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全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孔子论语全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孔子论语全文

孔子论语全文范文1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全文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赏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成人之美”即成全他人的好事,也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譬如为政和从教,孔子认为这都是君子“成人之美”或“立人”、“达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孔子论语全文范文2

【关键词】《论语》教学 文言阅读能力 “仁”

现代中学语文视野中的《论语》,认识更加繁杂,有以为是语言文字,有以为是语言文章,有以为是语言文化。认识不同,《论语》的教学也就不一样,或用来学习古汉语,或用来学习章句,或用来品味文学的趣味。而我们的《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针对当前高考文言文占有重要地位的形式及这一核心目标,我个人认为,在《论语选读》的教学当中要特别重视两个方面:(1)注重文言知识的教学,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学习中应结合具体内容,结合社会现实,积极探讨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进而提升个人精神境界。

在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由于《论语》为口语记录,文字浅易,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阅读时语言障碍相对较少,学生通过自学或教师的适当点拨就能基本理解章节大意,因此,教学的难度不宜扩大,更无须纠缠于个别字、词、句的理解;而在课程的核心目标――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方面,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并要结合实际作适当的深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儒家学派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论语》一书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许多基本观念成了整个社会的规范,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它的影响,以至形成了某些根深蒂固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而当今社会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工商氛围日益浓厚,人们在急功近利的追逐中无形中丢失了其中某些很重要的东西,传统文化显得更加重要。“早在80年代初,一批荣获诺贝尔奖的杰出科学家汇聚在巴黎,发表宣言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胡显中:《孔子学说中的民本主义精华》,《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1期。注:见《人民日报》1995年6月30日。)

那么,孔子的智慧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论语选读》选录了174章,虽只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但却涉及到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所以只要有心,我们还是不难从中发现,孔子思想的智慧光芒的:一至四课(为政以德、克己复礼、待贾而沽、知其不可而为之)涉及到孔子的政治思想,五至九课涉及到孔子对于修身的看法,十至十三课涉及到孔子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念,十四十五课涉及到孔子的哲学思想。而贯穿《论语》全部思想的主线的则是一个“仁”,在一部《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

一、爱人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文》解释:“仁,亲也,从人从二。”即仁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范畴。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所以,当樊迟请教关于“仁”的问题时,孔子回答“爱人”。儒家认为,爱人要从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去爱众人。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假如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他还会爱谁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现在有些学生没有感恩心的现状,列举了现代社会的一些事例让他们展开讨论,使他们体会到孝敬父母不是老土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让他们真正明白了什么样的做法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做法是错误

的。

二、仁政

因为“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政”。《论语•为政》说:“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由于主张德政,所以孔子反对残杀。(《论语•颜渊》说:“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而主张教化:“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从隋炀帝到秦始皇,从夏桀到希特勒,古今中外历史上多少暴君纷纷失败,仿佛都在为孔子的仁政作着最好的注脚。

三、一视同仁

作为教育家,中国第一位专职教师,孔子的教育思想似乎应当是我们最该关注的,而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依然可以随处找到“仁”的存在:首先,他爱自己的学生,他主张“有教无类”,他爱他们,他不忍心放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所以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次,因为爱,他看到他们各自的不同,因材施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还是因为爱,他或表扬或批评他们,对颜回,他的疼爱、赞赏毫不掩饰,对子路,他的批评指责毫不留情;也是因为爱,他变着法儿的来教育他的学生:启发式、讨论式……更是因为爱,他才能“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作为老师的孔子是多么的可爱啊!他也因此获得了学生们真切的尊敬与爱戴。他死后,学生都自发为他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同样,作为老师,我不由得深深思考: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呢?

四、中庸之道

孔子论语全文范文3

2、能力目标: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运用《论语》中名言警句。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高为人处世的思想修养。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教学重点:深层理解《论语》十则的意蕴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理解、领会每一则语录。探究法。在教学中,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质疑释疑并加以评点,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导语设计(从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对世界文化的深刻影响入手)。设计:同学们,我们国家古代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孔子。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关于学习和做人一些论述,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4、认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听读,听老师示范朗读,把握节奏语气。正音释词:①论语(lún)②说(yuè):通“悦”,意思是愉快。诲女知之乎:同“汝”,人称代词“你”。是知也:通“智”,聪明。(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通假”。但由于语言的演变,有些借用字和本字之间,现在已不同音了,朗读中要读本字的音)③愠(yùn):生气,发怒。④三省(xǐng)吾身:察看,检查。 ⑤传(chuán)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⑥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⑦弘(hóng)毅:强毅。⑧凋(diāo):凋谢。 ⑨矣(yǐ):语气词。

5、研习课文,深层体悟。学生试作批注、概括、归纳每则内容大意。学生集体背诵全文。

孔子论语全文范文4

一位年仅三岁的,超可爱的小弟弟,表演了一个令大人们惊叹的小节目:背诵<<三字经>>全文。这个连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小男孩,一边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边十分轻松、流畅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次停顿和迟疑。全场不由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更令这位小家伙意犹未尽,如何都不肯把话筒放下,全场又是一阵大笑•••••

这搞笑的一幕或许触动了妈妈,第二天,一本崭新的《论语》出现在我的桌前。

于是,我也开始像一只贪吃的小虫,吸吮、品味起《论语》这片绿叶上的露珠。

子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狗夜里要看门,公鸡早晨要报晓,动物都有所作为,

人如果不学无术,如何可以称为人呢!这生动又精炼的语句难道不比家长们一句句干巴巴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更耐听、更管用吗?

子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也就是说:“爱心、公正的言行、礼仪、才智、信用是五项应当遵守的守则,是不容忽视的。”这和目前社会提倡的综合素质对我们的要求不正是异曲同工吗?

啊!我真想走进时光隧道,回到二千多年的春秋时代,向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道上一声“谢谢!”你经典的话语,仍让我们——当代小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

现在,我想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戏无益,勤有功。有志者,事竟成。”

孔子论语全文范文5

关键词:古文今译 标准 原则 直译 意译

古文今译,就是准确而通畅地将古文的内容语译成现代汉语,使没有古汉语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不很强的人能了解古书的内容。我国古籍浩如烟海,这些古籍是多用文言写成的,多数人直接阅读原著多会遇到语言障碍,古文今译就是沟通古、今汉语,打通语言障碍,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原貌的最好方法。古文今译不但可以达到理解古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高古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一、古文翻译的三项标准(基本要求):信、达、雅。

著名学者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这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百年之下仍有余音绕梁之意,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1. 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也就是说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①原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误译:苏秦……读书想睡觉,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脚上。

正译:苏秦……读书〔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

②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王弥谤》)

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正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 达,即译文要通畅明白。

“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即通达。也就是说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例如:

③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误译: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正译: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④原文: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误译: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正译: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3. 雅,即译文要典雅优美。

“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也就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例如:

⑤原文: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译文一: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走在前面的招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⑥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译文一: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例⑤的译文三在词语的选择上比较合乎“雅”的要求;例⑥的译文三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⑦原文: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李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李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⑧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译文一: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二、古文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直译与意译

(1)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直译的特点就在“直”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是对原文的忠实,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大体和原文一致。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是最接近于原文的一种译法。因此,直译比较适合于古代文件、法令、契约、典籍的翻译。例如:

①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直译的缺点是容易死板,极端是死译。直译和通顺、畅达并不矛盾,它要求译文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典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而将古、今字词绝对对应。不少初学者容易这样误解,致使直译成了“死译”或“硬译”。例如:

③原文:秦青弗止,饯于郊起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学讴》)

译文:秦青不阻止,饯行在郊外的大道上。抚着手杖悲痛的歌唱,歌声震动林木,音响止住了行云。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④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例④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把“三”由原句作状语调整为补语,这样增补调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这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硬译或死译。

(2)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

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意”字上,这个“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字句,侧重于从整体上传达原文的意韵的译法,比较适合于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例如:

⑤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 (《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意译的缺点就是译文可能与原文有一定出入,其极端是乱译。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情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2.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⑥原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国风》)

直译:“采来采去的苍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

意译:“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她的爱人不久才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她在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带着个愁惨的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她终竟把她的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

――郭沫若,《卷耳集》

从例⑥比较可以看出:直译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而意译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

3.古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

在古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以直译为主),对号入座,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以意译为辅)。例如:

⑦原文: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希望在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⑧原文: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肴之战》)

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

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

三、古文今译的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古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也。”(《论语・为政》)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③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论语・阳货》)

如果将例①中“是知也”中的“知”理解成“知道”义,就是错将“智”当作“知”的结果。这里的“知”是“智”的古字,是“聪明”的意思。例②的“归孔子豚”,有人译作“归还孔子一只小猪”。这和前文意义不相承,原来这里的“归”是写“馈”这一词义的,阳货送给孔子礼物,是想让孔子来回拜,以达到“欲见孔子”的目的。例③的“时”是“伺”的通假字,是“打听、探听”之意。

2.应避免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例如: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⑤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例④中的“犬”字很容易误译为“狗”,其实它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成“像狗一样”。例⑤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一个判断句,如果将其译成“谁替大王制定了这个计策”,就会失去原文的语势,而应译成“谁是替大王制定这个计策的人”才准确。同样,例⑥的“不过二十里耳”如译作“不超过二十里路”,就没有将仅仅二十里的语气译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超过二十里路罢了”。

3.翻译时不能脱离文章整体来理解。

文章的字、词、句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它们是按照表达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有些词、句的多义性正需要通过这种制约得以限定,使人们能够准确理解。换言之,词、句与文章整体的这种制约关系,乃是读者正确理解词、句和全文的必需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词的多义性就不易辨识,许多句子就会出现多种讲法。如《论语・阳货》篇:“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其中前半句在一次成人考试答卷中就有过如下译法:

⑦a.以怀里的宝贝来迷惑你。

b.怀里揣着宝贝而使同伙迷惑。

c.怀里有宝物却使国家迷惑。

d.身怀大志却使国家迷惑。

这些语译,如果孤立地看,都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不能说译者是在凭空想象。但从全文所表达的内容考察,文章并没有交代孔子得到了什么宝物还贪恋着谁的东西。况且这种理解和孔子的为人不符,所以a、b译法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将“邦”译作“你、同伙”是一种典型的以今律古,是错误的理解。c虽然比较接近文义,但和描写对象的身份不合,所以“宝”只能是个比喻用法。这样,就只能肯定d的语译正确。由此可知,词义和构词规则,只能提供句子的各种译法的可能,文章的整体关系才是确定具体译法的依据。

总之,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参考文献:

[1]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孔子论语全文范文6

一、制造矛盾冲突,抓住文章主线

有些作者在安排文章中的人(动)物时,总会穿插有关键人(动)物,这个人(动)物有时是主要人(动)物,有时却是次要人(动)物。在具体的文章中,关键人(动)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是穿针引线,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课文时找准关键人(动)物,制造矛盾冲突,是抓住文章主线的重要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在上六年级语文《鹿和狼的故事》时,巧妙地运用了词语转换的方法,把狼和鹿进行了角色对换:狼是凶恶善良的,鹿是美丽残忍的,引发了矛盾冲突,抓住了文章主线,加上他那循循善诱、丰富多彩的引导和评价语言,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他鼓励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了鹿和狼的“美”与“丑”,打破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加深了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辩证思维,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不仅如此,课堂上,赵老师还将字、词、句、篇的训练、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融为了一体,做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创设学习情境,抓住文章主线

情境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它有时紧张迭宕,有时峰回路转,有时妙趣横生……因此,以情境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能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教学时把握住这一点,会极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上五年级课文《儿童论语》时,一开始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铛,铛,铛,孔子学校的开学典礼的钟声响起来了,弟子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杏树下,静等孔子,来给他们做开学典礼的讲话。高大的孔子,稳步走上讲台,扫视了弟子们的脸色,发表了他重要的开学典礼,“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讲了三句话,看了看他的弟子们,看到有的弟子面有喜色,朝他微微点头;有的弟子微蹙着眉头,在苦思冥想,孔子微微一笑,转身走向他的书房。弟子们看老师走了,纷纷议论起来了,子路啊,老师讲的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子贡啊,老师为什么只讲这三句话呢?假如你是孔子的学生,听到孔子开学典礼上的三句话,你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要理解古诗含义的激情一下被点燃了……

在接下来学习“学习之道”时,孙老师又是这样让学生继续进入到情境中:铛,铛,铛,孔子学校钟声又响起来了,孔子的第一堂课,开始了。高大的孔子,箭步走上讲台,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学习之道。他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都是来向我学习的,那怎么学习呢?我给你们五句话。聪明的人,能从我的五句话当中,领会到学习的真谛,我这五句话,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傻乎乎的人,就读不懂啦。孔子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句话,(显示大屏幕)跟我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课堂上,两千年孔子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充分地发挥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师生始终沉浸在与孔子对话的情境中。孩子们从《儿童论语》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要懂礼仪,更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能力。加上孙老师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让人再次深刻感觉到《论语》的博大精深。

三、揪准文章题眼,抓住文章主线

题眼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抓住了文章的这双“眼睛”,就能层层抽丝剥茧,解读释意;可以把握整体,点面辐射,学有重点;可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有助于学生顺利地掌握该课内容及内涵。

特级教师费蔚在执教五年级课文《清平乐村居》时,整堂课揪住“相媚好”这一词眼,抓住了文章主线,让学生品读、发现、感悟,走入词的意境,读出了对词的理解、体会和思考,非常有个性。再加上费老师优雅的形象、使这节课沐浴在乡村充满青草、野花、儿童、炊烟的温馨画面中,词中那恬淡的田园生活跃然课上,让所有师生犹如徜徉在一片诗意的海洋中。听着听着,我们渐渐明白:古诗词教学应揪准文章词眼,引导学生对古诗词整体的感觉、体会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在具体意境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主体性,展示出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学习效果才能显著。

四、利用自身积淀,抓住文章主线

聆听名师的课,最令人折服的是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诗词歌赋,时尚漫画,古今名著,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每听一课总给人一种震撼和感染。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读书是提升教师自身文化底蕴素养的基本途径。“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老师在《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讲座中说道:“推崇背诵积累,自己先背诵,积淀自我的文化养分,再指导学生背诵,变‘死记硬背’为‘活记乐背’。这样,做一个让学生崇拜的教师,最起码做一个让学生“怕”的教师,你才能从为师的困惑中走出来,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

随便走进教室听课,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是拿着课本上课的。为什么不能丢下课本呢?道理很简单,课文不熟。如果老师能背下课文,能多些真功夫,无论对于抓准文章主线,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者是对教材的理解都会有很大裨益的。特别是有了这真功夫,再去引导学生读书与背书,那效果自然不同凡响了。赵老师在讲座中,《十里长街送总理》、《鸟的天堂》张口就来,丝毫不亚于表演艺术家。旁征博引的事例,针砭时弊的言论,电光火石般的激情,让在场听讲的所有老师都深深折服。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像赵老师那样,对所教文章内容、时代背景、写作方法等了如指掌,且倒背如流,那么我们就肯定能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紧扣主线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文化积淀,才能更加深刻地去领悟教材,吃透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厚积薄发,才能把课讲活,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一条线”,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