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1

草长莺飞,山河绚丽。经历2020年的特殊疫情之后,2021年的岁月尤为值得珍惜。转眼即到夏季,现将开学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以备查和后鉴。

一、教学常规

本学期语文教研室主要担任2020级《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两门必修课的讲授和专升本培训。教学任务重,人手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聘请了校外六位中文专业类教师支援,虽然工作难度有所增加但整体进程有条不紊。工作纪律方面,严肃教风,严守校规,校内校外教师皆无迟到早退现象,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备课方面,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分配任务,集中探讨,最终形成《应用文写作》《沟通技巧》课程完整系统的课件和电子教案,既节省了教师们的备课时间又提高了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听课方面,采用集中听课和个人听课两种方式,两个月内人均听课5次,形成了相互学习、集体评课的良好习惯。

二、教研活动

三月开学以来,共开展教研活动四次。主题分别为开学工作安排和教学进度调节、周凤讲课评课活动、军训期间备课调课事宜、专升本之后教师课程调整等。每次活动主题明确,有相应主持人和发言人,并有相关记录。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建言献策,表现出集体智慧和主人翁精神。

三、工作成效

五年制转段复习及考试。五年制三年级由张志敏和刘玲玲老师负责语文课程,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准备,认真复习,于四月初顺利完成四个班的转段考试。

专升本考试。专升本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两位老师分别讲授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个部分,没有节假日,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历经一年的努力和奋斗,终于取得了骄人成绩,为学校的专升本工作增光添彩。

普通话等级测试。4月24日和25日六位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三场普通话等级测试监考,总人数近千人次,继续为校内外乃至渝东南地区的语言文字工作做出贡献,且服务态度收到普遍好评。

四、科研工作

科研是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本学期以来,教师们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王凯老师的校级产教融合专项课题和张丽老师的重庆市人文社科课题分别成功立项。5月份的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中,各位教师正在摩拳擦掌积极准备,相信会有更多成果呈现。

五、社会服务

本学期,语言类社团指导继续进行,“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演讲大赛方案和校园原创散文诗大赛方案已经形成,将分别于6月初和6月中旬进行赛事。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2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实践;探索

我国地域广、方言多,不同地方的人持不同的方言,这种语言障碍不仅影响了人际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推广普通话,已成为现代人的发展前提。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新的形势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提高大学生对说好普通话的思想认识

作为当代青年,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已经成为成才的必备素质之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打算去外地工作,方言足够用了,用不着学习普通话,即使下功夫去学了,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其实,学生尚未踏入社会,社会阅历不足,尚未认识到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特征:你不愿出去,外地人则会走到你的家门口。语言的规范统一不是哪个人愿不愿意的事,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意义的阐明应放在第一步。让大学生明白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重要性、必然性、可行性等内容,并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一些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树立大学生学好普通话的决心、信心。他们一旦意识到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之后,很快就能够在班级内营造出学说普通话的氛围。

二、理论指导实践,让大学生掌握普通话基本理论知识

普通话教学应从最基本的声母、韵母、声调入手,让大学生明白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的正确理论知识,从而为学好普通话打好理论基础。只有弄明白每一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韵母的韵头、韵腹、韵尾的构成及发音原理、声调的调值、调类,语音文字在语言流动中的各种变化现象等,学生才能在说话时做到发音准确,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字正腔圆。

结合大学生的地域语音特点,对声韵母的辨证训练也要在掌握这些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例如:对n和l 不分的学生,强调n、l的发音方法的不同,前者为鼻音,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气流从鼻腔透出,声带颤动。l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鼻腔不参与发音。从理论上让学生明白二者发音的不同,然后找出以n和l为声母的绕口令,强化训练发音。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之后,可从最基本的声韵调训练入手,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普通话的发音习惯。

三、掌握普通话训练方法

(一)听说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多听规范语音,如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音。学校每个教室内都要配电视,要求学生收听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是学习普通话非常好的途径。平时也应多向普通话比较好的同学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语音。刚开始讲普通话时,需要一张“厚脸皮”,“要想明天讲得棒,不怕学时出洋相”。老是害羞,怕别人笑话,是什么时候也说不好的。换个角度想一想,有听众提意见,自己则会提高得更快。如河南省演讲协会会长、河南大学教师梁遂年轻时方言很重,但他为了练好普通话,抓住任何一个在众人面前说话的机会,让别人给自己找语病。只要有人要求:“梁老师,给大家来一段!”“好!”他马上爽快地为大家朗诵上一段。讲普通话就需要这种敢说的精神,不能只把学习普通话放在课堂上进行,应利用每一个讲话的机会去说,才能尽快地形成一种语言习惯。

(二)针对学生的发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方言重的学生,需要找出自己的发音与普通话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在教学过程中,新学期一开始,我就对班内每位同学进行调查摸底,弄清楚他们的家庭所在区域,根据当地的方言特征来初步判断其发音语病,然后利用两分钟左右的自由讲话,来确定他是否有此语病,最后为其指出语音错误在哪儿,正确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是什么,并寻找有针对性的绕口令等习题来强化训练其发音器官,从而达到让其正确发音的目的。

例如:信阳罗山有n和l不分的语音特征,驻马店新蔡、上蔡等地有舌尖前后音z、c、s和zh、ch、sh分不清的特征等。我根据学生的档案材料初步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其读书、说话的实际情况确定是不是有此问题。这是因为:有的学生生在此地,长在彼地;有的学生因父母有一方(或其他身边的亲人)普通话说得很好,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其发音不具备当地的语音特点。调查清楚以后,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三)注重练习内容与方法的设计。每讲完一系列理论,就必须配以适当的练习来进行巩固。例如:讲完上声变调这种语音流变现象,就必须进行大量的上声变调例词来练读,如美好、理想、水手、演讲、展览馆等,让学生通过练习强化记忆上声变调的情况。

练习的设计应由字、词、绕口令、长句、短文到用普通话口头发音,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用字词的朗读来训练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汉字的声韵调等;用绕口令来训练发音器官的灵活性;用长句来训练语音流变、断句、停顿等,实现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用普通话口头发言,则是对汉语口语的实践应用。其中每个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

练习的方法要多样化,以提高学生练习的趣味性、积极性。用大量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容易感到枯燥。要想取得好的训练效果,必须提高其趣味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的练习方法就比较受学生欢迎:将练习题作为任务分给学习小组课下练习,找出组长具体负责,每次推出不同地域的学生代表本组在班级内进行朗读比赛,评选出冠军,并累计小组内得冠军的次数。由于学生好胜心强,诸如此类的训练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将读的任务放在课下,在课堂上抽出三五分钟时间进行比赛。学生会利用一切时间尽可能地多读多练,手边还常放着字典,尤其是上课前,学生读得更是起劲儿。比赛过程中,一个代表在读,其他同学则在认真地听,唯恐听漏一个字。老师打分的时候,气氛最为活跃,学生发扬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连哪个字发音不够标准、声音不够响亮等也得扣分。实践证明,每一位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朗读为本组争得冠军,此类方法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四、强化教师的检查督导作用

在具体的学习训练过程之中,教师应加强监督指导。指导学生怎样去练,检查他们练的效果如何,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加以赞美、鼓励等。

一周至少让方言语音重的学生给教师读指定练习题两次,以督促其在课下抓紧时间进行练习。当然,也应加强对所有学生的检查督促。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应该实施段考来督促学生们进行总结、复习、巩固,更好地向下一个高目标迈进。

段考应结合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技能考核(口头测试)为主,考核内容与所练习的内容相照应。如讲解学习完声韵调这一部分,段考就让学生朗读指定的字、词等来检验他们对声、韵调的掌握情况;讲解学习完语流音变知识,则把考核重点放在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上声的变调、“不”的变调等方面。诗歌、短文的朗读,除了读错字要扣分,语速的快慢、感彩的把握等也要有打分的标准。为了让学生认真、广泛地练读,考试的内容不能单一,最好是准备一些卡片,填写不同的考试内容,让学生们以抽签的方法来抽取,准备两分钟(不能查阅字典、课本,只是熟悉题目),开始口试。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3

一、我校和谐德育科研工作目标

在总课题组“和谐德育论”的指导下,通过《和谐成长》的深化研究及使用,预先设定道德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校本德育教材,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熏陶道德情感、完善道德意志、疏导道德行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充分、自主的发展;树立德育科研典型学校,充分调动学校各级科研力量,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我校和谐德育科研工作要求

1、加强学习,认识到位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教师学德育理论,让教师充分认识《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⑴、强化首位意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抓不好,其他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道德的力量”、“德育的价值”,坚决摈弃重视考试、轻视德育的种种错误做法与危险做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⑵、强化科研意识。

素质教育深化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的关键是搞好科研建设。教师要充分认识“德育科研的力量”,主动地给自己提出科研的任务要求,开展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⑶、强化课题意识。

教师要以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使科研走进课堂、走进班级,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和谐德育科研氛围。同时,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要重视课题申报、研究和推广。

2、思路清晰,注重过程

我校和谐德育科研是是由广大师生参与研究与实验,在总体思路指导下,运用总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和谐成长》为突破口),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验证与丰富总课题的研究成果,群众性、实践性是本课题的一大特色。主要是着眼于提高德育实效与办学水平,创新德育途径,以“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为具体目标、为一线师生搭建一个“三出”大平台。

课题研究不是个别人申领课题后独自研究或少数几个人合作研究,撰写出研究报告就大功告成,而是从所选择的具体课题入手,努力构建相对稳定的校本特色和谐德育体系,因此,学校要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课题管理模式,即动员全体成员,跟踪指导与服务课题全过程,有效调控影响课题的全部因素,持续改进研究方法和工作方式的一种课题管理模式。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艰苦工作,只有扎实的过程才产生出高质量成果。因此,要切实加强课题实施过程检查、跟踪指导和服务,对部分科研薄弱的班级、新人和新题加强指导、培训,投入必要的科研经费,确保研究计划稳步推进,研究过程扎实开展。

⑵、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校本培训,课题研讨活动

学校要调动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多角度、多形式、多途径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可以结合某项课题的具体研究工作展开研讨,可以围绕一个突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习,也可以集合学校内一些课题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交流、推广。尤其要针对常用的、典型的和先进的科研方法的选择、实施和结果分析处理等内容,搜集典型案例进行有计划系统性研讨、培训。

同时,课题研究还需要学校的校长的重视,要有经费的支持、时间的保障,以及对科研教师的科学评价,都是课题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⑶、对课题研究过程的调整要合理合法

①、课题方案的调整。有些课题最初设计得比较大,在研究时发现不好落实,于是有些题目会出现缩小研究范围的情况,这时就要调整研究方案;还有的课题在研究时发现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故而也需要调整方案。

②人员的调整。包括人员的调动和人员的退出、加入等情况,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的必然。

③研究内容的调整。有些研究内容不能落实或有些内容需要增加,这时会有删减或增加研究内容的情况。

④随着研究的推进,还要根据其他相关课题研究的进展来调整自己的课题,如果别人的研究走在了自己的前面,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地探索,而是借鉴别人的经验进行验证性研究即可。

3、工作到位,出好成果

⑴、在课题立项后,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建立健全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②组织课题论证,拟定研究方案;

③健全相关制度,制定年度计划(包括课题组例会、学习、检查、树立榜样、成果申报等);

④用好载体《和谐成长》(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丰富和创新《和谐成长》的内容和实验方式);

⑤定期组织培训,建设科研队伍;

⑥重视阶段检测,认真抓好年审;

⑦积极迎接年会,申报科研成果;

⑧重视积累资料,做好结题准备。

⑵、指导老师写好科研论文

许多老师对论文的撰写存在一定的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表达有困难。第二,没有材料可写。第三,没有理论依据。有些教师手头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例子,但是,不知道怎样进行提炼。写出的论文好像小学生写的记叙文一样,评比不能得奖。课题研究正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除了实践,必须在平时做些文字积累。而经常性地动笔,能使你的笔头自然变得顺畅。平时有了丰富的积累,没有材料可写当然就不可能了。课题研究强调依靠相关的理论支撑,写作论文没有理论依据的问题同时得到了解决。因此,课题研究,会使教师写出优质的论文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三、我校和谐德育内涵的深化研究

1、以“小课题”探究为突破口,立足课堂,师生共同研究

⑴、我校和谐德育“小课题”研究是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

①从研究目的看,“小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研究如何让经常迟到的学生不迟到,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研究如何在班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问题等等,这些课题都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是有实效的课题。

②从承担者的角度看,“小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小组确立并承担,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

③从研究内容看,“小课题”研究的是教育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能够及时反思、总结,这种来自于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④ 从成果表达方式看,“小课题”研究成果表达除了研究报告以外,还有它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与教师工作实践相辅相成,能很好地解决工作与研究的矛盾,是教师教育教研活动的重要载体。我校所有有教师均建立有柳州教育都乐博客,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在博客中展示,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⑵、我校的和谐德育开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①、因为我们提倡“以班级管理或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为个人的研究课题,让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使科研走进课堂、走进班级,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的和谐德育科研氛围。

②、实行老师申报为主、学生参与科研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班级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和谐成长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班级管理,营造班级氛围,发挥班级功能,提升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学生品质培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班风建设以及各类班级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⑴、用和谐的班级文化陶冶学生

①、让教室具有文化特质----教室布置、环境熏陶。主要通过名人警句、班号、班规、学生座右铭等构成教室文化气息。

②、让班徽闪亮,让班歌嘹亮,让班号添彩。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徽、班歌、班号、班服等,亮出自己的风采。

③、每人一句座右铭,引领个人发展方向。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座右铭,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⑵、制定发展计划,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实现学生自我激励。

①、制定个人成长规划,包括近期、中期、远期规划。

②、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包括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班主任要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符合自己班上学生情况的班级奋斗目标。

近期目标(一周或一个月)、中期(一个学期或一年)、远期(三年)。

制定班级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班级的未来发展方向。

⑶、规范班级制度,人人争创文明。

围绕学生学习纪律、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制度执行、班务管理等方面来把握重点内容、进行制度设计;在制定方式上要反映民主性和群众性。

⑷、建立班级自主管理,实行学生自我教育。

比如高一(11)班的口号是:我的班级我建设,我的成长我做主。

高二(3)班的口号是: 名牌重点不是梦,关键在行动。

高三(15)的口号是: 没有淘汰,只有先后;没有失败,只有磨练。

班级自主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班干例会;学生家访;学生“导师制”;学生自己主持主题班会;家长会;班级信箱等。

3、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为主体,有效创新《和谐成长》内涵

主要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我们的工作主要结合学生成长的特点和学校实际,既注意抓好常规,又注重研究,创新方式,拓宽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为主体,开展一系列适合我校发展的主题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丰富和创新《和谐成长》的内涵。

主题活动课是学校或班主任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型课程形式。它从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⑵、主题确定

①、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主题教育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

②、教育内容的确定,主要通过科研处、政教处以及高一、高二年级科研副组长共同协商,于开学一周内制定好计划,把本学期所有的活动主题公布在和谐德育工作研究计划中,让老师有所准备。每周还要把当周的主题公布在“学校工作安排”上,让学生、班主任有充分的准备过程。

③、不同的班级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另选主题。

⑵、主题教育活动主要形式

①、国旗下讲话:由学生国旗下演讲、老师的赠语、行政领导的发言组成。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主题而展开。

学生国旗下的演讲:由高一、高二各班轮流上岗,每周轮一个班,由1-2名学生演讲,讲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本周主题,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例子,倡导校园文明,宏扬榜样力量,提高学生自我教育。

老师的赠言:每个星期由2-3位老师主讲,主要由优秀班主任、刚获得重要荣誉的优秀教师、或者是德高望重、名声在外的老教师,也有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组成。每位老师送给全校师生一句或一段自己认为最鼓舞人心的话,给师生们受到启发。

行政领导的发言:主要由校长、德育副校长和政教处领导组成,就本周的主题教育进行“画龙点睛”式的鼓动发言。

②、开展系列主题班会。

我校主题班会主要由学生主持、班主任引导或总结。可以有交流、讨论,但主要以“实话实说”的个人发言为主,每个同学都能在班会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达到解剖自己、提高自己的目的。每次主题班会都要写好班会教案,并做好班会记录。

班会课比赛采用“开放性班会”的形式:学校安排领导点评、各班邀请科任老师、家长、社区代表参加,这种开放性教育可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提高育人效果。

③、黑板报,以及广播站的宣传报道等。

多渠道、多方位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我校和谐德育得以健康、有效的发展。

本学期,我校主要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下:

1、开展感动校园系列活动

⑴、观看中央电视台《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学习和感受《2008感动中国》10大人物的感动事迹。

播放时间:3月2日--4日,每天播放2-3个人物

⑵、通过主题班会课,开展《2008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大讨论、并开展黑板报评比。

时间:3月9日(大讨论)、3月16日(黑板报评比)

⑶、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感动就在我的身边”感动校园征文比赛。

时间:3月下旬

⑷、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感动就在我身边”的《感动校园》摄影、书画比赛

时间:4月上旬

⑸、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感动就在我身边”的《感动校园》演讲比赛

时间:段考后两周

⑹、开展“感动就在我身边”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

时间:4月下旬

⑺、开展“感动校园”人大人物颁奖晚会

时间:5月初

㈡、开展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月主题周主题

3月

感动

中国、

感动

校园3月2—4日观看中央电视台《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

3月5日开展学雷锋活动

3月9日开展“让爱在心中飞翔”主题班会

----《2008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大讨论

3月16日开展“感动就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

----说说自己身边的感动人物

3月23日开展“感受关爱,勤奋学习”主题班会

----怎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段考后两周开展“感动就在我身边”演讲比赛

4月

“四月的怀念”

爱国教育4月5日--6日清明扫墓活动

4月13日开展“四月的怀念”主题班会

----铭刻历史、珍惜生活

4月20日开展“爱在这里起步”主题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

4月27日开展“学会分享更快乐”主题班会

----利他行为教育

5月

“阳光五月”心理健康教育5月4日“5.4”青年节活动

5月11日开展“给生命找一个主题”主题班会

------生命教育

5月18日开展“阳光总在风雨后”主题班会

-----抗挫折教育

5月25日开展“爱拼才会赢”主题班会

----竟争意识教育

6月“路在脚下”理想信念教育6月1日开展“崇高的理想,成功的一半”主题班会

----理想信念教育

6月8日开展“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主题班会

----理想信念教育

6月22日开展“做时间的主人”主题班会

----惜时教育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4

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xxx和xxx老师、xxx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xxx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xxx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xxx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xxx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由xxx老师负责,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具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能力。每周五第8节为上为上课时间,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离子反应专项练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实验专项练习、基本计算专项练习、阿氏定律及其应用专项练习等。xxx和xxx老师负责高一化学的兴趣组活动,每周三第8节为活动时间,主要进行了:变色温度计、晴雨花、制叶脉书签、化学仪器介绍、暖袋和冰袋的制备等,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化学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我们科组的教师,在化学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改、教学科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力量、中青年教师锻炼与培养、优秀生培训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等各个方面坚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学校教研处的《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精神的基础上,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共同提高化学科的教学质量。

在南海一中首届《科技周》活动中,化学科组全体老师和高二化学班的学生们通力合作,创作了很多有很高水准的节目,表演的效果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同时,很好地配合学校,完成了《省实验室工作会议现场交流会》的开展。

xxx老师的论文,在《中学化学》中发表;xxx等四位老师的论文,参加了南海区优秀论文的评选。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5

关键词:小组;合作;规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340-01

英语教学在农村地方,一直以来有些尴尬境地:学校不够重视,家长不够重视,大多数孩子们也不爱学习。

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帮助我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那就是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多年的摸索我发现,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调动孩子们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中,我感觉小组合作是最有效的,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具体做法如下: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1、根据学生的特质即英语水平、语言技能、性别、身高等进行小组划分

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小组间搭配尽可能均衡。一般4-6人为一组,并指定各小组长,负责该组与学习相关事务,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有些学生可能不喜欢与被分的同一组的某个同学合作,这样的话,教师要及时调整,听取学生的心声,避免负面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合作小组的良性发挥。

2、明确各自职责

每个小组内设立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如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资料员负责搜集学习资料,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意见和观点,合作学习活动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每个小组内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要定期轮换,这样充分调动每个人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3、制订小组目标

由小组成员共同商定本小组奋斗目标。目标可分为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目标是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这就告诉他们要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要互相依赖、互相协作,树立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二、合作学习规则再认识

首先教师要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力量;让他们明晰如果小组内有一人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其次教师要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

教师要不断教他们学会尊重、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在合作中进行关系的协调,能取长补短,相互理解,彼此支持。

除此外,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盲目从众的现象。积极参与,勇于发言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的习惯。

三、小组合作任务要明确,设计合理

教师对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时效性。因此,在下达合作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教学目的,既怎样把课本中的语言自然渗透到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活动内化英语知识。

2、教师要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的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

3、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当。太难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不知如何表达,太简单时学生又会不屑一顾,随便说几句。形成表面上的“假热闹”。

四、合理且有竞争的考核机制

竞争历来被当作激发斗志、争取成绩的手段之一,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

因此,将竞争机制与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更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利用分段考核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操作中,引入“基础分”和“提高分”,所谓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提高分则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其目的是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为所在的小组赢得最大的分值,自己与小组学习效果,就每一项考核内容制定一个具体的考核标准。

五、小组合作活动中扮好教师角色

1、活动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观察各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

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当学生的语言出现严重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教师还要特别的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

2、关注弱者

这里的弱者,是指在小组里学习基础差,不善于表达,反应比较迟钝或有缺陷的学生,对于他们,老师除了在小组合作中要给组长有要求外,尤其在课堂的合作中要给予关注,讨论怎么样和小组中各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程度等,

3、合理安排时间

段考总结教师发言范文6

关键词:高校课程 形成性 考核 改革 研究

高校对学生所学课程的考核应该要全面、客观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学生课程考核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如何考影响学生如何学。传统考试只考教材,已成为妨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一、我国高校目前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

(一)考核内容局限

学生课程考核的内容大多是教材上的内容,只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没有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的考试使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死记硬背并产生考试作弊的想法,不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考核形式单一

传统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时大多只分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形式,而且闭卷多,开卷少。大多数采用笔试,很少采用口试或答辩方式,不重视对实践、操作、创新能力的考核。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完全没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才能,并且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和行为。

(三)课程考核分数决定所有能力

大多数高校存在“分数至上”的评价情况,在进行学生能力鉴定时只考虑考试成绩,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课程考核后的综合分析

课程考核结果分析,是对教师教学成果、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是指导任课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修改、完善的重要依据。但是,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样的综合分析,只对考核的总评成绩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了。

(五)缺乏考核改革管理制度

改革在一些高校得不到任课教师的支持,因为传统的考核方式简单易行,如果进行考核改革,将带来管理难度和增加工作量。大多数高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但忽视课程考核改革,对课程考核改革缺乏具体管理制度。

二、高校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意义

(一)督促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改革

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这样能督促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指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使以往的“上课看课本,下课关课本,考试背课本,考完忘课本”的方式得到改变。

(二)通过学习过程考核,及时发现教学问题

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能及时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以阶段性的考核结果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控制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

(三)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形成性考核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看作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时的理论联系实践。从过程考核中发现教学问题,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方便教师进行自我教学效果检查、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有利于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学能力考评

教学管理部门可阶段性地监控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成果,是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五)有利于营造良好学风

课程形成性考核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也使学生减少了违纪作弊的想法和行动。

(六)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成绩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习过程和考核过程。把学习过程的考核结果与期末考试的结果相结合,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成绩。

三、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法

(一)分阶段考核

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安排,把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阶段:理论知识考核、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应用考核。

1.理论知识考核。时间安排在整个教学时间的前三分之一,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基本技能考核。时间安排在中期之后,主要考核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3.综合应用考核。时间安排在期末,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学习后的总结、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的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考核的次数和质量评定。

(二)分层考核

对于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改革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既要考核高层次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要引导低层次的学生逐渐提高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并鼓励学生向新的要求挑战。

(三)分组讨论

对教学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参加讨论、总结发言等记录情况给予评价并评定成绩。

(四)自学记录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课程相关书籍、浏览光盘视频、查阅网上论文等方式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程度,以及对难点、重点以及疑难问题的理解等。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根据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习指导,评价学生的进步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五)知识迁移能力考核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时所体现的素质和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课程所学知识,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找到知识连接点,进行知识转化的能力。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专业进行知识迁移能力考核。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考

课程考核是为了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类型及教学内容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后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