练习,应加入一些名曲鉴赏与解析、弹奏难点讨论、个人弹奏展示等互动课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互动性。在授课形式上也应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在学习中分析问题和查找不足。把课堂氛围由一教一学转变为互动学习,营造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热情课堂,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从兴趣点出发进入更为广泛的学习领域。还应定期让学生提交一些自己对古筝学习的心得,并在难点上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还可以分组进行一些课题研究,自选古筝曲风流派。此外,教师要积极举办有激励性的团队比赛,使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最后,教师还应该要修学生在古筝基础技巧和弹奏的表现艺术形式上要多练习多实践,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转变古筝教学模式,建设有利的教学基础条件,如教师自身修为的提高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都有利于古筝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古筝教学中教师素养良莠不齐,学生兴趣点薄弱,基本功不扎实,集体协作演奏能力不强,古筝实践教学相对较少等问题不容置疑地制约了古筝文化传播的快速发展,但只要古筝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积极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不断完善完成教学目标,一定能把古筝这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播的更广更远。古筝教学的提高,必将让更多人了解古筝文化及其历史文化,这有助于促进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提升学习者的自身修养,创造和谐音乐氛围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