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年级语文下期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期总结范文1
本人承担了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在这一学年中,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本人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成绩良好,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总之,通过一学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年级语文下期总结范文2
光阴如梭,一个学期的时间又在指缝间过去了。本人分管工作在区教育局、集团、中心校、校长室的正确领导、指导下较为完整的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就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一)依法办学方面
在开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就依法文明执教培训做宣讲工作,确保每位教师心中都有依法执教、文明执教的意识,并与全体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从制度上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正式行课期间做到每日巡堂,每日记录,发现存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当即纠正并做好记录,课后约谈指出错误,并在月考核中体现,这样防微杜渐,将可能的苗头扑灭在开头,因此在一学期结束无因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引起的恶劣负面影响事件。
(二)组织建设方面
1.学期初,在教务赵副校长的统筹指导下,将本部门组织机构并对照目标体系进行架构图和人员分工研讨,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建立起来。同时,将各项资料建设能够按照样本稿制作标签和目录,资料内容归类基本符合目标体系,并在后期工作开展中逐渐将资料装档存盒顺利迎接集团和中心校督导检查,得到较好的评价。
(三)团队形象和能力建设方面
1.能按照教务工作计划,顺利、扎实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有序的组织开展教学工作。期初参与确定教研组及组长名单,参与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带领各教研组长学习“教师过程性目标考核方案”并提出本期教学要求和目标;并在参与召开全体教师再次培训学习教师过程性目标考核办法,提出本期教学常规新要求;参与对教师进行依法执教培训、课堂教学安全规范培训并对全体教师签订教学安全责任书等。
2.教师学习方面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外出学习走出去,主动参加区或市上组织的教研、会议、活动、培训等。我们都会积极组织、鼓励老师参加,并把学到的知识带回校,通过教研活动影响他人,促进共同进步我校教师外出学习达110次左右。此外,本期我校积极联系区名师工作室,多次与之邀约。10月16日,我校成功举办了刘汉斌、陈道富、罗朝英名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我校教师和工作室成员教师同课异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初中数学、物理和英语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听过三位专家的点评及讲座,老师们备受启发;10月28日,我校邀请庄晓兰名师工作室进校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讨课,在场的小学语文教师能近距离解决名师,聆听名师的经验分享后纷纷谈到自己大受裨益。11月7日,我校成功举办曾燕丽名师工作室送教初中语文及教学研讨活动。同月,我校也邀请张永红名师到校对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进行现场指导。12月16日,区研培中心范建成主任带队蚕丛路小学教研团队向我们展示了“2+n”的研学课堂。以上,本期共计邀请七位名师指导我校教学教研工作,也给以后的指导工作搭建了桥梁;二是校本培训及教研,即开学初的常规教学系统培训。另外各教研组的每周教研活动,我们仍按照各组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的教研活动。并且我也多次参加分管年级教研组教研活动,参与到他们的教研活动中,如参与了小学数学组三年级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搭配中的学问》,同时该活动同时与区范建成名师工作室送教相结合,先教研形成上课稿并进班上课,同时与名师送教的课堂相对比研讨,寻找自己课堂的不足之处,这样极大的促进教师成长,教研实效分量,更加利于教师教学技能专业发展。另外,参与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课题《以研促教,以教导学,学方法悟思想》,其中该次教研活动同时作为全区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展示竞赛课题,并在十一月中旬全区现场竞评中获得二等奖。
(四)教务处常规管理方面
1.本学期教材征订合理,发放及时。期初做好书籍搬运、发放和学生作业本发放工作,本学期没有出现教材不足现象。完成期末暑假生活发放工作,循环教材如国学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书等物品归还工作。同时顺利完成下学期教学用书征订工作,确保下期教材到位准确及时。
2.本期初就集团的各工种人员工作目标考核进行培训学习,并修订我校教师、教研组长和功能室负责人过程性目标考核细则,做到学月考核工作严肃、认真,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公平、公正。教务处不仅平时抽查、月查教学业务,由此,促进了全校教学工作踏实、有序、高效的开展。
3.每月与教研组长协同验收教师每月教学业务,对存在的问题当面进行交流指导,督促及时整改。通过教学常规业务考核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本期新入职的三年级英语李瑶、何雪梅,在教师队伍中可圈可点,他们取得的业绩以及敬业也让人交口称赞。
(五)三制执行方面
1.本期除有自身毕业班教学任务和分管二三年级教学外,还担负着教育局涉及教务方面的数据统计和报送工作,如教育信息化统计、基础事业数据统计、艺体数据填报、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管理填报、危化品平台管理、校园足球数据填报、基础教育发展专项调查填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等工作。另外,区政府教育督导的常规工作、语言文字工作组资料整理等工作,并在前两年授予我校年度完成教育工作目标年度先进单位。本期12月初,我校再次迎接区教育局对我校进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以及学校创新创优项目申报实地验收检查工作,得到检查组专家较好评价。同时,教务处能较好完成上级文件或指示的上传下达,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顺利接受了中心校和集团本期督导检查。
(六)过程监管方面
1.期初,参照上期各年级各学科教师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初步拟定本期教师教学工作目标、并协同与颜主任确定本期教学工作目标,老师们将目标分解给学生。在常规教学工作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工作,通过月考、半期考阶段性验收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和帮扶策略,为期末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每次考试后,组织分管年级教师进行分析,研讨下一步教学工作措施,并且重点跟进薄弱学科和薄弱教师课堂、业务进行帮扶、指导。
2.按照月考和期中成绩摸排出特异体质及智障生统计,并在后期目标验收时考虑这部分学生实情。开展教师青蓝工程计划,通过对有教学经验和成绩的老师对我校刚入职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促进新教师尽快适应我校常规教学要求,并对其教学进行指导。学期中后期开展教师间精准扶困计划,通过对教学结对扶困,指导其教学成绩低于年级水平的教师迎头赶上,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
(七)教学业务管理方面
1.各项教学常规工作能扎实开展。期初对分管年级每位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认真审核,期末每周认真验收周复习工作计划。每天通过巡视课堂,跟进和督促任课教师认真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通过推门听课,对课改进行督促和指导。本期张利、王敏、李瑶、李娟老师在课堂研究和新课堂尝试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课堂比较活跃,逐步走出传统的师本教学模式。梁芸、毛娟、刘瑄等几位老师也积极思考,课堂开始“活”了起来。生本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在教师课堂呈现。
2.从分管二三年级教学成绩来看,在优秀率和综合指数与同期相比分析来看整体是有所上升,尤其是在二年级语文、数学学科上。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本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务工作仍有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和加强。
1.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本期教师在教学成绩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或教师队伍的汰换一直处于被动,加之下期产休返岗教师更加导致教师富余。
2.管理上层级考核、层级管理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监管有缺位的现象。
3.对于课程体系建设上思考不足,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缺乏一套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
4.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处理身兼的工作,时常顾得了这头忘了那头。对于办公室工作有许多不足地方需要加强学习。
三、改进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根据上述问题与不足,把相关工作列入下期工作计划中,且踏实开展工作,多进行反思和改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困惑的问题及时请教上级,以寻求有力的指导。
1.对于教师的指导除教务处的常规指导帮扶,我们应更多的主动参与区上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回校后多与组内教师交流反馈形成心得分享或形成一次展示汇报课;同时强化组内教研的同课异构,取长补短的互相提升教学能力;并在下期开展各教研组活动展示竞评,通过活动推动组内教师整体能力提升。
2.加强教师质量目标意识,落实岗位责任意识的培训。任教一个班学科便要始终以抓质量达成目标为出发点,每次单元考、月考、半期考始终要与目标相比较。寻找到差距,并在平时舍得付出。故要求我们教务人员要跟进监督教师帮扶学生学习情况如作业批改订正情况等。同时,在本期思考下期教师课程安排时,能将工作拖沓,教学质量始终提不起来的老师将其调岗安排到南校或北校,并能将工作积极,教学质量出色的老师协调到相应年级,以此办法带动各年级的学科发展。
二年级语文下期总结范文3
【关键词】五个对接 电子 课程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教改尝试,这里笔者将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以下简称电子专业)在课程改革中的尝试和实际做法作简要介绍,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找准专业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确立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我们在2011年下期组织了电子专业专业课教师开展了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调研了海尔、格力、TCL 、四川凯越光电、柏狮光电以及当地多家家电维修店、四川职业学院、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16家大中型企业和单位。调查涉及电子电器制造、产业和维修、销售等领域。调查的对象有一线员工、毕业学生、班组长、车间主任、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长、企业老总等,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深入企业考察、与负责人和员工交谈等形式,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中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企业对中职学生的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及中职生今后的升迁途径,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确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确定学科课程标准提提供了重要依据。我们通过对调查情况详细分析,并经过分类、归纳、总结,形成了电子专业的市场调研报告,确立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电子电器生产、销售和维修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安全意识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产品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从事电子电器产品装配、检验、调试、维修能力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通过调研,专业培养目标更加切合中职学生实际、企业需求,更能体现人才成长的需要。
2.改革课程结构 创新育人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结构需求,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构建了"232"课程体系。即: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两条腿走路即"2";课程结构分为三类: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企业实习课,并开设三个专门化方向"3";课程内容实现与双证书对接,即"2"。
我们将本专业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型:
一类为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礼仪等,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类为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采用基础平台加专业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开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单片机技术应用等基础平台课。开设三个专业门化方向,即:电子产品装配方向、家电维修方向和维修电工方向。专业技能课着重培养学生从事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转岗的能力。
第三类为企业实习课。我们将教育部规定的顶岗实习一年分散到各学期:第一学期军训一周、企业见习一周,着重培养学生国防意识、爱国爱党爱军队的思想品质、训练学生遵章守纪、一切行动听指挥、适应集体生活,增强对企业感性认识,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主要利用寒暑假),学生到企业参加四个月企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体会挣钱艰辛,通过实习还可挣回近三年学费,并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学生分别到企业专业对口实习两周,熟悉企业、熟悉工作岗位、增强专业技能;第六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学期,强化技能、实现学生到技术工人身份的转换,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三年中,各专业三类课程比例大体相当,文化基础课1154学时,专业技能课1220学时,实习课累计1320学时,各约占三分之一。调整后的课程结构既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三年,其中在企业顶岗实习累计一年的要求,也更加符合中职生从学生向技术工人转换的成长特点。
3.按企业要求设置课程,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学校与广东大东俊通、重庆海尔集团、格力电器、富士机电、四川凯越光电等多家企业和区域多家家电维修店签定了校企合作、定单培训协议。我们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联办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企业定期接受实习学生;学校聘请工程师、技术员到校上课等。比如,去年春节以来,我校与海尔集团联合招收了四个"海尔班"共计200余人。我们按海尔集团的要求,调整了课程结构,融入了海尔文化、加强了维修电工、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的学习等内容;学校聘请了海尔集团的工程师陈元等4人作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兼职教师;海尔集团从一年级开始每期安排企业工程师到校上课,并将根据教学进度,向学校提供海尔冰箱、空调、热水器等生产器件作为电子专业学生校内实习的实训设备设施和器材;还为联办班学生设置了奖学金。学校还多次组织召开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积极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工程师对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面建议和意见。去年4月份以来学校先后安排了10春、10秋电子班70余名学生到重庆海尔集团顶岗实习。在去年春节和今年暑假,学校安排了10秋、11春、11秋和三个年级的学生到大东俊通电子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短期实习,实习学生实习结束后再全部回校学习,挣回实习工资平均达8000余元。
4.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习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以往的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科性质浓厚,理论、实践分割严重。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对传统学科课程进修了整合,将理论实践融为一体。我们将电子专业原来四门基础课课程《电工技术基础》、《电工技能》、《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能》整合为两门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将《电子测量》、《材料与元件》、《电子产品结构工艺》三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了进一步适应中职生学习特点,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我们从去年12月开始,组织教师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等,这些课程打破传统的陈述式性质的教材体系,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系统性轻应用性等缺点,按"做中学、做中教"的指导思想,先实践、后理论和先感性后理性的认知规律来组合教学内容,并将实践课融合到各章各节中,同时还配备了大量实物图片、教学课件、仿真软件等来加强直观性教学。目前,这些教材分别由高教社和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真实生产环境,我们以工作过程导向,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编写了技能实训项目教材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维修电工》、《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等。还在全校推行项目教学法:学生每完成一个实训项目,都将制作一件可以看得见的产品或作品。这样,教学环境更加贴近真实生产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职业素养。
5.改革课程内容,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标准的衔接
为了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我们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并改革专业各学科课程内容。为了让学生既能获得毕业证,又能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我们在课程上加强了与职业工种的对接: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维修电工》对接维修电工初、中级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CAD》、《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对接无线电装接工初、中级;《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设备原理与维修》对接家用电器维修工及制冷设备维修工初、中级。这样,电子专业学生就可以考取无线电装接工、维修电工、家用电器维修工或制冷设备维修工等工种等初、中级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参照各工种应知应会标准确定科长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们按照初级工、中级工的应知应会标准开展教学,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二年级开始,我们每期开展一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这样至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均可考取1-2各工种的技能等级证书,专业双证制比例达97%以上。我校电子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关系如下:
6.探索中高职衔接机制,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以前的中职教育,过分强调就业教育,把中职教育办成了终极教育,导致学生无希望、没追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也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为了打通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我们一方面提出了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把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的四学期调整为五学期,第六学期一部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部分留下继续学习参加高职对口单招考试或对口升学考试;另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了高职对口升学课程。比如,电子专业开设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单片机及应用》是目前四川省高职对口升学必考内容。第三是积极探索中高职的衔接机制,今年我们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建立了中高职衔接试点班:与高职教师一起研究研究了试点班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确定了哪些知识技能在中职阶段上,哪些知识技能在高职上;还与高职学校的老师一起编写中高职衔接课程大纲和衔接教材;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期上报高职院校;按计划定期聘请高职院校教师到学校上课等。目前,电子专业学生基本形成了就业班、对口升学班、中高职衔接试点班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
近两年的课程改革带来了丰硕成果。2012年电子近200多学生毕业,其中升学本科院校22人、职业技术学院45人,其余学生全部推荐到大、中型企业工作,一次就业率大95%以上,对口就业达70%。2013年参加全市中职生技能竞赛,学校获团体一等奖;电子专业被省教厅推荐代表四川参加全国中职生电器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技能竞赛。通过行的课程改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材易懂、易学,学风、教风空前浓厚,也有力推动了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