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就会对身心造成严重损害。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笔者希望通过对2007年京、津、沪、鄂、粤、陕、苏、赣、宁、云、新1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况,为大学生自身调适心理压力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等。全部问卷回收经过检查核实后进行问卷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7186份,回收有效问卷15660份,有效回收率91.1%。被调查者中男生8515人,占54.4%;女生7145人,占45.6%;本科生占84%,研究生占8.8%,专科生占7.2%,其中学生党员占25.5%。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方面。有些研究把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一步归结为竞争、经济条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能力、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专业方向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针对“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在问卷中列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对教学质量不满意”“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找不到学习动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及“其他”等12项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列第1位,占35.6%;其次是学习压力和找不到学习动力,分别占19.7%和13.8%;经济压力居第4位,占9.3%。这一结果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在2006年同样的问卷调查中,经济压力排在第2位,这也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国情有关。但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1位,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同时带来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不足两种后果。
2.不同地域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有一定的差异,农村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经济压力所占的比例相对于城市大学生要大,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占15.3%,基本上是城市大学生经济压力(7.7%)的两倍;相对而言,农村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学习压力占15.2%,远小于城市大学生学习压力(23.5%),这是由于农村大学生虽然经济条件不及城市大学生,但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因而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
3.男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的差异
调查结果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也有一定的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占41.7%,比男大学生就业压力(30.9%)多出10个百分点,这是由长期以来人们在认知上形成的一些偏见导致的。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虽然大学生心理压力种类繁多,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几种因素。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已确立,这些都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及行为。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体,常常是最先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但面对社会变革他们有时会迷惑不解、难以适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便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属于青年期,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最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的“我”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交错出现,内心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心理和行为中易出现不协调现象。
另外,从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来看,学校教育还没有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然而,在讲德育时,往往重视的是思想品质的培养,却忽视了性格、情绪的调整;在讲智育时,重视的是智商的高低,却忽视了能力的开发;在讲体育时,重视的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引导,心理素质不理想。对于问卷中“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很好”的占9.4%,“心理素质较好”和“心理素质一般”的分别占23.3%和45.8%,而高达21.5%的大学生认为“心理素质较差或很差”。对于较高知识层次的群体来说,这样的结
果令人担忧。
三、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3
【关键词】硕士三年级学生 学业压力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20-02
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从1996年的59398人扩大到2011年的560168人,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扩招人数已成几十倍增长。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加之现在就业形势的紧张,硕士研究生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硕士三年级学生,一方面面临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就业的压力。
笔者针对这个群体的状况,对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状况进行调查。以期找出影响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找出应对策略来缓解该群体的压力状况。
一 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问卷参考了《大学生学业压力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等文献,又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编制了《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调查问卷》。
问卷涉及5个因子:学习负担、学习环境、他人期望、个人发展或就业前景、学习动力。共有20个单选题目,每个题目有5个选项,程度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预测问卷的信度采用克伦巴赫ɑ系数,该问卷信度为0.869,可信度较高。
二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一所高校的100名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状况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8人,女生62人;理工科64人,文科36人。
本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调查问卷》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三 研究结果
下表为100名受试者填写硕士三年级学生学业压力问卷的平均分与标准差:
将上述数据整理成图表,见图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平均分得分排名前5名的题目为:第七题、第二题、第十四题、第二十题、第十二题。这几道题目内容分别为:第七题“朋友们一直对我寄予厚望,我不希望让大家失望。”第二题“我担心自己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与找工作时间冲突。”第十四题“我担心自己本专业所学的知识,不能在未来个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第二十题“我认为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第十二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对我来说有些困难。”从这几道题的类型来看,硕士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或就业前景方面较担心。
图2中显示,压力感很大的学生占6%,压力感较大的学生占38%,压力感适中的学生占32%,压力感较小的学生占24%。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较多数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感适中,不过仍有42%的硕士三年级学生存在较大的学业压力。
由图3可以看出,男生的学业压力的平均分比女生稍高一些,但结果不明显。文科学生的学业压力问卷平均分远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平均分。
四 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的研究结果来看,硕士三年级学生的总体压力状况适中,不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学业压力。硕士三年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有些同学准备出国深造、有些准备直接就业,这个阶段又正值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申请国外学校的时间,多件事情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该群体的学业负担。
因此,问卷中的个人发展或就业前景这个因子的得分较高。
从男女生对比结果来看,男女生在学业压力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男生的学业压力稍高于女生。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男生在这个阶段面临的挑战更多。家庭因素、他人期望及硕士三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都迫使这个群体的压力更大一些。虽然硕士研究生经历了大学阶段的锻炼,要比大学本科生更独立、思想更成熟,但由于年龄阶段已在25~30岁之间,涉及要建立家庭、成就事业,加之撰写硕士毕业论文的深度加大,使得其在学习之余,不得不受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文理科对比结果上看,文科学生的学业压力远远高于理工科学生的学业压力。这一点可能是由于学科性质所致。理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相关联,且理工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涉及实验、编程等,这些内容在其研一、研二阶段都有所涉及,数据会在论文中占相当的比重,同比之下文字方面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文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极少涉及实验处理,文字叙述性较强,且文献综述涉及古今中外的内容,因此阅读量较大,相对的学业负担会重一些,致使文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压力要大于理工科学生。
对于硕士三年级学生的学业压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1.对于硕士三年级学生
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正确看待三年级学业压力这个事实,勇敢面对,不要逃避。要了解每个硕士三年级的学生都要经历这段时间的忙碌,因此要正确看待三年级学业负担较重的现实。另外,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加强体育锻炼可加速体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耐力,对于强身健体、发泄压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朋辈交流。多交流、多沟通,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平时认为困惑的问题,在和他人交流之间可以获得灵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多和他人交流有利于我们多角度地分析事物,不至于因自己看问题偏激而将问题扩大化。再次,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每个人缓解压力的方式和途径不同,每个人适用的缓解方法也不同。因此我们要多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听音乐、看电影、旅游、运动等等。
2.对于高校
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出国留学指导的工作,尽早让学生们了解、明确自己将来的方向,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在毕业季的盲目性。此外,可以请往届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学姐学长为毕业生做讲座交流,使大家充分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压力及应对状况。此外,我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3.对于社会
加强社会的支持度。首先家长要多和学生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此外,社会媒体可以加强舆论导向,减缓学生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陈江波、简福平.研究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情感、就业压力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他们的这些行为不仅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在高校和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因此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变革和时代变迁对他们心灵引起的激荡也是最明显、最强烈的。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各种心理压力与排遣能力的相对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与转移空间的不足,使大学生成为心理病变的的重灾群体。
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为3%。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则凸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各项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与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整体上自信程度不高,自我定位出现迷惑。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并不太自信。在对大学生“你是否觉得自信”的调查中,有47%的人选择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选择了有时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对于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导和防范,出现意外的几率会更高。
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开始积极地思考人生,不断反省自我,探索自我,经历着种种内心自我评价与认知的矛盾和迷惘。对于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生等问题的思索使大学生心理起伏很大,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二)特殊的生存状况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的心理问题。
1.从群体角度看包含贫困生、学习困难生、网络依赖生、有就业压力学生等。
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境况艰难,他们对家庭经济情况的无助感和家人的高期望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压力,使他们的内心产生冲突、矛盾乃至自责。他们所特有的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较深的焦虑。
学习困难学生包括一些复读大学生。他们因为高考落榜,或未能被理想的大学录取而自卑感重。他们带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复读,对学校和自己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一些,到校后的适应问题、内心中付出与得到的冲突也会更加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压力和焦虑也会比应届生高,另外,学习困难,多科不及格,也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效,陷入自暴自弃,这也是学习困难群体中值得关注的。
网络依赖生一方面是他们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的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过度的迷恋网络使他们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近几年来,大学生找工作或求得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感,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呈现出来,形成心理疾患,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2.从个体角度看包含那些学业困难、心理困扰、家庭困难、行为偏常的不特定的个人。
学业困难是指首次出现重要科目不及格、多门科目不及格或者某门科目连续不及格,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位课程考试、毕业论文遇到重大问题、不能如期毕业等;心理困扰是指个体人格以抑郁、内向、自省为特征,思维方式特别,情绪、情感不稳定,行为冲动、反常,或者身体有重大疾病,或者有绵延不断的疾病,正在或者曾经服用过精神或心理药物,失恋等情感困惑,人际关系不佳,长期失眠,情绪反差大等;家庭困难是指经济紧张,父母离异,父母失业,家人有重大健康问题或其它问题等;行为偏常是指由于违规受到学校行政处分,或者经常旷课,沉迷网络等行为明显偏离正常轨道的情形。
二、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长期的应试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独特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致忽视,甚至放弃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消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通过不断强化家庭、学校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来净化学生的心灵,驱散他们心头的阴影。
(二)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各高校应尽快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借鉴建立比较完整的学校,比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
1.建设三个阵地:咨询(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大型咨询),课堂(课程与讲座),心理科学研究。
2.依靠三支队伍:心理咨询师、德育教师和学校医师,学生心理协会会员。
3.建立三级保健网络: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党团学生组织、校级心理中心。
4.发挥三级功能:预防―调节―发展的功能。
(三)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以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指来心理咨询的人与心理咨询师之间,就针对咨询人提出的心理问题,进行共同分析、研究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启发和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克服其情绪障碍,恢复对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并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心理咨询的方式很多,如通过以生活指导为中心的咨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交往、择业等问题,改善他们的适应能力;通过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咨询,可以指导学生改善情绪和性格,使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通过心理障碍的诊断及治疗,可以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业、成才、交友、择业、恋爱、求职等方面的问题。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应有的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面对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参考文献:
[1]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指导.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金山.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5.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0%,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对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进行丁系统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33岁之间,正值青春发育的后期,其心理和生理上处于向成熟期发展的阶段:他们除具有一般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外,同时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思想开放活跃,思维敏捷,创造能力较强,容易接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知识;同时,他们的竞争意识十分强烈,情感比较丰富,个性还尚未完全成熟,对于现今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再者.学习的持续紧张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使他们的心理压力比一般社会青年大。因此,当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产生巨大反差而又不能及时调节时,就会出现心理失衡。
据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约为20.8%,神经症倾向的检出率为10.8%;神经衰弱的检出率为5.1%,远高于全国神经衰弱总患病率1.3 %叭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包括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问题及适应不良侧。因此,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和医学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就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防治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据报道,江苏某医学院校15年中大学生休学、退学人数87名,其中缘于心理障碍者占27%;湖南一所大学10年里休、退学71人,因心理障碍者占42.25%;我院自1987年—2001年4月,休、退学学生共167人,因心理性疾病者达52人,约占休、退学人数的31.1%。大学生心理障碍何以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过去进人大学,每个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拿到毕业证书,很少留级、退学。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学籍管理也逐步严格。大学毕业前必须通过英语‘“四级” 考试,计算机水平也要达到规定级别.否则就拿不到学位证书;大学考试制度的规范,使得一些平时学习不努力,想通过作弊过关的同学无空子可钻,且在校四年有四门功课经补考不及格者即作退学处理等,这些学籍管理的规定对部分同学压力很大。
此外,不少学生尤其是新生,习惯于中学阶段填充式教学方式,进人大学后,成绩出现滑坡;再者、大学人才济济,原来高中时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者,经过重新排队,成绩可能不如他人、这种落差,使得某些自尊心很强,心理素质又较差的同学背上包袱,如不及时调整心态.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由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大学毕业择业困难,这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有的同学长期超负荷学习,用脑过度,以致产生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障碍疾病。
(二)生活环境变化及人际关系问题。由于环境变化及人际关系导致心理障碍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低年级学生进人大学后,生活环境有很大变化,中学时期大部分学生生活主要靠父母照顾,到了大学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个别同学独立性很差,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活懒散.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2.既往应试教育使学校和家长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适应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以致个别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有没有朋友没关系,这部分同学往往性格内向,不大与人交往谈心,喜欢独往独来。进人大学后不能很快适应与许多同学朝夕相处的新环境,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缺乏自我认识,只想别人服从自己,很少替别人着想,不能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动辄为一点小事与同学争吵,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劝告,也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当这种孤独惆怅的感觉得不到纠正时,就会出现焦虑、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等心理障碍症状,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我校心理门诊曾接受一位98级女同学,进校后与同学相处不好,关系紧张,常为生活小事磨擦,睡觉时寝室里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不然就会破口大骂,甚至把别人撵出宿舍,同学都怕她躲着她,她感到十分孤独,终日闷闷不乐、烦躁不安,与同学的冲突越来越多,最后发展到要用水果刀刺别的同学。该生经过医院心理咨询门诊诊断为“适应不良”,休学一年,通过一年的心理治疗以及服用小剂量药物,这位同学现已恢复正常、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也很努力。
3.大学校园是萃萃学子汇聚的地方,有许多社交活动能让他们展示自我。具有强烈参与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大学生,很想通过此种施展才能的机会来实现自我价值,以期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和获得他人的认同。但是在此过程中能力与机会不一定与其原来的认知水平相一致,如竞赛未获得理想的成绩:表演不成功;未被评上“三好学生”;未拿到奖学金等等.这给一些心理素质差.感情脆弱自尊性又很强的同学带来负面影响,如承受不住这种痛苦体验,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而一撅不振。
(三)性和恋爱间题。由于人们社会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校园恋爱现象十分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异性的追求和渴望一般都比较普遍。心理学家认为、目前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从生理上看,都越过了性发育阶段而进人性成熟期;从心理上看,由异性接近阶段向恋爱阶段过渡。由此看来,大学期间普遍存在的恋爱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正常的。但是由于有些学生对恋爱缺乏正确的认识,理智性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对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处理不好.尤其在失恋的挫折来临时,就会感到十分沮丧,从而出现心理障碍;还有的同学追求偶像,往往导致单相思。
一般来说,由于失恋引起的心理障碍往往陷得很深,难以自拔,轻者精神不振、成绩下降或神经衰弱;重者内心痛苦、悲观失望,甚至会因一时冲动无法控制而产生自杀或报复心理。
据调查表明,目前在男女大学生中,对性冲动及其渴望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以致产生性困惑者普遍存在(约占44.4%),由于性困惑引起心理体验十分显著,且潜藏在心灵深处,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由此导致心理障碍。
(四)其他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上述几种原因外,父母离异、家境贫寒、失去亲人以及身患疾病等也会产生心理上一系列的变化。处于这种境遇的同学如没有正确的认识,难以接受面临的事实,以致产生失眠、心慌、烦躁、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多疑敏感、性格改变等神经衰弱或焦虑症的症状。在休、退学同学中因为这些原因者也不乏其人。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防治
应当指出,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虽然较多,但大部分是暂时的、是特定环境、特定阶段中出现的特定问题,经过科学的心理疏导和正确的教育后可获得解决。据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国外的孩子成熟年龄大约在20岁,中国的孩子成熟年龄在25岁以后,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 50%的同学个性尚未成熟,还可以适时进行’‘雕塑”。大学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这一特点对大学生进行丰富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健全人格的教育。笔者认为防治大学生心理障碍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入生观。为了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成为祖国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素质教育。史学家司马光曾精辟论述:“德者,才之师也”。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二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才能使之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全心全意为_入民服务的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抱负的人。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善于进行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从而不致出现心理障碍。
(二)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大学生健康教育已受到教育部及高校领导的重视,江苏省教育厅下文规定凡有条件的高校都应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江苏省某所高校开设心理学知识课程及讲座受到同学的欢迎,并积极有意识地干预大学生的个性,完善一个性,使之向最好的方向发展,结果表明.干预前15年内有5例因心理问题死亡、8例未遂.干预后5年内无一例由于心理问题死亡。
我院领导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健康教育,自1995年始开设了健康教育选修课,由卫生所医生担任讲课、每周2学时共24个学时,修完后给2个学分。开设六年来从同学反馈的意见看,健康教育很受同学欢迎,尤其是心理学及性生理知识。通过教学.使他们懂得了心理及生理均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知道了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认识到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新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过早恋爱对学业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正确地对待恋爱使之不成为自己包袱的重要性。
(三)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关系表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各种社会因素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日益明显。医学界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是心身疾病的年代.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传统的医学生物模式应逐步向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
笔者以广东省综合类院校、专业型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等不同性质类型8所高校的近2000名在校经济困难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心理学知识分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提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韧性的策略。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现状分析
(一)经济困难学生自身心理的表现消极
1.自立自强意识不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立自强意识不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抑郁心理等方面。调查结果发现,49%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感到“自卑”,36%的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见图1)。另外,关于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调查中,不少经济困难学生对生活感到抑郁,有49%的学生表现消极或一般的态度(见图2)。
2.心理综合素质不高。高校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综合素质不高,不少学生认为自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基于经济困难的原因,他们面临着许多现实难题和心理压力,经常表现出不安和焦虑。关于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完全没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只占10%,其他大部分同学都不同程度上认为自己心理方面存在问题(见图3);在关于“您在大学最苦恼的事情”的调查中,有44%的学生认为是“经济困难”(见图4)。
(二)经济困难学生所在家庭作用发挥不到位
在经济困难学生成长过程的调查中,表示“家庭期望高、要求严格”的学生只占27%(见图5)。而当被问及“有困难时,您最希望得到谁的关心和帮助”,选择“父母亲人”的学生只占21%(见图6)。可见,家庭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该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
(三)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培育机制不健全
1.资助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中,有些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程度不高,在资助方面的体系仍需继续加以完善。在关于“是否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学生的资助问题”的调查中,仍有27%的学生表示其所在学校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学生的资助问题(见图7)。另外,在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关注度的调查上,有34%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不关注”或“偶尔关注”(见图8)。
2.教育机构不健全。在关于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情况调查中,有30%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见图9)。关于学生所在学校是否有专门机构、专职老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0%的学校有专门机构且老师比较专业,有40%的学校虽有设置相应机构但老师不够专业,有30%的学生反映学校没有相应的机构和老师(见图10)。可见,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机构有待完善,教育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 个体保护性因素是提升心理韧性的核心因素
个体因素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内在力量,在经济压力应对中起主要作用。一方面,进入大学以后,部分大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方面的费用,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信息,并赋予事件一定的意义。[1] 对经济困难的积极认知会把其看作是一种磨练,能够增强改变现状的动机,促使经济困难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而对经济困难的消极认知会使经济困难大学生感到痛苦,识别和改变这些消极认知将引起其情绪的改善,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因此,积极认知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的个体变量之一。另一方面,经济困难学生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经济压力,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缓解经济问题,可通过自身的努力或求助于学校、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等。经济困难大学生为了能够在将来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会注重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其中,自我效能感也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的个体变量之一。自我效能感不仅仅是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的技能水平的评估,而且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运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特定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2] 自我效能感能够激发经济困难大学生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为达到目标付出努力。经济困难大学生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确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目标。
(二)家庭保护性因素是提升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
心理韧性的作用原理以及行为结果,除了受个体特质与环境特征的影响之外,与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密切相关。[3]一方面,父母影响重大。在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学会了的乐观、坚强、善良等积极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他们面对压力情境时的态度。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情感联系及其应对经济压力的有效性。在经济压力情境下,家庭支持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父母积极品质的影响和支持性家庭关系等家庭因素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家庭成员互动产生的,家庭保护性因素增强了经济困难大学生应对经济压力的信心。
(三)社会保护性因素是提升心理韧性的保障因素
社会保护性因素主要包括朋友的支持、老师的关心以及高校、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帮助等方面。在学校中,浓郁的学习氛围、老师的关心帮助,为塑造良好的心理韧性的培养提供了条件;良好的治安状况、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都是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朋友的关爱、社会的认可都是社会支持因素。[4]社会支持是个体所能利用的一种重要的外部资源,是个体生存与发展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对个体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5]朋友的支持能让经济困难大学生体会到亲密的友谊,满足其归属和爱的需要;老师的关心能让经济困难大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另外,高校中的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及社会的资助等不仅能减轻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还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提出了新的考验。[6]为了面对经济压力的挑战,只有在诸多保护性因素的力量较经济压力强时,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才能更好的面对压力,从而良好地适应与发展。在三种保护性因素中,个体因素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内在核心力量;支持性家庭关系、父母的积极品质等家庭因素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朋友的支持、师长的关心、高校及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帮助等社会支持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起到保障性作用。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策略思考
(一)个体层面
1.树立自强自立意识。经济困难大学生应该树立积极上进的能动意识,积极主动地把握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树立昂扬的斗志,自立自强,提高面对挫折的韧性,从卓有成效的学习工作表现中找到自信,提升心理韧性。
2.塑造良好精神品质。经济困难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关爱,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作用,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奉献;通过回报社会、回报国家,从而获得自豪感和满足感,形成健全人格。
3.积极提升身心素质。经济困难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困难,掌握一些压力调适、宣泄不良情绪体验的方法,提升自身应对压力的素质能力。[7]因此,积极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身心素质,提高其应对困难、压力的能力比较重要。
(二)家庭层面
1.父母树立良好榜样。家庭因素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质形成和心理潜能实现的重要条件,父母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培养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韧性需要父母向孩子展现自身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惧困难等方面的良好品质。
2.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应鼓励经济困难大学生多与家人沟通,增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结,满足其安全、归属与爱以及尊重等多种心理需要,促进经济困难大学生安全感和乐观的生活信念的形成,充分发挥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学校、社会层面
1.培养积极认知,增强心理素质。一是要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良好的心态去克服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等消极心理,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密切同学关系。二是要进行自立自强教育,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应挖掘、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们优秀的品质,鼓励其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强化其自立、自强意识,让他们坚信自我努力的价值,增强自我效能感。三是要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培育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信念。
2.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教育体系。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强、素质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对贫困生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适时关注和干预。同时,应健全贫困生四级工作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体可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学院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层层心理工作体系,通过团体咨询、个体咨询、网络平台等方式来开展工作,形成疏导贫困生心理压力、健全贫困生心理素质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3.完善资助体系,丰富资助模式。目前大多高校已建立了以奖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但总体而言,贫困生资助保障体系仍要不断完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的贷款制度和相应法规,提高奖助学金的额度和奖助面,积极拓宽勤工助学途径,争取社会各行业和各界人士的资助,建立各种社会奖励基金等,丰富资助模式,让贫困生在得到资助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等。
4.健全管理机构,保障措施落实。各高校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为学生资助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确保资助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对学生进行资助评定与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握政策,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资助科学到位。
5.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多方资助。社会力量不可忽视,潜在作用很大。我国社会捐资方式主要有在高校设立企业或企业家奖学金、助学金,社会力量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跟踪帮扶,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行定单培养、顶岗实习等。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为企业培养对口人才,又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在实习中获得生活补助,缓解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曾荣侠.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 杨欣,陈旭.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09(5).
[4] 黄群瑛. 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视角:心理韧性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1(5).
[5] 周守珍.社会支持与儿童心理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