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核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1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 成本核算 问题 施行措施 探讨分析

一、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中存在的一些成本核算问题

(一)没有明确成本计算目标对象

进行成本核算最本质的目的及要求就是准确计算出产品在产生过程中消耗的所有费用,进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准确的发展决策,或者适当调配各项因素,促进获得更大社会经济利润。明确目标对象是成本核算工作中的重要因素,可以正确区分并显示每个类型产品的费用情况。但是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严格遵循成本核算相关要求,即使企业生产产品类型繁多,都以之前既定的某个目标对象作为标准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最终各个类型产品成本核算结果都基本相似,但是其实际耗费人工及材料费用之间却存在明显差别,另外费用分配、实际销售价格也不相同,企业经济效益就受到严重损害。

(二)不具备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标准及分配制度

企业在实际生产活动中会产生两种费用,即直接与间接生产费用,应该选择适当的核算标准将这些费用合理划分至相应产品中,才能顺利开展成本核算工作。但是部分机械制造企业并没有给予成本核算标准问题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正确分配产品消耗费用,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迅速完成核算工作将员工工资当作所有产品的成本核算标准,导致实际费用与计算结果之间出现显著差异,阻碍企业的健康运营。按照目前会计成本核算要求,必须经过部门及产品两个步骤来对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但是由于这两个步骤在分配过程中所遵循的标准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导致标准要求及实际分配情况之间的出现明显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半成品、零部件加工费的核算,只能提成品加工制造成本,依据成本核算现状,各车间产品间接领料及非产品直接性消耗,由库管部门每月汇总向财务部门报表,财务部门对此部分领料及物耗、工资、统筹“五险一金”、汽车费用、维修费用、水电气费、折旧等分类计入制造费用,再按工令号材料消耗摊计入产品成本,所以一般的成本核算工作,制造费用没有细化到产品零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中。

(三)使用错误的成本计算方式

在进行实际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对结果准确性起到重要影响,部分机械制造企业使用错误的计算方式,进而使最终数据产生偏差。准确来说应该将每个产品在生产直接产生的人工工时分配到人工费用里,另外依据一定原则将间接人工分配到每个产品里,注意满足平均要求。但是企业无法独立完成一些产品的生产,或者将对于自身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的产品外包给其他企业,企业支付费用相当于生产人工费用,这样一来企业原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成本费用变成了产品里的人工费用,只能按照间接人工成本费用一定原则平均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去,就容易造成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准确,不能正确的反映各个产品的准确成本。其次,由于企业的成本核算以成本支出的原始凭证作为入账依据,比如说领料单、购置发票等,但是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从外部采购大量的零部件,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在产品完工之前,企业经常不能及时收到外购件的发票等票据,因此,这部分外购件的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使得产品的成本低于准确值,由此便会造成企业的利润虚高。

二、正确开展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对制造业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需要对现行的企业成本核算制度进行修改或者做出一些调整,以此来适应不同的生产成本核算需求。

(一)严格落实成本核算相关基础工作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组建记录储存原始凭证的机制体系,在查阅或核对凭证的时候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并做好行为记载,另外要制定明确的人工及材料消耗成本核算标准,强化定额控制力度。企业内部结算体系及价格的明确也是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注意物资材料的核对、领发、计量、验收、存储方面。

(二)制定最佳成本核算标准

在机械制造业生产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成本支出,应该结合不同标准来制定最佳核算方案,要求满足简便、科学原则。简便是指在核算过程中容易获取相关资料,另外核算难度系数或程序较为简单;科学是指采用成本核算方案中包含的所有费用支出与实际生产活动中情况满足客观合理要求。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生产活动中产品体积、重量与辅助材料费用支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以选择产品体积或重量来作为标准进行核算;人工工时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以选择支付工资来作为标准进行核算;机械工作时间与所需动力费用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可以选择机械工作时间作为标准进行核算。

(三)明确成本核算目标对象

因为机械制造业性质、规模之间都有所差异,在生产过程中所追求的经营理念及要求也不同,因此成本核算目标对象之间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所有企业在确定成本核算目标对象时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求:1、契合企业经营理念,符合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潜在需求;2、满足企业生产技术、组织构成的特点及性质要求;3、若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类型繁多,且每一种类型的规格划分标准不同时,应该将每个类型产品单独当作一个目标对象,按照品种方式来对这种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然后使用系数法来获取每一个类型中不同规格产品的成本费用支出数据。4、若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中不仅具备主要产品,而且还包括副产品,那么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把主要产品当作某一个目标对象,而副产品当作另一个目标对象。如果企业副产品类型较多,可以按照副产品品种划分并选择目标核算对象。

(四)选择最科学的成本计算方式

由于每个机械制造企业都具备自身独特的性质,在月末期间产品与产成品等方面会出现不同状况,因此在核算产品及产成品成本费用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选择最科学的计算方式。若企业月末期间企业生产产品数量较多且改变幅度大,可以用直接采用产量方式来进行成本计算。若企业产品数量偏少,且月末阶段占据的比重较小不会对产品整体成本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可以酌情排除该阶段的产品成本。对于不同工艺术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比如在机加工实际工艺操作中,有下料、热处理、锻造、铆、焊、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工序。其中:热处理、锻造、铆、焊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批量化投入,批量化产出,其中费用发生与重量及体积有一定联系,并且按生产工艺所需对不同的零件一起进行批量化作业,也是一个班组进行作业,因此很难细化准确其零件工时,其中发生制造费用也就难以分摊细化到零件上,可操作的合理实用做法是,封闭其中车间费用,统计月(年度)发生额,并统计其中对应月(年度)产出的各种零件重量,计算出其相应工艺(工序)制造费用分摊率,再按照单个产品零件重量情况计算其在该工艺(工序)的制造费用发生额。车、钳、铣、刨、磨、滚、钻、划等工艺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按工艺流程单机操作,表现为一台机床可能制作不同的零件,一种零件要经过不同类型机床加工,可以统计一个零件所需的不同机床机械工时,制造费用发生的多少与其零件加工发生的加工工时多少有很大关系,可以考虑采用加工工时核算分摊制造费用。

总之,制定规范的成本核算机制是机械制造企业获得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准确快速的成本核算数据能够为企业良好运营提供充分保障,管理者必须给予该问题足够的重视,针对实际情况探讨最佳施行策略,才能促进企业迅速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南顺女.小型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23(07),453-454

[2]姬岩,杨树和.浅析工业成本核算有关问题[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2 (05),346-347

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2

关键词:建材制造企业成本核算 订单式生产 作业成本法 剩余作业成本

前言

当今经济形势下,基本建设投资是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面临空前巨大的建筑市场,建材制造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代建筑业向工厂化转型,越来越多的建筑构件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各种新型建材不断出现,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艺日趋复杂,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强,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建材制造业对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需求,企业急需采用符合现代生产特点的成本核算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成本信息。

一、现代建材制造业与传统建材制造业的区别

传统建材制造业相较现代建材制造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品特点、生产组织、生产手段三个方面。

(一)在产品方面,传统的建材制造业多为通用型产品,可以批量化生产,产量大,品种少,差异性小,工艺简单,单位成本较低,核算简单。而现代建材制造业,其产品具有多样性,除了传统的钢筋水泥砂石外,新出现了彩钢板制品、工程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多种深度加工的新型实用建材,产品多为非标准化产品,通常依客户需求设计、订制,材料、制造工艺呈多样性。

(二)在生产组织方面,传统建材制造业因其是通用型产品,可以批量化生产,其生产组织受建筑工期及季节性影响较小。而现代建材制造业,多为订单式生产,产品需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在生产组织方面,其生产工期受建筑工期制约,生产周期短,单位时间内要求的产量大,同时销售市场受季节性影响明显,生产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

(三)生产手段方面,传统的建材制造业,因其产品种类少,加工程度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其生产手段较为简单,初始投资规模不大,生产过程中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而现代建材制造业,因其产品种类较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初始投资规模大,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四)原材料价格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综合以上特点,现代建材制造业产品多样化、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适时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导致的产能利用不均衡,以及生产成本构成变化,导致产品成本核算难度较大,产品成本变化的规律性差。种种原因导致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成本的真实状况,成本核算难以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二、现代建材企业管理对成本核算的要求

基于前述建材制造业产品个性化强、生产周期受订单要求的制约性强、产能利用不均衡、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间接成本所占比重高,对建材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提出如下要求:

(一)成本核算必须适应订单式生产的生产组织模式,能够及时地反映不同的订单、不同类型的产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生产规模、不同材料价格下的成本,为企业对不同项目的报价决策提供依据。

(二)成本核算具有精确性,从而摸索出成本定额,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企业的成本优势。

(三)成本核算能够合理地区分生产和管理中的责任问题。

(四)成本核算为企业内部制定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三、建材制造业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将产品成本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类。

(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原材料成本核算的缺陷及产生原因。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原材料成本的核算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使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移动平均法进行核算,依据产品实际消耗的原材料数量作为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但是在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以及企业依据订单进行采购和生产时,这种核算方法对成本的核算已失去了准确性,从而导致企业计算的存货成本、单项订单的利润反映失真。

(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中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直接人工成本按产品数量或生产该项产品所占用的工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生产受批量、供货期、市场和季节性生产影响,产能利用不均衡,导致单位产品负担的人工成本变动较大,成本信息失真,成本不具备可比性。

(三)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中间接费用核算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按设备工时、或直接人工成本等简单的分配标准计算和分配制造费用。但是,现代的建材制造企业普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和高能耗设备,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维护、调试和运转费用越来越高。同时由于产品个性化程度高,产品生产工艺呈多样性,为个别订单而产生的设计费用、设备调整费用、特殊采购运输等间接费用差异性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中对制造费用的简单分配,很容易导致成本被高估和低估的现象,即某些占用生产资源较多的产品,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计算,显示的成本却相对较小,而某些占用生产资源较小的产品,却显示的成本较高。

成本核算的滞后和失真,使企业的资产价值、赢利能力和竞争能力反映不准确,直接导致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决策失误。

四、现代建材制造业成本核算对传统成本算方法的改善

(一)材料成本核算的改善方法

成本核算流程的设计中,除了按产品品种进行生产成本核算以外,还应增加按订单设置的订单成本的核算环节。在订单式生产的生产组织安排下,企业采取零库存或最低库存的原材料采购政策,以避免材料价格波动或库存呆料带来的风险。为某一订单购入的原辅材料,除去直接消耗于产品的部分,对于产生的边角料或余料,有的后期再利用的可能性不大,或再利用的投入产出率较低,此时应根据谨慎性原则,确定其入帐价值。其与历史成本的价值差异,产生的原因与生产环节无关,而与该订单有关,因此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应考虑计入订单成本。这样可以避免不合理的材料计价方法对生产成本核算的干扰,并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存货成本和经营行为(每一订单的利润情况)。

(二)直接人工成本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

在现代建材制造企业中,直接人工成本的产生并非仅由产品的生产数量决定,而是有着多种成本动因。在企业投资决策时既定的企业生产规模决定了企业保证基本生产能力所必须配备的人工数量,这一部分成本在生产任务没有达到基本生产能力时,不随产量变动,是决策者在企业投资决策时即已先期决定的。而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随着生产状况的不同,企业的经营者的不同决策也会导致产品直接人工成本的变动。 因此在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中,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工艺,制订和用使标准成本法,一方面可以区分管理和决策动因导致的固定成本,以及产量动因导致的变动成本,使成本具有可比性,同时利用成本差异可以直观和量化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

(三)间接费用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与归集

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最早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升治 斯托布斯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首次提出。作业成本计算是通过细化间接费用和共同费用的分配标准,以作业作为费用的分配基础,而不再仅仅以单一的传统的直接人工、机器工时或产品等做为分配基础,从而提供了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更加科学的成本信息。其应用的重要决策领域包括生产加工、产品定价、和确立战略重点等。现在作业成本法已被认为是一种推动公司进步的基本方法。

作业成本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 确认和计算企业的各种资源消耗

B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化分为各项作业

C确认资源动因,计算作业成本

D确认作业动因,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需要满足三个主要条件:(1)间接费用和共同发生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2)各产品生产工艺和特点差别大;(3)产品的种类较多。而现代建材制造业的特点,完全符合以上三个条件。

现代建材制造业的工厂化生产程度不断加强,客户需求亦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使用建材生产的工序增多,可选择替代的材料增多,以及工厂之间的协作化生产,生产流程和产品呈弹性和多样化。这种大规模、多工序、机械化程度高的生产组织方式,可以及时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商品需求。但是,越是个性化,多样化的商品,其单一商品的需求量越小。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中,间接费用往往采用单一标准或比率的分配于各种产品,经常使用的分配标准有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机器工时、产品产量、材料成本或主要成本等。这种分配标准的合理性取决于制造费用是否完全与生产数量相联系。然而,在现代建材制造过程中,许多制造费用并不单一地与生产数量有关,一些最重要的制造费用,比如机器调整准备费,质检费、产品设计费等,并不受生产数量或与其相连带的指标所影响。

作业成本法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指导思想,要求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同时依据成本动因,采用多样化的分配标准,从而使成本的可归属性大大提高,所得出的成本信息也更为客观真实。一方面为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成本的预测、决策提供翔实准确的资料,同时有利于企业的业绩评价。

五、结论与建议

结论:现代建材制造企业在产品类型、生产组织型式和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上,较之传统的建材制造企业有差较大进步,产品的成本构成在结构上也有较大变化。因此,现代建材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流程等也应据其产品和生产的特点加以改善与创新,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中的标准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灵活运用,同时结合现代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一点建议:传统的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简单地将产品成本区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准确地区分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和经营决策行为对企业的成本及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这种局限性在现代建材制造业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如前所述,现代建材制造业的特点为订单式生产,产能利用不均衡;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占较大;产品呈多样性和个性化。而企业的产能设计、生产设备的选型与配套等投资决策行为,在行为发生时就已经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后期的生产经营成本,而某些在前期投资决策过程中错误的决策行为会给企业后期带来固定且可能是数额巨大的不必要的成本。

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到,企业既定的投资行为和生产能力,决定了必须保持既定的人工成本,以及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护运行的基本费用等资源占用。而订单式生产的生产特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能利用不饱满或不均衡的情况,出现阶段性地生产能力利用低下,甚至部分生产能力闲置。同时,企业的管理流程的设置,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无效的流程。若将这闲置产能或无效流程的成本,分摊到当期产量中,则体现在不同期间的单位产品成本中差异极大,这种差异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使用标准成本法时产品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的范畴,因为它不是单纯地由企业的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以及销售系统的经营管理行为所决定的,而是由更高一层的决策行为所决定的。区分剩余作业成本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作业开始之前,其成本就已经发生或确定将要发生,同时该成本可以清晰地归集为某项作业,但无法合理地计入某项产品。我们将这种为了维持剩余作业而产生的“剩余作业成本”进行清晰地区分、归集与核算,对有效地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区分决策者的决策责任和经营者的经营责任有着更为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3

关键词:医药制造业;成本费用;核算问题对策

2019年医药行业“4+7”政策全国扩围,药品价格降价幅度远超市场预期,给医药制造企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今后医药制造业想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成本费用的核算及管控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如何准确核算药品的成本,如何严格控制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费用,是医药制造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医药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概念

及重要性医药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将所生产药品发生的一切支出与费用,按所生产的不同药品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各药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全过程。在医药制造业中,其成本核算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的核算、人工成本的核算以及制造费用的核算等。医药企业制造成本核算是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过程,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成本预测、分析、考核、定价等控制工作,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由于医药行业的政策变化,药品价格持续下降,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不被淘汰,就要降低核算成本。

二、医药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制造成本核算方法陈旧、粗放、不精细,提供的产品成本不准确,影响产品销售价格的制定许多中小医药企业,财务人员每月末按照品种法集中核算一次产品生产成本,没有分批次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成本费用,如机器设备折旧、检验费、环保费用、安全费用、水电费等,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只是按照机器小时数或产量等进行简单的分摊,没有关注成本作业动因,核算出来的药品制造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各产品实际花费的成本或费用,影响药品销售价格的制定。

(二)未对产品制造成本实施预算管理控制许多医药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比较粗放,不编制成本预算,对成本不设定标准。有的企业虽然编制了成本预算,但预算的编制也比较笼统,不细化,具体表现为只对各品种编制预算,没有按照各品种具体工序等进行预算分解、过程监督、差异分析等。总之,没有将成本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至各预算责任中心,没有将权、责、利相匹配,使得成本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发挥作用。

(三)未建立产品制造成本定期分析制度产品制造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部分构成,许多企业不重视产品制造成本分析,没有定期集中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将影响成本的因素逐一分析,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及时发现无价值的耗费,从而也就不能及时对成本进行有价值的管控。

(四)财务成本核算及分析,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产品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重要性无可置疑,但许多企业,只有账目核算使用部分财务软件,成本管理还停留在手工管理的模式下。在传统手工管理的模式下,企业成本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不易也不可能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控制。成本分析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五)不重视现有产品工艺流程改进带来的成本效益药品工艺流程改进,耗费时间长、投入人力、财力较多,并且是否能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上述情况,许多企业没有对已有的产品再进行工艺流程的研发和改进,因此产品的制造成本也不能得到有效的降低。

三、医药企业制造成本核算与管理改进的对策

(一)医药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要精细化、科学合理,能真实反映产品制造成本医药企业应建立按照批次计算产品成本的核算体系,为成本的考核分析和管控做好基础工作。同时,随着生产环境等因素不断变化,间接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在核算产品间接成本时,不能以机器工时或工作量为基数进行简单分配,应采用相对准确的分配方法,如采用作业成本法,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产品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准确了,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定价、作业与流程改进的准确性,另外也能改善和强化产品成本控制,克服传统成本法中间接成本责任不清的不足。

(二)加强成本的预算管控成本预算管控,是指企业将成本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至各预算责任中心,将各责任中心权责利相匹配原则进行。企业应加强成本预算管控,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支出都制定出精确的考核指标,对成本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企业应建立成本考核评价机制,评价考核各预算执行单位的工作绩效,揭示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企业要提高基层财务核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加强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且定期下基层,深入到车间一线,让财务人员熟悉掌握产品的生产流程,从而做好产品的成本预算。

(三)建立产品制造成本定期分析制度为了确保医药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医药制造企业要高度重视产品成本分析工作,建立成本定期分析制度,将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逐一分析,并与各岗位考核激励机制相结合。1.从产品成本构成方面进行分析直接材料成本,要分析原材料采购成本是否进行了多家供应商充分的招标比价,对市场紧俏的原材料或价格持续上涨的物料是否进行了合理储备。同时,要对产品原材料单耗进行分批次分析考核,属于工艺问题的改进工艺,属于管理不到位的按照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处罚;直接人工成本分析,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分析是否能优化流程,减少用工数量,特别是生产辅助岗位和生产管理岗位用工数量,二要分析论证有些生产工序能否用机器自动化代替原始的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制造费用,多为一些间接费用,对于金额较大的费用也需要制定分析考核标准,如水电气费通过各工序安装计量表进行分析考核,污水处理费通过各工序排污量进行分析考核,检验费、设备折旧费、修理费等通过作业动因进行分析考核等。2.从产品收率和一次合格率方面进行成本分析医药企业产品收率,是指实际产出的成品量占投料计划量的比率,因医药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不能重复利用,所以每批次产品收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另外,产品一次合格率的高低也影响成本的高低,因此医药企业应加强生产各工序各批次质量合格率的考核分析,从而控制好产品质量,降低返工率,使得产品一次合格率达到较高比例,有效控制好产品成本。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成本分析从现阶段发展情况看,信息化的成本管理分析是顺应时展的基本需求,尤其是针对于管理多并且类型复杂的医药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建设电子化的成本管理分析是很有必要的。目前,为了全面提升企业成本管理分析效率,在新型的计算机成本管理系统内,需要引进企业运行期间包含的全部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加快成本管理分析工作的进程,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信息的可靠程度。在实际核算环节,也可以使用机器来进行核算,防止人工核算出现误差,既解决了人力的使用问题,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要重视现有产品成本研发及工艺流程改进带来的成本效益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综合考虑产品成本在不同作业环节所消耗资源存在此消彼长的内部联动关系,要重视研发及工艺流程改进对企业成本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医药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可长达10年,这10年制造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发出来的工艺流程。花费在研发环节的成本多些,但研发出来的工艺流程最经济,就会使企业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其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所多花费的研发成本。

四、结束语

伴随着国家医疗体系的深入改革、药品价格不断的下调,许多医药制造业面临着经营危机,因此,企业必须加强产品成本的管控力度,由原来的粗放化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减少无价值的耗费,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提升企业利润。

参考文献:

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4

关键词:煤炭机械制造企业;产品成本;成本核算系统;企业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机械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价格的优势是企业不容忽视的,价格竞争的核心之一就是成本的竞争,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建立一要套完善而先进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产品成本核算体系设计,能够科学及时的核算产品成本,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采取措施,为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升煤炭机械制造业的成本核算质量及体系管理,降低成本投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煤炭机械制造企业及其相关行业的管理者都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煤炭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的成本核算现状

我国目前有115家主要煤炭机械企业,但是总共有40多家采用手工成本核算,超过了煤炭机械企业总体数量的1/3,实际成本法计算边际利润,但是手工计算成本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逐渐改变成本核算方法。

二、煤炭机械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的现状中出现的几点核心问题

1.传统手工成本核算无法解释成本变动,也无法量化它的影响。传统的手工成本核算相对于信息化的成本核算会产生一些误差。传统的手工成本核算不能形象地解释和反应成本变动,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快速的对企业成本变动作出反应,并且依次作出决策。而如果把企业信息化引入到煤炭机械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之中,则不仅会很形象地反应和解释成本变动,而且还能让管理者清楚明了企业的成本变动,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成长。

2.传统手工成本数据分析意义不充分。传统的手工成本核算一些数据分析不是非常让人易懂,因此反应出来的问题也不是非常全面,表现出来的数据分析成本意义也就不充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一旦采用信息化的成本核算系统,就会把相对于其他部门来说比较复杂的产品成本核算变得相对简单易懂,也更能让企业管理者明了企业的成本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相对应的能够更加容易、更加快速的作出产品应对措施,乃至整个企业发展变化的管理措施和决策。

3.传统手工成本核算会造成大量的原料成本浪费,而采用信息化成本核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煤炭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从而也能够间接的为整个企业节省发展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煤矿机械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煤矿机械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系统主要由初始化成本计算累报表、测算标准成本、录入产品产量、录入待分摊费用、核算成本计算月报表、核算成本计算累报表六个功能模块组成。

成本核算数据流程首先初始化产品成本计算累报表,测算产品标准成本,录入产品产量和待分摊费用,根据产品标准成本表及产品产量表(当月产品的入库数量)产生标准产品成本计算月报表,再根据标准产品成本计算月报表和待分摊费用表核算出产品成本计算月报表,最后由产品成本计算月报表产生产品成本计算累报表,完成一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采用了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给出了以标准成本计算边际利润的标准成本核算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成本核算中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报表和定额成本管理等成本核算核心业务的自动化及信息化。初始化产品成本计算累报表新用户启用成本核算系统月份之前,将手工产品成本计算累报表上月份数据录入到产品成本计算累报表,为以后成本核算做好准备工作。由用户选择方式输入产品品种,然后输入产品产量、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费、动力费、职工薪酬、折旧费、废品损失、其他费用。按产品大类、分类分组汇总。按照成本习性把以上成本对象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结合产量,得出单位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利用边际利润=销售单价-变动成本公式进行系统设计,及时显示边际利润。企业通过判断产品边际利润扣除固定费用的余额来确定产品的收益或亏损,边际利润数据系统显示若有余额,说明该产品能给企业提供利润,可以继续生产。否则,该产品就无收益或亏损,需要采取措施。通过信息化核算成本方法的设计,能够及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四、总结

煤炭机械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一个行业,因此要加强其成本核算,把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传统手工成本核算虽然可以计算出产品的成本,但是并不能简单易懂的反映出成本核算中的问题,而把信息化引入到产品成本核算之中,就会非常简单明了,并且核算科学快捷,及时发现成本管理问题,快速的做出应对措施,及时调整企业产品发展战略,有效的提高产品竞争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玉晶.煤矿机械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化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2011.

[2]孟昭海.机械制造业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5

[关键词] 制造企业 物流成本 核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物流成本定义为“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从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看,其物流成本包括供应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销售过程中的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废品回收等物流作业的成本,以及贯穿其中的物流信息和物流管理的成本。

物流成本核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只有全面了解自身的物流总成本及其构成,并对物流成本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企业才能充分理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并挖掘、实现这一利润源。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确实存在着物流成本定位不清、物流成本计算无从下手、物流成本管理无据可依的状况,其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不完善。

一、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不足

1.物流成本计算的标准化尚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在物流成本计算方面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直至2006年底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才正式。这个标准借鉴了日本、美国的成熟做法,结合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社会物流统计制度编制而成,主要包括适用范围、物流成本内涵及计算对象、物流成本构成和物流成本计算四部分,目的在于统一企业的物流成本构成内容,指导企业按统一的内容和要求从会计数据中分离出物流成本,为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为行业及社会物流统计奠定基础。但是该标准还不够细化,企业在依据这一标准建立满足自身需要的核算体系时仍会面临诸多问题。

2.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下物流成本没有独立核算。物流成本计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核算资料,但是现行的会计制度下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部分物流费用被分散在不同的成本费用项目中,无法单独核算,再加上没有足够的物流成本分摊依据,在进行物流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时操作难度很大。此外,由于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主要是显性成本,对隐性成本没有反映,这使得一部分应计入物流成本的费用无法从会计核算资料中进行分离。

二、现有的几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是物流成本核算的核心内容,目前各制造企业采用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置完整的证账表体系。这种方法主要是参考会计核算方法,设置完整的证账表体系对物流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包括两种形式:其一是建立独立于其他成本核算的物流成本核算的证账表体系;其二是对现有成本核算体系进行调整,建立一套与其他成本计算相结合的共同的证账表体系。这种方法下成本信息比较真实准确,但是比较复杂,工作量大。

2.依靠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和汇总。这种方法是通过对企业现有成本核算资料的分析从中分离出物流耗费部分,加上现有成本核算资料没有记录但应归入物流成本的费用,之后重新归类、分配、汇总,加工成所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这种方法下成本信息精确程度会受很大影响,但是比较简便。

3.会计核算与统计分析相结合。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可以借鉴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中给出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1)分散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各科目中的物流耗费,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成本核算的同时,根据本企业需要选择在期中同步登记相关物流成本辅助账户得到物流成本资料;或在期末通过对成本费用类科目的再次归类整理分离出物流成本。

(2)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中没有反映但应计入物流成本的费用,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按规定的公式计算。比如存货占用自有资金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计算公式为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存货账面价值×企业内部收益率(或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

这种方法也需要有选择地设置一些物流成本账户,但这些账户不纳入现行成本核算体系,是一种账外核算和辅助核算,操作既简便又相对可靠。

三、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是指对各项物流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并计算出物流总成本和单项物流成本的过程。不同的核算方法,其核算程序也有所区别,采用会计核算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核算程序如下:

1.确定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即成本计算过程中归集、分配物流费用的对象,物流成本计算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分配、归集物流费用的过程。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设置成本明细帐、分配物流费用和计算物流成本的前提。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选取,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物流成本项目。这是最基本的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项目可分为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其中,物流功能成本是与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和物流管理等物流功能相关的成本。存货相关成本是与存货有关的成本,比如物流活动中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等。

(2)物流范围。制造企业的物流活动范围包括供应物流、企业内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物流范围的具体起止点在哪里,对物流成本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3)物流成本支付性态。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可分为委托物流成本和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委托物流成本指委托外单位组织物流活动而支出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搬运费等。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指物流活动中的人工费、材料费、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维修费、利息费等,是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2.确定物流成本计算的时间范围。由于物流成本计算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会计核算,物流成本计算的分期可以与会计期间的划分相一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以月度作为基本期间,对营业周期比较长的,可以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来确定期间的物流成本。

3.归集和分配物流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讲,物流成本计算就是成本归集和成本分配两项工作,两者密切联系、交错进行。

(1)物流成本归集。物流成本归集,是指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按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数据的收集或汇总。首先要搜集相关成本费用的发生额及明细,并分析哪些与物流成本有关;然后对与物流成本有关的进行汇总,列出明细和发生额;再根据物流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物流成本辅助账户,将上一步的汇总情况逐项分析,分别填入相应的物流成本明细账户;最后编制物流成本计算表,汇总计算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分配。物流成本分配,是指对不能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在归集后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与其他成本核算类似,在选择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时也要遵循谁受益谁负担、成本效益性等等原则。传统的分配基础多是与产量有关的的数量标准,比如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现在需采用多元化的分配基准,比如物流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基准,可以将间接物流成本和辅助资源更为合理地分配到物流作业、运作过程、产品及服务中去。

4.确定物流成本计算的会计科目。在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下,与成本费用相关的会计科目主要有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企业的部分物流成本分散在各个成本费用科目中,部分物流成本根本没有记录,不便于物流成本的汇集计算。

为解决这一矛盾,企业可以在现行的会计制度框架内,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设置物流成本辅助账户和相应的二级、三级账户等,例如按物流成本项目设二级账户,按物流范围设三级账户,按费用支付形态设四级账户,这样可以方便、有效地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企业每个期间的经济活动不会涉及所有的物流成本项目,也就不需要每个期间都设置所有的物流成本账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上述物流成本二级、三级、四级账户的次序,企业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换。

以上的会计科目确定和辅助账户设置主要是针对显性物流成本,对于隐性物流成本,其计算是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通过统计相关资料,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的,就不涉及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问题。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物流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对物流成本及其核算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我国已建立起初步的标准并逐步推广,但是还不够成熟,在充分调研我国企业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需要对标准进行细化,在国际分工与合作日趋深入的背景下要逐渐实现国际趋同,这都需要不懈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国家四部委联合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2]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

[3]冯耕中 李雪燕 汪应洛 汪寿阳: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M].2007年

[4]傅桂林 袁水林:物流成本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年

制造业成本核算范文6

(一)核算目标的对象不清晰

机械制造加工业进行成本核算,主要针对的是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固定费用,而企业所需的成本核算要为未来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管理层需要借助对市场变化情况的具体分析对机械制造加工成本进行决策,所以,必须对成本核算的目标及对象进行明确。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机械制造加工业并未严格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进行核算管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多元化经营和生产,但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简化,对不同产品进行统一的成本核算,导致其核算目标不够清晰,没有突出重点问题。细节上看,企业的成本差异暴露无遗,如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控制,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机械制造加工行业应重视核算目标不清晰这一重要漏洞,否则加工成本的准确性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二)成本核算管理标准不科学

核算标准的科学合理是促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对成本预算标准及执行标准进行明确划分与合理分配,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标准,才能促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我国尚且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多数企业笼统分类核算对象并进行成本核算,未形成统一的核算标准,且无法分出制造费用中的明晰项,最终导致成本核算出现差异。另外,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严谨性与程序性很强,但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谋取私利使成本核算职能逐渐弱化,造成了核算管理的漏洞与误差,最终的成本核算也缺乏准确性,对企业发展规划及策略决定产生严重影响。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成本核算方法直接决定了成本核算的最终结果,大多数机械制造加工企业所运用的核算方法本身就存在问题,影响成本核算结果出现偏差。例如对产品的生产费用进行计算时,将其分配到直接与间接费用当中,而成本分工的明细化及专业化日益突出,在生产组织管理过程中,多数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共同对零件进行购买,受生产模式的影响,简单的对生产成本费用进行计算是不可行的,同时产品成本分摊也不能简单化。所以,计算分摊核算时,需要依据原始票据进行成本核算。而企业生产过程中,与其他企业合作购买的原材料所需的原始依据并不完备,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产品完工前的真空期。在没有完整发票的情况下,企业对材料的采购及加工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就变得十分困难。同时虚高利润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二、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信息管理平台

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ERP系进行建立,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提供管理平台,便于企业决策层及员工对决策运行手段的运用。对ERP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建立,进一步整合企业采购、经营、生产、物流等系统数据,对信息交流进行加强,以促使决策力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如变更合同时,采购部门获知变更信息及时,对采购计划进行更改,使库存积压物资的利用更为合理;生产部门对生产工艺进行变更,使排产工序得以进一步优化;财务部门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了资金占用等严重问题的发生。此外,及时进行成本管控,对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措施解决不合理现象与管理漏洞。如下发排产工序后,车间对生产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安排,一些简单产品安排在大设备上进行生产,就会出现工时成本偏离预算的漏洞和问题。此时管理人员依据ERP系统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并积极作出制止行为可有效促使生产及管理成本的降低。

(二)进一步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

机械制造加工业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由于核算方法的不合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往往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工作管理,忽略了不同核算对象的固有差异,这就影响了成本核算的精确行,机械制造加工业的成本水平也就得不到准确衡量,容易出现成本核算偏低、偏高的问题,严重影响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必须对不同核算对象之间的固有差异进行明确,如明确制造成本与人工成本产生的不同差异,在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具体的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以符合对象的原则对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制定,并进一步促使核算管理的加强,针对不同的核算对象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管理。这样一来,特定核算对象都匹配有对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且每一种核算方法都能对特定的核算对象进行准确衡量。从而有利于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使机械制造加工企业的发展更为稳定。

(三)成本核算标准的建立与完善

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和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成本的性质各异、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性质和类别的成本核算项目,必须确保运用统一的核算标准或依据进行成本核算,这样各项成本的核算依据标准才能准确衡量不同项目的成本费用。对此,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对健全的成本核算制度及标准进行建立,同时确保核算标准的简便性与合理性。其中,核算标准的合理性是指每项成本核算的标准能够充当核算标尺成为相应成本对象的核算依据,其标准对相应成本对象的度量必须科学及合理;如每小时支付的平均工资可以被当作为人工成本的核算标准。核算标准的简便性是指所制定及运用的成本核算标准必须简单易懂;如成本核算标准比较繁杂,就会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不利于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成本核算标准的建立过程中,必须确保标准的简便与合理,这样核算人员在才容易理解和执行。

(四)合理运用成本计算方法

成本核算通过成本计算进行工作处理,其计算方法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与科学。所以,企业应当对科学合理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选择,实事求是的开展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如将企业外包成本分摊成产品的人工费用是不合理的,运用这种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容易影响机械制造加工行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成本核算,就必须将外包成本归于生产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而不能作为人工费用进行核算。又如以支出原始凭证作为成本计算的重要依据,而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又无法及时获得已支出的原始凭证,已支出却未获得原始凭证的情况下,这些支出往往不会被纳入成本进行计算,这就违背了成本核算的客观与严谨,致使成本计算出现错误和遗漏,导致账面成本偏低,影响企业高估利润。对此,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将已经产生的支出纳入到成本中进行计算,从而不断提升成本核算的有效性与准确性。