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个人工作展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个人工作展望范文1
关键词:教学管理;隐性课程;育人模式;意义
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育人职能的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隐性课程这一理念逐渐被教育者们所认同。无数知名院校的成功经验表明,名校培养出的人才之所以备受认可,其过硬的专业教学水平自然无可非议,而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底蕴对大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更是在学生今后的生涯中留下了长久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为此,多数普通高校在大力投入改造物质环境、引进高级人才师资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致力于校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打造院校自身的品牌特色。
一、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现状及潜在的教育资源
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建设常用于价值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三个方面,体现在具体实践中即从物质、行为、制度、观念四个层面入手。具体表现为:通过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通过代表性装饰物的设置(如名人塑像、名家名言、校徽校训等),激励学生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和自我认同感;通过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校园风气等。以上几个方面的隐性课程建设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在形成校园文化、树立品牌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对教学管理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却较少尝试,学生被隔离于日常教学管理之外,很多方面亟待提高。
1.学生参与日常教学管理程度过低,对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存在误解。目前全体学生能够参与的教学管理活动仅局限于部分教学评价活动,参与面过窄。能够接触到日常教学管理的同学主要限于少数学生干部。而学生干部的参与更多的是在教学管理人员指挥下承担事务性、联络性工作,同样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2.缺乏相应的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激励机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主要体现在“团委”及“学生工作办公室”,其管理内容多侧重学生的课余活动及社会实践,与课业本身相关度不高。由于学校的扶持以及专任辅导员教师的管理,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管理已经趋于完善,而且学生的活动表现在其期末的“综合测评”中还占有很大比重,在学生中的认可度很高。而相对应的,学生对教学管理却知之甚少。同时,由于教学管理没有系统的奖励机制,协助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学多属于临时性、义务性活动,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无法长期维持。
3.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隐性课程因素难以衡量。由于隐性课程本身的特点,通过日常教学管理进行的育人工作其结果难以量化,作为非智力因素的学生道德品质、自我管理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培养需要长期逐步地提高,教育结果无法立竿见影。而形成学院严谨治学的良好风气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二、开发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隐性课程的理论意义
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因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所以肩负着监督保障教学水平的重任,长久以来给人以泾渭分明、严肃刻板的印象,部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上行下效”这一层面。然而,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作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对这一隐性课程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生个性化的现实,需要高等学校教育育人途径更加广泛。学校所充当的角色正在逐渐从大学和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参与管理的引导者。在这种角色过渡中,如何能够使大学更好地适应和发展,关键在于学校能否真正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当与知识能力培养并重。从日常教学管理这些细微处着手开发隐性课程,是扩充育人途径的有效尝试。
2.通过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发教学管理中的教育资源,寻找教学管理融入大学教育之中的有效途径。随着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的日益丰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内容也日益繁复庞杂。教学管理工作在服务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却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当前的日常教学管理仍停留在“上行下效”的被动层面,教学办的管理模式仍然以传达学校管理精神,监督教师、学生实施为主,教学秘书仅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教师、学生多为被动服从。这使得很多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于机械、被动,教学办公室也成了刻板的职能机构以及单一的服务部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所蕴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将刻板的教学管理发展为人性化培养人才的辅助手段势在必行。当前诸多研究表明,吸引全体师生参与,吸收教育者、受教育者几方面的意见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是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融入隐性课程研究,是为教学管理寻求发展的积极尝试,会对今后的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帮助。
3.将隐性课程理论结合日常教学管理实践,探索隐性课程实施的途径。隐性课程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个人气质、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是高校培养人才所不可缺失的一环,是一所大学的个性名片。然而,也由于其实施过程和手段的不可量化和随意性,使其在大学教育中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目前,在隐性课程方面普遍受到认可的多为知名高校,其在大众眼中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名校风范”,其表现不仅仅在学校的氛围、教学环境以及严谨治学的风气、规范管理的作风上,同时也表现在每一位从名校毕业的学子身上。
三、建设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隐性课程的实践意义
1.从学院管理层面看,打造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隐性课程,是促进学风建设、形成学院特色的良好途径。纵观国内外知名大学,通常具备良好的校园风气,其校风的个性化也成为了大学给人的最直观的印象。从院校本身教学管理实践来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专业建设往往通过全方位的课程调研,修改完善本科生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逐步个性化,为发掘学生潜能、培养研究方向、发挥个人特长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但积极健康的学风建不仅要靠教学内容,还要靠学院的制度管理、学习氛围以及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来营造。将日常教学管理发展为教育学生的隐性课程,使学院教学管理与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共同获得提高,是打造学院品牌特色的一大有效途径。
2.从教学管理本身看,师生共同探索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隐性课程,可以促进师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使教学管理人性化。多年来,由于教学管理的特殊性质――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工作标准,监督并协助教学活动中的过程及结果,使教学管理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严肃而刻板的。师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遵守的位置,对日常教学管理缺乏了解和认识。从全面培养学生、促进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科学、理性地研发日常教学管理中蕴含的隐性课程,一方面,可以使教学管理更加人性化。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参与教学规章的制定和实施,使教学管理更加了解师生的切实需求,从育人的角度为教学服务,发挥日常教学管理的育人功效。教师、管理人员也可以了解学生之所以犯错所存在的常见误区,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管理的工作方式,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之间的互相理解,也便于发挥教学管理的育人作用,使教师、学生了解教学管理中蕴含的深层含义,理解制度规范的制定与实施的困难,促进学生了解教学管理意图,体谅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不易。
大学生个人工作展望范文2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今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与课程教学、专业教育相结合。计算思维作为充满创新思想的思维方式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遵循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理论,采用问题导向、课题研讨的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从而使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落在实处。
关键词:
计算思维;教学模式;创新教育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国家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驱动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而这二者的根源又来源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核心能力的未来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必须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1]。目前,“创新”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中心话题,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人,以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要,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现代教育思维的主要方式。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同时,总理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应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十以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从课程打造、基地建设、经费扶持、组织机构、赛事开展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各方面都得到大力支持,也取得积极进展。但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脱节,简单地认为只要开出创新创业课程就代表着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割裂开来,不能起到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课程教育,以专业知识支撑创新创业活动的目的,也使得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支离破碎、陈旧落后,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置于低水准、知识技术含量低的层面,背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可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高校的责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之中则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方略和必然途径。
二、思维与计算思维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程,自开设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并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诸多新概念、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社会对专业人才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不得不处于一直不断的调整中;另一方面,各地区中小学对各种信息技术类课程的不同程度开展使得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差异性越来越突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对学生的差异性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取舍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技术?这些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我国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主要将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等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其演变分为3个阶段:普及计算机文化、培养专业应用能力以及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原来的以传授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学观念已不适应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思维素养的教学改革理念应运而生。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又称构造思维,是指从具体的算法设计规范入手,通过算法过程的构造与实施来解决给定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计算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起源来自我们人脑内部的“运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运算”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实现其许多功能,这时,计算机本身作为一种代表先进技术的生产工具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思维,正如计算机科学家、1972年图灵奖得主艾兹格•迪杰斯特拉(Edsger Dijkstra)所言“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人们依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将客观世界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分类(部分),其分类的结果便组成了学科;而学科又可以分为更细小的部分(要素),人们在掌握这些学科的时候,必须掌握组成学科的每一要素,将这些要素积累起来,便掌握了学科,进而掌握了客观世界。并指出,道德的要素是“母爱”、体育的要素是“关节”、语文的要素是“语音与词”、测量学的要素是“直线”、算术的要素是“1”。我们顺而推之,计算(学科)的要素是“0”和“1”,其核心思想是将自然世界的各类运算问题通过人类思维理性(计算思维)并借助计算机设备(包括人工智能)实现简约化、高效率、精确化的处理。可以这样说,计算思维是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其产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知识、技术和产品的过程,充满着创新和创造。正如陈国良院士指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无论哪个学科,具有突出的计算思维能力都将成为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素质。高校应该旗帜鲜明地把培养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高级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而言,将计算思维作为其核心要素贯穿于课程教学改革当中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这一点呢?一是要创新教学理念,二是要创新教学模式。
三、在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推进创新教育的方略
通俗地说,计算思维是指人们基于计算的方式来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心理活动,包括思维的习惯、方法、模式等,主要包括简约性、开放性、互动性、精确性等思维特征。计算思维的教学是指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算法对计算素材进行具体化的构思,开展计算、通信、协作、记忆、自动化、评估和设计等一系列的求解过程。
(一)创新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是传承、创造知识与技术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部门,教育者本身应该首先具有创新的教育理念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在教学层面应包括:
1.创新性人格的塑造。创新性人格特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它体现为好奇心、主动性、求异性、觉察力强以及自信等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采取“问题导向”“个别指导”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考察、多途径探讨,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又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问题求解”软件,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和创新能力。
2.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兴趣是求知的起点,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总是在一定情景中发生的,并在他们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满足时,学习兴趣才能进入最佳状态。教学中适当地采用“教学游戏”“模拟训练”或“虚拟实验室”等模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并取得成功,同时学生的成功也将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实际上,就是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最奔放、活跃,也最容易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自主和协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形式和方法。例如,网上协同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
(二)激发问题意识的探究式教学
创新始于疑问,疑问是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大学学习,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更容易让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分析,并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欲望。在计算思维课程的探究式教学中,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上,在课堂讲授中,一般以问题为逻辑起点,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所要学习的对象。如,在导论课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计算思维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它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样一门课?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带着疑惑去阅读教材、查找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大、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这样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吸取者和创造者(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的答案更为个性化和更具创造性);学生同时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设问与释问过程中萌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基于问题意识的探究教学,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要善于提问。好的问题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这是吸引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的第一道关口。那么,什么是好的问题呢?好的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而非已成定论和体系的知识或理论;这类问题是开放的、建设性的,存在不可知的部分,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界定、假设、推断、验证,最后得出学生个人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观点。可见,问题的优劣决定着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的高低。
2.要求学生基于问题进行学习。首先是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要预习,针对问题开展大量的文献阅读,了解问题的前置性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要求学生深入探究,找到问题相关知识的联系,全面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问题求解的最优化。带着问题的驱动式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并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学习责任,无疑是一种有效学习。
3.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基于问题意识的探索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讲授者、信息的传授者变为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和得出科学结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问题解决的线索和提示,并能够对学生得出的结论或观点给予正确评价。
(三)培育探索精神的研讨式教学
奇克润(Chickring,A.W.)等人在《好的本科教育中的七个原则》中提到“学习不是一种旁观者的游戏。如果学生仅仅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记住事先包装好的知识,然后吐出答案,那是不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他们必须讨论所学的东西,动笔写出来,把它与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并且把它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学生必须让所学的东西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设计为每上两个单元的讲授课就安排基于1个知识单元的研讨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善于表达,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做你想要的PPT”的研讨课题,其教学目标是考核学生对PPT的“基本操作、主题设置、背景音乐、模板设置、定义模板、定义风格,自定义动画”等技能与技巧,由于每个人的想法和操作风格不同,最终做出的作品可能会形态各异,但都达到了训练学生掌握PPT制作的目的。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都不可忽视,否则达不到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研讨课题,课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具有兴趣性、挑战性;要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营造和谐宽松的讨论气氛,配套的技术与设备支持、灵活自由的教学空间布局。作为学生,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资料搜集、文献阅读、制作作品;要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包括作品展示、问题讨论、分享讨论结果、总结评价等。可见,研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养成问题意识,培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成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作者:秦福利 唐培和 李兴琼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EB/OL].[2015-06-24].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
大学生个人工作展望范文3
春风送暖,大地生辉。在这个万象更新的季节,我们今天汇聚在美丽的哈尔滨,隆重举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基地揭牌仪式。这是集团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1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聚集到这里举行“20_年_X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技工学校招生宣传周”启动仪式,这次活动是根据喀什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安排,由_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主办,_X县技工学校承办。
同志们,20_年2月经自治区专家团审定,并经自治区人设厅批准,我县技工学校正式成立。今年是我县技工学校的开局年,此次我们将结合宣传周活动整合好我县的职业教育资源,规划好学校专业设置,将技工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宣传好技工学校在培养技能人才和促进城乡新生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让社会各界进一步关心支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及有志于学技能早致富的青年走进技工学校。
同志们、同学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做保障。我们既需要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企业家、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级专家,同时也需要具有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是我县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量优秀技能人才,这些技能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技能成才,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受到党和政府的褒奖和社会的尊重。去冬今春以来,我们的技能培训总共培训了6858人,培训后考试合格率超过87%。就业率达到90%,经培训的这些人员大部分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极大促进了我县经济的发展。
技工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20_年12月21日,_视察了广东省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亲切看望学校师生,了解技能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并发表重要讲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指出“技能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技能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技工院校办学特色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对青年一代的关心。是对全国技工教育工作者、全体技工院校学生和广大技术工人的巨大鼓舞和鞭策。我们要以_的视察和讲话为新的动力,坚持“高端引领、突出特色、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县技工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取得新的发展。
技工学校是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技工学校教育,并且给予了多方面的优惠政策:1、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规定,农村、县镇户口学生及城市困难学生,技校一、二年级每生每年可获得1500元国家助学金。第三年顶岗实习,享受实习津贴。2、学制性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可按政策规定免除学费;短期社会培训的学生按照地区的有关标准和政策享受有关的扶持资助。3、合格毕业的学制性学生颁发_X县技工学校毕业证和国家通用的中级职业资格证。5、学校对于合格毕业的学生负责就业推荐,确保就业率100%。
加快我县技工学校的发展是我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技能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需要青年朋友和同学们。“家有千金万银,不如一技在身”,“一技在手,走遍全球”,欢迎有志成才的青年朋友们、同学们走进技工学校校,踏上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
现在,我宣布:20_年_X县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技工学校招生宣传活动正式开始!
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2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20_年学风建设月启动仪式,我代表学院表示祝贺。管理学院20_年“师生携手创先争优你我同行共建学风”学风建设月活动系列活动是按照学校“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的统一部署,配合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结合管理学院实际情况,特别策划实施的院级活动。
此次学风建设月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广泛而深入地动员广大同学们强化学风意识、端正学风态度、规范学风行为,努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制度为保障”的学风建设格局。
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提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表现,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好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创品牌、树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我院正积极提升综合实力,提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对推进我院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二、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培养创先争优的优秀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不仅要靠提高大家的意识、觉悟,更要靠明确目标、责任,狠抓落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三抓三促”工作:
首先是抓目标,促重点。结合综合测评、评优表彰等工作,在学院组建优秀学生巡讲团。通过优秀学生巡讲团成员做报告的形式,发挥榜样作用,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创先争优的学习风气。
其次是抓班风,促学风。加强学风建设同加强班风建设紧密结合。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收获的经验交流主题班会或主题团日活动。配合全校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团员在学风建设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组织和引导广大同学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活动中来,共同创造秩序井然、学风浓厚、积极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
最后是抓活动,促信心。全院同学要配合学风建设文化月活动,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各班级也要通过征文、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个人树立立志学习上进的决心和信心,促进同学间学习互助氛围的形成。实现学生成为学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三、坚持以教风师德建设引领学风建设。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在全高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的意见》及《山东建筑大学委员会关于在全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举办一系列师德建设及学风建设活动。保证做到一手抓教风,一手抓学风,以教风引领学风,以学风促进教风。要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都能自觉地将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将知识传授与思想育人结合起来,将职业道德提高与知识能力提高结合起来,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严谨治教治学,自觉把培养优良学风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期任务,真正把高尚的师德风范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以良好的教风引领学生的学风。
老师们、同学们,希望通过这次“师生携手创先争优,你我同行共建学风”学风建设月活动,广大同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广大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加强自身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最终,全院师生携手,同心同德,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工作,开创管理学院学风创先争优的新局面!
最后,我宣布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20_年学风建设月正式启动!
谢谢大家!
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3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工作室全体人员,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工作室主持人,这是对我的信任与肯定,更是对我的激励与鞭策。在工作室的组建和筹备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州市教科所专家的关心、指导和扶持,以及工作室成员、学员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大石中学在人力、物力上的保障和支持,在这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挂牌名班主任(即“主持人”),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是工作室的主持人和责任人;二是工作室的成员,由我区的市级优秀班主任、区骨干班主任代表组成,成员5人,协助挂牌名班主任开展工作;三是学员,由我区重点培养的骨干班主任组成,每期10人。
工作室将以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工作室的建设。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指引,依托工作室成员的集体智慧,开展系列德育科研、培训活动,在自我发展的同时,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市、区优秀班主任群体的共同成长,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有特色的品牌班主任,为推动我区中小学班主任理论深入研究,提高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具体来说,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1.深度剖析,总结前期工作成功经验,印刷成书《清泉》,同时,以博客和工作室小报《领航》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各成员和学员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发展的优势和潜势,确定两年发展方向,制定具体有效的研修计划,建立专业成长档案袋。
3.承担主题班会研讨课和专题讲座;
负责培训、策划20__年番禺区中小学(含中职和幼儿园)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策划番禺区中小学班会课微课设计大赛/班会课“同课异构”比赛。
(二)以课题为指引,开展德育科研
课题《区域性班主任常规工作指导和实践行动研究》将探究班级活动对班主任常规工作的指引作用,按照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结合班主任常规工作有针对性地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有规律学习、生活,促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番禺培养高素质公民、人才做好基础教育工作,最后形成研究成果:《番禺区班主任常规工作指导实用手册》。
工作室的成立,对我们全体人员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在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学校的支持协助下,充分履行职责,努力工作,共同合作、交流分享,打造和谐向上的工作团队,把工作室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之成为班主任工作研究的优质平台和精神家园,使我区班主任工作理论和实践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和发展!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4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举行机电工程学院爱心启动仪式,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帮助贫困学生的一项具体行动。
一直以来在校党委、团委的领导以及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爱心事业一直发展较好,可见我院师生都有着一颗慈善之心。本次启动仪式表彰了全院为爱心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看着一个个爱心班集体和最具爱心个人我很受感动。在这里,我代表我院领导、老师、全体同学向受表彰的最具爱心班级和最具爱心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一直以来热心公益事业、为学院爱心事业做出贡献、为同学无私奉献的全院师生致以崇高敬意!
“爱心启动仪式”是机电工程学院促进同学们奉献爱心的有效平台,已经成为我校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大型公益活动并已成功举办多次。在团总支精心组织下,在全院爱心师生的关心支持下,“爱心启动仪式”实施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贫困同学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爱心支持。目前,全院全体师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为建设和谐机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践证明,“爱心启动仪式”的举行大大促进了我院爱心工作的发展。
今天的“爱心启动仪式”,使得献爱心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献爱心”发展成为我院的一种良好风气。为了能使“爱心启动仪式”的内涵不断丰富,让这一公益项目永葆生机与活力。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实施好全院“献爱心活动”提三点希望:
希望我院团总支发挥职能,进一步推动献爱心活动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宣传效应,增强组织协调能力,更好地承担起实施献爱心活动的重要责任。继续深入在全院营造关爱贫困同学、为贫困同学捐资助学的浓厚氛围。要通过“爱心启动仪式”这一公益项目的实施,使“献爱心”成为广大参与师生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建和谐机电的平台;
希望全院协调联动,进一步扩大延伸爱心奉献的传统美德。
献爱心活动帮助的不仅仅是贫困同学,同时也帮助了这些家庭;它不仅为贫困同学排忧解难,也为党委和政府分忧解愁,利国利民利家。要利用展板、宣传栏等方式传播“献爱心”的公益理念,扩大影响力和实施成果,增强活动的感染力。
希望受到帮助的广大同学珍惜机会,发奋学习,立志成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虽然你们较早地体会了艰辛的生活,但你们的境遇始终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要坚信,在党和政府以及全校师生的关心帮助下,你们一定能跟所有的同学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接受阳光教育。希望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立、自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对待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成就未来,用奉献回报社会!
同学们,“扶一株春蕾,争一份春光;献一份爱心,赢一片希望”,让我们共同担负起这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在校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秉承青岛滨海学院的优良作风—开拓勤奋,坦诚务实,进一步健全全院献爱心机制,为贫困同学撑起一片爱的天空,齐心协力,为“打造和谐机电、建设爱心集体”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领衔主持的深圳市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终于迎来了正式挂牌的这一天。我想,此时工作室所有学员的心情应该都和我一样激动:从今天起,我们又多了一重身份、一份责任。在这里,我向大家谈谈我的一些感悟与设想:
首先是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是伴着葵涌二小的不断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位普通老师,能够入选深圳市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的主持人,感到万分荣幸和自豪!内心充满着感激:
感谢团市委、市教育局和市少工委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为我们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让我走上了这个光荣而特殊的工作岗位;
感谢大鹏新区公共事业局对工作室的支持,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感谢葵涌二小前任校长温逸洪和现在的刘志标校长,是他们,在不断地激励我,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感谢我们学员所在校的各位校长, 感谢13 位工作室的同道中人,你们的真诚参与,是对我的最大信任;
更要感谢我们工作室的专家顾问团,他们是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联谊会、广东省教育厅教研院和深圳市教科院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将为我们解决少先队工作、研究中的困惑,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工作室会借专家的视野择高而立、平地而坐、宽处而行,指导学员们在修炼中互补、互哺、共生、共长。
二是沉沉的责任之感。
校以师名,教以师显。促进名师的成长方式有很多,其中,成立“教育工作室”是当前教育发达地区正在探索的一条名师成长之路。我被聘为首批辅导员工作室的主持人,除了最初的激动与喜悦外,现在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份重担的分量。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捧在手心、担在肩上、放在心里,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正是这种责任感,鞭策着我务必带好工作室的学员,激发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激情、工作激情、创新激情,风雨同舟,共同成长,用良好的师德师风,突出的工作业绩,带动更多年轻的辅导员提升专业水平!
三是积极的奋斗之意。
我们工作室的成员由13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组成,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是辅导员中的佼佼者,学校里的优秀教师代表。今天聚首在此,缘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愿望以及对少先队事业的热情,组成了一个新的团队。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的身上不仅是环绕的光环,更多的是一种进取和奋斗。
目前,我们工作室网页、博客、QQ群和微信群等即时交流平台已经建立,我们已经开始探讨工作、交流心得。每年举办或承办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每个季度出版一期工作室活动简报,汇聚辅导员的研究成果,博采教育精华,拓展教育视野,绽放教育机智,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和科研中发挥示范、带头、辐射作用,把工作室建设成“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
专业化成长方面,真诚地希望工作室的学员:困惑驱动,以研修促提升; 实践磨砺,以活动促成长;博采众长,以示范促辐射。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做到四个“能够”:能够主持大型的少先队活动,能够撰写高水平的教研论文,能够从事有价值的课题研究,能把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阳春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让我们以此次工作室揭牌活动为良好开端,心存信念,心怀梦想,带着这份满满的欣喜,怀着美好的展望,在交流与探索中不断创新,不懈躬耕,我们一定会在教书育人的光辉事业上描绘出精彩绚丽的一笔!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同仁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祝各位学员们生活幸福,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